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开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的: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
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
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
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
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指名板演,并说一说怎么想的。在学生讲授时,教师适当点拨:140千米 、每时行70千米分别表示什么?求的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路程 、速度、时间。请学生用运算符号将“时间、路程、速度”连成等式时 间=路程÷速度。 运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路程=速度×时间”。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
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式的 形成过程。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层层 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当发现一个问题 的时候,要大胆提出猜想,并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 纳结论的科学的探索过程。
板块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说自己的收获。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路程、时间与速度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 文内容。在学习这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 系,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可 以理解什么是速度,速度与什么量有关,怎样求出速度等问题。而且在 探究路程、时间及速度三者关系的过程中也向学生渗透了对应、数形结 合等思想,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课前导入 播放学校运动会百米比赛场景。 师:同学们,百米比赛如何论输赢。
学生:看谁跑得快。跑得快的胜,跑得慢的就输了。 师:跑步有块有慢,坐车、走路、做作业也有快有慢,我们说的快、慢 也可以用一个词来说,那就是——速度。比如说,某某同学写字速度快, 某某同学总是磨磨蹭蹭的,速度慢。《喜与灰太狼》中灰太狼常常乘风 而来,速度快。慢一步一个脚印,速度慢。(板书课题:路程、时间与 速度)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的: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
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
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
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
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路程、时间与速度》
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与反思张倩一、教案背景:学生对于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一定有所了解,虽然他们知道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但并不十分了解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
因此,在课上应遵循“问题情境——建立模式——解释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为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和交流提供时间和空间。
二、教学课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路程、时间与速度》。
三、教材分析:“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之所以安排在这里,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在实际的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实际应用。
对于学生而言,这部分的知识既简单又难理解。
如什么是“速度”,大部分学生的理解是比较不确切。
因此如何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理解“速度”概念和“路程、时间与速度”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难点是速度的单位。
本节课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为此,教材安排了一个实际情景:比一比哪辆车跑得快些?从而让学生归纳出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促使学生总结归纳出速度=路程÷时间,再结合另外两道典型题让学生知道并推出路程=速度×时间。
学习了这节课,学生可以自己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在实际情景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与个体学习的能力4.注重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归纳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路程一定,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重温刘翔比赛情景)师:同学们,刘翔跑得怎么样?(很快)这里的快指的是刘翔的什么快?(速度)(出示成绩表)师:从成绩单中,他们都跑的这110米是什么意思?(出示:路程)那么他们的12.91秒,13.18 秒,13.20秒这些是什么?(出示:时间)同学们,通过这个表格来看,为什么是刘翔赢了呢?(他用的时间最少)师:像这样,路程相同,怎样比快慢?(谁用的时间少谁就快)【设计意图:利用简单又有趣的刘翔110米栏比赛创设情境,引出“路程”和“时间”的概念。
小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上册六除法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问题,认识路程、时间与速度以及总价、数量与单价等常见的量,理解速度和单价的意义。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掌握速度=路程÷时间、单价=总价÷数量两个常见的数量关系,了解其余四个数量关系式,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模型思想,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1.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2.理解“速度”的含义,能运用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你们认识刘翔吗?预设生:认识。
师:大家都很熟悉他,他是我国110米跨栏项目的顶尖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的决赛成绩。
(出示PPT课件)1.路程一定,比较运动快慢。
110米跨栏——是一个非常值得中国人骄傲的项目!下面是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决赛中的成绩:姓名路程时间特伦斯·加西亚110米13秒18刘翔110米12秒91阿尼尔·加西亚110米13秒20师:请看表格,他们谁跑得最快?为什么?预设生:刘翔跑得最快。
因为他用的时间少。
师:在这次比赛中,什么相同?预设生:路程相同。
师:当路程相同时,怎么比快慢?预设生:当路程相同时,可以根据时间比快慢。
2.时间一定,比较运动快慢。
姓名路程时间淘气65米12.91秒刘翔110米12.91秒师:奥运会结束后,淘气与冠军进行了一场比赛。
谁跑得快?为什么?预设生:刘翔跑得快,因为淘气跑的路程短。
师:时间相同,怎样比快慢?预设生:时间相同,看谁跑的路程多。
师:观察这两个表格,速度的大小与什么有关?预设生:与时间和路程有关。
师:什么是速度呢?它与路程和时间有怎样的关系?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
(板书课题:路程、时间与速度)(二)新知构建。
一、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师:今天动物王国里举行了竞走比赛,来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它们的比赛成绩如何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通用5篇)
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通用5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1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学生形成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
数学教学如果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情境学习中,能更好的获得对数学活动经验的体验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
本节课先从赛跑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场景。
本节课先创设松鼠、小兔、猴子比快慢的情境,一是为了激趣,二是为了激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的认知,以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当学生发现路程相同比时间、时间相同比路程的方法后。
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示给学生,从解决淘气和笑笑谁上学走得快这个生活问题出发,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时间不同怎么比大小,可以直接比较吗?还得知道什么?如果再知道距离(路程)怎么比快慢?这样学生会思考去求“一分钟的路程”并进行比较。
然后顺势引出速度含义,让学生初次明白可以通过比较速度(一分钟的路程)来比快慢,初步让学生体会速度含义。
之后又组织学生计算“神七”飞船和骑自行车的速度后,经过观察和比较,学生自主建构“路程÷时间=速度”的数学模型。
这样,学生经历了速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理解了“路程÷时间=速度”,而且能够初步领悟建模的基本方法,学会了数学思考,逐渐形成一些数学思维活动经验。
本环节还通过航天飞船的速度与骑自行车的速度的冲突意在让学生明白计量速度时得交代清楚指定单位时间行驶的路程才可以表达清楚。
意在让学生对速度描述在单位计量层面更精准。
在解读生活中的速度环节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丰富对速度、时间和路程模型的认识以及对速度的感知。
北师大四上第六单元《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北师大四上第六单元《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和合作交流能力。
4. 渗透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
2. 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3. 速度与路程的关系。
4.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5. 速度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速度公式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2.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公式和例题。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
(2)让学生举例说明路程、时间、速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探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探究速度与路程的关系。
(3)引导学生探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4)总结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个别辅导。
4. 应用拓展(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5. 总结评价(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与路程、时间、速度相关的实例,与同学分享。
七、板书设计1. 板书概念:路程、时间、速度。
2. 板书关系:路程与时间、速度与路程、速度与时间。
3. 板书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4. 板书例题:结合生活实例,展示速度公式的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学生在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初步的测量知识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认识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行程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路程、时间和速度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问题中,学生可能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很清晰,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并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途径,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能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能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如何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2.采用探究式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自主探究并发现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3.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体验并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与路程、时间和速度相关的图片、卡片等教具。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测量工具,如尺子、计时器等。
3.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案例,呈现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三者之间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或讨论,运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并观察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
四年级《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速度经验,但还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概括。
也是学生学习数量关系的基础。
通过教学,我得出了几点体会: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将数学知识融入情境中。
挖掘"激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一开始就设计“雷电视频引入”的环节,达到很好的激趣,让学生来体会根据不同的条件来判断物体的快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对路程和时间两个量进行感知。
二、营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活跃的课堂氛围。
教学中,我安排了小组合作探究,给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提供了比较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方法,突出方法多样性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思维方法的引导。
三、密切联系生活,激活生活经验。
用生活中的"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公路上的"限速标志"、"指示牌"等学生很乐于解决身边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认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进一步巩固对速度的认识,加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高。
四、图形结合,深化数量关系的理解。
为解应用题积累了一种好的方法--画线段图。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线段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方法,从而更加清晰的提炼数量关系式。
五、借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有效突破知识重难点。
教学中,我两次用到微课教学。
第一次是关于速度单位的由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速度和速度单位;第二次是用微课来梳理知识,打通本课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对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六、不足之处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参与面很广,大部分同学都掌握并理解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
反思这堂课,感觉稍精心准备一下的课,效果就是不同。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七册第五单元“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概念并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学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各数量的现实意义。
【教具准备】幻灯片演示课件【学生分析】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请了三个小伙伴,它们有一些问题想请大家帮帮忙。
(出示课件)小牛,小象和小熊是好朋友,但是他们时常为谁跑得快的问题而争论不休,有一天他们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绩来:小牛:4分钟跑280米小象:4分钟跑240米小熊:3分钟跑240米师:你们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1、明确路程,时间2、引导学生思考:谁跑得快?(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小动物,比较谁跑得快?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1、全班交流:1)比较小牛和小象,小象和小熊,谁跑得快?引导学生思考:相同时间比路程远近,相同路程比时间长短,来确定快慢。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开课教案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开课教案教材分析教学主要内容: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编写特点:本节课被安排在第五单元《除法》的第二小节,是在学习了除法的相关知识并已经接触过和路程、时间与速度有关的问题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学习本部分内容学生可以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同时学生也可以进一步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本部分内容教材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数量可以称之为速度,而不需要学生知道速度的定义,知道速度在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比较哪个物体运动的快的问题情境,通过比较,学生知道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和路程、时间都有关系,从而引出路程、时间与速度。
同时在比较的过程中也注意了算法的多样化。
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现实意义及算法的多样化。
学习目标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情景,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理解各数量的现实意义。
2、在研究三者关系的过程忠,学生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难点:理解各数量的现实意义。
教具准备:幻灯片演示课件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理解关系,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1、徒步大会。
大连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你知道吗,大连还是一座国际徒步城市呢。
上个周六周日就是大连市第五届国际徒步大会。
淘气和笑笑也参加了这次徒步大会,我们看看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出示图片:问:淘气和笑笑谁走得快些?1)先估算一下谁走得快一些。
2)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很准确地知道谁走的快一些?把你的想法写在本上,看谁的方法好还多。
3)教师巡视指导,估计会出现的正确情况如下。
A、看一看谁的速度快。
140÷2=70(米/分),300÷5=60(米/分),因为70>60,所以淘气走得快一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开课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路程、时间和与速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64~65页“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路程、速度的概念,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建立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并能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将运动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全过程,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并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的简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构建并运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和正确书写速度单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说到中国飞人,你会想到谁呢?(生:刘翔)为什么说他是飞人?师:那说到我们四年级的飞人,你知道是谁吗?(生说,师出示2013年绿谷教育集团运动会60米短跑前三名的成绩表)师:你表中来看,你为什么说郭雨帧跑得最快?生:因为他们都跑60米,郭雨帧用的时间最少师:那这里的60米指的是他们跑的?生:路程师:没错,是他们跑的路程,那么这里的.73 秒,10.02秒、10.07秒呢?生:时间。
师:那么像这样,在路程相等的时候,咱们应该怎么比快慢呢?生:在路程相等的时候,比时间,谁跑的时间少,谁就快师小结:在路程相等的时候,比时间,谁用的时间少,谁就快!师:看到郭雨帧跑那么快,我也很想跟他比一比,你们想一想看下老师和他比赛的成绩表啊?(出示成绩表)师:我和郭雨帧一样,也跑了9.73秒,我也是飞人生提出质疑生:是郭雨帧快师:为什么?生:路程不一样。
师:也就是说他们用的时间是一样的,但跑的路程的确是不同的,那么像这样在时间相等时又该怎么比快慢?生:谁的路程跑得多,谁就快。
师在此引入简单的线段图,让下直观地进行比较。
师小结:在时间相等的时候,谁跑的路程长,谁就快!同学们比快慢比的非常的不错,那么通过刚才的两次比较,你发觉速度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生:跟路程和时间有关系。
6.5《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6.5《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章第五节《路程、时间与速度》。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围绕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展开的。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也就是速度的定义。
同时,我们还会学习如何通过已知的路程和时间来计算速度,以及如何通过速度和时间来计算路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速度的定义,以及如何通过路程和时间来计算速度。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并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例子,以及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比如一辆汽车在1小时内行驶了60公里,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概念讲解:接着,我会详细讲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展示如何计算速度,如何通过路程和时间来计算速度,以及如何通过速度和时间来计算路程。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亲自计算,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应用拓展:我会给学生们一些实际的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一辆汽车在2小时内行驶了120公里,求这辆汽车的速度。
答案:速度=路程÷时间=120公里÷2小时=60公里/小时。
2. 一辆自行车在30分钟内行驶了15公里,求这辆自行车的速度。
答案:速度=路程÷时间=15公里÷0.5小时=30公里/小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5路程、时间与速度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5路程、时间与速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路程、时间、速度三个概念。
2.能够用公式计算速度。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能够准确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
2.关注速度单位的问题,理解km/h、m/s等单位,避免忽略这一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教学方法:讲解+演示1.1 路程的定义路程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长度,用符号S表示。
1.2 时间的定义时间是指从运动开始到结束所用的时间,用符号t表示。
时间的单位为秒(s)。
1.3 速度的定义速度是指物体在一定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度,用符号v表示。
速度的单位为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用一些实例来演示这三个概念的含义,比如用一个小球从教室一端滚到另一端,可以让学生估计小球的路程和时间,并计算出小球的速度。
2. 计算速度教学方法:讲解+板书2.1 速度的公式速度的公式为:v=S/t其中,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
2.2 计算速度的步骤1.确定路程和时间的数值。
2.用公式v=S/t计算速度。
3. 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学方法:讲解+练习3.1 应用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某辆汽车从A到B,路程为200公里,用时4小时,求汽车的平均速度。
3.2 解题步骤1.将路程和时间的单位换算成一致的单位。
如:把路程的公里换成米,时间的小时换成秒。
2.用公式v=S/t计算速度。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听得懂、理解得到。
2.布置作业,进行检测和巩固。
3.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理解。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问题:1.学生理解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不够深刻。
2.学生对速度单位的理解有误,容易忽略单位的问题。
3.学生在计算速度的过程中,可能还存在计算错误的问题。
北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与反思
第6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涵亚学校陈冠宇课时目标导航一、教学内容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材第79~80页)二、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能根据三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探索总价、数量、单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3.体会学习速度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认识单价,理解并掌握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
难点:能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总价÷数量=单价”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一、情境引入(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情境图)今天我们请了三个小伙伴,松鼠、猴子和小兔,它们时常为谁竞走得快的问题而争论不休,有一天它们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绩来。
松鼠说:“我4分竞走了280米。
”猴子说:“我4分竞走了240米。
”小兔说:“我3分竞走了240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们谁走得最快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揭示课题并板书:路程、时间与速度)二、学习新课1.比较谁走得快。
(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竞走成绩表)(1)师:仔细观察表格,从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哪些数据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哪些数据是路程?①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教师指名学生汇报。
②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时间与路程两个量进行回答。
学生可能汇报:a.松鼠4分走了280米,时间是4分,路程是280米。
b.猴子4分走了240米,时间是4分,路程是240米。
c.小兔3分走了240米,时间是3分,路程是240米。
(2)师:如果它们两个一组进行竞走,如松鼠和猴子一组,谁走得快?为什么?(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再指名汇报)学生汇报:松鼠和猴子比赛,松鼠走得快,因为它们用了同样的时间,但是松鼠走的路程比猴子走得远。
师生共同小结: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路程,路程越远,走得越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开课教案与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能根据三者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新知。
3、体会学习速度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请了三个小伙伴,小牛,小象和小羊,他们时常为谁跑得快的问题而争论不休,有一天他们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绩来:PPT:小牛:4分钟跑280米小象:4分钟跑240米小熊:3分钟跑240米师:你们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读题一遍师:那么哪个数据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哪个数据是路程?生:时间是4分钟,路程是280米。
时间是4分钟,路程是240米。
时间是3分钟,路程是240米(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1、全班交流:师:、如果他们两个人一组进行赛跑,例如小牛和小象一组,谁跑得快?为什么?生:小牛和小象比赛,小牛快,因为都是4分钟内,小牛跑得路程比小象跑的远师:也就是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路程,路程越远,跑得越快。
师:那要是小象和小羊一组,谁跑得快?为什么?生:小象和小熊比赛,小熊跑的快,因为小象和小熊跑相同的路程,小熊用的时间短,所以跑得快。
师:所以在路程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跑得越快。
(引导学生思考:相同时间比路程远近,相同路程比时间长短,来确定快慢。
)2) 比较小牛和小熊师:比较小牛和小熊时,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怎样比它们的快慢呢?有什么办法?(引导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比较单位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方法一:在相同时间内(1分钟)比较谁跑得远280÷4=70(米/分)(板书不要写,此时还没学时间速度了)240÷3=80(米/分)(板书不要写,此时还没学时间速度了)70 80 小熊快师:谁能解释一下70米和80米表示什么?生:表示每分钟行70米和80米。
师:像这样表示每分行70米,每分行80米称为速度,我们可以通过线段图上表示,更清楚地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出示线段图师小结:观察线段图比较速度,其实就是比较相同时间内的路程,也就是一分钟的路程。
这一分钟就是我们所说的单位时间。
方法二:在相同时间内(3分钟)比较谁跑得远280÷4=70(米/分)(板书不要写,此时还没学时间速度了)70╳3=210(米)210 240 小熊快方法三:在相同时间内(4分钟)比较谁跑得远240÷3=80(米/分)(板书不要写,此时还没学时间速度了)80╳4=320(米)280 320 小熊快师:仔细观察这三种解法,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1:相同点是:这几种方法比较的都是相同时间里的路程。
生2: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比较的是他们一分钟跑的路程;第二种方法比较的是他们三分钟跑的路程;第三种方法比较的是他们四分钟跑的路程。
师:因为这样的相同时间是很多的,所以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每分钟小牛和小熊行的路程叫它们各自的速度。
师:他们的速度和什么有关?生:时间和路程。
2、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师:速度怎么算,你会求速度吗?咱们试一试呈现两个问题,请学生口答。
出示题目1、“神七”飞船在太空5秒飞行了约40千米,“神七”飞船的速度约是()2、小青骑自行车,2小时骑了16千米,小青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学生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列式:40÷5=8(千米),16÷2=8(千米)师(看着黑板表示疑惑):“神七”飞船的速度和骑自行车的速度都是8千米,看来他们的速度一样喽?说说你有什么想法?生:是不一样的,“神七”飞船的速度是每秒8千米,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时8千米。
师:但黑板上写的都是8千米,这样写能区分清楚吗?有什么办法区分开呢?生:写上时间。
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分别写成8千米/秒,8千米/时。
师:1小时、1分钟这些都是单位时间。
那么单位时间还包括1秒、1年、1月等等。
所以速度应该是单位时间内所行使的路程。
师:读作8千米每秒,表示什么?生:表示神七每秒飞行8千米。
师:速度单位与原来的一些单位不同,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两部分复合而成的。
请同学们将刚才走路速度单位也改一下。
师:其实速度不仅在我们课堂中有,在咱们的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咱们一起到生活中感受一下速度好吗?3、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刘翔110米栏的速度约为8千米/秒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千米/秒师:谁能说说这些速度表示什么?生答师:刘翔的速度大约是8千米/秒,有多快?师:从讲台到教室后面大约是8米多,我们一眨眼,刘翔就从这跑到教室后面了。
快不快?生呼应师:在雷雨天,我们经常能看到电闪雷鸣的场景,你知道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为什么咱们总是先看到闪电那?生答师小结: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快于声音传播的速度,同学们能用刚才的知识解释了自然现象,真是太厉害了。
(拓展学生对速度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等,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速度。
通过实例给学生充分探索空间理解速度的意义,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结合情境,帮助学生较为准确的理解速度的意义。
)师:观察上述几个速度,你对速度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能说说速度表示什么吗?教师先请学生间说一说,在组织交流。
生:平均时间内行的路程,如每秒多少米,每分多少米,每时多少米。
师:速度就是每秒、每分、每时等单位时间内行的路程。
师:速度怎么计算?生:路程÷时间=速度(教师板书)(二)、探索分享,寻找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
师:既然我们知道求速度的公式了,谁能求出小象的速度?生按照前面对速度的理解求出小象的速度 240÷4=60(米/分)师:也就是速度=路程÷时间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关系。
1) 理解了速度和如何求速度,请大家回答下面问题:路程150千米240千米110米时间30分4小时11秒速度 . 2) (课件将时间栏目变浅)引导学生思考若求时间可以怎么办?路程150千米240千米110米时间30分4小时11秒速度5千米/分.60千米/时10米/秒3)(课件再将路程栏目变浅)引导学生思考若求路程又该怎么办呢?路程150千米240千米110米时间30分4小时11秒速度5千米/分.60千米/时10米/秒(通过对速度的理解,提炼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4) 师:这三个量可以知二求一吗?那我需要把三个关系式都背下来吗?你有什么好办法理解并记住三者之间的关系吗?(引导学生借助乘除的互逆关系记忆数量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时间=路程三、尝试应用,深化知识(一)、巩固练习,学生尝试利用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解决问题1、 P62页试一试12、解决问题教师分部呈现如下问题情境。
“世博轴”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入口和主轴线,全长约1000米。
庆典广场主入口李叔叔9:22入园后,以100米/分的速度赶往庆典广场看一场文艺演出,他能9:30到达庆典广场吗?教师请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在组织交流。
生:因为8×100=800(米)800米 1000米,所以李叔叔9:30不能到达庆典广场。
师:你们明白她的意思吗?是通过计算什么比的?生:通过算8分钟走的路程。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1000÷100=10(分),9:22加上10分就是9:32,超过了2分钟,不能到达。
师:你们听懂了吗?他又是在比什么?生:算出需要几分钟能到达。
师:也就是通过比时间也能得到结果。
像这样,解决一个问题时,我们经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路来解决问题。
3、开心一刻(趣味性问题)人在朝前走的时候,是鼻子走得快还是耳朵走的快?师:鼻子走的快,还是耳朵走的快?生1:鼻子走得快。
生2:鼻子走得快,因为鼻子在前面。
师:我们请这位同学走一走,再想一想是谁走得快呢。
(一位学生在教室里走一段路,其他学生观察)师:谁走得快?生:一样快。
师:速度与什么有关,你能不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呢?老师先请大家看一段演示。
(教室媒体动态演示,引导学生发现鼻子前进的路程与耳朵前进的路程是相等的。
)生:两条线段一样长,也就是他们走的路程是一样的。
师:用的时间一样吗?生:也是一样的。
师:路程一样,时间一样,那么他们的速度相同吗?生:相同。
师:我们已经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了,真的是“学数学,长智慧”。
其实大家想想,如果鼻子走的快的话,走着走着,人的鼻子不是会跑掉吗?四、总结归纳本节课学会的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是情景导入的方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先比较时间相同和路程相同的两个例子,建立起学生良好的比较观念:就是必须有一个量是相同的才能比较。
为下面的环节做了铺垫。
然后出示时间和路程都不同的,应该怎么比这个问题,引出了速度的概念,通过线段图使得速度的概念更加直观,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在介绍速度概念的时候,我没有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练习中的冲突,自己理解速度的单位为什么会有时间和长度单位组合而成的。
然后通过介绍生活中的速度,使得学生进一步感受了速度的快慢。
最后通过表格的形式强化了速度的求法,也弄清了速度、时间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以下几点是我比较满意的部分。
1、边感知边巩固速度的写法。
选取人类、动物和自然现象中的典型例子的运动速度,让学生感知从刘翔跑步速度飞快到光速的不可想象,并提出”电闪雷鸣的天气,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见雷声”这样的时间问题,让学生一次加一次的惊叹让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使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起来。
2、采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教学“速度”概念,告诉学生每分钟走多少米就是速度。
以提出神七和小青的速度是一样的?这样冲突式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明白了速度单位加上时间的必要性。
3、特别注意全体学生。
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后百分之二十的学生。
以下是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不多,放的不够。
就像学生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学习,一环紧扣一环,没能放手让学生放手去自己研究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