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运动损伤 PPT

合集下载

踝关节扭伤护理PPT课件

踝关节扭伤护理PPT课件

紧急处理措施
01
立即停止活动,避 免加重损伤
02
冰敷患处,减轻肿 胀和疼痛
03
使用弹性绷带包扎, 减轻肿胀和疼痛
04
抬高患肢,促进血 液循环
05
及时就医,接受专 业治疗和康复指导
康复治疗方法
冷敷:在受伤后24小 时内,使用冰袋或冷 毛巾进行冷敷,以减 轻疼痛和肿胀。
01
加压包扎:使用弹性 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 加压包扎,以减轻肿 胀和疼痛。
踝关节扭伤护理PPT课件
x
目录
01. 踝 关 节 扭 伤 概 述
02.
踝关节扭伤的治疗与 护理
03. 踝 关 节 扭 伤 的 预 防
04.
踝关节扭伤的案例分 析
踝关节扭伤概述
踝关节扭伤的原因
运动损伤:运动过程中, 踝关节受到外力作用, 导致扭伤
意外摔倒:走路时不 慎摔倒,导致踝关节 扭伤
穿高跟鞋:穿高跟鞋 容易导致踝关节扭伤
避免过度疲劳:合理安 排运动时间,避免长时 间高强度运动导致疲劳, 增加扭伤风险
学习正确的运动技巧: 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 降低扭伤风险
及时处理扭伤:一旦 发生扭伤,及时采取 冰敷、加压包扎等措 施,并尽快就医。
谢谢
路面不平:在崎岖不平 的路面上行走,容易导 致踝关节扭伤
肌肉力量不足:肌肉 力量不足,容易导致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的症状
疼痛:踝关节 周围疼痛,活 动受限
肿胀:踝关节 周围肿胀,皮 肤发红
功能受限:无法 正常行走,站立 或下蹲困难
关节不稳定:踝关节活动时 感觉不稳,有错位感
皮肤瘀斑:踝关节周围皮肤 出现瘀斑,严重时可出现皮 下出血
案例分析与启示

踝关节运动损伤PPT课件

踝关节运动损伤PPT课件
仰卧位,膝关节深度屈曲,踝关节呈马蹄状 检查者用一只手将足固定,另一手施加力量小于小腿远端
的前面,使胫骨向后移动,距骨相对胫骨前移
距骨倾斜试验
坐位,踝关节跖屈10°~20° 检查者一手于内踝近端稳定
小腿远端内侧面,另一手缓 缓向后足施加内翻力。
内踝关节不稳定
单纯内踝韧带损伤非常少见 损伤机制:外翻或外旋暴力 多伴下胫腓韧带复合体撕裂或腓骨骨折
Ferkel分型
➢ Ⅰ期:软骨下囊肿形成 ➢ ⅡA期:囊肿部分破裂 ➢ ⅡB期:囊肿完全破裂 ➢ Ⅲ期:无移位骨软骨骨折 ➢ Ⅳ期:有移位骨软骨骨折
Hepple型
➢ Ⅰ期:关节软骨压缩损伤 ➢ Ⅱ A期:关节软骨损伤合并下方骨髓水肿 ➢ Ⅱ B期:与Ⅱ A期相同,但没有骨髓水肿 ➢ Ⅲ期:骨折块分离但没有移位 ➢ Ⅳ期:骨折块移位 ➢ Ⅴ期:骨折块移位合并软骨下囊肿形成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稳定性
内侧韧带:坚韧、与踝关节囊连接紧密;限制关节过度背曲和防止关节外翻
外侧韧带:较薄弱,限制过度跖曲和防止关节内翻 距骨滑车前宽后窄,踝关节背屈时,较宽的滑车前部进入关节凹,
关节较稳定;关节跖屈较窄滑车后部进入关节凹,且可作轻微 侧翻运动此时关节不稳定,易发生扭伤。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扭伤
临床表现
➢ Ⅰ型:轻度水肿、压痛、活动受限、跛行但可完全负重 ➢ Ⅱ型:严重水肿、极度疼痛、活动受限、负重伴疼痛 ➢ Ⅲ型:严重水肿、极度疼痛、活动受限、负重困难至无法负重 注意:对所有骨和肌腱结构进行触诊,排除伴随损伤, 如:腓骨肌腱损伤以及第5跖骨基底骨折均很常见
踝关节扭伤
特殊检查
➢ 神经血管检查
主动活动范围、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感觉和运动功能 腓骨肌腱完整性可通过足部抗阻力外翻进行检查,防止其脱位

《踝关节损伤》PPT课件

《踝关节损伤》PPT课件
腿肌肉的等长收缩,以促进消肿。急性期过去后,可逐步
开始主动全范围活动度锻炼、负重,在斜行板上锻炼本体
感觉,加强腓骨肌力量,以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避免遗 留有踝关节不稳日后再次发生扭伤。关于III度损伤的治疗 存在一些争议,目前仍推荐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虽然一
些专家强调一期修复撕裂的韧带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但
整理课件ppt
28
症状及体征
踝关节外侧疼痛,局部肿胀,关节血肿,局 部出现皮下淤血
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伤部明显压痛 内翻试验时疼痛加重 鉴别有无骨折需X线摄片
整理课件ppt
29
影像学检查
行踝关节正位、侧位、踝穴位X线片可有 助于排除骨折。应力位X线可有助于间接判 断踝关节韧带损伤,但往往因加剧患者症 状或加重损伤而在急性期难以实现。当扭 伤严重怀疑有关节软骨损伤时可行CT或 MRI检查,以除外骨软骨损伤。
整Hale Waihona Puke 课件ppt42捏小腿三头肌试验
患者俯卧,两足置床沿 外。检查者用手捏患肢 小腿三头肌肌腹。正常 者捏肌肉时踝关节立即 跖屈,若踝关节无跖屈 活动则为阳性,提示跟 腱完全断裂。
整理课件ppt
43
挤压试验
患者床边坐位,检查者 单手或双手挤压小腿中 部,踝关节疼痛或小腿 远端韧带联合疼痛为阳 性
整理课件ppt
检查者一手握患肢小腿 下部,另一手握足跟, 使距骨向前或向后错动。 两踝对比,若患侧活动 范围较大为阳性,提示 踝关节外侧韧带或内侧 韧带全断裂。 主要检查距腓前韧带
整理课件ppt
39
强迫内翻试验
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肢小 腿下部并固定,另一手握 患足外侧将踝关节内翻, 若外侧疼痛,踝关节无异 常活动,提示踝关节外侧 韧带扭伤。若两侧对比, 距上关节外侧“开口”增 大,出现异常的内翻活动, 则提示距腓前韧带或与跟 腓韧带同时断裂。

踝关节损伤-骨科PPT课件

踝关节损伤-骨科PPT课件
limbs下肢内翻对线不良 - calf muscle tightness小腿肌肉紧张 - previous incompletely rehabilitated ankle
sprains踝关节扭伤不完全康复(陈旧性)
-
9
症状及体征
踝关节外侧疼痛,局部肿胀,关节血肿,局部 出现皮下淤血
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伤部明显压痛 内翻试验时疼痛加重 鉴别有无骨折需X线摄片
first 48 hours 4 - 5 days postinjury has a sensitivity of 86% and
specitivity of 74%
-
16
Assessment Of Ankle Sprain
Specific Tests Talar Tilt Test Deltoid ligament-- eversion Calcaneofibular-- inversion Side-to-side Test Tibiofibular ligament 93% specific
-
12
强迫外翻试验
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肢小 腿下部并固定,另一手 握住患足内侧将踝关节 外翻,若出现踝关节内 侧疼痛,无关节不稳, 提示内侧三角韧带扭伤; 若伴有关节不稳,出现 异常外翻活动,提示三 角韧带断裂。
-
13
On-Field Management
Goal--Identify serious injury
-
17
踝关节侧方活动试验
患者床边坐位,踝关节 中立位,检查者一手固 定小腿远端,一手握足 底并将足部向双侧活动
出现响声或活动幅度较 健侧大为阳性,表明距 腓韧带不稳定
-
18

踝关节扭伤(精)PPT课件

踝关节扭伤(精)PPT课件
10病因病机由于行路过程中道路不平或有阻碍物时不慎绊倒下楼或下坡时失脚踩空使足失去中立位而发生内翻或外翻当其内翻或外翻的程度超越了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时就可使踝关节某一侧的韧带紧张性增高或发生部分纤维的断裂等病理变化而导致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
福建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推拿临床教研室
1
踝关节是四肢关节中最易 发生韧带损伤的部位,而 其中又以外侧韧带损伤较 为常见。根据外力的程度, 韧带可发生单纯性的牵张 性损伤(无解剖学上的断 裂),部分纤维束的断裂以 及纤维束的完全断裂而伴 有骨折及脱位。本节所讨 论的是踝关节韧带的单纯 性牵张性损伤及部分纤维 束的断裂,也即通常所说 的踝关节扭伤。
25
(三)药物治疗
1、白芷、防风、牛膝、当归、乳香、没药、公英、地丁、 大黄、木瓜各适量将上药共研成粉,然后调成糊状敷于患 处,最后上外翻小夹板,每日更换1次,7天1疗程。
2、松木锯末500克 陈醋500毫升上述药物加水400毫升煮 沸后,将患足置于药盆上,约距20厘米,再覆盖上宽上毛 巾,进行蒸熏20—40分钟,1日1—2次,5—7次为1疗程。
痛楚 水疗法(Hydrotherapy)
27
(五)运动治疗
28
注意事项
• 推拿治疗前,应排除踝部骨折、脱位及韧 带完全断裂急性损伤者,需在24小时后, 再行推拿治疗;注意局部保温,并抬高患 肢,利于肿胀消退。
29
• 踝关节扭伤为何多见踝内翻?
思考题
• 踝外翻见于什么情况?
30
31
• 治则:本症治疗以舒筋通络,活血散瘀, 消肿止痛为原则。
21
方法一
(1)按揉法:患者取坐位,术者坐其对面。患者前 臂及腕部垫枕,掌侧向上,用拇指指腹轻按揉前臂 沿屈指肌腱方向,并在外关、阳溪、鱼际、合谷、 劳宫穴及腕部压痛点,重点按揉,以患者有酸胀感 为度。

踝关节运动损伤 PPT

踝关节运动损伤 PPT

临床表现 Ⅰ型:轻度水肿、压痛、活动受限、跛行但可
完全负重 Ⅱ型:严重水肿、极度疼痛、活动受限、负重
伴疼痛 Ⅲ型:严重水肿、极度疼痛、活动受限、负重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0
特殊检查
怀疑Ⅱ型、Ⅲ型损伤时应行X线检查,已排查 骨折。
踝关O节tta存w在a任法何则疼:痛以&下A或情B况区需存在进骨行的X压线痛检或负查重时不稳定 图中足区域任何疼痛 & C或D区存在骨的压痛或负重时不稳定
外侧韧带:较薄弱,限制过度跖曲和防止关节内 翻
距骨滑车前宽后窄,踝关节背屈时,较宽的滑车 前部进入关节凹,关节较稳定;关节跖屈较窄滑 车后部进入关节凹,且可作轻微侧翻运动此时关 节不稳定,易发生扭伤。
分型 根据韧带有无撕裂、关节稳定性分为3型 Ⅰ型:韧带无撕裂、关节相对稳定 Ⅱ型:部分撕裂、不同程度关节不稳定 Ⅲ型:一根或多根完全撕裂、关节不稳定
外旋试验 膝关节屈曲90°时固定小腿,外旋足踝 出现下胫腓联合部的疼痛并向 小腿近端延伸 测量疼痛延伸部位至腓骨间距 离,评估韧带损伤程度
较为罕见,在人体所有骨软骨损伤中占4%
距骨顶前外侧软骨损伤较暴力 内侧损伤
1期:软骨压缩型 2期:骨软骨的不完全骨折 3期:骨软骨完全骨折,无移位 4期:骨软骨骨折伴移位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外踝关节不稳定 内踝关节不稳定 下胫腓韧带复合体损伤
外踝关节韧带损伤
体检 触诊
足、踝、小腿前方和后方到膝关节都应进行触 诊
注意:有无压痛和畸形 神经血管检查
主动活动范围、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感觉和运 动功能
腓骨肌腱完整性可通过足部抗阻力外翻进行检 查,防止其脱位

踝关节扭伤课件课件

踝关节扭伤课件课件
第十七页,本课件共18页
第十八页,本课件共18页
第五页,本课件共18页
❖ 临床表现 ❖ 患者多有明显的外伤史。损伤后局部疼痛,
尤以内、外翻活动及行走时疼痛明显。轻者可 见局部肿胀,重者则整个踝关节均肿胀。
第六页,本课件共18页
❖ 踝部的软组织较少,损伤后常可引起局部血管 断裂,见皮下淤血明显,尤其是在伤后2-3天, 皮下淤血青紫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跛行,走 路时患足不敢用力着地,踝关节活动时损伤部 位疼痛而致使关节活动受限。
❖ 治疗 ❖ (一)治疗原则:急性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
痛;慢性期宜理筋通络,滑利关节。 ❖ (二)取穴及部位:承山、昆仑、足三里、太
溪、绝骨、解溪、太冲等穴。
第十一页,本课件共18页
❖ (三)主要手法:新鲜踝关节扭伤宜采用点穴 法、踝关节摇法、拔伸法、捋顺法及戳按法。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宜采用分筋法、按揉法、捻 散法及踝关节摇法。
第三页,本课件共18页
❖ 病因病机 ❖ 踝关节扭伤多是由于行走时不慎踏在不平
的路面上,或腾空后足跖屈落地,足部受力不 均,而致使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而造成踝关 节扭伤。
第四页,本课件共18页
❖ 根据踝部扭伤时,足所处位置的不同,可 以分为内翻损伤和外翻损伤两种,其中尤以跖 屈内翻位损伤最多见。
❖ 跖屈内翻位损伤时,多造成踝部外侧的距 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损伤,距腓后韧带损伤则 少见。
第十二页,本课件共18页
❖ (四)操作方法: ❖ 1.新鲜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 ❖ (1)患者侧卧,患肢在上,助手用双手握
住患者伤侧小腿下端,固定肢体,医生用双手 相对拿住患足,两手拇指按住外侧伤处,环转 摇晃踝关节后,用力将足跖屈并内翻位拔伸, 然后将足外翻,拇指在伤处进行戳按。

《踝关节扭伤》PPT课件

《踝关节扭伤》PPT课件
痛抑制肿胀。每次 10-20 分钟,每天3次以上,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敷 在患处,可用湿毛巾包裹冰块,以免冻伤。冰敷仅限伤后48小时内。 • • Compression(加压):使用弹性绷带包裹受伤的踝关节,适当加压,以 减轻肿胀。注意不要过度加压,否则会加重包裹处以远肢体的肿胀、 缺血。 • • Elevation(抬高):将肢抬高,高于心脏位置,增加静脉和淋巴回流, 减轻肿胀,促进恢复。
前抽屉试验
前抽屉试验
• 可在病人卧位或坐位下完成。 • 检查时病人屈膝以放松小腿肌肉,检查者
一手握住病人足跟向前施力,另一手握住 病人胫骨远端小腿下段向后施力,两手相 对推挤,并双侧对比。不稳定侧可感觉到 踝关节有错动感。
距骨倾斜试验
距骨倾斜试验
• 可在病人坐位下完成, • 踝关节屈曲10°-20°,检查者一手固定
踝关节扭伤的分级
➢3级:韧带完全断裂,存在明显的肿胀和疼 痛,关节不稳定。制动以及康复训练同2级, 但康复时间更长,少数病例需手术治疗。
整理课件ppt
9
诊断要点
A 受伤史
• 伤后肿胀、疼痛、瘀斑 • 不能行走或 勉强行走
B 局部压痛
✓作内翻动作外踝前下方剧痛【内翻扭伤】 ✓作外翻动作外踝前下方剧痛【外翻扭伤】 ✓前抽屉试验以及距骨倾斜试验阳性
重建手术中,已被证明术后缺失股薄肌腱并不会
发生严重后遗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
学科应用自体股薄肌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疗
效满意,随访均未发现取用股薄肌腱对患者术后
运动功能造成影响。 整理课件ppt
44
整理课件ppt
45
踝关节外病变相关手术
• 针对踝关节外病变的手术,根据病变不同 而有所差别,对于顽固性跗骨窦综合征需 要进行跗骨窦清理术,对于严重的跟骨外 翻需要进行跟骨截骨术,对于距下关节炎 则可能需要进行距下关节清理或融合等。

踝关节扭伤)ppt课件

踝关节扭伤)ppt课件

评估方法
两个用于评估踝侧损伤的方法分别是:前抽屉测 试(ATFL)和距骨倾斜测试(ATFL和CFL)。对 两脚踝关节的松弛程度进行对比是非常重要的! 在急性损伤期由于受到疼痛和肿胀的影响,对比 结果可能不够准确,所以应该在肿胀和疼痛消失 后再进行测试。
在进行前抽屉测试时,操作者首先稳定住腓骨和 胫骨,然后将跟骨向前拉。
不论何种程度的扭伤,初期采取P.R.I.C.E.的 急性处理原则都是可取的。在早期的功能恢复 阶段,弹力带及非弹力带、柔软平台、特殊护 踝和拐杖等工具都能有效帮助伤者减少疼痛和 肿胀。
对于二级和三级的扭伤,在急性期后,康复方案 将以增加关节的无痛活动范围和力量为目标。最 后一个阶段的治疗则是本体感受的训练(这是避 免未来再次受伤的关键),在康复开始后的三到 四周,开始通过平衡板等工具作为训练工具。在 进行本体感受训练时应提供外力辅助,以便伤者 能够安全地通过训练提升平衡感和神经肌肉控制 能力。
伤病发生范围
足外侧损伤是最为常见的运动伤病,经常发生 在优势腿的一侧,外侧副韧带则是最易受伤的 部分。很容易出现在如篮球、足球和橄榄球等 ,需要奔跑、平衡、变向和急停的运动中。
临床表现 在踝关节扭伤产生后,伤者通常会描述为脚踝
产生“滚动”(见下图):
根据扭伤的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可能有: 肿胀 疼痛 淤青 感受神经受损 无法正常负重 关节不稳定
手术和术后治疗
手术多数应用于处理慢性踝关节的稳定问题, 而非急性损伤。例外就是当保守治疗方案无效 时,也有考虑进行手术治疗的可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术后的康复原则为:术后两周内在患处安置夹 板,然后将脚踝至于中立位并抬高,可以开始 进行轻微的拉伸,但是在前6周都不要进行被 动的内翻拉伸。在此之后,原则上可以进行和 保守治疗相同的复健方法。建议在初始的三个 月全天佩戴护踝,以及之后进行所有高风险运 动时佩戴。

踝关节损伤-骨科PPT课件

踝关节损伤-骨科PPT课件
Best opportunity for accurate diagnosis No swelling Pain has subsided No guarding
2021
15
Assessment Of Ankle Sprain
Specific Tests
Anterior Drawer Test
2021
21
现场处理
伤后立即用拇指指腹压迫痛点止血,趁局部疼 痛较轻、关节两侧肌肉未出现痉挛时立即做踝 关节强迫内翻或外翻试验和抽屉试验,疑有韧 带完全断裂或合并骨折时经加压包扎后送医院 处理
2021
22
GRADE 1轻度扭伤
距腓前韧带撕裂 强迫内翻试验轻度疼痛 前抽屉试验正常
治疗主张早期主动活动 (固定自行车、在绷带或 充气夹板保护下步行)
踝关节扭伤多发生在 跖屈位
2021
3
韧带或肌肉其它结缔组 织的张力
内侧副韧带又称三角韧 带,分浅,深两层,均 起自内踝,浅部又称跟 腱韧带,止于载距突的 上部。深层呈三角形, 尖朝上,基底朝下,止 于距骨、舟骨、跟骨
2021
4
外侧韧带分为3束,即跟 腓韧带及距腓前后韧带。 此3束不如三角韧带坚强。
2021
24
GRADE 2中度扭伤
距腓前韧带完全撕裂, 跟腓韧带部分损伤
强迫内翻和前抽屉试验 时有松弛感
使用1周助行杖、关节绷 带或充气夹板
其它同轻度扭伤治疗
2021
25
GRADE 3重度扭伤
较少见,内侧或外侧韧 带完全断裂,常伴内外 踝骨折
充气夹板或石膏绷带固 定,10天不负重,然后 支具下部分负重持续6周
2021
17
踝关节侧方活动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踝关节跖屈位+内翻暴力
外踝关节韧带损伤
外踝关节不稳定
体检
视诊:迅速肿胀
肿胀部位
提示损伤部位
外踝下方
外踝韧带
距骨窦区、中足区 距下关节、中足
踝关节间隙水平以上 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腓骨骨折
外踝后方
腓骨肌腱支持带
外踝关节不稳定
体检
➢ 触诊
足、踝、小腿前方和后方到膝关节都应进行触诊 注意:有无压痛和畸形
➢ 测量疼痛延伸部位至腓骨间距 离,评估韧带损伤程度
下胫腓韧带复合体损伤
挤压试验
方法:挤压患者小腿近端 阳性:出现骨间膜和下胫
腓联合水平的疼痛
踝关节影像学检查
踝关节撞击症
➢ 前方踝关节撞击症 ➢ 后方踝关节撞击症
距骨骨软骨损伤 踝关节不稳定
前方踝关节撞击症
定义:胫骨远端前方或距骨颈异常增生的骨赘突入 胫距关节内,在踝关节背屈时产生撞击,造成活动 受限和疼痛。 多见于运动员及舞蹈演员 侧位X线片是这类损伤最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神经血管检查
主动活动范围、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感觉和运动功能 腓骨肌腱完整性可通过足部抗阻力外翻进行检查,防止其脱位
外踝关节不稳定
特殊检查
➢ 前抽屉试验 ➢ 改良前抽屉试验 ➢ 距骨倾斜试验
前抽屉试验
距骨相对胫骨向前移位
➢ 座位或仰卧位
➢ 用一手稳定住小腿远端,另一手对足跟施加向前的力量。
改良前抽屉试验
分级
根据X线片对前方踝关节撞击症进行分级
Ⅰ级:胫骨远端前方出现骨赘(≤3mm)
分级
根据X线片对前方踝关节撞击症进行分级
Ⅱ级:胫骨远端前方出现骨赘(≥ 3mm)
分级
根据X线片对前方踝关节撞击症进行分级
Ⅲ级:胫骨远端前方骨赘合并距骨颈部骨赘
分级
根据X线片对前方踝关节撞击症进行分级
Ⅳ级:胫骨远端前方骨赘与距骨颈部骨赘互相接触
仰卧位,膝关节深度屈曲,踝关节呈马蹄状 检查者用一只手将足固定,另一手施加力量小于小腿远端
的前面,使胫骨向后移动,距骨相对胫骨前移
距骨倾斜试验
坐位,踝关节跖屈10°~20° 检查者一手于内踝近端稳定
小腿远端内侧面,另一手缓 缓向后足施加内翻力。
内踝关节不稳定
单纯内踝韧带损伤非常少见 损伤机制:外翻或外旋暴力 多伴下胫腓韧带复合体撕裂或腓骨骨折
下胫腓韧带复合体
➢ 下胫腓前韧带 ➢ 下胫腓后韧带 ➢ 下胫腓横韧带 ➢ 骨间膜
踝关节扭伤
病史
明确扭伤史、疼痛、常不能负重行走
检查
伤侧踝肿胀、局部压痛、可有瘀斑
踝关节扭伤
分型
根据韧带有无撕裂、关节稳定性分为3型 ➢ Ⅰ型:韧带无撕裂、关节相对稳定 ➢ Ⅱ型:部分撕裂、不同程度关节不稳定 ➢ Ⅲ型:一根或多根完全撕裂、关节不稳定
踝关节扭伤
临床表现
➢ Ⅰ型:轻度水肿、压痛、活动受限、跛行但可完全负重 ➢ Ⅱ型:严重水肿、极度疼痛、活动受限、负重伴疼痛 ➢ Ⅲ型:严重水肿、极度疼痛、活动受限、负重困难至无法负重 注意:对所有骨和肌腱结构进行触诊,排除伴随损伤, 如:腓骨肌腱损伤以及第5跖骨基底骨折均很常见
踝关节扭伤
特殊检查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稳定性
内侧韧带:坚韧、与踝关节囊连接紧密;限制关节过度背曲和防止关节外翻
外侧韧带:较薄弱,限制过度跖曲和防止关节内翻 距骨滑车前宽后窄,踝关节背屈时,较宽的滑车前部进入关节凹, 关节较稳定;关节跖屈较窄滑车后部进入关节凹,且可作轻微侧 翻运动此时关节不稳定,易发生扭伤。
踝关节解剖
内踝关节不稳定
临床检查
视诊:内踝部位肿胀 触诊:压痛 关节总体稳定性消失或出现严重骨折脱位
下胫腓韧带复合体损伤
损伤机制
➢ 造成踝关节背屈和外旋的暴力
特殊检查
➢ 外旋试验 ➢ 挤压试验
下胫腓韧带复合体损伤
外旋试验
膝关节屈曲90°时固定小腿,外旋足踝
➢ 出现下胫腓联合部的疼痛并向 小腿近端延伸
后方踝关节撞击症
定义
通常指踝关节后方在被动跖屈过程中出疼痛的一类 临床征象。
极度跖屈踝关节或进行向后蹬踏地动作时产生疼痛 如:舞蹈(芭蕾)、踢腿、下坡、穿高跟鞋
后方踝关节撞击症
病因 后外侧结节(三角骨突)损伤
后方踝关节撞击症
常规X线片能够发现三角骨的骨折或存在分离 的三角骨
极度跖屈应力位X线片能更清楚显示撞击情况
踝关节不稳定
X线片检查
➢ 常规行正位、侧位、踝穴位 ➢ 特殊位置:节内旋位、内斜位 ➢ 应力位:前抽屉应力、距骨倾斜应力
磁共振(MRI)
➢ 冠状位、矢状位、轴位
X线片检查
磁共振(MRI)
感谢您的聆听!
踝关节运动损伤
踝关节运动损伤
踝关节临床
踝关节影像学检查
➢ 踝关节撞击症 ➢ 距骨骨软骨损伤 ➢ 踝关节不稳定
踝关节解剖
铰链关节,为下肢主要关节中单位面积承受压力最大的 关节。
构成:胫、腓骨下端、距骨滑车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的韧带
内侧韧带:三角韧带(胫跟韧带、胫周韧带、胫距前韧带、胫距后韧带) 外侧韧带: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韧带。
怀疑Ⅱ型、Ⅲ型损伤时应行X线检查,已排查骨折。
Ottawa法则:以下情况需进行X线检查
踝关节存在任何疼痛 & A或B区存在骨的压痛或负重时不稳定 图中足区域任何疼痛 & C或D区存在骨的压痛或负重时不稳定
踝关节不稳定
外踝关节不稳定 内踝关节不稳定 下胫腓韧带复合体损伤
外踝关节不稳定
损伤机制
距骨骨软骨损伤
较为罕见,在人体所有骨软骨损伤中占4%
距骨顶前外侧软骨损伤较常见
内翻和背屈暴力前
外侧损伤
内翻、跖屈和外旋暴力 内侧损伤
分型
Berndt和Harty分型 Ferkel分型
Hepple型
Berndt和Harty分型
1期:软骨压缩型 2期:骨软骨的不完全骨折 3期:骨软骨完全骨折,无移位 4期:骨软骨骨折伴移位
Ferkel分型
➢ Ⅰ期:软骨下囊肿形成 ➢ ⅡA期:囊肿部分破裂 ➢ ⅡB期:囊肿完全破裂 ➢ Ⅲ期:无移位骨软骨骨折 ➢ Ⅳ期:有移位骨软骨骨折
Hepple型
➢ Ⅰ期:关节软骨压缩损伤 ➢ Ⅱ A期:关节软骨损伤合并下方骨髓水肿 ➢ Ⅱ B期:与Ⅱ A期相同,但没有骨髓水肿 ➢ Ⅲ期:骨折块分离但没有移位 ➢ Ⅳ期:骨折块移位 ➢ Ⅴ期:骨折块移位合并软骨下囊肿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