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小东公开课之诗歌鉴赏比较阅读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 课件
导入
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 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 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 点。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 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钱钟书《谈中国诗》
学业质量水平四
1.比较形象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1.比较形象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冈上头花草一抹齐,燕子飞东呵又飞西)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农妇穿着白麻布裙,农夫披着绿草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一齐唱起田中歌,轻声细语似竹枝。)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 什么不同?(6分)
2.比较语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参考答案: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 丽平整; ②《插田歌》节选的几句诗则 采用民歌俚曲来描写田野风光 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 清新流畅。
2.比较手法
释义
解题 方法
答题 规范
不同的诗歌,在情感的表达上会有所侧重,表达技巧作为表情 达意的主要手段,在具体运用上也有异同。 1.明确题干要求,注意题目要求分析“相同点”还是“不同 点”。2.运用先分析相同点,再分析不同点的思路来答题。 3.要结合诗歌所写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具体分析,在 分析中体现其相同点或不同点。4.组织答案时,应先指出其 所用手法,继而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 。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歌鉴赏之对比阅读 》(1)
种类
动词
形容词
举例
冷清清的照落, 剩一树柳弯腰。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表达效果
能达到表达生动形象的效果
能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 形,使人如问其声,如见其人,如 触其物,如历其境等效果。
数量词
一片飞花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
content
训练1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
[zhà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
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你认为它好
问: “溪头卧剥莲蓬”中把“卧”字换成“躺”字好不 好?为什么?
谢 谢!
诗歌鉴赏之
可见,古代诗人在创作上强调字的推敲和锤炼,力 求做到“平字见其,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杜甫: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袁枚:力求一字稳,耐得半霄寒。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炼字常见题型; 2.掌握炼字型诗歌题目的答题方法和步骤。
流光容易把c人on抛te,n红t 了樱桃,绿了芭蕉。
步骤一: “红”、“绿”在诗中有变红、变绿之意
步骤二: 写的是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 子变绿的景象。
步骤三: 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写出了 时光流逝之快,同时抒发了对年华易逝, 人生易老的感叹。
答:最后一句“红”和“绿” 两个字用得好。 “红”、“绿”在诗中有变红、变绿之意。写 出了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变绿的景象。 ④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写出了时光流 逝之快,同时抒发了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公开课《诗歌比较鉴赏》正式
考查角度
分值
湖北
表现手法 思想感情
8
江西
思想感情
6
辽宁
景物特点 作者心境
8
山东
表现手法
8
浙江
表现手法 语言特色
8
重庆
表现手法 感情 景物特点
6
湖南
思想感情
5
广东
表现手法
7
比较方法
求同 找出共同点
存异 比较不同点 形同实异 从相同的表面现象中分析出不同的内涵或作用
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 周诗写的是 “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特点
具体内容
手法
表现手法的比较鉴赏
能力迁移 要点:内容 要点:感情
02
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3分)
03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6分)
咸阳值雨 咸阳桥上雨如悬, 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 晓云将入岳阳天。
熟悉常用感情基调用语,结合全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
1
2
3
4
诗歌风格的比较鉴赏
内容
04
情感
03
李词婉约细腻,(1分)词人把无言的深沉的离愁情感寄托在月亮、梧桐等缠绵的意象上,并且把抽象的愁思化成丝线可“剪”可“理”,更加具体细腻可感。(1分) 朱词则悲壮慷慨,(1分)借夕阳、江河、大地等壮阔的意象,抒发词人对国破家散的现实的沉痛之情,语调高昂,感情激越。(1分)
高效课堂模式下“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案例分析
高效课堂模式下“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案例分析作者:宋光成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5年第02期【导入新课】昨天咱们用了一节课做了导学案的预习部分,同学们通过独立自做、查找资料、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的非常好,从我批改情况来看,做得好的有这些同学(教师公布优秀学生名单),特别是汤志欣、周永鑫、皮傲丽、李静、童莹莹、陈群这几位同学(教师出示这些同学导学案),同学们看看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李健:卷面工整!师:是的,卷面是考生的脸面,书写工整、整洁的卷面可以让我们赏心悦目,希望同学们多向他们学习!虽然导学案同学们按规定时间完成了,但在答题规范上仍有待提高,这是个共性问题,咱们慢慢来。
今天这节课专门解决课堂探究部分。
【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的规律,掌握其答题思路和答题步骤,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学习品味我国古代诗歌,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3.在课堂中大胆亮出自己,精彩展示评点,提高综素质。
(笔者点评:该目标涉及到规范答题,提高鉴赏诗歌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感受诗歌魅力等,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
高效课堂模式下要求首先出示课堂目标,这样做可以避免课堂活动的盲目性:一是出示目标后,学生就非常清楚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避免在课堂上因为目标不明而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二是出示目标后,学生对课堂目标一目了然,学生无形中就成为教师授课的监督者,促使教师上课有意识地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避免教师上课时因为目标指向性不明而出现的天马行空、东拉西扯式的随意。
)师:现在对这几首诗歌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反复诵读,开始!……师:时间到,现在请同学们看到课堂探究部分,围绕这几个问题七分钟时间讨论,现在开始。
(全体学生开始讨论,教师深入到小组中间巡视,不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笔者点评:在仅有的45分钟内,怎样实现大容量呢?可以说高效课堂模式下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它应有的优势:通过A-A,B-B,C-C为单元的小组座位模式,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为学生创设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各小组成员在讨论交流中通过互动式、互助式、讨论式进行学习,使每个成员的语言、思维和胆量得到训练,进而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达到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的目标。
(完整版)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教师版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学习目标: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题型及设题角度。
学习重点:学习答题思路,掌握比较鉴赏的方法。
一、探知部分(学生独立完成)(一)、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
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
真题再现:(2015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闻说”表明不是亲眼所见,又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也间接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尾联把作者忠君报国之志与思乡之情巧妙融合在一起。
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
小结:答题思路1、审题,找出比较点。
2、依照比较点,在单篇诗歌赏析的基础上进行求同寻异,比较鉴赏。
二、研究部分(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师生或生生评价)诗歌比较鉴赏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角度设置题目:1、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2、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鉴赏3、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4、诗与画的意境比较5、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6、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7、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比较(一)不同诗歌同一意象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诗歌鉴赏中的对比阅读题浅析
诗歌鉴赏中的对比阅读题浅析作者:李志军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第08期诗歌鉴赏题是高考语文试卷必考题,培养和提高诗歌阅读和鉴赏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对比阅读是训练这种能力的有效方法。
对比阅读就是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诗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式的阅读。
诗歌的比较阅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对比热点:(一)比较诗作所描写的意象及其创设的意境意象是诗歌所描写的客观物象。
意境则是情和景的和谐统一,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的结合。
比较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意象的异同,还应透过其表象,注意诗歌所包含的旨趣、所体现的情调及其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等方面的异同,注意思想感情或艺术境界的异同。
作答时应在指出意象或意境的同时,指出它的思想感情或艺术境界。
问:试析二诗意象的异同。
答:同——都以春天景物为描写对象,都有春雨、落花、啼鸟。
异——王诗“桃红”“宿雨”“柳绿”“朝烟”色彩鲜艳,重在视觉形象,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晨田园生活的宁静闲适而又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孟诗“啼鸟”“风雨声”重在声音,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二)比较诗作的情感和感情基调诗歌的出现伴随着诗人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感情之于诗,如血液之于人体,如水分之于花草,它是诗歌的生命。
对思想感情的领悟是诗歌鉴赏的重中之重。
作答时应该从诗歌的意象出发,仔细体味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找出其具体的细微差别,准确表述。
问:试比较二诗感情异同。
答:同——两诗都以春为话题,都有惋惜春光流逝的诗情。
异——白诗中的一个“始”字表现作者在春花落尽后见到盛开的桃花时,充满惊讶和喜悦的感情。
黄诗中“春无踪迹”“无人能解”表现了希望一点点破灭,无限怅惘和苦闷的心情。
(三)比较诗歌语言彻底的了解语言文字是诗歌鉴赏的基础。
高考中的鉴赏必须从语言入手,要做到准确理解词语,体味词语的内涵。
在对比阅读中,要注意相同或相近词语在不同意境中的差别,对于表达情感的差别要准确作答。
一轮复习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之对比阅读》课件
例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相关问题。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花几开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 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 此诗。
三 应对三“步”曲
三 应对三“步”曲
整合归类,规范答题。
三 应对三“步”曲
整合归类,规范答题。 用术语; 分要点;
三 应对三“步”曲
整合归类,规范答题。 用术语; 分要点; 勤比较; 辨异同;
三 应对三“步”曲
整合归类,规范答题。 用术语; 分要点; 勤比较; 辨异同; 看周全; 不遗漏;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
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
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
此诗。
例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相关问题。
升格现场
(1)前诗主要描写了观潮时人们的活 动,后诗主要描写了钱塘江壮观。前诗侧 面烘托,后诗直接描写。
(2)弄潮儿——红旗 声——千骑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的气势,前 诗表达了作者触景生情,感慨自己人生际 遇,后诗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
问题:要点不够详尽,分析没有联系 诗句。
【参考答案】
(1)不同之处: 潘词的上片是通过写“满郭人争江上
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指导
详细描述
在比较阅读中,可以观察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 手法、表现方式、结构特点等。通过比较不同诗歌的 表达技巧,可以深入理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例如,李白的诗歌通常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而杜甫的诗歌则更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刻画。
03
比较阅读实例
《登高》与《登鹳雀楼》
主题
《登高》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登鹳雀楼》则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
抒情
《登高》通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登鹳雀楼》则以直抒胸 臆的方式,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表现手法
《登高》运用了对比、衬托等手法,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反衬出作者的内心情感;《登 鹳雀楼》则以象征、比喻等手法,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
《过香积寺》与《琵琶行》
01
主题
《过香积寺》描写的是作者游览香积寺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佛教
2023
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阅 读指导
目 录
• 考情概述 • 比较阅读方法 • 比较阅读实例 • 答题技巧
01
考情概述
考试内容
1
比较鉴赏古代诗歌的内容、语言、技巧、思想 、情感等。
2
比较鉴赏现代诗歌的内容、形式、技巧、思想 、情感等。
3
比较鉴赏不同作者、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诗 歌。
考试形式
选择题
详细描述
在比较阅读中,可以观察诗歌的形象,即 诗歌中所描绘的人物、景物、动物等形象 。通过比较不同诗歌的形象,可以深入理 解诗歌的形象塑造和艺术表现。例如,李 白的诗歌中常常描绘大江大河、高山流水 等自然景观,而杜甫的诗歌中则常常描绘 社会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
表达技巧比较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不 断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 略
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教学评价是否客观
评价实施
评价目标: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评价内容: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表达和感悟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表达、书面测试、小组讨论等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表现,从理解、表达、感悟等方面进行评价
培养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和批判性 思维,提高学生 的审美能力和文 化素养。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 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 养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 的情感和意境
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Part Three
教学内容
选取比较对象
选取比较对象的原则:可比性、相关性、可操作性
反思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成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 文学鉴赏水平。
总结阶段
回顾学习目标 总结教学内容 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反思
Part Six
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 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 和成果进行评价
同伴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互相学习和促进
Part Five
教学过程
导入阶段
介绍诗歌鉴赏 比较阅读的概
念和意义
引导学生回顾 已学过的诗歌, 为后续的比较
阅读做准备
展示本节课的 教学目标和内 容,让学生明
确学习任务
通过提问、游 戏等方式激发 学生的兴趣和 好奇心,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活动
展开阶段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主题和情感 组织学生比较不同诗歌的异同点 指导学生深入探讨诗歌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启发学生思考诗歌的社会意义和人生价值
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指导
02
考点解析
鉴赏诗歌的形象
人物形象
把握诗歌中的人物身份、性格 、思想感情以及表达手法。
事物形象
分析诗歌中的动物、植物、景物 等形象的特征以及寓意。
意象
体会诗歌中各种意象的运用,理解 其深刻含义和情感表达。
扩大阅读量:考生应尽可能多地阅读古代诗歌作品,提 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强化表达: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应注重条理性、逻辑性 和表达清晰,能够将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 。
备考策略
注重比较: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对相同主题、相同 风格、相同技巧的诗歌进行比较分析,锻炼自己的比较 能力和分析能力。
混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总结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是诗歌中常用的三种表达技 巧,考生要准确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别,避免混淆。
例子
某首诗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很多考生将其归为表现 手法或表达方式,导致对诗歌的理解出现偏差。
脱离背景,解读偏颇
总结
了解诗歌的背景对于正确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情感非常重要。考生应该注意结 合诗歌的背景进行分析,避免脱离背景进行解读。
鉴赏诗歌的语言
炼字
分析诗歌中精炼的字词表达, 体会其深刻含义和艺术效果。
炼句
欣赏诗歌中优美的句子,理解 其结构和表达效果。
节奏韵律
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理解 其对于情感表达的作用。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01
02
03
抒情手法
分析诗歌中运用的直接抒 情、间接抒情、寓情于景 等手法以及其表达效果。
描写手法
关于高考诗歌鉴赏中比较阅读的教学思考
关于高考诗歌鉴赏中比较阅读的教学思考【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高考诗歌鉴赏教学中比较阅读的重要性和作用。
首先介绍了比较阅读的定义和特点,然后分析了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及与传统鉴赏方法的区别。
结合实践案例探讨了比较阅读在高考诗歌鉴赏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如何有效地开展比较阅读教学的建议。
最后总结指出,比较阅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作品,是高考诗歌鉴赏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应不断探索有效的比较阅读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升高考诗歌鉴赏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关键词】关键词: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教学思考,定义,特点,方法,技巧,区别,实践案例,有效性,学生理解,重要手段,教学实践。
1. 引言1.1 高考诗歌鉴赏教学的重要性高考诗歌鉴赏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高考诗歌鉴赏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通过学习和欣赏优秀的诗歌作品,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高考诗歌鉴赏教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诗歌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分析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高考诗歌鉴赏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感,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具有人文关怀和文化素养。
高考诗歌鉴赏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2 比较阅读在高考诗歌鉴赏中的作用比较阅读在高考诗歌鉴赏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比较阅读不同的诗歌作品,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诗歌的风格、主题和写作手法。
这有助于他们拓展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独立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在高考中,诗歌鉴赏是一个重要的考试内容,而比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和应对这一部分。
通过比较阅读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题材的诗歌作品,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更好地把握考题要求,准确理解和解答问题。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对比阅读课件
精选专练
【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陆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圣师虽远有遗经,万世犹传旧典型。 白首自怜心未死,夜窗风雪一灯青。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中“秋夜”点明季节时间,“读书”点出主要事件,“二鼓”是读书结束时间。 B.首联感叹那些“碌碌无奇”的“腐儒”都只喜欢那些古人的从不欺骗自己的遗编。 C.颔联对仗工整,“白发”有“青灯”,“老境”似“儿时”,令人沉浸在夜读的情景中。 D."策策”“冬冬”是象声词,落叶声中显寒意,鼓声催人睡,秋夜深更,情景逼真。 2.这两首诗刻画了什么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1)在这两首诗的画线诗句中从不同角度描写了长江,所写长江之水的特点有什么不 同? (2)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长江之水,两位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案】(1)“要看银山拍天浪”写出江水汹涌澎湃的壮阔气象。“月下飞天镜”反衬 江水的平静。(2)曾诗诗人以豪放的笔法描绘了镇江甘露寺的恢弘壮丽的景色,表现了 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满怀激情。李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 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答案】【小题1】B 【小题2】①宣传要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气候宜人,休闲圣地。 ②分析:通过宣传天童山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领略天童 山的文化韵味,吸引游客;宣传其气候宜人的特点,可以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休闲。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手法、主旨等的能力。 B."第二首诗歌写观览近景"错误,由"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可知,这两句 写溪水潺潺流过茂密苍老的丛林,一路穿行,穿过溪边的花树,走进春日的暖阳。可见 诗歌还写了远景。 故选B。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题干的要求是"就两首诗的内容”写"旅游文案”,这就需要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 歌中描写的自然景色和"梵王宫”这样的人文景观,然后列出宣传的要点,并分析列出这 些要点的原因。 童寺高高伫立山顶。诗歌描写了树林、黄莺、春风、青山等自然美景,以及代表人文景 观的梵王宫,点出了其身后的文化底蕴。由第二首诗可知,诗歌描写了天童山山深林密、 水清花香的秀美景色,溪水、老树、春阳、花香,构成一幅清幽绝尘的天然画卷。 由此可以列出天童山旅游文案的要点:自然风景、人文景观、气候宜人、适合旅游等。 然后结合题干关键词“旅游文案”分析原因:天童山风景秀丽,清幽绝尘,还具有深厚 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使得游客可以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通过宣传天童山的文化背景,可以吸引对禅宗文化有兴趣的游客前来探访。游客可以在 这里体验到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让旅游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关于高考诗歌鉴赏中比较阅读的教学思考
关于高考诗歌鉴赏中比较阅读的教学思考高考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考查学生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学生的高中阶段,诗歌鉴赏是一个常见的学习任务,而比较阅读作为课程教学的一种常见形式,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就关于高考诗歌鉴赏中比较阅读的教学思考进行探讨。
高考诗歌鉴赏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而比较阅读则是一种有益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学习形式。
将两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文学素养的提升。
在高中阶段,学生经常通过比较阅读不同的诗歌作品,通过对比分析诗歌的内容、形式、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差异与联系,来理解诗歌的内涵,提高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比较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比较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审美价值。
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诗歌,比较不同诗歌的主题、情感表达、艺术手法等,进而更深入地审视和体味诗歌的内涵和形式美。
在高考诗歌鉴赏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比较阅读的专题,例如比较两首或多首具有共同主题的诗歌,比较同一主题下不同诗人的表现方式,让学生通过多视角的比较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诗歌鉴赏的深度和广度。
比较阅读也有助于学生扩展文化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诗歌作为文学的精髓,承载着不同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灵的共鸣。
通过比较阅读多种文化背景下的诗歌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对多元文化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安排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诗歌作品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来自不同文化的魅力,开拓视野、丰富心灵。
比较阅读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可以发现诗歌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而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判断力和批判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比较所得的结论,进行诗歌创作或者撰写诗歌评论,提高学生的文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涌”字契合了波浪的特点,茫茫江面上浮现出辉煌 璀璨的灯船,(炼形)仿佛突然涌现的一座蓬莱仙岛,使 人恍入仙境,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生动地表达了发现灯 船的人们那种惊讶赞叹之情。(炼意)
阅读下面两首诗,简要分析李诗中“逐”字和曾诗中 “倚”字的不同表达效果。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国文人的闺怨情结,即男性文人通过诗歌里的女性形象 来抒发自我的怀抱。
3、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
人所具有之七种感情:喜、怒、哀、惧、 爱、恶、欲。中国古代文人尤其是诗人,虽然 在现实中寻找人生价值之路,在这条路上哀多 喜少,爱多怒少,但唯其有哀有爱,才更能显 示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
1、何为意象。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 观物象。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 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 象”。
2、意象之主观色彩。 任何诗歌里的意象都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在高考诗歌 鉴赏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对意象的把握。意象即是泄露 诗人隐秘情感的地方。
[越调]小桃红 江岸水灯 元·盍西村
万家灯火__ 春桥,十里光相照,舞凤翔鸾势绝妙。 可怜宵,波间__ 出蓬莱岛。 香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 玉楼腰。
注:蓬莱岛,暗指灯船。
元宵灯节盛况空前,人流如潮,灯火闪耀,色彩缤纷, 使春桥热闹非凡。(炼形)“闹”字不仅烘托出灯火的繁 盛,而且传达出一种喧闹欢乐的节日气氛。(炼意)
折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二)人物形象比较 1、中国文人的感伤形象:
季节伤感
春愁,夏闷,秋感,冬凄冷。
命运伤感
出仕,排挤,放逐,还讽喻。
人的伤感
时间,离别,死亡,求适意。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也可以说诗
人不幸诗歌幸。
2、中国文人的闺怨情节: 源自屈原的香草美人传统体现在诗歌里,就形成了中
解题策略
1、掌握古代常见意象的内涵。 2、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3、扣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
风霜雨雪云类:
东风:春天、美好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江湖诡谲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
诗人炼字有什么好处?
1、使刻画的意象更准确生动
2、使描摹的意境更富有韵味
3、使表达的情感更真切感人
炼形
炼意
(四)思想感情比较——一切景语皆情语
常见的古诗中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
【考答案】
李诗中的“逐”字运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 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 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
曾诗中的“倚”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出 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
诗歌鉴赏 比较阅读
释义: 所谓比较鉴赏就是将语言、
内容、形象、表现手法相近或相 反的两首诗歌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鉴别、赏析。
二、比什么:
1、意象内涵比较
2、人物形象比较
情
3、思想感情比较
4、遣词造句比较
与
5、意境营造比较
6、表达技巧比较
景
三、怎么比:
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
(一)意象内涵比较——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三)遣词造句比较——诗赋以一字见工拙
轻风 细柳 淡月 梅花
轻风摇细柳 淡月映梅花
轻风舞细柳 轻风扶细柳
——俗
淡月隐梅花
——非上品
淡月失梅花
——绝
“扶”字不仅写出了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 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加形象生动。
“失”字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了梅花的洁, 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4、典型例题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女形象的异同点; 并分析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女形象,各表达出什么样的 感情。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注: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飐风:在水中摇摆。③搔头: 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2005年浙江高考诗歌鉴赏题,要求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 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揽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参考答案】
步骤一:总起。
这两首诗均以荷与西风为主要意象,运用拟人 手法刻画“荷”的形象,但是抒发的感情不一 样步骤。二:解析诗句。
【参考答案】
①同:两首诗中的采莲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 异:王诗中的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白诗 中的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
②同:两首诗都传达出作者的欢悦、惊喜之情。 异:王诗更突出地赞美少女的美丽,白诗更突出的是 表现少女情感上的羞涩中包含着的喜悦。
解题策略:
1、抓住细节描写。 2、抓住表现手法。 3、抓住抒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