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4课 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d948aa26fff705cd170a73.png)
4.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教学目标1.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知道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法、探究式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阅读导入1.师出示语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生认真快速阅读。
师:同学们,你们读懂了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与地球有关的话题。
2.板书课题: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我们生存的家园(一)议一议,读一读。
1.分组讨论交流:假如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能生存吗?2.阅读感悟:(1)读了下面的材料,你能回答这些问题吗?P28 月球……火星……“生物圈2号”外貌,宣告失败。
(2)感悟: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二)看图,说一说。
1.看图:p292.说一说:图中的人们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①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浮。
②……3.感悟:人类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
活动二: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一)观察、查找资料与思考。
1.观察P30图片。
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方面的环境问题?2.查找相关资料,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3.思考:环境问题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后果?(二)阅读感悟,画一画,写一写。
1.阅读p31材料。
20世纪50年代,日本一家肥料公司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了海洋中。
这些废水里含有对人类有害的汞,严重污染了海水和鱼类。
……2.思考:日本的水污染事件告诉我们什么?3.说说:请利用下面的关系图,说一说你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未经处理的废水一海水污染一鱼虾中毒一人生病4.画一画:选择某个方面的环境问题查阅资料,说说其带来的危害,然后仿照水污染的案例,试着也画出类似的关系图。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2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36a8fd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c.png)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球——我们的家园》是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要保护我们的家园,就要保护地球。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各种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地球保护的知识和责任感还有待提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环保问题,但不知道如何解决。
本课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重要性,认识到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2.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案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图片等教学资源。
2.环保活动所需道具和材料。
3.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地球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地球的魅力。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地球面临哪些问题吗?”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现状。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地球面临的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困境,激发学生的同情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个保护地球的建议。
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4课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4课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32a07d376baf1ffd4fad41.png)
4.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目标:1.通过对太阳系中各大行星的比较,初步归纳出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理由。
2.感受地球的珍贵,对地球产生敬畏和珍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类的很多珍贵的东西,而这些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教学难点:初步归纳出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理由,对地球产生敬畏和珍爱之情。
教学准备:PPT ;学生收集全世界保护环境的措施教学课时:2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作业:根据自己收集的人类不当行为伤害地球环境的资料,以地球的口吻,写一段文字或画一幅漫画,表达对这些行为的批评。
2.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完成的作业情况。
3.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的作业在全班交流展示。
4.老师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人类不当行为伤害地球环境的文字或漫画。
5.师:看到地球遭受如此严重的伤害,我们的心也在滴血。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通过签订协定、制定法律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
我国还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6.揭示课题:4.地球——我们的家园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我们共同的责任(一)保护环境的措施1.学生课前收集关于世界各国保护环境所做的措施。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各国为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1)日本的发展模式是环境制约型,一切以环境为主。
(2)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之后,相继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并颁布实施。
(3)1994年美国环保署规定,进口汽油中硫、苯等有害物质必须低于有关标准,否则禁止进口。
(4)我国在参照“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基础上,于1979年在《环境保护法(试行)》第6条规定了“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即“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应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规划,积极治理,或者报请主管部门批准转产、搬迁”。
(5)为了安排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通过《巴黎协定》。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优质教案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优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79412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a.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家园的现状,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能力,提高其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家园的热爱和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了解地球家园的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
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球家园的现状及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践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地球家园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地球家园有哪些美丽的自然景观?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地球家园?学生活动:欣赏图片,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地球家园的美景图片,引起学生对地球家园的关注和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活动一:了解地球家园的现状及环境问题教师活动:请学生分小组讨论,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探讨地球家园的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
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积极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球家园的现状及环境问题,培养其分析和归纳能力。
3、活动二: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的内容,并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
通过具体实例,强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4、活动三: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教师活动:请学生分享自己曾经经历或听过的关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和引导,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aa78d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4.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球—我们的家园》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的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课的第二课时,主要围绕地球的自然环境、资源分布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展开。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数据和事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环保意识,但对地球的整体认识还不够全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球,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地球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知道地球的自然环境、资源分布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资源分布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难点: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情况。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案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4.准备课堂提问的问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资源分布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操练(10分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1dba3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d.png)
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作为人类的家园的重要性和脆弱性;2.掌握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以及应该如何保护和利用它们;3.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个人义务和责任,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二、教学内容《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涵盖以下内容: 1. 地球:了解地球的基本构成、形态和特点,探究地球对生命的重要性; 2. 自然资源:了解地球的自然资源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意识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 3. 环境保护:了解环境保护对于个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探究环境污染的危害和应该如何减轻污染。
三、教学过程设计1. 热身活动(5分钟)给学生出示一部分地球卫星图片,鼓励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并让学生总结地球的基本特点和构成。
然后,让学生安排时间,为小组讨论提供物质和信息。
2. 小组探究(2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有关地球、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信息,包括书籍、杂志、互联网等多种信息来源。
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注意感性体验,思考以下问题: 1. 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在哪里? 2. 地球上有哪些自然资源? 3. 我们如何保护环境?3. 案例教学(20分钟)给学生出示匀称的天空图和一个介绍空气污染危害的小故事,让学生自己思考污染危害,并分享小组讨论情况。
然后,要求学生在讨论中结合小组探究的情况,进一步学习如何减轻污染,创造更健康的环境。
4. 个人思考活动(10分钟)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就其个人行为进行改进。
要求学生写下自己能参与的环境保护活动,并在班级内进行奖励和分享。
5. 课堂总结(5分钟)要求学生回顾教学内容,重点讲述以下内容: 1. 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在哪里?2. 地球上有哪些自然资源?3. 我们如何保护环境?四、板书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本节课的板书包括以下内容: 1. 地球——我们的家园 2. 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 3. 环境保护行动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思维启发和小组合作,让学生从多角度来了解和掌握地球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4课 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4课 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6c870233687e21af45a96c.png)
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分析,懂得环境问题最终会危害人类自身的道理
难点
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分析,懂得环境问题最终会危害人类自身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来自导入新课浩瀚的宇宙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星球,但是有一颗它很特别。蔚蓝色的它或许是茫茫宇宙中唯一有大量生命繁殖,有着人类文明的星球。你知道它是谁吗?
思考并回答问题
看图片
阅读材料,看视频
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对于人类的意义
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知道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
了解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课堂小结
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板书
一、我们生存的家园
1、了解地球
2、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板书
一、保卫地球,国际在行动
二、保卫地球,各国在行动
三、保卫地球,个人在行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一框 我们生存的家园
问:你了解地球吗?请向同学们介绍我们生存的地球。
想一想:(1)人类为什么可以在地球上生存?
(2)假如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还能活下去吗?
地球为人类提供了——
自由呼吸的空气; 提供充足养分的土壤; 哺育生命灌溉生物的水资源; 丰富的矿产和热资源; 海洋资源;……
疑问:宇宙空间不是很大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如果地球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
视频《2020东京奥运会的床居然是“纸”做的,主打“环保牌” 》
清洁能源:
太阳能发电、海浪发电、风能发电、地热发电
问:你知道上面这些新能源有什么特点吗? 人类使用这些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对保护环境有什么意义?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0b16f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65.png)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教学设计)精品文档用心整理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单元研究目标重点难点二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知识目标:认识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了解环境问题的危害。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分析,懂得环境问题最终会危害人类自身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环保意识,珍惜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
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分析,懂得环境问题最终会危害人类自身的道理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分析,懂得环境问题最终会危害人类自身的道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浩瀚的宇宙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星球,但是有一颗它很特别。
蔚蓝色的它或许是茫茫宇宙中唯一有大量生命繁殖,有着人类文明的星球。
你知道它是谁吗?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第一框我们生存的家园问:你了解地球吗?请向同学们介绍我们生存的地球。
想一想:(1)人类为什么可以在地球上保存?(2)假如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还能活下去吗?地球为人类供给了——自由呼吸的空气;提供充足养分的土壤;哺育生命灌溉生物的水资源;丰富的矿产和热资源;海洋资源;……疑问:宇宙空间不是很大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如果地球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人类能在月球、火星糊口吗?——月球和火星不能满足人类保存所需的各种条件,都不适恼人类保存。
总结:在太阳系中,其他星球没有具备地球赠与生命的一些条件,所以也就很难有生命。
地球是目前已知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
疑问:我们能不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生存的空间呢?视频《生物圈2号》思考并回答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对于人类的意义精品文档用心整理过渡:地球孕育了人类生命,供给了人类保存的自然环境。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图片:乌镇小桥流水人家纽特人的冰屋哈尼族人村寨蒙古草原水上城市—威尼斯视频《桂林山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结:地球是人类美好的故里,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
4地球--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共同责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4地球--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共同责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58f917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2.png)
示例拓展材料:
-阅读材料:《地球上的生态危机》(《自然杂志》);《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环境保护》杂志)。
-视频资源:纪录片《地球脉动》(BBC);《环保行动:我们的力量》(绿色和平组织)。
(1)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环保案例、环保法规、环保组织及环保技术等内容,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
(2)学生可以参加一些环保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环保项目调研等,亲身体验环保行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学生可以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环保问题,如家庭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
(4)学生可以加入环保社团或组织,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地球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1)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关于环保的书籍、文章、研究报告等,以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深化对环保知识的理解。
(2)视频资源: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与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环保行动等相关的视频资源,如纪录片、讲座、新闻报道等,以便学生通过视觉方式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3)环保组织: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国内外知名的环保组织,如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组织在环保方面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4)环保技术:教师可以介绍一些环保方面的技术创新,如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技术在环保方面的作用和前景。
2.拓展建议:
2.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考和拓展训练。可以设计更多启发性的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环保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途径,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2124b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4.png)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球——我们的家园》是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教材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和实例,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从而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地球的位置、地球的特点、地球上的生命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环保意识。
他们对于地球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不够系统。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全面了解地球的特点和生命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位置和特点,知道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2.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环保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位置和特点。
2.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地球的魅力和脆弱。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保护的重要性。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3.布置课堂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球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地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指出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爱护和保护。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地球的位置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以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生命奇迹,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地球的认识和感受。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总结讨论成果。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精品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2828b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6.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精品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题:地球——我们的家园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年级下册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的情感,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道理。
2.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3.认识了解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所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重点:认识到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生存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难点:认识到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破坏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让学生感受地球,为关爱自然作铺垫。
引入课题——《地球——我们的家园》,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我们生存的家园。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地球的美丽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对人类的意义和重要性。
引入课题,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生存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爱护地球的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
思考交流教师活动:让学生阅读下面资料,再想一想能否回答问题:“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还能生存吗?”资料一:学生分组阅读,认识到地球是至今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培养学生尊重爱护地球的公德意识。
资料二:让学生了解“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孕育了人类生命,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其他星球缺少适合人类生存的温度、氧气、水等。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讨论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阅读资料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其他星球无法替代的地位,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环保意识。
播放视频——地球上的美教师活动: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地球上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的环境。
学生活动:欣赏视频,思考问题。
小组活动:让小组选择图片中的一个案例,讨论人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求:1.小组选择一个案例,发言前先说本组选择哪个案例。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1ff7e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b.png)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课题《地球—我们的家园》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课时 1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明确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2.认识地球环境面临到的巨大威胁和挑战。
3.初步形成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长远大局意识。
重点意识到地球环境问题的存在以及人类面临到挑战。
难点树立爱护、保护我们生存家园的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导入新课视频展示:《宇宙中地球的最初形成》师:通过视频的观看,我们简单了解了地球在整个宇宙中的重要位置和角色,在茫茫宇宙中,这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便是我们可爱的家园。
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所需的空间、环境和资源。
这节课,我们一同了解我们的生存家园——地球。
讲授新课师:小时候,我们仰望星空,经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星空以外的景象会是什么样呢?四年级我们学了科学课,懂了宇宙中除了地球还有好多星球,我们又好奇得问“其他星球有人类居住吗”“有外星人吗”“我们为什么不去别的星球居住呢”?这样问题好多困扰着我们,首先我来探究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只能居住在地球?活动一:《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1、观看视频—《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提问:其他星球跟地球比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师:茫茫宇宙中有这许许多多、大大小的星球,可是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不适合人类进行长期居住。
那么地球上又有哪些条件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呢?2、出示文本——《人类在地球居住的条件》要求:小组内根据文本进行归纳总计,地球上适合人类居住的条件有哪些?师:了解了地球适合人类居住的条件,有些同学也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能不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看段视频,从中找到答案。
活动二:神奇的生物圈实验——观看视频《生物圈2号》过渡: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eb1217b9d528ea80c77931.png)
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1. 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教学目标1. 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知道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3. 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法、探究式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阅读导入1. 师出示语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生认真快速阅读。
师:同学们,你们读懂了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与地球有关的话题。
2. 板书课题: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我们生存的家园(一)议一议,读一读。
1. 分组讨论交流:假如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能生存吗2. 阅读感悟:(1)读了下面的材料,你能回答这些问题吗?P28月球……火星……“生物圈2 号”外貌,宣告失败。
(2)感悟: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二)看图,说一说。
1. 看图:p292. 说一说:图中的人们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①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浮。
3. 感悟:人类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活动二: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一)观察、查找资料与思考。
1. 观察P30 图片。
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方面的环境问题?2. 查找相关资料,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3. 思考:环境问题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后果?(二)阅读感悟,画一画,写一写。
1. 阅读p31 材料。
20 世纪50年代,日本一家肥料公司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了海洋中。
这些废水里含有对人类有害的汞,严重污染了海水和鱼类。
••…2. 思考:日本的水污染事件告诉我们什么?3. 说说:请利用下面的关系图,说一说你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未经处理的废水一海水污染一鱼虾中毒一人生病4. 画一画:选择某个方面的环境问题查阅资料,说说其带来的危害,然后仿照水污染的案例,试着也画出类似的关系图。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说课教案设计3课时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说课教案设计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2bf2d750029bd64793e2c41.png)
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说课教案设计3课时第一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地球——我们的家园》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第四课。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们共同的世界”第6条“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而编写的,与本单元的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一起组成“共同的世界——地球环境”这一学习主题。
本课一共有三个框题,分别是“我们生存的家园”“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和“我们共同的责任”,计划三课时。
《我们生存的家园》是本课的第一课时,侧重从环境认知的“知”角度予以展开,其核心内容是突出地球作为人类生存的家园的唯一性,从正面呈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与另外两课时一起形成由“知”到“行”的逐层递进逻辑关系。
《我们生存的家园》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让学生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萌发感恩与保护地球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懂得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二、学情分析地球作为人类生存的家园,六年级学生对它并不陌生,对地球已有了初步的认知,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
但由“知”到“行”,还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唤起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保护地球的责任意识。
在课前学情调查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诸如“地球为人类提供了什么”“人与自然有哪些和谐相处的智慧”等问题的回答上,显示出在知识的系统性、情感的激发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另一方面,本课的学习需要经历一个深度的学习探究过程,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准备也显不足。
如“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还能生存吗”就属于层次较高的探究问题,需要学生关联、整合多种信息进行深度学习,经历对比找出支撑的论据,关联多个信息,并将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结论等思维过程,最终得出“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结论,这样才可能为珍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与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
6
学习
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产生的根源。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重点
1.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产生的根源。
2,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
难点
1.知道环境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深刻理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4.小结:数不胜数的环境事件,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世界面临着重大环境问题,地球承受着严重污染。
环节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及后果
1.交流探究:结合上一环节的图文资料说说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分别是指什么?
反馈预设:①环境污染:指人类活动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入环境后,对生态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扰乱和侵害。②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 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环境问题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污染环境;二是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环境。
你们看,工厂放出的黑烟熏黑了我的白云披肩,使我在星球比美赛中总是输,黑烟还使我患上了肺癌;我那美丽的白纱裙也变得破破烂烂的了……咳……咳!要知道,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有时候我大发脾气,洪水、地震、龙卷风毁坏了许多东西,可我也是万不得已啊!
亲爱的孩子,你们是很聪明的,但你们聪明过头了。快醒吧!要是我走了,你们也活不下去了呀!
反馈预设:①非洲埃博拉病毒;②Sars非典型性肺炎;③日本水俣事件;④2011年3月,受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等。
3.教师出示课件并简单介绍:20世纪世界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①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②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③1948年多诺拉烟雾事件;④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⑤1953和1956年水俣病事件;⑥1955和1972年骨痛病事件;⑦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⑧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件;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⑩1986年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
4.画一画:选择某个方面的环境问题查阅资料,说说其带来的危害,然后仿照水污染的案例,试着也画出类似的关系图。
反馈预设:汽车尾气→空气污染→“温室效应”→人中毒、呼吸道病变、肺部病变、致癌。
5.出示问题:在你的家乡,你所见所闻的典型环境问题有哪些?带来了哪些不良后果?
反馈预设:如空气污染、水体污染、街道环境污染;乱砍乱伐森林树木、破坏植被、肆意开采矿产资源等,严重破坏了人居环境,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讲授新课
环节一震惊世界的环境事件
1.出示视频《非洲蝗虫灾难》时事报道,交流:这一环境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反馈预设:自2019年12月以来,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沙漠蝗虫灾害席卷东非,现已蔓延至印度和巴基斯坦等20多国,严重威胁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1900万人面临粮食安全危机。
2.你还知道哪些震惊世界的环境事件?
课堂练习
一.我知道
1.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 )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 )。
2.地球为人类提供了所需要的()、()和( )等。
3.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目前,人类已经可以离开地球,到外星球居住。
2.人类可以征服自然,主宰地球。
2.了解地球给予人类很多珍贵的东西,而这些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难点
初步归纳出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理由,对地球产生敬畏和敬爱之情。
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人类科学探测的相关资料。
2.收集人类与地球和谐相处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1.出示动画《地球》,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了解地球吗?请你用一句话介绍我们生存的地球?
(2)活动:论证会——主题:“水体污染危害生活”、“噪音污染危害大”、“街道随地摆摊买烧烤问题多”。要求:A.分小组,每组选一个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归纳出几种危害;B.每组选一个代表参加班级交流;C.各组做好记录。D.选取有共识的环境问题集体论证。
(3)说一说:造成这些环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反馈预测: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地球上出现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追根究源就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答案预设:
图一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
图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图三森林—村寨—梯田—水系
归纳:①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人类和其他生命相互依存。②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的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③任何试图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的行为,都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6.小结:环境如果出现问题后果非常严重,损失巨大,而且,后果将影响很长很长的时间,影响几代人。人类必须重视环境问题,使其与人类和谐共存。
环节三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1.找一找、说一说:我们周边的环境问题:
(1)你生活的周围有环境污染的问题吗?
提示:从自己的生活中、周边人的生活中了解具体的环境问题,如:社区环境、村居环境、垃圾处理、生活习惯、交通工具等方面存在的环境问题。
3.小结:赞美地球,因为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要学会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是目前唯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
板书设计
4.地球——我们的家园
我们生存的家园
地球——惟一的家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反馈预设: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清洁的空气、清洁的水和肥沃的土壤。宇宙空间是无限的,可是经过人类的科学探测,并未发现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空气、水喝适宜的温度,是适合我们生存的唯一家园。
3.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呢?出示美国《“生物圈2号”外部》图片和日本《迷你地球》文字资料。
例如:地球为我们提供了新鲜的空气,我爱地球。
2.归纳:地球——美丽的星球,我们的家。
讲授新课
环节一假如离开地球
1.学生畅想:假如能够离开地球,我想:“……”。
2.出示《宇宙空间》图片和《月球、火星、地球对比资料》表格,学生阅读书本P28活动园,思考:宇宙空间不是很大吗?如果地球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
1.引导交流:地球母亲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哪些必需的资源?想一想:如果没有了这些资源,我们人类会怎样呢?
反馈预设:地球母亲除给予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还提供了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所需的资源,如矿产、能源、、动植物、食物等。如果没有了这些资源,人类将无法生存。
2.那么人类与自然应该怎样和谐相处呢?学生看书本P29活动园,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出示收集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片和视频,然后拓展归纳。
2.写一写:根据自己收集的人类不当行为损害地球环境的资料,以地球的口吻,写一段文字或画一幅漫画,表达对这些行为的批评。
反馈预测:《地球妈妈给人类的一封信》
亲爱的人类:
你们好!
我是你们的地球妈妈。很久以前,我把你们的祖先带到了世上,用甘甜的乳汁——水源,辛苦地喂养他们;用温暖的胸怀——大地,紧紧地拥抱他们;用美丽的衣衫——森林,日夜保护着他们……渐渐地,你们人类越来越多,我更加不辞辛苦地养育你们。可是,作为人类后代的你们却不懂得珍惜我。你们做的那一件件危害我健康的事,犹如一枚枚锋利的针扎进我的心脏,我的心都快碎了,我万万没想到你们竟是如此的贪婪与无知。
3.小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必须的资源,人类与地球应该和谐相处。
环节三赞美地球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一幅画或写一首赞歌,表达你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2.完成后全班交流。
反馈预设:赞美地球的诗歌: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有蓝色的海洋、绿色的森林、肥沃的土地她是太阳与月亮的朋友她无私地养育着我们地球妈妈,我爱您!
2.看书本P30活动园,小组内说说:这些图片反映了哪些方面的环境问题?结合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
反馈预设:
图片一:空气污染→后果:人类患呼吸道、肺部疾病,严重的致人死亡。
图片二:海洋污染→后果:海洋生物死亡后产生的毒素通过食物链毒害人体。
图片三:破坏森林资源→后果:破坏生物多样性;全球气候调节能力减弱,引起温室效应加剧;引起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
反馈预设:美国“生物圈2号”和日本“迷你地球”实验的失败说明,再高科技的手段也无法复制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唯一家园。
4.小结: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这是我们可爱的家园。人类在茫茫宇宙中并没有找到其他可供生存的家园,科学家的高科技实验失败也证明了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唯一家园。
环节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到题后的括号里,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以下不能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
A.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
B.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C.消耗资源,发展经济
D.森林—村寨—梯田—水系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学设计
第4课
地球——我们的家园
课题
第二节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
单元
3
学科
1.水不能循环使用。()
2.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可以循环使用,不会枯竭。()
三.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到题后的括号里,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下列属于环境问题的是 ( )
A.人口过多、资源短缺
B.住房拥挤、交通拥堵
C.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祝:学习进步!
你们的妈妈:地球
20xx年4月22日
3.小结:环境问题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已经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环境问题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需要我们迅速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使自己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