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基础考试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基础考试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罪刑法定原则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 罪刑相适应原则
D. 无罪推定原则
答案:D
2.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
A. 故意杀人
B. 过失致人死亡
C. 正当防卫
D. 紧急避险
答案:C
3.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的刑罚种类?
A. 管制
B. 拘役
C. 有期徒刑
D. 罚款
答案:D
4.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预备”是指?
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
B. 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
C. 犯罪行为尚未实施,但已经开始准备
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尚未造成损害答案:C
5.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犯罪中止?
A.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
B. 犯罪行为尚未完成,但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
C. 犯罪行为尚未完成,且行为人没有自动放弃犯罪
D.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行为人后悔
答案:B
6.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犯罪未遂?
A.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
B. 犯罪行为尚未完成,但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
C. 犯罪行为尚未完成,且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D.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行为人后悔
答案:C
7.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犯罪既遂?
A.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
B. 犯罪行为尚未完成,但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
C. 犯罪行为尚未完成,且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D.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行为人后悔
答案:A
8.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共同犯罪?
A. 行为人单独实施犯罪
B. 行为人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
C. 行为人教唆他人实施犯罪
D. 行为人帮助他人实施犯罪
答案:B
9.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教唆犯?
A. 行为人单独实施犯罪
B. 行为人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
C. 行为人教唆他人实施犯罪
D. 行为人帮助他人实施犯罪
答案:C
10.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帮助犯?
A. 行为人单独实施犯罪
B. 行为人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
C. 行为人教唆他人实施犯罪
D. 行为人帮助他人实施犯罪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1.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
A. 犯罪客体
B. 犯罪客观方面
C. 犯罪主体
D. 犯罪主观方面
答案:ABCD
12. 以下哪些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故意犯罪?
A.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B.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C. 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D. 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答案:AB
13. 以下哪些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过失犯罪?
A.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B.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C. 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D. 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答案:CD
14. 以下哪些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正当防卫?
A.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B.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行为
C.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D.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但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答案:A
15. 以下哪些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紧急避险?
A.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
B.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采取的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行为
C.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采取的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D.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但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答案:A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6.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都属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对)
17. 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并且造成了犯罪结果。

(对)
18.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对)
19.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使其实施
犯罪的人。

(对)
20. 帮助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为犯罪的实施提供帮助的人。

(对)
21.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对)
22.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

(对)
23.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对)
24.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对)
25.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对)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26. 简述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

答: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
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7. 简述刑法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指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
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8. 简述刑法中的罪刑相适应原则。

答: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
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9. 简述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

答:犯罪构成要件是指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的主客观要件的总和,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五、案例分析题(共25分)
30. 李某与王某因琐事发生争执,李某一怒之下,持刀将王某刺伤,造成王某重伤。

请问李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10分)
答: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因为李某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持刀刺伤王某,造成王某重伤,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31. 张某在商场内盗窃价值5000元的手机一部,被商场保安发现后,张某为抗拒抓捕,持刀威胁保安,最终被制服。

请问张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15分)
答:张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抢劫罪。

张某盗窃价值5000元的手机,构成盗窃罪;在被保安发现后,为抗拒抓捕,持刀威胁保安,构成抢劫罪。

根据刑法规定,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