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9:7.2.2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教学设计9:7.2.2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共同进化的概念。

(2)说明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图片观察和文字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以及生物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说出共同进化的概念。

2.说明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难点:1.说明共同进化的概念。

2.说明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1)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1)核心:自然选择学说中性突变理论(2)发展:中性突变理论和间断平衡学说五、教学反思本节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如何形成,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产生危机意识,从而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落实到宣传和付诸行动上。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潜移默化地形成关爱生命、自觉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第2课时一、教学过程[情境创设](1)引言:我们居住的星球美丽多彩,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200万种,你们知道这些“最美丽的、最奇异的、无限多的生物类型”是如何“从最简单的类型产生出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

(显示课题)(2)播放几段动物捕食的录像片。

[师生互动]1.播放几段录像和一个“两种生物共同进化动画”来吸引学生,接着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问:(1)在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当中,怎样的个体才会生存下来?为什么?(2)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来说是有益还是有害?为什么?(3)两种生物是如何进化的?以上三个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而后进行小组交流,再由三位同学分别回答三个问题。

高一生物《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案

高一生物《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案

高一生物《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生物《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案教学目标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二次备课难点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一、学生阅读课本123-124页第1、2 ---共同进化1.勾画:共同进化的概念2.由课本实例理解: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含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变二、学生阅读课本124-125页----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基因多样性1.知道:生物多样化的内容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仔细看图7-11---生物进化历程示意图,完成124页思考与讨论题三、学生阅读课本126页---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小组讨论后明确: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 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生成问题:1. 生物进化(1)关键点:真核生物出现后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寒武纪大爆发:形成生态系统的第三极(消费者),对植物的进化产生影响;原始两栖类的出现:生物登陆改变着环境,陆地上复杂的环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条件。

(2)进化顺序简单复杂, 水生陆生 , 低等高等异样自养厌氧需氧无性有性单细胞多细胞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思考为什么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_______多样性、_______多样性、___________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___________。

《第7章 第2节 三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

《第7章 第2节 三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共同进化的概念,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 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理解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共同进化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例理解共同进化的过程,以及如何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图片,用于解释共同进化的概念和过程。

2. 准备讨论案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准备实验或模拟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4. 准备相关阅读材料,供有兴趣的学生课后阅读。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课前预习、新课导入、知识讲解和课堂小结。

1. 课前预习:在课前,将本节课的学习资料和预习问题发送给学生,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2. 新课导入:首先,通过展示一些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共同进化的主题,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3. 知识讲解:(1)共同进化的概念和过程:通过案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理解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础。

(2)生物多样性的类型和特点: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种类和特点,如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等。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通过案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如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

4. 课堂小结:在课程结束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2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2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2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案崔玉凤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Ⅱ——遗传与进化》(人教版)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第三部分知识。

本节主要包括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共同进化的概念2、说明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2、能力目标:通过动画、图片观察和文字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形成“生物是进化来的”“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思想观点,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共同进化概念的理解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本节内容了解很少,需要教师准备大量的素材,来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2、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观看BBC演化之旅、未来狂想曲片段,设问:地球上是如何产生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类型的?学生活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猜想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到此我们把必修二的内容学完了,下一节我们重点学习必修三稳态和环境,同学们预习人体内环境的导学案,了解人体内环境的组成。

九、板书设计第二节(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共同进化1、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1、核心:自然选择学说中性突变理论2、发展:中性突变理论和间断平衡学说十、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如何形成,更在于让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产生危机意识,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落实到宣传和付诸于行动上。

《第7章 第2节 三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7章 第2节 三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共同进化的观点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 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并理解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交流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共同进化过程中的物种互相作用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 教学难点: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案例和相关视频。

2. 准备实验器械,如显微镜等,以便观察生物间的互相作用。

3. 准备相关资料,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案例和人类社会受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实例。

4.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技巧。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课前预习、新课导入、知识讲解和教室小结。

1. 课前预习:在课前,将本节课的学习资料和预习问题发送给学生,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并带着问题进入教室。

2. 新课导入:起首,通过展示一些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感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同时引出共同进化的观点。

接着,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共同进化的过程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3. 知识讲解:(1)共同进化的过程:通过展示自然界中不同物种之间互相影响、互相适应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共同进化的基本过程。

同时,通过讲解基因交流、自然选择和物种形成等观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共同进化的机制。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通过讲解物种形成、生态位分化、遗传多样性等观点,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本原理。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通过讲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珍爱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生态道德观念。

4. 教室小结:在课程结束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同时,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实践生态珍爱的理念,为珍爱生物多样性贡献自己的力量。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名师教案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名师教案

第七章第2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教材分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人教版)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第三部分知识。

本节主要包括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等知识点。

课本首先以一种长着细长花矩的兰花和为它传粉的昆虫为例引出任何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接着进一步阐述共同进化,提出了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并且以生物的进化历程,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并介绍生物进化的相关理论。

二、学情分析本小节内容,学生应很感兴趣,共同进化中提出多个实例来进行分析讨论,生物的多样性又介绍了生物大致的整个进化历程,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用事例引发学生讨论,用图片提高学生认知,用视频感受生命的奇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教师讲解、观看图片,能够说出共同进化的概念;(2)通过观看视频、师生互动,能够说明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共同进化的概念;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2)基本技能(通过动画、图片观察和文字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3)基本思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生物是进化来,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4)基本活动经验(通过本节学习,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学会与自然和平相处)。

四、教学重点难点共同进化概念的理解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五、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九、板书设计第二节(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共同进化1、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中性突变理论和间断平衡学说十、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如何形成,更在于让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产生危机意识,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落实到宣传和付诸于行动上。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教学设计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教学设计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共同进化的概念和内涵。

(2)阐述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3)说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和逻辑推理能力。

(2)引导学生构建概念图,提高知识整合和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协同进化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共同进化的概念和实例。

(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教学难点(1)共同进化的机制和影响。

(2)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自然界中生物相互依存、协同进化的视频,如蜂鸟与花朵、猎豹与羚羊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提出问题:“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仅仅是捕食与被捕食吗?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共同进化的概念(10 分钟)(1)讲解共同进化的定义: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举例说明:比如,昆虫为植物传粉,植物为昆虫提供花蜜,两者在长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进化;又如,猎豹追逐羚羊,跑得慢的羚羊被淘汰,跑得快的猎豹得以生存繁衍,它们的奔跑速度在相互选择中不断提高。

3、共同进化的实例分析(15 分钟)(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展示寄生关系(如蛔虫与人)、互利共生关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竞争关系(如草原上的牛和羊)等实例,让学生分析在这些关系中生物是如何共同进化的。

(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以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为例,讲解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后来由于藻类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改变了大气环境,从而影响了生物的进化。

教学设计8:7.2.2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教学设计8:7.2.2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共同进化的含义(2)概述生物进化历程(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2、能力目标: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短片、图片观察和文字资料的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2)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认识,使学生增加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概述生物进化的历程;(2)说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教学难点(1)生物进化的历程;(2)对共同进化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流程四、板书设计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共同进化含义1: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含义2:生物与无机环境间存在共同进化共同进化的概念:不同物质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1)基因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进化历程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原始异养厌氧到自养厌氧到自养需氧。

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1、核心:自然选择学说2、发展:中性突变理论和间断平衡学说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的形成的原因,但都是高考I级要求,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主要是结合资料、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共同进化的概念,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掌握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了解进化理论在发展的现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都能积极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自主讨论,尝试回答有关问题。

结合当堂检测练习,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三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西 藏县级优课)

《三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西 藏县级优课)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以及处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

(4)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5)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抽样调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由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调查或实验所取的数据,培养学生以事实或实验结果为依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生物是进化来的”“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教学重点1.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难点1.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具准备大量的电子图片和动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制作课件(1)收集几种动物捕食的录像片段。

(2)制作课本P123图7-9两种植物共同进化动画。

(3)制作生物进化历程动画。

2.学生课前预习提纲(1)阅读课文。

(2)思考“本节聚焦”中的3个问题。

(3)思考“思考与讨论”中的5个问题。

(4)收集各个地质年代的主要进化事件。

(以班上的自然组为单位,每个组主要负责一个年代的资料收集)[情境创设](1)引言:我们居住的星球是美丽的、丰富多彩的,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200万种,你可知道这些“最美丽的、最奇异的、无限多的生物类型”是如何“从最简单的类型产生出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

(显示课题)(2)播放几段动物捕食的录像片。

[师生互动]1.通过一段引言的“煽动”把学生带入本课,通过播放几段录像和一个“图7-9两种植物共同进化动画”来吸引学生,接着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问:(1)在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当中,怎样的个体才会生存下来?为什么?(2)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来说是有益还是有害?为什么?(3)图7-9中两种生物是如何进化的?以上三个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而后进行小组交流,再由三位同学分别回答三个问题。

《三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广 西县级优课)

《三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广 西县级优课)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新课程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物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7章第2节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是:概述共同进化的概念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本节的知识目标主要有两个: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相对知识目标,本节课的能力目标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更是本节课的重点。

2.学生背景分析:学生在高一已经能够适应“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

在这节课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对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所以本节内容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学习。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共同进化的概念2.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短片、图片观察和文字资料的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2.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认识,使学生增加环保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说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难点:共同进化概念的理解。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板书设计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1)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1)核心:自然选择学说(2)发展:中性突变理论和间断平衡学说。

(完整版)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doc

(完整版)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doc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临泽一中柳咏霞一.教学理念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根本”,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

因此,教师授课时要变决策者为参与者,提高学生的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目的。

二.指导思想: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 2 第 7 章第 2 节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是: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本节的知识目标主要有两个:生物进化的历程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相对知识目标,本节课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能够适应“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 探究讨论 -- 总结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对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所以本节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教师引导为主的教。

教学策略:1.以学生自主学习生物进化的历程为基础,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串,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

2 .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理解共同进化的含义,无机环境的变化,无机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有性生殖的出现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作用。

3.最后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这一主题。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生物进化历程2.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能力目标: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短片、图片观察和文字资料的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2.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认识,使学生增加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概述生物进化的历程;说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难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共同进化概念的理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2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word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2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word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2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word教案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紧内容(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Ⅱ——遗传与进化》(人教版)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紧内容的第三部分知识。

本节要紧包括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进化理论在进展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共同进化的概念2、说明生物多样性产生的缘故2、能力目标:通过动画、图片观看和文字阅读,进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形成“生物是进化来的”“生物的进化与环境紧密相关”的思想观点,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共同进化概念的明白得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缘故四、学情分析学生关于本节内容了解专门少,需要教师预备大量的素材,来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缘故。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2、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六、课前预备1.学生的学习预备:预习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缘故2.教师的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问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形并了解了学生的疑问,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形导入、展现目标。

教师活动:观看BBC演化之旅、以后狂想曲片段,设问:地球上是如何产生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类型的?学生活动学生依照生活体会进行大胆猜想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会动身,创设情境(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要紧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到此我们把必修二的内容学完了,下一节我们重点学习必修三稳态和环境,同学们预习人体内环境的导学案,了解人体内环境的组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人教版(2003)高中生物必修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人教版)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第三部分知识。

本节主要包括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等知识点。

其中本节内容与第二节中其他知识点相联系,共同构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知识体系,在本章中起到总结与升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共同进化的概念
说明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动画、图片观察和文字阅读,尝试案例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小组汇报,进行自主学习、小组汇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生物是进化来的”“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同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共同进化概念的理解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前面的现化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之后,对于生物进化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结合生物多样性的学习,通过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物种多样性,利用丰富的生物进化素材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锻炼信息提取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生物必修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名师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名师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名师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名师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名师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明共同进化的概念描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识别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说出三个层次的多样性的关系;概述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引导性问题自主浏览网页相关资料,培养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通过情景问题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培养温故而知新,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情感目标: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培养学生的物种保护意识2学情分析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内容的教学,可以学生自学为基础,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

使学生理解共同进化的含义,无机环境的变化、无机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有性生殖的出现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作用。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说明共同进化的概念概述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的关系教学难点:说明共同进化的概念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预习导学一共同进化1、共同进化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什么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1、生物圈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

2、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___________。

3、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

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共同进化的概念。

2.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4.掌握生物演化中的概念和关键词。

二、教学内容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三、教学重点1.三共同进化的概念及其意义。

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形成。

四、教学难点1.如何将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联系起来。

2.如何让学生理解三共同进化的复杂性。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实验法六、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地球上的生命生长并繁殖,它们是如何演化的?如何与环境适应?”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

2.概念讲解1.生物演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生物演化,是指生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因为环境因素不断变化,而在基因、表现型等方面发生变化,积累形成新的物种和生态位。

这样,生命就在巨大变化中不断发展和进化。

其中最重要的意义是生物通过演化而出现的多样性。

2.三共同进化的概念三共同进化是指一类与生物共生的物种有着相互依赖性的演化,即共同进化。

三共同进化中的三个词汇“主体(你所看到的生物)、寄主(让你寄生的生物)、共生体(与你共生的微生物)”,表明了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3.案例解析老师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三共同进化的复杂性。

1.吸血蝙蝠与植食性蝙蝠的关系吸血蝙蝠和植食性蝙蝠之间存在共生关系。

它们共生的一种微生物是能够帮助吸血蝙蝠消化血液的酵素。

但是,因为它们的生态位置不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类型的蝙蝠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它们之间演化出了不同的形态和特性。

2.岩溶地区植物与蚂蟥的关系岩溶地区的植物上常常会有许多栖息的蚂蟥。

蚂蟥也成为吸收植物营养的重要的共生微生物。

在生态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植物的外部形态,如表面的荧光和红光发生变化,吸引蚂蟥更有效地吸附。

4.实验探究老师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探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三共同进化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
临泽一中柳咏霞
一.教学理念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根本”,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

因此,教师授课时要变决策者为参与者,提高学生的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目的。

二.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7章第2节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是: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本节的知识目标主要有两个:生物进化的历程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相对知识目标,本节课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能够适应“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讨论--总结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对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所以本节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教师引导为主的教。

教学策略:
1.以学生自主学习生物进化的历程为基础,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串,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

2 .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理解共同进化的含义,无机环境的变化,无机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有性生殖的出现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作用。

3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这一主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生物进化历程
2.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能力目标: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短片、图片观察和文字资料的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2.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认识,使学生增加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概述生物进化的历程;说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难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共同进化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学生观察讨论、教师讲授相结合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有条件的学生可搜集一些有关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和化石形成的资料。

教师准备:搜集适合本节课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教学内容中设计的课外知识提前印发给学生。

六.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

六.教学流程示意图: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人与自然片段
引言:上面这段视频展示的是我们人类居
住的星球的一角,广而推知,我们居住的星球是
美丽的、丰富多彩的,目前已经知道的生活在
我们星球的生物大约有200万种,你可知道这
些“最美丽的、最奇异的、这么多的生物类型”
是如何“从最简单的类型形成的”呢?自然界
中的任何一个物种是不是都是独立进化的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

(显示
课题)
观看视频,联想我们居住的星
球的全景。

通过视频
吸引学生
注意力,进
行情感教
育,引导学
生分析生
物多样性
对我们居
住的地球
是多么美
7.探究新知
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8.知识拓展
9.小结
10.巩固练习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生物进化的知识,对生物
的进化有了一个大体认识。

在对生物进化理论
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
的观点。

(板书: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阅读教材P126,找出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
几个学说的主要思想。

【方法】根据学情可采用讨论的方式来让学
生体会生物进化观对人类思想观念的影响
现在我们所不能解释的进化之谜远远多于我
们进化理论所能解释的。

无论是中性学说、间
断平衡学还是自然选择学说,虽然有所区别,
但也彼此相互补充,共同完善,共同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
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共
同进化的,共同进化包含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
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
展。

经过漫长的共同进化,生物种类变得丰富
多彩,多种多样,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
统。

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三层次的内容,即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
性。

我们从地壳中的化石就可以了解到生物
进化的历程。

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从原
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
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生物的进化是复杂的,还有很多问题不能
用今天的进化理论所解释,还有待研究。

在现
时所有的理论中,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进
化理论比其他学说的影响要广泛和深远,它仍
然是以后各个方面研究的基础。

生物进化理论
还在不断向前发展。


通过分组讨论
【学生总结】
1、自然选择学说
2、中性进化理论
3、间断平衡说
学生总结
体验进
化论本身
的发展进
化,感受科
学是一个
开放的动
态过程。

让学
生形成进
化理论不
会停滞不
前,而是在
不断发展
的观点。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的地方: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以教师引导为主的教。

2.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生物进化历程的短片,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通过多媒体,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3.在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内容教学时,教师通过总结拉马克学说、达尔文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及对人们思想观点的影响,作为对本节和本章内容的总结,通过“中性学说”和“间断平衡说”,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补充,让学生体验进化论本身的发展进化。

值得商榷的地方:
1.小组讨论过程中,个别同学置身事外。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强调小组内成员的职责和分工。

2.本节课理论性太强,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学生理解有点吃力。

3.由于讨论时间有点长,授课内容没有按时完成.
附录:补充材料:
1.中性学说
中性学说认为多数或绝大多数突变都是中性的。

即无所谓有利或不利,因此对于这些中性突变不会发生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的情况。

生物的进化主要是中性突变在自然群体中进行随机的“遗传漂变”的结果,而与选择无关。

这是中性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的不同之处。

中性学说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微观演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修正、和补充。

2.间断平衡说
1972年,艾德里奇(N. Eldredge)和戈尔德(S.Gould)提出断续平衡论,也译为间断平衡说。

这个学说认为化石的不连续性是历史的真实反映,这正说明生物的进化是不连续的,新物种是短时间内迅速出现的,然后是长时间的进化停滞,直到另一次快速的物种形成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