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答案
6.1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根据3次接近的平行测定值,即可计算食醋总酸含量的平均值。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c(NaOH)= 0.101 moL·L-1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待测食醋的体积初读数/mL
0
0
1. 为什么要预先用少量待装溶液润洗滴定管 3次?锥形瓶是否要用稀食醋润洗?
2. 在滴定时为什么要将市售食醋稀释10倍? 本实验产生偏差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采取 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偏差?
• 在滴定分析中,要设法减少读数误差。
• 一般滴定管读数有 ± 0.01ml的绝对误差, 一次滴定需要读数两次,可能造成的最大 误差是±0.02ml。为使滴定读数相对误差 ≤0.1%,消耗滴定剂的体积就需≥20ml。
指示剂恰好变色的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 如何选择指示剂?
指示剂选择
(1)用量:一般2~3滴。因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或 弱碱,若用量过多,会使中和滴定中需要的酸或碱的 量会增多或减少。 (2)常用指示剂:酚酞、甲基橙(一般不用石蕊) (3)选择原则: 指示剂恰好变色这一点(滴定终点),落在滴定突跃 范围内。
IO3-+5I-+6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相对原子质量I:127) 求:该加碘盐的碘含量是否符合20~40mg·kg-1?
问题解决二
例. 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放置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其含量可通过在弱酸性溶液中用已知浓 度的 I2 溶液进行测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6H8O6 +I2 = C6H6O6+2HI,现欲测定某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具体的步骤及测得的数据如下。 ①取10 mL 6 mol/L CH3COOH,加入100 mL蒸馏水,将溶 液加热煮沸后冷却。②精确称取0.2000 g样品,溶解于上述 冷却的溶液中。③加入1 mL( ? ) 指示剂,立即用浓度为 0.05000 mol/L的I2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中的蓝色持续不 褪为止,共消耗21.00 mL I2溶液。 (C6H8O6:176) (1)为何加入的CH3COOH稀溶液要先经煮沸、冷却后才 能使用? (2)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 (3)锥形瓶能否剧烈振荡?
(正式上课)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

无分度移液管(上端管径有 分度移液管(管径上有刻度) 一环形标线)
常见的移液管
移液管:标有温度和容量
实验中移液管的操作
用途: 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操作: 洗涤、润洗、移液、洗涤干净 注意事项: 1.润洗2-3次 2.洗耳球吸取操作 3.放液时,容器倾斜,移液管垂直,使尖 嘴与接受容器内壁接触
食醋的总酸含量
• 食醋的总酸含量是指每100mL食醋中含酸 (以醋酸计)的质量,也称食醋的酸度。 • 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醋总酸含量不得低于 3.5g/100mL.
问题探讨
1、如何测定食醋的总酸含量? 利用滴定分析法,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 液滴定待测食醋样品溶液
阅读:P74 信息提示
一、实验原理
为什么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不为7却可以指示 酸碱中和反应
பைடு நூலகம்和滴定曲线
pH
12
10 8 6 4 2 0 10 20 30 40 V(NaOH)mL 滴 定 突 跃
酚酞
pH突变范围
甲基橙
•强碱与强酸互滴
氢氧化钠滴定醋酸 滴定突跃:7.74—9.70
指示剂选择:酚酞
强碱滴定弱酸时:
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显碱性选 用酚酞作指示剂
问题探讨
当用盐酸滴定氨水时,应选择什么作为指示剂?
强酸滴定弱碱
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显酸性选用 甲基橙作指示剂
二、课题方案设计
1、配制待测食醋溶液 :将市售食醋稀释10倍
交流与讨论
1)、在滴定时为什么要将市售食醋稀释10倍; 如何精确的将市售食醋稀释十倍?
移取25mL市售食醋,置于250mL洁净的容量 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待测溶液。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是指以碱式滴定法测定食醋中总酸含量,采用滴定试剂为0.1mol/L纯碱和甲醛,用碱滴定法可以测得食醋中总酸含量。
一、试样准备
1、将食醋(25ml)取入250ml滴定管中,再加入足量的分装液,进行稀释,如果稀释后的液体数量大于200ml,则可以直接使用,如果小于200ml,则需要补充适量的水进行稀释,使液体总量恰好为200ml。
2、将滴定管倒置,将所有的液体都滴入滴定管底部,以避免气泡干扰测定结果。
3、将滴定管中的液体加入到滴定槽中,然后滴入一定量的分装液,使滴定液体的总量恰好为50ml。
二、滴定
1、将滴定管置入滴定槽中,然后将滴定槽中的液体搅拌均匀,使之呈澄清无杂质状态。
2、将滴定管中的液体滴入0.1mol/L碱溶液中,滴定至终点,终点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或者pH值变化来判断。
3、将滴定槽中的液体滴入甲醛溶液中,滴定至终点,终点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或者pH值变化来判断。
4、将滴定槽中的液体搅拌均匀,然后将滴定管中的液体滴入到滴定管中,滴定至终点,终点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或者pH值变化来判断。
三、计算
1、计算食醋总酸含量:
总酸含量(g/100ml)=(碱用量(ml)+甲醛用量(ml))×滴定液浓度(mol/L)
2、计算食醋总酸含量:
总酸含量(%)=(总酸含量(g/100ml)/食醋比重)×100。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一、实验目标(1)初步学会用传感器技术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2)会组织中学生用传感器技术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教学过程。
二、实验原理1.实验背景食醋的质量高低取决于其中所含醋酸量的多少。
市场上销售的食醋中,既有无色的(白醋、兑制醋),又有有色的(香醋、陈醋、熏醋),它们的标牌上所标出的醋酸总含量各不相同,有的大于9g/100mL,有的大于6g/100mL,还有的标着大于等于4.5 g/100mL、4.2 g/100mL、3.5 g/100mL等等。
(1)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乳酸等有机酸,醋酸是弱酸,用pH试纸或酸度计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总是要比实际浓度低。
(2)如果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来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无法择指示剂。
(3)用中和滴定来测定白醋和兑制醋很好,但是测定米醋、果醋、熏醋等有色食醋的含酸量时,因其颜色比较深,能遮盖住指示剂的颜色,这样就无法看见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不能用蒸馏水冲稀食醋以减轻颜色的干扰,也不能用活性炭对这类食醋作脱色处理以后滴定,更不能加入活性炭。
(4)克服上述不足,可以用一种称作pH传感器测定的方法来实现,该方法不怕待测物中的颜色干扰,测定既快又不用加指示剂。
2.(1)pH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系列根据一定的物理化学原理制成的物理化学量的感应器具,它能把外界环境中的某个物理化学量的变化以电信号的方式输出,再经数据模拟装置转化成数据或图表的形式在数据采集器上显示并储存起来。
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常用到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色度传感器等。
传感器技术的特点:便携,实时,准确,综合,直观。
pH传感器是用来检测被测物中氢离子浓度并转换成相应的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通常由化学部分和信号传输部分构成。
pH值传感器利用能斯(NERNST)原理。
pH指示电极是玻璃电极。
它是一支端部吹制上对于pH敏感的玻璃膜的玻璃管。
教育最新2018版高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实验3_6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

实验3-6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一、选择题1. 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醋酸时,当溶液的pH等于7,则此时( )A.醋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B.醋酸和氢氧化钠完全中和C.氢氧化钠过量D.醋酸有剩余答案:D解析:解答:当醋酸和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时发生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此时溶质为CH3COONa溶液呈碱性,若中和后pH为7,加碱量不足,溶质为CH3COONa和CH3COOH。
分析:本题考查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熟练掌握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形成的强碱弱酸盐水解成碱性是解题的关键。
2.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食用白醋中醋酸的含量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白醋放入锥形瓶中B.称取4.0 g NaOH到1 000 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配成1.00 mol·L-1 NaOH标准溶液C.用NaOH溶液滴定白醋,使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为滴定终点D.滴定时眼睛要注视着滴定管内NaOH溶液的液面变化,防止滴定过量答案:C解析:解答:A项,应用酸式滴定管量取;B项,称取4.0 g NaOH,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 000 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配制成标准溶液,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 0 mol·L -1;D项,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醋酸溶液的滴定实验操作、仪器的使用、滴定终点的判断等,题目难度中等。
3.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硫酸亚铁铵晶体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而不要用水洗涤主要是为了减少晶体损失B.用标准NaOH溶液测定食醋总酸含量时应该使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C.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沉淀的颗粒较大时,可用倾析法将固体与溶液分离D.制备阿司匹林时,将反应物置于水浴85~90℃的锥形瓶中充分反应5~10min,冷却后,向锥形瓶中加一定量的水可以促进产物的析出答案:B解析:解答:A.硫酸亚铁铵易溶于水,难溶于酒精,使用无水乙醇代替水进行洗涤,主要是为了防止硫酸亚铁铵晶体溶解损失,故A正确;B.醋酸为弱电解质,滴定终点时,生成了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不能用甲基橙为酸碱指示剂,否则误差较大,应选择碱性变色范围内的指示剂如酚酞,故B错误;C.减压过滤,利用大气压强原理,用减小压力的方法加快过滤的速率,可加快过滤速度,并能得到较干燥的沉淀,胶状沉淀会粘在滤纸上,颗粒太小的沉淀可通过滤纸,所以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沉淀的颗粒较大,静止后容易沉降至容器底部,常用倾析法分离,故C正确;D.制备阿司匹林,将邻羟基苯甲酸与乙酸酐置于水浴85~90℃的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可防止有机物挥发,达到反应受热均匀,易于控制的效果,5~10min保证充分反应,邻羟基苯甲酸与乙酸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阿司匹林和乙酸,该反应为,冷却后,向锥形瓶中加一定量的水,乙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阿司匹林微溶于水,阿司匹林析出,故D正确,故选B。
实验39 食醋总酸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实验39 食醋总酸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实验目的:通过学习酸碱滴定法,掌握测定含食醋的总酸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将一种溶液用另一种溶液准确滴定的方法。
其中一种溶液既可是强碱,也可是强酸,被称为滴定液,用来滴定另一种溶液,称为被滴定液。
本实验中所使用的为NaOH溶液与含食醋的溶液进行滴定,NaOH用作滴定液,而含食醋的溶液被称为被滴定液。
在滴定过程中,NaOH溶液随着滴定量的增加,可以将被滴定液(含食醋的溶液)中的醋酸根离子与H+离子中的一种进行中和反应,产生水。
NaOH滴定液中OH-离子与H+离子中的一种进行中和反应,产生水。
滴定到完全滴定点时,被滴定液中所含的醋酸根离子就全部被中和掉,此时被滴定液的pH值会突然发生变化,从酸性变成中性或碱性,这点称为终点。
在滴定过程中,需要使用一种指示剂来提示滴定液的添加到了什么位置,并判断终点是否达到。
指示剂应选择能清晰标志终点的,但不应与被滴定液或滴定液发生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反应。
本实验中选择了苯酚酞(phenolphthalein)作为指示剂。
苯酚酞的溶液是无色的,但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会发生颜色变化,由无色变为桃红色。
当被滴定液中所有的醋酸根离子全部被NaOH中的OH-离子中和掉,被滴定液的pH值突然变大,到达苯酚酞的转色点,从而将苯酚酞的颜色转变为桃红色,此时滴定结束,可以计算出被滴定液中醋酸根离子的浓度。
实验步骤:1. 将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加入滴定管中。
2. 取少量含食醋的溶液放入量筒中,加入少量稀释液至标线处。
3. 将含食醋的溶液放入滴定瓶中。
5. 在滴定时,将NaOH滴定液滴入含食醋的溶液中,同时轻轻搅拌滴定瓶。
6. 操作至被滴定液的颜色从无色变为浅粉,此时加入滴定瓶中的苯酚酞溶液,出现深粉色的时刻即为终点。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2. 数据处理1)若实验的数据相对于理论值来说,误差较大应该是哪些操作环节造成的?实验中误差较大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a. 滴定试剂无法流出或流多,会导致结果误差增大b. 滴定时搅拌不均匀或时间过长,会导致滴定数据误差增大c. 实验条件不恒定,如温度、压力、湿度等变化,同样会影响滴定结果。
2020高考苏教版化学复习: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练习附答案解析)

课题1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1.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洗涤的仪器是()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C.锥形瓶D.移液管2.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3.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8.2~10.0。
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4.NaOH溶液滴定盐酸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A.酚酞B.圆底烧瓶C.锥形瓶D.碱式滴定管5.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滴定管下端连有橡皮管的为酸式滴定管B.在滴定时,左手操作锥形瓶,右手操作滴定管开关C.滴定前应首先排除尖嘴部分的气泡D.滴定过程中两眼应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6.用某种仪器量取液体体积,平视时读数为n mL,仰视时读数为x mL俯视时读数为y mL,若x>n>y,则所用仪器可能为()A.量筒B.容量瓶C.滴定管D.以上均不对7.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来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B.开始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8.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如图所示仪器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选项锥形瓶滴定管中选用指示选用滴定中溶液溶液剂管A 碱酸石蕊乙B 酸碱酚酞甲C 碱酸甲基橙乙D 酸碱酚酞乙9.下列关于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若选用陈醋,需用活性炭脱色B.食醋量取后要立即将试剂瓶瓶盖盖好C.稀释食醋的蒸馏水不需要煮沸D.食醋中总含量的测定实验主要利用中和滴定法10.下图是向100 mL的盐酸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图。
大学药物化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521

大学药物化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51.[单选题]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准确量取25mL食醋的量器是( )A)移液管B)量筒C)滴定管D)锥形瓶答案:A解析:2.[单选题]按化学结构分类,哌替啶属于哪种类型A)吗啡喃类B)苯吗喃类C)哌啶类D)氨基酮类答案:C解析:3.[单选题]下面哪个临床用途是钙通道阻断剂所不具备的A)高血脂B)心律失常C)心绞痛D)高血压答案:A解析:4.[单选题]下列沉淀灼烧后,其称量形式与沉淀形式相同的是( )A)Fe2O3nH2OB)CaCO3C)CaSO42H2OD)BaSO4答案:D解析:5.[单选题]奥司他韦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A)蛋白酶抑制剂B)神经氨酸酶抑制剂C)DNA聚合酶抑制剂D)逆转录酶抑制剂答案:B解析:6.[单选题]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B)反应的pH值越大,EDTA的酸效应系数越大C)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D)EDTA的酸效应系数越大,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越大答案:C解析:7.[单选题]下列注意事项中,与H2O2测定无关的是( )A)取样时,应注意减少误差,最好用同一支刻度吸管B)取样后加稀硫酸立即滴定C)取样后加稀硫酸,并在暗处避光放置5minD)测定时应取一份,测一份,以减少挥发、分解带来的误差答案:C解析:8.[单选题]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机是( )A)滴定前B)滴定后C)滴定过程中D)滴定至近终点时答案:D解析:9.[单选题]阿托品在碱性水溶液易被水解,这是因为化学结构中含有以下哪种结构( )。
A)内酯键B)酰胺键C)酯键D)内酰胺键答案:C解析:10.[单选题]属于非苯二氮䓬类的药物是A)地西泮B)氯氮䓬C)唑吡坦D)艾司唑仑答案:C解析:11.[单选题]由奎宁结构改造得到的合成抗药为B)乙胺嘧啶C)青蒿琥酯D)蒿甲醚答案:A解析:12.[单选题]能引起永久耳聋的抗生素药物是A)链霉素B)红霉素C)阿莫西林D)氯霉素答案:A解析:内容13.[单选题]化学名为2,6-二甲基-4-(2-硝基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甲酸二甲酯是( )A)硝苯地平B)尼群地平C)氨氯地平D)维拉帕米答案:A解析:14.[单选题]抑制凝血因子活性的药物是A)华法林B)氯吡格雷C)肝素D)链激酶答案:A解析:15.[单选题]以下容量仪器校正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衡量法校正同一容量仪器过程中不能更换分析天平B)容量仪器的实际体积与标示体积并不完全一致C)校正前,容量仪器必须清洗干净D)为了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度,所有容量仪器都采用衡量法进行校正答案:D解析:16.[单选题]下列电子天平精度最低的是( )。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_4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人 *俊杰 合作者 *欣蓓 日期 2012-12-28相对分子质量CH3COOH:60 NaOH:40 为纪念高中最后一次进入化学实验室特制【实验目的】1.进一步理解中和滴定法的原理2. 进一步熟练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实验原理】醋酸为一弱酸,可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由于食醋也含有少量其他弱酸,如乳酸、琥珀酸等。
因此在本实验中用NaOH 滴定食醋,测出的是总酸量,测定结果常用ρ(HAc)表示,单位为g/100mL计算原理为: (c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 ·L-1,ρ为溶液密度,单位g ·cm-3,w 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 ·mol-1)。
c(NaOH)·V(NaOH)=c(CH3COOH )·V(CH3COOH )计算结果:【实验用品】实验仪器:电子天平、量筒、试剂瓶、 mL 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 mL 、碱式滴定管、 mL 酸式滴定管、 mL 锥形瓶、 mL 烧杯、滴定夹管、铁架台、洗瓶、白纸实验药品:氢氧化钠固体、食醋样品、酚酞指示剂、蒸馏水【实验方案设计】一配制氢氧化钠标准液:1用电子天平秤取 g NaOH ,倒入烧杯,在烧杯中溶解搅拌并少量稀释NaOH ,(并加热煮沸2-3分钟)2将溶液静置冷却至室温,将烧杯中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都加入容量瓶,轻轻震荡容量瓶。
3向容量瓶加入蒸馏水至页面接近刻度线下1-2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4将配好的溶液倒入洁净干燥的试剂瓶中,贴上标签,保存待用。
二稀释食醋样液量取 ml 食醋样液,置于容量瓶中,加水稀释液面接近刻度线下1-2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食醋中总酸量的含量。
实验仪器和试剂,量瓶、滴定管、PH计、醋酸钠溶液、酚酞指示剂、食醋。
实验原理,醋酸钠和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利用酚酞指示剂作为指示剂,通过滴定的方式测定醋酸的总量。
实验步骤:1. 取适量的食醋置于量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稀释。
2. 取一定量的醋酸钠溶液,加入少量的酚酞指示剂。
3. 将稀释后的食醋溶液倒入滴定瓶中,用PH计测定其PH值。
4. 开始滴定,直至出现由红转蓝的变化,记录所需的醋酸钠溶液的用量。
5. 重复实验3-4步骤,至少进行三次实验,取平均值计算。
实验数据:实验一,滴定所需醋酸钠溶液用量为10.2ml,PH值为3.5。
实验二,滴定所需醋酸钠溶液用量为10.5ml,PH值为3.6。
实验三,滴定所需醋酸钠溶液用量为10.3ml,PH值为3.5。
实验结果,食醋中总酸量的含量为10.3ml,PH值在3.5-3.6之间。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测定,得出食醋中总酸量的含量为10.3ml,PH值为3.5-3.6之间。
实验结果较为准确,符合预期。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需注意安全,避免溶液溅到皮肤和眼睛。
2. 实验中需使用干净的玻璃仪器,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实验中需准确记录数据,避免实验结果的偏差。
实验改进:1. 可以增加实验次数,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2.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指示剂,比较不同指示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食醋中总酸量的含量,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希望通过本次实验,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分析

3
知识预备:对食醋的认识
? 食醋的分类 酿造醋:以粮食、糖类等为原料,发酵而成。 配制醋:以酿造醋为主体,加以冰醋酸调和。
? 食醋的酸度 指100mL 食醋中含酸(以醋酸计)的质量。 单位: g/mL
4
标准:不低于 3.5 g/mL
思 如何测定食醋的总酸含量? 考 利用滴定分析法,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随堂检测
1、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 ( D )
A、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溶液呈中性 C、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酸所能提供的H+与碱所能提供的OH -的 物质的量相等
18
随堂检测
2、进行中和滴定时,下列仪器事先不应用所盛
溶液洗涤的是 ( C )
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
C、锥形瓶
D、移液管
19
随堂检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滴定管下端带有剥离活塞的是碱式滴定管 B、滴定操作时,左手摇动锥形瓶,右手控制 滴定管 C、滴定管在滴定前都要先排除尖嘴部分的空 气泡
20
D、滴定时两眼应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 以免滴定过量
4.对于容积为25 mL 的量筒和酸式滴定管的
刻度,说法正确的是
m/M = c (NaOH )×V(NaOH )
14
小结
仪器的洗涤
实验准备
★NaOH 标准溶液配制
一 、
溶液的装配
实
验
中和滴定
指示剂的选择
方
滴定与记录
案
数据处理与结论
数据处理15
误差分析
注意事项
食醋的 选择
1.白醋 : 效果较好 2.香醋 : 稀释 10倍 3.陈醋: 颜色很深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1)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孟娟2012级化学3班14小组41207149一、实验目标1.初步学会用传感器技术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2.会组织中学生用传感器技术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教学过程。
二、实验原理1.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乳酸等有机酸,醋酸是弱酸,用传统的pH试纸或酸度计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总是要比实际浓度低,误差很大。
本实验将使用传感器技术来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该方法不怕待测物中的颜色干扰,测定既快又不用加指示剂。
传感器简介:传感器是一系列根据一定的物理化学原理制成的物理化学量的感应器具,它能把外界环境中的某个物理化学量的变化以电信号的方式输出,再经数据模拟装置转化成数据或图表的形式在数据采集器上显示并储存起来。
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常用到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色度传感器等。
传感器技术的特点:便携,实时,准确,综合,直观。
pH传感器是用来检测被测物中氢离子浓度并转换成相应的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通常由化学部分和信号传输部分构成。
pH传感器利用能斯特(NERNST)原理。
待测的食醋中醋酸及其他有机酸可换算为醋酸总量,都可以被标准的强碱NaOH溶液标定:NaOH+CH3COOH=CH3COONa+H2OC待测V待测=C标准V标准2.当溶液中的电解质含量恒定时,电导率亦恒定,当生成难电离物质时,电导率下降,pH传感器就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息来测定其中的总酸度的。
三、仪器与药品pH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自动计数器、50mL酸式滴定管、电磁搅拌器、铁架台、250mL烧杯、量筒有色食醋原液、0.1mol/L NaOH溶液、蒸馏水四、实验操作过程1.准备阶段:pH传感器的标定(1)在采集器3号传感器接口上连接好pH传感器,然后按下采集器电源开关,打开数据采集器,进入如下界面:图一点击右下角“系统设置”,进入如下界面:图二选择系统设定里的“探头标定”选项,并点击“探头校准工具”按钮:图三点击“建立连接”按钮(点击后变灰色,显示连接成功,即可开始标定)。
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醋酸是一种弱酸,如果用强碱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在滴定终点突变点前的pH会维持在4~6之间,因此变色范围在4~6之间的指示剂不适合,例如甲基橙就不适合。
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2.实验原理2 1食醋中的酸性物质主要是醋酸,可以用酸碱中和反应原理,以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滴定。
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2 2NaOH在称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得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比真实值偏高,最终使实验测定结果偏高,因此,为得到更准确的数据,必须将NaOH 溶液以标准酸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标定。
标定时遵守酸碱中和反应原理,其中参加反应的NaOH与KHC8H4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3.实验用品31试剂醋精、糯米甜醋、白醋、陈醋、自制家醋、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活性炭、酚酞。
32仪器烧杯、容量瓶、玻璃棒、锥形瓶、25mL酸式滴定管、25mL碱式滴定管、漏斗、滤纸、铁架台、托盘天平、25mL移液管、婆梅氏重表、分析天平、洗耳球。
4.实验操作42食醋的中和滴定421用移液管准确量取上述滤液各25mL,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到刻度线,配制成稀醋酸溶液。
422将上述各种稀醋酸溶液注入酸式滴定管中并调整液面在“0”刻度线或以下,读取刻度。
423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200g NaOH固体,配制成500mL溶液。
424将上述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中,并调整液面读取刻度。
425根据不同食醋的特点,分别从酸式滴定管中放入约20mL、10mL、5mL溶液于锥形中,滴加2~3滴酚酞指示剂,读取滴定管中刻度。
426左手控制碱式滴定者,右手不断摇晃锥形瓶,当锥形瓶里溶液呈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再褪色,停止滴定,读取滴定管刻度。
427重复422、424、425、426操作,再做六次上实验。
43标定NaOH溶液用标准酸溶——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标定实验所用的NaOH溶液:用分析天平准备称取一定质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02000~03000g),倒入洁净的锥形瓶,加入25mL~30mL蒸馏水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全部溶解,滴入2滴酚酞试液,然后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当锥形瓶里溶液呈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再褪色,停止滴定,记录好实验数据。
实验四---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授课章节名称
实验四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授课
时数
4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1、学会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掌握指示剂的Βιβλιοθήκη 择原则。3、比较不同指示剂对滴定结果的影响。
4、加强移液管的使用;
5、掌握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过程,突跃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理。
教
学
重
点
指示剂的选择,吸量管的使用
教
学
难
点
指示剂的选择
思考题3答:甲基红发生颜色变化时,溶液为弱酸性,溶液中还有一定量的HAc没有反应,所以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
注意事项
1、注意食醋取后应立即将试剂瓶盖盖好,防止挥发。
2、甲基红作指示剂时,注意观察终点颜色的变化。
3、数据处理时应注意最终结果的表示方式。
因此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利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HAc含量。食醋中总酸度用HAc含量的含量来表示。
三、基本操作
1、吸量管的使用
要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常使用吸管。吸管有无分度吸管(又称移液管)和有分度吸管(又称吸量管)两种。如需吸取5mL、10mL、25mL等整数,用相应大小的无分度吸管,而不用有分度吸管。量取小体积且不是整数时,一般用有分度吸管,使用时,令液面从某一分度(通常为最高标线)降到另一分度,两分度间的体积刚好等于所需量取的体积,通常不把溶液放到底部。在同一实验中,尽可能使用同一吸管的同一段,而且尽可能使用上面部分,不用末端收缩部分。
二、实验原理
食醋是混合酸,其主要成分是HAc(有机弱酸,Ka=1.8×10-5),与NaOH反应产物为弱酸强碱盐NaAc:
HAc + NaOH = NaAc + H2O
高三化学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

高三化学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主题# 199主题# 1中物质# 6的定量分析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主题]食醋中总酸含量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1。
实验物品:市售食醋500毫升、0.1000毫升的硝酸标准溶液、蒸馏水、100毫升容量瓶、10毫升移液管、酸性滴定管、碱性滴定管、铁架、滴定管架、锥形瓶、烧杯、0.1%甲基橙溶液、0.1%酚酞溶液2.实验步骤:1。
准备待测醋液用10毫升移液管吸取10毫升市售醋,放入1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得到待测醋液-为了完成这一步,除了上面提供的仪器之外,还需要添加_ _ _ _ _ _ _ _ _ 2个额外的仪器。
测量一定体积的待测醋液:用滴定管在_ _ _ _ _中取20毫升待测醋液。
添加2-3滴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
保持标准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清洗碱式滴定管3次,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去除喷嘴尖端的气泡,使液位低于“0”刻度或“0”度。
静置后,读取数据并记录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的初始读数。
4.通过挤压碱性滴定管的玻璃球,将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入锥形瓶,边加边用_ _ _ _ _ _手摇动锥形瓶,眼睛盯着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直到滴定终点,从而滴定_ _ \滴定的终点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记录氢氧化钠的最终读数重复滴定2-3次三。
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请填写相关空格)滴定时间实验数据V(样品)/毫升V(氢氧化钠)/毫升(初始读数)V(氢氧化钠)/毫升(最终读数)V(氢氧化钠)/毫升(消耗量)V(氢氧化钠)/毫升(平均消耗量)C(待测醋)/摩尔L-11 23 4 20.00 0 0.00 14.98 14.98 20.00[资料来源:科学#家庭#网] 20.00 0.10 15.12 15交流与讨论:1。
实验1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实验1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1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移液管和容量瓶的正确使用方法。
2.练习酸碱滴定的基本操作,了解其应用。
3.熟悉液体试样中浓度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移液管的使用移液管有各种形状,最普通的是中部吹成圆柱形,圆柱形以上及以下为较细的管颈,下部的管颈拉尖,上部的管颈刻有一环状刻度。
移液管为精密转移一定体积溶液时用的。
1.使用时,应先将移液管洗净,自然沥干,并用待量取的溶液少许荡洗3次。
2.然后以右手拇指及中指捏住管颈标线以上的地方,将移液管插入供试品溶液液面下约1cm,不应伸入太多,以免管尖外壁粘有溶液过多,也不应伸入太少,以免液面下降后而吸空。
这时,左手拿橡皮吸球(一般用60ml洗耳球)轻轻将溶液吸上,眼睛注意正在上升的液面位置,移液管应随容器内液面下降而下降,当液面上升到刻度标线以上约1cm时,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取出移液管,用滤纸条拭干移液管下端外壁,并使与地面垂直,稍微松开右手食指,使液面缓缓下降,此时视线应平视标线,直到弯月面与标线相切,立即按紧食指,使液体不再流出,并使出口尖端接触容器外壁,以除去尖端外残留溶液。
3.再将移液管移入准备接受溶液的容器中,使其出口尖端接触器壁,使容器微倾斜,而使移液管直立,然后放松右手食指,使溶液自由地顺壁流下,待溶液停止流出后,一般等待15秒钟拿出。
4.注意此时移液管尖端仍残留有一滴液体,不可吹出。
【练习用移液管移取2mL、5mL、10mL、25mL的水于小烧杯中。
】三、容量瓶和滴定管的使用(1)容量瓶容量瓶主要是用来精确地配制一定体积和浓度的溶液的量器,一般有50,100,250,500,1000cm3等规格。
当用浓溶液(尤其是浓硫酸)配制稀溶液时,应先在烧杯中加入少量去离子水,将一定体积的浓溶液沿玻璃棒分数次慢慢地注入水中,每次加入浓溶液后,应搅拌使之均匀。
如果是用固体溶质配制溶液,则应先将固体溶质放入烧杯中,用少量去离子水溶解,然后将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地注入容量瓶中(参见图2-24),再从洗瓶中挤出少量水淋洗烧杯及玻璃棒2~3次,并将每次淋洗的水都注入容量瓶中,最后,加水到标线处。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 (2)

• 在取样量不变的情况下,每一滴 NaOH标准溶液相当于0.36g/100ml的 总酸。可根据所用NaOH标准溶液的 滴数计算出总酸度含量。
实验操作注意点
(1)滴定时注意滴瓶的直立性以减少误差
(2)滴定终点的判断
(3)读数时是否平视
酸价和过氧化值的 速测技术
• 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分别使用酸碱滴 定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 • 食用油酸败速测卡,采用纸片显色 与标准色板对比法进行目视定量。 不但加快了检测速度,而且解决了 现场检测的问题。
食醋总酸含量的速 测技术
• 醋厂的工人几乎不得感冒、心脑血管疾病 和癌症 -------2002年03月20日 北京青年报
• • • • 促进食物消化 调味 杀菌消毒(防治感冒、腹泻等) 醒酒
食醋的总酸含量
• 食醋的总酸含量是指每100mL食醋中含酸 (以醋酸计)的质量,也称食醋的酸度。
• 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醋总酸含量不得低 于3.5g/100mL.
品名 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 油、茶油、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 棉籽油 色拉油 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 酸价(mg KOH/g) ≤4 ≤1 ≤0.3 - 过氧化值 (meq/Kg) - - - ≤20
菜籽油、大豆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 茶油、麻油、棉籽油
色拉油
-
-
≤12
≤10
速测原理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样品用指示剂 显示终点,得出样品中总酸的含量。本 法适用于食醋中总酸的现场快速检测。
试剂与材料
• 装有0.1mol/LNaOH标准溶液的 滴瓶 • 指示剂
• 取1.0ml样品到10ml比色管中,加水到 10.0ml刻度,加盖后摇匀,从中取1.0ml 放入另一支试管或比色管中,加4滴指示剂,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每加一滴溶液后 都要摇匀,直到溶液变为紫红色(深色醋 变为棕红色)时停止滴定。 • 同时做一份空白试验。
专题6 课题1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

即待测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跟所消耗的 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
2.反应终点的判断
指示剂恰好变色的这一点
称为滴定终点
氢氧化钠滴定醋酸
如何选择指示剂? 指示剂 酚 酞 甲基橙 变色范围 8.2—10.0 3.1—4.4
滴定突跃:7.74—9.70
颜色变化 浅红—无色 黄色—橙色
指示剂选择:酚酞
指示剂选择
随堂检测
1、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 ( D) A、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溶液呈中性 C、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酸所能提供的H+与碱所能提供的OH-的 物质的量相等
随堂检测 2、进行中和滴定时,下列仪器事先 不应用所盛溶液洗涤的是
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 C、锥形瓶 D、移液管
随堂检测
指示剂的选择
• 强酸强碱 酚酞溶液、甲基橙
• 强酸滴定弱碱
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酸性选用甲 基橙作指示剂
• 强碱滴定弱酸
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碱性选用 酚酞作指示剂
交流与讨论
2、如果滴定的终点没有控制好,即氢氧化钠 滴加过量,溶液显红色,你有没有补救的 办法?
交流与讨论
答案 : (1)煮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溶解的O2,避免维生 素C被O2氧化,冷却是为了减缓滴定过程中维生素 C与液面上空气接触时被氧化的速率。 (2) 92.40% (3)不能,易使液体溅出而引起实验误差。且会 加速维生素C被空气中的氧气氧标定氢氧化钠溶液。 2.阅读教材P103 误差的表示方法
中和滴定曲线
pH
12
10 8 6 4 2 0 10 20 30 40 V(NaOH)mL
酚酞
pH突变范围
甲基橙
【高二】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同步检测(含参考答案)

【高二】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同步检测(含参考答案)1.准确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A.50 mL量筒 B.50.00 mL移液管C.50 mL酸式滴定管 D.50 mL碱式滴定管解析:选C。
量筒的精确度不够;50.00 mL的移液管只能来量取50.00 mL的液体,不能用来量取任意体积的液体;KMnO4溶液有强氧化性,可腐蚀橡胶管,不能选用碱式滴定管,故选C项。
2.(2021年宿迁高二检测)为了配制100 mL 1 mol?L-1 NaOH溶液,其中有下列几个操作:①NaOH用纸盛载进行称量②选刚用蒸馏水洗净过的1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③NaOH固体在烧杯里刚好完全溶解,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两次,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⑤使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跟刻度线相切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C.②③⑤ D.①③⑤解析:选D。
NaOH固体易潮解且有腐蚀性,不能直接放在纸上称量;NaOH固体溶于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应该先将溶液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下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故①③⑤错误。
3.两人用一瓶标准盐酸滴定同一瓶NaOH溶液。
甲将锥形瓶用NaOH待测液润洗后,使用水洗过的移液管取碱液于锥形瓶中;乙则用甲用过的移液管量取碱液于刚用水洗过的且存有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其他操作及读数全部正确。
你的判断是( )A.甲操作正确 B.乙操作有误C.甲测定值一定比乙小 D.乙测定值准确解析:选D。
进行酸碱中和滴定操作时,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而移液管使用前需要用待装液润洗,故乙的操作正确。
4.(2021年高考浙江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须经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D.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解析:选A。
高中化学食用醋中酸含量的测定

高中化学食用醋中酸含量的测定
1.称取适量的食用醋溶于水中,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2.用0.1mol/L NaOH溶液逐滴滴加至溶液呈现微红色,记录滴加的NaOH溶液体积V1。
3.再加入几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滴加0.1mol/L NaOH溶液,直至溶液呈现明显的橙色,记录滴加NaOH溶液体积V2。
4.计算出醋酸含量的质量浓度C(g/L):C=(V2-V1)×NaOH浓
度×60.06/1000,其中60.06为醋酸的摩尔质量,1000为转换单位。
5.反复测定3次,并计算平均值和相对误差。
通过本实验,不仅可以了解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而且可以掌握化学计量学的基本概念,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读数时是否平视
随堂检测
1、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 ( D ) A、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溶液呈中性 C、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酸所能提供的H+与碱所能提供的OH-的 物质的量相等
随堂检测
2、进行中和滴定时,下列仪器事先不应用所盛 溶液洗涤的是 ( C ) 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 C、锥形瓶 D、移液管
二、课题方案设计
1、将食醋溶液稀释10倍 2、把滴定样品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 3、把标准NaOH溶液装入碱式滴定管 4、取待测食醋溶液25mL左右 5、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待测食醋溶液 6、记录数据 7、数据处理
三、实验数据的处理:
m(CH3COOH) = c(NaOH)· V(NaOH)· M (CH3COOH)
交流与讨论 5、下列操作会导致待测食醋总酸量偏低的是 AD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过后,未用食醋溶液 润洗 B、配制碱液时,称量后固体吸湿 C、碱式滴定管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仰视 D、滴定过程中不慎将锥形瓶中的少量食醋液体 摇出 E、酸式滴定管取样前有气泡,取样后气泡消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识预备:对食醋的认识
• 食醋的分类 酿造醋:以粮食、糖类等为原料,发酵而成。 配制醋:以酿造醋为主体,加以冰醋酸调和。 • 食醋的酸度 指100mL食醋中含酸(以醋酸计)的质量。 单位:g/mL 标准:不低于3.5 g/mL
思 如何测定食醋的总酸含量? 考 利用滴定分析法,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滴定待测食醋样品溶液
0 16.37
25.00
0 16.45
16.28
16.37
16.45
3.95
3.97 3.97
3.99
食醋总酸含量的平均值
拓展课题:配制并标定 NaOH溶液浓度
(1)配制NaOH饱和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吸取上 层
清液,稀释到约0.1mol/L,即可得NaOH标准溶液。
(2)用邻苯二甲酸氢钾(HOOCC6H4COOK)作为基
100mL食醋中所含醋酸的质量为:
m′(CH3COOH) = c(NaOH)· V(NaOH)·
M(CH3COOH)× 量的平均值。
×
根据3次接近的平行测定值,可计算食醋中总酸含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c(NaOH)= 0.101 moL· L-1
实验次数 待测食醋的体积初读数/mL 待测食醋的体积终读数/mL
准物质,以酚酞作为指示剂,标定上述NaOH标准溶液。 m/M = c(NaOH)×V(NaOH)
小结
一 、 实 验 方 案 实验准备
仪器的洗涤
★NaOH标准溶液配制 溶液的装配
中和滴定 数据处理与结论
指示剂的选择
滴定与记录
数据处理
误差分析
注意事项
食醋的 选择
1.白醋:效果较好 2.香醋:稀释10倍
3.陈醋: 颜色很深
消除CO2对 实验的影响
配制NaOH溶液和稀释食醋的蒸馏水 在实验前应加热煮沸2~3分钟,以 尽可能除去溶解的CO2,并快速冷却
至室温。
几个关健 (1)移液管尖嘴残留液体的处理 实验操作
(2)滴定前后碱式滴定管中不能有气泡 (3)滴定管使用前要用待盛放的溶液润洗
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一、原理 ——中和滴定
1、滴定时的化学反应 NaOH + CH3COOH = CH3COONa + H2O 即待测溶液中酸的总量跟所消耗的NaOH的 物质的量相等
m(CH3COOH)/M(CH3COOH)=c(NaOH) v(NaOH)
●
然后换算成100mL食醋中含醋酸的质量
2、滴定终点的判断 指示剂恰好变色的这点称为滴定终点 理想滴定终点时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随堂检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滴定管下端带有剥离活塞的是碱式滴定管 B、滴定操作时,左手摇动锥形瓶,右手控制 滴定管 C、滴定管在滴定前都要先排除尖嘴部分的空 气泡 D、滴定时两眼应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 以免滴定过量
4.对于容积为25 mL的量筒和酸式滴定管的 刻度,说法正确的是 CD A. 最上方刻度都是25; B. 量筒最下方刻度是0; C. 酸式滴定管最下方刻度是25; D. 量筒最上方刻度是25
专题6 物质的定量分析
课题1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
“醋”在历史上源远流长,在《东 医宝鉴》中有记载:醋,主面光悦,驻 颜而长泽肌肤。醋在古代已经既是饮品, 调味品亦是美容品。而现代医学证明: 醋具有美容养颜和养生保健之功效,醋 中有十八种游离氨基酸,同时还含有丰 富的钙、维生素B、乳酸、葡萄酸、琥 珀酸、糖份、甘油、醛类化合物以及一 些盐类,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身体更 柔软,肌肤更亮丽。
指示剂选择
(1)用量:2~3滴。因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弱碱, 若用量过多,会使中和滴定中需要的酸或碱的量会 增多或减少。 (2)常用指示剂:酚酞、甲基橙(一般不用石蕊) (3)选择原则: 指示剂恰好变色时溶液的pH值与恰好完全反应后, 所得溶液的pH值要尽可能接近。 强酸+强碱—— 酚酞或甲基橙 强碱+弱酸 —— 酚酞 强酸+弱碱 —— 甲基橙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0 25.00
0 25.00
0 25.00
待测食醋的体积 V(CH3COOH)/m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初读 数/m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终读 数/m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V(NaOH)/mL 实验测得食醋总酸含量 (g/100mL)
25.00
0 16.28
25.00
中和滴定曲线
pH
12
10 8 6 4 2 0 10 20 30 40 V(NaOH)mL
酚酞
PH突变范围
甲基橙
氢氧化钠滴定醋酸 滴定突跃:7.74—9.70
指示剂选择:酚酞
二、课题方案设计
1、配制待测食醋溶液 :将市售食醋稀释10倍
用25mL移液管吸取市售食醋25mL,置于 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即得待测食醋溶液。
0.01mL
准确移取一定量溶液的量器?
标有温度和容量
移液管
滴定管
实验中移液管的操作
用途: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操作:洗涤、润洗、移液、洗涤干净 注意事项: 1.润洗2-3次 2.洗耳球吸取操作 3.放液时,容器倾斜,移液管垂直,使尖 嘴与接受容器内壁接触
实验中容量瓶的操作
• 常见规格:100mL、250mL、500mL、1000mL • 操作步骤: 洗涤、检漏、称量、溶解、转移、洗涤、稀释、定容、 摇匀 • 注意事项: 1.玻棒引流,玻棒位置 2.胶头滴管定容 3.视线造成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