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3杜甫诗五首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杜甫诗五首
课时训练3杜甫诗五首
一、夯基训练
1.把下面的名句补充完整。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登岳阳楼》) (2)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蜀相》)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4)泪眼忧民方为圣,血书写尽史书来,杜甫在《登高》中深情倾吐自己的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 ”。
答案:(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对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对偶
B.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借代
C.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夸张
D.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顶真、设问
答案:D
解析:D项,“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是反问。
二、延伸阅读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发潭州①
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②才未有,褚公③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注①唐代宗大历三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拟归洛阳,终因时乱,亲友尽疏,北归无望,唯以舟为家,漂泊江
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本诗作于大历四年离潭州赴衡州时。②贾傅:即西汉贾谊,有才名,曾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③褚公:指初唐时书法家褚遂良,因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此诗首联紧扣题面,点明题意,蕴含着奔波无定、生计日窘的悲辛。
B.诗人夜来痛饮沉醉而眠,其中饱含着借酒浇愁的无限辛酸。天明之后,湘江两岸一派春色,诗人乘孤舟远行,黯然感伤的心绪一扫而空。
C.颔联紧承首联,描写启程时的情景。诗人扬帆启航,环顾四周,只有岸上春风中飞舞的落花在为他送行;船桅上的春燕呢喃作语,似乎在亲切地挽留他,渲染了一种温馨和谐而又美好的气氛。
D.颔联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虽辗转流徙但却寄情于自然的深沉感喟。这一联情景妙合无垠,有着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E.这首五言律诗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句句含情,百转千回,创造了深切感人、沉郁深婉的艺术意境,成为杜甫晚年诗作中的名篇。
答案:AE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要整体来理解和把握诗人的情感。特别注意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先找出写景字词,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其含义,还要写出这样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怎样的情感等。B项,“诗人乘孤舟远行,黯然感伤的心绪一扫而空”是错误的。C项,“渲染了一种温馨和谐而又美好的气氛”错误,应该为“悲凉冷落的氛围”。D项,“虽辗转流徙但却寄情于自然的深沉感喟”错误,应该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辗转流徙、漂荡无依的深沉感喟”。
(2)有人说本诗的后两联有极高的艺术境界,请做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颈联突出运用的表现手法是用典。西汉时期的贾谊和初唐的褚遂良在各自的时代都名高一时,但俱被贬抑而死,诗人借古抒怀,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沉郁悲愤之情。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回首一生,想到前途渺茫,不觉黯然伤神,抒发了感叹身世、忧国伤时的悲愤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学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该题要求对诗人思想情感抒发的方式和具体内容作分析。先要读懂诗歌,尤其是尾联,很明显是直抒胸臆;其次是要结合写作背景,注释中已经暗示了,故手法为用典;感情的分析要准确、全面。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岁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诗人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题目要求结合全诗对诗人“寂寞壮心惊”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要读懂诗歌前四句对吐蕃进犯而导致战争的背景描写,然后弄明白下三句“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是分别从朝臣、自己两个方面发出的“寂寞壮心惊”的感慨。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参考答案:①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的“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②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解析:杜诗向来是将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融于一体,短短的40个字,就将借代、用典(还应该有对比、夸张)等手法融合在一起,精雕细刻,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自己想报国而不能的细致的心理。解答的关键还是要读懂诗句,要对诗歌逐句解读,比较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杜甫
使君①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②能化俗,焉知李广③未封侯?
路经滟滪④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⑤。
注①使君:指李剑州,当时任剑州刺史,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名字不详。②文翁:西汉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人,曾在成都设学校,入学者免除徭役,这些措施对当地文化的发展有所促进。③李广:西汉名将,一生战功卓著,但没有封侯。④滟滪(yànyù):即滟滪滩,旧时是长江三峡的著名险滩。⑤仲宣楼:汉末文学家王粲在荆州避难的地方。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高义”是诗人对李剑州“能化俗”政绩的热情歌颂;“寥落”是为他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鸣不平。首联用词非常精练。
B.“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颔联用的是两个典故。文翁政绩流传蜀中,用以比拟李之官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