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讲义)

合集下载

病理学讲义

病理学讲义

第二单元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本章复习的基本原则本章的重点是:基本概念本章考试的关键记忆点是:不同点本章复习的重要方法:比较记忆第一节充血一、概念和类型(一)概念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称为充血。

(二)类型1.动脉性充血局部组织或器官由于动脉血输入量过多,使局部含血量增多,称为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

凡能引起细动脉扩张的任何原因,都可引起局部器官和组织的充血。

动脉性充血包括生理性充血及病理性充血,后者如炎症性充血及减压后充血等。

2.静脉性充血局部组织或器官由于静脉回流受阻,使静脉回流减少所造成的局部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亦称淤血。

二、淤血的原因、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一)淤血的原因1.静脉受压静脉受压使管腔发生狭窄或闭塞、血液回流受阻导致相应部位的器官和组织发生淤血。

如妊娠子宫压迫髂静脉引起的下肢静脉淤血。

2.静脉管腔阻塞常见于静脉血栓形成,由于静脉分支多,只有当静脉腔阻塞而血流又不能通过侧支回流时,才发生静脉性充血。

3.心力衰竭二尖瓣瓣膜病和原发性高血压引起左心功能不全时,可导致肺淤血,肺源性心脏病导致右心功能不全可造成肝、肾和下肢等器官淤血,引起体循环淤血。

(二)淤血的病理变化肉眼: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扩张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故淤血的器官和组织体积增大;由于淤血区血液流动缓慢、缺氧,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故淤血脏器呈暗红色。

代谢:静脉淤血时,器官和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使组织代谢率降低,产热减少,使体表淤血处温度降低;淤血的组织相对缺氧,代谢机能减弱。

光镜下: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盈,可见出血,间质水肿。

(三)常见器官淤血举例(重要!)1.肺淤血多为左心衰竭引起。

肉眼表现为肺脏肿胀、重量增加、色暗红或呈棕褐色,质地变硬。

光镜下肺小静脉和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和纤维组织增生,使肺泡壁增厚。

肺水肿、肺出血,可见心力衰竭细胞。

心力衰竭细胞即吞噬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整理)第1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整理)第1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由心脏血管系统病变引起,波及全身各器官、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由局部病因引起,表现为局部组织或个别器官血液循环障碍第一节充血机体的某器官或组织血管扩张、含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充血(hyperemia)。

动脉性充血充血静脉性充血一、动脉性充血器官或组织小动脉扩张、输入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又称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图1-1)。

(一)原因机械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

这些原因往往也是炎症的病因,因此,充血往往是炎症的早期表现之一——炎性充血。

(二)发生机理缩血管神经兴奋性降低神经反射性作用:病因刺激小动脉扩张舒血管神经兴奋性增高充血体液因素的作用:炎灶中炎症介质(组胺、5-羟色胺、激肽等)作用→血管平滑肌紧张度降低→小动脉扩张(三)病理变化1、眼观组织微肿、颜色鲜红、局部温度升高、代谢旺盛、机能增强。

2、镜检细小动脉、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图1-2)。

由于充血多见于炎症,故还可见中性白细胞渗出、出血、炎性水肿及实质细胞变性、坏死等炎症病变。

图1-1 充血(示意图)图1-2 肺充血 HE ×33(四)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充血多是暂时性反应,病因消除后局部血量即可恢复正常。

如病因持续作用,充血时间过久,血管壁紧张性会下降,血流变缓,充血可能转变为淤血。

充血是机体的防御、适应性反应之一。

充血组织机能、代谢和抗御能力都得到增强,同时,充血可将病理性产物迅速排除,对消除病因和恢复组织机能都有积极作用。

但充血如发生在脑部(如中暑),即使时间较短也会导致严重后果。

有病变的血管充血可能导致破裂性出血。

二、静脉性充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导致局部组织中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图1-1)。

(一)、原因静脉血管受外力压迫或因血栓、栓塞形成而阻塞。

(二)、病理变化1、眼观(1)淤血局部组织肿胀(含血量增多、淤血性水肿);(2)淤血局部暗红或兰紫色(发绀)(还原血红蛋白增多);(3)局部温度降低(血流缓慢、局部缺氧→代谢率降低→产热减少);(4)淤血性出血(缺氧→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红细胞渗出→淤血性出血)。

最新4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总结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4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总结教学讲义PPT课件
(4)淤血性硬化
常见器官慢性瘀血举例
1.慢性肺瘀血 (1)原因:左心衰竭 (2)病理变化
A.镜下病变:a.肺泡壁毛细血管高度 扩张、充血;b.肺泡腔内有多少不等的水 肿液,并可见巨噬细胞和少量漏出的红细 胞。漏出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变成含 铁血黄素,呈棕黄色颗粒。心力衰竭时,
常见器官慢性瘀血举例
(3)混合血栓(mixed thrombus)
• 部位:延续性血栓的体部、心室壁瘤及 动脉瘤的附壁血栓
• 大体观:灰白色和红褐色相间的层状结 构(层状血栓)
• 镜下观:a.组成:血小板+纤维素+红细 胞、白细胞;b.结构:
(3)红色血栓(red thrombus)
• 部位:延续性血栓尾部(凝固性血栓)
• 掌握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 • 掌握血栓的类型、形态及结局 • 掌握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英语词汇
thrombosis
血栓形成
thrombus
血栓
recanalization 再通
mixed thrombus 混合血栓
栓 塞(embolism)
主要教学内容
• 栓塞的概念 • 栓子的运行途径 • 栓塞的类型 • 栓塞对机体的影响
2.静脉性充血的原因 A. 局部原因
(1)静脉血管受压 (2)静脉腔阻塞
B.全身原因——心力衰竭
3.静脉性充血的病变
(1)大体改变:淤血的组织或器官体积增 大,重量增加,颜色暗红,温度降低;在 皮肤、粘膜呈紫蓝色(紫绀)
(2)光镜改变:淤血组织或器官内的小静 脉和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满血液
4.静脉性充血的后果 (1)淤血性水肿 (2)淤血性出血(漏出性出血) (3)淤血性萎缩、变性和坏死
进 入 夏 天 ,少 不了一 个热字 当头, 电扇空 调陆续 登场, 每逢此 时,总 会想起 那 一 把 蒲 扇 。蒲扇 ,是记 忆中的 农村, 夏季经 常用的 一件物 品。 记 忆 中 的故 乡 , 每 逢 进 入夏天 ,集市 上最常 见的便 是蒲扇 、凉席 ,不论 男女老 少,个 个手持 一 把 , 忽 闪 忽闪个 不停, 嘴里叨 叨着“ 怎么这 么热” ,于是 三五成 群,聚 在大树 下 , 或 站 着 ,或随 即坐在 石头上 ,手持 那把扇 子,边 唠嗑边 乘凉。 孩子们 却在周 围 跑 跑 跳 跳 ,热得 满头大 汗,不 时听到 “强子 ,别跑 了,快 来我给 你扇扇 ”。孩 子 们 才 不 听 这一套 ,跑个 没完, 直到累 气喘吁 吁,这 才一跑 一踮地 围过了 ,这时 母 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是 那 么 凉 快 ,那么 的温馨 幸福, 有母亲 的味道 ! 蒲 扇 是 中 国传 统工艺 品,在 我 国 已 有 三 千年多 年的历 史。取 材于棕 榈树, 制作简 单,方 便携带 ,且蒲 扇的表 面 光 滑 , 因 而,古 人常会 在上面 作画。 古有棕 扇、葵 扇、蒲 扇、蕉 扇诸名 ,实即 今 日 的 蒲 扇 ,江浙 称之为 芭蕉扇 。六七 十年代 ,人们 最常用 的就是 这种, 似圆非 圆 , 轻 巧 又 便宜的 蒲扇。 蒲 扇 流 传 至今, 我的记 忆中, 它跨越 了半个 世纪, 也 走 过 了 我 们的半 个人生 的轨迹 ,携带 着特有 的念想 ,一年 年,一 天天, 流向长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课件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课件
血管被胀大,饱满 否
四、血栓对机体影响
有利: TB、溃疡病出血时止血
不利
1. 阻塞血管: 动脉内血栓形成→梗死 静脉内血栓形成→淤血
2. 心瓣膜赘生物 (血栓)→瓣膜病 3. 血栓脱落→栓塞→梗死 4. 广泛出血→DIC
第四节 栓塞 (Embolism)
概念:随血运行的异物,阻塞血管的 现象称栓塞。阻塞血管的异物 称栓子。
原因: 左心衰竭 机制: 左心腔内压力升高→肺V.
回流受阻→肺淤血。 病变:
肉眼: 肺体积增大, 暗红色,切开有泡沫样液 体流出
镜下: 1) 肺泡壁变厚、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2) 肺泡腔内有多量蛋白水肿液、 RBC 3) 心衰C: 左心衰时,慢性肺淤血, 肺泡腔
内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C 4) 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游离含铁血黄素等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Disturbance of local blood circulation)
正常机体有动脉和静 脉,通过心脏和神经——体液调 节来保持动态平衡,维持正常血 液循环。如平衡破坏,则引起 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循环障碍分类
血液循环障碍类型: 局部: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 → 影响全身 全身:心衰,可在身体局部表现
1) 脑出血 —内囊出血、脑疝 2) 眼底出血 — 失明 3) 心包填塞 — 急性心功能不全 4. 大量出血—失血性休克甚死亡。
左侧内囊处可见明显出血,破坏脑组织,形成大片出血灶, 并破入侧脑室
可见心外膜下广泛出血,呈红褐色。出血部位 主要分布于左心室区域。
蛛网膜下腔内可见弥漫性出血,血液淤积,脑表面 沟回结构不清。
二、病理变化
心包积血
1. 血液积聚于体腔内 胸腔积血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讲义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讲义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第一节充血⏹定义:局部器官或组织的血管扩张,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充血。

⏹充血分为: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一、动脉性充血⏹定义:局部器官或组织由于动脉血流入过多而发生的充血(主动性充血)。

(一)病因:炎性充血;侧支性充血;减压后充血等。

(二)病理变化:局部组织含血量增多,体积略增大。

局部组织颜色鲜红、温度↑。

(三) 后果:多对机体有利。

如热敷等。

二、静脉性充血⏹定义: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Cap和小静脉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含血量增多(被动性充血)。

(一)原因1.静脉受压2.静脉管腔狭窄或阻塞3.心力衰竭(二)病理变化肉眼:淤血的器官体积增大,暗红色,代谢功能下降,局部温度下降。

镜下:小静脉和Cap显著扩张充血。

(三)后果淤血性水肿淤血性出血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淤血性硬化⏹(四)重要脏器的淤血⏹慢性肺淤血⏹慢性肝淤血肺淤血⏹原因多为左心衰竭⏹病变:肉眼观:肺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呈暗红色,质地变实,切开时可见有淡红或暗红色泡沫样液体流出。

光镜下:肺泡壁Cap和小静脉扩张、淤血,肺泡腔内水肿液,RBC,并有巨噬C吞噬RBC在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即心衰C。

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肺的褐色硬变”肝淤血⏹原因右心衰竭⏹病变肉眼观:肝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质地较实、表面及切面可见红黄相间的条纹,形似槟榔。

(槟榔肝)。

光镜下: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四周肝窦淤血,肝C萎缩消失或坏死,小叶周边肝C脂肪变性。

⏹长期慢性肝淤血可导致淤血性肝硬化。

第二节出血⏹定义:血液由心血管腔内流出,称为出血(hemorrhage)。

分类:⏹破裂性出血⏹漏出性出血第三节血栓形成⏹定义: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thrombosis)。

所形成的固体质块叫血栓(thrombus)。

⏹血栓------活体内形成⏹血凝块------体外或死后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及机制◆心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缓慢或涡流形成◆血液凝固性增高(一)心血管内膜的损伤⏹生理情况下内皮细胞以抗凝作用为主。

病理学课件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病理学课件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主要内容概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①局部循环血量的异常,包括充血和缺血;②血液性状和血管内容物的异常,包括血栓形成、栓塞及梗死;③血管内成分外溢,包括出血、水肿和积液。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是疾病重要的基本病理改变。

第一节充血器官或局部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称为充血(hyperemia),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淤血)两类。

一、动脉性充血局部器官或组织由于动脉血输入量增多而发生的充血,称为动脉性充血(arteial hyperemia),又称主动性充血(active hyperemia),简称充血。

原因:凡能引起细动脉扩张的任何原因,都可引起局部器官和组织的充血。

充血的类型生理性充血:为适应器官和组织的生理需要和代谢增强而发生的充血。

炎症性充血:炎症反应的初始,由于致炎因子的刺激所导致的轴索反射和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局部组织的细动脉扩张时的充血。

减压后充血:局部器官和组织长期受压后,组织内的血管张力降低,若一旦压力突然解除,受压组织内的细动脉乃发生反射性扩张,发生局部充血。

表现及后果动脉性充血的器官和组织内血量增多,体积可轻度增大。

充血如发生于体表,可见局部组织的颜色鲜红,温度升高。

动脉性充血是暂时性的血管反应,原因消除后,局部血量迅即恢复正常,不遗留不良后果,对机体无重要影响。

炎症反应的动脉性充血,是一系列血管反应的初始, 它参与炎症血管现象,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静脉性充血局部器官或组织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使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而发生的充血,称为静脉性充血(venous hyperemia),又称被动性充血(passive hyperemia),简称淤血(congestion)。

静脉性充血远较动脉性充血多见,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病理意义。

它可发生于局部,也可发生于全身。

淤血的原因1.静脉受压静脉受压使其管腔发生狭窄或闭塞,血液回流受阻可导致相应部位的器官和组织发生静脉性充血。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后果
决定于 器官或 组织的 性质、 淤血的 程度和 时间长 短等 侧枝循环 淤血
病变和后果
慢性淤血
缺氧和代谢产 物堆积 血管基膜 变性内皮 间隙增大 静脉压升 高
实质细 胞萎缩、 变性、 坏死
间质网状纤维 塌陷,胶原纤 维增生 血管通 透性增 高
组织、器官 硬化
淤血性水 肿、淤血 性出血
肺淤血
重要器官 的淤血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主讲:XX XX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
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 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分类
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循环 障碍
局部 血液 循环 障碍
局部循环血量异常(充血)
血液内出现异常物质 (血栓和栓塞)
血管壁的改变(水肿 和出血)
血 小 板 粘 集
心血管内膜损伤常见于:
• 1、风湿性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 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心肌 梗死区心内膜、 • 3、创伤性、炎症性动静脉损伤 • 4、缺氧、休克、败血症等DIC。
血 流 状 态 改 变
涡流 形成
1 血小板进入边流 2 凝血因子局部堆积、 活化 3 产生离心力,损伤 内皮细胞
二、静脉性充血venous hyperemia (淤血 congestion)
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而发生的充血, 亦称被动性充血(passive hyperemia)。
静脉性充血是指静脉回流受阻,血液
1、静脉受压
原因:
2、静脉腔阻塞 3、心力衰竭
静 脉 性 充 血
病变和后果
病 变 肿胀、紫蓝色(发绀)、局 部体表温度下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2014讲课文档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2014讲课文档

血栓机化、再通
第六十页,共84页。
第六十一页,共84页。
第六十二页,共84页。
肺动脉栓塞
来源 下肢深静脉( 95%)
盆腔静脉(少数)
下肢浅静脉(偶尔) 后果 肺小血管栓塞→无明显后果
并左心衰或肺淤血→肺出血性梗死 主干或大分支栓塞→呼吸循环衰竭或猝死
第六十三页,共84页。
肺动脉栓塞
第六十四页,共84页。
长期形成肺褐色硬化
第四十页,共84页。
槟榔肝
槟榔
第四十一页,共84页。
肝小叶近中央外肝窦高度扩张充血,肝细胞萎缩甚至消失
第四十二页,共84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周边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第四十三页,共84页。
破裂性出血的原因
1 创伤
2 心血管器质性病变 3 炎症、溃疡或恶性肿瘤对血管的损害
第四十四页,共84页。
漏出性出血的原因
第七十二页,共84页。
第七十三页,共84页。
恶性肿瘤细胞栓塞
第七十四页,共84页。
第七十五页,共84页。
第七十六页,共84页。
心肌梗死
第七十七页,共84页。
脑梗死
第七十八页,共84页。
肾梗死
第七十九页,共84页。
肾贫血性梗死
第八十页,共84页。
脑梗死
第八十一页,共84页。
第八十二页,共84页。
发生析出、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血栓形成,所 形成的固体质块称血栓。
第九页,共84页。
一 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1. 心、血管内膜的损伤 2. 血流状态的改变 3. 血液性质的改变
第十页,共84页。
二 血栓形成过程及血栓形态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课件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课件

诊断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方法
1 体格检查
检查血管状况、脉搏情况等来判断是否存在循环障碍。
2 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成分和生物标志物来评估循环系统的健康状况。
3 影像学检查
使用超声、CT扫描等技术来观察血管情况和血流动力学。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治疗和康复方法
物理疗法
如按摩、热敷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PPT课件
本课程将探讨血液循环的重要性,常见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症,原因和风 险因素以及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作用和重 要性
了解血液循环在身体内的作用,以及血液循环障碍对健康的影响。
常见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症
静脉曲张
血管壁损伤导致静脉血液回 流障碍,造成静脉曲张。
动脉硬化
动脉壁硬化导致供血不足, 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血栓形成
血液凝结形成栓塞,堵塞血 管,引发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原因和风险因素
1
生活方式
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等生活习惯。
某些基因变异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家
族病史也是风险因素。
3
慢性疾病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会损害血管, 增加局部循环障碍的风险。
药物治疗
使用抗凝血、扩张血管等药物来改善血液循环。
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
通过有规律的运动和健康饮食来改善血液循环。
康复训练
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来加强循环系统功能。
预防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措施
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生和进一步加重。
结论和要点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对健康影响重大,但可通过适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来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局部组织和器官肿胀 体表局部皮肤发绀、温度下降
镜下:毛细血管扩张淤血,组织水肿
长期淤血所致的局部组织改变:
组织水肿和漏出性出血 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终致瘀血性硬化
后果:
取决于瘀血的范围、部位、发生速度、程度(持 续时间)及侧支循环建立的状况
重要器官淤血举例
肺淤血:多见于左心衰
几种情况下的微循环状态
微循环含血量 微循环灌流量
动脉性充血 静脉性充血 缺血
三、充血举例
1.动脉性充血
生理性充血 病理性充血(炎症性、减压后、侧支性) 表现:局部组织、器官轻度肿胀; 体表局部皮肤发红、发热 镜下:小动脉扩张、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2. 静脉性充血,瘀血(congestion)
原因:静脉受压 静脉腔阻塞 心力衰竭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医院病理科
正常的血液循环和稳定的体液内环境是维持机体 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
血液循环障碍:全身性和局部性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指某个器官或局部组织的循环
异常,亦可是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局部表现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循环血量的异常
包括充血、缺血
血液性状和血管内容物的异常
第三节 栓塞(embolism)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 随血流运行至远处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栓塞。
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栓子(embolus)。
一、 栓子运行的途径
随血流方向运行
1.体静脉系统及右心栓子
肺栓塞
2.左心或主动脉系统栓子
各器官
3.门静脉系统栓子
肝内门静脉分支
4.交叉性栓塞
二者均可致血小板进入边流,增加与血管内膜 的接触。 请思考:为什么静脉血栓较动脉血栓多?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血液凝固性增加:
主要指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常见于: (1) 某些高凝血性遗传性疾病 (2) 获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 (3) 大面积烧伤、大手术、产后大出血等 (4) 妊娠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
包括血栓形成、栓塞 梗死
血管壁通透性和完整性的改变
包括出血、水肿
第一节 充血(hyperemia)
一、概念 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
二、分类
充血:动脉性充血 (arterial hyperemia)
生理性,病理性
瘀血:静脉性充血 (venous hyperemia)
动脉性充血 正常血流 静脉性充血
暗红色:淤血区(小叶中央) 黄 色:脂肪变性的肝细胞索(小叶周边) 长期致淤血性肝硬变
第二节 血栓形成(thrombosis)
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 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血栓(thrombus)。与血凝块 不同。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透明血栓(纤维素性血栓)
发生于微循环血管内,见于DIC 发生于微循环小血管内,均质、红染物质 主要由纤维素组成的微血栓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
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 全身广泛微循环内透明血栓形成 • 受累组织、器官缺氧缺血 • 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出血倾向
右心至左心,或左至右
5.逆行性栓塞
下腔静脉血栓逆行
交叉性栓塞
二、 栓塞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一)血栓栓塞 (二)脂肪栓塞 (三)气体栓塞 (四)羊水栓塞 (五)其他栓塞
(一)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
1、肺动脉栓塞: 栓子95%来自下肢深静脉 (1)小栓子 阻塞肺动脉小分支 (2)大栓子 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大分支,
白色血栓
部位:主要见于心瓣膜赘生物或延续性 血栓的头部
组成: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素组成
混合血栓(层状血栓)
多发生于血流缓慢的静脉,构成延续性血 栓的体部
附壁血栓,扩张的心房、动脉瘤 组成:血小板小梁、纤维素、红细胞
红色血栓
主要见于静脉,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 类血栓形成的过程和类型 1.血栓形成的过程
(1) 血小板粘附于损伤内膜下的胶原表面,形成血小板团
(2) 启动凝血 过程,血液 中的纤维蛋 白原转变为 纤维蛋白 (纤维素)
(3) 血小板之间形成纤维素网
(4) 血小板小梁周边白细胞黏附
(5) 血栓的延续
2.血栓的类型
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 静脉血栓又称延续性血栓,通常由3部分组成, 即头部(白色血栓)、体部(混合血栓)和尾 部(红色血栓)。
肺增大、暗红色,切面流出泡沫状血性液体 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肺泡腔内出现水肿液(漏出液)、红细胞等 肺泡腔内出现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 长期致肺褐色硬化 临床表现:气促、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
肝淤血:多见于右心衰竭 慢性肝淤血:
肝脏体积增大,暗红色 肝淤血脂肪变(槟榔肝, nutmeg liver)
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血栓形成
血流状态的改变
血液凝固性增加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心血管内皮损伤是血栓形成最重要、最常见 的原因
(1) 内皮下胶原纤维暴露,激活血小板和凝血因子Ⅻ, 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2) 损伤的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凝血因子Ⅶ, 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血小板附壁、凝集→血栓形成
血流状态的改变: (1) 血流缓慢 (2) 产生漩涡
三、血栓的结局
软化、溶解、吸收
机化(organization) 再通(recanalization)
钙化,静脉石/动脉石 脱落,栓塞
vascular wall granulation tissue thrombus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阻塞血管 栓塞 心瓣膜病 出血(见于DIC)
引起猝死 (3)小栓子、数目多
病例:男,61岁,因四肢无力、失语10天 入院。入院当天血压下降,呼吸衰竭,次 晨死亡。
尸体解剖:胰腺黏液癌,局部淋巴结转移, 胃、小肠、大肠、肝转移。大脑各叶细、 小动脉及微循环内血栓形成伴广泛散在软 化灶形成;肾弓形动脉、脾小动脉、心脏 冠状动脉分支血栓形成伴梗死;肺微循环 血栓形成。
请思考:该患者的主要病症和死亡原因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