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与几何或动点问题
中考数学 一次函数综合类问题四大类
大类一、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知识点睛】1.一次函数表达式:y=kx+b(k,b为常数,k≠0)①k是斜率,表示倾斜程度,可以用几何中的坡度(或坡比)来解释.坡面的竖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叫坡度或坡比,如图所示,AM即为竖直高度,uj7BM即为水平宽度,则=AMkBM,②b是截距,表示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2.设直线l1:y1=k1x+b1,直线l2:y2=k2x+b2,其中k1,k2≠0.①若k1=k2,且b1≠b2,则直线l1∥l2;②若k1·k2=-1,则直线l1⊥l2.3.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解题思路从关键点出发,关键点是信息汇聚点,通常是函数图象与几何图形的交点.通过点的坐标和横平竖直的线段长的互相转化将函数特征与几何特征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最后利用函数特征或几何特征解决问题.【精讲精练】1.如图,点B,C分别在直线y=2x和y=kx上,点A,D是x轴上的两点,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则k的值为______.MA B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2. 如图,直线l 1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OA =m ,OB =n ,将△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COD .CD 所在直线l 2与直线l 1交于点E ,则l 1____l 2;若直线l 1,l 2的斜率分别为k 1,k 2,则k 1·k 2=_________.3. 如图,直线483y x =-+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x 轴于点C ,交AB 于点D ,则点C 的坐标为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 的图象l 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探索:若点A 的坐标为(3,1),则它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____________;猜想:若坐标平面内任一点P 的坐标为(m ,n ),则它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应用:已知两点B (-2,-5),C (-1,-3),试在直线l 上确定一点Q ,使点Q 到B ,C 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此时点Q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5. 如图,已知直线l :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将△AOB 沿直线l 折叠,点O 落在点C 处,则直线CA 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6. 如图,四边形ABCD 是一张矩形纸片,E 是AB 上的一点,且BE :EA =5:3,EC=BCE 沿折痕EC 向上翻折,点B 恰好落在AD 边上的点F 处.若以点A 为原点,以直线AD 为x 轴,以直线BA 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直线FC 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7. 如图,矩形ABCD 的边AB 在x 轴上,AB 的中点与原点O 重合,AB =2,AD =1,过定点Q (0,2)和动点P (a ,0)的直线与矩形ABCD 的边有公共点.(1)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2)若设直线PQ 为y =kx +2(k ≠0),则此时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8.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1,1),B (3,1),直线y =2x +b 交边AB 于点E ,交边CD 于点F ,则直线y =2x +b 在y 轴上的截距b 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__.第9题图9. 如图,已知直线l 1:2833y x =+与直线l 2:y =-2x +16相交于点C ,直线l 1,l 2分别交x 轴于A ,B 两点,矩形DEFG 的顶点D ,E 分别在l 1,l 2上,顶点F ,G 都在x 轴上,且点G 与点B 重合,那么S 矩形DEFG :S △ABC =_________. 1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A (4,0),B (0,-4),P 为y 轴上B点下方一点,PB=m(m>0),以点P为直角顶点,AP为腰在第四象限内作等腰Rt△APM.(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点M的坐标;(3)若直线MB与x轴交于点Q,求点Q的坐标.大类二、一次函数之存在性问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知识点睛】存在性问题:通常是在变化的过程中,根据已知条件,探索某种状态是否存在的题目,主要考查运动的结果.一次函数背景下解决存在性问题的思考方向: 1. 把函数信息(坐标或表达式)转化为几何信息; 2. 分析特殊状态的形成因素,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3. 结合图形(基本图形和特殊状态下的图形相结合)的几何特征建立等式来解决问题. 【精讲精练】 1.如图,直线y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点B ,已知点P 是第一象限内的点,由点P ,O ,B 组成了一个含60°角的直角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2. 如图,直线y =kx -4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B ,C 两点,且43OC OB =. (1)求点B 的坐标和k 的值. (2)若点A 是第一象限内直线y =kx -4上的一个动点,则当点A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OB 的面积是6?(3)在(2)成立的情况下,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POA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梯形OABC的边OC,OA分别与x轴、y轴重合,AB∥OC,∠AOC=90°,∠BCO=45°,BC=点C的坐标为(-9,0).(1)求点B的坐标.(2)若直线BD交y轴于点D,且OD=3,求直线BD的表达式.(3)若点P是(2)中直线BD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以O,D,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点C 是直线y =kx +3上与A ,B 不重合的动点.过点C 的另一直线CD 与y 轴相交于点D ,是否存在点C 使△BCD 与△AOB 全等?若存在,请求出点C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 如图,直线122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C 的坐标为(-3,0),P (x ,y )是直线122y x=+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A重合).(1)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C的面积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求出此时(2)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PC的面积为278点P的坐标.(3)过P作AB的垂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E,F两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EOF≌△BOA?若Array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大类三、一次函数之动点问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知识点睛】动点问题的特征是速度已知,主要考查运动的过程.1.一次函数背景下研究动点问题的思考方向:①把函数信息(坐标或表达式)转化为基本图形的信息;②分析运动过程,注意状态转折,确定对应的时间范围;③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研究几何特征,设计解决方案.2.解决具体问题时会涉及线段长的表达,需要注意两点:①路程即线段长,可根据s=vt直接表达已走路程或未走路程;②根据研究几何特征需求进行表达,既要利用动点的运动情况,又要结合基本图形信息.【精讲精练】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直线334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O 匀速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 (1)求OA ,OB 的长.(2)过点P 与直线AB 垂直的直线与y 轴交于点E ,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EOP ≌△AOB ?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在直角梯形COAB中,OC∥AB,以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8,0),B(8,11),C(0,5),点D为线段BC的中点.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OA—AB—BD的路线运动,至点D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1)求直线BC的解析式.(2)若动点P在线段OA上运动,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OPDC的面积是梯形COAB面积的14?(3)在动点P的运动过程中,设△OPD的面积为S,求S与t4.如图,直线y =+与x 轴交于点A,与直线y =交于点P .(1)求点P 的坐标. (2)求△OP A 的面积.(3)动点E 从原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OA 方向向终点A 运动,过点E 作EF ⊥x 轴交线段OP 或线段P A 于点F ,FB ⊥y 轴于点B .设运动时间为t 秒,矩形OEFB 与△OP A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5.如图,直线l的解析式为y=-x+4,它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平行于直线l的直线m从原点O出发,沿x轴的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它与x轴、y轴分别交于M,N两点,设运动时间为t秒(0< t <4).(1)求A,B两点的坐标;(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MON的面积S1;(3)以MN为对角线作矩形OMPN,记△MPN和△OA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2,试探究S2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大类四、一次函数之面积问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知识点睛】1. 坐标系中处理面积问题,要寻找并利用横平竖直的线, 通常有以下三种思路: ①公式法(规则图形);②割补法(分割求和、补形作差); ③转化法(例:同底等高). 2. 坐标系中面积问题的处理方法举例 ① 割补求面积(铅垂法):12△APB S ah = 12△APB S ah= ②转化求面积:l 1l 2如图,满足S △ABP =S △ABC 的点P 都在直线l 1,l 2上.二、 精讲精练1. 如右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3),B (3,-2),则△AOB 的面积为___________.2. 如图,直线y =-x +4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点B ,点P 的坐标为(-2,2),则S △PAB =___________.第2题图 第3题图3. 如图,直线AB :y =x +1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点B ,直线CD :y =kx -2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C ,点D ,直线AB 与直线CD 交于点P .若S △APD =4.5,则k =__________.4. 如图,直线112y x =+经过点A (1,m ),B (4,n ),点C 的坐标为(2,5),求△ABC 的面积.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2,4),B (6,6),C (8,2),求四边形OABC 的面积.6. 如图,直线112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C (1,2),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S △ABP =S △ABC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 如图,已知直线m 的解析式为112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以线段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 △ABC ,且∠BAC =90°,点P 为直线x =1上的动点,且△ABP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1)求△ABC的面积;(2)求点P的坐标.8.如图,直线P A: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Q两点,直线PB:y=-2x+8与x轴交于点B.(1)求四边形PQOB的面积.(2)直线P A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PBM的面积等于四边形PQOB的面积?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类一参考答案】 二、精讲精练1.232.⊥,-1 3.7(0)3-, 4.(1,3);(n ,m );1313()55--, 5.y =+ 6.4163y x =-+ 7.(1)-2≤a ≤2;(2)k ≥1或k ≤-1 8.-3≤b ≤-1 9.8:9 10.(1)y =x -4;(2)M (m +4,-m -8);(3)Q (-4,0)【分类二参考答案】 二、精讲精练1.333(4444或(或,或(,) 2.(1)B (3,0),43k =(2)A (6,4) (3)123413(120)03P P P P 或(-)或,或(,)3.(1)B (-3,6) (2)y =-x +3(3)123433(30)(22P P P P +,或或或(,) 4.1261224()(46)5555--,或(,)或,5.(1)33(4)433(4)4x x S x x ⎧--<-⎪⎪=⎨⎪+>-⎪⎩(2)1217919()2424P P --,或(,) (3)12412124()5555P P ,或(-,) 【分类三参考答案】1.(1)OA =4,OB =3; (2)t =1或t =7 2.(1)y =+(2)22(04)(48)t S t <=⎨⎪+<<⎪⎩≤(3)123(08)(08)(0M M M -或或,4(0M 或3.(1)354y x =+(2)32t =(3)4(08)248(819)248(1924)t t S t t t t <⎧⎪=-+<⎨⎪-+<<⎩≤≤4.(1)(3P (2) (3)22(03)(34)t S t <=⎨⎪+-<<⎪⎩≤第21页/共21页 5.(1)(40)(04)A B ,,, (2)2112S t =.(3)2221(02)2388(24)2t tS t t t ⎧<⎪⎪=⎨⎪-+-<<⎪⎩≤ 【分类四参考答案】二、精讲精练1.72 2.8 3.52 4.925.24 6.123451(0)(50)(0)(10)22P P P P --,或,或,或,7.(1)52;(2)12(13)(12)P P -,或,8.(1)10;(2)12162242()()3333M M -,或,。
一次函数的动点问题
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动点问题的方法
解决动点问题的方法包括确定物体的起始位置和速度,并结合一次函数的方程来计算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 这样可以提供关于物体运动情况的详细信息。
一次函数动点问题的应用领域
一次函数的动点问题在物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 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一次函数动点问题的例子
动点问题是指通过建立一次函数的方程来描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情况。 例如,一辆行驶中的小车,它的位置可以用一次函数来描述。
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一次函 数的方程
建立一次函数的方程需要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和推导。通常 可以利用直线上两点的坐标来确定斜率和截距,从而建立方程。
一次函数的动点问题
一次函数是一种形式为y = ax + b的函数,它具有直线的特点。在这个演示中, 我们将探讨一次函数的动点问题及其应用。
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次函数是一种具有线性关系的Fra bibliotek数,变量x的最高次数为1。它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具有斜率和截距两个重要 特征。
一次函数的图像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可以通过斜率和截距来确定。斜率决定了直线 的倾斜程度,而截距决定了直线与y轴的交点。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演示,我们对一次函数的动点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这些知 识能够帮助你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一次函数,并进一步探索更多数学的奥秘。
一次函数之动点问题
一次函数之动点问题(讲义)一、知识点睛动点问题的特征是速度已知,主要考查运动的过程. 1. 一次函数背景下研究动点问题的思考方向:①把函数信息(坐标或表达式)转化为基本图形的信息; ②分析运动过程,注意状态转折,确定对应的时间范围; ③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研究几何特征,设计解决方案. 2. 解决具体问题时会涉及线段长的表达,需要注意两点:①路程即线段长,可根据s =vt 直接表达已走路程或未走路程;②根据研究几何特征需求进行表达,既要利用动点的运动情况,又要结合基本图形信息.二、精讲精练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直线334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O 匀速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 t 秒.(1)求OA ,OB 的长.(2)过点P 与直线AB 垂直的直线与y 轴交于点E ,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EOP ≌△AOB ?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y xOBA2. 如图,直线=3+43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直线BC 与x 轴交于点C ,∠ABC =60°.(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若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C 方向向点C 运动(点P 不与点A ,C 重合),同时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折线CB —BA 向点A 运动(点Q 不与点A ,C 重合),动点P 的运动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动点Q 的运动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APQ 的面积为S ,运动时间为t 秒,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3)当t =4时,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以A ,Q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C ABOxy CABOxy3. 如图,在直角梯形COAB 中,OC ∥AB ,以O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 ,B ,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 (8,0),B (8,11),C (0,5),点D 为线段BC 的中点.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OA —AB —BD 的路线运动,至点D 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秒.(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若动点P 在线段OA 上运动,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OPDC 的面积是梯形COAB 面积的14?(3)在动点P 的运动过程中,设△OPD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P DCxA OByyBO A xCD4. 如图,直线334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直线33y x =交于点P . (1)求点P 的坐标. (2)求△OP A 的面积.(3)动点E 从原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OA 方向向终点A 运动,过点E 作EF ⊥x 轴交线段OP 或线段P A 于点F ,FB ⊥y 轴于点B .设运动时间为t 秒,矩形OEFB 与△OP A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PFE xA OB y5. 如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x +4,它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平行于直线l的直线m 从原点O 出发,沿x 轴的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它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M ,N 两点,设运动时间为t 秒(0< t <4). (1)求A ,B 两点的坐标;(2)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MON 的面积S 1;(3)以MN 为对角线作矩形OMPN ,记△MPN 和△OAB 重 叠部分的面积为S 2,试探究S 2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xy OABm l PM N【参考答案】1.(1)OA =4,OB =3; (2)t =1或t =7 2.(1)343y x =-+(2)223(04)2343(48)2t t S t t t ⎧<⎪⎪=⎨⎪-+<<⎪⎩≤(3)123(0438)(0438)(043)M M M -+-,或,或,443(0)3M 或,3.(1)354y x =+(2)32t =(3)4(08)248(819)248(1924)t t S t t t t <⎧⎪=-+<⎨⎪-+<<⎩≤≤4.(1)(33)P , (2)23(3)223(03)653163243(34)2tt S t t t ⎧<⎪⎪=⎨⎪-+-<<⎪⎩≤5.(1)(40)(04)A B ,,,(2)2112S t =(3)2221(02)2388(24)2t t S t t t ⎧<⎪⎪=⎨⎪-+-<<⎪⎩≤。
一次函数与图形变换下的动点问题 PPT(1001)
C
(0,4)
B
●
P
O
●
(4,0)
A
x
D
探究变式 三
最值问题
y x 4
三、2、如图,取OA的中点D, 动点P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 一位置,使得△POD的周长最小? 最小周长是多少?
(0,4) C
P
● ●
y
B
●D′
O
(4,0)
A
x
D
探究变式四
特殊三角形问题
y x 4
y
(0,4)
点P的行程为 数关系式.
s,
O
x,求 s 与 x 的函
. p A
探究变式一
面积问题
y x 4 y(0,4) C
一·I在上图中以点O为坐标原点、 以OA所在的直线为 x 轴建立平面 直角坐标系,做直线AC . 0 )、 1、点 A 坐标为( 4 , 点 C 坐标( 0 , 4 ) 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
x
探究变式 三
最值问题
y x 4
三、2、如图,取OA的中点D, 动点P运动到何处时,△POD的 周长最小?最小周长是多少?
C
y(0,4)
●
B P
P
● ●
(4,0)
A
x
O
D
探究变式 三
最值问题
y x 4
y
三、2、如图,取OA的中点D, 动点P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 一位置,△POD的周长最小?最 小周长是多少?
B
y x 4
(4,0)
O A
x
探究变式 一
2、若P是直线AC上 的一动点,点P的横 坐标为 x , △OAP的 面积为 S ,求 S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一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
一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一次函数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个函数,它是最基础的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例析一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动点与函数问题例1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点P自点D出发沿D→C→B的路径匀速移动(到点B后就停止).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APD的面积是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解析由于点P的位置有两种可能,可能在DC边上,也可能在边BC上,故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如图1,当点P在DC边上(0≤x≤4)时,y=12.AD.DP=12×4x=2x;如图2,当点P在BC边上(当4<x≤8)时,y=12.AD.PQ=14×4×4=8.所以y=() () 2,04 8,48 x xx⎧≤≤⎪⎨<≤⎪⎩二、动点与距离问题例2 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为直线y=2x+3上的一个动点.问当点A运动到何处时,点A到y轴的距离为1,求出点A的坐标.解析根据点A到y轴的距离为1,可以得到点A的横坐标的绝对值等于1.故点A的横坐标等于1或者-1,即x A=±1.当x A=1时,代入y=2x+3,得到y=2x1+3=5,故点A的坐标为(1,5);当x A=-1时,代入y=2x+3,得到y=2×(-1)+-3=1,故点A的坐标为(-1,1).所以点A的坐标为(1,5)或者(-1,1).三、动点与最值问题例3 如图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2),B(2,3),点M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点M运动到x轴上何处时,MA与MB的和最短.解析点A和点B在x轴的同侧,在x轴上的确定点M的位置,根据最短路径问题的思路,想到利用轴对称知识解决问题,作点A(-3,2)关于x轴的对称点A'(-3,-2),连结A'B交x轴于点M,则有MA+MB=MA'+MB=A'B,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以得到此时的MA与MB的和最短.设经过点A'(-3,-2)、B(2,3)的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kx+b.根据题意,得方程组32 23k bk b-+=-⎧⎨+=⎩解得11kb=⎧⎨=⎩,∴y=x+1.把y=0代入y=x+1,得x=-1,所以点M的坐标为(-1,0).所以,当点M运动到(-1,0)时,MA与MB的和最短.四、动点与面积问题例4 如图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交y轴于点A,交x轴于点B,点N是直线y=-2x+4上的一动点.若AON的面积等于△AOB面积的二分之一,求点N的坐标.所以点N的坐标为(1,2),(-1,6).五、动点与不等式问题例5(2013年河北中考题)如图6,A(0,1),M(3,2),N(4,4),动点P从点A出发,沿y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上移动,且过点P的直线l:y=-x+b也随之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1)当t=3时,求l的解析式;(2)若点M,N位于l的异侧,确定t的取值范围;(3)直接写出t为何值时,点M关于l的对称点落在坐标轴上.t=2时,落在x轴上.六、动点与等腰三角形问题例6(2013龙岩中考题)如图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0,2),B(0,6),动点C在直线y=x上.若以A、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符合条件的点C的个数.解析如图8,AB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y=x相交于点C1.∵A(0,2),B(0,6),∴AB=6-2=4.以点A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直线y=x的交点为C2,C3.∵OB=6.∴点B到直线y=x的距离为6=∵,∴以点B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直线y=x没有交点,所以,点C的个数是1+2=3.。
中考复习函数专题06 一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老师版)
专题06 一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知识对接考点一、怎样解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问题 1、直线的平移规律(1)直线)0(≠+=k b kx y 可由直线)0(≠=k kx y 向上或向下平移得到,当b>0时,将直线kx y =沿y 轴向上平移b 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b kx y +=;当b<0时,将直线kx y =沿y 轴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b kx y +=.简而言之,“上加下减”(2)直线)(m x k y +=可由直线kx y =向左或向右平移得到,当m<0时,将直线kx y =沿x 轴向右平移m 个单位长度,可得到直线)(m x k y +=;当>0时,将直线kx y =沿x 轴向左平移m 个单位长度,可得到直线)(m x k y +=,简而言之,“左加右减”(3)一次函数的图象平移,不会改变图象的形状与大小,平移后的图象与原来的图象平行,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中,k 的值不变,只有b 的值发生变化.专项训练一、单选题1.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是由函数y =2x 的图象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则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y =2x +6 B .y =﹣2x +6C .y =2x ﹣6D .y =﹣2x ﹣6【答案】A 【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平移规律,左加右减得出答案.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y =2(x +3)=2x +6.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注意平移不影响k 的值是关键.2.若一次函数的y =kx +b (k <0)图象上有两点A (﹣2,y 1)、B (1,y 2),则下列y 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y 1<y 2 B .y 1>y 2C .y 1≤y 2D .y 1≥y 2【答案】B首先观察一次函数的x 项的系数,当x 项的系数大于0,则一次函数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小于0,则一次函数随着x 的减小而增大.因此只需要比较A 、B 点的横坐标即可. 【详解】解: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 =kx +b (k <0) 可得此一次函数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 因为A (﹣2,y 1)、B (1,y 2), 根据-2<1,可得12y y >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一次项系数的含义,这是必考点,必须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x 项的系数,当x 项的系数大于0,则一次函数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小于0,则一次函数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2,0)和点(1,1)-,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2y x =- B .2y x =+ C .2y x =-- D .2y x =--【答案】A 【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的解析式. 【详解】设所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kx +b ,其中k ≠0 ∵直线y =kx +b 的图象过点(2,0)和点(1,1)-∵201k b k b +=⎧⎨+=-⎩ 解得:12k b =⎧⎨=-⎩ ∵y =x -2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其一般步骤是:设函数解析式y =kx +b ;根据条件得出关于k ,b 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写出函数解析式,可简记为:设,代,解,答. 4.将一次函数1y x =-+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新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21y x =+ B .4y x =--C .4y x =-+D .41y x =-+【答案】C直接根据“上加下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一次函数1y x =-+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 所得的直线解析式为:13y x =-++, 即:4y x =-+,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几何变换,熟知函数图像的平移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定义:对于给定的一次函数y ax b =+(a 、b 为常数,且0a ≠,把形如()()00ax b x y ax b x ⎧+≥⎪=⎨--<⎪⎩的函数称为一次函数y ax b =+的“相依函数”,已知一次函数1y x =+,若点()2,P m -在这个一次函数的“相依函数”图象上,则m 的值是( ) A .1 B .2 C .3 D .4【答案】A 【分析】找出一次函数1y x =+的“相依函数”,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m 的值. 【详解】解:一次函数1y x =+的“相依函数”为()()1010x x y x x ⎧+≥⎪=⎨--<⎪⎩,∵点P (−2,m )在一次函数的“相依函数”图象上, ∵m =−1×(−2)−1=1.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根据“相依函数”的定义,找出一次函数1y x =+的“相依函数”是解题的关键.6.若把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先绕着原点旋转180°,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恰好经过点A (4,0)和点B (0,﹣2),则原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 A .y =﹣12x ﹣1 B .y =﹣12x +1C .y =12x +1D .y =12x ﹣1【答案】C 【分析】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根据题意,得402k b b +=⎧⎨=-⎩,得到直线解析式为y =12x -2,将其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y =12x -1,绕着原点旋转180°,得解. 【详解】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根据题意,得402k b b +=⎧⎨=-⎩,解得122k b ⎧=⎪⎨⎪=-⎩, ∵直线解析式为y =12x -2,将其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y =12(x +2)-2, 即y =12x -1,∵与y 轴的交点为(0,-1),与x 轴的交点为(2,0), ∵绕着原点旋转180°,∵新直线与与y 轴的交点为(0,1),与x 轴的交点为(-2,0),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y =mx +1, ∵-2m +1=0, 解得m =12, ∵y =12x +1,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平移,旋转问题,熟练掌握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7.数学课上,老师提出问题:“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2)A ,(1,6)B --,由此可求得哪些结论?”小明思考后求得下列4个结论:∵该函数表达式为24y x =-;∵该一次函数的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点(2,44)P a a -该函数图象上;∵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1个 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 【分析】已知一次函数过两个点A (3,2),B (-1,-6),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关系式;根据关系式可以判定一个点(已知坐标)是否在函数的图象上;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可以判定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当k >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关系式可以求出函数图象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进而可以求出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最后综合做出结论. 【详解】解:设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 =kx +b ,将A (3,2),B (-1,-6)代入得:326k b k b +=⎧⎨-+=-⎩, 解得:k =2,b =-4,∵关系式为y =2x -4,故∵正确;由于k =2>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正确; 点P (2a ,4a -4),代入,得:2×2a -4=4a -4,∵其坐标满足y =2x -4,因此该点在此函数图象上;故∵正确; 令x =0,则y =-4,令y =0,则x =2,∵直线AB 与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2,0),(0,-4),因此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24482⨯⨯=≠,故∵错误;因此,∵∵∵均正确,∵不正确.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的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依据关系式求出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进而求出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在解题中渗透选择题的排除法,验证法.8.下列函数关系式:(1)y x =-;(2)1y x =-;(3)1y x=;(4)2y x ,其中一次函数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答案】B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可知:(1)y x =-;(2)1y x =-;是一次函数,(3)1y x=,是反比例函数;(4)2yx ,是二次函数;故一次函数的个数有2个. 故选B .。
一次函数与几何及动点综合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如图反映的过程是:矩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出发,依次沿对角线AC 、边CD 、边DA 运动至点A 停止,设点P 的运动路程为x , ABP S y △.则矩形ABCD 的周长是(P )D A BC61295Oy xA .6B .12C .14D .15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图象可知,当P 点在AC 上,△ABP 的面积y 逐渐增大,当点P 在CD 上,△ABP 的面积不变,由此可得AC=5,CD=4,则由勾股定理可知AD=3,所以矩形ABCD 的周长为:2×(3+4)=14.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矩形的性质.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矩形中三角形ABP 的面积和函数图象,求出AC 和CD 的长.2.小芳步行上学,最初以某一速度匀速前进,中途遇红灯,稍作停留后加快速度跑步去上学,到校后,她请同学们画出她行进路程s (米)与行进时间t (分钟)的函数图象的示意图.你认为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运用排除法解答本题,中间的停留路程不变,可排除BD 两项,最后的加速图象应为比最初的路程增加直线增速更快的图象,C 对3.如图,已知A 1、A 2、A 3、…、A n 、A n+1是x 轴上的点,且OA 1=A 1A 2=A 2A 3=…=A n A n+1=1,分别过点A 1、A 2、A 3、…、A n 、A n+1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y=2x 于点B 1、B 2、B 3、…、B n 、B n+1,连接A 1B 2、B 1A 2、B 2A 3、…、A n B n+1、B n A n+1,依次相交于点P 1、P 2、P 3、…、P n .△A 1B 1P 1、△A 2B 2P 2、△A n B n P n 的面积依次记为S 1、S 2、S 3、…、S n ,则S n 为( )A.121nn++B.31nn-C.221nn-D.221nn+【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1、A2、A3、…、A n、A n+1是x轴上的点,且OA1=A1A2=A2A3=…=A n A n+1=1,∴A1(1,0),A2(2,0),A3(3,0),…A n(n,0),A n+1(n+1,0),∵分别过点A1、A2、A3、…、A n、A n+1,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2x于点B1、B2、B3、…、B n、B n+1,∴B1的横坐标为:1,纵坐标为:2,则B1(1,2),同理可得:B2的横坐标为:2,纵坐标为:4,则B2(2,4),B3(2,6),…B n(n,2n),B n+1(n+1,2n+2),根据题意知:P n是A n B n+1与 B n A n+1的交点,设:直线A n B n+1的解析式为:y=k1x+b1,直线B n A n+1的解析式为:y=k2x+b2,∵A n(n,0),A n+1(n+1,0),B n(n,2n),B n+1(n+1,2n+2),∴直线A n B n+1的解析式为:y=(2n+2)x﹣2n2﹣2n,直线B n A n+1的解析式为:y=﹣2n x+2n2+2n,∴P n(22221n nn++,24421n nn++)∴△A n B n P n的A n B n边上的高为:22221n nnn+-+=21nn+,△A n B n P n的面积S n为:21222121n nnn n⨯⋅=++.故选D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4.如图,已知直线l :x y 33,过点A (0,1)作y 轴的垂线 交直线l 于点B ,过点B 作直线l 的垂线交y 轴于点A 1;过 点A 1作y 轴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B 1,过点B 1作直线l 的垂线交y 轴于点A 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则点A 4的坐标为 A.(0,64) B.(0,128) C.(0,256) D.(0,51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直线l 的解析式为;3, ∴l 与x 轴的夹角为30°, ∵AB ∥x 轴, ∴∠ABO=30°, ∵OA=1, ∴OB=2, ∴3,∵A 1B ⊥l ,∴∠ABA 1=60°, ∴A 1O=4, ∴A 1(0,4),同理可得A 2(0,16), …∴A 4纵坐标为44=256, ∴A 4(0,256). 故选C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5.如图,在矩形ABCD 中,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动点P ,Q 分别从点C ,D 出发,沿线段CB ,DC 方向匀速运动,已知P ,Q 两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终点B ,C .连接OP ,OQ .设运动时间为t ,四边形OPCQ 的面积为S ,那么下列图象能大致刻画S 与t 之间的关系的是【答案】A . 【解析】试题分析:作OE ⊥BC 于E 点,OF ⊥CD 于F 点,如图,设BC=a ,AB=b ,点P 的速度为x ,点F 的速度为y , 则CP=xt ,DQ=yt ,所以CQ=b-yt , ∵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OE 、OF 分别是△ACB 、△ACD 的中位线, ∴OE=12b ,OF=12a , ∵P ,Q 两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终点, ∴a bx y=,即ay=bx , ∴S=S △OCQ +S △OCP =12•12a•(b-yt )+12•12b•xt=14ab-14ayt+14bxt=14ab (0<t <a x), ∴S 与t 的函数图象为常函数,且自变量的范围为0<t <ax).故选A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6.函数321+=x y 的图象与x 、y 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P )(y x ,为直线AB 上的一动点(0>x )过P 作PC ⊥y 轴于点C ,若使PBC ∆的面积大于AOB ∆的面积,则P的横坐标x 的取值范围是( )A 、30<<xB 、3>xC 、63<<xD 、6>x【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PC=x ,OC=132x + ∴BC=12x ∵PBC ∆的面积大于AOB ∆的面积∴x >6. 故选D.考点: 一次函数综合题.7.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BC ,CD 运动至点D 停止.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 ,△ABP 的面积为y ,如果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BCD 的面积是( )A .3B .4C .5D .6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动点P 从直角梯形ABCD 的直角顶点B 出发,沿BC ,CD 的顺序运动,则△ABP 面积y 在BC 段随x 的增大而增大;在CD 段,△ABP 的底边不变,高不变,因而面积y 不变化.由图2可以得到:BC=2,CD=3,△BCD 的面积是12×2×3=3. 故选A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8.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P 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沿A →D →C →B →A 的路径匀速移动,设P 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 ,△APD 的面积是y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是A .B .C .D .【解析】当点P 由点A 向点D 运动时,y 的值为0; 当点p 在DC 上运动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 当点p 在CB 上运动时,y 不变;当点P 在BA 上运动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一次函数几何面积及动点问题
一次函数求几何面积及动点问题1、已知,直线y =2x +3与直线y =-2x -1. (1) 求两直线与y 轴交点A ,B 的坐标; (2) 求两直线交点C 的坐标; (3) 求△ABC 的面积.2、已知如图:直线y1 = 和直线y2相交于点A (4,3), 且OA =OB 。
(1)求B 点的坐标。
(2)求y2的函数解析及点C 的坐标。
(3) 试求△BOC 的面积.3、如图,直线1l 的解析表达式为33y x =-+,且1l 与x 轴交于点D ,直线2l 经过点A B ,,直线1l ,2l 交于点C . (1)求点D 的坐标(2)求直线2l 的解析表达式; (3)求ADC △的面积;(4)在直线2l 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 ADP △与ADC △的面积相等,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χ43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四边形ABCO是菱形,点A 的坐标为(-3,4),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直线AC交y轴于点M,AB边交y轴于点H,连接BM.(1)求直线AC的解析式;(2)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的方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匀速运动,设△PMB的面积为S,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要求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方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B匀速运动,当∠MPB与∠BCO互为余角时,试确定t的值.(第4题)试题答案2、解:(1)由33y x =-+,令0y =,得330x -+=.1x ∴=.(10)D ∴,.-------2分 (2)设直线2l 的解析表达式为y kx b =+,由图象知:4x =,0y =;3x =,32y =-. 4033.2k b k b +=⎧⎪∴⎨+=-⎪⎩,326.k b ⎧=⎪∴⎨⎪=-⎩,∴直线2l 的解析表达式为362y x =-.----------------------5分 (3)由333 6.2y x y x =-+⎧⎪⎨=-⎪⎩,解得23.x y =⎧⎨=-⎩,(23)C ∴-,.-------------------------------------------6分 3AD =,193322ADC S ∴=⨯⨯-=△.-------------------------------------------------------7分(4)(63)P ,.3、解:(1)如图1,过点A 作AE ⊥x 轴,垂足为E .∵A (-3,4),∴AE =4,OE =3,∴OA =22AE OE +=5.∵四边形ABCO 是菱形,∴OC =CB =BA =OA =5,∴C (5,0). ········· 1分 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A (-3,4),C (5,0)代入得:34,50.k b k b ⎧⎨⎩==-++ 解得 1,25.2k b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21x +25. ················· 3分 (2)由(1)得点M 的坐标为(0,25),∴OM =25. 如图1,当点P 在AB 边上运动时. 由题意得OH =4,∴HM =23. ∴S =21BP ·MH =21(5-2t )×23 ∴S =-23t +415(0≤t <25). .................5分 如图2,当点P 在BC 边上运动时.∵∠OCM =∠BCM ,OC =BC ,MC =MC . ∴△MOC ≌△MBC .ABC MHO xy图1EPABC MHO xy 图2EP∴BM =OM =25,∠MBC =∠MOC =90°. ∴S =21BP ·BM =21(2t -5)×25 ∴S =52t -425(25<t ≤5) ··························································· 7分(3)∵∠AOC =∠ABC ,∠MOC =∠MBC ,∴∠AOM =∠ABM .∵∠MPB +∠BCO =90°,∠BAO =∠BCO ,∠BAO +∠AOM =90°. ∴∠MPB =∠AOM ,∴∠MPB =∠ABM . 如图3,当点P 在AB 边上运动时. ∵∠MPB =∠ABM ,∴PM =BM .∵MH ⊥PB ,∴PH =HB =5-3=2,∴P A =3-2=1. ∴t =21.…………… 8分A BCM HOxy图3EP。
一次函数与几何及动点综合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如图反映的过程是:矩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出发,依次沿对角线AC 、边CD 、边DA 运动至点A 停止,设点P 的运动路程为x , ABP S y △.则矩形ABCD 的周长是(P )D A BC61295Oy xA .6B .12C .14D .15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图象可知,当P 点在AC 上,△ABP 的面积y 逐渐增大,当点P 在CD 上,△ABP 的面积不变,由此可得AC=5,CD=4,则由勾股定理可知AD=3,所以矩形ABCD 的周长为:2×(3+4)=14.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矩形的性质.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矩形中三角形ABP 的面积和函数图象,求出AC 和CD 的长.2.小芳步行上学,最初以某一速度匀速前进,中途遇红灯,稍作停留后加快速度跑步去上学,到校后,她请同学们画出她行进路程s (米)与行进时间t (分钟)的函数图象的示意图.你认为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运用排除法解答本题,中间的停留路程不变,可排除BD 两项,最后的加速图象应为比最初的路程增加直线增速更快的图象,C 对3.如图,已知A 1、A 2、A 3、…、A n 、A n+1是x 轴上的点,且OA 1=A 1A 2=A 2A 3=…=A n A n+1=1,分别过点A 1、A 2、A 3、…、A n 、A n+1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y=2x 于点B 1、B 2、B 3、…、B n 、B n+1,连接A 1B 2、B 1A 2、B 2A 3、…、A n B n+1、B n A n+1,依次相交于点P 1、P 2、P 3、…、P n .△A 1B 1P 1、△A 2B 2P 2、△A n B n P n 的面积依次记为S 1、S 2、S 3、…、S n ,则S n 为( )A.121nn++B.31nn-C.221nn-D.221nn+【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1、A2、A3、…、A n、A n+1是x轴上的点,且OA1=A1A2=A2A3=…=A n A n+1=1,∴A1(1,0),A2(2,0),A3(3,0),…A n(n,0),A n+1(n+1,0),∵分别过点A1、A2、A3、…、A n、A n+1,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2x于点B1、B2、B3、…、B n、B n+1,∴B1的横坐标为:1,纵坐标为:2,则B1(1,2),同理可得:B2的横坐标为:2,纵坐标为:4,则B2(2,4),B3(2,6),…B n(n,2n),B n+1(n+1,2n+2),根据题意知:P n是A n B n+1与 B n A n+1的交点,设:直线A n B n+1的解析式为:y=k1x+b1,直线B n A n+1的解析式为:y=k2x+b2,∵A n(n,0),A n+1(n+1,0),B n(n,2n),B n+1(n+1,2n+2),∴直线A n B n+1的解析式为:y=(2n+2)x﹣2n2﹣2n,直线B n A n+1的解析式为:y=﹣2n x+2n2+2n,∴P n(22221n nn++,24421n nn++)∴△A n B n P n的A n B n边上的高为:22221n nnn+-+=21nn+,△A n B n P n的面积S n为:21222121n nnn n⨯⋅=++.故选D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4.如图,已知直线l :x y 33,过点A (0,1)作y 轴的垂线 交直线l 于点B ,过点B 作直线l 的垂线交y 轴于点A 1;过 点A 1作y 轴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B 1,过点B 1作直线l 的垂线交y 轴于点A 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则点A 4的坐标为 A.(0,64) B.(0,128) C.(0,256) D.(0,51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直线l 的解析式为;3, ∴l 与x 轴的夹角为30°, ∵AB ∥x 轴, ∴∠ABO=30°, ∵OA=1, ∴OB=2, ∴3,∵A 1B ⊥l ,∴∠ABA 1=60°, ∴A 1O=4, ∴A 1(0,4),同理可得A 2(0,16), …∴A 4纵坐标为44=256, ∴A 4(0,256). 故选C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5.如图,在矩形ABCD 中,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动点P ,Q 分别从点C ,D 出发,沿线段CB ,DC 方向匀速运动,已知P ,Q 两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终点B ,C .连接OP ,OQ .设运动时间为t ,四边形OPCQ 的面积为S ,那么下列图象能大致刻画S 与t 之间的关系的是【答案】A . 【解析】试题分析:作OE ⊥BC 于E 点,OF ⊥CD 于F 点,如图,设BC=a ,AB=b ,点P 的速度为x ,点F 的速度为y , 则CP=xt ,DQ=yt ,所以CQ=b-yt , ∵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OE 、OF 分别是△ACB 、△ACD 的中位线, ∴OE=12b ,OF=12a , ∵P ,Q 两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终点, ∴a bx y=,即ay=bx , ∴S=S △OCQ +S △OCP =12•12a•(b-yt )+12•12b•xt=14ab-14ayt+14bxt=14ab (0<t <a x), ∴S 与t 的函数图象为常函数,且自变量的范围为0<t <ax).故选A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6.函数321+=x y 的图象与x 、y 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P )(y x ,为直线AB 上的一动点(0>x )过P 作PC ⊥y 轴于点C ,若使PBC ∆的面积大于AOB ∆的面积,则P的横坐标x 的取值范围是( )A 、30<<xB 、3>xC 、63<<xD 、6>x【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PC=x ,OC=132x + ∴BC=12x ∵PBC ∆的面积大于AOB ∆的面积∴x >6. 故选D.考点: 一次函数综合题.7.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BC ,CD 运动至点D 停止.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 ,△ABP 的面积为y ,如果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BCD 的面积是( )A .3B .4C .5D .6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动点P 从直角梯形ABCD 的直角顶点B 出发,沿BC ,CD 的顺序运动,则△ABP 面积y 在BC 段随x 的增大而增大;在CD 段,△ABP 的底边不变,高不变,因而面积y 不变化.由图2可以得到:BC=2,CD=3,△BCD 的面积是12×2×3=3. 故选A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8.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P 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沿A →D →C →B →A 的路径匀速移动,设P 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 ,△APD 的面积是y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是A .B .C .D .【解析】当点P 由点A 向点D 运动时,y 的值为0; 当点p 在DC 上运动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 当点p 在CB 上运动时,y 不变;当点P 在BA 上运动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初二数学期末复习一次函数的应用动点问题附练习及答案
课题一次函数的应用——动点问题教学目的1.学会结合几何图形的性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列函数关系式。
2.通过对几何图形的探究活动和对例题的分析,感悟探究动点问题列函数关系式的方法,进步解决问题的实力。
重点、难点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问题列函数关系式的方法。
小结:1用函数学问求解动点问题,须要将问题给合几何图形的性质,建立函数模型求解,解要符合题意,要留意数及形结合。
2.以一次函数为背景的问题,要充分运用方程、转化、函数以及数形结合等思想来探讨解决,留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例题1:如图,直线1l的解析表达式为33y x=-+,且1l及x轴交于点D,直线2l经过点A B,,直线1l,2l交于点C.〔1〕求点D的坐标;〔2〕求直线2l的解析表达式;〔3〕求ADC△的面积;〔4〕在直线2l上存在异于点C的另一点P,使得ADP△及ADC△的面积相等,请干脆..写出点P的坐标.例题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0,6〕、点B〔8,0〕,动点P从点A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挪动,同时动点Q从点B开始在线段BA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挪动,设点P、Q挪动的时间为t秒.(1) 求直线AB的解析式;(2) 当t为何值时,△APQ的面积为524个平方单位?当堂稳固:如图,直线6y kx=+及x轴、y轴分别交于点E、F,点E的坐标为〔-8,0〕,点A的坐标为〔-6,0〕。
〔1〕求k 的值;〔2〕假设点P 〔x ,y 〕是第二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A 的面积S 及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探究: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PA 的面积为278,并说明理由。
课后检测:1、假如一次函数y=-x+1的图象及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点、B 点,点M 在x 轴上,并且使以点A 、B 、M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样的点M 有〔 〕。
一次函数之动点问题(含解析)
一次函数之动点问题一、 框架套路和标准动作动点问题的特征是速度已知,主要考查运动的过程. 1. 一次函数背景下研究动点问题的思考方向:①把函数信息(坐标或表达式)转化为背景图形的信息; ②分析运动过程,注意状态转折,确定对应的时间范围; ③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研究几何特征,设计解决方案. 2. 解决具体问题时会涉及线段长的表达,需要注意两点:①路程即线段长,可根据s=vt 直接表达已走路程或未走路程;②根据研究几何特征的需求进行表达,既要利用动点的运动情况,又要结合背景图形信息.二、 例题解析(1)读题标注,整合信息(即研究背景图形)由直线AB 的表达式y +()(400A B -,,, 即4OA OB ==,8AB =,∠BAC =60°.又由∠ABC =60°, 可得△ABC 是等边三角形,且AB =BC =AC =8,OA =OC =4. 如图:(2)分析特征,有序思考,设计方案(分析运动过程): 分析运动过程,核心是运动过程的四要素:①起点、终点、速度;②时间范围;③状态转折点;④目标.具体操作:①起点、终点、速度;动点P 从点A 沿AC 向点C 运动,可以确定点P 的起点(点A )、终点(点C ),速度为1/s ;动点Q 从点C 沿CB —BA 向点A 运动,可以确定点Q 的起点(点C )、终点(点A ),速度为2/s ,图示如下:AQ :BC (2/s)(1/s)A P :②时间范围根据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公式s =vt ,已知动点的速度,结合基本图形中线段长的研究,可以确定动点的运动时间.例如:动点P 的速度是1/s ,AC =8,故动点P 由A 到C 共经过8s ;动点Q 的速度是2/s ,CB =BA =8,故每段各走4s ,共8s ,综上0≤t ≤8.图示如下:AQ :B C4s(2/s)(1/s)(0≤t ≤8)A P :③状态转折点状态转折点即点的运动发生变化的点,常常为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或者是动点的速度发生改变.例如:动点P 从点A 到点C ,速度和方向均未变化,故点P 没有状态转折点;动点Q 从点C 沿CB —BA 向点A 运动,在点B 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故点B 为状态转折点,由状态转折点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段.图示如下:4 < t ≤ 80 ≤ t ≤ 4①②Q :C(2/s)(1/s)(0≤t ≤8)A P :④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正确高效解题的保证,是有序操作的重要一环.本题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用t 来表示△APQ 的面积S .图示如下:△APQ S (t )4 < t ≤ 80 ≤ t ≤ 4①②Q :C(2/s)(1/s)(0≤t ≤8)A P : (3)根据方案作出图形、有序操作(分段作图,求解)作图需要充分借助动点的运动路线图,利用运动路线图可以确定每段时间范围内点的位置. 例如:①当04t ≤≤时,点P 在AO 上,点Q 在CB 上,连接AQ ,PQ ;要求△APQ 的面积,先从表达开始,可以表达动点的已走路程,得到AP =t ,CQ =2t 。
例析动点与一次函数的图象问题-绝对经典
图 1 A BP 图 2例析动点与一次函数的图象问题动点在几何图形(正方形、矩形、梯形等)的边上运动,导致了与某些图形组成的图形的面积不断变化形成的一次函数问题,可以巧妙地运用分段的一次函数图象描绘出来,此类问题把“形”与“数”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解决此类问题我们要学会用分析的眼光,既要注意动点运动到的某些特殊位置,又要善于从提供的图象中获取有效信息(特别要搞清横纵坐标轴代表的变量意义).例1、(山东省)如图1,在矩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BC ,CD ,DA 运动至点A 停止.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ABP 的面积为y ,如果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BC 的面积是A .10B .16C .18D .20分析:,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BC 运动到点C ,△ABP 的面积(y=21AB ·PB )不断增大,对应图像为第①部分,从横轴上可以知道BC=4,当动点P 从点C 运动到点D 时,△ABP 的面积(y=21AB ·CB )保持不变,对应图象为第②部分,故CD=9-4=5,所以△ABC 的面积=21AB ·CB=21×4×5=10故选A.例2、(重庆市)如图3,在直角梯形ABCD 中,DC ∥AB ,∠A=90°,AB=28cm ,DC=24cm ,AD=4cm ,点M 从点D 出发,以1cm/s 的速度向点C 运动,点N 从点B 同时出发,以2cm/s 的速度向点A 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则四边形ANMD 的面积y (cm 2)与两动点运动的时间t (s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D )BCMNAD 图3·P分析:由题意可知四边形ANMD 是一个直角梯形,由梯形的面积公式可得y=21(DM+AN )·AD=21(1×t+28-2t )×4=56-2t 点N 从点B 出发,以2cm/s 的速度运动到点A 时所用的时间为t =28÷2=14 (s)又形成的图形为四边形,故与两动点运动的时间t (s )的取值范围为0<t<14,所以对应图象应选择D .特别提醒:选择图象时,一定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包括端点是否能够取得. 例3、(长沙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P (x ,y )从M (1,0)出发,沿由A (-1,1),B (-1,-1),C (1,-1),D (1,1)四点组成的正方形边线(如图①)按一定方向运动。
一次函数与几何或动点问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或动点问题1、直线y =-2x +2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C 在y 轴的负半轴上,且OC =OB(1) 求AC 的解析式;(2) 在OA 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P ,作PQ⊥BP ,交直线AC 于Q ,试探究BP 与PQ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 在(2)的前提下,作PM ⊥AC 于M ,BP 交AC 于N ,下面两个结论:①(MQ +AC )/PM 的值不变; ②(MQ -AC )/PM 的值不变,期中只有一个正确结论,请选择并加以证明。
2.如图①所示,直线L :5y mx m =+与x 轴负半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
(1)当OA =OB 时,试确定直线L 的解析式;(2)在(1)的条件下,如图②所示,设Q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作直线OQ ,过A 、B 两点分别作AM ⊥OQ 于M ,BN ⊥OQ 于N ,若AM =4,BN =3,求MN 的长。
(3)当m 取不同的值时,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分别以OB 、AB 为边,点B 为直角顶点在第一、二象限内作等腰直角△OBF 和等腰直角△ABE ,连EF 交y 轴于P 点,如图③。
问:当点B 在 y 轴正半轴上运动时,试猜想PB 的长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其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xyo BACPQxyo BACPQM第2题图①第2题图②第2题图③3、如图,直线1l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直线2l 与直线1l 关于x 轴对称,已知直线1l 的解析式为3y x =+, (1)求直线2l 的解析式;(3分)(2)过A 点在△ABC 的外部作一条直线3l ,过点B 作BE ⊥3l 于E ,过点C作CF ⊥3l 于F 分别,请画出图形并求证:BE +CF =EF(3)△ABC 沿y 轴向下平移,AB 边交x 轴于点P ,过P 点的直线与AC 边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 ,与y 轴相交与点M ,且BP =CQ ,在△ABC 平移的过程中,①OM 为定值;②MC 为定值。
第22讲 一次函数与动点最值问题
第22讲一次函数与动点最值问题知识导航1.关于x一次函数y=k(x-m)+n或y=kx-km+n一定过定点(m,n);2.点与直线的各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3.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求最值;4.利用平方数,绝对值,算术平方数的非负性求最值【板块一】过定点的直线题型一定点动直线【例1】(1)一次区数y=kx一定过点_________;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那么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设为________.⑵一次函数y=kx+2一定经过点________;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4),那么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设为________.(3)一次函数y=kx-2k+1一定经过点________;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设为________.题型二动点定直线【例2】利用坐标判断点在定直线上(1)点P(m,m+2)一定在直线_________上;(2)点P(m+1,2m-3)一定在直线________上.针对练习11.过定点的动直线的应用已知一次函y=2kx-k+2.⑴其图象过定点____________;(2)直线y=2kx-k-2和直线y=4x的交点是___________;(3)若0<k<2,不等式2kx-k一2≤4x的解集是: ___________;(4)当x=1时,y<0,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5)若A(32,3),B(4,-3),该一次函的图象与线段AB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2. 动点在定直线上的应用直线AB:y=2x+4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C(1,0),P为直线AB上一点,将线段P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CQ.⑴若点P横坐标为-1时,求点Q坐标.⑵若点P横坐标为m,试用含m的式子表示点Q的坐标;⑶当点P在直线AB上运动时,则点Q总在直线l上运动,试求直线l的解析式.【板块二】定点到直线型动点的最小值问题方法技巧利用垂线段最短,可求定点到直线型动点的最小值问题.题型一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例1】点P是x轴上一点,A(0,4),将线段PA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Q,求OQ的最小值;【例2】如图,A(4,0),△OAB为等边三角形,点C为x轴上一动点,以BC为边在直线BC的右侧作等边△BCD,连接O D.(1)点D在某一确定的函数图象上运动,其解析式为_______.(2)OD的最小值为________.◆方法技巧◆利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求两线段或多线段的和差最大值或最小值;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常作一个定点的对称点,然后连接这一对称点与另一定点,求最值.这一方法也叫化折为直.题型二 两线段或多线段的和差最值问题【例3】如图,A (-4,2),B (-1,1),在x 轴上找一点P使△PAB 的周长最小,求这个最小值及点P 的坐标.【例4】如图,A (-4,2),B (-1,1)在x 轴上找一点P ,使|PA -PB |的值最大,并求此时点P 的坐标.针对练习21.一次函数y =k (x -1)+3k -4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则点O 到该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是_________;2.如图B (0,3),A 为x 轴上一·动点,将线段AB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线段AC ,连接O C . (1)设A (a ,0),用含a 的式子表示点C 坐标__________;2)点C 在某一确定的函数图象上运动,其解析式为____________;(3)OC 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_.3如图,A (0,,B 为x 轴上一动点,将线段A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线段AC ,线段OC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4.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BC =4,M 为AB 的中点,D 是射线BC 上一动点,连接AD ,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 ,连接ME ,点D 在运动的过程中,ME 的最小值为( ) A .2B .C .4D .EACBD5. 如图,在△ABC 中,∠C =90°,BC =3,AC =5,点D 为线段AC 上一动点,将线段BD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点B 的对应点为E ,连接AE 则AE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AD6.如图,直线y =x +4与坐标轴交于点A 、B ,点C (-3,m )在直线AB 上,在y 轴上找一点P ,使PA +PC 的值最小,求这个最小值及点P 的坐标.【板块三】动点的运动路径(轨迹)问题方法技巧动点的运动路径问题解题方法:1.选取三个或多个特殊点探索三个或多个特殊位置,一般选取起点、终点,和另外的特殊点探索;2.根据这些特殊点的位置猜想运动路径,然后验证.现阶段多用全等转换求值.【例1】如图,直线AB :y =2x +4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C (1,0),P 为直线AB 上一点,将线段P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CQ .(1)当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时,点Q 的运动路径长为___________. (2)线段OQ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例2】如图,A (4,0),B (0,4),点P 在线段AB 上运动,PQ ⊥PO 且PQ =PO . (1)试说明点Q 在某一确定的直线上;(2)点M 是OQ 的中点,当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时,求点M 运动的路径长.针对练习31.在平直角坐标系中,点A (0,4),点B 沿着某条路径运动,以点B 为旋转中心,将点A 逆时针旋转60°到点C (m ,2),若-5≤m ≤5,则点B 运动的路径长为__________.2.直线l :y =kx (k >0)上的一点A 的横坐标为m ,C (m ,3m ),E (-2m ,n );(1)如图1当m=1,n =0时,连接AB ,A C .若AC 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如图2,当m =n =2时,在x 轴,y 轴上分别有两动点E 、F ,若以B 、C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E的坐标⑶如图3,在(1)的条件下,直线l 上点A 左侧有一点D ,且AD =AB ,CD 交于点P ,求点P 的坐标.图3图2图1yyy3.如图1.直线y =+分别与y轴,x 轴交于点A ,点B ,点C 的坐标为(-3,0),点D 为直线AB 上的一动点,连接CD 交y 轴于点E .(1)点B 的标为_______,不等式+>0的解集为_________. (2)若S △COE =S △ADE ,求点D 的坐际(3)如图2,以CD为边作菱形CDFG,且∠CDF=50°,当点D运动时,点G在一条定直线上运动,请求出这条定直线的解析式.图2图1。
一次函数有关的动点问题
一次函数中有关的动点问题例题1:如图,直线1l 的解析表达式为33y x =-+,且1l 与x 轴交于点D ,直线2l 经过点A B ,,直线1l ,2l 交于点C .(1)求点D 的坐标; (2)求直线2l 的解析表达式; (3)求ADC △的面积;(4)在直线2l 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ADP △与ADC △的面积相等,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 :例题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一次函数y=x ,y=-2x+12的图象相交于点A ,动点E 从O 点出发,沿OA 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作EF ∥y 轴与直线BC 交于点F ,以EF 为一边向x 轴负方向作正方形EFMN ,设正方形EFMN 与△AO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 (1)求点A 的坐标;(2)当点E 在线段OA 上运动时,求出S 与运动时间t (秒)的函数表达式;例题3:(湖南邵阳)如图(十二),直线l 的解析式为4y x =-+,它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平行于直线l 的直线m 从原点O 出发,沿x 轴的正方形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它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M N 、两点,设运动时间为t 秒(04t <≤). (1)求A B 、两点的坐标;(2)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MON △的面积1S ;(3)以MN 为对角线作矩形OMPN ,记MPN △和OAB △重合部分的面积为2S , ①当2t <≤4时,试探究2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值时,2S 为②在直线m 的运动过程中,当t 为何OAB △面积的516? 4+-=x y 模仿练习:(衡阳市)如图,直线与两坐标轴分别相交于A.B 点,点M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A.B 两点除外),过M 分别作MC ⊥OA 于点C ,MD ⊥OB 于D . (1)当点M 在AB 上运动时,你认为四边形OCMD 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2)当点M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OCMD 的面积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当四边形OCMD 为正方形时,将四边形OCMD 沿着x 轴的正方向移动,设平移的距离为)40<<a a (,正方形OCMD 与△AOB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试求S 与a 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图十二例题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 (0,6)、点B (8,0),动点P 从点A 开始在线段AO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 移动,同时动点Q 从点B 开始在线段BA 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移动,设点P 、Q 移动的时间为t 秒.(1) 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 当t 为何值时,△APQ 与△AOB 相似? (3) 当t 为何值时,△APQ 的面积为524个平方单位?例题5:(济宁市)在平面直角坐标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OABC 的两顶点A 、C 分别在y 轴、x 轴的正半轴上,点O 在原点.现将正方形OABC 绕O 点顺时针旋转,当A 点第一次落在直线y x =上时停止旋转,旋转过程中,AB 边交直线y x =于点M ,BC 边交x 轴于点N (如图).(1)求边OA 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2)旋转过程中,当MN 和AC 平行时,求正方形OABC 旋转的度数; (3)设MBN ∆的周长为p ,在旋转正方形OABC 的过程中,p 值是否有变化?请证明你的结论.图(1)图(2)图(3)。
一次函数之动点问题(讲义及答案)
一次函数之动点问题(讲义)➢ 课前预习1. 由点的运动(速度已知)产生的几何问题称为动点问题.动点问题的解决方法: (1)研究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_________________,分段; (3)表达_________________,建方程.2. 根据前期训练的标准动作及上述内容,完成下题.如图,△ABC 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B -B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过点P 作PQ ⊥AC 于点Q .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请用含t 的式子分别表达出PQ 和AQ 的长.思路分析:3s 3s2/s :06P A B C t −−→−−→≤≤()() ①当03t ≤≤时,PQ =_________,AQ =__________;②当36t <≤时,PQ =_________,AQ =__________.3. 用铅笔做讲义第1,2题,并将计算、演草保留在讲义上,先看知识点睛,再做题,思路受阻时(某个点做了2~3分钟)重复上述动作,若仍无法解决,课堂重点听.➢ 知识点睛1. 动点问题的特征是____________,主要考查运动的________.Q B P C A2.一次函数背景下解决动点问题的思考方向:(1)研究背景图形把函数信息(坐标或表达式)转化为背景图形的信息(2)分析运动过程,分段、定范围分析运动过程常借助运动状态分析图:①起点、终点、速度——确定时间范围②状态转折点——决定分段③所求目标——明确方向(3)分析几何特征、表达、设计方案求解分段画图,表达相关线段长,列方程求解,回归范围进行验证.➢精讲精练取值范围.(这里规定:线段是面积为零的三角形)(2)当12t≤≤时,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OEF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点A在直线y 上,过点A作AC⊥x轴于点C,AC=2,过点A作AB⊥y轴于点B.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B→A→O的路线向点O运动;同时动点Q以相同的速度沿C→A→O→C 的路线向点C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1)设△OPQ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这里规定:线段是面积为零的三角形)(2)当点Q在OC上运动时,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OPQ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相应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1)背景图形;(2)运动过程;(3)线段长2.,t;②+t.➢知识点睛1.速度已知,过程➢精讲精练1.22042482tSt<⎪⎪=⎨⎪-+<<⎪⎩≤()()2.2222122 22(2422tS t t tt t<⎪⎪⎪⎪=-+<⎨-+++<<+⎪⎩≤()(3.(1)221(0)1(12)41(212t S t tt t⎪⎪⎪=-+<⎨⎪⎪-<+⎪⎪⎩≤≤≤≤(2)存在,t14.(1)2202132240261696642tt tStt t⎪++<+⎪⎪=⎨+<⎪⎪⎪-+--<+⎪⎩≤≤≤≤≤()()())(2)存在,t的值为39+。
一次函数动点问题
一次函数动点问题一次函数动点问题一、一次函数与三角形(3)过P作EF的垂线分别交x轴、y轴于C、D,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COD ≌△FOE?若存在,直接写出此时点P的坐标(不要求写解答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已知△ABC中,△ABC=90°,AB=BC,点A、B分别是x轴和y轴上的一动点.(1)如图1,若点C的横坐标为4,求点B的坐标;(2)如图2,BC交x轴于D,AD平分△BAC,若点C的纵坐标为3,A(5,0),求点D的坐标.(3)如图3,分别以OB、AB为直角边在第三、四象限作等腰直角△OBF和等腰直角△ABE,EF交y轴于M,求S△BEM∶S△ABO.=1:3.(1)求A、B、C三点的坐标;(2)如图1,若点D(1,0),过点D的直线分别交AB、BC于E、F两点,设E、F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E、x F,当BD平分△BEF的面积时,求x E+x F的值;(3)如图2,若M(2,4),点P是x轴上A点右侧一动点,AH△PM于点H,在BM上取点G,使HG=HA,连接CG,当点P在点A右侧运动时,△CGM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请求其值,若改变,请说明理由.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AP交x轴于点P(p,0),交y轴于点A(0,a),且a、b满(1)求直线AP的解析式;(2)如图1,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Q,R(0,2),点S在直线AQ上,且SR=SA,求直线RS的解析式和点S的坐标;(3)如图2,点B(-2,b)为直线AP上一点,以AB为斜边作等腰直角△ABC,点C在第一象限,D 为线段OP上一动点,连接DC,以DC为直角边,点D为直角顶点作等腰△DCE,EF⊥x轴,F为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定值.二、一次函数与四边形1、如图,直线l1的解析表达式为:y=-3x+3,且l1与x轴交于点D,直线l2经过点A、B,直线l1、l2交于点C.(1)求直线l2的解析表达式;(2)求△ADC的面积;(3)在直线l2上存在异于点C的另一点P,使得△ADP与△ADC 的面积相等,求出点P的坐标;(4)若点H为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这样的点H,使以A、D、C、H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H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将边长为4的正方形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使AB边落在x轴正半轴上,且A点的坐标是(1,0).(2)若直线l经过点E,且将正方形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直线l的解析式;交x轴于点M,交直线l1于点N,求△NMF的面积.三、一次函数与面积1、如图,已知直线l1:y=-x+2与直线l2:y=2x+8相交于点F,l1、l2分别交x轴于点E、G,矩形ABCD顶点C、D分别在直线l1、l2,顶点A、B都在x轴上,且点B与点G重合.(1)求点F的坐标和∠GEF的度数;(2)求矩形ABCD的边DC与BC的长;(3)若矩形ABCD从原地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平移,设移动时间为t(0≤t ≤6)秒,矩形ABCD与△GEF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t的取值范围.2、已知如图,直线343+-=x y 与x 轴相交于点A ,与直线x y 33=相交于点P .(1)求点P 的坐标;(2)求S △O PA 的值;(3)动点E 从原点O 出发,沿着O →P →A 的路线向点A 匀速运动(E 不与点O 、A 重合),过点E 分别作EF ⊥x 轴于F ,EB ⊥y 轴于B ,设运动t 秒时,F 的坐标为(a ,0),矩形EBOF 与△OPA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与a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四、一次函数与最值问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AB与x轴交于A(5,0),与y轴交于B(0,5).(1)求△ABO的面积.(2)如图1,D为OA延长线上一动点,以BD为直角边做等腰直角△BDE,连接EA,求直线EA与y轴交点F的坐标.(3)如图2,点E是y轴负半轴上一点,且△OAE=30°,AG平分△OAE,点M是射线AG上一动点,点N是线段AO上一动点,试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N,使得OM+NM的值最小?若存在,请写出其最小值,并加以说明.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233+-=x y 分别交x 轴、y 轴于C 、A 两点,将射线AM 绕着点A 顺时针旋45°得到射线AN ,点D 为AM 上的动点,点B 为AN 上的动点,点C 在△MAN 的内部.(1)求线段AC 的长;(2)当AM △x 轴,且四边形ABCD 为梯形时,求△BCD 的面积;(3)求△BCD 周长的最小值;(4)当△BCD 的周长取得最小值,且BD=325时,△BCD 的面积为.(第(4)问需填写结论,不要求书写)3、如图△,过点(1,5)和(4,2)两点的直线分别与x轴、y 轴交于A、B两点.(1)如果一个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那么我们称这个点是格点,图中阴影部分(不包括边界)所含格点的个数有______个(请直接写出结果);(2)设点C(4,0),点C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D,请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______;(3)如图△,请在直线AB和y轴上分别找一点M、N使△CMN 的周长最短,在图△中作出图形,并求出点N的坐标.课后作业1、如图1,已知直线y=2x+2与y轴、x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B为直角顶点在第二象限作等腰Rt△ABC(1)求点C的坐标,并求出直线AC的关系式.(2)如图2,直线CB交y轴于E,在直线CB上取一点D,连接AD,若AD=AC,求证:BE=DE.存在一点N,使直线PN平分△BCM的面积?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与x轴交于点A,与y 轴交于点B,与直线OC:y=x交于点C.(1)若直线AB解析式为y=-2x+12,△求点C的坐标;△求△OAC的面积.(2)如图,作△AOC的平分线ON,若AB△ON,垂足为E,△OAC的面积为6,且OA=4,P、Q分别为线段OA、OE上的动点,连接AQ与PQ,试探索AQ+PQ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函数与几何或动点问题
1、直线y =-2x +2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C 在y 轴的负半轴上,且OC =OB
(1) 求AC 的解析
式;
(2) 在
OA 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P ,作PQ
⊥BP ,交直线
AC 于Q ,试探究BP 与PQ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
论。
(3) 在(2)的前提下,作PM ⊥AC 于M ,BP 交AC 于N ,下面两个结论:①(MQ +AC )/PM 的值不变; ②(MQ -AC )/PM 的值不变,期中只有一个正确结论,请选择并加以证明。
2.如图①所示,直线L :5y mx m =+与x 轴负半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
(1)当OA =OB 时,试确定直线L 的解析式;
(2)在(1)的条件下,如图②所示,设Q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作直线OQ ,过A 、B 两点分别作AM ⊥OQ 于M ,BN ⊥OQ 于N ,若AM =4,BN =3,求MN 的长。
(3)当m 取不同的值时,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分别以OB 、AB 为边,点B 为直角顶点在第一、二象限内作等腰直角△OBF 和等腰直角△ABE ,连EF 交y 轴于P 点,如图③。
问:当点B 在 y 轴正半轴上运动时,试猜想PB 的长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其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x
y
o B
A
C
P
Q
x
y
o B
A
C
P
Q
M
第2题图①
第2题图②
第2题图③
3、如图,直线1l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直线2l 与直线1l 关于x 轴对称,已知直线1l 的解析式为3y x =+, (1)求直线2l 的解析式;(3分)
(2)过A 点在△ABC 的外部作一条直线3l ,过点B 作BE ⊥3l 于E ,过点C
作CF ⊥3l 于F 分别,请画出图形并求证:BE +CF =EF
(3)△ABC 沿y 轴向下平移,AB 边交x 轴于点P ,过P 点的直线与AC 边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 ,与y 轴相交与点M ,且BP =CQ ,在△ABC 平移的过程中,①OM 为定值;②MC 为定值。
在这两个结论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
(6分) (4)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 ,0),B (0,b ),且a 、b 满足
.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2)若点M 为直线y =mx 上一点,且△ABM 是以AB 为底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m 值;
(3)过A 点的直线交y 轴于负半轴于P ,N 点的横坐标为-1,过N 点的直线交AP 于点M ,试证明的值
为定
值.
5.如图,直线AB :y =-x -b 分别与x 、y 轴交于A (6,0)、B 两点,过点
B 的直线交x 轴负半轴于
C ,且OB :OC=3:1。
(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
Q
M P
C
B
A
x
y
(2)直线EF:y=kx-k(k≠0)交AB于E,交BC于点F,交x轴于D,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EF,使得S△EBD=S△FBD?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如图,P为A点右侧x轴上的一动点,以P为直角顶点,BP为腰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直角△BPQ,连接QA并延长交y轴于点K,当P点运动时,K点的位置是否发现变化?若不变,6. 如图,直线AB交X轴负半轴于B(m,0),交Y轴负半轴于A(0,m),OC⊥AB于C(-2,-2)。
(1)求m的值;
请求出它的坐标;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BF
直线AD交OC于D,交X轴于E,过B作BF⊥AD于F,若OD=OE,求
AE
(2)如图,P为x轴上B点左侧任一点,以AP为边作等腰直角△APM,其中P A=PM,直线MB交y轴于Q,当P在x轴上运动时,线段OQ长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说明理由。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的图像过点B(-1,),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点C,与直线y=kx交于点P,且PO=PA
(1)求a+b的值;
(2)求k的值;
(3)D为PC上一点,DF⊥x轴于点F,交OP于点E,若DE=2EF,求D点坐标.
8.在直角坐标系中,B、A分别在x,y轴上,B的坐标为(3,0),∠ABO=30°,AC平分∠OAB交x轴于C;
(1)求C 的坐标;
(2)若D 为AB 中点,∠EDF =60°,证明:CE +CF =OC
(3)若D 为AB 上一点,以D 作△DEC ,使DC =DE ,∠EDC =120°,连BE ,试问∠EBC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值。
9、如图,直线AB 交x 轴正半轴于点A (a ,0),交y 轴正半轴于点B (0, b ),且a 、b 满足4 a + |4-b |=0
(1)求A 、B 两点的坐标;
(2)D 为OA 的中点,连接BD ,过点O 作OE ⊥BD 于F ,交AB 于E ,求证∠BDO =∠EDA ;
(3)如图,P 为x 轴上A 点右侧任意一点,以BP 为边作等腰Rt △PBM ,其中PB =PM ,直线MA 交y 轴
于点Q ,当点P 在x 轴上运动时,线段OQ 的长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求线段OQ 的取值范围.
10、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分别在x 、y 轴上,点B
的坐标为(0,1),
∠BAO =30°.(1)求AB 的长度;
(2)以AB 为一边作等边△ABE ,作OA 的垂直平分
线MN 交AB
的垂线AD 于点D .求证:BD =OE .
A B
O D E
F
y x
A
B O
M
P
Q
x
y
D
E
N M B O
x
y
A
D
E
B O
x
y
F A
(3)在(2)的条件下,连结DE 交AB 于F .求证:F 为DE 的中点.
11.如图,直线y =
3
1
x +1分别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在y 轴的负半轴上截取OC =OB . (1)求直线AC 的解析式;
(2)在x 轴上取一点D (-1,0),过点D 做AB 的垂线,垂足为E ,交AC 于点F ,交y 轴于点G ,求F 点的坐标;
(3)过点B 作AC 的平行线BM ,过点O 作直线y =kx (k >0),分别交直线AC 、BM 于点H 、I ,试求AB
BI
AH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