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合集下载

《1.4.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1.4.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有理数乘法法则和乘法运算顺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负数乘法的理解,我会通过实际例子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有理数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买多个打折商品的计算。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使用正负数卡片模拟乘法运算,直观展示有理数乘法的原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1.4.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概念和规则。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首先,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同号得正、异号得负这一部分,学生掌握得相对较好。但在具体应用时,仍有一些同学对负数乘以负数的结果感到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再次强调这一点,通过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明白负数相乘的规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有理数乘法是指两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其结果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得到的。这个规则是: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将绝对值相乘。这个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多个相同方向的变化累积后的结果。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如果温度每天下降2度,连续下降了3天,我们可以通过有理数乘法计算总的变化量:-2 × 3 = -6(度)。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容易忽略乘法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这说明学生在运用运算定律方面还需要加强练习。我打算在下一节课的复习环节中,加入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这部分知识。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能够积极讨论有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但在实验操作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弱,操作过程中显得有些吃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计划在以后的课堂中多设计一些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141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

141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

141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教案主题:有理数的乘法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2.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3.能够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1.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2.能够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2.有理数乘法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10分钟)1.复习有理数的定义和加法运算;2.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整数相乘的结果;3.提问:相乘的两个整数中,同号的整数相乘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异号的整数相乘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Step 2:引入有理数的乘法(10分钟)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思考,总结同号整数乘法和异号整数乘法的规律;2.引入有理数的乘法,解释同号有理数的乘法和异号有理数的乘法的规律;3.引导学生猜测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结果,并进行实际计算验证。

Step 3:推导有理数乘法法则(20分钟)1.将正数与负数的乘法以及负数与正数的乘法进行具体的计算,总结规律;2.引导学生发现同号有理数乘法的结果为正数,异号有理数乘法的结果为负数;3.通过让学生进行推理解释,推导出同号有理数乘法和异号有理数乘法的规律。

Step 4:例题讲解(20分钟)1.根据前面的推导,给出一些简单的例题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2.重点讲解一些特殊情况下的乘法运算,如整数与0的乘法。

Step 5:让学生练习(30分钟)1.在黑板或白板上出示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自主完成;2.弱势学生可以提供一些简化的乘法练习题;3.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辅导,及时纠正错误。

Step 6:拓展训练(15分钟)1.针对有能力的学生,提供一些拓展训练题,加深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2.引导学生应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Step 7:小结复习(1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乘法的规律和要点;2.进行课堂小结,梳理重要知识点;3.布置相关习题作业。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有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面对多个负数相乘时容易混淆,这说明我在解释这一概念时可能还需要更直观、更生动的教学方法。下次,我打算采用更多的实物操作或者图示来帮助学生们理解符号的规律。
另外,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但我也观察到一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过于依赖个别学生的意见,其他成员的参与度不够。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平衡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有理数乘法是指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它是数学运算中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计算某商品打折后的价格,这就是有理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有理数乘法法则和计算步骤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3.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使学生能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有理数乘法的规律,并运用到更广泛的数学问题中。
4.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探索有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5.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小组讨论和互助学习中,提高表达和倾听能力,共同提升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4.1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

1.4.1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

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教与学互动设计】(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2+2+2= 2╳3=6(2)(-2)+(-2)+(-2)= (-2)╳3=--6你能将以上两个算式写成乘法公式吗?例1:如图,有一只蜗牛沿直线 L 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好在L 上的一点O 。

问题一: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从O 点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点O的 右 边 6 cm 处?(PPT )每分钟2cm 的速度向右记为 2 ;3分钟以后记为 3 。

其结果可表为 2╳3=6 。

问题二: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从O 点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点O 的 左 边 6 cm 处每分钟2cm 的速度向左记为 -2 ; 3分钟以后记为 3 。

其结果可表为 (-2)╳3=6 。

问题三: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右爬行,现在蜗牛在点O 处,3分钟前它在点O 的 左 边 6 cm 处每分钟2cm 的速度向右记为 2 ; 3分钟以前记为 -3 。

其结果可表示为 2╳(-3)=6 。

问题四: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左爬行,现在蜗牛在点O 处,3分钟前它在点O 的 右 边 6 cm 处每分钟2cm 的速度向左记为 -2 ; 3分钟以前记为 -3 。

其结果可表示为(-2)╳(-3)=6 。

引出课题:有理数的乘法。

(二)交流合作 自主探究1、以例1为基础,观察得出的四个式子,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乘法中四种不同的形式。

完成教材28页-29页的填空。

《1.4.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4.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②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问题的变式探索,培养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归纳、类比、推断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按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难点:含有负因数的乘法.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发现法学习方法:探究发现法教学准备:常规教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符号化简原则、有理数加法法则2.计算:(1)(-20)+3-(-5)-(+7)(2)111 1()()()236 +----+(二)新课1.(课本28-29页)计算并观察下列各式,它们因数和积有什么特点,找出它们的规律.(1)3×2=_______; (2)(-3)×2=________3×1=________; (-3)×1=________3×0=________; (-3)×0=________3×(-1)=________; (-3)×(-1)=________3×(-2)=________ (-3)×(-2)=________3×(-3)=________ (-3)×(-3)=________说明:(1)观察发现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如何?(2)积的绝对值与两因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正数乘正数积为____数,负数乘负数积为____ 数。

正数乘负数积为____数,负数乘正数积为____ 数。

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法则内容: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3.例1 计算(1)(-3)×9 (2)8×(-1) (3)1()(2) 2-⨯-(4)(-114)×(-45)(5)(-15)×(-13)(6)0×(-4)说明:根据(3)(4),指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先做完4,在进行)4.完成课本30页练习15.完成课本30页练习36.判断题(1)两数相乘,若积为正数,则这两个因数都是正数.(×)(2)两数相乘,若积为负数,则这两个数异号.(∨)(3)两个数的积为0,则两个数都是0.(×)(4)互为相反的数之积一定是负数.(×)(5)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三)本课小结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1.4.1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

1.4.1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

1.4.1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
**标题:1.4.1 有理数的乘法**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 能够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 教学难点:理解和应用符号规则。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复习旧知识:复习整数的乘法法则,引出有理数的乘法。

2. 新课讲解:
- 定义有理数的乘法: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有理数。

-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同号两数相乘,结果为正;异号两数相乘,结果为负;零乘以任何数都等于零。

- 符号规则的应用: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符号规则。

3. 练习与反馈:
- 提供一些有理数的乘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和解答。

4. 小结:
-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符号规则的重要性。

5. 作业:
- 设计一些有理数的乘法题目作为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反思**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于改进以后的教学工作。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1)乘法法则的掌握情况;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混合运算的熟练程度;
(4)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1.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并利用有理数乘法知识解决问题。
2.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商品2:8元,数量:2
商品3:-2元,数量:4
请计算小华购买这些商品的总价。
3.混合运算题:布置一些包含有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在解决过程中熟练掌握乘法法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例题:计算下列各式的结果。
(1)(-2) × 3 + 5 × (-4)
(2)(-1) × (-2) + 4 ÷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3.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
-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掌握程度;
3.情感态度:强调数学学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我设计了以下几类作业:
1.基础巩固题:针对乘法法则的基本运用,布置一些简单题目,如计算两个有理数的乘积,判断乘积的正负等。这类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乘法法则,形成基本的运算技能。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教案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教案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了解乘法的基础上,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
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
在积极参与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有理数的实际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水平。

二、重点、难点
重点:
依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难点:
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及数轴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在原有正数及0的乘法运算经验中,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在探索后经小组合作,尝试练习,总结自己的观点;同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教案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教案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

【教学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教学方法】发现探究法分层递进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问题1我们知道,有理数分为正数、零、负数三类。

按照这种分类,两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会出现哪几种情况?教师引导学生从有理数分类的角度考虑,区分出有理数乘法的情况有:正数乘正数、正数与0相乘、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负数乘负数。

2、观察归纳,学习法则问题2下面从我们熟悉的乘法运算开始。

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3×3=9,3×2=6,3×1=3,3×0=0你认为问题要我们“观察”什么?应该从哪几个角度去观察、发现规律?提示:(1)四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左边都有一个乘数3)(2)其他两个数有什么变化规律?(随着后一个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那么3×﹙-1﹚=-3. 这是因为后一乘数从0递减1就是-1,因此积应该从0递减3而得-3.根据这个规律,下面的两个积应该是什么?3×﹙-2﹚=_______,3×﹙-3﹚=_______.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这些算式,你能说一说它们的共性吗?学生观察、叙述、补充,教师总结:都是正数乘负数,积都为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问题3观察下列算式,类比上述过程,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3×3=9,2×3=6,1×3=3,0×3=0学生模仿正数乘负数的过程,独立得出规律。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减法、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

本节内容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减法、除法,对于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乘法,学生可能存在以下的困惑:1. 有理数乘法的概念是什么?2. 有理数乘法的法则是什么?3. 如何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能够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乘法的概念和法则。

2.有理数乘法运算的熟练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掌握有理数的乘法。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内容: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5元,现在打8折,问小明买这本书实际花了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有理数乘法的定义和法则,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概念,并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PPT课件上的例题,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一些关于有理数乘法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有理数乘法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减法、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本节内容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安排,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技巧,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减法、除法,对于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同。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有关有理数加法、减法、除法的问题,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在呈现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

在操练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在拓展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

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

2.练习法: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引导法:在拓展环节,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用于讲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

2.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用于学生的实际操作。

3.准备PPT或者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学生有关有理数加法、减法、除法的问题,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乘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讲解实例,让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7.情感教育,渗透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我将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来导入新课。例如,我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温度的变化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如果一个地方的温度连续两天都下降了3度,那么这两天的温度变化总共是多少度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有理数乘法的概念。
3.案例分析,实际应用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有理数乘法进行求解。同时,强调乘法运算定律在简化计算过程中的作用,提高运算效率。
4.精讲精练,巩固提高
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精讲,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通过精选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步骤,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等基本运算定律,简化有理数的乘法计算过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有理数乘法的问题,如计算物品的价格、计算速度与时间的乘积等,培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具备了一定的乘法运算基础。但在初中阶段,有理数乘法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学生需要从心理上适应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从直观到逻辑的转换。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
1.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乘法与加法的运算规则。

教学设计4:1.4.1有理数的乘法(3)

教学设计4:1.4.1有理数的乘法(3)

1.4.1有理数的乘法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使运算简便.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得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也使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各个教学环节,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并从中获得成就感,获得学习数学的经验.2、培养学生有创意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再与他人交流的学习方法,并从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学重点:简便运算.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运算律简便运算.设计思路:灵活运用乘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准备:投影片、三角板、小黑板、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根据乘法法则计算:(1)5×(-6)(-6)× 5(2)[3×(-4)]×(-5)3×[(-4)×(-5)]2、小学学过哪些运算律(五种)小学学过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前面我们在有理数的加法中已知道在有理数的范围内也适用,那么小学学过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在有理数的范围内是否仍然适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探究的问题.板书: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二、师生互动,课堂探究(一)提出问题,引发讨论(1)5×(-6)=(-6)× 5(2)[3×(-4)]×(-5)=3×[(-4)×(-5)]根据上式探究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二)导入知识,解释疑难1、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 )c =a (bc )2、分配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仍然适用:计算 5×[3+(-7)] 5×3+5×(-7)而5×[3+(-7)] =5×3+5×(-7)分配律:a (b+c )=ab+ac3、例题分析:例1:用两种方法计算 (41+61-121)×12解法1:(41+61-121)×12=(123+122-121)×12=-121×12=1解法2:(41+61-121)×12=41×12+61×12-121×12=3+2-6=1思考:比较上面两种解法,它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别?解法2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哪种解法运算量小?例2:计算:19189×(-15) 解:19189×(-15)=(10-191)×(-15)=10×(-15)-191×(-15) =-150+1915=-194149 (三)、归纳总结,知识回顾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在计算过程中,灵活运用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四)作业:习题1.4 7(3)(4)(五)板书设计1.4.1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交换律:ab =ba乘法结合律:(ab )c =a (bc )2、分配律:a (b+c )=ab+ac。

教学设计4:1.4.1有理数的乘法(2)

教学设计4:1.4.1有理数的乘法(2)

1.4.1有理数的乘法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归纳出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与各因数的符号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各个教学环节,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并从中获得成就感,获得学习数学的经验.2、培养学生有创意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再与他人交流的学习方法,并从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学重点:乘法法则中积的符号与各因数的符号关系的推导教学难点:几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的确定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请看下面问题:从乘法法则看出,有理数的乘法,关键是确定积的符号,多个有理数相乘,可以把它们按顺序依次相乘.那么,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如何确定其符号呢?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1)2×3×4×(-5) (2)2×3×(-4)×(-5)(3)2×(-3)×(-4)×(-5) (3)(-2)×(-3)×(-4)×(-5)二、得出结论,学习新知根据上式计算,探究下列问题,并填空: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几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______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____时,积是负数.三、应用新知例3:计算:(1)(-3)×65×(-59)×(-41) (2)(-5)×6×(-54)×41(3)(-5)×8×(-541)×(-1.25) (4)(-125)×158×211×(-31) 你能看出下列各式的结果吗?如果能,请说明理由.(1)7.8×(-8.1)×0×(-19.6) (2)2002×(-2003)×(-2004)×0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积等于_____.四、归纳总结,知识回顾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2、几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3、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积等于0.4、有理数乘法运算步骤:(1)先确定积的符号;(2)求出各因数绝对值的积.五、布置作业:P38 7T 1,2,3六、板书设计1.4.1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几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3、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积等于0.4、有理数乘法运算步骤:(1)先确定积的符号;(2)求出各因数绝对值的积.。

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一、课题名称:《有理数的乘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有理 数 乘 法 法 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并初步理 解 有 理 数 乘 法 法 则 的合理性;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通过教材给出的行程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材给出的行程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三、 重点、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积的符号的确定、乘法运算律。

积的符号的确定,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已经熟悉正数及0的乘法运算,引入负数以后,怎样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呢?(二)、创设教学情境:1、教材如图( 1 ) 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 m 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0 2 4 63分钟蜗牛应在l 上点O 右边6c m,这可以表示为3分钟 蜗 牛应在 l 上点 O 左 边 6c m 处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 m 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3)=+6 ①这可以表示为 (-2)×(+3)=-6 ②2、列式:为区分时间: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1)(+2)×(+3)=+6(2)(-2)×(+3)=-6(3)(+2)×(-3)=-6(4)(-2)×(-3)=+63、观察上面四个式子,根据你对有理数乘法的思考,填空:正数乘正数积为( )数负数乘正数积为( )数正数乘负数积为( )数负数乘负数积为( )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 )4、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例如:(-5)×(-3) 两数相乘(-5)×(-3)=+( ) 同号得正5×3=15 把绝对值相乘所以 (-5)×(-3)=1512)()21( )(2)()21(2)()21(=--+异号得负 =--+ 两数相乘-+再如⨯⋯⋯⨯⋯⋯⨯3分钟前蜗牛在l 上点O 左边6c m 处,这可以表示为(-2)×(-3)=-6 ③(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 m 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0 2 463分钟蜗牛应在l 上点O 右边6c m 处,这可以表示为(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 m 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2)×(-3)=+6 ④5、例1:(1)(—3)*(+9) (2)(-15)×(-3) 五、计算:=?--=?--)56(65(2))213()311(1)(⨯⨯ 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乘法一、课题名称:《有理数的乘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有理 数 乘 法 法 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并初步理 解 有 理 数 乘 法 法 则 的合理性;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通过教材给出的行程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材给出的行程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三、 重点、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积的符号的确定、乘法运算律。

积的符号的确定,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已经熟悉正数及0的乘法运算,引入负数以后,怎样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呢?(二)、创设教学情境:1、教材如图( 1 ) 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 m 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0 2 4 63分钟蜗牛应在l 上点O 右边6c m,这可以表示为-2 -4 -6 -8 3分钟 蜗 牛应在 l 上点 O 左 边 6c m 处(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 m 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2)×(+3)=+6 ①这可以表示为 (-2)×(+3)=-6 ②2、列式:为区分时间: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1)(+2)×(+3)=+6(2)(-2)×(+3)=-6(3)(+2)×(-3)=-6(4)(-2)×(-3)=+63、观察上面四个式子,根据你对有理数乘法的思考,填空:正数乘正数积为( )数负数乘正数积为( )数正数乘负数积为( )数负数乘负数积为( )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 )4、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例如:(-5)×(-3) 两数相乘(-5)×(-3)=+( ) 同号得正5×3=15 把绝对值相乘所以 (-5)×(-3)=1512)()21( )(2)()21(2)()21(=--+异号得负 =--+ 两数相乘-+再如⨯⋯⋯⨯⋯⋯⨯ 0-2 -4 -6 -8 3分钟前蜗牛在l 上点O 左边6c m 处,这可以表示为(-2)×(-3)=-6 ③(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 m 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0 2 4 63分钟蜗牛应在l 上点O 右边6c m 处,这可以表示为(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 m 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2)×(-3)=+6 ④5、例1:(1)(—3)*(+9) (2)(-15)×(-3) 五、计算:=?--=?--)56(65(2))213()311(1)(⨯⨯ 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数a 的倒数是什么?六、P30例2(可布置学生自学)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

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km 气温的变化量为—60C,攀登3km 后,气温有什么变化?七、练习:P30第1,2、3题八.作业:P38 1,2,3 九.小结:本节课是学生在小学本已学过正数与零的乘法运算,在中学已引进了负有理数以学过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之后进行的。

因此,在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中,学生会比较易找出 规 律,对 于 几 个 不 为 0的有理数相乘,学生也容易抓住其运算的两步骤,即先定符号,再将绝对值相乘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确定法则.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确定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与练习相结合三.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请同学们先合作做个游戏:用9张扑克牌(可以替代的纸片也行)全部反面向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任意2张(包括已翻过的牌),使它们从一面向上变为另一面向上,这样一直做下去,看看能否使所有的牌都正面向上?结果怎么样,你能明白其中的数学道理吗?(二)、探究新知1、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2×3×4×(-5),2×3×(-4)×(-5),2×(×3)× (×4)×(-5),(-2) ×(-3) ×(-4) ×(-5).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分组讨论交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负数.2、利用所得到的规律,看看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三)、新知应用1、(P31页)例3,请你思考,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如果能,理由7.8×(-8.1)×O× (-19.6)师生小结: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积等于02、练习计算1)、—5×8×(—7)×(—0.25) 2)、5812 ()() 121523 -⨯⨯⨯-图表 1 图表23)5832(1)()()0(1)41523-⨯-⨯⨯⨯-⨯⨯-1页(四)、小结(五)、自我检测一、选择1.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A.一定为正B.一定为负C.为零D. 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2.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3.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A.(-7)×(-6)B.(-6)+(-4);C.0×(-2)(-3)D.(-7)-(-15)4.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2)×(-3)=6B.1(6)32⎛⎫-⨯-=- ⎪⎝⎭C.(-5)×(-2)×(-4)=-40D.(-3)×(-2)×(-4)=-24二、计算 1、(-7.6)×0.5; 2、113223⎛⎫⎛⎫-⨯-⎪ ⎪⎝⎭⎝⎭图表 3 图表 4 .3、38(4)4⎛⎫⨯-⨯-⎪⎝⎭; 4、;38(4)(2)4⎛⎫⨯-⨯-⨯-⎪⎝⎭.5、111111 111111234567⎛⎫⎛⎫⎛⎫⎛⎫⎛⎫⎛⎫-⨯-⨯-⨯---⨯-⎪ ⎪ ⎪ ⎪ ⎪ ⎪⎝⎭⎝⎭⎝⎭⎝⎭⎝⎭⎝⎭图表 5 ;6、111111 111111 223344⎛⎫⎛⎫⎛⎫⎛⎫⎛⎫⎛⎫-⨯+⨯-⨯+⨯-⨯+⎪ ⎪ ⎪ ⎪ ⎪ ⎪⎝⎭⎝⎭⎝⎭⎝⎭⎝⎭⎝⎭图表 6.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2、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主动地进行学习.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使其逐渐热爱数学这门课程.二.教学重点:正确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与练习相结合三.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下面两组练习,请同学们选择一组计算.并比较它们的结果:(1),(-7)×8 8×(-7)[(-2)×(-6)]×5 (-2)×[(-6)×5](2),(-453)×(-72910)(-28910)×(-853)[12×(-73)]×(-4)12×[(-73)×(-4)]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看计算对了吗?(二)、探究新知1、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上面的式子与结果,把你的发现相互交流交流.2、怎么样,在有理数运算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还成立吗?3、归纳、总结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 .即:ab=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 即:(ab )c=(三)、新知应用1、例题用两种方法计算 (12+16-12)×12 3页 2、看谁算得快,算得准1)(-7)×(-43)×514 2) 91118×15.(四)、小结怎么样,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五)、自我检测1、(-85)×(-25)×(-4);2、(-87)×15×(-171);3、(151109-)×30;4、2524×(—7).5、-9×(-11)+12×(-9)6、75373696418⎛⎫-+-⨯ ⎪⎝⎭7、31810.443⎛⎫-⨯-- ⎪⎝⎭4.2 有理数的除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重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倒数的求法。

难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二、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引入:怎样计算8÷(-4)呢?根据除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4相乘得8:因为(-2)×(-4)=8所以8÷(-4)=-2 (1)8×(-41)=-2 (2) 于是有 )41(8)4(8-⨯=-÷ (3)(3)式表明:一个数除以-4可以转化为乘-41来进行,即一个数除以一4,等于乘-4的倒数41-。

二、创新活动:1、学生将①式中8或-4换作它数。

看②式是怎样的。

2、你由①=②会想到什么?如果用字母a 、b 来表示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 乘这个数的倒数。

3、据以上发现,你会怎样得出下列算式的结果。

)10(0)4()87()871)(3()5.0(211)2(5)25)(1(- -+ -- -÷÷÷÷4、结合以上算式的结果,联想到有理数除法法则。

完成P34填空。

5、练习。

P35页练习4个小题。

6、计算:6)()7624(--÷ 分析:有理数的除法化为有理数的乘法以后,可以利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

7、补充练习图表 7图表 835)1212(5)(4)11436(4)()2138(75(3)20.25)451(2)(4)(36)(1)(÷÷÷÷÷- - - - --计算: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这个法则也可以表示成:)0(1≠⋅=÷b ba b a1、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2、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3、通过探究、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与性质符号的处理教学方法:观察、类比、对比、归纳三.教学过程1、学前准备、计算1)(—0.0318)÷(—1.4) 2)2+(—8)÷22、探究新知(1)、由上面的问题1,计算方便吗?想过别的方法吗?(2)、由上面的问题2,你的计算方法是先算法,再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