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压气机多叶片排的气动优化设计

合集下载

航空发动机气动优化设计技术

航空发动机气动优化设计技术

航空发动机气动优化设计技术现代飞机发动机的推力和尺寸越来越大,要完全满足发展要求,仅靠扩大模拟实验设备的规模和尺寸是非常困难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难以办到的,而CFD技术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试验可以替代相当一部分航空发动机模拟试验,降低试验成本,提高试验数据的质量和试验效率,大大缩短航空发动机研制的试验周期。

CFD在发动机设计中的优势发动机对飞机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鉴于发动机研究和发展工作的难度大、耗资多、周期长等特点,CFD技术应运而生,并在近些年飞速发展。

CFD技术在发动机中的应用,使得对发动机气动特性的详细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不仅节省了发动机试车的时间与成本,避免了实际试车的危险,并可以获得全部参数数据,其中包括实际试车时难以测量的参数,还可解决多参数的优化问题。

借助CFD软件可实现以下功能。

(1)发动机涡轮、压气机等部件的设计、性能校核和优化改进。

通过CFD模拟试验,快速和系统地分析几何形状变化对于设计与非设计点气动性能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针对在发动机整机试车中所获得的数据和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

(2)部件整合。

以往的发动机全尺寸仿真大都是零维的,无法反映发动机内客观存在的多部件与多学科流动特征,与此相对应的流动关系要经过硬件试验才可得到,而此时往往已进行了相当的研制工作,作过了大量的试验,设计上的改变将会造成时间和经费上的巨大浪费。

而运用CFD技术,可直接对多个部件的整合模型进行求解,直观地反映出各部件之间流动的干扰及整体的气动特性。

(3)多物理场耦合。

发动机内部的物理过程涉及多种学科,对这些过程的准确仿真必然也包括多种学科。

传统的分析方法是按学科的不同分类而单独有序地进行,该方法的特点是所耗时间较长且常常由于忽略了学科间的强耦合性而出现误差。

目前,CFD分析的对象已由单一的零部件分析拓展到了系统级的装配体的仿真。

同时,其分析的领域也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流体力学,现在已经涉及到燃烧学、热力学、多场耦合等更加丰富的物理空间。

[精选]轴流压气机多叶片排的气动优化设计资料PPT课件

[精选]轴流压气机多叶片排的气动优化设计资料PPT课件

SQP优化历史
v 第4步
u 效率最高 u 流量上升 u 压比上升
目标函数改进情况
效率
原始叶型
0.86859
DOE叶型 SQP叶型
0.87717 0.87956
效率提高
流量 (Kg/s)
-
356.87
0.858% 1.097%
363.70 362.45
压比 1.3991 1.4228 1.4239
答辩人:尉 涵 导 师:袁新教授 2004年12月23日
本论文主要工作
v 修改并完善了组内叶轮机械气动优化平台 v 采用组合优化方案对两台压气机进行优化,
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目录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v 叶片造型技术 v CFD评价体系 v 优化策略 v 优化算例 v 结论与展望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v 课题背景
u 能源紧张、对高性能压气机的要求 u 先进的CFD计算技术 u 叶轮机械优化技术日益成熟
v 课题意义
u 研究高性能压气机,降低能源消耗 u 提高压气机叶型的设计水平 u 完善叶轮机械气动优化平台
叶轮机械叶型设计方法
v 正问题方法 v 反问题方法 v 气动优化设计法
u 1999年Pierret.S. u 2003年赖宇阳 u 2004年Ste´phane Burguburu
v 算例一:某压气机前3排叶片气动优化 v 算例二:某压气机9排叶片气动优化
算例一:某压气机前3排叶片
v 进口总温:288K v 进口总压:100292.6Pa v 出口静压:半径0.7229
米的截面上120000Pa, 满足径向平衡方程
造型技术
v 导叶和静叶弯扭联合 v 动叶仅做扭转变换 v 每排叶片选取6个截面,

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叶片周向弯曲的数值优化

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叶片周向弯曲的数值优化

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叶片周向弯曲的数值优化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叶片周向弯曲是一种常见的叶片变形形式,它会对压气机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通过数值优化方法来研究和改善叶片的周向弯曲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压气机的运行过程中,叶片受到高速气流的作用,产生巨大的离心力和气动载荷。

这些力和载荷会导致叶片发生变形,其中一种常见的变形形式就是周向弯曲。

叶片的周向弯曲会导致流道的形状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气流的流动特性和压气机的性能。

为了优化叶片的周向弯曲,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准确的数值模型。

该模型应该包括叶片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和流体力学特性等。

然后,可以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来模拟叶片的流动行为,分析叶片的变形情况和气流的流动特性。

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可以借助数值优化算法来改善叶片的周向弯曲。

数值优化算法可以根据预设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在一定的搜索空间内寻找最佳的叶片形状。

常用的数值优化算法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等。

这些算法可以通过迭代的方式来不断改进叶片的设计,使其尽可能地减小周向弯曲并提高压气机的性能。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叶片的材料和结构来优化周向弯曲。

例如,采用高强度、高刚度的材料可以减小叶片的变形程度。

另外,通过调整叶片的几何形状和剖面设计,也可以减小叶片的周向弯曲。

总之,通过数值优化方法来研究和改善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叶片的周向弯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这项工作可以通过建立准确的数值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数值优化算法和改变叶片的材料和结构等手段来实现。

优化后的叶片形状可以减小周向弯曲,并提高压气机的性能。

基于Matlab的多级轴流式压气机气动设计

基于Matlab的多级轴流式压气机气动设计

图 $# 前缘叠加受力分析图
性。根据计算所得的 % -. 0来修正上述参数,最终可以得 到一组符合平均直径要求的气动参数。将选择的气动参 数应用于叶形设计中,通常这种途径得到的气动参数难 以设计出好的叶形。以第一级为例:此时得到的叶栅稠 度往往较小,尤其是从平均直径到叶顶这一段更小。这 种思路选取的气动参数对叶形设计是透明的,重新选择 时还要对平均直径进行校核。设计中发现调整气动参数 设计出好的叶形比调整气动参数来满足平均直径的要求 复杂。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先进行叶形设计来初选一组气 动参数,然后对这组参数进行平均直径的校核,尽管也 难以一次性的满足要求,但此时调整气动参数来满足平 均直径的要求简单,且参数可在修正前的附近变化,将 修正后的参数代入叶形设计中重新计算和修正,反复几 次就可以得到同时符合两方面要求的气动参数,显然比
技术与应用
开发与设计 !"#$%& ’ !"(")*+,"&-
基于 ’()*(+ 的多级轴流式 压气机气动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湖北 ! "#$$%" ) ! 王! 军! 王 ! 录 ! 姚姗姗 " " " " 【 摘" 要】 " 采用工程计算软件 #$%&$’,通过编程来代替复杂的计算过程。提出交换叶型的设计和平均 【 关键词】 " #$%&$’" 轴流压气机" 气动设计
距离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各截面所受到的离心力分别 为 !% 、 !& 、 !’ 、 !( 。 则各截面对 " 轴的力矩为:
) )
#$ ) " $ * ! $ 则合力矩为:

轴流压气机叶片优化设计_伊卫林

轴流压气机叶片优化设计_伊卫林

收稿日期:2005-06-09;修订日期:2005-12-22作者简介:伊卫林(1978-),男,满族,黑龙江宁安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文章编号:1001-2060(2006)02-0140-05轴流压气机叶片优化设计伊卫林,黄鸿雁,韩万金(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开发了基于梯度法的数值优化程序,并与三维粘性流场求解程序相结合对跨音压气机动叶片进行了以绝热效率最大为目标的三维气动优化设计。

先对其进行了沿弦长方向掠设计,绝热效率可提高约0.65%。

再对所得掠叶片进行叶型中弧线优化设计得到最终叶片,与初始叶片相比绝热效率提高达1.05%。

优化结果表明,动叶片的单纯掠型叶片改进气动性能有限,而弦向掠与中弧线的联合优化设计可以显著改善叶片排内流动状况,并具有良好的变工况性能。

关键词:压气机;掠动叶;中弧线;N-S方程;优化设计中图分类号:TK474.8文献标识码:A1引言叶轮机械内部流动包含有边界层分离、二次流、旋涡以及激波与边界层相互干扰等复杂现象。

跨音压气机中的三维激波结构是流动损失的主要根源,因此如何控制激波的位置与强度是提高压气机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Wadia和Denton等人都曾对掠叶片进行过深入研究[1~2],并证明采用掠叶片可以改变跨音压气机动叶中的三维激波结构。

叶型中弧线对压气机叶片气动性能也有显著影响,与叶片流道内激波产生的强度与分布以及附面层的分离状态都密切相关。

可以推测,积叠线形状的空间变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内部流动状况,再配以合适的叶型必定能进一步提高压气机工作性能。

随着计算速度的提高及CFD三维流场求解精度的完善,基于N-S方程的全三维流场数值模拟用于叶轮机械气动设计成为可能。

近年来,梯度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响应面法等数值优化算法广泛应用于叶轮机械优化[3~6]。

但是由于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耗时性,使其无法应用于工程实际,响应面方法虽然简单、省时,但需要较多的人工操作,尤其是前期的样本如果选取不好,将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其寻优能力。

多级轴流压气机加级设计技术及气动性能研究

多级轴流压气机加级设计技术及气动性能研究
stability.
Key words:Zero—staging;Numerical simulation Three—dimensional design;Compressor characteristics.
多级轴流压气机加级设计技术及气动性能研究
符号表
睨’
口.’


c J
vI 屹 q


f 万 只I
质量加权平均 时间平均
滞止参数
压气机进口,导叶进口 压气机导叶出口,动叶进口 压气机动叶出口,静叶进口 压气机出口,静叶出口 等熵过程 原压气机参数
哈尔滨T稃大学硕十学何论文
插图和附表清单
插图清单
图2.1原压气机的剖面图………………………………………………………………..9 图2.2压气机加级的设计流程…………………………………………………………14 图2.3加零级后的通流…………………………………………………………………l 5 图2.4平面叶栅的命名…………………………………………………………………16 图2.5基元级的速度三角形……………………………………………………………17 图2.6零级子午流道示意图……………………………………………………………l 8 图2.7轴向分速度沿级的分布…………………………………………………………18 图2.8平面口1‘型几何参数………………………………………………………………22 图2.9叶栅中流体微团的径向平衡……………………………………………………24 图2.10零级动叶叶型积叠………………………………………………………………26 图2.11零级动叶……………………………………………………………………….26 图2.12叶片约束设定…………………………………………………………………..26 图2.13网格划分……………………………………………………………………….26 图2.14吸力面压力分布……………………………………………………………….27 图2.15压力面压力分布……………………………………………………………….27 图2.16原压气机一级动叶的几何气流角…………………………………………….28 图2.1 7零级50%叶高处S 1流面图…………………………………………………。28 图3.1网格独立性验证…………………………………………………………………36 图3.2加级前压气机的叶栅流体通道…………………………………………………37 图3.3动叶Sl流面网格图…………………………………………………………….37 图3.4动叶顶部间隙网格图……………………………………………………………38 图3.5加级后的网格模型………………………………………………………………38 图4.1进气蜗壳结构示意图……………………………………………………………40 图4.2蜗壳的计算域模型………………………………………………………………4l 图4.3计算域内流线的分布……………………………………………………………4l 图4.4蜗壳出口截面……………………………………………………………………42 图4.5零级动叶栅的出口截面…………………………………………………………43

多级轴流压气机可调静叶转角优化研究

多级轴流压气机可调静叶转角优化研究

多级轴流压气机可调静叶转角优化研究近年来,涡轮增压器和涡扇发动机的广泛应用已经推动了多级轴流压气机的发展。

多级轴流压气机由多个转子级别构成,可以大大提高气流压缩效率和推力。

其中,静叶是对气流进行定向、分流和掌控的关键部件之一。

然而,由于叶片表面空气动力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静叶叶面转角的设计和优化依然是一个技术难题。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多级轴流压气机静叶转角进行可调优化研究。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多级轴流压气机各级气动性能,以及不同叶面转角下的气动特性,然后利用基于Pythagoras算法的智能优化算法,对静叶叶面转角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多级轴流压气机的总体性能。

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优化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本文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多级轴流压气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简要介绍静叶叶面转角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第二部分阐述本文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和智能优化算法;第三部分给出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第四部分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1. 多级轴流压气机静叶转角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多级轴流压气机由多个转子级别构成,其中每个级别由若干个转子和静叶组成。

在这个系统中,静叶的主要作用是对气流进行定向和分流,以提高气流的压缩效率。

具体而言,它对气流进行定向和分散,使之在沿叶片的表面逐渐减速,从而实现气流的压缩和提高动力输出。

静叶的叶面转角是指叶片表面与进气流向之间的夹角,也称为叶片攻角。

叶面转角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气流的定向、分布和流速,从而对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叶面转角越大,气流压缩效果越好,但同时也会增加气流的粘性损失、阻力损失和失速现象,影响多级轴流压气机的总体性能。

因此,如何在叶面转角大小和气动性能之间达到平衡,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 数值模拟方法和智能优化算法为了研究多级轴流压气机静叶转角的优化问题,本文采用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并结合基于Pythagoras算法的辅助设计优化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

气动计算

气动计算

1 1
0.8536
叶轮机械原理
——轴流压气机气动计算 重热系数的确定(多变压缩功):
lc
* ladk
k
(1 ) H s
z 1 z
叶轮机械原理
——轴流压气机气动计算 各级等熵功分配:
总的等熵功: lc (1 ) H s 252kj/ kg H z
按照功率确定:
ladk
k 1 * k * k RT1 c 1 241.5kJ / kg k 1
若H u 30kJ / kg 则:z 8 ~ 9
叶轮机械原理
——轴流压气机气动计算 2、分配各级的绝热压缩功:
ladk
k 1 * k * k RT1 c 1 241.5kJ / kg k 1
叶轮机械原理
——轴流压气机气动计算 级进口参数确定:


进气道总压损失系数 进口总压 进口密度
P 1 1 RT1
叶轮机械原理
——轴流压气机气动计算 结构参数确定:


由连续方程确定进口面积 确定进口外径 确定平均直径
叶轮机械原理
——轴流压气机气动计算 基元级速度三角形的确定:


确定轴流压气机转速 确定相对进气角 计算出口气流角
叶轮机械原理
——轴流压气机气动计算 其它参数的确定:


计算基元级反动度 校核叶尖速度 计算叶根弯角
叶轮机械原理
——轴流压气机气动计算 计算动叶出口热力学参数:



动叶出口压力 动叶出口温度 动叶出口速度 出口绝对气流角
叶轮机械原理
si
H sm

【CN109684768A】一种跨音速轴流风扇压气机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方法【专利】

【CN109684768A】一种跨音速轴流风扇压气机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方法【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109684768 A
CN 109684768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1 .一种跨音速轴流风扇/压气机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
S1、首先获取风扇/压气机叶片通道三维几何数据,将其作为初始设计数据并进行参数 化;
S2、基于初始设计叶 型中弧 线参数化数 据获取控 制点参数 信息 ,通过立方样条函数进 行关联;
( 19 )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12 )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910018365 .X
(22)申请日 2019 .01 .04
(71)申请人 深圳友铂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 道清林西路留学生创业园一园220
(72)发明人 陈焕龙 张楠 刘竞航 刘暾 李杰灵 侯珍秀 杨显清 关国峰 邹阳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 限公司 44384
代理人 彭西洋 谢亮
(51)Int .Cl . G06F 17/50(2006 .01)
(10)申请公布号 CN 10968476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9.04.26
( 54 )发明 名称 一种跨音速轴流风扇/压气机多目标气动优
3
CN 109684768 A
说 明 书
1/5 页
一种跨音速轴流风扇/压气机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航空燃气轮机气动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音速轴流风扇/压 气机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或飞行器的“心脏”,其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装备,其设计与制 造涉及气动、材料 、力学 、电 子等多学科领域交叉与融合 ,标志着国 家航空工业发展的综合 技术水平。风扇/压气机作为航空动力系统的核心气动部件,具有设计技术含量高、难度大, 制造工艺要求精度高的 特点 ,它的 设计技术水平 制约着航空发 动机的 整体发展。因此 ,风 扇/压气机设计及其性能优化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与热点课题,也是研制高性能航 空发动机的重要技术保障。 [0003] 现代航空动力系统的典型特征是高推重比、高效率、高可靠性,其设计技术要求使 得风 扇/压气机需要具备高 负荷、高通流 、结构紧凑的 特征 ,并 在全工况范围内具备可实际 利用的失速裕度。由于风扇/压气机固有的逆压力梯度流动环境,级气动负荷水平的过度增 加势必会导致叶片通道内逆压力梯度与激波强度增加,进而由此导致较高的转子叶尖马赫 数 、叶 片通 道内 较强的 二次 流 动以 及激波诱导的附 面 层大 尺 度分 离等 难以 克服的 技术问 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利用风扇/压气机有限的叶片通道几何结构,合理控 制扩压叶 片通道边界 乃至主流区 域的 三维流管导流以 及整流特性 ,从 而实现高效热功转 换 ,提升风 扇/压气机级整体性能。因此 ,建立并 利 用能 够综合考虑叶 片通道内部流场胀压 诱导的激波、粘性气体强剪切输运诱导的三维附面层分离等多因素耦合的先进压缩系统气 动优化设计方法,并研发相应的气动优化设计平台显得十分重要。 [0004] 当前风扇/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方法多以单目标优化方式为主,不能较好地解决 压比 与效率之间的 矛盾 ,普遍存在优化设计 周期长、效率低 ,短时间内无法获得大量 、多组 优化设计方案 ,自 动化程度不高 ,文本数据处理繁琐的缺点 ,导致无法直接应 用于实际 工程 设计中。因此,发展能够综合处理多目标优化方案,自动高效地完成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过 程的 优化设计方法 ,对提高风 扇/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效率 ,降 低设计成本 ,并拓展当前风 扇/压气机气动设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际工程意义。

基于数值优化方法的轴流压气机叶片设计与分析

基于数值优化方法的轴流压气机叶片设计与分析
i a a re u ra t s n c c mp e s rb a e f e w s c rid o t o r n o i o r so ld . A d i i a e n t e meh d c n it o r e d me s n ve — tk s l f a n t s b s d o h to o sss ft e i n i a Na irS o e h o
c e sn . C mp rn i h a ei e d sg ,t e o t z d s l t n d ce s d t e t tlp e s r o sg e t ,a e u t fi — raig o a i g w t t e b s l e i n h pi e ou i e ra e h oa r s u e ls r al h n mi o y s a r s l o n
n me c e u t s o t a h an i e o y a c p r r n e o s l d d sg si a g l t b td t h e u t n i s e u r a rs l h w t e g i n a r d n mi e o ma c fr u t e i sl r ey at u e o te r d ci l s s il s h t f e e n i r o n o d e t h c s a d fo s p r t n . u o s o k n w e aa i s l o Ke r s a i o r s o ; a s n c t r e d me so a ; u r a pi z t n y wo d : x a c mp e s r t n o i ; e i n in n me c lo t l r h l i miai o

轴流压气机叶片准三维自动优化设计

轴流压气机叶片准三维自动优化设计

轴流压气机叶片准三维自动优化设计摘要:本文旨在研究轴流压气机叶片的三维自动优化设计。

首先,我们分析轴流压气机叶片的结构特性,探讨合理的准三维参数空间;其次,借助能量守恒的方法,构建了准三维叶片设计优化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模拟结果及实验分析,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轴流压气机叶片;三维自动优化设计;准三维参数空间;能量守恒;模拟结果正文:本文以轴流压气机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自动优化设计形式,探讨叶片准三维参数空间的划分,采用能量守恒的方法构建准三维叶片设计优化数学模型,以实现叶片的最优设计目标。

首先,基于轴流压气机叶片的结构特性,提出了二维弯度和三维曲度参数,构成准三维参数空间。

其次,基于能量守恒原理,构建轴流压气机叶片的准三维优化模型,求解精确的叶片几何尺寸及参数,以实现叶片的最优设计目标。

最后,通过模拟及实验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三维自动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本文为轴流压气机叶片的三维自动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本文提出的三维自动优化设计方法可以用于轴流压气机叶片的设计和制造。

首先,使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叶片的实际几何尺寸,有效的提高叶片的工作效率和运行性能;其次,通过将叶片的参数封装和有效的数字化,可以大大提高叶片的可控性和可靠性,为叶片设计和制造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最后,以数字参数空间的形式表达叶片的正常工作条件,可以灵活的调节叶片的性能,并可以利用模拟预测叶片的性能,从而大大提高叶片的设计精度和节省设计时间。

总之,本文提出的三维自动优化设计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轴流压气机叶片的设计质量,提高叶片的工作效率和运行性能,并且可以有效的减少设计周期,从而节省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本文提出的三维自动优化设计的方法可以更好的管理和控制叶片的参数,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叶片的数字化设计水平。

例如,在叶片设计过程中,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规定叶片尺寸大小,可以准确地控制叶片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几何尺寸,从而提高叶片的可控性;另外,由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基于能量守恒原理构建的,因此可以准确地模拟叶片运行时的能量变化,从而更好的预测叶片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轴流压气机可控扩散叶型的数值优化设计

轴流压气机可控扩散叶型的数值优化设计

第6卷 第1期航空动力学报Vol.6No.1 1991年1月Journal of Aerospace Power Jan .1991 轴流压气机可控扩散叶型的数值优化设计西北工业大学 刘 波 周新海 严汝群【摘要】 本文采用数值优化技术进行轴流压气机可控扩散叶型设计,选择叶栅总压损失系数为目标函数,对初始叶型在设计与非设计状态的全部工况范围内的气动性能,进行优化计算。

应用该数值优化设计系统完成了高进口马赫数、大弯度压气机静子叶栅的试验件设计。

实验结果表明,在设计与非设计工况下,所设计的叶栅气动性能良好,达到了预定的设计目标,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与适用范围。

一、叶型数值优化设计系统的构成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种可控扩散叶型数值图1 叶型优化设计系统优化设计系统,要求能够进行全工况范围内的气动性能优化计算,使最终得到的叶型不仅在设计工况下具有良好的性能,而且保证有较宽广的小损失工作范围。

本文叙述了叶型数值优化设计系统的构成,探讨了设计叶栅的目标函数提法,并就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采用的优化程序进行了分析。

最后完成了一个可控扩散叶型试验件的设计。

所设计的叶栅进行了吹风实验,并与常规叶型进行了性能对比。

结果表明本叶型优化设计系统是有效和实用的。

本研究的基本设想为:从附面层分析得到的最佳速度分布出发,采用势、流函数法给出设计状态的初始叶型,然后以叶栅总压损失为目标函数,对其进行非设计状态优化计算,以达到规定的设计目标。

因此,数值优化设计系统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叶型设计计算的势、流函数反方法[1];(2)叶栅流场分析计算的正方法(包括无粘流—附面层迭代)。

其中无粘流计算采用全位势方程的人工密度解法,附面层计算则采用Catr er 的微分反方法[2];(3)数值优化程序。

叶型优化设计系统的构成如图1所示。

本文于1990年1月收到。

二、目标函数选择在叶栅优化问题中,常用到的目标函数表达式多为总体性能指标,如效率最高,附面层分离可能性最小,以及表征激波强度的波前马赫数等。

压气机叶片多工况气动优化设计研究

压气机叶片多工况气动优化设计研究

收稿日期:2009 10 19作者简介:孙晓东(1973 )男,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叶轮机械设计营销工作。

压气机叶片多工况气动优化设计研究孙晓东1,韩万金2(1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150046;2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150001)摘要:采用数值优化方法对跨声速压气机转子叶片进行了多工况气动优化设计,并对设计前后的几何形状、总体性能及流场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比。

结果表明,压气机转子前缘激波后掠可以有效地降低损失。

优化后叶片的变工况性能非常好。

各个工况点的质量流量基本不变,并且叶片稳定工作范围有所扩大。

关键词:压气机;多工况;激波;质量流量分类号:V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5884(2010)01 0024 03The Study on the M u lti p le Loading ConditionsO ptim ization Designof the B lade of T ransonic Co mpressorSUN X iao dong 1,HAN W an jin2(1H arb i n Turbi ne Com pany L i m ited ,H arbi n 150046,Ch i na ;2H arb i n Instit u te of T echno logy,H arb i n 150001,Ch i na)Abstrac t :N u m er ica l opti m i zati on desi gn w as carr i ed out on the mu lti -objecti v e opti m iza ti on desi gn o f the rotor of transon ic compresso r .T he changes o f geome try ,overall perfor m ance and fl ow fi e l d w ere ana l yzed and co m pared in deta i.l The resultshow s that t he lead i ng edge sho ck w ave s weepback could reduce loss obv iously .A fte r opti m izati on the variab le conditions perfor m ance is good .M ass flo w of each conditi on essentia ll y constant and t he stable operati on range of b l ade en l a rges .K ey word s :co m pressor ;mu ltip le load ing cond ition s ;s hock wave ;m ass f l ow0 前 言在叶轮机械的优化设计中有一个不得不考虑但却难于实现因而很少被考虑的问题,那就是多工况点的气动优化设计问题[1]。

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多叶排反问题优化方法

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多叶排反问题优化方法

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多叶排反问题优化方法刘昭威;吴虎;唐晓毅【摘要】为提升跨声速压气机的气动性能,以叶轮机械三维黏性反问题设计理论为基础,发展了适用于压气机多叶排三维反问题优化设计方法。

描述了压气机多叶排流场计算所采用的数值求解技术,详细推导了反问题优化设计方法和流程。

为验证方法的正确性,运用德国宇航中心单级跨声速压气机R030⁃SUKS/31的实验数据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在对原型叶片表面载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新修改叶片表面载荷分布,并通过反问题设计方法计算得到新的叶片几何构型。

结果表明,通过修改叶片表面载荷分布,运用反问题设计方法得到的压气机,其进口相对马赫数有所提升,压气机流量和压比分别提高了3.5%和2.0%,气动性能有明显提升,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ransonic compressor, a compressor inverse design program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turbomachnary three⁃dimensional viscous inverse design method theories. The numerical solution methods of Multi⁃Row transonic axial compressor flow field are introduced first and then the in⁃verse design method and process is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DLR R030⁃SUKS/31 single⁃stage transonic axial com⁃pressor experimental data are used to validate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original blade loading distribution, the blade geometry is redesigned by applying the inverse method with the modified loadingdis⁃tribution.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an increase in the compressor inlet Mach number. The mass flow rate and pressure ratio are increased respectively by 3.5% and 2.0%. Better performance of the redesignedcompressor is a⁃chieved;this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method.【期刊名称】《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7页(P118-124)【关键词】反问题设计方法;载荷分布;优化设计;跨声速压气机【作者】刘昭威;吴虎;唐晓毅【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72;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72;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35.13随着航空发动机总体性能的提升,风扇以及增压级的设计难度不断增大。

轴流压气机多叶片排的气动优化设计

轴流压气机多叶片排的气动优化设计

1.9
optimal
1.8
1.7
1.6
1.5
1.4
50
52
54
56
58
60
62
64
MassFlow
❖ 原始叶型:0.189 ❖ 新叶型:0.175
比原始叶型降低7%
全工况性能:喘振裕度
叶型并未得到真正 优化!
❖ DOE缩小问题规模 ❖ ASA全局搜索性能 ❖ 优化结果不能令人满意
改变叶型? 优化基迭线?
静叶叶根流线
S2流面静压
极限流线
Efficiency PressureRatio
全工况性能:特性线
initial optimal
0.88
0.87
0.86
0.85
0.84
0.83
0.82
0.81 320 330 340 350 360 370 380 390
MassFlow
1.5 1.4 1.3
轴流压气机多叶片排的气动优化设计
本论文主要工作
❖ 修改并完善了组内叶轮机械气动优化平台 ❖ 采用组合优化方案对两台压气机进行优化,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叶片造型技术 ❖ CFD评价体系 ❖ 优化策略 ❖ 优化算例 ❖ 结论与展望
目录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课题背景 能源紧张、对高性能压气机的要求 先进的CFD计算技术 叶轮机械优化技术日益成熟
❖ 多峰性 ❖ 设计变量数目中等
优化问题的特点
优化策略
❖ DOE全局探索+SQP局部寻优 ❖ 目标函数:等熵效率 ❖ 约束条件:流量和压比大于某定值
系统流程图
开始 DOE分析 SQP搜索
结束

压气机叶片扭曲规律的多目标三维气动优化

压气机叶片扭曲规律的多目标三维气动优化

第26卷 第9期计 算 机 仿 真2009年9月 文章编号:1006-9348(2009)09-0073-04压气机叶片扭曲规律的多目标三维气动优化黄 磊,楚武利,邓文剑(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72)摘要:为了提高轴流压气机的等熵效率和总压比,采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的叶轮机械叶片三维优化设计方法,开发了一种高性能的动叶片。

优化目标是在流量不减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转子叶片的总压比和等熵效率。

优化仿真结果显示,优化后所获得的扭曲叶片可以有效地改善叶根处的流动分离,流动分离区明显后移,损失显著降低,在整个工作范围,等熵效率提高了1.27%-7.08%,流量和总压比也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结果表明,对亚音叶片进行扭曲规律优化效果很明显,优化方法是获得高性能转子叶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扭叶片;优化设计;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数值仿真中图分类号:TH443 文献标识码:AM ulti-objective3D A erodyna m ic Opti m ization of Tw istedStacki ng of Co mpressor B l adesHUANG Le,i CHU W u-l,i DENG W en-jian(Schoo l o f P o w er and Energy,No rth w estern Po lytechn i ca lU n i versity,X i an Shanx i710072,China)ABSTRACT:In o rder to i m prove t he isen trop i c e ffi c iency and ove ra ll pressure rate o f ax i a l co m pressor,a new hi ghpe rf o r m ance rotati ng blade has been deve l oped.A3D opti m ization desi gn m ethod based on artifi c i a l neura l net w orkand genetic algor it h m is adopted t o construct the blade shape.The opti m ization ob jecti ve i s m ax i m u m ov era ll press urerate and isentropic e fficiency of rotor blade,as w ell as keepi ng the m ass flow unchanged.The opti m ization si m ulationresult show s t hat the opti m i zed blade e ffecti ve l y i m prov es the flo w separati on nea r the hub.T he flow separation a ream oves towards tra ili ng edge obv i ousl y and decreases the loss g reatly.In t he w ho le opera ti ng range,t he i sentropic effic i ency is i ncreased by1.27%-7.08%.A t the sa m e ti m e,the m ass flow and overa ll pressure rate are i m provedgreatl y.It is found that t he opti m i zed effect of t w isted stack i ng of t he subson i c blade is qu ite obv i ous.T he opti m ization me t hod is an effi c ient w ay to get a ro tor blade w ith h i gh pe rf o r m ance.KEY W ORDS:Tw isted b l ade;O pti m iza tion desi gn;A rtificia l neura l net wo rk;G enetic a l gor it hm;Nume rical si m ulation1 引言叶片是叶轮机械通流部分中的关键单元部件,担负着热/功转换的重要任务,其气动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三维造型,所以要提高叶轮机械的性能必须高度重视叶片的三维气动优化设计,对压气机叶片进行优化设计是提高压气机效率、做功能力、流通能力的有效途径[1-3]。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多级轴流压气机优化设计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多级轴流压气机优化设计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多级轴流压气机优化设计
丁伟;刘波;曹志鹏;陈云永
【期刊名称】《推进技术》
【年(卷),期】2006(27)3
【摘要】建立了一种多级轴流压气机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采用流线曲率法计算压气机气动性能,结合多目标遗传算法来进行性能参数优化。

针对一台两级轴流压气机,选定优化设计的目标是最大的总压比和最高的总绝热效率。

将转子尾缘的稠度和相对气流角以及静子尾缘的稠度和气流角作为设计变量。

通过优化设计得到一组在两个目标上均优于初始设计的Pareto最优解,对典型的Pareto最优解和初始设计进行分析、比较,证明了该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总页数】4页(P230-233)
【关键词】轴流压气机;多目标遗传算法^+;流线曲率法^+
【作者】丁伟;刘波;曹志鹏;陈云永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防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35.111
【相关文献】
1.基于DOE的多级轴流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 [J], 张锦川;王云;张璨
2.多级轴流压气机静子三维造型优化设计 [J], 米攀;李清华;安利平
3.基于CDA的多级轴流压气机优化设计研究 [J], 王建丰;孔庆毅;崔宝;万杰;刘娇
4.基于Matlab的多级轴流式压气机气动设计 [J], 王军;王录;姚姗姗
5.多级轴流压气机三维数值优化设计 [J], 刘晓嘉;宁方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5-03-03; 修订日期:2005-08-08作者简介:尉 涵(1979-),女,山西永济人,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文章编号:1001-2060(2005)06-0603-04轴流压气机多叶片排的气动优化设计尉 涵,袁 新(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北京100084)摘 要:对某多级轴流压气机前三排叶片径向积叠方案进行了气动优化。

该方案以商用软件iSIGHT作为平台,利用试验设计方法对整个搜索空间进行初步探索,采用逐次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局部寻优,利用商业软件NUMECA进行粘性流场数值评估。

对压气机全工况性能的计算表明,在流量和压比不减少的情况下,优化后的叶型设计工况和非设计工况性能均得到了改善。

关键词:轴流压气机;叶片;DOE;SQP;优化中图分类号:TK263.3 文献标识码:A1 引 言为了提高燃气轮机气动效率、做功能力以及扩大稳定工作范围,要求压气机具有更高的压比和效率。

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压气机叶型的设计水平,研究压气机新叶型成型技术,以满足压气机气动设计的需要。

随着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已经可以深刻了解、分析流体机械内部的流动状况。

在使用C FD方法对流体机械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人们提出数值设计方法,将数值优化技术与正问题流场计算相结合,由数学过程替代设计人员经验来控制设计参数的修改方向,就构成了叶型气动优化设计方法[1~3]。

一个完整的气动优化设计系统通常包括3个部分:参数化造型系统、评价系统和优化策略。

参数化造型是优化设计系统的基础,需要对优化的对象(即叶轮机械的通流部分)进行建模,并且为优化设计提供设计变量;评价系统的任务是通过某种方法对设计方案的性能做出评估,目前通常是由CFD方法精确求解正问题,获得通流部分的流场数据;优化策略的作用是用尽可能少的计算时间,找到最优的设计方案。

叶轮机械的设计问题即围绕这3个部分进行展开。

2 叶片参数化造型技术叶轮机械叶片弯扭联合设计是现代动力机械行业常用的叶片造型方法[4],它通过叶片的弯曲、扭转来控制叶片积叠线的形状。

在叶片的两端适当弯曲,即采用叶片端弯技术可在叶栅端部产生所需的径向压力梯度[5],有效地控制二次流动并降低叶栅流动损失,提高机组热效率。

对于多排叶片,可以通过将叶片扭转的方法,改变气流的进、出口角,从而改善级间配合,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图1 叶片积叠造型示意图本研究组此前已经做了不少三维粘性气动最优化方面的工作[6~9]。

本文仅对某多级轴流压气机前三排叶片的径向积叠规律进行气动优化,包括进口导叶、第一排动叶和第一排静叶。

以进口导叶为例,叶片积叠造型方案如图1。

对每排叶片选取6个截面,大约在叶根、1 8叶高、1 4叶高、3 4叶高、7 8叶高和叶顶处。

对于导叶和静叶的所有12个截面采取弯曲和扭转变换,中间的8个截面位置可沿径向移动,形成不同叶高处的控制截面;而对动叶仅采取6个截面绕重心的扭转变换,共38个设计变量。

限定三排叶片的扭转角均在 5 之间变化,中间截面径向移动不超出上下边界,每个截面沿周向的弯曲平移限定在不超过叶高的1%。

对新生成的6个截第20卷第6期2005年11月热能动力工程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Vol.20,No.6Nov.,2005面采用非均匀有理B 样条(NURBS)蒙皮技术,生成新的叶型。

3 CFD 评价体系我们采用商业软件NUMEC A 进行流场计算。

计算模块FI NE 采用中心差分、Ja meson 人工粘性显格式,基于TVD 与通量差分分裂方法,方程求解采用多步Runge Kutta 法。

同时为了加速分析过程,我们采用分区并行计算方法,利用多机并行计算,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

4 组合优化策略由于描述流场的Navier Stokes 方程是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目标函数与设计参数之间呈高度非线性关系,所以必然存在多个局部极值点。

采用数值式算法效率虽高,却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点;探索式算法是对大量设计点进行评价,适合全局寻优,但效率较低。

因此本文引入组合式优化策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优化算法。

首先使用试验设计法(De sign of Experiment,DOE)对整个搜索空间进行初步探索,选取最好的点作为局部搜索的初值,再使用逐次序列二次规划法(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 ming,SQP)局部寻优,图2显示了组合优化设计的主要过程。

图2 组合优化策略考虑到压气机的性能不仅包括效率,还包括对通流能力和压比等的要求,因此把效率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把流量和压比作为约束,限定其高于一定的值,通过加罚函数的办法将约束优化转变成无约束优化。

5 计算结果及讨论给定导叶进口总温总压和气流角分布、出口截面某一半径处的静压,采用径向平衡规律分布,对压气机设计工况点进行气动优化。

5.1 DOE 试验设计在5台配置相同PC 机上进行并行计算,各PC 机的配置均为:双PIII 1GHz CP U +DDR2661GB 内存,各计算机之间采用LinkSYS 的100MB 交换机进行联接。

运行88h,得到DOE 历史图(见图3),其中第219个点效率较高,压比和流量均大于初始值,合理假定全局最优就分布在这个点周围,则以该点作为SQP 局部寻优的初始点,进行再次优化。

图3 DOE 历史图5.2 SQP 逐次序列二次规划取DOE 分析的最佳效率点作为初始点,在此基础上进行SQP 局部寻优。

运行66h 后得到SQP 的优化历史图(见图4)。

共进行5步优化,在第四步上得到最优解。

图4 SQP 优化历史图图5为原始叶型和SQP 优化后叶型的对比图。

表1是各个阶段目标函数改进的情况分析,以原始叶片的流量、效率和总压比为单位尺度。

可以看出,在DOE 阶段,相比原始叶片,相对效率提高了0.988%,相对流量提高了1 91%,相对总压比提高了1.69%;在SQP 阶段,相比原始叶片,SQP 得到的叶片相对效率提高了1.263%,相对流量提高了604 热能动力工程2005年1 56%,相对总压比提高了1.77%;相比DOE 的结果,对原始叶片的改进幅度较小。

图5 优化前后叶型对比图表1 各个阶段目标函数改进情况 (%)相对效率相对效率提高相对流量相对总压比原始叶型1 11DOE 叶型 1.009880.988 1.0191 1.0169SQP 叶型1.012631.2631.01561.01775.3 结果分析图6和图7分别是优化前和优化后压气机出口(计算域的出口,即静叶出口延长段的出口)的总压分布图,两幅图采用的标度相同。

可以看出,优化前的压气机出口叶根附近有一块明显的低压区,优化后的低压区变得很小,中间叶高处有一处区域压力较高。

图6 优化前压气机出口总压分布一般说来,叶根反弯会在流道中产生从中部指向叶根的负压力梯度,在此压力梯度作用下,叶片表面新生附面层向叶根移动,导致低能流体在根部堆积,增加叶根处的总压损失;反之,叶根正弯会降低叶根处的总压损失。

叶顶反弯会在流道内产生从顶部指向中部的负压力梯度,在负压力梯度作用下,叶顶区近吸力面处堆积的低能流体和叶片表面的新生附面层向中部主流区转移,低压区位置向下移动,改善叶顶区域的流动,同时增加主流区的损失。

图7 优化后压气机出口总压分布图8 优化前静叶叶根流线图图9 优化后静叶叶根流线图三排叶片综合影响的结果使优化后的叶栅根部低压区大大缩小,优化后的叶型总体损失降低,效率提高。

图8和图9分别是优化前后第一级静叶叶根的流线图,两幅图区别不大,但是可以定性看出,优化605 第6期尉 涵,等:轴流压气机多叶片排的气动优化设计前气流攻角很大,优化后的攻角有所减小,动叶叶根流线图类似。

因此,可以认为叶片采用弯扭造型以后,级间配合得到改善,从而改变了气流的进口气流角,降低了损失。

5.4 全工况性能计算本文对压气机设计工况点进行了优化,为了观察其变工况性能,计算出优化前后压气机的特性线,如图10和图11所示。

图10 效率-流量图图11 压比-流量图由图10和图11的特性线可以看出,优化后的效率和压比特性线完全位于原始曲线的上方,叶片不仅设计工况性能良好,非设计工况性能也有了很大提高。

如果新设计出来的压气机喘振裕度减小,导致压气机工作范围缩小,那么这台压气机也是不能投入实际应用的。

为了验证本文的设计方案是否可行,仅对这三排叶片求出其喘振裕度,对比其前后的变化。

因为并非对整机进行计算,所以该方法仅仅作为验证的参考。

根据文献[10]的定义,喘振裕度定义如下:SM =SL - OLOL -1(1)其中:SM Surge Margin,即喘振裕度; SL 喘振边界的压比; O L 设计工况点的压比。

根据式(1)的定义计算得,原始叶型压气机的喘振裕度为0.1438,优化后叶型压气机的喘振裕度为0.1573,比优化前提高了9.38%,扩大了稳定工作范围。

6 结 语本文采用DOE 和SQP 结合的组合优化策略对一多级轴流压气机前三排叶片进行了气动优化,首先对其设计工况点进行优化,然后检验其非设计工况下的性能。

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叶型全工况性能良好,本文的气动优化算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1] SANG ER N L.The use of optimization tec hniques to design controlleddiffusi on compres sor blading[J].ASME J Eng Power ,1983,105:256-265.[2] FAN H Y.An i nverse design method of diffus er blades by genetic algori thms[J].Proc Instn Mech Engrs ,1998,212:261-268.[3] ULF K LLER,REIN HARD M NIG,BERNHARD KUSTERS,et al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compressor ai rfoils for heavy duty gas tur bines part I:desi gn and opti mization [J ].Journal of Tu rbomachin rey ,2000,122:397-405.[4] 王仲奇.弯扭叶片栅内减少能量损失机理研究的新进展[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4,15(2):147-152.[5] 王仲奇,郑 严.叶轮机械弯扭叶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工程科学,2000,2(6):40-48.[6] YUYANG LAI,XIN YUAN.Blade design optimi zati on with three dimensional viscous anal yses and hybrid optimization approach[A].9th AI AA ISSMO Symposium on Multidisciplinary Analysis and Opti mization [C].Atlanta:American Ins ti 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 tronau tics,2002.AIA A-2002-5658.[7] 林智荣,石坂浩一,袁 新.燃气透平末级叶片及扩压器的联合优化[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26(1):47-50.[8] 陈 波,袁 新.基于N URBS 三维造型的粘性气动最优化设计技术[A].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西安: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4.345-350.[9] 高学林,袁 新.叶轮机械全三维粘性气动优化设计系统[A].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西安: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4.351-355.[10]THO MAS PETERS,LEONHARD FOTTNER.Effec ts of co and counterrotati ng inlet distorti ons on a 5 stage hp compress or[R].Proceedings of ASME Turbo Expo 2002.G T-2002-30395.边界元解析敏度分析在燃烧室壳体构件优化设计中的应用=The Use of Boundary element Analytic Sensibili ty Analysis in the Optimized D esign of Combustor casing Structural Members[刊,汉] ZHANG De xin,AN Wei guang,LIU Gang,et al(Department of Astronautical Engineering,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China,Post Code:150001)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Po wer.-2005,20(6).-599~602The optimized design of combustor casing structural members can serve a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improving stress con centra tion conditions,pre venting thermal deformation related damages and enhancing their load bearing ability.During the optimized design of these structural members the authors have employed the technology of boundary element analytic sensibility analysis for axisym metric me mbers and combined this technology with the general algorithm of shape optimiza tion design.On this basis a shape optimized design was conducted for combustor casing structural members being subjec t ed to a plane stress.In optimizing combustor casing structural members a multi objective problem was tackled by using a weighted summation method,and satisfactory results were finally achieved.Key words:combustor casing,a xisymmetry, boundary element,optimization design轴流压气机多叶片排的气动优化设计=Optimized Aerodynamic Design of Multi blade Rows of an Axial C om pressor[刊,汉] YU Han,YUAN Xin(Department of Ther mal Energy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Chi na,Post Code:100084)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Power.-2005,20(6).-603~606An aerodynamic design optimization of the radial stacked version of the first three rows of blades was conduc ted for a multi stage axial compressor.With commercial software iSIGHT serving as a platform an 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 was used for the above version to conduct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whole space being searched,adopting a secondary programming algorithm of c onsecutive series for localized optimization search.Furthermore,commercial software NUME C A was utilized to make a numerical evaluation of the viscous flo w field.Calculations of the compressor performance un der all operating conditions indicate that without a decrease in flow rate and pressure ratio the blade profile after the opti mization will undergo a performance improve ment under both design and off design operating conditions.Key words:ax ial compressor,blade,design of e xperiment,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optimization高压比跨音速离心叶轮的三维叶片型线优化=Three dimensional Blade Profile Optimization for a High Pres sure ratio Transonic and Centrifugal Impeller[刊,汉] MA Sheng yuan,C HE N Ying(Harbin No.703Research In stitute,Harbin,C hina,Post Code:150036),YANG Ke,et al(Flui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Beijing,Chi na,Post Code:100081)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Power.-2005,20(6).-607~610With the help of software Fine Design3D and a 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method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a three dimensional blade profile was carried out for a high pressure ratio transonic and centrifugal impeller.The optimiza tion results in an efficiency enhancement of1.05%with a simultaneous increase in pressure ratio and flow rate.From an analysis of geometric change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relative to root and average diameter section blade profile the blade tip profile optimization is a more effective means for enhancing the efficienc y of the transonic and centrifugal impeller. Key words:centrifugal impeller,c 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high pressure ratio,transoni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