南山矿区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山矿区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常温下,已知: K sp(AgCl)= 1.8×10-10,K sp(Ag2CrO4)= l.1×10-12 以及K sp [Cu(OH)2] =2×10-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AgCl 饱和溶液和Ag2CrO4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较:c(AgCl)<c(Ag2CrO4)
B.常温下,在0.010 mol•L-1的AgNO3 溶液中,AgCl 与Ag2CrO4分别能达到的最大物质的量浓度比较:c(AgCl)<c(Ag2CrO4)
C.某CuSO4溶液里c(Cu2+)=0.02 mol•L-1,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5 D.要使0.2 mol•L-1 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 溶液,使溶液PH 为6
2.由铁、锌、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铁B.锌C.铝D.镁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L-1氨水中,c(OH-)=c(NH4+)
B.10 mL 0.02 mol·L-1 HCl溶液与10 mL 0.02 mol·L-1 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溶液的pH=12
C.在0.1 mol·L-1的(NH4)2SO4溶液中,c(SO42-)>c(NH4+)>c(H+)>c(OH-)
D.0.1 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
4.25℃,已知K Sp(A g Cl)=1.8×10-10,将2×10-5mol/L的A g NO3溶液和2×10-5mol/L的K Cl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恰好形成A g Cl饱和溶液B.能析出A g Cl沉淀
C.不能析出A g Cl沉淀D.无法确定能否析出A g Cl沉淀
5.下图是2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3H22NH3ΔH=-92 kJ·mol-1
B.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发生改变
C.298 K时、在一体积一定的密闭的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充入2mol NH3反应后吸收的热量为Q2 kJ,则Q1 = Q2 = 92 kJ
D.298 K时、在一体积一定的密闭的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充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184>Q2>2Q1
6.有机玻璃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在工业上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用途,工业上合成有机玻璃流程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原子利用率达100%
B.反应②是加聚反应
C.相对分子质量为86,且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有5种
D.甲基丙烯酸甲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能使Br2/CCl4褪色,二者原理相同
7.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十c(OH-)
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1-)=c(I-)
C.CO2的水溶液:c(H+)>c(HCO3-)=2c(CO32-)
D.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4-)+ c(C2O42-)+c(H2C2O4)]
8.在常温下,pH=2的氯化铁洛液,pH=2的硫酸溶液,pH=12的氨水溶液,pH=12的碳酸钠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分别为a、b、c、d,则这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a=d>c>b B.a=d>b=c C.b=c>a=d D.b=c>a>d
9.《电石安全技术说明书》中对电石的描述为“……遇水或湿气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应与氧化剂类物质分开存放……”。

下列说法不合理
的是
...
A.盛装电石的包装上贴有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
B.电石与硝酸分开存放
C.运输电石的铁桶内可充入氮气
D.电石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10.将16.8 g铁和0.3 mol Br2充分反应,加水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a mol Cl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a=0.1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
B.当a=0.45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
C.若溶液中Br-有一半被氧化时,c(Fe3+):c(Br-):c(Cl-)=l:1:3
D.当0<a<0.15时,溶液中始终满足2c(Fe2+)+3c(Fe3+)+c(H+)=c(Cl-)
+c(Br-)+c(OH-)
的是
11.下列说法不正确
...
A.乙烯在空气中燃烧时有黑烟,因此可以用燃烧法区别甲烷和乙烯
B.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发生取代反应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发生变性
D.氨基酸能够以不同数目和顺序相结合形成结构复杂的多肽
12.某溶液中含有CH3COO-、SO42-、SO32-、HCO3-、CO32-等五种离子。

将过量的Na2O2固体加入其中后,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CH3COO-、SO42-、HCO3-B.SO42-、SO32-、CO32-
C.SO32-、HCO3-、SO42-D.CH3COO-、SO42-、CO32-
13.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B.
C.
D.
14.甲醇燃料电池体积小巧、洁净环保、理论比能量高,已在便携式通讯设备、汽车等领域应用。

某型甲醇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H4O+3O2=2CO2↑+4H2O,如图是该燃料电池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a是甲醇,b是氧气
C.质子从M电极区穿过交换膜移向N电极区
D.负极反应:CH4O — 6e-+H2O=CO2↑+6H+
16.【2016年高考江苏卷】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两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不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
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D.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 molNaOH反应
17.草木灰中可能含K2CO3、K2SO4及NaCl等盐,将草木灰用蒸馏水浸取得浸取液进行实验,下列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向浸取液中加入BaCl2有白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SO42﹣
B.向浸取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Cl﹣
C.洁净的铂丝蘸取浸取液少许,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不能确定是否含K+
D.向浸取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其中含有CO32﹣
1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
B.
C.
D.
19.下列溶液中:①澄清石灰水②氯化钡溶液③KMnO4溶液④溴水⑤酸化的Ba(NO3)溶液⑥品红溶液⑦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⑧三氯化铁溶液⑨浓硫酸,不能用来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A.①②⑦⑨B.①③⑧C.①④⑤D.③④⑤⑥
2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苯、乙酸、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C.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 .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区别和
二、填空题
21.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下列三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与(1)相同的是(填序号).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显中性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
SO恰好完全沉淀
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3)若缓缓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可近似地用图1中的曲线表示(填序号).
(4)若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Ba(OH)2溶液中央,如图2所示,向该烧杯里缓缓注入与Ba(OH)2
溶液等密度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过程中,小球将.
22.
资料显示“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某兴趣小组探究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实验如下。

I.探究体现漂白性的主要微粒
实验一:将SO2分别通入0.1%品红水溶液和0.1%品红乙醇溶液中,观察到前者褪色而后者不褪色。

(1)SO2水溶液中含4S 的微粒有________。

(2)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3)实验d的目的是________。

(4)由实验一、二可知:该实验条件下,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

II.探究褪色过程的可逆
(5)甲同学: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pH=10时,溶液颜色不变。

乙同学: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pH=10时,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变红。

实验方案合理的是(填“甲”或“乙”),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是。

(6)丙同学利用SO2的还原性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得出结论:该褪色过程可逆。

步骤一:
步骤二:
①步骤一,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将步骤二中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按步骤一的形式呈现)。

23.80 ℃时,2 L密闭容器中充入0.40 mol N2O4,发生如下反应:N2O4(g)2NO2(g)。

一段时间后达
请回答:
(1)20 s内,v(NO2)=_________mol/(L·s)−1。

(2)升高温度时,c(NO2)增大,则正反应是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数值为______。

(4)该条件下N2O4的平衡转化率是______。

24.甘蔗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经济作物。

(1)B的分子式是。

(2)向试管中加入甘蔗渣经浓硫酸水解后的混合液,先加NaOH溶液,再加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可看到(现象)。

(3)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南山矿区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1.向Ba (OH )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a 2++2OH +SO 42+2H +
═BaSO 4↓+2H 2O .
(2)下列三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与(1)相同的是 A (填序号). A .向NaHSO 4溶液中,逐滴加入Ba (OH )2溶液至溶液显中性
B .向NaHSO 4溶液中,逐滴加入Ba (OH )2溶液至SO 恰好完全沉淀
C .向NaHSO 4溶液中,逐滴加入Ba (OH )2溶液至过量
(3)若缓缓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 表示)可近似地用图1中的 C 曲线表示(填序号).
(4)若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Ba (OH )2溶液中央,如图2所示,向该烧杯里缓缓注入与Ba (OH )
2溶液等密度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过程中,小球将
沉到烧杯底部 .
22.
I .(1)SO 2、H 2SO 3、3HSO -、23SO -
(2)
HSO 3-存在:HSO 3- H + + SO 32- 和HSO 3- + H 2O H 2SO 3 + OH -,HSO 3-的电离程度强于水解程度 (3)证明该实验条件下OH -对品红褪色不产生干扰 (4)SO 32-
II .(1)乙, SO 2 + 2OH - + Ba 2+ = BaSO 3↓ + H 2O ,可以排除SO 32- (2)① I 2 + SO 2 + 2H 2O = H 2SO 4 + 2HI ②
23.0.006(或6×10-3)吸热 1.8 75%(或0.75、或3/4)
24.
(1)C6H12O61分(2)砖红色沉淀1分
浓H2SO4/△
(3)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