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基本特点

合集下载

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介绍

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介绍

9 7 %。 预 计 今 年 完成 水 厂 以上 输 水 工 程
总工 程量 的 8 5 %. 明 年 汛 前 完 成 全 部
府 、 有 关部 门的共同努力 . 广 大 建设 者 团结 协 作 . 顽强 拼搏 . 我省南水北 调 中
建设任务。 3 . 我 省 境 内 干 线 控 制 性 工 程 及 配 套 亮点 工 程 简 介
月 主体 工 程 完 工
2 . 我 省 配 套 工 程 基 本 情 况
穿( 跨) 越建筑物 8 0 2座 其 中 . 控 制 性 建筑物 9 0座 . 大型河渠交 叉建筑物 5 3
座, 隧 洞 7座 , 左岸排水建筑物 1 9 7座 .
渠渠交叉建 筑物 5 0座 . 道 路 交 叉 建 筑
国家 明 确 南 水 北 调 配 套 工 程 由 各 省( 市) 负责筹 资 、 建设 和管理 . 并 与 主 体 工 程 同步 建 成 生效 我 省 南 水 北 调 供 水 范 围 包括 京津 以南 的邯 郸 、邢 台 、 石
家庄 、 保定、 廊坊 、 衡水 、 沧州 7个 设 区 市、 9 2个 县 ( 市、 区) 、 2 6个 工 业 园 区 。 南
道、 退水排冰 闸、 进 口渐 变 段 、 进 口检修 闸段 、 倒 虹 吸管 身 段 、 出 口节 制 闸段 、 出
口渐 变段 、 北 岸 连 接 渠 道 7段 组成 穿
漳 工 程设 计 流 量 2 3 5 m3 / s . 加 大 流 量
南 水 北 调 追 踪
河 北省 南水北 调 中线 工程介 绍
口 河北省 南水 北调 建设 委 员会 办公 室
按照 国家统一部署 . 在 省委 、 省 政
府 的 正 确 领 导下 . 经 过 家 庄 市 西 郊 的 田 庄 分水 闸 , 全长 2 3 8 k m, 途 经邯郸 、 邢台、 石 家 庄 3市 1 7个 县 ( 市、 区) . 工 程 总 投 资 2 l 1 亿元 邯 石 段 工 程 2 0 1 0年 4月 开工建设 . 2 0 1 3年 1 2月 9 日主 体 工 程 完工 . 2 0 1 4年 6月 开 始 进 行 充 水 试验 第三. 天 津 干 线 工 程 天津 干 线 工 程 是 南 水 北 调 中线 一 期 工 程 的组 成 部 分. 采用暗涵输 水型式 . 起 点 为 中 线 总 干 渠西 黑 山分 水 口 ( 徐水县境 内) . 经 我 省保定 、 廊 坊 2市 8县 ( 市、 区) 进 入 天 津 市 。我 省 境 内工 程 长 1 3 l k m. 初 设 批

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

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

功能
功能
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有4点作用: (1)供水。 (2)航运。 (3)除涝和防治土壤盐碱化。 (4)改善环境。
工程特点
工程特点
(1)水源丰富。 (2)能充分利用现有河道、湖泊及已建工程。 (3)综合利用条件好。 (4)便于分期实施。 (5)调水需要抽水。
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
从长江下游调水到淮河、黄河及海河等流城的下游平原缺水区的跨 流域调水规别
01 工程概况
03 工程作用 05 工程特点
目录
0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是指从长江下游调水到淮河、黄河及海河等流城的下游平原缺水区的一项跨流域 调水规别。是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1)对调出区长江下游环境的影响。在长江平水或丰水时期影响不很明显,但在枯水时期调水减少了长江 入海流量,会加重长江口盐水上侵的危害。补救措施在近期可利用洪泽湖的调蓄能力,在长江枯水时暂停或减少 调水量,缓解供需矛盾。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后,枯水期下泄流量增加,向题将得到缓解。
(2)对调入区黄准海平原东部地区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环境的改善 。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北岸引水,工程范围跨越长江、淮河、黄河及海河等4个流域, 利用扩建的京杭运河(扬州至天津段)及与其平行的都分河道作为总干渠向北输水,结合航道工程,建设13个抽 水梯级,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与南阳湖的合称)与东平湖,在山东东阿县的 位山附近穿过黄河,再沿京杭运河北段到天津。主干线1150km,其中黄河以南长651km,穿黄段长9km,黄河以北 长490km。引水口附近的长江水位受海潮影响,有时低于海平面,而输水干线最高点东平湖水位为海拔42m,从长 江到东平湖需分段抽水,泵站扬程共约65m,从东平湖到天津可自流输水。山东向胶东输水的分干线,从东平湖 向东经济南到引黄济青输水河上段可自流输水,下段向青岛及烟台输水则需分段抽水。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内容简介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内容简介

在经济合理的节水水平下, 预计到
!"-"年在受水区可实现节水量 )*亿 (),
到 !")" 年可再实现 占需水量的 -)$+% ; 年节水量 )# 亿 (),占需水量的 -/$!% 。 随着节水工作的不断深入,节水的难 度和投资也会随之增大。
#" 治

!"-" 年受水区主要城市废污水排
放 总 量 为 -!"$) 亿 (), !")" 年 将 达 到
!"-" 年 和 !")" 年 用 于 受 水 区 城 市 工
中国水利 !"")$- 5 刊
--
南水北调
!"#$%&$"&’"($% )*$+( ,(*-./+(
!"
中国水利 "##$%! & 刊
!"#$%&$"&’"($% )*$+( ,(*-./+(
南水北调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东线治污 规划
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重点研究了东线第一期工程和中线第 一期工程对长江口海水入侵的影响、 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 响以及东线工程治污规划。
! 一 " 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口海水
入侵的影响 长江口海水入侵问题是因潮汐活 动所致并长期存在的自然现象,也受 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长江大通水 文站以下沿江两岸有数百个抽水站, 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长江口 的综合治理。 从三条调水线路的情况分析, 西 线、 中线工程由于有三峡工程、 洞庭湖、 鄱阳湖等一系列水库和湖泊的调节, 对 长江口盐水入侵影响不大。 东线第一期 只 工程调水规模仅增加抽江!"" # % &,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中线工程总干渠从丹江口水库河南省淅川县陶岔渠首引水,至北京团城湖,输水总干渠全长1267km,天津干渠从河北省徐水县分水至天津外环河,长154km。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我省既是水源地又是受水区,是渠道最长、移民最多、占地最多、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

在我省境内包括丹江口水库库区工程和输水总干渠两部分。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新增淹没面积302.5平方公里,其中我省境内新增淹没面积为144平方公里,占地21.7万亩,淹没影响房屋面积258.4万平方米,需搬迁安置移民15.7万人;总干渠在我省境内731公里,流经8个省辖市,21个县(市),占地35.5万亩,其中永久占地18.1万亩,临时占地17.4万亩,需拆迁房屋208万平方米。

拆迁涉及人口5.5万人;年调水量95亿立方米,分配我省用水量37.69亿立方米;主体工程静态总投资1367亿元,其中我省境内投资约670亿元。

我省受水区内规划供水城镇为43座,其中11座省辖市市区、7座县级市和25座县城,输水形式采用管道为主,计划2010年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

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从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时首次提出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到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把南水北调列入我国跨世纪骨干工程,再到2002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历经五十余年的规划设计、科学论证和反复比选,最终形成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和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工程实施方案。

通过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四横三纵”的中国大水网总体布局,实现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十分有利于在更广范围内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

工程建成后总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几乎相当于新增加一条黄河,对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局面,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认识与评价——学号:摘要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

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关键词:南水北调认识评价南水北调线路图前言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正文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西线工程截至目前,还没有开工建设。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东线工程开工最早,并且有现成输水道。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扩容的汉江丹江口水库调水,经陶岔渠首闸(河南淅川县九重镇),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终点北京。

中线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沿线的20余座城市供水。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南水北调西线总体方案

南水北调西线总体方案
1.经济效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施后,将有效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生态环境效益:工程实施将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有利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3.社会影响:工程实施将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增强水资源支撑能力,为我国北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南水北调西线总体方案
第1篇
南水北调西线总体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缓解这一状况,国家决定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长江、汉江水资源调配至黄河流域,为北方地区提供稳定的水源保障。
3.社会影响风险:包括移民安置、土地利用、水资源分配等方面的问题。
防范措施:依法依规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合理补偿受损利益,确保社会稳定。
本方案旨在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提供总体指导,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在依法依规、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为我国北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2.输水区:主要包括黄河流域,工程采用隧洞、渡槽、管道等输送方式,将水源从水源区输送到受水区。
3.受水区:主要包括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份,工程通过新建水库、渠道等设施,将输水区的水资源合理调配至受水区。
四、主要工程内容
1.水源区工程:
(1)新建水库:在长江上游和汉江流域新建水库,提高水源地水资源调控能力。
二、项目目标
1.合理调配水资源,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
2.提高北方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内容简介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内容简介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内容简介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一、调水规模论证(一)黄淮海流域资源性缺水严重2 0 0 0年黄淮海流域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有效灌溉面积、粮食产量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和粮食、棉花的主产区,具有承东启西、优势互补的有利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7. 2%,人均水资源量为4 6 2立方米,为全国人均的五分之一,是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不适应的地区,资源性缺水严重。

由于长期干旱缺水,尽管各地特别是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都加大了节约用水的力度,但仍然不得不过度开发利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不合理占用农业和生态用水以及使用未经处理的污水,造成目前黄河下游断流频繁,淮河流域污染严重,海河流域基本处于“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和地下水严重超采的严峻局面。

黄河、淮河和海河三大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都已分别高达6 7%、 6 0%和超过95%, 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特别是海河流域,为了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期过量开发利用地表水,平原河道长期干涸,被迫大量超采地下水,2 0多年来已累计超采9 0 0多亿立方米,造成地下水位大面积持续下降。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的过量开发,导致河湖干涸、河口淤积、湿地减少、土地沙化、地面沉陷以及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日趋恶化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采取节水、污水资源化、挖掘已有工程潜力等多种措施的前提下,经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黄淮海流域缺水量现状为14 5亿〜2 1 0亿立方米, 2 0 10年为2 10亿〜2 80亿立方米,2 0 3 0年为3 2 0亿〜3 9 5亿立方米。

(二)供水目标与范围南水北调工程的根本目标是改善和修复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

由于黄淮海流域的缺水量80%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因而优先实施东线和中线工程势在必行;在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的缺水量中,又有6 0%集中在城市,城市人口和工业产值集中,缺水所造成的经济社会影响巨大。

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

3.人工河道清理问题 中国北方降雨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份,人工河 流经部分的河道一次大雨就可能将其完全堵塞,使 河道完全失去作用。 4.调水过多 . 南水北调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北方人口的用水问题, 其次是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只应该是一般性考虑, 即使是农业用水,也应该采取以色列模式用水。 2005年北京工农业用水在10亿立方米左右,其居民 生活用水只有5.4亿立方米,而现行调水规划光中线 工程就是130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也作出明确规定。 其中第二十条规定,“南水北调主体工程建设采用项目法 人直接管理、代建制、委托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实行代 建制和委托制的,项目法人委托项目管理单位,对一个或 若干单项工程的建设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专业化管理。 项目管理单位在单项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职责范围、工作内 容、权限等,由项目法人与项目管理单位在合同中约定。 南水北调主体工程建设项目代建和委托管理办法由南水北 调办另行制定。”
一、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
二、南水北调工程的特点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投资巨额,涉及范围广,影响 十分深远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同时,又是一个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条件下,采取“政府宏观调控,准市场机制运作,现代企 业管理,用水户参与”方式运作,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超大 型项目集群。其建设管理的复杂性、挑战性都是以往工程建设 中不曾遇到的。 1.工程多样性 工程多样性:工程点多、线长,东、中线一期工程包含单 工程多样性 位工程2700余个。其中,不仅有一般水利工程的水库、渠道、 水闸,还有大流量泵站,超长、超大洞径过水隧洞,超大渡槽、 暗涵等。
2、巨大的经济效益 除了间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外,由于 对南水北调工程投入了大量资金,据东、中线总体可 研阶段估算,仅此项每年可以拉动中国经济0.2至0.3 个百分点。调水工程通水后,我国北方增加了水资源 的供给,每年将增加工农业产值500亿元。另外,由 于调水工程的实施,每年可增加就业人口50至60万人 就业。

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特点及实施策略

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特点及实施策略
S uht- rhWae a s r n tr c ne& Teh oo y o t-oNo t trTrn f sa dWae i c e Se c n lg
Vo. No 3 1 5 .
20 0 7年 6月
பைடு நூலகம்
J n2 0 u 0 7
河北 省 南水 北 调 配套 工 程 特 点及 实 施 策 略
( 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 石家庄 0 0 1 ) 5 0 1
摘要 : 阐述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特点 , 提出按 照全面规划 、 统筹兼顾 、 分步实施 、 讲求实效 的配套工程规划思路 , 通 过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领导 IⅡ 力 紧谋 化 , 尽早实现河北省配套工程 开工建设 ; 尽快制定 相关政策 法规等策略 , 以确保 南 水北调工程 效益 的更好发 挥。 关键词 : 河北省 ; 南水北调 ; 配套工程 ; 实施
20 , 0 2年 国务 院批准 了《 南水北 调工 程总 体规划 》东 线 ,
深入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 , 河北省南 水北 调配套工 程规划 》 《 ( 以下简称《 配套规划 》 已编制完 成 , ) 即将上 报河北 省政府 审 批 。《 配套规划 》 紧紧 围绕又快又好发展和构建和谐河北的 目 标, 按照“ 全面规划 、 筹兼顾 、 步实施 、 统 分 讲求实效 ” 的思路 , 系统规划了工程布局 、 实施方案 、 节水治污 、 环境保护 、 管体 建 制、 筹资机制等 内容 , 特别 注重 了规划 的可操 作性 。《 配套 规 划》 自始至终贯穿 了资源节约 、 环境友好 、 人水和谐 、 科学发 展
的新 时期 治 水理 念 。
和 中线主体工程相继 开工建设 。这是 党 中央、 国务院根据 我

南水北调工程的介绍

南水北调工程的介绍

南水北调工程的介绍
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

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受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

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2年国家主席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

自此,在历经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后,调水方案获得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

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

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

2012年9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全面完成。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4.38亿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一期)已经完工并向北方地区调水。

西线工程尚处于规划阶段,没有开工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自2014年全面建成通水以来,南水已成为京津等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超过1.4亿人的主力水源。

其中,为沿线50多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85亿立方米,为受水区压减地下水超采量50多亿立方米。

2023年度,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共调水85.37亿立方米,超额完成年度调水任务。

南水北调总体情况

南水北调总体情况

南水北调情况汇总一、基本概况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

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中上游湖北丹江口水库引水,可自流供水(由水电站自然水头来保证供水系统水压的供水方式)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最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

二、南水北调工程介绍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的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

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1、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2、东线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在长江下游的江苏江都区,终点在天津。

东线工程供水范围:涉及苏、皖、鲁、冀、津五省市,目的是缓解五个省、市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东线工程是在现有的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京杭运河航道工程和治淮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治淮计划兴建一些有关工程规划布置的。

东线主体工程由输水工程、蓄水工程、供电工程三部分组成。

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及线路图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及线路图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及线路图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没有水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存在。

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其中河川径流量为27115亿m3 ,居世界第6位。

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我国水资源的自然分布呈现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为适应缺水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举措,是解决华北、西北地区缺水的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

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我国水资源自然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分布,具有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特点,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河川径流量占全国的83%,耕地面积占全国38%,其中长江流域年径流量为9513亿m3,占全国的35%,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25%,人均和亩均水量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属丰水区;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年径流量占全国的17%,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2%,其中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和胶东地区的河川径流量为1573亿m3,约占全国的6%,耕地面积却占全国的40%,人均和亩均水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缺水区,尤以海河流域更为突出,年径流量只有264亿m3,不足全国的1%,而人口和耕地却分别占全国10%和12%,缺水十分严重。

长江流域与海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的人均水量是海河流域的近10倍,亩均水量为17倍。

江、淮、黄、海四大流域及全国的人均、亩均水量见表1。

我国北方缺水不仅因为水资源少,而且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很大,年径流最大与最小的比值,南方为2~4倍,北方为3~8倍,淮河为15倍,海河则高达20倍。

更为严重的是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交替发生,黄河出现过连续11年枯水年(1922~1932年),平均年径流量只有多年平均量的70%。

海河出现过连续8年枯水年(1980 ~1987 年),平均年径流量只有多年平均量的57%。

山东省南水北调基本情况

山东省南水北调基本情况

山东省南水北调基本情况省南水北调局(2013年7月9日)现分工程概况、机构设置情况、工作开展情况、下步工作安排四个方面介绍我省南水北调基本情况。

一、工程概况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实施的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相连,构成我国水资源配置“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拟在2030年以前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首先调水到山东半岛和鲁北地区,有效缓解该地区最为紧张的城市缺水问题,并为向天津应急供水创造条件,规划工程规模为抽江500立方米每秒,入东平湖100立方米每秒,过黄河50立方米每秒,送山东半岛50立方米每秒。

二期工程增加向河北、天津供水,在第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扩建输水线路至河北省东南部和天津市,扩大抽江规模至600立方米每秒,过黄河100立方米每秒,到天津150立方米每秒,送山东半岛50立方米每秒。

三期工程扩大抽江规模扩大至800立方米每秒,过黄河200立方米每秒,到天津100立方米每秒,送山东半岛90立方米每秒,计划于2030年以前建成。

南水北调东线在山东境内规划为南北、东西两条输水干线,全长1191公里,其中南北干线长487公里,东西干线长704公里,在我省形成“T”字型输水大动脉和现代水网大骨架,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期工程建成试通水,即标志着我省已彻底解除因遇枯水年、特枯年而发生的水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如2002年特大干旱造成南四湖、多数水库干涸,烟台、威海等胶东城市发生水资源危机,以至于从江苏紧急调水维持南四湖生态,烟台在门楼水库库底打井维持生活用水);一期工程正常运行后,我省供水区范围涉及的13个市、68个县(市、区)每年可调引长江水15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当地缺水矛盾,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期工程建成后,我省每年可引长江水37亿立方米,将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方案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方案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方案一、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与意义1. 背景中国北方地区是水资源短缺地区,尤其是黄淮海平原地区,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由于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过度开采,导致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与需求严重不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水资源压力。

2. 意义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水、调沙、调科技等手段来解决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南水北调工程可以有效调剂水资源,减轻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压力,保障供水安全;其次,南水北调工程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最后,南水北调工程还可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提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全国统一市场。

二、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方案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分为中线工程、东线工程和西线工程三个部分,其中中线工程是最大、最复杂的工程之一。

总体方案主要包括项目选址、水源地选取、输水方式、保障措施等方面。

1. 中线工程总体方案中线工程主要从长江干流中下游的湖北襄阳市启动,自南向北分别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输水。

中线工程的总体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选址中线工程的项目选址主要考虑了输水距离、地质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在满足输水需要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2)水源地选取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主要选择了江汉平原和江汉上游盆地等地区,通过调水来解决中部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3)输水方式中线工程输水方式主要采用了地表水、地下水、引江水等多种方式,并且充分考虑了地质条件、水质保护、生态环境等因素。

(4)保障措施中线工程在施工前后都做了充分的保障措施,包括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测、防渗措施、生态修复等,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2. 东线工程总体方案东线工程主要从江苏淮安市开发,自东向北向沿海城市输水。

东线工程的总体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选址东线工程的项目选址主要考虑了输水距离、地质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在满足输水需要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佚名
【期刊名称】《地质装备》
【年(卷),期】2002(003)004
【摘要】@@ 南水北调是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解决北方地区(主要是黄淮海流域)缺水的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它关系到我国黄淮海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

遵照慎重研究,充分论证,科学决策的原则,近年来,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分别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研究和论证,对北方地区的缺水形势、节水治污安排、长江可调水量、生态环境影响、调水线路总体规划、工程规模、工程建设与运营的有关经济、管理政策等问题取得了共识。

……
【总页数】5页(P28-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8
【相关文献】
1.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基本特点 [J], 张国良;许新宜
2.体制机制是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保障基础 [J], 许新宜
3.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创新理念--重点专题研究成果回顾 [J], 祝瑞祥
4.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基本特点 [J], 张国良;许新宜
5.国务院关于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批复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规划路线有何看法、意见或建议

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规划路线有何看法、意见或建议

1.试述三峡水库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防洪作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耕地9000余万亩,人口7500万,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又是工商业较发达的地区。

由于地面高程普遍低于洪水位数米至十数米,历史上洪灾频繁而严重。

建国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完成了加高加固堤防土石方30余亿m3,兴建了荆江分洪等分洪工程,安排了一批分蓄洪区,修建了丹江口等有防洪作用的支流水库,目前正继续实施1980年制定的以防御1954年类似洪水为目标的平原防洪方案。

发电效益,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768万kw,年发电量840亿kwh,主要供应华东、华中地区,小部分送川东,每年可替代煤炭约4000 - 5000万t。

是供华中、华东地区的一个最优电源点。

它将为华东、华中地区供应可靠、廉价、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并对缓和两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煤炭运输巨大压力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华东、华中地区工农业发达,但能源不足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两地区煤炭资源分别只占全国的3.6%和3.2%,目前即需从北方调入煤炭,进一步发展火电受到煤炭生产和运输的制约。

华东地区水能资源开发殆尽,华中地区剩余的水能资源70%集中在三峡河段。

据两地区电力发展规划,从1986年起15年内两地区需新增电力8000万kw,30年内需新增1.7亿kw,按兴建三峡电站并尽可能建设核电,预测2000年两地区从区外调入的煤炭仍分别达8500万t和4475万t,2015年分别达到1.7亿t和1.15亿t。

若不建三峡,煤炭运输将更为困难。

航运方面,据有关方面预测,川江下水运量2030年为5000万t。

目前川江通过能力仅约1000万t。

主要原因是川江航道坡陡流急,在重庆至宜昌660km 航道上,落差120m,共有主要碍航滩险139处,单行控制段46处。

三峡工程修建后,航运条件明显改善,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运输成本可降低35- 37%。

不修建三峡工程,虽可采取航道整治辅以出川铁路分流,满足5000万t出川运量的要求,但工程量很大,且无法改善川江坡陡流急的现状,万吨级船队不能直达重庆,运输成本也难大幅度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基本特点根据我国水土资源分布的特点,毛泽东主席于1952年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

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关怀下,水利部与有关部委及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通力合作,组织规划、设计、科研、教育等有关单位对南水北调工程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和反复的研究论证,形成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北方地区持续干旱,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严峻局面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南水北调工作又做出了进一步的部署,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为规划和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指明了方向。

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为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是必要的,要在科学选比、周密计划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为了落实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水利部在认真分析和总结以往大量前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于2000年9月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重点分析了北方地区面临的缺水形势,就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布局、近期实施方案、投资结构与筹资方式、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并先后征求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和部分资深专家的意见。

2000年9月27日,朱镕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座谈会,听取了水利部关于《实施意见》的汇报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及与会专家的意见,对南水北调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朱总理指出,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和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务必做到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朱总理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势在必行,但是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

关键在于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

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关于“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的精神,以及中央领导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水利部于2000年12月21—23日在北京召开了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座谈会,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以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湖北省政府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会议部署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规划工作,要求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各省(直辖市)抓紧编制城市水资源规划,重点开展节水、治污、供水、水资源配置和水价调整等专项规划,把“三先三后”的原则真正落到实处;总体规划要在认真做好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开展需调水量预测与分析;依据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研究论证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布局和分期实施方案;按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的改革。

要通过南水北调工程的兴建,促进节约用水、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系统修复,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自2000年9月以来,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规划和研究工作。

第一,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要求,充分考虑价格杠杆和科技进步对促进节水的作用,采用较先进的用水定额,结合经济结构调整,把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前提,分析不同水平年节水、污水资源化的数量、投资与措施,深入研究对调水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编制完成了《南水北调节水规划要点》(附件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附件2)和《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附件3)。

第二,南水北调工程沿线44座城市水资源配置规划。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水利部组织东线和中线工程沿线7省(直辖市)政府,开展了南水北调沿线44个城市的《南水北调城市水资源规划》(附件4),重点是节水、治污、水资源配置和水价调整等专项规划。

同时,还组织开展了《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附件5)和《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附件6)。

在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充分论证北方受水区的需调水量,为科学合理地确定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规模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和分期实施方案拟定。

依据水资源配置最新研究成果和过去50年大量的工作成果,通过多种方案比选,依据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论证工程总体布局和优化分期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附件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附件8)、《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及第一期工程规划》(附件9)和《南水北调工程方案综述》(附件10)。

第四,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研究。

按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结合南水北调工程的特点,重点研究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工程筹资方案、水价形成机制以及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编制完成了《南水北调工程水价分析研究》(附件11)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研究》(附件12)。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是在上述4部分工作所形成的12个附件和45项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研究集成的。

本次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与以往的规划相比较,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主要特点:(1)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黄淮海流域是我国严重缺水地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长期干旱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许多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过量超采,地面沉降塌陷,水体严重污染,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规划》强调南水北调的根本目标是改善和修复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的生态环境。

同时,在保证调水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高度重视调水区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兴建必要的、适当超前的生态补偿工程。

(2)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确定调水规模。

南水北调工程的近期供水目标,主要是城市的生活和工业用水,同时兼顾农业和生态用水。

解决农业缺水主要依靠发展节水灌溉、调整种植结构等措施,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

同时,将现在城市挤占的部分农业用水份额退还给农业,以及将城市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的水量部分供给农业。

在丰水季节,通过合理调度还可直接向农业和生态补水。

在充分考虑节水、治污和挖潜,合理配置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基础上,本着适度从紧的精神,科学、合理地确定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规模。

经论证,规划到2050年,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多年平均调水规模分别为148亿m3、130亿m3和170亿m3,合计为448亿m3.(3)工程建设实行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考虑到受水区的需水量增长是一个动态过程,节水、治污和配套工程建设将有一个实施过程,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也需要有一个观察和实践的过程,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应当既积极而又慎重。

经论证,东线和中线将分别按三期和二期建设,其第一期工程可以先期实施。

东线工程将在加强治污和水质保护的基础上,第一期工程抽江规模89亿m3(其中新增抽江规模39亿m3,江苏现有的年调水能力50亿m3),供水至山东。

中线工程将以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为水源,第一期工程的调水规模为95亿m3,向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供水,其中向黄河以北输水63亿m3.东线第一期工程和中线第一期工程将分别于2007年和2010年前建成。

西线工程要继续进行前期工作,规划分三期建设,第一期工程将于2010年前后开工,年调水规模为40亿m3.(4)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的建设管理体制和水价形成机制。

按照“政府宏观调控、准市场运作、现代企业管理、用水户参与”的原则,分析论证了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建设,按各地需水量多少筹集地方建设资金,并且建立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南水北调主体工程项目业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按照“还贷、保本、微利”和实行两部制水价的原则,论证了建立新的水价形成机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东线和中线工程口门水价测算以及受水区用水户水价承受能力分析的成果表明,南水北调主体工程可以实现良性运行。

(5)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是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综合研究的成果。

在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坚持民主论证、科学选比的原则,对社会各界和不少专家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对参与选比的重要线路都组织了现场复勘或查勘,补充或更新了大量基础资料,组织技术大协作。

参与总体规划工作的单位,除了水利系统的10个规划、设计和科研单位外,还有国务院有关部(委、局、中心)的14个科研教育单位和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沿线7省(直辖市)及44个地级市政府的计划、水利、建设、环保、国土、农业、物价等部门。

参与规划与研究工作的涉及经济、社会、环境、农业、水利等多个学科的科技人员超过2 000人。

为了保证规划和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利部先后召开了近百次专家咨询会、座谈会和审查会,与会专家近6 000人次,其中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0人110多人次,广泛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水利部有关部门和流域机构曾多次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有关部门交换意见,相互沟通。

水利部于2002年2月初完成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并分别送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农业部、建设部、交通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6部(委、局)以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陕西省9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征求意见。

与此同时,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多次听取了有关部门和部分院士、专家的意见,并先后向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多次汇报。

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沿线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部分院士及各方面专家基本同意《总体规划》提出的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工程规模、分期实施方案、工程投资估算和经济财务评价等。

部(委、局)的意见相对比较集中在运营机制与管理体制上,地方政府的意见相对比较集中在工程规模与筹资方案上,但都共同希望尽早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在“十五”期间抓紧开工建设东线和中线第一期工程,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

根据征求的各方面意见,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对《总体规划》多次进行了认真修改,于2002年7月完成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及12个附件,并联合呈报国务院审批。

国务院总理办公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总体规划》,国务院于2002年12月23日正式下发了批准文件。

南水北调工程是关系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基础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