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专题突破课1 运动学图像 追及和相遇问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BD 质点在 0~t0 时间内从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再做 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此过程一直向前加速运动,t0~2t0 时间内加速度 和速度反向,先做加速度增加的减速运动再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2t0 时刻速度减速到零,此过程一直向前做减速运动,2t0~4t0 重复此过程的运 动,即质点一直向前运动,AC 错误,B 正确;a-t 图像的面积表示速度变 化量,t20~32t0 内速度的变化量为零,因此t20时刻的速度与32t0 时刻相同,D 正确。
02
考点二 非常规图像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1.四类图像 (1)a-t图像:由v=v0+at可知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 Δv,如图甲所示。 (2)xt-t 图像:由 x=v0t+12at2 可得xt=v0+12at,图像的斜率为12a,纵截距 为 v0,如图乙所示。
甲
乙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A.在t1时刻,两车刚好也是处于同一位置(并排行 驶)
B.在t2时刻,b车位于a车的前方 C.t1到t3这段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等于b车的平 均速度 D.t1到t3这段时间内,b车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B v-t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在 t1 到 t3 这段时间内,两 车位移不相等,故在 t1 时刻,两车不是处于同一位置,故 A 错误;因在 t3 时刻两车刚好在同一位置,而 t1 到 t3 这段时间内,a 车的速度大于 b 车的 速度,即 a 车追 b 车,则 b 车位于 a 车的前方,故 B 正确;v-t 图线与时 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在 t1 到 t3 这段时间内,a 车的位移大于 b 车的 位移,由平均速度公式-v =xt可知,a 车的平均速度大于 b 车的平均速度, 故 C 错误;v-t 图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在 t1 到 t3 这段时间内,b 图像斜率 一直增大,则 b 车的加速度一直增大,故 D 错误。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ABC 由题图可知初始时速度的平方为 16 m2/s2,则汽车的初速度 v0
=4 m/s,A 项正确;由题图可知 v2 与 x 的关系式为 v2-42=-x,再与公
式 v2-v0 2=2ax 对比可知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a=-0.5 m/s2,
B 项正确;由 v=v0+at,可得汽车第 4 s 末的速度为 v4=4 m/s-0.5×4 m/s
(3)v2-x 图像:由 v2-v0 2=2ax 可知 v2=v0 2+2ax,图像斜率为 2a,纵
截距为 v0 2。
(4)a-x
图像:由
v2-v0 2=2ax
可得
a=v2-2xv0
2
,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
等于v2-2v0
2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2.解题技巧 (1)用函数思想分析图像:图像反映了两个变量(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 系,因此要由运动学公式推导出两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来分析图像 的意义。 (2)要注意应用解析法和排除法,两者结合会提高选择题图像类题型 的解题准确率和解题效率。
at=0.5 m/s+1×1 m/s=1.5 m/s,质点在第 1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v0+2 v1=
0.5+1.5 2
m/s=1 m/s,故 C 错误,D 正确。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对点训练】 4.(a-t图像的应用)(2023·湖北卷)(多选)t=0时刻,质点P从原点由静 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随时间t按图示的正弦曲线变化,周期为 2t0。在0~3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t=2t0时,P回到原点 B.t=2t0时,P的运动速度最小 C.t=t0时,P到原点的距离最远 D.t=32t0 时,P 的运动速度与 t=12t0 时相同
位移
平均 速度
x-t图像 两条图线的交点表示相遇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 速度逐渐减小的直线运动 0~t1时间内甲、乙位移相 等 0~t1时间内甲、乙平均速 度相等
v-t图像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 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丁做加速 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0~t2时间内丁的位移大于丙的位 移 0~t2时间内丁的平均速度大于丙 的平均速度
A BC 段,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x=5+212×4 m=34 m,选项 A 正确; 在 18~22 s 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 x=122×2 m+-12× 2 2 m=0,选项 B 错误;由题图看出,CE 段图线斜率的绝对值最大,则 CE 段对应过程的加 速度最大,选项 C 错误;由题图看出,在 0~20 s 时间内,速度均为正值, 质点沿正方向运动,在 20~22 s 时间内,速度为负值,质点沿负方向运动, 所以整个过程中,D 点对应时刻离出发点最远,选项 D 错误。
01
考点一 x-t 图像和v-t 图像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1.x-t图像与v-t图像的比较
图像
x-t图像
v-t图像
图像 举例
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 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 意义
动;曲线表示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表示变加速直线运动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图像 特别处
运动 情况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D 由题图可知xt=0.5+0.5t,结合函数表达式xt=v0+12at,可知 v0=0.5
m/s,加速度为 a=2×0.5 m/s2=1 m/s2,即质点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故 A、B 错误;质点的初速度 v0=0.5 m/s,在 1 s 末速度为 v=v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2.三点说明 (1)x-t图像与v-t图像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且均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 迹。 (2)分析图像要充分利用图像与其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关系。 (3)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例 1 (2023·全国甲卷)一小车沿直线运动,从t=0 开始由静止匀加 速至t=t1时刻,此后做匀减速运动,到t=t2时刻速度降为零。在下列小车 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D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总结提升 “三步”巧解运动学图像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根据物理情境中遵循的规律,由图像提取信息和 有关数据,根据对应的规律公式对问题做出正确的解答。具体分析过程 如下: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对点训练】 1.(x -t图像)(多选)A、B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置—时间(x-t)的图像 如图所示,已知A的x-t图像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t=8 s时图像处于顶 点,B的x-t图像为直线。关于两质点0~10 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m/s,C 项正确;因 t=0-av0=8 s,则知第 8 s 末汽车停止,汽车前 10
s
内位移
x=0-2av0
2
=16
m,D
项错误。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6.(a-x图像息的应用)“科技让生活更美丽”,自动驾驶汽车呈现 出接近实用化的趋势。图甲为某型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的测试照,为了增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C 汽车制动过程,由题图乙可知其加速度 a 随位移 x 均匀增大,故 汽车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故 A 错误;根据匀变速运动的速度位 移公式 v2-v0 2=2ax,汽车做非匀变速运动,可知“a-x”图线与 x 轴所围 图形的“面积”表示“速度平方变化量的一半”。则汽车制动中 0-v0 2= 2×12×(-6)×12 (m2/s2),可得汽车制动时的速度大小为 v0=6 2 m/s,故 B 错误,C 正确;刹车过程中最大加速度为 6 m/s2,如果一直以最大加速 度刹车,所用的时间为 t′=|va0|= 2 s,实际加速度是逐渐增大的,所以刹 车制动时间一定大于 2 s,故 D 错误。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D 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因此速度变大 即0~t1图像斜率变大,t1~t2做匀减速运动则图像的斜率变小,在t2时刻 停止图像的斜率变为零。故选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例 2 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行的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 车 a 和 b 的 速 度 — 时 间 (v-t) 图 线 , 在 t3 时 刻 两 车 刚 好 在 同 一 位 置 ( 并 排 行 驶),t2时刻曲线b的切线与直线a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3.(两类运动图像问题选取)(多选)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下列 v-t和x-t 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 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他龙舟在途中出 现船头并齐的有( B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BD 选项A是速度图像,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所以中途不 可能出现甲、乙船头并齐,故A错误;选项B是速度图像,开始丙的速度 大,后来甲的速度大,速度图像中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 图可以判断在中途甲、丙位移会相同,所以在中途甲、丙船头会并齐, 故B正确;选项C是位移图像,丁一直运动在甲的前面,所以中途不可能 出现甲、丁船头并齐,故C错误;选项D是位移图像,交点表示相遇,所 以甲、戊在中途船头并齐,故D正确。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专题突破课1 运动学图像 追及和相遇问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目标要求 1.知道几种运动学图像的物理意义。会由图像分析物体的 运动情况。2.能根据图像判断或求解图像以外的物理量。掌握运动学图像 间的相互转化。3.掌握处理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会在图像中分析 追及相遇问题。4.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结合运动学图像解决追及相遇的综 合问题。
加乘员乘坐舒适性,程序设定汽车制动时汽车加速度大小随位移均匀变
化。某次测试汽车“a-x”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汽车制动距离为12 m。则
关于该次测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汽车开始制动时的速度大
小为12 m/s
甲
乙
C.汽车开始制动时的速度大小为 6 2 m/s
D.此车制动时间为 2 s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例 3 一质点沿 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 其xt-t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D )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 m/s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2 C.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0.75 m/s D.质点在1 s末速度为1.5 m/s
( ABD ) A.相等时间内质点A的速度变化相同 B.在0~10 s内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C.t=10 s时两质点相遇,相遇时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 D.t=10 s时两质点相遇,相遇时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ABD 由题图可知,A 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 x -t 图像的切线 斜率表示速度,可知质点 A 在 8 s 末的速度为零,则有 v0+8a=0,10 s 内 A 质点的位移为 x=30 m,则有 30=10v0+12a×102,联立解得 a=-1 m/s2, v0=8 m/s,根据Δv=aΔt,可知在相等时间内质点 A 的速度变化相同,故 A 正确;由题图可知,在 0~10 s 内两质点的位移相同,都为 30 m,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2.(v -t图像)如图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C段表示质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34 m B.在18~22 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24 m C.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 D.整个过程中,E点所对应的时刻离出发 点最远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时间相同,根据-v =xt,可知在 0~10 s 内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故 B 正 确;两质点在 t=10 s 时相遇,质点 A 的速度为 vA=v0+at10=8 m/s+(- 1)×10 m/s=-2 m/s,由题图可知,质点 B 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 vB =1300 m/s=3 m/s,故在相遇时 A 的速度小于 B 的速度,故 C 错误,D 正确。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限时训练
5.(v2-x图像的应用)(多选)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其v2-x图像如图所 示。关于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汽车的初速度为4 m/s B.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 C.汽车第4 s末的速度为2 m/s D.汽车前10 s内的位移为1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