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用量不足危害大
蛋鸡使用抗生素药有哪些危害?要注意什么?
![蛋鸡使用抗生素药有哪些危害?要注意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b6220750066f5335b812110.png)
一、蛋鸡使用抗生素药有哪些危害?下面畜牧堂详细的介绍一下:1、鸡体抗病能力降低:饲料或饮水中长期添加抗生素会使鸡的自身免疫功能下降,一旦药物剂量不足或停药,则更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发生疾病。
2、鸡体中毒:超剂量用药、累加用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以及长期用药等,均可造成鸡体中毒和肠道正常菌群失调,而致消化不良、腹泻、生长缓慢,严重者造成大批死亡。
3、抗药菌株产生:使用抗生素时间长,或疗程短、频繁更换品种以及用量不足等,可使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而产生耐药菌株。
耐药菌株可使多种抗菌药物疗效降低或失效。
4、药物残留与环境污染:长期大剂量、不加限制地使用抗生素,致使鸡蛋和鸡肉,药物残留严重超标,危害人的健康。
一些不被肠道吸收的药物在排泄粪便时会造成环境污染。
二、蛋鸡使用抗生素要注意什么?1、不能滥用药物,也不能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药物配伍。
当前有很多的农村养殖户,养蛋鸡时经常出现滥用药物以及随机配药的现象,而且情况非常严重。
还有部分农户在饲料中和蛋鸡饮水中定期拌一些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
此外,一些肆无忌惮的企业会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激素。
这些都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公害及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
2、养殖户应该了解和掌握药物自身所拥有的物理性质和药理性质,在进行配合时不会出现沉淀、变色以及结块等现象。
一旦出现这些现象,基本上药物都已经处于失效状态,甚至有些产生很强的毒性。
因此不能自己随机进行药物配合,一定要严格按照兽医的意见进行药物的搭配。
避免药物之间发生分离或者融化现象,进而导致其药效降低。
例如,某些磺胺类药物易与抗生素相互作用,产生气体或液化现象,容易产生毒素,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养殖户应提前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合理地进行药物搭配,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科学使用抗生素,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时要搅拌均匀,并做到快配、快用。
为了达到效果,防止家畜肠道内有害微生物的耐药性,养殖场不得在饲料中随意混合添加必须经常交换或交替使用各种抗生素的2种以上抗生素,以免出现配伍禁忌,避免拮抗地影响使用效果。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合理用药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45dcb48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a.png)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抑制和杀灭细菌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对人类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首先,抗生素滥用的危害不容忽视。
抗生素的滥用包括:未经医生指导自行服用、药物过期后继续使用、未按照医嘱剂量和疗程使用、买到假冒伪劣药品等。
这些不当使用抗生素的行为会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其一,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的增加。
当人体长期暴露于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会逐渐形成抗药性,甚至产生多重耐药性,这使得原本可以被抗生素杀灭的细菌变得无法治愈,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
其二,滥用抗生素会引发药物过敏反应。
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也不同。
滥用抗生素时,可能会出现过敏现象,如皮肤瘙痒、红疹、呼吸困难等。
严重的过敏反应还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其三,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人体内存在着良好的肠道菌群,它们在维持肠道功能、帮助消化吸收以及抵抗有害菌侵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有害菌滋生,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为了减少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方案:1. 提高公众的药物知识和正确用药观念。
通过媒体宣传、医疗机构的教育活动等途径,普及正确的用药知识,让公众了解到抗生素的作用、使用原则以及副作用等信息,从而避免滥用抗生素。
2. 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生在开具抗生素的处方时,应严格按照病情和药物敏感性等因素进行判断,并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包括适当剂量、疗程和使用方式等,避免过度或不当使用抗生素。
3. 强化药店和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督。
药店作为药物的销售渠道之一,应该加强对抗生素的控制和监管,杜绝非法销售和假冒伪劣药品的情况。
药品监管部门也要对市面上的抗生素进行抽检和查处,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乱吃这种药可能致癌!每个人都要知道!
![乱吃这种药可能致癌!每个人都要知道!](https://img.taocdn.com/s3/m/cf96eb30ed630b1c59eeb59e.png)
乱吃这种药可能致癌!每个人都要知道!滥用抗生素之痛WHO(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中国国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到了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全国各地滥用抗生素现象普遍存在。
滥用抗生素危害巨大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因此造成的肌体损伤以及病菌耐药性更是无法估量,滥用抗生素使我们为战胜疾病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
是药三分毒,抗生素也不例外。
研究表明,每种抗生素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
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可损害肾脏;红霉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
同时,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会抑制免疫功能,削弱机体抵抗力。
不少抗生素还可引起恼人的皮疹。
苏州人民医院黄显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反复不按规则使用抗生素会导致人体菌群失调和继发感染,对人的听力、肝、肾等产生危害,还会产生过敏和毒性反应。
”与显性的伤害比起来,滥用抗生素所造成的隐性(长期)伤害更为惊心。
有很多病人因为经常使用抗生素,一旦病重时再用,效果就大受影响,这是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使身体的病菌产生了耐药性。
越来越严重的滥用抗生素现象,已经成为隐藏在社会生活中的一道暗河。
滥用抗生素是一场四方“合谋”抗生素何以滥用到如此地步?根本原因是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从医院、医生,到医药销售企业、医药生产企业,抗生素滥用现象的背后其实掩藏着一条巨大的利益链。
2002年,我国医院用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达到了345亿元人民币,以26.5%的市场份额高居医院用药大类中的榜首。
医院———抗生素撑着大厦在我国,“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的现象很普遍,这就为医生乱开药、开贵药提供了方便。
比如给患者输液,圈内便有一不成文的行规:住院病人“每人1瓶”,急诊病人“先来1瓶再说”。
你了解抗生素的“致命危害”吗?
![你了解抗生素的“致命危害”吗?](https://img.taocdn.com/s3/m/0335e5e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4.png)
你了解抗生素的“致命危害”吗?
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对人体的健康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
但是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未按要求使用抗生素的这种情况就会对人畜的健康有一定的致命作用。
过敏反应
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
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
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致命。
二重感染
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
这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很多见。
因此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毒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不可盼复心切,擅自加大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如氟哌酸)的药量,否则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
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更要慎重。
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轻度上呼吸道感染选用口服抗生素即可,但很多人却选择了静脉输液,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出现副作用的风险。
耐药
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
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
这种耐药性既会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会遗传给下一代。
“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抗生素的滥用会引起以上四种致命的危害,因此我们无论是在畜禽的用药方面还是人类食品中应格外注意抗生素的添加,对其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
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危害和策略
![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危害和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231402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43.png)
872017.07药物应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危害和策略马思佳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1【摘 要】抗生素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但我国目前抗生素滥用现象已十分严重,必将导致耐药患者无药可救的危险局面。
本文综述了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后果及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策略。
从而阐明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需要医生、药师、患者的通力协作,这样才能避免抗生素的滥用,提高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抗生素;化学物质;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消炎药”。
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现在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
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
其分类有以下几种: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多肽类、硝基咪唑类、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抗结核菌类、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四环素类。
抗生素的滥用是指没有用药指征时使用、超过应用时间时使用、超过用药剂量时使用、不合理联合使用或未严格按规范使用。
目前我国抗生素滥用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率和购入金额高居榜首。
农村诊所习惯应用“三素一汤”,三素就是抗生素、维生素、激素。
其中之一就是抗生素;而有些医务工作者、患者,在没有明确病情的情况下,遇到感冒、腹泻、胃痛、不明原因发热等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治疗。
一些基层的医务工作者,没有条件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仅靠经验或习惯选用抗生素治疗;药店虽然必须凭医生处方才可购买抗生素,但他们经常违反规定,并且通过网上医师问诊开取抗生素;更有甚者患者脑中风,给予应用抗生素;有些医生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选择应用高档价格昂贵的抗生素;严格执行抗生素的分级管理制度,杜绝医院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有些家长不懂得抗生素的利弊,一味要求医生应用高档广谱的抗生素尽快抑制病情,殊不知这样较超范围、无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只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使细菌很快产生耐药性。
常见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
![常见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566556acc22bcd127ff0c74.png)
常见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目的:促进合理使用抗生素,造福人类。
方法:采用现况分析法。
结果: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有:①用法、用量不合理;②合并用药不合理;③选用不当;④用药时间不对。
结论:抗生素滥用是社会严重问题,应提倡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抗生素。
标签: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分析抗生素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近年来,对药品研究,特别是对抗生素的研究发展较快,先后上市的抗生素已有10余类,至少有150种。
高效、广谱、安全有效的新品种不断涌现,为临床药物使用提供了更广的选择余地,但同时,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也逐渐成为临床上的问题。
1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1.1 用法、用量不合理缓释片的主要特点为减少用药总量、减少服用次数、减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使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最大的疗效。
缓释片在临床上的用法错误最常见,如美丰(头孢氨苄缓释片),正确用法:2次/d,2片/次;而医嘱常常按常规用法给药:3次/d,2片/次,这样使用就没有发挥缓释片的优点。
再如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等)、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等为浓度依赖性药物[1],抑菌活性随浓度升高而增加,主要取决于峰浓度,而与作用时间无关。
另外,抗菌后效应(PAE)较显著,1次/d给药就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临床上常常是2次/d给药,对于治疗窗比较窄的氨基糖苷类药物尤其注意。
而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PAE也较小,或没有PAE(除头孢曲松外),疗效主要取决于药物与细菌接触时血药浓度超过最底抑菌浓度(MIC)的时间,而临床上β-内酰胺类药物几乎都将1 d用药总量,以1次/d方法应用。
应该分2~4次给药,一般要求达到给药间歇时间的40%以上才能产生疗效,因此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则上应增加给药次数,缩短给药间隔时间,即1 d总量分3~4次给予,增加药物与细菌的接触时间,充分发挥杀菌效力。
头孢氨苄片正常用法为4次/d,4片/次,而医务工作者则常按常规用法给予,即3次/d,2片/次。
抗菌素-不合理用药的危害
![抗菌素-不合理用药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f91a9d0c31126edb6f1a1054.png)
不足量抗生素治疗的结果
病人治疗失败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病人病情的延误以及并发症所带来精神和肉体的痛苦。 整体病房对于此耐药菌株的抗生素敏感率下降,临床治
疗的有效率下降
抗生素滥用后果
细菌耐药 延误治疗 增加医疗费用 破坏机体正常菌群 对肝肾等脏器的毒性反应增加 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表现
5、疗程不合理
大多数抗菌药物的疗程3-7天。一旦使用抗生素不要随便停药, 要按时按量使用,以维持药物的有效浓度,象头孢呋辛钠一日 一次仅一天给药等不合理用药现象时有出现。
6、联合用药不合理
(1)、杀菌剂与抑菌剂合用,(头孢呋辛与克林霉素合用); (2)、门诊病人三种高档注射抗生素联用。
案例
1患者因急性阑尾炎术后静脉滴注林可霉素1.2g/500m1 预防感染,滴注完毕后,呼吸衰竭、休克死亡。
林可霉素具有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与麻醉药、肌 松药联合应用时应该减量,否则可因协同作用而易引起呼 吸抑制 , 甚至致死。而本例一次使用林可霉素1.2g,剂 量偏大,应该0.6g间隔 8-12小时重复使用。提示,患者的 死亡可能与林可霉素剂量过大和林可霉素与麻醉药、肌松 药不良相互作用有关。
T>MIC>40-50%
规范的给药方式意味着足够的抗生素治疗, 保证T>MIC>40-50%,假如某种细菌感染了宿 主,黄色的代表MIC值低的敏感菌,绿色的代 表MIC值较高的耐药菌,
敏感菌 耐药菌
细菌学清除
细菌学治愈: • 97% 临床治愈 • 临床感染的症状与体症
迅速消退 • 防止耐药菌的传播
抗生素使用规范管理
![抗生素使用规范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157d39b240c844769eaee7e.png)
抗生素使用规范管理抗生素自问世以来,它在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尤其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目前抗生素的种类繁多,给临床医生选用药物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合理用药现象显得较为普通。
这样,不仅给病人经济上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而且其药物不良反应也会对病人的身心造成损害,更为重要的是使细菌的耐药菌株增多,最终导致治疗失败。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的实际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这一国际水平,而在英美发达国家的使用率仅为22%-25%。
另计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使用量、销售量列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生素,而且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的费用占总费用的50%以上,远高于国外的水品(15%-30%)。
我院100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调查分析中使用抗菌药物87例,使用率87%,其中一联用药25.28%,xx用药54.04%,xx用药20.68%我国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记录显示,药物不良反应是由抗生素引起的,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占了所有中西药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总数的近50%,其数量和严重程度都排在各类药品之首。
特别是近年来抗生素使用不当引发的耐药病原菌种类及由此诱发的各种院内严重感染逐年上升。
长期以来,中国是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出台过一些相关政策,但效果依旧不显著。
近年来,频见报道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给抗生素使用的整体环境敲了警钟。
究竟该如何解决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危机,是个值得充分关注的问题。
而医院对抗生素使用的规范管理无疑是关键所在。
抗生素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药不对症,无指征用药。
抗生素适用于细菌引起的感染,对无菌性炎症等无效,因此,抗生素的选择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发热原因不明、感冒及病毒性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抗生素。
如目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90%为病毒所致,而在我院治疗该类疾病时,抗生素的使用率几乎高达95%以上。
抗生素,不正确使用危害多
![抗生素,不正确使用危害多](https://img.taocdn.com/s3/m/b151cdf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6.png)
43抗生素,不正确使用危害多⊙四川省武胜县中医医院 陈 卓抗生素可以说是每个家庭的常备药,自从其诞生以来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但是,滥用抗生素同样会对人体造成很多不良影响,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促进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世界卫生组织曾有报告显示,现每年有70万人死于抗生素耐药,至2050年,抗生素耐药将会导致每年1000万人死亡。
因此,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做到不错用、不滥用,是大家都应了解的常识。
抗生素“抗”的是细菌而非病毒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生长或杀灭细菌,主要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有治疗作用。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糖肽类、抗真菌类、抗结核菌类等,其中前6类抗生素以抗细菌为主。
识别不同类型的抗生素有两个方法:一是看药品说明书或药品标签中的“适应证”一栏,凡是写了用于治疗某细菌感染的疾病,就是抗生素;二是看词头或词干,比如常见的头孢、西林、霉素、环素等。
滥用抗生素4危害1.细菌耐药,无药可用。
抗生素本来是消灭细菌的小能手,但在杀灭或抑制过程中,细菌也一直在“适应”和“反抗”。
细菌为了生存,在跟药物的不断抗争中会改变自己的性质和状态,以维持生命,从而导致细菌耐药的出现。
2.摧毁免疫,更易生病。
抗生素的滥用会严重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摧毁大量的益生菌,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
而益生菌除了是防御的卫兵,也是移除体内重金属的帮手,一旦让坏菌占得优势,肠壁出现漏洞,细菌、过敏原得以入侵血液,将会使已经削弱的免疫系统负担更为加重。
3.不良反应,危害健康。
抗生素本身就是一种药物,不合理使用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比如小孩使用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出现耳聋,成人使用可能会有肾脏的问题。
4.影响大脑,记忆变差。
研究发现,广谱抗生素会减缓小鼠大脑中海马体的细胞发育。
而海马体主要负责记忆和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记忆都储存在海马体中。
实验中的小鼠在记忆测试中表现很差,而且体内白细胞更少。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和滥用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和滥用的危害及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9d8de56d0d233d4b04e692f.png)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和滥用的危害及防治对策探讨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和滥用造成的各种危害,提出合理建议和解决措施对可能出现的危害进行防治。
标签: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和滥用;防治对策1导致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和滥用的主要原因抗生素的滥用目前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
造成这个难题的原因不仅仅是人们观念的问题,还有社会因素的影响。
1.1人为因素1.1.1患者因素:很多人对抗生素的了解停留在表面,认为其可以治疗一切与感冒、伤风、发烧、尿路感染等有关的炎症,导致错误用药。
还有人对抗生素过分依赖,只要有点症状就要用药。
还有人不愿按照说明或医嘱用药,而是按照自己的感觉决定用量。
1.1.2医务人员因素:作为专业的技术人员本该为患者提供合理的临床用药方案,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很多医务人员往往不能科学合理选择如何联合使用抗生素药物,有时甚至混淆使用抗菌药或者无规律的使用抗生素,更有甚者个别医务人员盲目追求高利润使用高价格的新型抗生素,这些都不可避免造成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和滥用。
1.2社会因素1.2.1国家行政管理:虽然我国药监总局应经对藥品的管理颁布了多个法规,但由于监管与执行的一些问题,很多政策并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导致药品的监管和使用还处于部分失控状态。
1.2.2药品市场混乱:我国的抗生素生产厂家众多,彼此之间竞争激烈,药品名称不统一,导致最终产品品种混乱,质量良莠不齐,给临床医生和患者使用带来困扰和麻烦。
2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和滥用的危害2.1药物选择过程: 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及如何使用抗生素应由医务人员根据临床患者病情需要作出判断,但很多医务人员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患者要求,治疗效果的需求等)不能完全根据用药指证而选择合理用药,导致部分患者病毒感染或非细菌感染也使用抗生素。
最终可能因为滥用抗生素导致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不能正确进行临床诊断从而延误病情的治疗。
在确认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时,部分医务人员不能充分了解各种抗生素药物的药理和联合使用原则,在药物选择时出现选用同一类或药理作用相似的药物、或具有拮抗作用的抗生素药物等各种不合理的现象,最终导致药物毒性增强或者药物效果减弱,从而使患者的治疗失效或者发生副反应。
《抗生素使用整改报告》
![《抗生素使用整改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8c9723cb8f67c1cfad6b8f2.png)
《抗生素使用整改报告》通过此次点评发现,在书写病历中,手术切口为Ⅲ类切口,标记为Ⅰ类切口,出现此类错误原因为管床医生对切口分类不熟悉,或书写病历不认真,在以后书写病历中,积极改善病历书写规范,保证病历质量。
因此患者为污染切口手术,病程记录中抗生素使用说明不具体,欠详细,故评判为超时间使用抗生素,在日后临床操作及书写病历中,将如实记录清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避免菌群失调及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药品不合理支出费用,制订了以下整改措施:1、抗菌药物品种数量达到限定范围,做到品种结构合理。
我院原有抗菌药物50余种,种类较多,删减困难较大。
经院长办公会多次遴选,最后保留了疗效好、价格适中,不良反应少,临床常用的35种抗菌药物供临床应用。
2、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抗菌药物特点、适应症、抗菌谱,参考国家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制定了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
明确了各级医师使用权限并认真执行。
3、认真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每月定期对门诊处方和病区医嘱单进行点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医务科予以通报,督促整改。
对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前十位抗菌药物进行公示。
4、努力规范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科室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用抗菌药物。
各科主任认真贯彻落实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使用抗菌药物有明确的适应症,疗程适当。
逐步杜绝长期用药、无适应症用药、联合用药的不良习惯。
本科室将加大管理措施,加强监督考核,加大奖惩力度。
我们给各科室制定药品使用比例,降低药品费用,限制抗菌药物用量,对超比例的科室严格处罚,加大对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责任人的处理和惩罚力度。
科室医务人员加强学习,持续改进。
持续加强对医药人员的培训。
应使各级临床医师和药剂科工作人员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作用特点、体内过程(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适应证、不良反应等,以便根据上述特点,结合患者临床特点(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临床表现等)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
![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6ef16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63.png)
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抗生素种类数量在不断丰富,且抗生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医学上的问题。
但与之带来的是,抗生素的滥用和盲目使用,俗话说“物极必反”,抗生素不合理用药不仅让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影响了药效的发挥,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抗生素的研究和应用在医学上也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而不合理使用用抗生素不但会增加人们的经济负担,还会造成一些并发症状的出现,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因此,我们应了解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率。
1.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患者因素:造成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最主要因素为患者缺乏对抗生素相关知识的了解。
在用药过程中,有时抗生素的应用疗效较长,当患者的身体状况并未表现出消极一面时,许多患者就会选择停止用药,一般体现在不按照医嘱用药或者擅自用药。
2.医师因素:有的医师缺乏对抗生素专业知识的了解,在患者出现一些病情轻微的问题后就盲目推荐抗生素治疗的方法;同时不同种类的抗生素药物在用药后会存在明显不同的反应,例如吸收、代谢以及分布方式等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而医生在抗生素治疗阶段却忽视了药效的副作用,存在剂量过大、主观用药等不良现象。
3.药师原因:药师对于药物不良反应的监管力度不大,导致抗生素滥用的现象普遍存在。
同时在给药时,并未详细告知患者药物的禁忌症、使用剂量以及使用方法等。
1.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解决办法1.合理停用或换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使用需要按照既定的疗程和剂量,若在疗程结束后,发现病情尚未好转,且根据相关检测发现病原菌的数量仍未减少时,在加大剂量、增加疗程都没有效果的情况下,需要考虑更换抗生素。
可能在用药前,患者个人的免疫系统与该类抗生素并不匹配,或者抗生素在体内产生了抗药性。
对于轻度感染的患者而言,待临床症状消退后,血液检测和体温都属于正常范围时,可以停止抗生素的使用;但对于重度感染的患者,需要适当延长约72h的用药时间,能够有效预防感染源尚未治疗彻底引发的二次感染现象。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四大危害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四大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a39f94f914791711cd791779.png)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四大危害增加细菌的耐药性大量广泛地使用兽药,必然会使细菌耐药性增加。
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耐药菌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
兽药的广泛使用甚至是滥用,会使敏感菌大量死亡,耐药菌得以大量繁殖,促进和增强了细菌的耐药性。
耐药性的产生使抗菌药的药效越来越低,使用标准的给药剂量已经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必须不断加大剂量才有可能有效,这就会导致病程延长,药费增加,还可能引发并发症,导致患畜死亡率升高。
有的病原菌甚至由于耐药性的作用增强了致病性,导致疾病大规模流行,极大地危害动物健康,同时也给畜牧业生产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细菌耐药性的问题不仅影响动物疾病的防治,而且对人类的健康还有着严重的威胁。
危害公共卫生如果一次性摄入大量的残留物,会出现急性中毒反应(过敏、中毒)。
当抗菌药物残留于肉食品中进入人体后,就使部分敏感人群致敏,产生抗体。
当这些被致敏的个体再接触这些抗生素或用这些抗生素治疗时,这些抗生素就会与抗体结合,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发生过敏。
影响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长期接触某种药物,可使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以致引发各种病变,形成疑难病症,或用药时产生不明原因的毒副作用,给临床诊治带来困难。
例如,维生素E被称为“万能”维生素,对于畜禽的生长、保育均有很重要的作用,使用得越多,引起的残留量越大,肉制品、脏器及蛋中均有较多残留。
其次,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给临床治疗费用带来压力。
临床致病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使抗生素的药效越来越低。
动物养殖过程中,发生感染性疾病时,若试用几种抗菌药物均无效,不但加大了饲养成本,更由于病程延长影响了动物的生产性能,使养殖利润下降,甚至血本无归。
同时兽药滥用给新药开发也带来压力。
由于药物滥用,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不断加快,耐药能力也不断加强。
这使得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也逐渐变短,为此需要不断开发新的品种以克服细菌耐药性。
然而,研制新药周期长,技术要求高,资金消耗大,而成功率却很低。
抗生素是什么
![抗生素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92e68b351e79b8968022686.png)
抗生素是什么
抗生素是什么?说到抗生素,不少人想到的是消炎药,平时发烧感冒都习惯使用消炎药,但近年滥用抗生素的问题较为严重,人们开始从新审视抗生素。
那么,究竟抗生素是什么呢?看看专家的介绍吧。
一、抗生素是什么?
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他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
抗生素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其他高等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
医学上,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由真菌、细菌或其他生物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具有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也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造,用很小的剂量就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
二、抗生素的作用:
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其它高等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有5大类作用机理:
1、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在低渗透压环境下膨胀破裂死亡,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主要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哺乳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受这类药物的影响。
2、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增强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打开膜上的离子通道,让细菌内部的有用物质漏出菌体或电解质平衡失调而死。
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有多粘菌素和短杆菌肽等。
3、与细菌核糖体或其反应底物(如tRNA、mRNA)相互所用,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这意味着细胞存活所必需的结构蛋白和酶不能被合成。
以。
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https://img.taocdn.com/s3/m/06d17e5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c.png)
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现代医疗中,药物治疗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各种疾病的症状。
然而,在实施药物治疗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这些问题涉及到临床实践、患者教育以及政策立项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讨论一些与药物相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临床实践中的问题1. 过度使用抗生素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过度使用抗生素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难题。
不当或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对这些药物产生耐受性,从而减弱其治疗效果。
此外,长期使用抗生素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其他伤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务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合理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抗生素,并推动社会公众对于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
2. 药物副作用和安全问题尽管医药科技不断进步,但药物的副作用和安全性问题仍然不能忽视。
一些药物可能导致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器官损伤等严重后果。
近年来,一些国家建立了监测系统来收集并分析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数据,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医生在开具处方时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权衡利弊,选择对患者最为适宜的治疗方案。
二、患者教育中的问题1. 用药指导不足很多患者会从互联网或其他非专业渠道获取关于药物的信息,并自行决定使用某种药物。
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他们可能无法正确理解和判断这些信息。
因此,在医生就诊过程中,给予患者足够的用药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面对面咨询、提供书面材料等方式帮助患者正确理解与运用药物相关信息。
2. 不良反应和顾虑一些患者在服用新开具的药物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这会引发他们对于药物的疑虑和恐惧。
医生在开具处方前应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药物的适用性、可能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此外,另一种解决办法是通过设立药物信息咨询热线或网站,让患者随时与专业人员交流和咨询。
三、政策制定中的问题1. 药价过高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药价过高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新型治疗药物往往价格昂贵,使得有需要的患者无法承担治疗费用。
抗生素滥用临床案例
![抗生素滥用临床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6fbc83ea5e9856a561260db.png)
抗生素滥用临床案例摘要:分析门诊处方抗生素使用情况,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方法:随机抽取一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门诊西药含抗生素的处方1000份,了解和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处方进行原因分析。
结果:使用抗生素的处方共1000份,其中不合理使用处方260份(占26%),不合理处方存在着重复用药、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当、大处方等多种情况。
结论:门诊处方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安全风险,还导致耐药性和药源性疾病发生,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故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尚需提高。
关键字:抗生素;滥用;临床案例4讨论4.1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转基因工程菌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它在给疾病治疗带来一定的作用外,也带来了不少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1损害人体器官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抗生素也不例外,它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损害人类身体。
药物经口腔入胃、经肠道吸收入血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细胞中,而只有到达病灶部位的药物才对病原菌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其它组织中的药物不但没有起到杀菌的作用,反而代谢产物要经肝肾排出体外,对肝肾等脏器有一定的损害作用,慢性肝炎或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在肝内代谢、对肝脏有害的抗生素,如氯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
此外,许多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可引起变态反应,如过敏性休克,从轻微皮疹、发热到造血系统抑制等,甚至也会损害神经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听力、视力、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等。
4.1.2耐药性致病菌大量产生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致使细菌与药物反复接触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殖。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原因及对策探讨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原因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c783e0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e.png)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原因及对策探讨一、本文概述抗生素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药物,对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然而,在我国,抗生素的滥用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威胁到公众的健康安全,也加剧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文章将首先概述抗生素滥用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然后从多个维度分析滥用现象的成因,包括患者认知误区、医生处方习惯、药品监管不足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旨在改善抗生素使用行为,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并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为我国抗生素滥用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二、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分析在我国,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滥用抗生素不仅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还可能对社会经济造成深远影响。
当前,抗生素滥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抗生素在医疗领域的滥用现象尤为突出。
一些医生和患者对抗生素的认识存在误区,将其视为“万能药”,对于许多并不需要抗生素治疗的疾病,也随意开具或自行服用抗生素。
这种滥用行为不仅可能无效治疗疾病,反而可能引发抗药性,使抗生素失去疗效。
抗生素在农业和畜牧业中的滥用也不容忽视。
为了促进动物生长、预防疾病,许多农场和养殖场大量使用抗生素。
这不仅可能导致动物体内的抗生素残留,威胁食品安全,而且也可能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增加抗药性风险。
再次,抗生素滥用还表现在药店和网络的非处方销售上。
一些药店和网络平台对抗生素的销售管理不规范,使得消费者可以轻易购买到抗生素,进一步加剧了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十分严峻,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这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的正确认识,规范抗生素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抗生素滥用原因分析患者自身对抗生素的认知误区是导致滥用现象的重要原因。
重视抗生素滥用问题
![重视抗生素滥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8dccad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4.png)
重视抗生素滥用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对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医疗领域中,抗生素的发现和运用被誉为医学史上的一大突破。
然而,随之而来的抗生素滥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重点探讨抗生素滥用问题的原因、形成的危害以及解决方案。
一、抗生素滥用问题的原因抗生素滥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抗生素的过度依赖。
抗生素的出现以及其对细菌的有效杀灭作用,使得很多人对抗生素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
无论是微小的感冒还是稍微复杂的疾病,很多人都盲目地要求医生开具抗生素,希望能够快速治愈。
同时,在一些地区,医生在面对病人的强烈要求下,也往往过度使用抗生素。
这种互相促进的局面导致了抗生素的滥用现象。
此外,医生和患者对抗生素的认识不足也是导致滥用的重要原因。
部分医生在面对患者时,忽视了对病原体的深入了解,过度推崇抗生素的作用,将其作为病人就诊的首选药物。
同时,一些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在医生的引导下,盲目使用抗生素,或者未按照医生的要求正确使用抗生素,加重了滥用的风险。
二、抗生素滥用问题带来的危害抗生素滥用问题给社会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
首先,滥用抗生素容易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细菌具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过量使用抗生素会导致某些细菌逐渐产生耐药性,甚至逐渐形成超级细菌,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不再起作用。
一旦这些耐药菌大面积传播,将对人类社会的公共卫生带来重大威胁,疾病治疗将陷入困境。
其次,抗生素滥用也会对个体健康造成直接的伤害。
抗生素的使用并非对所有疾病都有效,不合理的滥用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比如,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可能损伤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从而影响整体健康状况。
另外,滥用抗生素还容易出现过敏反应、肠道菌群失调等问题,给个体的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三、解决抗生素滥用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抗生素滥用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培训。
医生作为主要的抗生素使用者,需要加强对抗生素的了解和使用准则的培训,提高抗生素的合理用药意识。
正确认识抗生素
![正确认识抗生素](https://img.taocdn.com/s3/m/1bebb8d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c.png)
健康域用药说起抗生素大家并不陌生,生病时很多人会首选抗生素进行治疗。
但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盲目用药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抗生素在保护人类健康上功不可没,几十年来,抗生素也成为临床各科医师比较常用的一类药物。
但是,抗生素使用不当,比如患者没有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剂量过大又或者是用药时间过长时,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
据目前数据统计,在2007年之前,我国大约有30万7岁以下的儿童因滥用抗生素导致耳聋,这样的数字多么惊人!为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抗生素,有效避免滥用的现象。
抗生素,通俗来说,就是抑制细菌的生长以及杀死细菌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其它致病微生物感染。
抗生素在很早以前不叫抗生素,被称为抗菌素,随着时间推移,人们重新认识到它的作用,近些年才被大家叫作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的三大因素1.抗生素使用不规范在很多地区抗生素用量巨大,相关地区也没有明确的监督制度。
有些医院开的处方上,明确告知可以不使用抗生素,但是去药店购药时,店员依然极力推荐抗生素类药物。
2.大众观念有误解由于大家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很多人感冒了就习惯性地选择吃抗生素类药物。
但其实感冒一般是由于病毒引起的,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并不管用,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破坏体内菌种平衡,引起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3.自行用药(1)很多人对于治疗药物认识不够全面,多是一知半解,只知道感冒吃什么药,咳嗽吃什么药,什么好用吃什么药,自己随意服用。
或者服用一种药物觉得效果慢时,就擅自联合多种抗生素类药物一起服用,也不注意有没有副作用,但往往因为这样容易引起药物的毒副作用。
(2)有些患者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觉得吃完几天以后没有效果,就会换成看上去见效快或者更贵的药物,但是这样频繁换药,反而更容易使细菌对多种药物都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并不是明智之举。
该如何避免滥用抗生素1.明确抗生素≠消炎药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抗生素习惯地理解为消炎■胡安云(随州市长岗镇卫生院)正确认识抗生素98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用量不足危害大
在我国,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现象较为严重,如缺乏抗生素使用指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超大剂量使用、用药剂量不足等。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超大剂量使用,而最容易被忽视的则是用量不足,特别是一些经常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他们或惧怕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或惧怕细菌耐药性,一味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使用剂量,结果走向了不合理用药的另一个极端,同样危害身体健康。
医学指导/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教授肖永红
药量不足危害大
据介绍,人体发生细菌感染时细菌量比较大,这些细菌群体通过分裂进行繁殖,每分裂一次会有极少的细菌发生变异,从敏感菌变为耐药变异菌。
在自然状态下,耐药变异菌所占的比例极小,与大量敏感菌在人体内共存,维持身体平衡。
使用抗生素后,如果抗生素使用剂量充足,敏感菌与个别耐药变异菌都可以被杀灭,感染得以控制。
但是,如果抗生素使用剂量不足,体内药物浓度达不到杀死细菌所需要的水平,细菌无法被清除,感染得不到控制。
更为严重的是,抗生素使用剂量不足后,很容易诱导细菌耐药性,使耐药变异菌在人体内聚集,给以后的感染治疗带来困难。
三种不合理用药现象
减小服药剂量:有些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任意将服药剂量减小,如1片改半片,1匙改半匙,结果造成抗生素使用剂量不足,细菌无法被清除,不但感染难以控制,还可能诱导细菌耐药性。
延长服药间隔时间: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疾病,医生常给患者口服青霉素,成人1天3次。
有的患者擅自将1天3次服药改为1天2次,甚至1天1次。
这样也可能造成抗生素剂量不足,感染难以控制。
缩短用药疗程:大多数抗生素都有明确使用疗程,通常需要使用5~7天以上,但有的患者在症状好转后的第3天,就擅自停药,从而造成抗生素剂量不足,感染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或转为慢性感染。
下列人群慎用抗生素
在临床上,常用抗生素推荐剂量大多是针对青壮年设定的,因此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讲,需谨慎使用抗生素。
儿童:儿童的各个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要避免使用一些对儿童有害的药物。
同时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能简单按成人计量折算,需根据儿童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老年人:老年人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特别是肝肾功能状况不如青壮年,如果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就会加重器官衰退,影响寿命。
同时由于药物代谢缓慢,老年人需要减量使用抗生素,或延长用药间隔。
肝、肾功能不良者:肝功能不良者应避免使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药物,谨慎使用哌拉西林、阿洛西林、头孢哌酮、红霉素等药物。
肾功能不良者应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谨慎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