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浅议我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_吴小巧
文章编号:1000-6664(1999)03-0033-03浅议我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吴小巧 (江苏省农业厅林业局,南京 210013)摘 要本文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参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古典园林中植物配置的特点和配置的方式,并指出了其不足之处。
关键词 古典园林 植物配置中图分类号 S682.1 文献标识码 B 园林可以无山无水,但不能没有植物。
植物对于造园是不可缺少的。
历来中外园林首先是植物美感享受的对象。
西方园林中,不论花园(Garden)或公园(Park),都是以植物为主要手段的。
英国的风景园林学家B.Clausto n认为: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的内容都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西方国家的园林设计思想主流明确显示出植物在园林中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虽然植物比重不大,但它仍然是园林景象构成必不可少的要素。
古人云:山借树而为衣,树借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树之光辉。
从山与树两者关系,把配置原则作了很好的阐述。
试想:那没有树木掩映的建筑,那光秃秃的山,冷清清的水,该是何等缺乏美感,缺乏生气啊!所以古代的造园家在完成地形改造之后,即着手配置树木花草。
我国古典园林在植物配置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选择植物题材上,有许多传统的手法和独到之处。
笔者曾对江南苏州、无锡一带的私家园林和北京、承德的皇家园林作了一番调查并翻阅了一些资料,颇有心得,综述如下: 1 特 点 1.1植物配置考虑其生态习性由于每种植物具有一定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因此必须位置有方,才能左右逢源。
古典园林面积小,四周绕以高垣,对于培花植木,深究地位之阴阳,土地之高卑,树木发育之迟速,耐寒抗旱之性能,姿态之古拙与华贵。
于是墙阴植耐寒植物如女贞、竹类等;背阴且能略受阳光之地,栽植桂花、山茶之类;阶下石隙中,植常绿的阴性草如沿阶草等;池沼低洼处点缀垂柳;牡丹之作台衬以文石阑干,实以牡丹宜高地向阳等等。
古典园林常用植物配置有哪些
古典园林常用植物配置有哪些植物具备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优美景观等多重功能,植物景观是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空间构成要素。
古典园林常用植物配置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典园林常用植物配置,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 古典园林常用植物配置植物配置是古典园林构成的要素之一,它的功能一是造景,保护好世界遗产古典园林的植物特征,是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国际公约《佛罗伦萨宪章》就对历史园林的植物作了原则规定。
买地建造沧浪亭的苏舜钦,是一个聪慧而又德才兼备之人,当年虽被谤罢官,但凌霜傲雪的骨气仍存,永葆高风亮节的意愿尚在,流溢芬芳的追求未泯。
古代以竹、兰、梅、荷为植物中的“四君子”,所以,在沧浪亭的植物中,前面的三样植物景观非常突出,而在园外的河水里,则栽有荷花。
竹子,节格刚直,喩人高风亮节,怀若虚谷。
竹子的种植占了沧浪亭的很大比重,近几年在品种和数量上又几乎增加一倍。
在种植上疏密有致,做到大小高矮层次分明,使之自成一景,非常具有观赏性。
兰花,典雅高洁,象征高尚。
沧浪亭的兰花可说是名扬全国。
近几年不断引进新种,增加数量,还别开生面,每年都举办展览活动,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梅花,性直坚贞,以其清神逸韵、铁骨冰心折服世人。
在闲吟亭左前方、闻妙香室后就是一个梅圃,可以想象,当年主人在室内攻读,身处幽境,暗香缭绕,心怡神清,学识日进。
荷花,脱俗无邪,清纯高洁。
在藕花小榭背后的一段水面,原本种有荷花,岸边的这栋傍水建筑因此得名。
但随着时光流逝、人事沧桑,不知何时起,这段水面连续多年空白无物。
而经过数年的努力,现在这段水面又重现了当初“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的情景。
从上述植物配置的变化里,我们看到了人们花在遗产保护上的心血与汗水,同样,在竭力保持有关植物品种和数量不变的工作中,也可看到园林人所付出的辛劳和所获得的成效。
古典园林中常用的植物有哪些方竹、梓、薜荔、桧柏,是园中依附于山石,叶色姿态均不尽相同、榉,主要分为秋色叶类,是构成园中山林与绿荫的主要树种、彩色叶类和特色叶类树种、增加园中生气的效果;、构骨、栀子,或作为冬季点缀。
中式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中式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古典园林的周边的植物如何配置是个大学问,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中式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古典园林中由于园主人身份不同以及园林功能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园林建筑风格各异,故对植物配植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北京皇家古典园林,为了反映帝王的至高无上、尊严无比的思想,加之宫殿建筑体量庞大、色彩浓重、布局严整,选择了侧柏,桧柏、油松、白皮松等树体高大、四季常青、苍劲延年的树种作为基调,来显示帝王的兴旺不衰、万古长青是很相宜的。
这些华北的乡士树种,耐旱耐寒,生长健壮,叶色浓绿,树姿雄伟,堪与皇家建筑相协调。
颐和园、中山公园、天坛、御花园等皇家园林均如此。
颐和园前山部分的、筑庄严对称,植物配植也常为规则式。
进门后二排桧柏犹如夹道的仪仗。
数株盘槐规则地植于小建筑前,仿佛警卫一般,为了炫耀“玉堂富贵”、“石榴多子”等封建意识,园内配植了白玉兰、海棠果、重瓣粉海棠、牡丹、芍药、石榴等树种,而迎春、蜡梅及柳树是作为报春来配植的。
各种花园的植物配置美式庭院:草坪、灌木、鲜花。
美国这一新生的民族,在北美的新大陆上对自然表现出了人类儿童般的天性,率真、自由,他们在与自然交流中如游戏般获得快乐。
在对自然的好奇和热爱中了解自然、融入其中。
美国人在自然风景和园林中是很快乐的。
丰富的自然:森林、草原、沼泽、溪流、大湖;草地、灌木、参天大树,构成了广阔景观,美国人把它引入自己的生活中,同时要把它引入城市,甚至建筑中。
地中海式庭院:常见的植物有仙人掌、多肉植物和棕榈树,还有针叶类植物,此外无花果和葡萄也都是必不可少的。
棚架---地中海庭院的典型特征之一,可种植一些攀援植物如叶子花、凌霄和白色茉莉花都是地中海庭院的经典植物。
现代风格庭院:植物能够娶到柔化坚硬的建筑材料的作用,垂直高大的植物在结构和形象上效果非常好。
在现代风格的庭院中经常运用高大、狭长的线条来同低矮的具有雕塑风格的植物达到视觉上的平衡。
可选用竹子、新西兰亚麻、丝兰及肉质长生草等水际植物的配置1.水边的植物配置水边植物配置应讲究艺术构图。
中国传统园林的植物配置形式
中国传统园林的植物配置形式中国传统园林的植物配置形式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其独特的植物配置形式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在中国园林中,植物的配置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园林环境,更多的是带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的意义、分类、植物的选择以及对园林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植物配置的意义中国传统园林以“林、池、亭、台”为基本布局,而其中所使用的植物,更是在布局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配置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装点园林环境,更是园林主人对自然的理解与体现,以及对园林文化的深刻思考。
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多的是为了营造一种禅意境界,让人们在园林中感受自然的美好。
植物配置也是为了体现主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通过对植物的精心设计和布局,来表达主人的思想情感和对自然的理解。
园林中的植物配置还可以折射出园林主人的个性和品味,从而彰显主人的高雅与典雅。
二、植物配置的分类根据园林的不同风格和布局,植物的配置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配置通常可以分为“山石、树木、花卉、竹木”四大类。
其中,“山石”指的是园林中的假山、山石等园林景观,其搭配的植物主要为松树、柏树等。
树木则包括了各种树种,如梅、榕、柳等。
花卉则主要是指一些美丽的花卉植物,如牡丹、菊花、桂花等。
而竹木则是指园林中的竹子和其他木本植物,它们在园林中起到了点缀和装饰的作用。
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作用,植物的配置需要考虑到其生长习性、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因素,从而达到最佳的植物配置效果。
三、植物的选择选择植物是植物配置的关键,不同的植物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的选择是非常讲究的。
园林主人需要根据园林的风格与布局,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来进行植物配置。
一般来说,园林中的植物种类通常包括了树木、花卉、竹木和山石。
树木是园林中常见的植物之一,它们可以营造出一种安逸、恬静的氛围,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HongFei,HuangMinyi,Chen Lei,SunHao,JiangYunsen,HuangFajian
2.2中国古代园林植物应用特点
2.2.1符合植物生态习性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深厚的美学基础,造园和绘画是相互渗透和借鉴的。反映在山水画上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自然的摹写,讲究“源于自然”,而后“高于自然”。在表现出对植物种植生态环境的考虑,其露根画法如是说:“树生于山,土厚者多藏跟,若嵌石漱泉于悬崖千仞铁壁万层之地则含牙古书,每多露跟”[5]。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生长在岩石上的植株,由于土层浅,营养条件受限,故树形多蜿蜒曲折,甚至露根,显现遒劲的姿态。应用于园林中,树木与山石配置,不可以选择树体通直的植株,因为它既不符合自然的规律,也不符合审美的情趣[6]。园林植物配置中,岸边植柳,高山栽松,水上放莲等等,都有对植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考虑,也是对不同植物对生态条件有不同要求的科学认识。这都体现了造园与绘画是相互渗透和借鉴的。当然以协议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山水画主要表现出一种提炼过的审美体验。山水画体现了创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表达了对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怀和尊重,值得令人借鉴[7]。
Keywords: Ecological Water Landscap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arden Art; Classic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ting Disposition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文化意蕴探讨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文化意蕴探讨中国古典园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植物景观配置是体现文化意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作为园林的基础构成元素,不仅具备装饰、美化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承载了历史文化、民族习俗和哲学思想等多重文化意义。
本文将从植物种类、形态、布局、意象等方面,探讨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文化意蕴。
一、植物种类的文化意义中国古典园林中采用的植物种类丰富多样,除了美化景观外,还体现了不同文化内涵。
1.松柏:中国古代视松柏为千年老者、高贵者,代表坚定、刚毅、长寿和吉祥,是儒家思想和文化的象征。
在古典园林中,松柏树林被作为“暮色苍茫”的背景装点,极富诗画意境,使人抽离尘世,返璞归真。
2.枫树:枫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勇敢、自由、革新和生命之力。
在古典园林中,枫树常被植于寺院、庭院之内,因其枝繁叶茂、树姿优美,极具观赏价值,在秋季更带来了一片金黄与红色的色彩盛宴。
3.牡丹:牡丹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花卉,代表高贵、富贵、繁荣、和平和美满,是中国经典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寄托。
在古典园林中,牡丹一般被种植在古香古色的月季花园、荷花池塘和园林门楼两侧,为清新雅致的园林氛围营造出良好的芳香氛围。
植物的形态在古典园林中也有很多象征意义。
1.竹子:竹子是中国园林中会被大量使用的植物,被视为高尚、谦虚、精神气质的象征,还寓意专一、忠贞和坚强。
在古典园林中,竹子的形态多种多样,竹叶和竹枝的纹理亦非常艺术有趣,特别是随风摇曳的舒展姿态,给园林增添了一种流动、柔和的美感。
2.荷花:荷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花卉,代表神圣、高雅、洁净和节制,常常被作为传统文人书房的庭园装点。
在古典园林中,荷花广泛被认为是园林中的重要景观元素,一般被植在池塘或小溪之间,通过静态的姿态来体现深沉、雅致的美感。
1.夹道:夹道是指两旁树木或灌木良好搭配,形成道上景物,普遍应用于庭院和公共内部景观设计。
夹道在视觉效果与环境中起到极佳的平衡作用,同时还能够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意蕴,让人感受别样的自然与生态。
古典园林常用植物配置方法
自隋唐以来萌芽的文人园林中植物四季配置方法的总结----多偏于江南中小型私家园林一、春景1、桃花妖艳,宜植于山庄、别墅的山坳或小桥、溪涧之旁,与柳树配置,桃红柳绿。
更显桃花明媚如霞的风采。
2、杏花繁茂,宜于屋角墙头或疏林厅榭之旁。
3、梨花冷韵,李花纯清,宜种于安静的庭院或花圃之中,早晚观之,或以美酒清茗在其中接待朋友。
4、紫荆繁荣,花期也长,宜于栽在竹篱或花坞之旁。
5、海棠娇美,宜植于大厅、雕墙之旁,或以碧纱为屏障,并点起蜡烛灯,或凭栏,或斜靠床缘而赏之。
6、牡丹、芍药姿色艳丽,宜砌台欣赏,旁边配以奇石小品,并有竹林作背景,远近相映。
二、夏景1、石榴红艳,葵花灿烂,宜种于粉墙绿窗之旁,每当月白风清之夜,可闻其香。
2、荷花柔嫩,宜种在近水阁、轩堂等建筑的向南水面中,享受微风送荷香,欣赏荷叶缀晨露。
3、藤萝花叶掩映,梧桐、翠竹更显清幽,宜载于深深的庭院或孤亭之旁。
4、棣棠花如黄金,宜丛植;蔷薇则可以作为锦绣似地屏障,宜作高的屏障,或立架赏之。
三、秋景1、菊花情操高尚,宜载于简朴的茅舍清斋之旁。
植于溪边,其带露的花蕊缤纷,美不胜收。
2、桂花浓香,宜栽于高台大厅之旁,有着凉风飘忽桂花香,飘然若仙的意境。
3、芙蓉美丽恬静,宜栽于初冬的江边或深秋的池沼。
4、芦花似飞雪,枫叶成丹林,宜高楼远眺。
四、冬景1、水仙、兰花品格高逸,宜以瓷盆配石成景,置于卧房的窗牖之旁。
2、梅花、蜡梅标清飘逸,宜种于疏篱、竹坞或曲栏、暖阁之旁,冬春之际,红花与黄白花色相间,古干横枝,令人陶醉。
3、松柏苍劲,突兀嶙峋,宜种于峭壁奇峰,以显其坚韧不拔,耐风抗寒的风骨。
参考书:《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朱钧珍。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其特点之一就是植物配置的精
心设计。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审美理念和哲学思想。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注重四季变化。
根据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四季
各有特色,所以古典园林一般采用四季常青和落叶植物交替搭配的方式,使得园林在不同季节展现出不同的景致。
春季常见的花卉如梅花、桃花和杜鹃等点缀园林,夏季常见的植物如竹子和荷花等为园林增添清凉和雅致,秋季的菊花和枫叶让园林呈现出淡雅的秋意,冬季则以松树和梅花等落叶植物为主要景观,营造出寂静而清冷的美感。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追求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
古典园林一般采用
自然山水、树木、花草等元素进行布局,但同时也注重人为的修剪和雕塑。
这种人工的介入是为了强调植物的品种、形态和颜色,以及创造出独特的园林景观效果。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园林能够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给人们带来宁静、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讲究意境的营造。
古典园林通过对植物种类、组
合和摆放方式的精心打造,以及与建筑、水景等元素的有机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意境。
这种意境可以是山水的宁静与壮美,也可以是季节的变幻与流转,又或是情趣的幽雅与浪漫。
通过植物配置的巧妙组合,中国古典园林成功地营造出了让人沉浸其中、陶醉其中的独特氛围。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包括四季变化的精心安排、自然与人工的
和谐统一,以及意境的营造。
这些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审美追求和人文思想,使得古典园林成为独具魅力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运用效仿自然手法造景
现代城市休闲类景观也经常借鉴古典园林植物的造景手法, 在植物配置上注意植物的自然形态,让观赏者在城市植物 景观中更多地感受自然。
03
运用单一植物题材
古典园林中使用单一品种植物造主题园的手法非常常见, 比如圆明园的曲院风荷、梧桐树屋,拙政园的枇杷园等, 这一造景手法在现代景观也经常运用,运用传统手法比较 成功的案例有襄阳的中华紫薇园,还有北京的紫竹院公园 里面的风荷夏晚、竹院春早等等。
以植物的
和生长习性为前
提,模拟、仿照自然,致力于创造
出人工自然。另外,在景观的组织
方面古人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
方法,如利用借景将自然山川纳入
园中,或者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
手法,造成视觉错觉,即使是在很
小空间中,也可以利用“三五成
林”,创造“咫尺林”的效果。
如图1-1 沧浪亭周围均衡配置有五六株大乔木,更显山林之清幽,古亭之韵味。 如图1-2 庭外大乔木即可打造“山林”的景观意境,这种“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造景手法确实是精妙。
02
植物与山石的配置
植物和山石的配置也常常出现在古 典园林中,这种配置又分石包土的 假山和土包石的假山。
土包石的假山是山石外部包裹着厚 厚的土壤,在此基础上种植植物, 植物配置常采用混交的种植方式, 人工痕迹不明显,旨在营造出像是 自然山林中的景观,比如拙政园"放 眼亭"中的假山,还有艺圃的假山等。
01
视觉上
古典园林为了让园子在四季都可以有视觉美感,所以在植 物配置上非常注重植物四季的变化,季节的变化会改变园 林中的意境,并给人不同的的感受,而这些一般都是通过 以植物配置为媒介发挥其作用的。
花木配置按高度、花期时间和植物颜色来搭配,使园中有 四季不谢之花。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案例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案例那我就来说说苏州拙政园的植物配置案例吧。
一、拙政园概况。
拙政园那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大明星。
它就像一个绿色的大舞台,植物们在这儿各显神通。
二、植物配置妙处。
1. 以水为中心的植物搭配。
你看那水边,种了好多垂柳。
就像一个个长发飘飘的姑娘在水边梳妆呢。
垂柳细长的枝条垂到水面上,风一吹,那画面就像在给水面挠痒痒,水波跟着笑个不停。
而且垂柳的绿色和水面的波光粼粼搭配起来,简直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除了垂柳,水边还有大片大片的荷花。
到了夏天啊,那荷花一朵朵地冒出来,有白的像雪,有粉的像霞。
荷叶呢,就像一个个大盘子,托着那些娇艳的荷花。
荷花和荷叶把水面遮得严严实实的,你要是划个小船在里面,就感觉自己像钻进了一个绿色和粉色的童话世界。
而且荷花的清香啊,弥漫在整个园子的空气里,闻着就叫人心里舒坦。
2. 庭院中的植物组合。
在拙政园的庭院里,常常能看到竹子和芭蕉的搭配。
竹子嘛,直直地挺立着,就像一个个守卫园子的士兵,节节高升,有着一种坚韧不拔的劲儿。
芭蕉呢,它的叶子又大又宽,就像一把把大扇子。
下雨的时候,雨滴打在芭蕉叶上,滴答滴答的,就像在演奏一场大自然的音乐会。
这竹子和芭蕉一刚一柔,放在一起特别和谐。
还有梅花树也常常出现在庭院里。
冬天的时候,别的花都谢了,梅花却迎着寒风盛开。
那一朵朵小小的梅花,红的像火,白的像玉,散发出淡淡的幽香。
在古色古香的庭院建筑映衬下,梅花就像一个冷艳的佳人,给园子增添了一份高洁的气质。
3. 不同季节的植物变换。
春天的时候,拙政园里的桃花开了。
那满树的桃花,就像天边的云霞落到了园子里。
桃花树下还常常搭配着一些小草花,像荠菜之类的,星星点点的小花和艳丽的桃花相互映衬,充满了生机。
到了秋天,园子里的银杏树叶变黄了。
那满树金黄的银杏叶就像一把把小扇子在空中飞舞,落在地上就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旁边的枫树呢,叶子红得像火,红与黄交织在一起,就像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美不胜收。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就是这么巧妙,通过不同植物的搭配,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美景,就像一个永远不会落幕的自然大戏台。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原则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原则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建筑与园艺工程高度结合的产物, 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结合体, 是中国传统居住、休闲、观赏、文学艺术等综合营造的艺术空间体形环境, 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是人类生存的命脉。
园林里的山山水水和花草树木, 使园林显得生机勃勃, 情趣幽逸。
“石本顽, 有树则灵。
”树木可使顽石有灵气, 画面才有气韵。
古人说:“山借树而为衣, 树借山而为骨, 树不可繁, 要见山之秀丽; 山不可乱, 须显树之光辉。
”从山与树两者之间的关系,把配置原则作了很好阐述。
一、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景观配置风格和特色由于造园时, 受不同的审美精神、情趣及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具体地处理和安排山、水、植物及建筑等要素上, 会体现和追求不同的审美效果, 这样就导致了园林风格与特色的区别同样也形成了不同的植物景观配置风格和艺术特色。
中国传统园林因地域差异, 从而导致它风格上的差异。
也造成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和特色的不同:皇家园林体现了皇家园林气派,古拙庄重的苍松翠柏等高大树木与色彩浓重的建筑物相映衬, 形成庄严雄浑的园林特色。
私家园林追求的是朴素淡雅的城市山林野趣。
在咫尺之地,突破空间的局限性, 创作出“咫尺山林, 多方胜景”的园林艺术, 依仗于植物的配置。
二、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审美特点时间流程中的季相美:在时间流程中显现出春、夏、秋、冬四时周而复始的运动, 而一年四季除了显示气候冷热变化外, 更鲜明地显示了山水花木的具体形象变化, 都可以称为季相美。
植物景观的空间审美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形成的空间, 无论是从其层次、意境等许多方面看, 均有突出特点。
运用植物同其它造园要素创造出一个“入狭而得景广”的壶中天地, 才能产生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运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材料, 使产生不同的冠形、色彩、叶形、高低等变化。
引起观赏者视觉变化, 从而引起不同的视觉感受, 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
如在一条稍有弯曲的园路旁, 分段配置不同的花木; 也可结合山石、池水、房屋、亭廊等, 用花木或衬托、或掩映; 或是芳香袭人的兰桂, 或用晶莹碧透的蕉叶等随势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一、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色(一)植物配置的艺术特色古典园林花木的应用往往较少考虑生态功能,而是着重利用其审美价值。
园林植物个体的姿态、色彩、香气、风韵及花木群体组合形成的风景美、田园美能够产生使人愉快的效果;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四季的更替,园林花木还在不断变化着形象、色彩,形成丰富的迹象景观,这些特点在园林中形成了视觉、嗅觉与听觉等诸多方面的美感,成为古代园林设计者乐于应用的主要着力点。
古典园林凭借花木配置创造出生机盎然的“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自然美景,融入造园家的笔触和个人风格创造出借景抒情的艺术美境界,将花木人格化,进而表达出认得思想、品格、抱负等理想美的境界。
古典园林以花木为主题、主景的实力很多。
苏州的拙政园31景中有24景以花木为主景,其中“十八曼陀罗花馆”以传统的名种山茶花“十八学士”为主要观赏对象,其主景的确定已经上升到种类欣赏的高度;“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小山丛桂轩”、“殿春簃”分别以柏树、罗汉松、黑松、慈孝竹、桂花、芍药为主景;无锡梅园则是以梅花为主题的专类园,扬州个园是以珠子为主景的私家花园;扬州瘦西湖则利用地形进行花木栽植,形成了平坡小板、丛林曲水、烟渚柔波、幽静古朴的典型境遇;苏州沧浪亭未入门便有“花木泉石之胜”,门前曲水回环、池岸山石嶙峋、古木苍翠、夭矫古拙,使沧浪亭掩映在林木之中,成为风景如画的园林景观。
拙政园案例1、海棠春坞竹子海棠种植海棠、竹等,并以海棠为主要观赏对象。
此外,还在院的东南角植高大榆树一株以作点缀2、绣绮亭香樟黑松位于山石之上,较大的五株乔木按近大远小的原则配置,从而保持了不对称的均衡。
3、雪香云蔚亭腊梅位于园的中部的一小丘上,周围除有几株高大乔木外,还种植了许多腊梅,每当岁寒之时,斗雪的腊梅开得最盛,花香与瑞雪交相辉映,为园中观赏冬景的佳处玉兰桂花共有乔木两株,一大一小,分列左右两侧。
大者为玉兰,是院内主要观赏对象,小者为桂花,起烘托陪衬的作用5、拙政园听雨轩庭院桂花树芭蕉院内一角遍植芭蕉,借雨打芭蕉而产生的声响效果渲染雨景气氛。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配置艺术特征及方法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配置艺术特征及方法摘要; 我国造园历史悠久,从商周时期园林的起源到隋唐时期的发展再到两宋清初的成熟。
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其自然情趣和人文内涵上。
植物作为园林四要素之一,具有四大艺术特征:自然性、文化性、精炼性、生态性。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征,总结中国古典园林配置方法,从而对当今园林植物配置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古典园林、植物配置、艺术特征、配置方法1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概述周维权先生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1)本于自然又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3)诗画的情趣(4)意境的含蕴[1]。
这些特点通过园林四要素:山、水、植物、建筑所体现。
这四要素对应着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四项主要工作。
当今我们经常听到的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生态城市等,同时国家规定综合公园绿地率在75%以上,由此可见植物造景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至关重要一环。
总结我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大都具备了自然性、文化性、精炼性、生态性四大艺术特征,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四大原则。
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中无论是植物还是山石、建筑、水体的营造都紧紧围绕着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并且又通过他们的营造以及他们之间相互的配置具体的传达了园林的四大特点。
2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四大艺术特征2.1自然性中国古典园林区别于西方园林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它的自然性,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主要通过植物种植时模仿自然的感觉,而不像西方园林修剪的非常的整齐。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的是自然,这就要提到“隐逸”的思想,隋唐时期私家园林兴起,文人在造园时,希望他们的园子像田园山林一样,即使在市井之中也能享到隐逸的乐趣,所以在植物配置上尽可能的模仿自然,不显示一点人工的痕迹。
2.2文化性隋唐时期我国私家园林开始兴起,此时文人、士大夫参与造园,如杜甫浣花溪草堂,庐山的白居易草堂、王维的辋川别业等等。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于山水画 的指导 , 运用造园技 巧, 把理想 的景观 在适宜 的位置 营
造 成园林 。 还有 的造 园者按 诗文 、 楹 联取裁植物景观 。 中国的园
二、 檀物 的季相 变化—— 四季有量 在时间流程 中显现 出春 、 夏、 秋、 冬 四时周 而复 始的运 动, 除 了显, 都可以称为季相美 。园 中的植 物随着春夏 秋冬 四时交替 , 雨雪 阴晴天气变化 , 改 变意境而影 响到人 的感受 。传统 园林植 物配
其中松 、 竹、 梅 又因其耐寒 习性 而被誉为“ 岁寒 三友” , 深为人 f f :
中国园林空 间多围成既小 又封闭 的院落 , 包括建筑 、 游廊 、 墙垣等 , 如果花木 过于茂盛 , 就会显得局促 拥挤 , 但是 如不培植
花木 , 势必光秃单调 。这样的环境 中从视觉 的观点看 , 点种 的树
新 中国古典 园赫植物配置特点
黑龙江 赵敏
中 国古典 园林的植物 配置兼顾 了植 物的形神之 美 , 注重植 物的 自身特性 及在 中国传统 文化 中被赋 予的文化意 蕴。因此 , 中国古典 园林植 物配置特点是 自然美和寓 意美的艺术组合 。
一
色象征丰收与喜悦 ; 冬 的白色象征光明 、 洁净 。 大 自然和植 物 合而成的景观一年 四季 、 一 日之时各不相同。 对 四季来说 , 春 明媚 , 夏 日灿烂 , 秋天清 朗, 冬 日严寒 。对 一 日来说 , 日出朝霞 、
音 乐重旋律 , 书画 重笔意 , 花木重 姿态 , 中国园林 中的花 革 树 木审美按色彩 、 姿态取裁方法 居多。园林艺术 之源是线条 的 艺术 : 树 木本身 就是 自然 的线条, 或 硬 朗或 柔和 , 从灵 动的线 条
条直线 。 此外 , 还需 要配置灌木 、 花草 , 作 为乔木的陪衬 。 随着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植物配置而闻名于世。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依山傍水:中国古典园林通常建在山水之间,利用自然地形和水景来营造一种愉悦的环境。
植物配置要与山水融为一体,形成和谐的景观效果。
在山脚下种植一些高大的树木,可以起到遮阳挡风的作用,同时也能为园林增添绿色。
在湖泊和池塘周围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莲花等,可以增加园林的静谧与雅致。
2. 追求自然: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自然的审美理念,追求自然景致的呈现。
植物配置要尽量做到自然、随意,不刻意修剪或雕琢。
例如,在园林中可以种植一些常绿乔木或灌木,让园林四季常青,同时还可以种植一些开花植物,如牡丹、梅花等,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美感。
3. 反映哲学思想: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常常反映哲学思想,通过植物的选择和摆放来表达主人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园林中常常会种植一些寿桃、松树等寓意长寿和坚韧不拔的植物,以表达对美好生活和坚强意志的追求。
4. 追求平衡和谐: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追求整体的平衡和谐,注重色彩的搭配和形态的对比。
植物的选择要根据其色彩和形态的特点来搭配和组合,既要注重植物单独的美感,又要注重植物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例如,可以将色彩鲜艳的花卉和叶片比较淡雅的植物搭配在一起,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奇特美。
5. 追求意境和情调: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追求意境和情调的营造。
通过特定的布局和植物的选择,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意和抒情的氛围。
植物的配置要顾及空间的变化和流动,形成一种动静结合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植物的音响效果来增加园林的情调,比如种植一些会发出轻微声响的竹子等。
以上是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一些艺术手法参考内容,通过合理的选择和布局植物,可以为古典园林增添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和哲学的丰富内涵。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
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的有关花谱、艺花一类书籍,明代的《群芳谱》、《园冶》、《长物志》中均已论及,清代的《广群芳谱》、《花镜》中有较详细的说明。
从这些文字记述和保留至今的园林、古树名木来看,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有如下特点:①对园林植物题材的认识比较深刻,能得乎性情,从植物的生态习性、外部形态深入到植物的内在性格,加以“拟人化”,因而有“梅花清标韵高,竹子节格刚直,兰花幽谷品逸,菊花操介清逸”之说,喻为“四君子”。
或将松、竹、梅配置在一起,称为“岁寒三友”。
或以牡丹比喻富贵,紫薇比喻和睦等。
往往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表现形态,赋予一种人格化的比拟。
因此,在园林中着重欣赏植物的个体美,以孤植方式多,且极少修剪。
②师法自然,模拟大自然植物景观入园。
即使是在面积很小的园林中,也模拟“三五成林”,创造“咫尺山林”的意境。
甚至按照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描述,在园林中创造“武陵春色”;或者把田园风光搬进园林,设置“稻香村”等。
③喜好集中种植某一种具有特色,或为群众所喜爱的植物,成为专类花园。
如西汉上林苑中的扶荔宫,宋代洛阳的牡丹园,明清时代园林中的枇杷园、竹园、梨香院、芭蕉坞等。
④植物同园林其他要素紧密结合配置,无论山石、水体、园路和建筑物,都以植物衬托,甚至以植物命名,如万松岭、樱桃沟、桃花溪、海棠坞、梅影坡、芙蓉石等,加强了景点的植物气氛。
以植物命名的建筑物如藕香榭、玉兰堂、万菊亭、十八曼陀罗馆等,建筑物是固定不变的,而植物是随季节、年代变化的,这就加强了园林景物中静与动的对比。
⑤中国古代园林以景取胜,而景名中以植物命名者甚多。
如万壑松风、梨花伴月、桐剪秋风、梧竹幽居、罗岗香雪等,极其普遍,充分反映出中国古代“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植物种类及配植
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花木种类,按观赏植物学分,大致如下:1.观花类因花色艳丽而芬芳,是园中主要观赏对象。
常绿的有山茶,桂花、广玉兰、月季、杜鹃、夹竹桃、栀子花、金丝桃、六月雪、瓶兰、探春、黄素馨、含笑等;落叶的有牡丹、玉兰、梅。
桃、杏,李、海棠,紫薇、丁香、木槿,木芙蓉,辛夷、蜡梅,紫荆、绣球、锦带花,迎春、连翘,珍珠梅、棣棠、郁李、榆叶梅等。
其中牡丹有“花王”之称,花大色艳,是园中花台上的主要花种。
海棠,紫薇因兼有姿态花色之美,山上、水滨、庭院等处无不相宜。
海棠又有西府,垂丝、贴梗、木瓜之分,虽树形各异,都具有相当观赏价值,垂丝海棠花枝婆娑,园中栽植尤多。
山茶与桂花既为常绿,又可耐阴,而且茶花色艳,桂花芬芳,故亦较多采用。
蜡梅花香色美,是冬季的重要观赏对象,常作为院落种植的树种。
2.观果类此类花木主要作为夏秋观赏之用,或作为冬季点缀。
常绿的有枇杷、桔、香椽,南天竹、枸骨、珊瑚树等;落叶的有石榴、花红、柿、无花果、枸杞、枣等。
其中枇杷果实金黄,既能观赏,又可供食用,各园颇多采用。
南天竹亦称天竹,冬季结红果,常与蜡梅合栽,也是园中常用的重要树种。
3.观叶类是园中不可缺少的树木。
常绿的有瓜子黄杨、石榴,桃叶珊瑚、八角金盘、女贞、丝兰、棕榈等;落叶的有槭,枫香、乌桕、垂柳,山麻杆、柽柳、红叶李等。
其中槭树种类很多,叶色姿态均有不同,是单株观赏或群植的较好题材。
4.林木、荫木类这类树木是构成园中山林与绿荫的主要因素,也是园林植物配置的基础;常绿的有罗汉松、白皮松、黑松,马尾松、桧柏、柳杉、香樟等;落叶的有梧桐、银杏、榆、榔榆、榉,朴、糙叶树、槐、枫杨、臭椿,楝、合欢、梓、黄连木、皂荚等。
其中枫杨生长较速,枝干盘曲,树冠有浓荫,容易形成葱茏的佳境,园中应用颇多。
5.藤蔓类是园中依附于山石、墙壁、花架上的主要植物。
因其习性攀缘,故有填补空白,增加园中生气的效果。
常绿的有蔷薇、木香、薜荔、络石、常春藤、金银花、匍地柏等;落叶的有紫藤、凌霄、爬墙虎,葡萄等。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搭配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搭配分析1、因地制宜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最高境界“宛如天成”,即将人造的产物和大自然的产物相吻合,抹去人为的痕迹,将人的审美与自然的美结合起来。
在我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中,也考虑到了土壤质量对种植植物的影响。
在同一地域中,不同的土壤质量也要区分开,根据植物的喜好来种植。
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要根据它们的特点来种植。
2、因时制宜春耕夏耘和秋收冬藏是我国古代在种植业和农业中最主要的思想,这一思想也同样应用于园林植物配置中。
植物都有自身的天性,生存的季节也有所不同。
所以,在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时,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在不同的季节种植,才能保证植物在园林中存活,为人们提供优美的景色。
因时制宜的思想不仅体现在植物的种植季节,还体现在植物的嫁接上。
植物的嫁接和植物的种植时令有所不同,也要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
有些植物的嫁接对时令的要求比较高,否则就会较难存活。
3、因材制宜配置植物时利用的就是植物的各种特性,所以一定要充分考虑植物本身的性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我国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时总结出的规律,应用到植物园林配置中,就是要遵循师法自然的基本原则。
植物有自身的生长规律,在配置园林植物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特性,重视植物配置的基本生态需求,形成植物之间的平衡、和谐生长。
只有尊重植物的生长习性,给予最正确的生长环境,植物才能良好的生长。
4、性天同气性天同气思想最早应起源于儒家的思想,儒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是“与天地参”,这其中包含了人与自然相处的原则和方式。
“与天地参”的主要思想就是人和自然之间有很明确的身份关系,两者各司其职,承担不同的责任,进而达到和谐共处的境界。
荀子也曾经提到过“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的思想,这一思想表达的就是人和天之间有不同的发展和道路,但是如果想要共同发展,就要各司其职,尊重各自的发展,达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目的。
所以,总结他们的思想,就是将天、地、人三者联系在一起,达到性天同气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时间流程中的季相美:在时间流程中显现出春、夏、秋、冬四时周而复始的运动, 而一年四季除了显示气候冷热变化外, 更鲜明地显示了山水花木的具体形象变化, 都可以称为季相美。
植物景观的空间审美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形成的空间, 无论是从其层次、意境等许多方面看, 均有突出特点。
运用植物同其它造园要素创造出一个“入狭而得景广”的壶中天地, 才能产生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运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材料, 使产生不同的冠形、色彩、叶形、高低等变化。
引起观赏者视觉变化, 从而引起不同的视觉感受, 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
如在一条稍有弯曲的园路旁, 分段配置不同的花木; 也可结合山石、池水、房屋、亭廊等, 用花木或衬托、或掩映; 或是芳香袭人的兰桂, 或用晶莹碧透的蕉叶等随势配置。
观者稍一变换位置, 便能看到不同的植物景观和植物与相应的山池建筑组合的景观,这便是“步移景异”的效果, 它的形成,就是依赖植物的烘托和掩映。
于是, 空间感觉由此而得到扩大。
景虽小而天地自宽, 使园林有限空间范围, 引伸到宽广的多维空间中。
正因园林植物景观具备了这种空间艺术效果, 从而引发出欣赏者的无限空间意趣和联想。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园林文化里, 许多拟人化的植物象征着人们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情怀、瑰丽的想象、思想的情趣, 抒发出激情和友情的理念, 不但含意深邃, 而且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受文化影响极深的古典园林, 适宜的植物配置, 涉及到文化和技术两方面内容。
如两者结合, 才能具有传统文化与环境工艺相协调的意象效果。
文化内容若是植物景观配置的“意”,那么技术内容便是“匠”。
植物景观配置的“意”和“匠”概述植物景观配置的“意”是植物自身的文化内涵、造园主的审美观、宇宙观、人格观的互相融合, 并使之反映到天地自然与园主内心世界的一种景观。
城市土地面积有限, 难以广拓园地, 只能在造园技巧上作艺术的安排,力求做到“壶中天地”景象。
这是受景观的支配, 也是园林艺术上的需要, 兼顾这两方面的统一, 就必须把传统文化的精华贯穿在植物景观配置的“意”中。
具体而言, 就是通过植物配置, 使城市山林既能寄寓心志, 又能使生活环境形成安乐、舒适的理想天地。
而植物景观配置的“匠”是“意”的贯彻和保证,“匠”是把配置的意图落实到园林, 即把植物材料按配置意图种植在园中适宜地点, 经养护使之成活、成景的措施。
所以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
中国园林中的花草树木, 贵精不在多。
音乐重旋律, 书画重笔意, 花木重姿态重视花木的姿态, 是中华民族在花木审美上的一大特色。
线条的艺术是中华民族诸艺术之源: 树木本身就是自然的线条, 或柔和或幼拙, 从动的线条中可以体会到中国传统诗文绘画的含蓄之美。
如网师园看松读画轩的轩名, 实是对园景的写实。
轩南远山近水, 轩亭、曲桥, 树坛中园柏、罗汉松姿如画, 自成天趣, 不愧是一幅天然图画, 今树龄都已十分古老, 自然更富气势了。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大树、古树, 以其高大的躯干遮掩了天空的一角, 使园林的天际深浅莫测, 小空间使乎也是无止境似的, 狮子林的古银杏、留园中银杏、樟等大树, 都起着丰富园中山林空间功能, 加强了立体效果, 这可以说是树姿的景观功能。
据调查,苏州8座园林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环秀山庄、沧浪亭等),各园重复栽植的植物有罗汉松、白玉兰、桂花等11种植物,重复率100%;而重复率在50%以上的植物有70种左右。
由此可见,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古典园林的特点是种类少,局限性强。
古典园林是文人雅士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运用不同植物特有的文化寓意丰富植物观赏内容、寄托园主思想情怀,这样的例子在古典园林中屡见不鲜,如荷花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认为是脱离庸俗而具有理想的象征;竹则被认为是刚直不阿,有气节的君子等等。
植物配置与诗情画意结合,如苏州拙政园的“听雨轩”、“留听阁”借芭蕉、残荷在风吹雨打的条件下所产生的声响效果而给人以艺术感受;承德离宫中的“万鹤松风”景点,也是借风掠松林而发出的瑟瑟涛声而感染人的。
中国古代园林的植物配置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的有关花谱﹑艺花一类书籍﹐明代的《群芳谱》﹑《园冶》﹑《长物志》中均已论及﹐清代的《广群芳谱》﹑《花镜》中有较详细的说明。
从这些文字记述和保留至今的园林﹑古树名木来看﹐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有如下特点﹕对园林植物题材的认识比较深刻﹐能得乎性情﹐从植物的生态习性﹑外部形态深入到植物的内在性格﹐加以"拟人化"﹐因而有"梅花清标韵高﹐竹子节格刚直﹐兰花幽谷品逸﹐菊花操介清逸"之说﹐喻为"四君子"。
或将松﹑竹﹑梅配置在一起﹐称为"岁寒三友"。
或以牡丹比喻富贵﹐紫薇比喻和睦等。
往往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表现形态﹐赋予一种人格化的比拟。
因此﹐在园林中着重欣赏植物的个体美﹐以孤植方式多﹐且极少修剪。
师法自然﹐仿真大自然植物景观入园。
即使是在面积很小的园林中﹐也仿真"三五成林"﹐创造"咫尺山林"的意境。
甚至按照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描述﹐在园林中创造"武陵春色"﹔或者把田园风光搬进园林﹐设置"稻香村"等。
喜好集中种植某一种具有特色﹐或为群众所喜爱的植物﹐成为专类花园。
如西汉上林苑中的扶荔宫﹐宋代洛阳的牡丹园﹐明清时代园林中的枇杷园﹑竹园﹑梨香院﹑芭蕉坞等。
这种形式一直流传到现在。
植物同园林其它要素紧密结合配置﹐无论山石﹑水体﹑园路和建筑物﹐都以植物衬托﹐甚至以植物命名﹐如万松岭﹑樱桃沟﹑桃花溪﹑海棠坞﹑梅影坡﹑芙蓉石等﹐加强了景点的植物气氛。
以植物命名的建筑物如藕香榭﹑玉兰堂﹑万菊亭﹑十八曼陀罗馆等﹐建筑物是固定不变的﹐而植物是随季节﹑年代变化的﹐这就加强了园林景物中静与动的对比。
中国古代园林以景取胜﹐而景名中以植物命名者甚多。
如万壑松风﹑梨花伴月﹑桐剪秋风﹑梧竹幽居﹑罗岗香雪等﹐极其普遍﹐充分反映出中国古代"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特色。
在漫长的园林建设史中﹐形成了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程序﹐如栽梅绕屋﹑堤弯宜柳﹑槐荫当庭﹑移竹当窗﹑悬葛垂萝等﹐都反映出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特有风格。
拙政园拙政园位于苏州市东北隅,始建于明正德四年间,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建而成。
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
王献臣在建园之期,曾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为其设计蓝图,形成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
王献臣死后,其子一夜豪赌,将园输给徐氏,其子孙后亦衰落。
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名“归田园居”。
园中部和西部,主人更换频繁,乾隆初,中部复园归太守蒋棨所有。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军进驻苏州,拙政园为忠王府,相传忠王李秀成以中部见山楼为其治事之所。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西部归富商张履谦,名“补园”。
现存园貌多为清末时所形成。
拙政园占地62亩,是目前苏州最大的古园林、我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
全园分东、中、西三个部分,中园是其主体和精华所在。
远香堂是中园的主体建筑,其他一切景点均围绕远香堂而建。
堂南筑有黄石假山,山上配植林木。
堂北临水,水池中以土石垒成东西两山,两山之间,连以溪桥。
西山上有雪香云蔚亭,东山上有待霜亭,形成对景。
由雪香云蔚亭下山,可到园西南部的荷风四面亭,由此亭经柳荫路曲西去,可以北登见山楼,往南可至倚玉轩,向西则入别有洞天。
远香堂东有绿漪堂、梧竹幽居、绣绮亭、枇杷园、海棠春坞、玲珑馆等处。
堂西则有小飞虹、小沧浪等处。
小沧浪北是旱船香洲,香洲西南乃玉兰堂。
进入别有洞天门即可到达西园。
西园的主体建筑是十八曼陀罗花馆和卅六鸳鸯馆。
两馆共一厅,内部一分为二,北厅原是园主宴会、听戏、顾曲之处,在笙萧管弦之中观鸳鸯戏水,是以“鸳鸯馆”名之。
南厅植有观宝朱山茶花,即曼陀罗花,故称之以曼陀罗花馆。
馆之东有六角形宜两亭,南有八角形塔影亭。
塔影亭往北可到留听阁。
西园北半部还有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倒影楼等景点。
拙政园东部原为归去来堂,后废弃。
拙政园的特点是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间进行分割,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因此拙政园的美在不言之中。
近年来,拙政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推出自己的特色花卉。
每年春夏两季举办杜鹃花节和荷花节,花姿烂漫,清香远溢,使素雅幽静的古典园林充满了勃勃生机。
拙政园西部的盆景园和中部的雅石斋分别展示了苏派盆景与中华奇石,雅俗共赏,陶冶情操。
苏州留园留园位在阊门外,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当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峰十二座而著称。
经清太平天国之役,苏州诸园多毁于兵燹,而此园独存。
光绪初年易主,改名留园。
俞樾在《留园记》中誉之为“吴中名园之冠”。
现在的留园大致分为中部、东部、北部、西部四个部分。
中部以山水为主,为原留园所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
东、西、北部为清光绪年间增修。
入园后经两重小院,即可达中部。
中部又分东、西两区,西区以山水见长,东区以建筑为主。
西区南北为山,中央为池,东南为建筑。
主厅为涵碧山房,由此往东是明瑟楼,向南为绿荫轩。
远翠阁位于中部东北角,闻木樨香处在中部西北隅。
另外还有可亭、小蓬莱、濠濮亭、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
东部的中心是五峰仙馆,因梁柱为楠木,也称楠木厅。
五峰仙馆四周环绕着还我读书处、揖峰轩、汲古得绠处。
揖峰轩以东的林泉耆硕之馆设计精妙、陈设富丽。
北面是冠云沼、冠云亭、冠云楼以及著名的冠云、岫云和端云。
三峰为明代旧物,冠云峰高约9米,玲珑剔透,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誉。
周围有贮云庵,佳晴喜雨快雪之亭。
留园以结构精巧取长。
花窗设计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把花纹图案设计在窗橱上,中间留出较大的空间,使窗外的景物透入室内,看上去就像墙上挂了几幅生动活泼的图画一样。
全园布局紧凑,结构严谨,厅堂宏丽,庭园幽深,重门迭户,移步换景。
留园建筑数量较多,其空间处理之突出,居苏州诸园之冠,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
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花木种类1.观花类因花色艳丽而芬芳,是园中主要观赏对象。
常绿的有山茶,桂花、广玉兰、月季、杜鹃、夹竹桃、栀子花、金丝桃、六月雪、瓶兰、探春、黄素馨、含笑等;落叶的有牡丹、玉兰、梅。
桃、杏,李、海棠,紫薇、丁香、木槿,木芙蓉,辛夷、蜡梅,紫荆、绣球、锦带花,迎春、连翘,珍珠梅、棣棠、郁李、榆叶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