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经典案例4
微观经济学案例
微观经济学案例2021 年4 月目录案例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1 案例2:燃油税幕后利益博弈:中国逼近10 元1升油价时代..................................................1 案例3:公园门票降价或涨价的启示............................................................................ ...............1 案例4:雪天的杂货店............................................................................ .......................................1 案例5: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 .........................1 案例6:政府对鸡蛋的补贴弊端............................................................................ .......................1 案例7:“旧帽换新帽律八折” ......................................................................... ..............................1 案例8:谁在消费昂贵? 奢侈品消费群调查............................................................................ ....1 案例9: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 ...................1 案例10: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1 案例11:你所购买的东西值不值............................................................................ .....................1 案例12:把每1 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1 案例13:从\芙蓉姐姐\到\超级女声\案例14:理性与风险难题............................................................................ .................................1 案例15:上大学值吗?.......................................................................... .......................................1 案例16:大商场平时为什么不延长营业时间.............................................................................1 案例17: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 .............1 案例18: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1 案例19:马尔萨斯人口论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案例20:沉没成本与企业决策............................................................................ .........................1 案例21:企业生产中的学习效应............................................................................ .....................1 案例22:有效金融市场的难题............................................................................ .........................1 案例23:加入WTO 背景下的我国农业问题............................................................................ ..1 案例24:新经济时代的微软反垄断案............................................................................ .............1 案例25:价格歧视及其难题............................................................................ .............................1 案例26:垄断竞争下的差异化战略............................................................................ .................1 案例27:广告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1 案例28: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卡特尔的兴衰.......................................................................1 案例29:汽油价格与小型汽车的需求............................................................................ .............1 案例30:满意即最优............................................................................ .........................................1 案例31:发生在空中的帕累托改良............................................................................ .................1 案例32: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局限性............................................................................ .............1 案例33:“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 ......................................................................... ....1 案例34:二手车市场的逆向选择............................................................................ .....................1 案例35:委托人给代理人带的“金手铐” ......................................................................... ............1 参考文献............................................................................ .............................................................1 1-74案例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1. 使用范围:第一章导论2. 要考核的知识点:学习经济学的目的;如何学习经济学?3.思考题:(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2)如何学好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经济学知识。
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精选
经济学教学案例精选案例1 主机与附件的不同弹性1987年,福建省某机械厂进口一套设备。
据调查,当时有6个国家能够生产这种设备,价格在800~1,200万美元。
该厂首先找日本一家企业谈判,开价800万,争取1,000万成交。
岂知,第一次谈判,日商就满口答应,并表示可以立即签订合同。
厂长心里直打鼓:“日本人这么好说话?其中必定有‘鬼’!”但想来想去,货真价实,无可挑剔,便拍板敲定。
设备到货使用一年以后,许多易损零部件需要更换,厂长便请日商按合同供货。
日商表示可以,但价格提高一倍(合同并未规定日后供应零部件价格)。
厂长心想这是“敲竹杠”,便设法向其他生产同类设备的国家购买,但由于不配套,最后被迫以高价向日商购买这些专用零部件。
几年下来,这比当初花1,200万买还贵。
厂长气愤地骂道:“日本人就是‘鬼’!”最近,这位厂长有机会学到需求价格弹性,方才恍然大悟: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成套设备的主机极富弹性,而专用零配件几乎完全无弹性。
因此,日商的销售策略是先在主机上让价,把你套住以后再在零配件上提价,这叫“堤内损失堤外补”。
厂长深有感慨地说:“这本是经销ABC,不能说日本人鬼,只能怪自己笨——无知!”因此,在购买外国产品、引进成套设备时,由于它们富有价格弹性,在谈判中应力争主动,以最有利的价格购进。
对一些必需的附件等,尽量与主机同时一次购入,并在合同中详细写明销后服务项目。
在销售产品时,也可以适当降低主机和成套设备的利润率,以扩大需求,占领市场,而与这些主机有关联的附件等,则可适当提高利润等,以求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资料来源:黎诣远《微观经济分析》第53页)案例2 垃圾中的边际效用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为强大的国家,人均消费商品数量居世界第一,人均垃圾量也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之相比。
美国的垃圾不但包括各种废弃物,也包括各种用旧了的家具、地毯、鞋子、炊具,乃至电视机和冰箱。
美国是一个提供消费的社会,它的生产力巨大,产品积压常常成为主要的经济问题。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一-十一 章)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案例分析亚当.斯密的悖论在1776年的《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断言:当人们尽量为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并且这样做不受阻碍时,他们最终共同使社会受益,即使那不是他们的目的。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亚当·斯密(1723~1790)在《国富论》中提出的重要论题。
亚当·斯密写道:"个体生产者只想达到自己的目标,他这样做时,像其他许多情况下一样,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结果出现,而这个结果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亚当·斯密悖论一直是经济学的核心矛盾,200多年来它一直推动着经济学的发展。
这一理论的效力不断受到宗教权威、经济学之外的理论思想家和经济学家自身的挑战。
虽然如此,"看不见的手"这一悖论使人类行为合理化,且在20世纪越来越多地指导西方甚至非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
另外,斯密更一般的见解,即总体收益的结果也许有别于创造收益的个体意向,已经被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称为"使经济思想注入对社会进程一般理解的最重要、最具智慧的贡献"。
这个重要的极具智慧的想法是正确的吗?亚当·斯密与其他启蒙思想家(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后期)一道尝试着将人们从教会教条束缚和诸如骄傲、嫉妒之类的情感中解放出来,而这些在历史上曾使人类行为被扭曲。
通过强调无私和来世相对于世俗生活的重要性,教会教义遏制了人类状况的暂时进步。
僧侣们看到了社会底层和普通的人们为这种需要被束缚的情感左右。
斯密相信,教会教义也维系一个上流社会,而该社会无助于商业活动。
使牧师和其他人忧心的激情除傲慢和嫉妒外还包括愤怒,以及对荣誉或报复的欲望。
他们的担忧是有根据的,因为历史上这种激情已经导致损坏政治经济稳定的争战杀伐。
自从中世纪以来,商业活动就遭受僧侣和智者们的诋毁,但却受到下等人的推崇,并且这种态度在欧洲创国阶段广为流传。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供求关系无处不在,它影响着商品的价格、数量以及市场的运行。
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些经济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探讨供求理论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苹果市场的供求波动假设在一个小镇上,苹果是当地居民喜爱的水果之一。
在某个丰收的季节,苹果的产量大幅增加。
根据供求理论,供给的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
因为果农们收获了大量的苹果,市场上的苹果供应充足,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果农们不得不降低价格。
与此同时,由于苹果价格下降,消费者的需求会增加。
原本可能觉得苹果价格有点贵而减少购买的消费者,现在会因为价格实惠而购买更多的苹果。
这就是供求理论中的需求法则: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然而,如果连续几个季节苹果都丰收,导致市场上的苹果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跌。
一些果农可能会因为利润减少而减少苹果树的种植,或者改种其他水果。
随着苹果的供给逐渐减少,价格又会开始回升,直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案例二: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变化在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中,供求关系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当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时,对住房的需求就会增加。
如果此时房地产开发商没有及时增加住房的供应,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房价上涨。
高房价可能会让一些购房者望而却步,但对于那些有强烈购房需求和经济实力的人来说,他们仍然会购买,从而进一步推高房价。
相反,如果城市的经济发展放缓,人口流出,对住房的需求减少。
而房地产开发商在之前的繁荣期建造了过多的房屋,就会导致供大于求。
为了尽快出售房屋,开发商可能会降低价格,引发房价的下跌。
案例三:石油市场的供求冲击全球石油市场是一个复杂但又典型的供求关系案例。
当国际政治局势紧张,或者某些主要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下降时,石油的供给减少。
这会导致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
例如,中东地区的战乱可能会影响石油的生产和运输,从而减少全球石油的供应。
微观经济学案例
微观经济学案例案例关于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要考核的知识点:如何理解“理性人”的行为和机会成本。
‚占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
无论是三九严冬,还是烈日酷暑,总有一帮‚占座族‛手持书本忠诚地守侯在教学楼前,大门一开,争先恐后地奔入教室,瞅准座位,忙不迭地将书本等物臵于桌上,方才松了一口气,不无得意地守护着自己的‚殖民地‛。
后来之人,只能望座兴叹,屈居后排。
上课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因而不免牢骚四起,大呼‚占座无理‛。
笔者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当我们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时,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制度本身不涉及道德问题,一项制度的指定如果能够满足理性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既实现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即是一项合理的制度。
下面笔者将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占座行为的合理性予以分析。
占座——理性人的选择‚占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拥有令你满意的座位,可以不必伸长脖子穿过重重障碍捕捉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可以不必端起眼镜费神地辨认黑板上的板书,可以不必伸长耳朵生怕漏听了什么,而这一切都意味着当你和你的同学同样用心时,你比他们更容易集中精神,获得更好的听课效果,最终得到更优异的成绩,而这一切都仅仅是因为你占了个好座位。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需要为占座付出一定的代价。
你可能无法在床上多躺一会儿,可能无法吃顿悠闲的早餐,它们是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关键在于机会成本与收益比较孰轻孰重。
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取得好成绩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而上述的机会成本,当你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它们时完全可以被压缩到很小,甚至为负值-早起有益于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把时间浪费在早饭上是没有必要的。
这么看来,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是很小的,而得到的收益却大得多,那么占座无疑是理性人的最佳选择。
替他人占座——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我们发现那些占座的同学往往不仅为自己占座,还会为自己的室友占座。
当然,这可能声明这些同学比较细心周到。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
目录上篇—-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基础案例1:关于大学生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案例2:对房租的限制有利于解决住房问题吗?案例3:莫斯科歌剧院的票价。
案例4:美国农产品的价格保护.消费者理论案例1:为什么水要比钻石便宜?案例2:买“黄牛票”案例3:吉芬商品: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例外吗?案例4:利息所得税如何影响家庭储蓄?生产者理论案例1:美国啤酒行业的适者生存测试.案例2:“无花边费用"业务模式。
案例3:服装店的张老板是盈利了,还是亏损了?案例4:如何确定企业的最佳批量规模?市场结构理论案例1: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西方经济学中不同市场结构的区别.案例2:企业的定价策略。
案例3:方便面市场竞争案例。
分配理论案例1:天津丑女“张静事件"及美国经济学家的调查报告.案例2:美国大型企业CEO的薪水报告。
案例3:华为的神话。
总体均衡与福利经济学案例1:经济学家的赌博。
案例2:苏联解体与其经济状况。
案例3:中国改革中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
微观经济政策案例1:农村改革第一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案例2:沱江特大污染事故。
案例3:楼道安装防盗门的事件。
下篇——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案例1:部分国家的GDP比较。
案例2: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的比较。
案例3:“绿色GDP"警示中国经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案例1:利用AD—AS模型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具体问题。
案例2: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衰退。
案例3:石油危机与滞胀。
宏观经济政策(一)货币政策案例1:“治大国如烹小鲜”。
案例2: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
案例3:宽松货币政策刺激内需,推动英国经济增长.案例4:稳健货币政策中的“适度从紧”.(二)财政政策案例1:政府增加政治支出,大选因素刺激亚洲经济增长。
案例2:增税反而促进经济增长?—-克林顿政府财政政策评析。
案例3: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宏观经济问题(一)就业与失业理论案例1: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案例2:严峻的中国就业形势。
微观经济学的例子
微观经济学的例子在电商经济促进小龙虾消费的同时,夜市经济也在同时发力。
在湖南湘乡,新湘西路铁合金厂门前马路是这一地区人气最旺的夜宵美食一条街。
随着疫情消退,这里夜市经济逐渐回暖。
在夏季来临的时刻,一锅麻辣小龙虾配上冰镇啤酒,已成为附近居民消费的首选。
新湘西路上的龙虾店老板李建华向《证券日报》表示:“我的门店可供60人用餐,经营时间从晚间6点到凌晨2点,基本上半个小时能翻一次台。
4月份以来,小龙虾消费进入旺季,我的店里一天至少能卖200斤小龙虾。
”在小龙虾催旺夜市经济的背后,是湖南湘乡在大力发展多元化稻作生态。
虾稻共作是当地生态扶贫特色之一,目前,湖南湘乡共有64个龙虾养殖基地,养殖总面积达6800余亩。
而在距离湘乡不远的岳阳湘阴地区,受到当地政府政策感召,渔民们上岸安置,结伙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
岳阳湘阴杨林寨乡蒋民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志刚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2019年,我接受上岸安置,政府给我培训,又流转了土地给我开展小龙虾养殖。
我搞了100多亩稻虾基地,每年纯利有40万元左右。
”地摊经济成为小龙虾动销的渠道之一。
湘阴县农业农村局主动走出去,把小龙虾的摊位摆到福建福州等地,以实际行动促进湘阴小龙虾的动销。
在“出省摆摊”的过程中,湘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袁敏哲还不忘记使用直播方式,以实力硬核带货湘阴地区的旅游产业:“我们湘阴小龙虾是南洞庭地区最好的小龙虾,鳃白腹净、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湘阴小龙虾是高蛋白、低脂肪、性价比高的健康食品,也是当地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
我们湘阴县有80万亩良田、100万亩河湖、8万亩小龙虾养殖场,有最美丽的湖光山色。
我们每年都要在各地举办小龙虾美食文化节,热烈欢迎全国朋友前来湘阴体验美景美食。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产业经济研究员王连芬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小龙虾供求活跃度也是微观经济是否活跃的重要且可以方便测量的指标。
目前来看,小龙虾的供求活跃度是逐渐提升的,这表明我国的微观经济也是趋势向好的。
微观经济学例子
微观经济学例子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经济学科,主要研究的是政府的经济政策、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个人的购买行为等几方面的问题。
它利用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以经济学功能性结构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企业和消费者、政府、市场和行业四个主体之间的决策机制及其影响。
微观经济学例子1.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是指两个或多个经营者之间,通过价格、质量、服务、促销等因素之间的比较,来吸引消费者,进而争取更大的利润,而形成的竞争态势。
市场竞争是营销的基础,参与竞争的经营者要密切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更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增加企业的利润。
2.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指企业在制定价格时所按或遵循的某种程序、步骤或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内部活动,也可以是外部活动。
价格机制包括市场环境因素、政策因素、技术因素、商业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
价格机制是企业控制产品价格和利润的重要手段,企业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合理设定产品价格,以满足消费者需求,降低成本,同时保证利润最大化。
3.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售后服务等过程中的行为。
消费者行为受到消费者的社会经济环境、个人偏好、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市场参与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研究范畴涉及企业营销策略、产品设计、价格调节、品牌信誉、招商引资、渠道管理、宣传等方面。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心理,提高企业营销效果。
4.公司战略公司战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主要是指一个组织在较长时期内采取的行动,是用来实现企业宗旨的行为计划,它可以是一项单独的决定,也可以是一系列相关决定的集合。
有效的公司战略应具备定性、定量、稳定和可操作性的特征,需要有协调的行业宏观策略、企业战略和部门策略,以及以企业的竞争力、绩效和创新能力为指标的核心竞争力。
结论从上述微观经济学例子可以看出,微观经济学考虑的主要是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市场和行业之间的决策机制及其影响,而强调的关注点也从传统的经济发展角度转变为买卖双方民主公平的交换权益、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等。
考研资料 微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四
考研资料微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四导读:本文考研资料微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四,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从“芙蓉姐姐”到“超级女声”——关于“超级女声”热潮的分析报告1.使用范围: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2.要考核的知识点:影响流行文化需求的因素;网络外部性与需求;3.思考题:(1)从“芙蓉姐姐”到“超级女声”,你能从中找出哪些经济学理论(主要是消费行为与需求理论方面)的思考?(2)影响目前市场需求的因素有哪些?(3)如果你是一个市场营销专家,你准备利用目前的市场需求特点从哪些方面来推广你的产品?(4)请你说说网络外部性对市场需求的影响?2005年的盛夏也许注定是属于青少年的文化盛夏:一边是“芙蓉姐姐”还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和耳畔,另一边又迎来了“超级女声”全国总决赛的热播,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两种表现形式不同、参与方式不同的文化现象,实际上有着共同的孕育背景,同时也共同折射出当前我国青年文化的新特征,反映了我国青少年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一、“芙蓉姐姐”和“超级女声”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芙蓉姐姐”凭借“一张妖媚十足的脸和一副性感万分的身材”,以其露骨而极度自信抑或自我欣赏的文字和夸张而经典的“S”型照片,在集广泛性、快捷性、交互性于一体的互联网络空间(准确地说是在清华北大的BBS)名声大噪,继而引起诸多媒体的高度关注。
在2005年的初夏,“芙蓉姐姐”终于完成了由虚拟红人向现实明星的转变,但随着“超级女声”比赛进程的推进,她“永远有多远,我就能红多远”的理想也在郁闷中破灭。
“超级女声”吸引了上至89岁下至4岁的15万“女生”共同角逐。
据统计,在总决赛直播期间,全国约有十分之一的电视观众在周五晚锁定湖南卫视,创造了亿万人参与的集体狂欢。
面对“芙蓉姐姐”走红和“超级女声”热播,各界的评论褒贬不一。
不能否认的是,社会是个人发展的大舞台,时代是塑造和成就英雄的大背景,“芙蓉姐姐”和“超女”们的产生是“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的结果。
微观经济学经典案例
案例:马尔萨斯人口论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使用范围: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2.要考核的知识点: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3.思考题:(1)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其发生作用的条件如何?(2)人类历史为什么没有按照马尔萨斯的预言发展?(3)既然马尔萨斯的预言失败,你认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还起作用吗?(4)请你谈谈“中国人口太多,将来需要世界来养活中国”或“谁来养活中国?”的观点。
经济学家马尔萨斯(1766—1834)的人口论的一个主要依据便是报酬递减定律。
他认为,随着人口的膨胀,越来越多的劳动耕种土地,地球上有限的土地将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最终劳动的边际产出与平均产出下降,但又有更多的人需要食物,因而会产生大的饥荒。
幸运的是,人类的历史并没有按马尔萨斯的预言发展(尽管他正确地指出了“劳动边际报酬”递减)。
在20世纪,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改变了许多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的食物的生产方式,劳动的平均产出因而上升。
这些进步包括高产抗病的良种,更高效的化肥,更先进的收割机械。
在“二战”结束后,世界上总的食物生产的增幅总是或多或少地高于同期人口的增长。
粮食产量增长的源泉之一是农用土地的增加。
例如,从1961-1975年,非洲农业用地所占的百分比从32%上升至33.3%,拉丁美洲则从19.6%上升至22.4%,在远东地区,该比值则从2l.9%上升至22.6%。
但同时,北美的农业用地则从26.1%降至25.5%,西欧由46.3%降至43.7%。
显然,粮食产量的增加更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的改进,而不是农业用地的增加。
在一些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饥荒仍是个严重的问题。
劳动生产率低下是原因之一。
虽然其他一些国家存在着农业剩余,但由于食物从生产率高的地区向生产率低的地区的再分配的困难和生产率低地区收入也低的缘故,饥荒仍威胁着部分人群。
本案例选自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微观经济学案例
微观经济学案例案例名称:手机市场竞争背景描述:手机市场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许多公司竞相推出新产品来吸引消费者。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讨论两家主要的手机制造商:公司A和公司B。
情景设定:公司A和公司B都是知名的手机制造商,它们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两家公司都试图通过不同的策略来增加销售和市场份额。
公司A的策略:公司A决定通过价格战来吸引消费者。
他们将手机的价格降低到较低水平,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他们的产品。
他们认为,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他们可以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并实现更高的销售量。
公司B的策略:公司B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他们决定通过创新和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
他们将大部分资源投入到研发和设计中,以推出具有独特功能和特点的手机。
他们相信,通过提供独特的价值和体验,他们可以吸引高端消费者,并在市场上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
结果和影响:这两种不同的策略对公司A和公司B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和影响。
公司A通过降低价格吸引了一大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销售量增加,但利润率下降。
然而,由于价格战的持续,公司A可能面临着较低的盈利能力和财务压力。
公司B通过创新和差异化吸引了一批追求高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消费者。
虽然他们的销售量可能没有公司A那么高,但他们在高端市场上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并且可以保持较高的利润率。
结论:这个案例说明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不同的策略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通过价格战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但可能面临利润率下降的风险。
而通过创新和差异化可以吸引追求高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消费者,但可能需要更高的投入和研发成本。
在现实生活中,手机市场上的竞争就是一个微观经济学的案例,各家手机制造商通过不同的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的青睐。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制定经营策略时,需要考虑市场的竞争环境、消费者需求以及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以找到最合适的策略来实现商业目标。
(完整word版)微观经济学案例(第二章和第三章).doc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第三章案例案例一:春运“一票难求”年年春节,年年有春运。
回家团圆的步伐让国人义无反顾涌入春运购票大军中。
网民纷纷拿出十八般武艺,叫上全家老少以及朋友一起加入抢票大军,网络、电话和手机三管齐下,甚至拿护照、身份证分开刷票。
很多网民感叹“蜀道难,难不过火车票”,有人甚至形容其比“唐僧西天取经”还难。
在这场“战役”中,抢到票的人欢喜如中彩票,没成功的则难过哀叹。
体验抢票的“酸甜苦辣”成为这几天国人的共同经历。
请借助供求理论分析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原因。
原因理论供给和需求原理:供给规模有限,而需求猛增,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经济学规律,此时价格应上涨,可以抑制需求,把票给出多的钱的人,实现均衡。
但是,价格上涨了,很多人就会买不起火车票,飞机票更加买不起,为了保证非常需要但又不能够出很多钱的人能够负担得起路费,政府控制火车票价上涨,造成在这样的价格条件下,依然有很多人需要火车票,出现供需缺口,即一票难求。
铁路的运营也要追求一定的收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
所以,不可能大量投入,新造很多铁路,只保证春节时交通不拥挤,平时就让其闲置,只做保养。
二:原因详解春运一票难求,既有经济的原因,也有管理的原因,但主要在于管理,理由如下:1.说有经济的原因,既指可用经济理论来浅显分析,也指经济能力不够。
最基本的经济理论:供不应求造成了一票难求。
我们先不谈管理上的问题,从每趟车的荷载来看,春运期间,基本每趟车都是饱和的,除了已有的座位和卧位都订满了外,还有很多站在过道的乘客,这是每年春运的普遍现象。
这种情况只要春节坐过车的人都知道。
所以,供不应求是一票难求的根本原因。
造成供不应求的原因除了管理原因外,这里是经济能力不够,也就是铁路部门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建造更多的运输设备来满足过年回家人们的需求。
2.再说管理的原因。
其实,目前造成春运一票难求的直接原因是管理的原因:(1)国家法定节假日的高度集中绑架了运输部门与乘客。
微观经济学案例
案例1背景资料:人们说2007 年是个“火爆”的年份,从年初的楼市上涨,到现在的股市全线飘红,这个火爆的“金猪年”给人们的神经带来了足够的刺激。
进入5 月份以来,猪肉似乎又成了“金猪肉”,全国多数省区市猪肉价格同比大幅上涨,有些城市的猪肉价格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点。
根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的统计,2007 年5 月上中旬,全国36 个中心城市猪肉平均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4 元,涨幅43.1%。
在北京市,5 月份市场的猪肉价格已经密集地出现了14 次上涨。
这次猪肉价格的大涨,可以说是近10 年罕见。
猪肉是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它既影响人们的一日三餐,又导致CPI 的上涨,甚至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它既关系到农民收入的提高,又关系到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的发展。
对于猪肉价格会如此上涨呢,我们的问题是:1. 从需求的角度看,你认为刺激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2. 从供给的角度看,你认为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3. 从价格弹性的角度看,猪肉的价格弹性如何分析思路:从需求情况看,从2006 年底到2007 年一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尤其是国有事业单位和行政机构工资上涨幅度比较大,而农民收入增长相对平缓。
因此,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猪肉消费呈增长趋势。
从供给来看:第一,生产猪肉的成本上升,即养猪的主要饲料——玉米的价格自2005年6 月以来一直上涨;第二,2006 年以来,生猪的收购价格一直在低价徘徊,农民养猪不挣钱,甚至大面积亏损,农民没有养猪的积极性,减少养猪的数量。
第三,2006 年南方部分省份爆发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北方的很多生猪养殖地爆发了猪高温热,大量的生猪因疫病死掉,导致猪的供给数量减少。
最后,由于生猪的成长期相对较长,猪肉价格的升高虽然能引致养猪数量的增加,但短期内养殖户的生猪难以出栏。
一般来说,作为消费品,猪肉的价格弹性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低收入人群更是这样。
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猪肉成了一日三餐的常见食物,其价格弹性也呈现下降趋势。
微观经济学垄断案例
案例研究1:广告与眼镜的价格广告对一种物品的价格有什么影响呢?一方面,做广告比不做广告使消费者认为这种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差别更大。
如果是这样的话,广告就减少了市场的竞争性,而且使企业的需求曲线更缺乏弹性,这就使企业能收取较高价格。
另一方面,广告使消费者更易于找到提供最优价格的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这就会使市场更具有竞争性,并使企业需求曲线更富有弹性,从而使企业降低价格。
经济学家李·宾哈姆(Lee Benham)在1972年发表于《法与经济学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检验了关于广告的这两种观点。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各州政府对配镜师做广告有极为不同的规定。
一些州允许为眼镜和验光服务做广告。
但是,也有许多州禁止这种广告。
例如,佛罗里达州的法律规定如下:任何个人、企业或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对治疗或矫正用镜片和镜架、完全治疗或矫正用的眼镜或任何验光服务做广告,无论是否有确定或不确定的价格与信用条件,都是违法的……这项规定符合公众健康、安全和福利的利益,而且对其条款应予以充分解释,以实现其目的和目标。
专业配镜师热烈地支持这些对广告的限制。
宾哈姆把各州法律的差别作为检验关于广告的两种观点的一个自然试验,其结果令人惊讶。
在那些禁止广告的州中,对一副眼镜支付的平均价格是33美元(这个数字并不像看起来那么低,因为这是1963年的价格,当时所有的价格都比现在低得多。
要把1963年的美元折算成现在的美元,可能需要乘以5)。
在那些不限制广告的各州中,平均价格是26美元。
因此,广告使平均价格下降了20%以上。
在眼镜市场上,也许还在其他许多市场上,广告促进了竞争并使消费者得到了较低的价格。
案例研究2OPEC和世界石油市场我们关于小镇水市场的故事是虚构的,但如果把故事中的水变成石油,把Jack和Jill变成伊朗和伊拉克,这个故事就接近于真实了。
世界上大部分石油是由少数国家——主要是中东国家——生产的。
这些国家一起组成了一个寡头市场。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品缺乏弹性。
P
图1中, D1为衣服类商品的需求曲线,
D2
D2为电脑类产品的需求曲线。当价格从
D1
P1降到P2时,D1的需求从Q1升到Q4, 而D2的需求从Q2升至Q3。虽然两种商品
P1
随着价格的下降需求都在有所上升,但明显 P2
可以看出D1需求上升幅度要远远高于D2。 这就是商家在促销时选择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 原因。
案例3:谷贱伤农
• 问题: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
• 分析思路:
•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的价格每变动1%时所引起的需求
量变化的百分数。通常,商品的需求量和它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因此,需求价格弹性总是负值。一般地,我们总是关心需求价格弹性
的绝对值以便进行比较。我们把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1的商品称
• 目前中国内地的整体智能手机市场正在降温——今年8月份,其智 能手机销量首次出现同比下滑,下滑幅度为4%。,但是苹果的销量确 一直居高不下。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iPhone在中国内地的受欢迎程 度没有下滑的迹象。最新数据显示,在中国内地,已有超过700万部 iPhone 6s 和iPhone 6s Plus被激活。
3、一般来说,作为消费品,猪肉的价格弹性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低 收入人群更是这样。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猪肉成了一日三餐的 常见食物,其价格弹性也呈现下降趋势。
案例2 ❀“双十一”促销❀
“光棍节”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节日,只是源自年轻人对11月11日的 戏谑,而现在这一戏谑的节日成为网购狂欢节的代名词。围绕“双十一 ” 的电商争夺早在十月份就已打响。
Q1 Q2 Q3 Q4 图1
分析:
2、促销利润分析
促销期间,包括很多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品牌都已五折销售,难道真像
微观经济学案例
微观经济学案例微观经济学案例效用论1.美国统一之后,原民主德国消费者在梅赛德斯------奔驰和大众汽车之间更偏好前者。
然而,当他们将储蓄兑换成德国马克后,却蜂拥至大众特约经销商。
如何解释这一显见的悖论?市场需求与供给2.1990年伊拉克队科威特的入侵导致了紧随其后的汽油价格的大幅上涨。
消费者害怕由于供给被切断而引发未来的石油短缺,于是他们疯狂的囤积汽油。
在这个案例中,随着汽油价格的上涨,消费者更加大量的购入汽油,而不是减少消费量,这是否是有悖于需求法则的一个特例?生产和成本理论3.马丁教授正在考虑离开他现在所就职的大学并开办一家咨询公司。
当他作为咨询专家提供服务时,每年可以挣得75000美元。
为了创立这家企业,马丁教授必须把一间屋子变为办公室,而这间屋子原来是马丁教授用来出租的,每年可获得10000美元的租金;同时,马丁教授还必须以每年15000美元的薪金雇佣一名秘书。
他还得从储蓄金中提取10000美元来应付各种各样的支出并因此错失了原本可以挣得的每年10%的利息。
大学每年付给马丁教授50000美元。
以微观经济学作为决策的基础,你认为教授会离开大学来开办一家新的企业吗?机会成本4.2008年9月,对于房地产的知名企业万科来说,是个煎熬的月份,由于他们推出了一系列的打折促销活动。
引起了老业主的不满,个别情绪激动的业主,甚至冲进售楼处要求退房。
退房之争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房子该不该退引发了大家的热议,虽然,万科退房事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暂时以万科坚决不退房而告一段落。
但表面看似平静的万科公司内部已经是暗潮汹涌,各地房地产开发商更是四面楚歌。
回首这次退房事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中国房地产市场萧条,降低房价真的有用吗?。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4章)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案例1:公园门票降价或涨价的启示2001年夏,苏州乐园门票从六十元降到十元。
一时间趋之者众,十天该园日均接待游客量创下历史之最,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四百万元以上。
10元门票引来25万人盛夏的苏州乐园,十分过瘾地火了一把。
"火",是自7月20日傍晚5时点起来的。
这是该园举办"2001年仲夏狂欢夜"的首日,门票从60元降至10元。
是夜,到此一乐的游客竟达7万之多,大大出乎主办者顶多“3万人”的预测这个数字,更是平时该园日均游客数的15至20倍,创下开园4年以来的历史之最。
到7月29日,为期10天的“狂欢夜”活动落下了帷幕。
园方坐下来一算,喜不自禁:这天累计接待游客25万余人,实现营业收入400万元以上,净利润250万余元。
正常情况下,苏州乐园的门票每人每张60元,每天的游客总数在3000-4000人之间,营业时间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
而“狂欢夜”是在“业余”时间进行,即从每天下午5时到晚上10时,门票却降到10元。
就是说,“狂欢夜”这10天,这家乐园在不影响白天正常营业的情况下,每天延长了5小时的营业时间,营业额和利润就翻了一番以上。
“狂欢夜”与该园举办的“第四届啤酒节”是同时进行的。
42个相关厂家到乐园助兴--其实,厂家是乘机宣传和推销自己的产品。
据园方介绍,以往搞啤酒节,乐园是要收取厂家一定的“机会”费用的,但是,这次却基本不收或少收些许,而厂家须向游客免费提供一些“小恩小惠”--企业的广告宣传品等。
减免了货币的支付,厂家岂有不乐的?园方也承认,众厂家的参与,带来大笔场地费,降低了乐园搞“狂欢夜”活动的风险,不过,它并非这次活动最后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火”一把的关键,是原先60元一张的门票陡降到10元钱。
非但如此,每位到乐园过“狂欢夜”的,凭门票,还可以领到与10元门票同等价值的啤酒、饮料和广告衫等。
需要说明的是,白天购60元门票入园后,园内的多数活动项目就不再收费;而购10元门票入园后,高科技项目和水上娱乐项目等仍要适当收取一点费用。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1. 垄断市场下的价格歧视案例分析该案例分析了垄断市场中价格歧视的策略和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弹性和支付意愿,垄断者可以巧妙地对不同群体设定不同的价格,从而提高市场利润。
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些公平和效率问题,需要政府监管来平衡利益。
2. 外部性对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案例分析本案例分析了外部性对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
外部性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对非参与者产生的影响。
通过研究公共物品供给的外部性,我们可以理解市场机制在解决公共物品供给问题方面的局限性,并探讨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3. 价格弹性与供需关系案例分析该案例分析了价格弹性与供需关系之间的关联。
价格弹性是指市场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供需关系则说明了价格对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通过研究不同产品和市场的价格弹性与供需关系,我们可以了解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和弹性。
4. 景气循环与经济衰退案例分析本案例分析了景气循环与经济衰退之间的关系。
景气循环是指经济活动周期性波动的现象,而经济衰退是指经济活动下滑的阶段。
通过分析景气循环与经济衰退的原因和影响,我们可以了解经济波动的动态和应对策略。
5. 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案例分析该案例分析了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政策来纠正。
通过研究市场失灵的原因和不同类型的公共政策,我们可以评估政府干预的效果和限制。
6. 竞争市场下的价格竞争案例分析本案例分析了竞争市场下的价格竞争策略。
在竞争市场中,企业通过调整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和与竞争对手竞争。
通过研究不同的价格竞争策略和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我们可以了解竞争市场的运作机制和企业策略。
7. 垄断与垄断定价案例分析该案例分析了垄断市场和垄断定价策略。
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主要供应商或卖家的情况。
通过研究垄断者的定价策略和市场影响,我们可以了解垄断市场的运作机制和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8. 非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定价案例分析本案例分析了非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定价策略。
微观经济学基础示例
A
微观经济学是 研究个体经济 单位(如家庭、 企业或行业) 的经济行为和
决策的科学
B
它主要关注市 场价格和供需 关系,以及个 体如何根据这 些关系作出最
优决策
C
以下是一个 简单的微观 经济学基础 示例,涉及 价格和供需 关系的影响
盈余与短缺:现在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因此存在盈余。这意味 着供应超过需求,可能会导致价格下降或库存积压
微观经济学不仅是一种 理论工具,而且在实际 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
价格控制
政府经常通过价格控制来管理市 场。例如,租金控制可能是为了 保护租房者,但可能会导致房屋 供应不足。同样,最低工资法规 的目的是保护低收入工人,但如 果设置得过高,可能会导致失业
劳动力市场和收入分配
工资水平和就业是微 观经济学关注的焦点 之一。例如,工会试 图通过集体谈判提高 成员的工资水平。另 一方面,收入不平等 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 题,也是微观经济学 研究的重点之一
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
消费者选择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 部分,它关注消费者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 最大化其效用或满足度。同样,生产者理 论关注企业如何最小化成本并最大化利润
假设有一个小型 的咖啡市场,只 有两个供应商: 供应商A和供应
商B
A
供应商A:每年能生产 1000公斤的咖啡,成本
为每公斤10元
B
供应商B:每年能生产 2000公斤的咖啡,成本
为每公斤8元
市场需求如下
假设市场每年需 要2500公斤的咖 啡
消费者愿意以每 公斤15元的价格 购买咖啡
1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案例
外部性事例20世纪初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
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庇古。
他边欣赏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
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
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和阿尔钦同游日本。
他们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上见到窗外的禾田,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
列车员说,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益。
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赶鸟费”。
这同样是市场经济无能为力的,也称为“市场失灵”。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代与地点结果不同。
两代经济学家的感慨也不同。
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火车通过农田无论结果如何,其实说明了同一件事:市场经济中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的关系。
思考:1.举出日常生活中外部性问题事例,讨论它如何导致市场失灵。
2.为什么解决外部效应问题是国家调节微观经济的重要内容?公共物品事例外地人开车进出泉州市,会发现一个奇怪的景象:两座过江大桥并行相隔,其中一座刺桐大桥与泉厦高速公路近在咫尺,但伸向高速公路的连接道却孤零零地断在半空,成了“断头路”;另一座相隔较远的泉州大桥则花费巨资,修建了一条长达10多公里的连接线对车辆进行“引导”。
这一断一连,经由泉州市区的车辆要想驶上高速公路,至少要多花15分钟的车程。
当地的市民也说不清楚原因,只是告诉记者“前者是民营的,后者是政府收费的”。
作为民间资金率先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示范项目,泉州刺桐大桥几年中的尴尬遭遇和现实窘境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反映出的深层问题耐人寻味。
全国首创:民资进入大桥建设1994年,为缓解交通负荷,泉州市决定在市区边缘再造一座过江大桥。
因政府财力不足,而外商投资条件苛刻,大桥建设计划一拖再拖。
这时,由泉州市15家私有企业合股成立的名流公司主动“请缨”加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从"芙蓉姐姐"到"超级女声"——关于“超级女声”热潮的分析报告1.使用范围: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2.要考核的知识点: 影响流行文化需求的因素;网络外部性与需求;3.思考题:(1)从"芙蓉姐姐"到"超级女声",你能从中找出哪些经济学理论(主要是消费行为与需求理论方面)的思考?(2)影响目前市场需求的因素有哪些?(3)如果你是一个市场营销专家,你准备利用目前的市场需求特点从哪些方面来推广你的产品?(4)请你说说网络外部性对市场需求的影响?2005年的盛夏也许注定是属于青少年的文化盛夏:一边是"芙蓉姐姐"还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和耳畔,另一边又迎来了"超级女声"全国总决赛的热播,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两种表现形式不同、参与方式不同的文化现象,实际上有着共同的孕育背景,同时也共同折射出当前我国青年文化的新特征,反映了我国青少年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一、"芙蓉姐姐"和"超级女声"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芙蓉姐姐"凭借"一张妖媚十足的脸和一副性感万分的身材",以其露骨而极度自信抑或自我欣赏的文字和夸张而经典的"S"型照片,在集广泛性、快捷性、交互性于一体的互联网络空间(准确地说是在清华北大的BBS)名声大噪,继而引起诸多媒体的高度关注。
在2005年的初夏,"芙蓉姐姐"终于完成了由虚拟红人向现实明星的转变,但随着"超级女声"比赛进程的推进,她"永远有多远,我就能红多远"的理想也在郁闷中破灭。
"超级女声"吸引了上至89岁下至4岁的15万"女生"共同角逐。
据统计,在总决赛直播期间,全国约有十分之一的电视观众在周五晚锁定湖南卫视,创造了亿万人参与的集体狂欢。
面对"芙蓉姐姐"走红和"超级女声"热播,各界的评论褒贬不一。
不能否认的是,社会是个人发展的大舞台,时代是塑造和成就英雄的大背景,"芙蓉姐姐"和"超女"们的产生是"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的结果。
对于这类青年文化热点现象,不能只进行简单的是与非判断,更不能秉承所谓的"存在即合理"的哲学理念,对其听之任之,而是要着力探究其背后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1.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竞争性经济,个体独立性的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
自从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取向逐步得到国人的认同。
当代中国青少年既感受到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高度物质文明成果、个人独立性的增强,又目睹了市场经济大潮对其父辈们洗礼的过程乃至产生的阵痛,利益取向成为他们价值观上深深的印痕。
如果说"芙蓉姐姐"坚持不懈地在网络空间书写文字、张贴自己的S型照片,还只是隐隐地表达着一种个人利益诉求的话,"超级女声"则是"超女"们、电视台、娱乐公司、短信服务商以及网络等众多媒体分享的一份利益大餐。
活动组织者、协办者以及相关各方追逐利润的本质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有目共睹,仅每周数百万条投票短信就足以让他们喜上眉梢。
而随着比赛的推进,"超女"们为日见增长的"身价"、"人气"而日益陶醉也是不争的事实。
2.社会环境的开放性发达的交通、通讯和传媒,使现代青少年的活动范围空前扩大、信息获取的途径空前增多。
现代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全面开放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面对大量的、经常变化的人和事以及各种信息,不仅视野、思维、心理得到扩充和丰富,而且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和期望进行比较、评判和取舍,显示其对开放环境的适应和把握。
环境的开放也改变了意识形态领域相对单一的状况,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和社会思潮的涌动,为当代青少年创造了一种多元的文化环境。
"芙蓉姐姐"能够以反传统文化的形式出现,并且被部分青少年所接纳,本身就显示了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超级女声"更是把开放社会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表达的淋漓尽致。
3.社会生活的民主化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整个社会风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环境越来越宽松,人们不再束缚于条条框框。
人与人之间日益趋向平等,青年获得了自主生活权利,个人主体性日益凸显。
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的进程也逐步加快,人们享受的民主权利越来越真切。
"芙蓉姐姐"展示自我的权利得到了社会上大部分人的尊重,"超女"们"想唱就唱"的权利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坚定维护,"超女"的粉丝(FANS)团通过商谈、讨论等形式自主地组建群体来支持各自的偶像,"超女迷"通过网络万人大签名以形成舆论的压力对评委的权力进行制约……这些都只有在社会生活民主化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4.网络技术的发达性短短的十年间,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个人电脑在我国的迅速普及,使得网络对当下的青少年来说已不仅仅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现代工具,而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
正如有人指出:"'芙蓉姐姐'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网络力量,也可以感受到一种深刻的社会文化变革正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着,而这样的变革和技术进步,以及网络所带来的社会组织结构和人际沟通模式的变化密不可分。
"一个典型的"超女粉丝(FANS)"的生活场景是:耳朵里塞着带小话筒的耳机,眼睛盯着屏幕反复地看"超级女声"全国总决赛的网络视频录像,在QQ聊天的窗口上和密密麻麻的"玉米"、"盒饭"、"凉粉"、"荔枝"、"佳迷"进行交流和争吵,在虚拟社区和各大门户网站的BBS上不停上演口水战和拉票战。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网络就没有"芙蓉姐姐",没有网络也不会有"超级女声"的如此火暴。
二、透过"芙蓉姐姐"、"超级女声"现象看青年文化的新特征毋容置疑,无论是"芙蓉姐姐",还是"超级女声",都吸引了社会成员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但究其本质,它们仍然是以青年为主体创造的青年文化现象。
青年文化是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而言的一种"副文化"或曰"亚文化",它受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但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文化潮流。
青年文化是流动的、发展的,是时代、社会的变化和当代青年的发展造就了"芙蓉姐姐"和"超级女声"等文化热点现象,这些文化热点也折射着青年文化的时代特征。
1.个性化色彩浓厚无论是"芙蓉姐姐"的经典"S"形造型还是"超女"们"想唱就唱"的风格,无不洋溢着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从"芙蓉姐姐"一系列自谱人生传奇的网文可以看出,自中学时代起她就非常认同应试教育制定的人生目标,以分数和考大学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在高考几次失利后,她毅然选择了做"京漂",然而考研三次都以失败告终。
当体制内的"崇高理想"破灭后,"芙蓉姐姐"转而换一种方式来实现自己,即借女色消费之东风,以反叛的方式试图以茁壮的身体曲线实现自身的价值。
匪夷所思的超长赛程难敌"超级女声"观众们节节攀升的热情,其原因不外乎是参与者的自我价值从中得到彰显。
一方面,评委、大众评审团和民众短信投票相结合的赛制代表了广大观众的意愿,赢来了更多的参与与互动。
"被唤醒了'自我'的电视观众不仅要通过投票'自由'表明心声,更要通过短信和网络发出独一无二的声音。
另一方面,从最初的海选开始,'超女'就以自我展示作为最大卖点。
从口不择言表现欲超强的个性评委到'红衣主教'黄薪的'惊天一跪'再到李宇春挑战正统主流审美观的'帅哥'形象,试问这个夏天还有谁比'超级女声'更疯魔更自我更有个性?""芙蓉姐姐"初现于网际时,应该说大部分人是带着审丑的目光和嘲讽的心态来点击她的网络文字和S型图片的。
尽管是审丑,却也说明广大的青少年网民对她这种自我展示的方式的认同,随后出现在众多媒体上的专家、学者和一般大众的观点,大部分也对这种另类的行为方式表示肯定。
在"超级女声"海选阶段以怪招和奇招出名的"超女"黄薪,其表演以网络视频的方式迅速传播,进而获得"红衣教主"称号。
综观广大青少年对"芙蓉姐姐"和"超女"的态度,不难发现,现在的青年文化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多元化,容纳得了青年对生活、对未来、对现实越来越多的各种不同立场和评价。
很显然,没有青年文化的宽容,诡异的"芙蓉姐姐"难以长大,"想唱就唱"的"超女"们早该闭上她们的喉咙。
宽容,是一种现代精神。
青年文化的这种宽容精神,基于青年对青年文化流变的多元、开放趋势的认同,同时为青年个性在文化发展中得到尽情表达与发挥提供了必要的沃土与根基。
2.民主化趋势明显"芙蓉姐姐"的走红,当然起因于"芙蓉姐姐"那另类的闪亮登场,但也离不开广大青年网民一次又一次起决定性作用的点击。
说到底,"芙蓉姐姐"现象的出现是广大青少年主动参与的结果。
"超级女声"更是激活了青少年心中的参与意识。
由于在"超级女声"的平台前,无门槛,无条件,无限制,不需报名费,只需一张身份证。
身份证前人人平等,人人有参与的自由,也有不参与的自由,所以才有了15万人参与的"超级女声"比赛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