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3杜甫诗五首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练习:第5课 杜甫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练习:第5课 杜甫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练习:第5课杜甫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姓名,年级:时间: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练习:第5课杜甫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错误!时间:40分钟错误!满分:47分一、基础知识(18分)1.对下列诗句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B.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C.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C解析应为:千载/琵琶/作/胡语。

2.下列对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孤舟一系.故园心系:系舟上岸B.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C.画图省.识春风面省:曾经D.艰难苦.恨繁霜鬓苦:痛苦答案D解析苦:极。

3.下列联句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3分)()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C解析C项前后句对应的字词在词性、字音平仄和节奏上不符合对仗的要求。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他中学毕业后去了海外,后来一直澳大利亚,将近三十年了,我和他没见过一面。

②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乔治·奥巴马多年来住在肯尼亚的贫民窟里,生活穷困.③今晨,北京突然刮起4级北风,气温也出现小幅下降,秋风,凉意袭人。

A.作客落寞萧瑟 B.作客潦倒萧瑟C.做客潦倒萧森 D.做客落寞萧森答案B解析“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作客”是指寄居在别处。

①句根据句意,应选“作客”。

“潦倒",指颓丧,失意。

“落寞”,指寂寞,冷落。

②句,用“潦倒"搭配“生活"更恰当,且在语意上可与“穷困”并列。

“萧瑟”:a.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b。

形容冷落,凄凉。

“萧森":a.形容草木凋零衰败;b。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与答案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与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⑴ 给加点的字词注音万壑( )渚清( ) 千载( ) 王嫱( ) 青冢( )朔漠( )省识( )环珮( )暮砧( )⑵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白帝城高急暮砧( ) 一去紫台连朔漠( )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 )江间波浪兼天涌( ) 画图省识春风面(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潦倒新停浊酒杯( )寒衣处处催刀尺( ) 无边落木萧萧下( )二.鉴赏诗歌《秋兴八首》(其一)1、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是如何凸显“故园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高》5、前两联描述了怎样的自然景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颈联,尾联是如何表达杜甫心中的愁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⑴ 给加点的字词注音万壑( )渚清( ) 千载( ) 王嫱( ) 青冢( )朔漠( )省识( )环珮( )暮砧( )⑵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白帝城高急暮砧( ) 一去紫台连朔漠( )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 )江间波浪兼天涌( ) 画图省识春风面(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潦倒新停浊酒杯( )寒衣处处催刀尺( ) 无边落木萧萧下( )二.鉴赏诗歌《秋兴八首》(其一)1、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是如何凸显“故园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高》5、前两联描述了怎样的自然景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颈联,尾联是如何表达杜甫心中的愁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此诗与《秋兴八首》(其一)有哪些相似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怀古迹》(其三)8、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请赏析“群山万壑赴荆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此诗与《秋兴八首》(其一)有哪些相似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怀古迹》(其三)8、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请赏析“群山万壑赴荆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3.杜甫诗五首 Word版含解析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3.杜甫诗五首 Word版含解析

“粮囤”不能读成“粮tún ”2013年6月2日,央视13套的《东方时空》节目,在报道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火灾时,涉及着火或过火粮囤,主持人张羽都说成“粮tún ”。

这就读错了,正确的读音应是“粮d ùn ”。

“囤”是多音字。

用来指竹篾、荆条、稻草编成的或用席箔等围成的盛粮食的器具时读dùn ,如“粮食囤”等。

而用来表示储存(如囤积、囤粮)时,则读tún 。

二者不能互相替代。

林甸县粮库被火烧的是用稻草、麻袋等物围成的盛粮食的“囤”,只能读dùn ,而不读tún 。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阎德喜走近作者相关知识五言绝句的基本格式绝句和律诗,都有一个要求,即偶句必须押韵,单句不用押韵(首句是个例外,押韵或不押韵都可以)。

拿绝句来讲,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

如《登鹳雀楼》中的“流”字和“楼”字就是押韵的。

押韵的字又必须是平声字。

当然,也有押仄声韵的诗,但很少。

按照偶句平声押韵的要求,再加上“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得出绝句的基本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识记字音鄜.州(fū)云鬟.(huán)虚幌.(huǎnɡ) 霓.旌(ní)南苑.(yuàn) 嚼啮..(jiáo niè)明眸.皓齿(móu) 柏.森森(bǎi)好.音(hǎo) 坼.(chè)涕泗..(tì sì)“髟”读biāo,是个会意字,小篆的形体,从长从彡。

本义是头发,后引申为动物颈上的长毛。

“髟”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从“髟”的字大都与毛发有关,如“鬓”“髦”“髻”等。

月夜阅读《月夜》,回答下面的问题。

1.【鉴赏诗歌的意境】试分析诗歌刻画的形象和诗人通过这一形象所表达的感情。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三单元测试题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 成绩:______一.默写(每空2分,共64分)1.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2.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5.莫听穿林大叶声,何妨吟笑且徐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记平山堂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7.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跛而望矣,。

1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__ 。

13.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__________________,蓦然回首, 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与答案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与答案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与答案1. 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2. 、①“凋伤”更能表达伤心、伤感;②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所以,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3. 思念故乡4. 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 一许孤独、忧伤之感5. 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天高,反衬出人的渺小,孤单哀猿,烘托出悲凉飞鸟,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寻找失散的鸟群诗人借六种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气氛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很宏大的气势逼显出个人的渺小6. 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7.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8. 怨恨9.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10. 颔联写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 颈联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同时,诗人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也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11.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12. (1)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2)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想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思家”“念弟”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最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 第3课 杜甫诗五首 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 第3课 杜甫诗五首 含答案

对应学生用书P9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祖籍襄阳(今湖北××市××区)。

杜甫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岁时遇到“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曾同游梁宋之地。

后入长安,困顿十载。

安史乱起,杜甫落入叛军之手,脱险后,任左拾遗。

后因事被贬,做检校工部员外郎,世人因称其为“杜工部”。

杜甫的诗歌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事件在他的诗歌中都有反映,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

他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双峰并峙,合称“李杜”。

杜甫诗的风格是沉郁顿挫。

著名的诗作有“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望岳》《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

《月夜》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

当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接着进入长安,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县)。

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区),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陕西延安),准备赶至灵武为平叛效力,但不幸被叛军所俘,所写。

此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诗人并没有停留在个人的不幸遭遇上,而是关心国家的命运,并为国家的多难而叹息。

关于“沉郁顿挫”沉郁:如果说豪放是火山爆发,沉郁就是海底潜流。

当诗人飘逸飞动、奔放不羁时,就形成豪放;当诗人沉思默处、义愤填膺时,就变得沉郁。

李白豪放,其体轻,其气清,故袅袅上升,飞入云霄,若野鹤闲云,随处飘逸;杜甫沉郁,其体重,故沉沉下坠,潜入心海,感情激荡,回旋纡曲。

何为沉郁?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

“沉则不浮,郁则不薄。

”杜甫之诗,为沉郁之极致。

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文档:第一单元 第3课 杜甫诗五首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文档:第一单元 第3课 杜甫诗五首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杜甫诗五首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思想。

2.认识其诗抒写个人情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浑厚,意境开阔的特点,即“诗史”的特点。

3.初步体会诗人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风格。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意解读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

本诗由两个工整的对偶句组成。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

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

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

前两句中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中两个动词是“含”、“泊”,一动一静。

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

“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

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

“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名句识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考点演示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整首诗歌先写草堂春色,再写雪山江船,有动有静,色彩鲜明,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

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

一、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曾祖时迁居河南巩县(今属河南),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

青年时代漫游各地,后入长安,困顿十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安史之乱起,杜甫落入叛军之手,后脱逃奔赴肃宗行在,任左拾遗。

因上书救房瑁,被贬,弃官后奔蜀投严武,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世人因此称其为“杜工部”。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自我小测:杜甫诗五首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自我小测:杜甫诗五首 Word版含解析.doc

自我小测一、随堂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结.实/结.合驾驭./与.会菱.角/棱.角B.信笺./栈.道勒.令/勒.碑祠.堂/伺.候C.坼.裂/临圻.精湛./斟.酒巷.道/小巷.D.暗礁./樵.夫脉.脉/山脉.缔.造/真谛.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无我的境地;纵令..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B.老校区遗留着一种旧时的氛围,参天的古木,平滑的石道,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一切浓重..得无须装饰就可做电影的背景。

C.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之间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⑤①⑥②④③B.⑤⑥①④③②C.⑥④③②①⑤D.⑥②③①④⑤二、能力提升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2019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3 杜甫诗五首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新2019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3 杜甫诗五首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3 杜甫诗五首一个生在显赫的名门贵族,一个走到中国现实主义诗歌顶峰的人,谁曾想过他的一生却是流离失所,四处漂泊,贫困多病,客伴终生的。

他忧国忧民而不忧己,他悲悯百姓而无人悲己。

一个影响着中国上千年文化的人,最终却贫死客船。

他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时还悲悯着“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他在被安史叛军俘获时还悲悯着“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他在自家“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时还悲悯着“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杜甫草堂,这座一阵风便可吹翻的茅草屋,穿越了千年时空,依然矗立在雨雪风霜中。

纵观中国历史,穷尽浩如烟海的诗书画卷,虽一生穷困潦倒,却始终吟咏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迈诗句,担当着庙堂“忧思”的书生,大概只有杜甫了。

锦官城内,浣花溪畔,这个经历了一个王朝由盛转衰的苦难诗人,一度连栖身的茅屋也为无情的秋风所破。

杜甫:“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忠心不贪权势他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奴役。

以他的才能智慧和崇高威望,拿掉昏聩无能缺德无才的阿斗,自己称王称帝,可以说上合天理,下顺民心。

但是,他对后主坚持执君臣之礼,绝不摆相父架子。

在一系列问题上都是以礼规劝、得后主同意才进行的。

善任知人善任他从蜀汉大业出发,以宽广的胸怀,纯正的心灵,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

他取士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

对那些忠于蜀汉政权,又有真正才学的人,他不讲门第、资历,破格用人,大胆地授以要职,委以重任。

诸葛亮的自白(节选)可是,我的算盘打错了。

自我入仕之后,屡屡处于危难之中。

先是赤壁一战,幸亏我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江东孙权,结成孙吴联军,又得上天助我,吹得好东风,这才一把火把曹操烧回北方,得以形成鼎足三分的局面。

后来,庞统助刘备入川,贪功而操之过急,被张任射死在落凤坡,刘备在川中进退两难,我不得不把荆州交给我并不放心的关羽而亲自入川相助。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时作业 3 杜甫诗五首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时作业 3 杜甫诗五首 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三)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玉臂.(bì)胳臂..(gē bei)虚幌.(huǎng) 恍.然大悟(huāng)B.嚼.啮(jiáo) 咀嚼.(jué)黄金勒.(lēi) 勒.紧(lè)C.柏.树(bǎi) 柏.林(bó)空好.音(hào) 宁.可(nìng)D.涕泗..(tì sì) 天寒地坼.(chè)金柝.(tuò) 戎.马(róng)D [A项,“恍然大悟”读huǎng。

B项,“黄金勒”读lè,“勒紧”读lēi。

C 项,“空好音”读hǎo。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鄜州坠地堕落黄鹂B.戎马戒严戊守戍戌C.凭轩云鬟蒲公英泪满襟D.频繁篱笆泪盈巾明眸皓齿B [戊守—戍守,戍戌—戊戌。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遥怜.小儿女怜:可怜B.苑中万物生颜色..颜色:光辉C.出师未捷.身先死捷:胜利D.吴楚东南坼.坼:分裂A [应该解释为“怜惜”。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哀江头》这朵诗苑奇葩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杰作,________千余年来,凡读此诗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2)当此之时,严武病逝成都,杜甫痛失挚友,孤苦无依,被迫于衰朽之年,抱病弱之躯,漂泊江湖,________异乡,兼以政治上屡遭排挤,心境自然凄苦异常。

(3)李白擅长夸张,如“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________时间上的故意缩短,形象地表现出迟暮之年的到来,不知不觉竟在早晚之间。

A.面世作客经过B.问世作客通过C.面世做客通过D.问世做客经过B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运用能力。

“面世”指精神或物质产品与世人见面,强调它的投产上市;“问世”专指作品著作等出版物跟读者见面,强调事物的诞生,一般物质产品不可使用“问世”。

高中语文 第3课 杜甫诗五首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 第3课 杜甫诗五首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第3课杜甫诗五首同步试题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名句积累】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7.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8.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客至》)9.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赠花卿》)10.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登楼》)【名篇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意: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须纵情饮酒,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赏析: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于梓州。

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

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

这首诗就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

全诗毫无半点掩饰,情真意切。

一、基础训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戎.马戍.守戊.戌清规戒.律B.坼.裂申诉.分析.风驰电掣.C.眼眸.牟.取谋.生未雨绸缪.D.祠.堂伺.候伺.机有恃.无恐解析:A项,rónɡ、shù、wù、jiè;B项,chè、sù、xī、chè;C项均读móu;D项,cí、cì、sì、shì。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练习:5杜甫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练习:5杜甫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

5杜甫诗三首课后篇稳固提高随堂操练一、课内精读(一 )阅读下边的唐诗,达成第 1~2 题。

咏怀遗迹 (其三 )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另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傍晚。

绘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恼恨曲中论。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诗歌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乡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傍晚”的死后情形形成鲜亮的对照,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怜悯。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世的苦楚、死后的孤单,也由对“青冢”的称号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友善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颂扬。

C.诗歌的最后两联借历史传说斥责了汉元帝不分美善、朝廷里显贵们混淆是非的行为。

D.诗歌借对王昭君的怜悯、对统治者的斥责,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触。

E.这首诗的主题是“咏怀”二字,“一去”二字,是咏的开始,“独留”二字,是咏的终结。

分析 B 项 ,“青冢”一词表现不出对王昭君的颂扬之意;E 项 ,这首诗的主题是“恼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二字 ,是怨的终结。

答案BE2.导学号88814012杜甫为何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分析解答本题时要联合王昭君的遭受和杜甫的遭受的同样点剖析,理解怀古诗“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的写法。

参照答案王昭君自恃自己的美貌,不愿行贿画工 ,最后远嫁匈奴,身葬绝域 ,令人悲慨 ;杜甫也怀才不遇, 流浪西南。

杜甫对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谈论,寄托了深切的怜悯。

杜甫咏王昭君,可是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二 )阅读下边的唐诗,达成第 3~4 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落魄新停浊酒杯。

3.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剖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详细的光景,进行了生动详细的刻画。

B.颔联中 ,诗人抓住典型的光景——萧萧的落木、滔滔的流水 ,加以衬着 ,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2019年精选高中必修三语文5 杜甫诗三首人教版习题精选三

2019年精选高中必修三语文5 杜甫诗三首人教版习题精选三

2019年精选高中必修三语文5 杜甫诗三首人教版习题精选三第1题【单选题】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江渚(zhǔ)潦倒(liáo)刹那(chà)悲怆(chuàng)B、霜鬓(bìn)萧飒(shà)狭隘(ài)逮捕(dǎi)C、夔州(kuí)荆州(jīn)惘然(wǎng)讣告(bù)D、呼啸(xiào)匕首(bì)舷窗(xián)横亘(gèng)【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与《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环珮空归月夜魂”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①昭君不惯胡沙远②但暗忆江南江北③想珮环月夜归来④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树上落下的树枝)C、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乡)D、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恨:极其遗憾)【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画图省识春风面(知道)B、一去紫台连朔漠(离开)C、渚清沙白鸟飞回(回旋)D、艰难苦恨繁霜鬓(极)【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关于《杜甫诗三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课所选三首诗都写于杜甫在夔州居住的两年中,都是律诗,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

B、《秋兴八首》这组诗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C、《咏怀古迹》是组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杜甫诗五首
课时训练3杜甫诗五首
一、夯基训练
1.把下面的名句补充完整。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

(《登岳阳楼》) (2)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

(《蜀相》)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4)泪眼忧民方为圣,血书写尽史书来,杜甫在《登高》中深情倾吐自己的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 ”。

答案:(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对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对偶
B.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借代
C.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夸张
D.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顶真、设问
答案:D
解析:D项,“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是反问。

二、延伸阅读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发潭州①
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②才未有,褚公③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注①唐代宗大历三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拟归洛阳,终因时乱,亲友尽疏,北归无望,唯以舟为家,漂泊江
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

本诗作于大历四年离潭州赴衡州时。

②贾傅:即西汉贾谊,有才名,曾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

③褚公:指初唐时书法家褚遂良,因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此诗首联紧扣题面,点明题意,蕴含着奔波无定、生计日窘的悲辛。

B.诗人夜来痛饮沉醉而眠,其中饱含着借酒浇愁的无限辛酸。

天明之后,湘江两岸一派春色,诗人乘孤舟远行,黯然感伤的心绪一扫而空。

C.颔联紧承首联,描写启程时的情景。

诗人扬帆启航,环顾四周,只有岸上春风中飞舞的落花在为他送行;船桅上的春燕呢喃作语,似乎在亲切地挽留他,渲染了一种温馨和谐而又美好的气氛。

D.颔联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虽辗转流徙但却寄情于自然的深沉感喟。

这一联情景妙合无垠,有着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E.这首五言律诗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句句含情,百转千回,创造了深切感人、沉郁深婉的艺术意境,成为杜甫晚年诗作中的名篇。

答案:AE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

要整体来理解和把握诗人的情感。

特别注意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先找出写景字词,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其含义,还要写出这样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怎样的情感等。

B项,“诗人乘孤舟远行,黯然感伤的心绪一扫而空”是错误的。

C项,“渲染了一种温馨和谐而又美好的气氛”错误,应该为“悲凉冷落的氛围”。

D项,“虽辗转流徙但却寄情于自然的深沉感喟”错误,应该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辗转流徙、漂荡无依的深沉感喟”。

(2)有人说本诗的后两联有极高的艺术境界,请做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颈联突出运用的表现手法是用典。

西汉时期的贾谊和初唐的褚遂良在各自的时代都名高一时,但俱被贬抑而死,诗人借古抒怀,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沉郁悲愤之情。

尾联直抒胸臆。

诗人回首一生,想到前途渺茫,不觉黯然伤神,抒发了感叹身世、忧国伤时的悲愤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学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该题要求对诗人思想情感抒发的方式和具体内容作分析。

先要读懂诗歌,尤其是尾联,很明显是直抒胸臆;其次是要结合写作背景,注释中已经暗示了,故手法为用典;感情的分析要准确、全面。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岁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诗人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

题目要求结合全诗对诗人“寂寞壮心惊”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要读懂诗歌前四句对吐蕃进犯而导致战争的背景描写,然后弄明白下三句“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是分别从朝臣、自己两个方面发出的“寂寞壮心惊”的感慨。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参考答案:①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的“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②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解析:杜诗向来是将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融于一体,短短的40个字,就将借代、用典(还应该有对比、夸张)等手法融合在一起,精雕细刻,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自己想报国而不能的细致的心理。

解答的关键还是要读懂诗句,要对诗歌逐句解读,比较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杜甫
使君①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②能化俗,焉知李广③未封侯?
路经滟滪④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⑤。

注①使君:指李剑州,当时任剑州刺史,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名字不详。

②文翁:西汉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人,曾在成都设学校,入学者免除徭役,这些措施对当地文化的发展有所促进。

③李广:西汉名将,一生战功卓著,但没有封侯。

④滟滪(yànyù):即滟滪滩,旧时是长江三峡的著名险滩。

⑤仲宣楼:汉末文学家王粲在荆州避难的地方。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高义”是诗人对李剑州“能化俗”政绩的热情歌颂;“寥落”是为他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鸣不平。

首联用词非常精练。

B.“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颔联用的是两个典故。

文翁政绩流传蜀中,用以比拟李之官剑州
刺史;未封侯的李广,则和李剑州同姓。

典故用得非常贴切。

C.“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作者将“双蓬鬓”与滟滪滩的险危相对照,展示出一幅扁舟出峡图,表现了作者担心自己驾一叶扁舟,难以渡过险滩的小心谨慎。

D.颈联中的数字运用精妙传神,“双”修饰“蓬鬓”,双鬓如蓬,写出了诗人漂泊的艰难,与下一句“一”相呼应,音节上具有照应美,突出了诗人漂泊途中的孤独寂寞。

E.“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尾联用“仲宣楼”写出了诗人到达荆南后的情景,自己和当年避难荆州的王粲一样仍然作客他乡,回望蜀中,和亲人相见无期。

答案:CE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综合能力。

首先是语言的鉴赏,如“高义”“寥落”;其次是理解并分析诗句的具体含义;再次是艺术手法的分析;最后是综合分析评价。

C项,“作者担心……小心谨慎”理解有误,诗中并未体现。

E项,尾联是诗人想象到荆南之后的情景。

(2)诗歌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情感的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诗的前半部分主要写李剑州,真诚地歌颂了他“能化俗”的政绩,并为他不受重用而鸣不平。

诗的后半部分叙写作者的身世之悲和离别之情,意境更大,感慨更深。

全诗由感叹故人境遇落墨,继而写到诗人自己,再由离别之情,写到对未来的预测,脉络清晰,一气贯通,起结有致,关合无痕。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学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该题是要对诗人思想情感抒发的方式和具体内容作分析,先要读懂诗歌,尤其是尾联,很明显是直抒胸臆;其次是要结合写作背景,注释中已经暗示了;感情的分析要准确、全面。

三、语言运用
6.根据语境,仿照下面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

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如,如,还有什么用呢?
答案:示例①做出的饭不能吃缝好的衣服不能穿
②盖的房子无法居住修建的高速路不能通车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要联系生活实际,选定“诗词”的喻体,同时传达“不能传情达意”、没有效用这一语意,并兼顾句式的一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