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S-T波改变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分析及意义

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分析及意义T 段和T波代表心室复极过程, 任何影响心室复极的因素都能引起心电图 ST-T 发生异常改变。
1、ST-T改变的影响因素1)生理性因素:体位,体温,过度通气,焦虑,心动过速,神经源性影响,体育锻炼,年龄等。
2)药物学因素: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精神失常药物。
3)心脏外疾病:电解质紊乱,脑血管意外,休克,贫血,过敏反应,感染,内分泌失调,急腹症,肺栓塞。
4)心脏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继发性心肌改变,心包疾病,心电异常等。
2、ST-T改变分类1)原发性ST-T改变心室除极未变化时的ST-T改变。
指由于心肌状况异常, 使心室复极异常而引起心电图ST-T 发生的改变。
临床常见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室肥大、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药物作用及电解质紊乱等。
2)继发性ST-T改变心室除极发生变化时的ST-T改变。
指因心室除极异常, 继而造成心室复极异常所引起的心电图ST-T 改变。
临床常见于心室肥大、束支阻滞、心室预激、室性激动、起搏心律等。
3、心电图 ST-T 的正常范围1) ST 段正常的ST 段多数位于基线上, 但亦可有一定程度的上、下偏移。
ST 段向上偏移称为ST 段抬高, ST 段向下偏移称为ST 段下移。
ST 段抬高在肢体导联和胸导联的V4-V6, 不应超过 0.1mV。
在V1、V2 导联ST 段抬高不超过0.3mV,V3 导联不超过0.5mV。
ST段下移, 在aVR 导联不超过 0.1mV, 在其他导联都应不超过 0.05mV。
ST 段的正常时限为 0.05-0.15秒。
ST 段改变包括ST 段的下移、抬高、延长及缩短。
2) T 波形态:正常 T 波的双支常常不对称, 前支较缓慢, 后支较陡峭, 顶端较圆钝。
方向:正常的T 波, 在Ⅰ、Ⅱ、aVF、V4 -V6 导联直立, aVR 导联倒置。
在Ⅲ、aVL、V1、V2 导联, 可以直立、双向或倒置, V3 导联多为直立。
浅论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变的临床意义

浅论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变的临床意义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全球患者数量逐年增长。
虽然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已经得到广泛关注,但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变的临床意义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本文将对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临床意义等进行浅论。
心率变异性的基本概念心率变异性(HRV)指的是心跳率间隔的变化。
在正常情况下,心率间隔会随着呼吸和其他生理过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通常情况下,心率变异性越高,意味着有更好的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
HRV包括时域HRV和频域HRV。
时域HRV指的是计算相邻RR间期之差的标准差或均方根值,是HRV的最基本指标,反映了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对心率的调节。
频域HRV则是通过将心电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将频率分成不同的范围,如低频(LF,0.04-0.15Hz)、高频(HF,0.15-0.4Hz)等,来描述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糖尿病对HRV的影响糖尿病会对HRV产生负面影响,导致HRV降低。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HRV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
HRV降低不仅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和病程有关,还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首先,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与HRV密切相关。
许多研究表明,高血糖本身就会对心脏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当血糖过高时,随着糖化终产物的积累,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加剧,导致心肌细胞发生损伤和死亡。
其次,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也会对HRV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糖尿病病程越长,HRV越低。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引起神经元损伤和纤维化,对自主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从而导致HRV下降。
除此之外,性别、病理类型以及并发症也对HRV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女性糖尿病患者的HRV水平低于男性糖尿病患者;Ⅱ型糖尿病患者的HRV水平明显低于Ⅰ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中如果伴有高血压或者心脏病,也会对HRV产生负面影响。
糖尿病患者HRV降低的临床意义糖尿病患者HRV降低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
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罗文【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进入本院的8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依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ST-T段压低,对照组:非ST-T段压低,每组44例患者.结果观察组阳性率为95.45%,阴性率为4.55%,对照组阳性率为54.54%,阴性率为45.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冠心病诊断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50.00%,准确指数为84.09%.结论应用常规心电图ST-T段改变预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价值比较高,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故方案值得进一步采纳.【期刊名称】《心电图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8(007)003【总页数】2页(P7-8)【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心电图;ST-T改变【作者】罗文【作者单位】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科,广东广州 510925【正文语种】中文糖尿病是一种公认的终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为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及早预测冠心病的发生,达到降低急性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的目的[1]。
本组实验选取8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进一步预测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发生影响,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将其依据心电图检查结果随机分组,观察组44例为ST-T段压低,其中女性19例(43.18%),男性25例(56.82%),患者最小年龄58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62.34±0.27)岁,糖尿病病程最短2年,最长11年,平均(6.27±0.31)年,对照组44例为非ST-T段压低,其中女性18例(40.91%),男性26例(59.09%),患者最小年龄56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63.04±0.35)岁,糖尿病病程最短2年,最长12年,平均(6.32±0.42)年,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如糖尿病病程、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心电图ST-T改变与其冠心病发生率的相关性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心电图ST-T改变与其冠心病发生率的相关性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类高危人群,他们往往伴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其中冠心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心电图(ECG)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手段,可以反映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其中ST段和T波的改变是常见的心电图异常,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本文将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发生率的相关性,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启发。
1. 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特点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等。
这些风险因素可以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同时也会对心电图产生影响。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中,ST段和T波的改变是比较常见的。
ST段的水平和斜面下降、T波倒置等改变都可能反映心肌缺血或心肌损伤的存在,这些改变通常被认为是冠心病的诊断指标之一。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发生率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些相关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的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在一项横断面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大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和冠心病发生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心电图ST段的改变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即ST段的改变越明显,冠心病的发生率越高。
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发生率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心电图ST-T改变,从而及早预警可能存在的冠心病风险。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者,应加强冠心病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包括进一步进行心脏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以及加强对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控制,例如高血压、高胆固醇、抽烟、肥胖等。
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观察也为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有助于进行冠心病风险的预测和干预。
未来,可以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队列研究,探讨不同类型ST-T改变与冠心病风险的关联性,并进一步探究不同干预策略对降低冠心病风险的效果。
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脑 电图( E 与经颅多普勒 ( C 对 青少年偏头痛的诊断价值。方法: 6 E G) T D) 对 O例临床确诊的偏头痛
患儿分别 进 行 E G 与 T D检 查并 进行 对 比分 析 。结果 :0例患 者 E G 检查 异 常率 占 2 . %, C 异 常 占 E C 6 E 17 T D 8 . , O 2 与健康青少年对照组结果 比较差异有显 著性。结论 : C T D检查对青 少年偏头 痛的诊断具有 重要 的客 观价 值 ;E E G对青少年偏头痛虽无特异性但对其鉴别诊 断有~定的临床意义 。
关键词 青少年 偏头痛 脑电图 经颅多普勒 中图分 类号 : 4 .4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17 8 (00 0 —5 00 R7 10 4 B 10 —5例。
胆心综 合征 2 8例, 胰腺 炎 5例 , 阑尾 炎 2
脑 外 伤 8例 , 血 管 意 外 4例 。 脑 某 些 药 物 及 电 解 质 所 致 S . 改 TT
2 陈沐 , 丁伟 .老年人胆心综合征 6例报道[) J.云南医药 ,9 7 1 19 , 8
观察, 临床诊断为冠心病者 18例, 1 年龄 3 岁 以上 , 中有 2 5 其
例诊断为无 Q波型心肌梗死。
22 心肌 炎及心肌 病 . 结合 心肌酶等 临床诊断为 心肌炎 、 心肌病共 7 例 , 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2 。 4 其 O例
2 3 严重贫血 、 . 贫血 性心 脏病 患者有 贫 血史 、 血色 素降
之内门诊及住 院病人心电图有 S T段下移 0 0mV以上或 T .5
波低平倒置 , 以及 S T段 与 T波改变 同时存在 的患者 , 除外 心室肥厚 、 传导阻滞 以及 心动过速等继发性 S _ T T改变者 , 共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心电图ST-T改变与其冠心病发生率的相关性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心电图ST-T改变与其冠心病发生率的相关性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亿人患有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其中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而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检查手段,可以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
本文将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心电图ST-T改变与其冠心病发生率的相关性。
ST段和T波是心电图中的两个重要波段,ST段是指从QRS波复合物末端到T波开始的一段水平线,T波是指QRS波复合物之后的一小块波形。
ST-T改变包括ST段抬高、ST段压低和T波倒置等,这些改变常常反映了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和心肌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较为常见,且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发生率的相关性。
一项发表在《国际心脏病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心电图ST段抬高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即ST段抬高越明显,冠心病的发生率越高。
另一项发表在《糖尿病杂志》上的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程度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即ST-T改变越严重,冠心病的发生率越高。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心电图ST-T改变与其冠心病发生率密切相关。
心电图ST-T改变的程度越严重,冠心病的发生率越高,并且心电图ST-T改变的特点对于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重视心电图ST-T改变的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
希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关注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发生率的相关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帮助。
简论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变的临床意义

简论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变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是指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跳节律的调节能力,常通过时间域和频
域两个指标来描述。
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多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干扰,且心率变异性变化的幅度和方向也有所不同。
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变的临床意义
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降低与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中风等)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因此,心率变异性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预测和风险评估的指标之一。
一项研究显示,心率变异性指标的降低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高度相关。
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研究还表明,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与糖尿病并发症(如神经病变、肾病等)的发生也有关系。
心率变异性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可能涉及到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因此应该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预测和风险评估中加以考虑。
指导糖尿病患者治疗和管理
心率变异性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治疗和管理的指标之一。
一些研究发现,对于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血脂异常和控制高血压等治疗措施可以提高心率变异性,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因此,心率变异性可以作为指导糖尿病患者治疗和管理的参考指标之一。
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变化可以反映出他们身体状况的变化和心血管疾病的
风险。
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中应该对心率变异性进行充分的评估和监测,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心电图ST-T改变与其冠心病发生率的相关性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心电图ST-T改变与其冠心病发生率的相关性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
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患有高血糖的问题外,还容易伴发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因之一,而冠心病则是其中最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
心电图(ECG)是一种可靠的临床检查方法,可以对心脏的电活动进行监测和分析。
而ST段和T波的改变在心电图中往往被用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进而预测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本文将就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与其冠心病发生率的相关性进行综述和讨论,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2型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和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由于高血糖的长期作用,患者易出现微血管和心血管并发症。
冠心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变(即冠脉动脉疾病),可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由于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肥胖等,因此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2. 心电图ST-T改变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心电图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手段,其中ST段和T波的改变往往被认为是冠心病的早期预警信号。
ST段代表心室舒张末期和心室收缩初期的时间段,正常情况下应该是等电位线,若出现ST段抬高或压低,则可能意味着心肌缺血或心肌损伤。
T波则代表心室复极的过程,其形态和振幅也可能受到心脏功能状态的影响。
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 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许多临床研究都证实了2型糖尿病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发生率的相关性。
其中一项较为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由Rautaharju等人于2006年进行的,他们对14557名中年男性进行了长达20年的随访观察,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在心电图上出现ST段压低和T 波倒置时,冠心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更年期女性的心电图改变及临床意义

更 年 期 是 妇 女 从 成 年 进入 到 老 年 期 所 必 须 经 过 的 阶 段 , 介 于生 育 期 和 老 年 期 , 是 一 个 逐 步 变 化 的 过 程 , 包 括 : 绝 经 这 它 围 期、 绝经 期 、 经 后 期 的 一 段 时 间 。 围 绝 经 期 是 指 绝 经 过 渡 期 绝 及绝经后 1 内的一段 时期 。而绝经过 渡期 是包 括临 床上 内 年 分 泌 学 及 生 物 学 开始 出 现绝 经 趋 势 的迹 象 (0岁 左 右 )也 就 是 4 , 卵 巢 功 能 衰 退 的 征 兆 至 最后 1 月 经 。 绝经 期 指 最后 1 月 经 次 次 的 时 期 。绝 经 后 期 是 指 最 后 1 月 经 以后 到 生 命 终 止 这 个 时 次 期 。 19 94年 WH O建 议 用 围绝 经 期 取 代 “ 年 期 ” 更 。 妇 女 更年 期 由 于雌 激 素 水 平 代 谢 发 生 紊 乱 , 物 神 经 系 统 植 从平 衡 状 态一 旦 进 入 平 衡 失 调 状 态 可 引 起 诸 多 临 床 表 现 ,O岁 4 以上 的 女 性心 电 图 常 出现 s T—T改 变 及 各 种 期 前 收 缩 等 表 现 , 同时 伴 有 心 悸 、 闷等 自觉 症 状 , 床 上 常 被 疑 诊 为 “ 心 病 ” 胸 临 冠 , 由于 表 现 缺 乏 特 异 性 , 与 真 正 的心 脏 疾 病 相 混 淆 。 易 女 性 更 年 期 , 悸 、 闷 、 昏 、 躁 是 最 常 见 症 状 , 规 心 心 胸 头 烦 常 电 图检 查 多 有 s —T改 变 、 发 或 频 发 的 期 前 收 缩 等 , 此 很 T 偶 因 多人 被 疑 为冠 心 病 ,B 体 反 应 亢 进 症 ” 可 有 类 似 症 状 表 现 。 “受 也 因在 更 年 期 妇 女 卵 巢 功 能 逐 渐 衰 退 , 内 雌 激 素 、 激 素 水 平 体 孕 降低 , 其 绝 经 后 雌 激 素 降 低 , 现 心悸 、 汗 、 躁 等 引 起 心 尤 出 多 烦 率 加 快 , 要 影 响 心 肌 细 胞 动 作 电 位 的 复 极 过 程 4v 其 T段 多呈 上 斜 型 或 “ ” u 型压 低 , T波 低 平 或呈 不 对 称 性 倒 置 , 前 收缩 均 未 偶 发 。 期
ST-T改变临床意义及分类课件

Wellens´综合征T波倒置的几种形态
• A-C最常见。 • D-F T波双向,较少见。 • B-F ST段抬高。
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几种T波倒置的比较
• A.Wellens`综合征的深 倒 T; • (B)Wellens`综合征的 双向T; • (C)非Wellens´综合征的 缺血性T波倒置; • (D) 非Wellens´综合征 的缺血性T波倒置。 后二者与Wellens´综合征 的区别主要看T波深度。
三、根据心电图形态特征分类
(一)特异性ST-T改变 1.缺血型ST段下移 心电图特点: ① ST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mV ② ST段与T波有明确的分界点
③ 下移的ST段持续时间≥0.08s
多见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
2. 缺血型T波改变 心电图表现:冠状T波: ① 双肢对称 双肢对称、底端尖锐的倒置T
Wellens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
①特征性T波改变:主要出现在V2、V3导联(少数 可扩延至V1、V4-6导联),T波可呈双支对称性 深倒置,也可呈T波正负双向; ②无病理性Q波及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 ③无明显ST段偏移; ④特征性T波的演变:患者心绞痛再发作时,已存 在的T波倒置可能程度加深、伪正常化,或因进 展为急性心梗而出现ST段的显著抬高。 若患者不再发生心绞痛,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后, T波倒置的程度逐渐减轻,直到恢复直立。
例1 患者男性,48岁,发作性胸痛1个月,2天前晚餐后突发胸痛,伴大汗
淋漓。
Fig 1 急诊心电图
Fig 2
胸痛消失后3天的心电图
胸痛时T波高尖
胸痛消失时的T波
Fig 3
本例心电图T波的动态变化
关于T波改变的临床问题 问题3 : 缺血后T波改变。 通常在心肌缺血/梗死后,在ST段抬高的 导联会出现一过性或永久性T波倒置。部分 患者会在V2,V3,V4导联,偶可见V5导 联,出现较为明显的T波倒置(大于 0.5mV)。出现这种心电图改变的患者冠 状动脉造影通常显示前降支近段严重狭窄并 伴有侧支循环形成——心电图Wellens综 合征。
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T波产生的过程即心室复极的过程。心室复极需要心肌细胞代谢及一系列离子运转来完成,凡能影响心肌代谢与离子运转的各类因素,均能引起T波变化。
一般反映左心室外膜的导联其T波应是直立的。凡是QRS波群呈rS\ Qr\ rSr或QS型的导联,其T波便可能是倒置的。
T波向量的改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心脏位置、年龄、心室除极改变、神经体液、电介质、内分泌、药物、缺血及炎症等)。
五、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ST段及T波改变
因心肌缺血影响心室复极过程而引起缺血性ST-T改变者称为原发性ST-T改变,而由于心室除极异常引起复极出现相继变化者则称为继发性ST-T改变。
除此之外,发生于其他情况下的ST-T改变,称为非特异性ST-T改变。
临床上心肌缺血是一个慢性的发展过程,ST-T由量到质的改变,即T波由直立至倒置、ST段由平直延伸至ST段压低,易与非冠脉病的ST-T改变混淆在一起。
02
正常变异ST-T改变对早期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具有一定帮助,由于各家统计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数字仅供参考。在实践中必须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以及心电图随访。
四、缺血性ST-T改变
缺血性ST-T改变指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mV,T波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及器质性改变。如心室肥大、心肌病(缺血性、糖尿病性、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存在持续性ST-T改变,并各有不同特点。
3.糖尿病性心肌病
心肌微血管病变在本病的形成上起主导作用。由于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内膜纤维增生,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导致管腔狭窄。加之糖尿病者糖代谢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致使心肌广泛缺氧和变性,引起心肌损伤,显示缺血性ST-T改变及心室肥大。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进展及心电图表现,决定于受损冠脉管腔狭窄程度及其变化速度、供血失衡等。ST-T变化程度与预后不呈平行关系,有的休息时没有心肌缺血表现,却因严重心绞痛或AMI而死亡,有的常年左胸导联T波倒置却生活如常人。
T波改变的临床意义

T波改变的临床意思之阳早格格创做正在临床心电图报告中,T波改变是很罕睹的一种非常十分心电图诊疗,但是笔者罕睹到一些临床医死把T波的某些改变部分天误诊为心肌缺血、心肌炎等,引导误诊误治,给患者制成没有需要的粗神包袱战益坏.寡所周知,心电图中的T波代表心室早期赶快复极的电位变更.T波形态钝圆,占时较少,从基线启初缓缓降下,下落支较陡.T波的目标战QRS 波主目标普遍,正在Ⅰ、Ⅱ、Ⅴ4~6导联中曲坐,avR导联中倒置,其振幅没有该矮于共导联的R波的1/10.所有引起心肌除极非常十分的果素皆大概引起T波的相映改变,如形态、振幅、极性等,易变性较大.那些改变有些是鉴于本有的心净器量性病变,而有的则是功能性混治或者其余本果所致.现将几种罕睹的T波病果概括如下,以资鉴别.1 T波矮仄或者倒置T波矮于1 mm或者正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下度<1/10 R波,称为T波矮仄,T波落至基线以下称为T波倒置,罕睹的病果有:1.1 本收性T波改变1.1.1 心肌梗死慢性Q波性梗死收病数小时至数天,随ST段的下落,T波转为倒置并渐渐加深,约6周后变浅,有的可持绝存留;慢性非Q波性梗死时,可正在有关导联上出现T波深倒,典型者呈冠状T,可陪随ST段落矮.1.1.2 心肌缺血心绞痛收火及缓性冠脉供血缺累可引起T波矮仄、倒置,也可出现冠状T,常陪随ST段落矮.1.1.3 心肌炎、心肌病心肌炎常常陪随T波矮仄或者倒置,ST段落矮,病情革新后可回复仄常.扩弛性或者肥薄性心肌病可少久存留.心尖非梗阻性心肌病时心电图表示为Ⅰ、avL、V3~V5出现深倒置T波,也可睹局部胸导联,临床常陪随胸痛,血汗性呼吸艰易,故易误诊为缓性冠状动脉供血缺累或者慢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1.1.4 二尖瓣脱垂可有T波仄坦或者沉倒置.以下壁或者侧壁导联最明隐,奇我T波深倒成冠状T.1.2 继收性T波改变如束支阻滞、预激概括征、室性期前中断、心室肥大等均可引起T波倒置或者背正单背.电解量、药物也可引起T波改变.如宽沉矮钾T波可矮仄或者倒置,洋天黄效率可使ST段呈鱼钩样下落,T波背正单背.1.3 仄常变同或者功能性T波改变1.3.1 持绝性幼年性T波T波倒置只睹于V1~V4,而肢体导联及V5~V6无.T波倒置的深度没有超出5 mm,深吸气或者心服钾盐倒置的T转为曲坐,多睹于婴幼女,也可睹于仄常变同(约占仄常成人的0.5%).1.3.2 心神经官能症多睹于年少女性,常陪随动物神经混治的表示,如心悸、多汗、得眠.心电图表示:T波矮仄、倒置,多出现于Ⅱ、Ⅲ、avF等,曲坐时心电图的T波比卧位明隐,服心得安后非常十分的T波可回复仄常.1.3.3 过分换气概括征过分呼吸正在健壮人可引起心前导联T波矮仄或者倒置.认为取接感神经镇静引起的心室肌没有协做复极所致.心电图特性:T波倒置呈一时性,并陪随Q T间期延少,服心得安可回复.1.3.4 心尖局里或者孤坐性T波倒置多睹于肥少型的健壮青年.心电图表示为:T波倒置多睹于V4,奇可睹于V5~6.左侧位时由于心净没有取左胸壁交战,倒置的T波回复曲坐,爆收的机理大概由于心尖取胸壁之间的交战或者压力搞扰了心肌的复极程序,以致T波倒置.1.3.5 餐后T波改变果心动过速或者接感神经镇静可制成T波非常十分,多睹于鼓餐后.心电图表示:餐后30 min内可睹T波矮仄、倒置,Ⅱ、Ⅲ、V2~V4明隐.空背描记心电图,餐后非常十分T波均消得,据报导爆收率约2%安排.1.3.6 疏通员良性T波改变倒置的T波多睹于下壁或者左胸导联,取消紧弛情绪,静脉面滴同丙肾可使T波转为仄常.1.3.7 二面半概括征各别正凡是人,特天是肥少体形的人当QRS电轴为+90°、T波电轴为30°时,类似钟面的二面半,心电图表示为:T波Ⅱ、Ⅲ、avF倒置,易误诊为心肌炎或者心肌缺血. 鉴别:疏通考查、心服钾盐T波可回复曲坐.2 T波下耸T波振幅正在肢体导联超出5 mm,或者正在胸导联上超出10 mm时称T波下耸,可睹于:2.1 慢性心肌梗死的超沉期、变同型心绞痛、陪ST段斜型抬下心肌益伤越沉,ST抬下越明隐.2.2 下钾血症下钾血症(血钾5.5 mmol/L~6.5 mmol/L时)可出现T 波下尖、四肢对于称,基底变窄,似帐篷状,正在Ⅱ、Ⅲ、V2~4明隐.2.3 舒弛期背荷过沉如部分风心病二尖瓣渺小合并关关没有齐,T波下耸、R 波电压减少.别的,慢性心包炎也奇睹T波下耸.3 巨T波凡是T波振幅删下(>10 mm)或者以R波为主的导联T波电压大于共导联QRS波电压及T波的时间删宽,称巨T波.巨T波可曲坐,也可倒置,罕睹于:3.1 过早复极概括征左胸导联有V3~V5明隐下大曲坐的拱形T波,振幅≥10 mm,陪ST凸里进取抬下3 mm~4 mm.过早复极概括征属功能性ST T改变,其自己无临床意思,若合并胸闷或者胸痛者,易误诊为前壁心肌梗死、变同性心绞痛,应注意鉴别.3.2 中枢神经系统巨T波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有下大T波或者Q T延少.果脑出血所致的心电图非常十分可达96.5%,T波下大曲坐,也可深倒置,奇我分歧过得称、没有但是滑或者有切迹.那种脑源性心电图提示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大或者脑梗死里积广、预后好.3.3 迷走神经弛力下、心跳缓者可睹宽大T波ST段斜型抬下1 mm~3 mm,但是Q T间期正在仄常下限.别的病窦概括征或者实足性房室传导症状阻滞引起的亚斯也可睹深而宽的T波,称晕厥T波,可持绝几天到几个月.4 单峰T波典型为圆顶尖状T波,以4岁~9岁女童多睹,也可睹于器量性心净病,如室缺、房缺、动脉导管已关、脑血管病,以及某些药物引起,如乙胺碘呋酮、喹僧丁可使T波删宽陪切迹、Q T延少.当Q T延少到0.60 s时,应予下度沉视,思量停药.5 T波电接替体表心电图上任性波段出现T波形态、振幅或者时限的周期性改变者称T波电接替.凡是心动过速陪T波电接替证明电接替有频次依好性,当心率回复仄常时电接替消得,常常无特殊意思.心率正在仄常范畴而出现缓缓性T波电接替提示有宽沉的器量性心净病,预后好.现认为T波电接替取恶性心律得常有稀切关系,是预测爆收恶性心律得常取心净猝死的独力指标.T波电接替罕睹病果有:先天性Q T 间期延少概括征、冠心病、慢性心肌梗死、下血压性心净病、心肌炎等.综上所述,T波改变的病果是多种百般的,是可具备临床意思,必须分离病史战相关的辅帮查看圆能搞出粗确的诊疗.。
373例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特点分析

373例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特点分析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常常伴随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的变化常常与冠心病、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疾病有关。
以下是对373例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特点的分析。
1.ST段改变: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常表现为ST段改变,包括ST段抬高或ST段压低。
ST段抬高可能是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表现,而ST段压低可能与心肌缺血、心室肥厚等有关。
3.心律失常: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包括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等。
这些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脏自律性异常、电生理改变等有关。
4.心室肥厚:2型糖尿病患者中常常出现心室肥厚的情况。
心室肥厚可能是由于长期高血压、冠心病等引起的,与糖尿病本身有一定的关系。
5.心脏传导阻滞:2型糖尿病患者中常常出现心脏传导阻滞的情况。
心脏传导阻滞可以是阻滞位于房室结、希氏束、浦肯野纤维等不同部位,且病情可轻重不一。
6.浅倒R波: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中常常出现浅倒R波。
浅倒R波可能是由于心肌梗死、左室肥厚等原因引起的。
7.病理Q波:2型糖尿病患者中常常出现病理Q波的情况。
病理Q波可以是心肌梗死的表现,也可以是心室肥厚或传导阻滞引起的。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ST段改变、Q波及T波改变、心律失常、心室肥厚、心脏传导阻滞、浅倒R波和病理Q波等心电图特点。
这些特点的出现可能与糖尿病本身、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有关。
在临床上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的表现,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ST段与T波改变的判别及临床意义

ST段与T波改变的判别及临床意义ST段是R波之后、T波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的水平段。
ST段的改变可以是上升或下降。
下面分别讨论ST段的上升和下降变化以及它们的临床意义。
首先,当ST段上升时,可能表明心肌缺血或梗塞,这是心肌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一种病理变化。
这种变化常见于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ST段上升通常是由冠状动脉的狭窄或堵塞引起的,当冠脉供血不足时,导致心肌缺血,血液中的氧供应不足,从而引起ST段上升。
这种改变在心电图上通常呈现为异常的高而略弓背形的ST段。
此外,ST段上升还可能与心肌炎症、心脏肥厚、洋地黄中毒等病理状况有关。
因此,识别ST段上升的心电图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心血管疾病。
另一方面,ST段下降可能表明心肌缺氧,这是由于心肌血液供应不足或心肌负荷增加而引起的一种病理变化。
常见的原因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炎症等。
ST段下降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血液中的氧供应不足,引起ST段下降。
此外,ST段下降还可能与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心肌疾病等病理状况有关。
在心电图上,ST段下降往往是水平或稍微凹陷下降的形态,其大小和形态的变化可能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因此,准确识别ST段下降在预测心血管病变的类型和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T波是心室复极过程中的一个波形,它反映了心室的再极化程度。
T波的形态和振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心率、电解质水平、药物影响等。
下面我们将讨论T波的改变以及它们的临床意义。
T波的改变可以是高耸、低平、倒置等。
高耸的T波可能表明心室肥厚、高血压、心肌梗塞等病理情况。
低平的T波常见于低血钾、低血镁等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倒置的T波通常与心肌缺血、心肌炎症等有关。
T波倒置可以是短暂的、间歇性的,也可以是持续的,而且倒置的深度和持续时间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因此,正确分析T波的异常可以提供有关心肌病变的重要线索。
ST段和T波的改变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预后意义。
通过分析ST段和T波的改变可以帮助诊断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炎症等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分析

糖尿病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分析彭瑞美;陶怡;吴修信【期刊名称】《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23)009【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痛患者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我院2011-01~2012-01间收治的75例糖尿病患者,以同期4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
对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间各项动态心电图指标(如AVGHR、SDNN、RMSSD、PNN50、LF、HF、LF/HF、ST-T)的差异。
结果:糖尿病组75例患者中,72例(96.0%)出现房性心律失常,43例(57.33%)出现室性心律失常,72例(96.0%)出现房交传导阻滞;对照组45例健康志愿者中,14例(31.11%)出现房性心律失常,10例(22.22%)出现室性心律失常,11例(24.44%)出现房交传导阻滞。
糖尿病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组75例患者中,41例(54.67%)出现ST-T改变,对照组45例健康志愿者中,17例(37.78%)出现ST-T改变。
糖尿病组ST-T改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糖尿病组患者AVGHR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DNN、RMSSD、PNN50、LF、HF、LF/H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利于对心律失常进行早期预测,并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总页数】2页(P1073-1074)【作者】彭瑞美;陶怡;吴修信【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糖尿病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分析 [J], 彭瑞美;陶怡;吴修信2.糖尿病动态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600例结果分析 [J], 朱建敏3.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尹倩; 王丹; 程烨; 孟哲; 辜和平; 陶海龙4.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测ST-T段改变对比分析 [J], 李同; 吴晓宁; 吕析蒙; 于明珠; 陈荔红5.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测ST-T段改变对比分析 [J], 陈飞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价值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价值研究摘要】目的:探析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者98例为对象,依照传统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结果,将患者分为自主神经正常组(n=47)和自主神经受损组(n=51)。
经对被选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临床应用价值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自主神经正常组患者的最慢心率明显低于自主神经受损组,而最快心率和差值情况均明显高于自主神经受损组(P<0.05);自主神经正常组患者的TS情况明显高于自主神经受损组(P<0.05);自主神经正常组患者的HRV检测情况均明显高于自主神经受损组(P<0.05)。
结论:动态心电图的实施能对HRT、HRV和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指标情况详细记录,便于对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定,其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2型糖尿病;检查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330-01在糖尿病疾病中,DCAN(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高血糖状态下,能对患者神经微血管舒张予以抑制,血液黏度增加,使神经内血流量减少,能对血液-神经屏障产生损害,从而诱发神经病变的发生[1]。
由于该疾病有较高的死亡率,对此,为避免影响患者机体健康与生活质量,诊断检查工作的及早开展非常重要。
故本文以2型糖尿病者98例为对象,经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现做检查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资料将2013.3~2018.5作为病例时段,选取我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者98例为对象,根据传统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
在自主神经正常组47例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33-79岁(53.6±2.4)岁;病程2-9年(4.3±1.2)年。
在自主神经受损组51例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34-80岁(54.5±2.5)岁;病程2-9年(4.2±1.3)年。
ST-T改变的分类和临床意义,关键知识点要牢记

ST-T改变的分类和临床意义,关键知识点要牢记!导语临床上,ST-T改变在异常心电图中最多见,一般综合性医院所查出的各种异常心电图中, ST-T改变约占50%。
ST段和T波代表的是心室复极过程,任何影响心室复极的因素都能引起心电图ST-T发生异常改变。
一、ST-T改变的分类(一)根据病因分类(二)根据发生机制分类1、原发性ST-T改变:指由于心肌本身的原因使心室复极异常而引起的ST-T改变。
临床常见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室肥大、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药物作用及电解质紊乱等。
2、继发性ST-T改变:指因心室除极异常继而造成心室复极异常所引起的ST-T改变。
临床常见于心室肥大、室性异位激动、束支阻滞、心室预激、起搏心律等。
(三)根据心电图形态特征分类二、ST-T的正常范围1、ST 段正常的 ST 段多数位于基线上,但亦可有一定程度的上、下偏移。
ST段向上偏移称为 ST 段抬高,ST 段向下偏移称为 ST 段下移。
ST 段抬高在肢体导联和胸导联的 V4~V6,不应超过0.1mV。
在 V1、V2导联 ST 段抬高不超过 0.3mV,V3导联不超过 0.5mV。
ST 段下移,在 aVR 导联不超过0.1mV,在其他导联都应不超过0.05mV。
ST段的正常时限为0.05~0.15s。
ST段改变包括ST 段的偏移(下移或抬高)、形态和时限三个方面。
2、T波(1)T波的形态:正常T波的双肢多不对称,前肢较缓慢,后肢较陡峭,顶端较圆钝。
(2)T 波的方向:正常的 T波,在 I、II、V4~V6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
在 III、aVL、 aVF、V1、V2导联,可以直立、双向或倒置,V3导联多为直立。
若 V1、V2导联 T波倒置,V3导联可以出现浅倒置、低平或双向。
但 V1、V2导联 T波若直立,V3导联则不可以倒置(图 3-1)。
(3)T 波的振幅:正常的 T波,在 I、II、V4~V6导联 T波不仅应直立,其振幅也应不低于 R 波的 1/10,否则称为 T波低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N u- n G OY—e A GJ n e U u t f , m
f De at e tf dc l ee rh Z e g h u r aya dS c n a at C r t i . h n z o 5 0 4 C i , p r e t l p r n o Me i sac . h n z o i r o d r He l ae a o Z e g h u4 0 0 hn " De at n m aR P m n e y h S tn a2 m o f
【 要】 目的 研 究心 电图 sT波 改 变在 2型 糖尿 病患 者 中的 临床 意义 。 方 法 选择 20 摘 — 09年 1月至 2 1 年 1 01 月在 郑州 市 中心 医院住 院 的 2 型 糖尿 病 惠者 ( 均根据 19 99年 WT 糖尿 病诊 断标 准 , O 经临床 确诊 )2 8 , 3 例 对照 组 20例 。结果 2型糖尿 病患者 心 电图 sT波 改 变明显 0 — 高于对 照 组。结 论 心 电图检 查能及 时 发现 糖尿 病 患者 心脏损 害 。 【 键词 】 心 电图 ;sT改 变;2型 糖尿 病 关 —
C r i lg , h n z o e ta s i lZ e g h u 4 0 0 , h n a d oo y Z e g h u C n r l Hop t , h n z o 5 0 0 C i a
【 s at Ab t c]0bet e T n esadteSTwaeo eeet criga c a gsi ainswi p i e s ltsadi l ia sg icn e r jei ou d r n - v ft lc o ado rm hn e p t t t t e2da t lu n sci c linf a c. v t h h r n e hy b e me i t n i Meh d 20 a ur 2 1 a ur to h iei h n zo o twnh si lntp I ibt a et (codn e19 O igo t to 0 9Jn ay一 0 Jn ayme dc oc Z e gh ud wno opt eI da ei pt ns acrigt t 9 9WT dan sc l h n ai y c i oh i
4 ・论 3 4
著 ・
Au u t 0 Z V 1 0 No 2 g s 1 , o. , .4 2 1
者 的生活质量 。PC 导管在 留置 期间 ,要求护士在护理过程 中,一定 IC
菌培养 ,拔管后立 即压迫 止血 ,无菌敷料 覆盖针 眼2~ 8。在所有置 44 h
管患者拔管时未 出现一例意外 ,细菌培养均为 阴性 ,患者均取得 了 良 好的治疗效果。 2 . 6带管回家的护理安全管理 护士 给患者 及家属做好PC 置 管的健 康教育 ,讲解维护要点及 注 IC 意事项 ,留下联系方式 ,并按 要求 定期回院维护。
[ 郭丽娟 , 3 ] 王立, 任少林, . 防PC 置管 并发症的护理 [. 等预 IC J 实用护理 ] 杂 志, 0, 1) . 2 3 (9: 0 7 5 [】 杨 声桃 , 4 易华, 陶艳珍 , . N中心静脉导管并 发感染 的预 防与护理 等T P
记录 , 管记录 日 、原因 、过程及结 果并签名 。坚持带 管 出院的患 拔 期 者 ,须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 带管的风 险 ,签订带管 出院责 任 自负的协议 书 ,做 到有据 可查 ,以确保 医患双方的利益 ,避免发生 医疗纠纷 。
3结 论
PC 导管为肺癌 患者提 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 径 ,显著提高 了患 IC
[. J中华护理杂志, 9, 7: 3 】 1 4( 4 . 9 2 )4
心 电图S T - 波改变在 2 型糖尿病患者 中的I 床意义
杨 俊 芬 郭 玉梅
( 1郑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站体检调研部,河南 郑州 4 0 0 ;2 州市 中心 医院心 内科 ,河南 郑州 4 0 0 ) 500 郑 50 0
要有高度 的责任心 ,严格无 菌技术 ,做好细致 的护理 ,保证治疗过程
的顺利进行 。PC 置 管是唯一由护士完成的 中心静脉置管术 ,在患者 IC 床 旁即可完成 。整个化疗 过程只需 “ 一针治疗 ” ,为肺癌患者减轻痛 苦 ,提供 了更有 利的生命通道 。
参考 文献
2 . 强法律意识 ,建立PC 置管患者档 案 ,详细记录患者 姓名 、性 7增 IC
[ 黄晓华, 1 】 吴美琴, 冯君, PC 的临床应用体会[] 等.I C J. 实用护理 8
别、年龄、住院号、诊断,签订知情同意书,护理及操作过程要详细
记录 ,记录须注明管 长,每周记录穿刺 处皮肤情况 ,带管 期间的维护
[] 杨继 军, 2 2 骆惠玉, 亓榕, 鼻 咽癌患者使用PC 期间的护理 安全[ . 等. IC J ] 实用护理杂志, 0, () 5 6 2 7 314- . 0 2 : 4
中图分 类号 :R 8 . 571
文 献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7- 14 (0 2 4 03 — 2 6 1 8 9 2 1 )2- 44 0
The S -T a e t o a d og a W veoft El c r c r i r m Chan si Pai nt ih pe 2 D ibee elt nd IsCln c lS g fc nc he ge n te sw t Ty a t sM liusa t i i a i ni a e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