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之《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二十四孝教案

二十四孝教案

一、二十四孝顺故事教学目标1 学生会读故事的内容,并且能够读通顺流畅。

2 初步理解其含义。

3 做到熟而成诵。

教学重难点重点:背诵内容。

难点:理解含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习故事:二老师示范读一遍本课内容:三逐字逐句讲解句意,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背诵。

亲尝汤药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

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四强化学生理解背诵记忆。

五反馈检查。

二、二十四孝顺故事教学目标1 学生会读故事的内容,并且能够读通顺流畅。

2 初步理解其含义。

3 做到熟而成诵。

教学重难点重点:背诵内容。

难点:理解含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习故事:二老师示范读一遍本课内容:三逐字逐句讲解句意,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背诵。

行佣供母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

遭乱,负母逃难。

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音zhe]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

转客下邳[音pi],贫穷裸跣[音xian],行佣供母。

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母极孝。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自己赤脚做雇工供养母亲,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后人有诗颂曰: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

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四强化学生理解背诵记忆。

五反馈检查。

三、二十四孝顺故事教学目标1 学生会读故事的内容,并且能够读通顺流畅.2 初步理解其含义。

中国文化经典-芦衣顺母(话剧舞台剧本)

中国文化经典-芦衣顺母(话剧舞台剧本)

中国文化经典-芦衣顺母(话剧舞台剧本)简介《芦衣顺母》是一部以中国古代传说故事为基础创作的话剧舞台剧本。

故事讲述了芦衣少年顺藤而上,勇敢地寻找自己失散多年的母亲的经历。

剧本通过表达孝道和勇气的重要性,展现了中国文化中家庭、亲情和传统价值观的力量。

剧情梗概故事开始,年幼的芦衣被母亲带到一座山上,然后母亲突然消失了。

芦衣长大后,决心要寻找母亲。

他听说母亲被困在一个巨大的山洞中,于是决定踏上寻母之旅。

芦衣穿过险恶的山林,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

他勇敢地面对恶势力,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和感激。

最后,芦衣来到了山洞前,发现洞口有一只巨大的怪物守护着。

他不畏困难,冲上前去与怪物搏斗。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芦衣终于打败了怪物,成功地进入了山洞。

在山洞里,芦衣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母亲。

他们相拥而泣,母子重逢的喜悦溢于言表。

母亲告诉芦衣,她被邪恶势力困住了很久,但因为芦衣的勇气和坚持,他们才能够重聚。

故事以芦衣和母亲的重逢为结局,展示了孝道和母爱的伟大力量。

他们的故事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一,激励着人们珍惜家庭关系,勇敢面对困难。

主题和意义《芦衣顺母》这个经典故事传递了几个重要的主题和意义:1. 孝道:故事中的芦衣展现了对母亲的无尽孝心和追寻母爱的决心。

他的行为代表了中国文化中孝道的重要性,激励人们尊敬和孝顺父母。

2. 勇气:芦衣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面临了各种困难和危险,但他从未退缩。

他的勇气和坚持代表了中国文化中勇敢面对挑战的精神,鼓励人们勇往直前。

3. 亲情的力量:故事表达了亲情的伟大和力量。

芦衣和母亲的重逢象征着家庭的团聚和亲情的回归。

这一主题提醒人们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亲人间的深厚情感。

《芦衣顺母》作为中国文化经典的一部分,通过剧本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它在表演艺术中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为观众带来思考和感悟。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芦衣顺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闵损的高尚品质。

(3)学生能够学习作者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会闵损的高尚品质。

(3)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感受闵损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孝道观念。

(2)让学生体会到在家庭中要尊重长辈、关爱家人,才能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闵损的高尚品质。

(3)学习作者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体会闵损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孝道观念。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讲解课文的内容、生字、生词等知识。

演示法 展示闵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闵损的形象和品质。

讨论法 组织学生讨论闵损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朗读法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闵损的高尚品质。

写作法 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孝道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孝道的重要性。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孝道吗?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做过一些孝顺父母的事情?”引导学生回答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芦衣顺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闵损的孝道故事。

”1. 2. 3. 1. 2. 1. 2. 3. 4. 5. 1.讲授新课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十四孝之《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二十四孝之《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四孝之《芦⾐顺母》教学设计认真做事踏实做⼈ 1
教学
内容 3 芦⾐顺母
教学
⽬标知识与技能:
1、诵读《芦⾐顺母》诗⽂,达到熟读成诵。

会记诵诗歌。

2、通过⼈物分析让学⽣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顺⽗母。

过程与⽅法:
让学⽣通过反复朗读、⼩组交流,理解诗句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从⼩培养学⽣懂得感恩,孝顺长辈。

教学重
难点
通过⼈物分析让学⽣受到传统感恩教育并落实到⾏动中课前
准备
收集《芦⾐顺母》故事原⽂插图与视频动画。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次备课
⼀、谈话导⼊、情境激趣
原⽂
周闵损,字⼦骞,早丧母。

⽗娶后母,⽣⼆⼦,⾐
以棉絮;妒损,⾐以芦花。

⽗令损御车,体寒,失纼
(zh èn)。

⽗查知故,欲出后母。

损⽈:"母在⼀⼦寒,母
去三⼦单。

"母闻,悔改。

24孝故事教学计划

24孝故事教学计划

二十四孝故事教学计划四年级下册中心小学24孝故事教学计划一、背景材料“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

流传数百年的“24孝”故事正是中国孝文化的集中体现。

二、教材分析1、孝感动天2、戏彩娱亲3、鹿乳奉亲4、百里负米5、啮指痛心6、芦衣顺母7、亲尝汤药8、拾葚异器9、埋儿奉母 10、卖身葬父 11、刻木事亲 12、涌泉跃鲤13、怀橘遗亲 14、扇枕温衾 15、行佣供母 16、闻雷泣墓17、哭竹生笋 18、卧冰求鲤 19、扼虎救父 20、恣蚊饱血21、尝粪忧心 22、乳姑不怠 23、涤亲溺器 24、弃官寻母)三、教学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24孝”,人们也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争议。

今年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新“24孝”行动标准与旧“24孝”形成对比,就是想告诉大家,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对‘孝’文化的理解,既要传承又要有创新”。

四、讨论思考“孝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鲜明的民族性、继承性、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的作用?(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起积极作用;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起消极作用)二十四孝走过六百余年中国孝文化怎传承(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二十四孝图》教学设计

《二十四孝图》教学设计

《二十四孝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二十四孝图》的内容和文化背景。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对传统孝道观念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二十四孝图》中的主要故事和人物形象。

(2)理解古代孝道观念的内涵和演变。

2、难点(1)引导学生对《二十四孝图》中的孝道观念进行批判性思考,区分其中的精华与糟粕。

(2)培养学生将古代孝道观念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孝道的视频或讲述一个现代社会中的孝道故事,引起学生对孝道话题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孝道的理解和看法,引导学生思考孝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1)介绍《二十四孝图》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选取《二十四孝图》中的几个典型故事,如“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和所体现的孝道观念。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二十四孝图》中的某些故事,讨论其中的孝道观念在现代社会是否仍然适用,以及如何看待其中一些极端或不合理的行为。

(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批判性思考(1)引导学生对《二十四孝图》中的孝道观念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封建礼教和愚孝成分。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5、对比分析(1)将古代孝道观念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异同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孝道精神,使其符合时代的需求。

6、阅读拓展(1)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与孝道相关的文学作品,如《论语》中的有关章节、朱自清的《背影》等,进一步加深对孝道的理解。

(2)要求学生写一篇读书笔记,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7、总结归纳(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传承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芦衣顺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闵损的孝顺和宽容,学习他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闵损的孝顺和宽容。

2. 教学难点:体会闵损的内心感受,学习他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的生字词、背景知识等。

2. 朗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故事,体会人物的情感。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4. 表演法: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孝顺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孝顺的重要性。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孝顺吗?引出课题:芦衣顺母2. 讲授新课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认读生字词。

介绍故事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让学生自由朗读故事,思考故事的主要内容。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

3. 深入探究让学生默读故事,找出描写闵损的语句。

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语句,体会闵损的孝顺和宽容。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感受人物的情感。

4.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闵损,你会怎么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生字词、故事的主要内容、闵损的优秀品质等。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孝顺和宽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学习闵损的优秀品质,做一个孝顺和宽容的人。

6. 布置作业让学生抄写生字词。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故事。

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故事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了故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海滨小学王燕教学目标1.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伟大的,报答不完的。

2.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子女应尽的责任。

3.初步学会理解、体谅父母,能主动与父母沟通,主动分担家务。

4.进一步体会孝敬父母是每个人应有的美德。

教学难点:1.初步学会理解、体谅父母,能主动与父母沟通。

2.初步学会理解、体谅父母,能主动与父母沟通,主动分担家务。

教师准备:1.收集《二十四孝》图,并布置于教室周围。

2.田世国新闻报道,为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

教学过程:活动一、看一看,了解美德故事1.提问:你看了这段广告,有什么想说的?(播放公益广告《为妈妈洗脚》)2.交流。

3.听读原文学生跟随录音读原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4.了解人物学生通过课前搜集曾参的人物简介初步了解人物,教师课上进一步出示人物相关介绍及趣味故事。

5.理解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对照译文充分理解故事的内容及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理解孝顺父母的品质。

6.讲述故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讲述故事。

(一)为什么要孝敬父母?1.父母是社会主义劳动者2.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3.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讨论现实生活中我们与父母之间交往特点:排斥、逆反、顶撞实物投影:家长的信让学生体会并讨论家长的信,启发学生理解父母,进一步引入该怎样孝敬父母(讨论)(二)怎样孝敬父母?1.尊敬和爱戴父母棗棗从现在做起(1)听从父母的教导:在父母教育我的时候,要认真听讲,虚心接受父母的意见,牢记父母的话。

(2)关心体贴父母:在父母工作的时候,不吵不闹,不打扰父母工作和学习,父母在休息的时候,走路要轻,说话要低,不妨碍父母的休息;父母干活累了,要给父母倒水喝,给父母捶背在吃东西的时候,要把好的东西先给父母吃,让爸爸妈妈高兴......(3)尊重父母的意见:听到父母讲话;便有礼貌地认真地听,也不插嘴;当父母批评我的时候,我不要生气,因为这是为我好。

不能与父母顶嘴。

(4)体谅父母的难处:不向父母要好东西。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芦衣顺母”这个故事的内容和含义。

2、引导学生体会闵损的孝顺和宽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3、帮助学生学习用恰当的方式处理家庭关系中的矛盾。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故事中闵损的行为和心理。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孝顺和宽容。

2、难点(1)让学生深入理解闵损的选择,并能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2)培养学生面对家庭矛盾时的正确态度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闵损的小朋友,他的生活可不像我们现在这么轻松愉快。

那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故事讲解(10 分钟)从前呀,有个人叫闵损,他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

爸爸给他找了个继母,继母一开始对闵损还不错,后来继母生了两个弟弟,就开始偏心,对闵损越来越不好。

冬天到了,继母给两个弟弟做了用棉花填充的暖和棉袄,却给闵损做了一件用芦花填充的“棉袄”。

芦花看着厚,其实一点儿也不保暖。

有一天,爸爸带着闵损和两个弟弟一起出门,闵损冻得直发抖,连马车的缰绳都拿不住。

爸爸生气地骂他:“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用,连缰绳都拿不住!”说着就要拿鞭子抽他。

这一抽呀,闵损的“棉袄”破了,芦花飞了出来。

爸爸这才知道,原来闵损一直穿着这么不保暖的衣服。

3、小组讨论(10 分钟)(1)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①如果你是闵损,你会怎么做?②继母这么对待闵损,闵损应该原谅她吗?(2)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

4、角色扮演(10 分钟)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闵损、爸爸、继母和两个弟弟,把这个故事演出来。

其他同学认真观看,然后说一说他们表演得好不好,哪里好,哪里不好。

5、思考与总结(10 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闵损为什么没有在爸爸面前告状,说继母的不好?(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经典中华故事-芦衣顺母(话剧形式)

经典中华故事-芦衣顺母(话剧形式)

经典中华故事-芦衣顺母(话剧形式)话剧名称《芦衣顺母》话剧背景《芦衣顺母》是一部经典的中华故事,源自《孝经》中的故事。

该剧讲述了一个孝顺儿子在母亲遭遇困境时,不惜一切代价芦衣顺母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孝道的伟大精神。

话剧剧情第一幕:家庭困境- 场景:一个简陋的农舍- 人物:张母(母亲)、张义(儿子)- 张母因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 张义为了照顾母亲,决定出门谋生。

第二幕:芦衣顺母- 场景:芦衣制作的工坊- 人物:张义、工坊主- 张义芦衣制作技术精湛,得到了工坊主的赏识。

- 张义请求工坊主允许他身穿芦衣,顺母之情。

第三幕:母爱伟大- 场景:张义家中- 人物:张母、张义- 张义身穿芦衣,顺母之情,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 张母感受到儿子的孝顺,感慨万分。

第四幕:家庭和睦- 场景:张义家中- 人物:张母、张义、邻居- 张义的孝顺事迹传遍了邻里,得到了众人的赞誉。

- 张母感叹,孝道是家庭和睦的基石。

话剧主题该剧以孝道为主题,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通过张义身穿芦衣顺母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孝道的伟大精神,呼唤人们尊敬父母,传承孝道。

话剧意义《芦衣顺母》以其深入人心的剧情和深刻的主题,成为了经典中华故事之一。

该剧通过话剧形式,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孝道的力量,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结语《芦衣顺母》是一部充满温情和感动的话剧,通过展现孝顺儿子张义的故事,传承了中华民族孝道的伟大精神。

让我们共同致敬父母,传承孝道,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十四孝之《行佣供母》教学设计

二十四孝之《行佣供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9 行佣供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诵读《行佣供母》诗文,达到熟读成诵。

会记诵诗歌。

2、通过人物分析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顺父母。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小组交流,理解诗句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从小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孝顺长辈。

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分析让学生受到传统感恩教育并落实到行动中课前准备收集《行佣供母》故事原文插图与视频动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情境激趣原文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

遭乱,负母逃难。

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

转客下邳,贫穷裸跣,行佣供母。

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

翻译东汉齐人江革(章帝时任五官中郎将),少年丧父,独自与母亲住在一起(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不幸遭遇战乱,江革背着母亲逃难。

多次遇到匪盗,有的贼人想劫持他入伙,江革就哭着哀告说有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就不忍杀他。

后来,他辗转迁居江苏下邳,穷困地连鞋子都没有了,便做雇工挣钱供养母亲。

母亲所需衣服等,没没有一样缺乏的。

在乱世当中,江革行孝的确比一般人要艰辛困难。

兵荒马乱之中,妻离子散的比比皆是,一家人分散,骨肉分离,可以说是非常平常的事。

江革背着母亲,每逃难到一处,内有母亲要照料、要保全,外又有盗贼在行抢,一日三餐都相当的困难,更怕有盗贼来抓走他,所以他是在险阻艰难中,全人所不能全。

但是江革尽了最大的力量,终于能保全自己身体的安危,而且还能保护他的母亲。

即使在这么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仍然可以克尽为人子的孝道,实在是难中之难。

所以后人称颂他:挽车极劳古,逃贼最间关。

太息江巨孝,能为人所难。

孝子忠臣,可以像日月一样永恒地照耀世间。

江革在这么艰困的环境当中还能脱险,为母亲做最好的孝养。

由此可见,环境的好坏并不足以影响孝子的心,只要我们有一颗真诚心,任何环境我们都可以做到孝亲、敬亲。

二、配乐诵读、品读解意1、师配乐范读、领读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芦衣顺母”这个故事的内容和蕴含的孝道精神。

2、引导学生体会闵损的善良和宽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3、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讲述这个故事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芦衣顺母”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情感。

(2)体会孝道的内涵和重要性。

2、难点(1)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如何让学生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深刻理解和传承传统孝道文化。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故事的背景、情节和人物,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含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和自己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孝道的力量。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孝道的视频或者讲述一个简单的与孝顺父母相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芦衣顺母”的故事。

2、故事讲解(15 分钟)(1)教师详细讲述“芦衣顺母”的故事: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闵损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2)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细节和人物的情感。

3、小组讨论(15 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 6 人。

(2)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闵损为什么要恳求父亲饶恕继母?从这个故事中,你认为什么是孝道?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孝道?(3)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二十四孝图之六:芦衣顺母

二十四孝图之六:芦衣顺母

二十四孝图之六:芦衣顺母
二十四孝图之六:芦衣顺母
原文: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以衣芦花。

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紖。

父察知故,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母闻,悔改。

诗赞: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译文:春秋时期鲁国的闵损,字子骞(孔子的弟子,以德孝著称),幼年时母亲就死了。

父亲续娶了后妻,后母又生了两个儿子。

(冬天)继母给两个亲儿子穿着用棉花填絮做的冬衣,因为厌弃闵损,给他穿用芦花填絮的“绵衣”。

一天,父亲出门让闵损驾御马车,闵损因身体寒冷发抖,将缰绳坠落地上(因此被父亲鞭打,打破棉衣发现芦花)。

父亲得知闵损受到虐待后,要休掉后妻。

闵损求父亲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孩子受冷;赶走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继母听说,立即悔恨知错,从此改过。

芦衣顺母

芦衣顺母

芦衣顺母一、教学目标:1、认知方面:通过二十四孝故事教学使学生懂得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懂得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上的深情爱戴,然后在具体行为上要有孝行。

2、情感方面: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对父母的亲情和孝敬父母的真情。

3、行为方面: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孝敬父母的自觉性;纠正各种不孝敬父母的思想和行为;在生活中能将爱戴父母落实到行动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故事,激发学生对父母的亲情,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行为。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谈话法四、课前准备:了解二十四孝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我们鱼台县有一个美称,大家知道是什么吗?为什么会有这个美称?2、大家都知道是因为闵子骞,对于闵子骞大家又了解多少?3、今天我们就详细的了解一下闵子骞孝感天地的这个小故事——《芦衣顺母》。

(二)品读课文,感受美德。

1、朗读课文,感悟孝心。

2、讨论交流:(1)闵子骞的继母是如何对待他的?(2)闵子骞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为什么?(3)你认为闵子骞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三)、感念父母之爱,懂得孝敬1、学生讲自己的故事,大家一起感受他们的孝心。

2、老师点评。

然后归纳出“我们怎样孝敬父母?”(四)课堂小结:(四)、小结孝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闵子骞对继母都能做到以孝为先,难能可贵,面对继母的虐待,闵子骞没有抱怨,更没有报复。

相反,在父亲要休逐继母的时候,首先想到了两个幼小的弟弟:“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恳求父亲饶恕继母。

这是一种多么宽广的胸怀,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德。

六、课外作业:1、收集一些以“孝”为主题的诗句、名言,和小故事。

2、利用双休日为妈妈服务一天,体会家务劳动的琐碎和辛劳。

二十四孝教学设计

二十四孝教学设计

《亲尝汤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讲《亲尝汤药》的故事。

2.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学做有孝心的孩子。

教学准备:1.古文《亲尝汤药》及对照的现代文。

2.搜集故事主人公刘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指名学生读一读: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2.请学生齐读,之后解释意思,并谈自己的理解。

3.师:在我国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就有一位这样大孝至贤的人,他的名字叫刘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亲尝汤药》的故事。

(板书:亲尝汤药)二、初学古文,了解故事:1.教师出示古文《亲尝汤药》: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

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

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

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

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

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

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2.教师范读之后,请学生自由练习,读熟该文。

3.请学生试读,纠正读音(指名三人,)4.全班齐读。

指名说说故事的意思。

(学生根据理解变成现代文,教师适当补充纠正)三、学讲故事《亲尝汤药》:1.出示该故事的现代文,请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同桌互相读,纠正读音。

3.小组内试讲,选出优秀的小讲解员。

4.班内展示讲故事,评选优秀讲解员。

四、补充资料,联系自身谈体会,指导实践:1.搜集并交流其他《二十四孝故事》,并就故事中各个人物谈谈自己的看法。

2.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在现实生活中自己该怎样做。

3.为父母做一件事,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孝心。

《弃官寻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古语有云:“百行孝为先”,可见“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芦衣顺母主题教学策划》

《芦衣顺母主题教学策划》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芦衣顺母主题教学策划》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芦衣顺母主题教学策划》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芦衣顺母主题教学策划》(大纲)一、教学主题与目标1.1《芦衣顺母》故事背景介绍1.2教学主题阐述1.3教学目标设定二、教学内容2.1《芦衣顺母》故事内容梳理2.2传统文化教育与孝道精神传达2.3相关诗词、成语、典故介绍三、教学方法与策略3.1课堂教学方法选择3.1.1讲授法3.1.2对话法3.1.3情景教学法3.1.4互动讨论法3.2教学策略制定3.2.1情感融入3.2.2生活实例引导3.2.3创设情境3.2.4课后实践四、教学过程设计4.1导入新课4.1.1图片展示4.1.2提问方式4.1.3故事梗概介绍4.2讲解故事4.2.1故事细节分析4.2.2孝道精神提炼4.2.3互动环节设计4.3课后总结与反思4.3.1学生分享感悟4.3.2教师点评与引导4.3.3课后作业布置五、教学评价5.1过程性评价5.1.1学生课堂参与度5.1.2课堂讨论表现5.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5.2终结性评价5.2.1课后作业完成情况5.2.2学生感悟与反思5.2.3家长反馈与评价六、教学资源与拓展6.1教学资源整合6.1.1网络资源6.1.2图书资料6.1.3影视作品6.2教学拓展活动6.2.1亲子共读6.2.2孝道实践活动6.2.3文化沙龙与讲座七、教学时间安排7.1课堂教学时间分配7.1.1导入新课(5分钟)7.1.2讲解故事(20分钟)7.1.3互动环节(10分钟)7.1.4课后总结(5分钟)7.2课后实践与拓展活动时间安排7.2.1课后作业(30分钟)7.2.2拓展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教学主题与目标1.1《芦衣顺母》故事背景介绍:《芦衣顺母》是一篇古代孝道故事,发生在我国春秋时期。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戏曲《芦衣顺母》的剧情和主题。

提升学生的戏曲欣赏和表演能力。

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内容
《芦衣顺母》教学活动将包括以下内容:
戏曲剧情和主题的理解:学生将通过观看和分析戏曲《芦衣顺母》,理解剧情和主题。

戏曲欣赏和表演能力的提升:学生将通过学习和练习戏曲唱腔、舞蹈和表演技巧,提升自己的戏曲欣赏和表演能力。

情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将通过演绎戏曲角色和表达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文化素养和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将通过学习和讨论戏曲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发展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观。

教学步骤
戏曲剧情和主题的理解:学生通过观看和分析戏曲《芦衣顺母》,理解剧情和主题。

戏曲欣赏和表演能力的提升: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戏曲唱腔、舞蹈和表演技巧,提升自己的戏曲欣赏和表演能力。

情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演绎戏曲角色和表达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文化素养和价值观的发展:学生通过学习和讨论戏曲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发展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观。

教学资源
戏曲《芦衣顺母》的观看材料。

戏曲欣赏和表演能力的提升的练习和讨论材料。

情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的角色演绎和表达训练材料。

文化素养和价值观的发展的学习和讨论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教学
内容
3 芦衣顺母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芦衣顺母》诗文,达到熟读成诵。

会记诵诗歌。

2、通过人物分析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顺父母。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小组交流,理解诗句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从小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孝顺长辈。

教学重
难点
通过人物分析让学生受到传统感恩教育并落实到行动中
课前
准备
收集《芦衣顺母》故事原文插图与视频动画。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情境激趣
原文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衣
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

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纼
(zhèn)。

父查知故,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寒,母
去三子单。

"母闻,悔改。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翻译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在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二、配乐诵读、品读解意
1、师配乐范读、领读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

3、形式朗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小组读比赛)
4、背诵比赛
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打算?
2、再次齐颂记诵诗歌。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板书设计
3、芦衣顺母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 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教学反思
目标完成情况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师指导情况课堂成功与不足改进方法和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