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痛运动治疗的几种方法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腰痛运动治疗的几种方法对比研究
摘要】慢性腰痛是骨科及康复医学的常见病。

本文就运动治疗的各方面及其新
观念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综述了有关慢性腰痛运动治疗的手段及其疗效评价,并
给出研究展望。

【关键字】慢性腰痛运动治疗方法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指一组以下背、腰骶和臀部疼痛和不适为主要症状
的综合症,是康复医学、临床医学和运动医学等领域的常见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研
究表明LBP是仅次于上呼吸道疾患而就诊的第二位常见的临床症状。

慢性腰痛是指除外肿瘤、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侧弯、感染、骨质疏松等疾病引起的腰背部疼痛。

治疗慢性腰痛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运动疗法。

锻炼方法分三部分。

(1)俯卧位,双手置于背后,下肢伸直,收缩腰背伸肌,使头胸离床,然后放松反复进行。

(2)俯卧位,双手置于背后,头胸不动,下肢伸直,使下肢及臀部离床,然后放松,反复进行。

(3)站立位,双
手置胯上,臀部顺时针及逆时针作划圈运动。

锻炼时间为早起及入睡前各一次,
每次10~30分钟。

运动疗法的目的是增强腰背伸肌的肌力,为退变的椎间关节提供一个动力性
的稳定。

腰背伸展时的椎间关节运动方向与日常生活中所做的腰前屈活动方向相反,避免了腰前曲运动所造成的背伸肌及腰部韧带的牵张性劳损;腰背伸展运动
以及腰背伸肌锻炼能保持挺腰的姿势,减轻了椎间盘内的压力、减少椎间盘的进
一步损伤;另外,腰背运动改善了腰背部的血液循环,使腰背部积累的炎性致痛
物质能够较快地清除,从而有效缓解疼痛。

我们采用的运动治疗方法,兼顾了肌
力的训练和腰背活动中肌肉柔顺性、协调性的训练,因而获得较好的远期治疗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运动疗法对患者症状的即时缓解作用不甚理想,而且在门诊
治疗的病人亦不易接受单纯的运动疗法。

因此,对慢性下腰痛患者,应该采用综
合治疗的方法,可采用包括理疗、推拿、按摩、局部封闭、针灸等治疗手段,但
是必须向病人说明,运动疗法是主要的、治本的方法。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对
患者加强健康教育,避免不良姿势,防止引起腰痛的各种动作,从而有效预防慢
性腰痛的发生。

方法二:悬吊运动疗法。

在不稳定支持下对患者进行远端肢体负重的闭链训练。

方法简介如下:动作1,侧卧抬高骨盆:然后患者左髋关节保持轻度后伸,
右下肢不用力,仅用左侧下肢向下压位于膝关节处的窄悬吊带,从而抬起骨盆。

主要训练臀中肌,以及腹横肌、腰多裂肌、腰方肌、竖脊肌。

动作2,仰卧位抬
高骨盆,然后患者右下肢向下压窄悬吊带,同时抬起左下肢和骨盆并保持骨盆水
平位。

主要训练腘绳肌、腹横肌、腰多裂肌、竖脊肌、臀大肌、腹内外斜肌。


疗中骨盆处的宽悬吊带所连接的是弹性绳,以上动作均可通过调节弹性绳的松紧
来改变助力的大小,从而增减难度。

此外,通过将窄悬吊带向下肢远端移动也能
增加难度。

患者治疗期间不进行其他与腰痛有关的治疗。

吊运动疗法是一种有效减轻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程度并改善其功能障
碍的疗法。

方法三:反序运动疗法。

反序运动就是与平时运动方向,顺序相反的运动。

如倒走,倒跑,倒跳,侧身跑等。

慢性腰痛者的腰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腰部的
肌肉力量。

韧带强度不够,腰椎的稳定性差引起的。

采用反序运动时,腰、腿、
腹肌肉伸展相反,神经系统会得到比正常运动更全面的锻炼,既可以进行新的平衡,又可增强腰背肌群力量。

从而使腰椎的稳定性,适应性,灵活性得到提高。

由于反序运动产生的惯性可以暂缓腹腔脏器对腹壁的压力,对调整和改善血液循环有一定的作用,有助于腰部组织新陈代谢的提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序运动能起到较好的疗效。

方法四:治疗性运动(therapeutic exercises)在治疗腰痛及恢复肌肉机能中一直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方法。

传统的治疗性运动(如燕飞等)侧重于腰背肌肌力和耐力的训练,但有学者认为腰痛主要是由于负责脊柱稳定的肌群的运动控制出现异常,而非单纯的肌力和耐力的异常, 所以传统的运动训练并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么怎样的治疗性运动才是更有效的呢?近几年提出了以重新训练躯干深层肌肉运
动控制为基础的脊柱节段性稳定性训练的方法, 它对慢性持续性腰痛的缓解、日
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及返回工作岗位都有显著的疗效。

正常人群进行稳定性训练后, 可以改变腰背肌群的运动模式, 使其运动控制机能提高, 可以预防腰痛。

这几种方法都是常见慢性腰痛运动治疗方法,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和确诊情况,可以依据不同的疗法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微.《应用运动疗法预防和治疗低位腰痛》中国临床康复[J];2003年04期.
[2]丁献军,范顺武,虞和君.《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分析》中国骨伤 [J]2004年07期.
[3]周谋望,杨延砚.《慢性腰痛运动治疗的新观念》中国医疗器械信息[J] 2008 14(11).
[4]卫小梅,郭铁成.《悬吊运动疗法——一种主动训练及治疗肌肉骨骼疾患的方法》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J];2006年04期.
[5]郭峰,马海涛.《慢性下腰痛的运动治疗》中国骨伤[J]2000年第13卷第3期.
[6]胡鸢,秦江,唐金树,侯树勋,吴闻文.《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J]2009年7月第31卷第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