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系统规划技术研究细则
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数据信息及管理系统应用实例分析
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数据信息及管理系统应用实例分析《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办河湖函〔2019〕394号)对规划成果明确提出了“一张图”信息化要求。
以水利普查等空间数据为底图,以河湖水系、涉水工程设施、岸线及其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为图层,综合考虑管理范围线、保护范围线、生态红线以及相关部门划定的各类生态敏感区或功能区范围线,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构建河湖岸线空间信息、业务信息的综合汇聚、分析和展现平台,形成智慧河湖管理“一张图”,为河湖水域岸线保护利用提供信息化支撑。
交流内容一、数据信息集成二、数据服务发布三、管理系统建设四、功能应用拓展一、数据信息集成1、坐标系: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CGCS2000)。
不同大地坐标系(例如1954北京、1980西安大地坐标系)、平面坐标系(例如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成果数据需要按照相关测绘规范要求(例如:2017年2月颁布的国土资源数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技术要求)统一转化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高程基准:成果数据涉及高程信息的,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矢量成果数据格式:Shapefile矢量数据文件。
Shapefile矢量数据文件应至少包括同文件名的shp(图形信息),dbf(属性数据),prj(地理坐标系统与投影信息),shx(图形索引格式)四类文件。
4、栅格成果数据格式:标签图像文件格式(Tag Image File Format,TIFF),文件后缀为.tif。
(二)数据范围和属性结构成果主要包括岸线划界与规划成果、数字正射影像、界桩点、附属属性图层等,按照统一的坐标系统、存储格式、编码规则对各类成果按照图层进行管理。
河湖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成果数据代码以《GB/T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为依据,数据按照GIS表达标准,分为5个点要素,4个线要素,3个面要素共计两大类、12个分层。
(二)数据范围和属性结构按照统一的数据库标准建立的集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一体的成果数据库,对其各层要素类结构都明确约束。
河道湖泊岸线管理利用规划
2008-09-12 03:06:01|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目录第一章规划概要‥‥‥‥‥‥‥‥‥‥‥‥‥‥‥1 第一节规划的指导思想‥‥‥‥‥‥‥‥‥‥‥‥1 第二节规划的任务‥‥‥‥‥‥‥‥‥‥‥‥‥‥1 第三节规划的原则‥‥‥‥‥‥‥‥‥‥‥‥‥‥2 第四节规划水平年与范围的确定‥‥‥‥‥‥‥‥3 第五节规划编制的依据‥‥‥‥‥‥‥‥‥‥‥‥4 第二章基本情况‥‥‥‥‥‥‥‥‥‥‥‥‥‥‥6 第一节**河概况‥‥‥‥‥‥‥‥‥‥‥‥‥‥6第二节地形地貌‥‥‥‥‥‥‥‥‥‥‥‥‥‥‥7 第三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8 第四节主要支流‥‥‥‥‥‥‥‥‥‥‥‥‥‥‥9 第五节存在的问题‥‥‥‥‥‥‥‥‥‥‥‥‥‥10 第三章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12 第一节社会经济‥‥‥‥‥‥‥‥‥‥‥‥‥‥‥12 第二节水文气象‥‥‥‥‥‥‥‥‥‥‥‥‥‥‥13 第三节河道地形图‥‥‥‥‥‥‥‥‥‥‥‥‥‥14 第四节河道治理‥‥‥‥‥‥‥‥‥‥‥‥‥‥‥14 第五节跨河建筑物‥‥‥‥‥‥‥‥‥‥‥‥‥‥15 第六节环境与生态‥‥‥‥‥‥‥‥‥‥‥‥‥‥15 第七节河势稳定分析‥‥‥‥‥‥‥‥‥‥‥‥‥18 第四章外缘控制线的划定‥‥‥‥‥‥‥‥‥‥‥21 第一节岸线控制线划定的原则‥‥‥‥‥‥‥‥‥21 第二节岸线控制线的划定‥‥‥‥‥‥‥‥‥‥‥22第三节岸线控制线划定成果‥‥‥‥‥‥‥‥‥‥22第五章岸线功能区的划分‥‥‥‥‥‥‥‥‥‥‥23第一节岸线功能区的分类‥‥‥‥‥‥‥‥‥‥‥23第二节岸线功能区划分的原则‥‥‥‥‥‥‥‥‥24第三节岸线功能区划分的基本要求‥‥‥‥‥‥‥25第四节岸线功能区的划分‥‥‥‥‥‥‥‥‥‥‥26第六章岸线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28第一节岸线利用现状分析‥‥‥‥‥‥‥‥‥‥‥28第二节岸线利用现状评价‥‥‥‥‥‥‥‥‥‥‥29第七章岸线利用管理规划‥‥‥‥‥‥‥‥‥‥‥31第一节岸线利用管理的目标‥‥‥‥‥‥‥‥‥‥31第二节岸线利用管理的保障措施‥‥‥‥‥‥‥‥31第一章规划概要第一节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正确处理**河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关系;二、综合协调**河上下游、左右岸及相关部门和行业间的关系,统筹兼顾近远期的要求,通过对**河岸线资源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在保障**河防洪安全、河势稳定、供水安全和满足水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河岸线资源的有效利用、科学保护、强化管理、实现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版)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2017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优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实现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岸线格局,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保护、利用与整治修复,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自然岸线是指由海陆相互作用形成的海岸线,包括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生物岸线等原生岸线。
整治修复后具有自然海岸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纳入自然岸线管控目标管理。
第三条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应遵循保护优先、节约利用、陆海统筹、科学整治、绿色共享、军民融合原则,严格保护自然岸线,整治修复受损岸线,拓展公众亲海空间,与近岸海域、沿海陆域环境管理相衔接,实现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军事效益相统一。
第四条国家海洋局牵头负责全国海岸线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
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相关工作。
国家海洋局会同军委联合参谋部、国防动员部建立海岸线保护利用协调机制,统筹军事安全与开发利用,协调做好军事设施利用海岸线的保护工作。
沿海省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监督管理,落实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责任制,合理确定考核指标,将自然岸线保护纳入沿海地方人民政府政绩考核。
第五条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控制制度。
到2020年,全国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不包括海岛岸线)。
第六条国家海洋局制定海岸线调查统计规范,沿海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海岸线资源调查、自然岸线认定和保有率统计工作。
第七条国家海洋局统一组织海岸线修测工作。
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海岸线修测工作,修测成果经国家海洋局审查,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8年3月目录1、基本规定11.1 目的意义 (1)1.2规划任务 (2)1.3规划范围与重点 (2)1.4规划水平年 (4)1.5指导思想 (4)1.6规划原则 (4)1.7规划依据 (6)2、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12.1社会经济 (1)2.2 水文气象 (1)2.3 河道地形 (2)2.5 航运及码头 (3)2.6 供水与排水 (3)2.7 跨河建筑物 (3)2.8环境与生态 (3)2.9相关规划资料 (4)3、河势稳定性分析 63.1基本要求 (6)3.2河势稳定性分析 (6)3.3河口演变趋势分析 (7)4、岸线控制线确定 94.1岸线控制线定义 (9)4.2岸线控制线划定的原则 (9)4.3临水控制线与外缘控制线的确定 (10)5、岸线功能区划分 145.1岸线功能区的定义 (14)5.2岸线功能区的划分原则 (15)5.3岸线功能区划分的基本要求 (15)5.4岸线功能区划分 (16)5.5 岸线功能区划分的成果 (17)6、岸线利用现状分析评价186.1概述 (18)6.2岸线利用现状分析 (18)6.3基本要求 (19)6.4分析评价内容 (20)7、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指导意见227.1岸线利用与保护需求分析 (22)7.3岸线利用与保护调整意见 (23)8、岸线利用管理的保障措施249、岸线规划主要成果241、基本规定1.1 目的意义我国流域面积大于100km2河流共有5万多条,总长度43万km,大于100km2的湖泊130多个,大于500km2的湖泊26个。
河流(湖泊)两侧(周边)水陆边界一定范围内的带状区域是滩涂岸线资源,既具有行洪、调节水流和维护河流(湖泊)健康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功能属性,同时又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属性。
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河道(湖泊)行(蓄)洪能力、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及河流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利用的问题也日益突显。
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水资源的安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此文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读。
一、文件的概述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是水利部综合规划司和水文局联合制定的,于2012年3月正式发布。
该文件旨在对全国水资源进行综合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政策和实践意义。
该文件的发布,对于全国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以及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文件的重点内容1.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制定文件规定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核心内容和制定步骤,并为各级水利部门提供了指导意见。
文件的核心内容包括水资源现状分析、水资源总体规划、区域性水资源规划和具体水利工程规划等。
文件还规定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制定步骤,包括调查研究、技术方案论证、方案编制和实施效果评估等。
2.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文件提出了保护水资源、水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思想,强调了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流量、河流生态环境等保护措施,保障了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此外,文件还强调了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监控和考核等措施,以便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文件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并强调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件还提出了合理布局、节约用水、水资源跨区域调配、水污染控制等措施。
4.水资源信息化文件提出了水资源信息化的目标和重点工作。
其中,文件要求加强水资源监测和信息收集,提高水资源信息的质量和实时性。
同时,也要实现水资源信息公开,实现对社会公众的服务。
三、文件的意义与影响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的发布,对于中国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该文件使全国各级水利部门有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效率。
河湖岸线分类体系及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
河湖岸线分类体系及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摘要:湖滨线不仅具有为水生生物提供水沙运输路线和生境的自然特性,而且还具有保障生产和人类生活需要的经济和社会特性。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中原市建设的新背景下,水事建设项目数量的增加对河道安全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和航行安全以及湖泊和河流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而湖泊和湖泊管理范围的划定则很难实施,一些问题如开发混乱和过度开发河流湖泊的非法建设和河流湖泊水系的侵入正在发生,严重影响了河流湖泊水系的控制,无法满足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安全、水资源的需求。
本文主要分析河湖岸线分类体系及保护与利用对策。
关键词:河湖岸线;二元功能;分类体系;保护与利用引言河流和河流的使用、管理、治理和保护是沿海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加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执行《21世纪议程》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地方当局和沿海部门日益认识到保护和有效利用沿海线的必要性,并已采取或正在采取更广泛的措施,协调沿海线的密集使用和生态保护保护和使用河流线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原因是对河流线的自然和社会功能缺乏认识,而且河流线使用的分类和规划模式含糊不清。
缺乏适合当地条件的精细管理导致在制定保护和有效利用河流和湖泊的政策方面采取统一做法,这违背了保护和有效利用河流和湖泊的最初目标。
1、岸线功能分区根据水利部《沿海线保护和使用规划指南》(试点项目)中的沿海线功能划分,将功能划分为沿海线保护区、沿海线保留区和沿海线使用区(包括以前的沿海线使用区(1)沿海保护区包括与计划海岸线重叠的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的特别保护区、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区、一级和二级地质遗迹的养护和恢复区、湿地保护区和恢复区饮用水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的主要地区、大型水利工程、稀有濒危物种生境区等。
保护条例得到严格执行,建筑活动受到禁止。
此外,最近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占用或修改永久性基本农田,一旦依法划定了涉及永久性基本农田的海界线,严格控制转换为其他利用类型。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8年3月目录1、基本规定1.1目的意义我国流域面积大于100km2河流共有5万多条,总长度43万km,大于100km2的湖泊130多个,大于500km2的湖泊26个。
河流(湖泊)两侧(周边)水陆边界一定范围内的带状区域是滩涂岸线资源,既具有行洪、调节水流和维护河流(湖泊)健康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功能属性,同时又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属性。
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河道(湖泊)行(蓄)洪能力、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及河流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地区对河流(湖泊)的岸线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沿江河(湖泊)开发活动和临水建筑物日益增多。
特别是我国东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中下游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城市河段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土地资源紧缺地区,河道两侧和湖泊周边岸线的利用程度较高。
长期以来,由于河流(湖泊)岸线范围不明,功能界定不清,管理缺乏依据,部分河段岸线开发无序和过渡开发严重,对河道(湖泊)行(蓄)洪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严重地破坏了河流生态环境。
由于缺乏岸线功能区划和管理规定,在岸线利用与保护方面缺乏技术依据,也给行政许可和审批带来一定的难度。
为保障河道(湖泊)行(蓄)洪安全和维护河流健康,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岸线资源,总结近年来岸线开发利用现状、管理经验和存在问题,对河流(湖泊)岸线功能进行功能分区,实现岸线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发展航运,保护水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规划任务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河道演变规律,调查分析岸线资源及岸线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总结岸线开发利用与保护中存在主要的问题;在深入分析岸线利用与保护对河势控制、防洪保安、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其它方面影响的基础上,确定岸线的范围;根据不同河段(湖区)岸线的主要功能特点,统筹考虑河道(湖泊)行(蓄)洪和航道治理,城市建设、河道(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沿河(湖)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划分岸线功能区,确定岸线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总体布局;按照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维护河流健康、促进岸线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要求,对现状岸线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地区,研究提出岸线布局调整和控制利用与保护的管理指导意见,以及加强岸线管理的政策制度建议。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研究细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研究细则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研究细则是指针对全国范围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的具体细则。
通过制定细则,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保护水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本文将从细则的主要内容、参与研究的机构和科研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细则的主要内容1.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对全国范围内的水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确定各地区水资源的分布、质量和供需状况,为制定综合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2.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根据各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发展需求,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包括水源地保护、供水工程建设、农田灌溉、水力发电等方面。
3.水资源保护与治理:确定水资源保护的目标和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治理工作,包括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水生态修复等方面。
4.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机制,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5.水资源节约与回收利用:推广水资源节约的技术和措施,加大水资源回收利用的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6.水资源科研与技术创新:开展水资源科研和技术创新,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管理水平,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二、参与研究的机构1.水利部和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国范围内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研究工作,承担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2.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负责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3.地方政府和水务部门: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参与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
4.企事业单位和专业团体:参与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研究,提供实际运作经验和技术支持,推动规划的实施。
三、科研方法1.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全国范围内的水资源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2.模型建立和模拟仿真: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型和管理模型,进行模拟和仿真,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3.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对水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空间分析。
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及岸线利用规划项目技术方案
1技术方案1.1对工程的认识及分析项目概况:县级河流 42 条和 25座水库的河道管理范围划界长度为613KM。
一标段含玉龙小河、得禄河(火母箐)、安丹河(瓦渣河)、新店河、清水塘(西车沟)、居乐小河(剪角冲河)、文昌河(泥依河)、麻乍河(田坝河)、关营山河、海田河(瓦竹河)、大水沟(疙瘩营小河)、马料河、金斗小河、鱼塘河(盐井小河)工农水库、邓家营水库、响水水库、发路海水库、赖毛冲水库、新华水库、范家田水库、川洞海子水库、大山水库、新田水库;二标段含深沟河、伍家寨河(中水中河)、黑土河、冒水河、黄家烟箐河(蚂蟥箐河)、浑水塘河、北门河、长海子河(蔡家河)、吕家河、德磨河、冷沙小河、马路河(干河沟)、堰边河(倮沙沟)、冒水水库、尖山水库、马家水库、三益水库、冲子河水库、金叶水库、小米水库、落水洞水库、新村水库;三标段含耿家屯河(松棵小河)、狮子河(结衣小河)、小可渡河(底拉河)、布嘎河、杨湾桥河、杨柳河(岔河)、三道河、黑洞湾河、瓦河子(芍葡河)乐溪水库、新丰水库、云雾山水库、林场水库、结里水库;四标段含新隆河(兴隆河)、李家村河(论河)、恰西小河、坝口小河、富乐河(头道沟)、汤朗小河河)雪山水库。
本项目河道划界,需要我公司提供包括带状地形图测绘、河道大断面测绘及水文计算、界桩(牌)制安、公告牌制安、岸线管理与利用规划以及相应的服务工作。
我公司将会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以及我公司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对本项目进行周密计划,详细部署,落实该项目的实施。
1.2工作大纲1.2.1规划目标岸线利用建设项目必须与岸线利用功能区划相协调,结合河道的岸线资源条件,确保防洪工程建设、河道行洪安全、河势稳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按照自上游至下游,左右岸兼顾的原则,任何进入岸线功能区的开发利用项目,都必须符合岸线功能区利用与保护规划管理目标的要求。
各功能区禁止开发污染项目,严格控制阻碍防洪、供水、河势稳定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开发项目;允许开发利用有利于岸线利用与保护的防洪、供水、河势稳定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及航运等项目。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研究细则(水利部文件资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目录一、总则 (1)(一)导言 (1)(二)规划思路 (2)(三)规划原则 (7)(四)工作要求 (8)(五)基本规定 (11)(六)进度安排 (12)二、水资源调查评价 (14)(一)基本要求 (14)(二)降水 (15)(三)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 (17)(四)河流泥沙 (19)(五)地表水资源量 (19)(六)地下水资源量 (24)(七)地表水水质 (34)(八)地下水水质 (39)(九)水资源总量 (45)(十)水资源可利用量 (46)(十一)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50)三、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52)(一)基本要求 (52)(二)经济社会资料分析整理 (53)(三)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 (55)(四)供水量调查统计 (57)(五)供水水质调查分析 (58)(六)用水量调查统计 (59)(七)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 (60)(八)废污水排放量调查分析 (61)(九)供、用、耗、排水成果合理性检查 (62)(十)用水水平及效率分析 (64)(十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66)(十二)河道内用水调查分析 (67)(十三)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67)(十四)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 (68)四、需水预测 (69)(一)基本要求 (69)(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析 (74)(三)经济社会需水预测 (77)(四)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82)(五)河道内其他需水预测 (83)(六)需水预测汇总 (83)(七)成果合理性分析 (83)五、节约用水 (85)(一)基本要求 (85)(二)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86)(三)节水标准与指标 (89)(四)节水潜力分析 (90)(五)节水目标与节水措施 (91)(六)节水方案拟订 (94)六、水资源保护 (97)(一)基本要求 (97)(二)水功能区划的补充和调整 (98)(三)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拟定 (101)(四)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设计条件 (102)(五)纳污能力计算 (104)(六)污染物入河量估算 (105)(七)污染物控制量与削减量 (107)(八)地表水水质保护措施 (108)(九)地下水保护 (110)(十)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11)七、供水预测 (113)(一)基本要求 (113)(二)地表水供水 (114)(三)地下水供水 (117)(四)其他水源开发利用 (119)(五)供水预测与供水方案 (121)八、水资源配置 (125)(一)基本要求 (125)(二)基准年供需分析 (127)(三)方案生成 (128)(四)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 (129)(五)方案比选与推荐方案评价 (132)(六)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 (134)九、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138)(一)基本要求 (138)(二)总体布局 (138)(三)工程实施方案 (140)(四)非工程措施 (143)十、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145)(一)基本要求 (145)(二)评价内容 (145)附录Ⅱ-1 河川年径流系列一致性处理办法 (148)附录Ⅱ-2 地表水化学类型阿廖金分类法 (155)附录Ⅱ-3 地表水水质趋势回归分析日历年与十进位年折算方法 (157)附录Ⅱ-4 地表水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 (159)附录Ⅱ-5 地下水化学类型舒卡列夫分类法 (165)附录Ⅵ-1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综合衰减系数计算方法 (167)附录Ⅷ-1 水资源系统网络图制作要求 (172)附录Ⅷ-2 水资源供需分析水量平衡公式 (174)附录Ⅷ-3 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原则 (176)图表目录图1-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3)图1-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各部分内容间相互关系示意图 (4)图1-3 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 (6)图5-1 节约用水各项内容相互关系框图 (96)表2-1 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名称及划分依据一览表 (25)表2-2 地表水富营养化控制标准 (36)表4-1 国民经济和生产用水行业分类表 (70)表4-2 用水户分类口径及其层次结构 (71)附件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附件2 全国水资源分区附件3 全国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一、总则(一)导言1. 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治水的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形势的变化,着力缓解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水问题,水利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部署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并以水规计[2002]83号文批复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水利部以水规计[2002]330号文印发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8]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8年3月目录1、基本规定 11.1 目的意义 (1)1.2规划任务 (2)1.3规划范围与重点 (2)1.4规划水平年 (4)1.5指导思想 (4)1.6规划原则 (4)1.7规划依据 (6)2、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 12.1社会经济 (1)2.2 水文气象 (1)2.3 河道地形 (2)2.4 河道治理 (2)2.5 航运及码头 (3)2.6 供水与排水 (3)2.7 跨河建筑物 (3)2.8环境与生态 (3)2.9相关规划资料 (4)3、河势稳定性分析 63.1基本要求 (6)3.2河势稳定性分析 (6)3.3河口演变趋势分析 (7)4、岸线控制线确定 94.1岸线控制线定义 (9)4.2岸线控制线划定的原则 (9)4.3临水控制线与外缘控制线的确定 (10)4.4岸线控制线成果 (12)5、岸线功能区划分 145.1岸线功能区的定义 (14)5.2岸线功能区的划分原则 (15)5.3岸线功能区划分的基本要求 (15)5.4岸线功能区划分 (16)5.5 岸线功能区划分的成果 (17)6、岸线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186.1概述 (18)6.2岸线利用现状分析 (18)6.3基本要求 (19)6.4分析评价内容 (20)7、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指导意见227.1岸线利用与保护需求分析 (22)7.2岸线管理规划目标确定 (22)7.3岸线利用与保护调整意见 (23)8、岸线利用管理的保障措施249、岸线规划主要成果241、基本规定1.1 目的意义我国流域面积大于100km2河流共有5万多条,总长度43万km,大于100km2的湖泊130多个,大于500km2的湖泊26个。
河流(湖泊)两侧(周边)水陆边界一定范围内的带状区域是滩涂岸线资源,既具有行洪、调节水流和维护河流(湖泊)健康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功能属性,同时又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属性。
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问题研究与探讨
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问题研究与探讨摘要: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
河湖水系是洪水的通道、水资源的载体、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土空间的主动脉,在流域、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及经济发展布局中发挥主骨架的作用。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河湖空间保护及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使得我国大部分河湖生态系统出现了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湿地退化、生境阻隔及生物多样性下降等诸多问题,保护与修复的形势异常严峻。
关键词:河湖岸线保护;利用管理;问题;研究引言水资源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它既是自然资源也是经济性资源,是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控制的重要资源之一。
水资源的载体包括很多种,既包括了各种河流也包括了湖泊等各种不同的形式。
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要保证生态发展,面对当前我国严重的河湖水系破坏以及污染的情况,必须要下大力度进行整治,从而避免发生更加严重的问题。
在我国的部分河湖水系之中,存在着独特的生态圈,对此进行保护和修复,意义十分重大。
1河湖健康内涵河湖健康作为人类健康的类比概念发展形成,尽管部分生态学家对表征河湖生态系统状况使用健康一词是否科学与确切仍存质疑,但是由于“河湖健康”可以提供一种类比人类健康、洞察复杂河湖生态系统破坏状况的工具,在公众层面相对较易理解与接受,在引起公众对河湖问题的关注、唤起河湖保护意识方面有明显效用,因此,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多将河湖生态调查评价冠以“健康”的名义,并定期开展河湖健康评价。
对于河湖健康内涵,不同的研究者存在不同的认识。
全国河湖健康评估在系统总结国内外河湖生态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广泛的专家咨询与讨论,遵循“人水和谐”理念,认为河湖健康的内涵既要强调保护河湖生态系统健康,也应反映保障河湖社会服务功能健康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河湖健康的内涵:河湖健康是指河湖自然生态状况良好,同时具有可持续的社会服务功能。
河道湖泊岸线管理利用规划讲解
2008-09-12 03:06:01|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目录第一章规划概要‥‥‥‥‥‥‥‥‥‥‥‥‥‥‥1 第一节规划的指导思想‥‥‥‥‥‥‥‥‥‥‥‥1 第二节规划的任务‥‥‥‥‥‥‥‥‥‥‥‥‥‥1 第三节规划的原则‥‥‥‥‥‥‥‥‥‥‥‥‥‥2 第四节规划水平年与范围的确定‥‥‥‥‥‥‥‥3 第五节规划编制的依据‥‥‥‥‥‥‥‥‥‥‥‥4 第二章基本情况‥‥‥‥‥‥‥‥‥‥‥‥‥‥‥6 第一节**河概况‥‥‥‥‥‥‥‥‥‥‥‥‥‥6第二节地形地貌‥‥‥‥‥‥‥‥‥‥‥‥‥‥‥7 第三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8 第四节主要支流‥‥‥‥‥‥‥‥‥‥‥‥‥‥‥9 第五节存在的问题‥‥‥‥‥‥‥‥‥‥‥‥‥‥10 第三章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12 第一节社会经济‥‥‥‥‥‥‥‥‥‥‥‥‥‥‥12第二节水文气象‥‥‥‥‥‥‥‥‥‥‥‥‥‥‥13 第三节河道地形图‥‥‥‥‥‥‥‥‥‥‥‥‥‥14 第四节河道治理‥‥‥‥‥‥‥‥‥‥‥‥‥‥‥14 第五节跨河建筑物‥‥‥‥‥‥‥‥‥‥‥‥‥‥15 第六节环境与生态‥‥‥‥‥‥‥‥‥‥‥‥‥‥15 第七节河势稳定分析‥‥‥‥‥‥‥‥‥‥‥‥‥18 第四章外缘控制线的划定‥‥‥‥‥‥‥‥‥‥‥21 第一节岸线控制线划定的原则‥‥‥‥‥‥‥‥‥21 第二节岸线控制线的划定‥‥‥‥‥‥‥‥‥‥‥22 第三节岸线控制线划定成果‥‥‥‥‥‥‥‥‥‥22 第五章岸线功能区的划分‥‥‥‥‥‥‥‥‥‥‥23 第一节岸线功能区的分类‥‥‥‥‥‥‥‥‥‥‥23 第二节岸线功能区划分的原则‥‥‥‥‥‥‥‥‥24 第三节岸线功能区划分的基本要求‥‥‥‥‥‥‥25 第四节岸线功能区的划分‥‥‥‥‥‥‥‥‥‥‥26 第六章岸线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28 第一节岸线利用现状分析‥‥‥‥‥‥‥‥‥‥‥28 第二节岸线利用现状评价‥‥‥‥‥‥‥‥‥‥‥29 第七章岸线利用管理规划‥‥‥‥‥‥‥‥‥‥‥31 第一节岸线利用管理的目标‥‥‥‥‥‥‥‥‥‥31 第二节岸线利用管理的保障措施‥‥‥‥‥‥‥‥31第一章规划概要第一节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正确处理**河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关系;二、综合协调**河上下游、左右岸及相关部门和行业间的关系,统筹兼顾近远期的要求,通过对**河岸线资源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在保障**河防洪安全、河势稳定、供水安全和满足水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河岸线资源的有效利用、科学保护、强化管理、实现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全国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是根据国家教育部、水利部等多个部门关于河道岸线利用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一项技术指导文件。
它主要涵盖了全国范围内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的目标、原则、方法和实施措施等方面内容,旨在规范和引导河道岸线的开发利用,维护河流生态安全和水资源保护。
一、规划目标1.合理利用河道岸线资源,满足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文化和生态环境的需求;2.维护河流生态安全,保护和修复河道岸线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3.保护和恢复河道生态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4.改善河岸线的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二、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和修复河道岸线生态系统,优化生态环境质量;2.科学规划原则:根据河流水系特点和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划定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范围;3.整体谋划原则:统筹考虑河道岸线利用管理与河道治理、城市规划等相关工作,实现协调一致发展;4.公益优先原则:公共利益和社会公益的需要优先考虑,限制非法占用和破坏河道岸线的行为;5.水资源优先原则:坚持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的理念,合理利用水资源;6.可持续发展原则:推动河道岸线利用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平衡满足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与保护后代利益的要求。
三、规划方法1.综合调研和评估:对全国范围内的河道岸线资源进行综合调研和评估,包括水文地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情况;2.规划编制和设计:根据综合调研和评估的结果,制定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的各项内容,包括开发利用、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划;3.参与和沟通:广泛征求各级政府、专家学者和公众对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和共同推动;4.技术支持和管理: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管理手段,为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四、实施措施1.建立河道岸线利用管理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河道岸线利用的情况和变化,为规划调整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2.加强河道岸线保护和修复力度,推动生态修复和恢复,提高河道生态功能;3.完善河道岸线利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强河道岸线管理的法治化水平;4.加强河道岸线的土地利用管理,限制非法占用和破坏行为;这些都是关于全国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的一些基本内容。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是中国国家水利部所制定和发行的重要文件之一。
本文件主要是为了从技术层面出发,促进全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增长。
首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明确了水资源规划的目的和任务。
规划的目的是要贯彻落实国家水资源政策,切实保障国家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真正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任务方面,则要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编制统一的水资源规划,确保各地区水资源共用、转移和优化配置。
其次,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对于水资源的核心要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细则中提到,要以水量、水质、水文循环和水环境为核心要素,对水资源进行综合规划。
其中,水量指的是水资源的总量、分布、变化和调控;水质指的是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水质标准、水产业和节水措施;水文循环则是指水的循环、蒸发、降雨、空气湿度和气象情况;水环境则是指水资源周边生态环境。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还明确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文件提出了全面保护、节约利用、统筹规划、立体开发、分步实施、注重效益等原则。
其中,全面保护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意味着水资源要从保护起点开始,避免污染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另外,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还明确了水资源的管理措施。
其中,制定水资源管理办法和水资源保护条例成为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手段。
通过设立水资源监测站和水资源定量调度中心,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监测和动态管理。
同时,推行多元化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包括水价改革、水资源市场化、推进农村水利改革等方式,从根本上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方式。
总之,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旨在为全国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全面、系统和科学的指导。
如此规范的水资源管理手段,将为推进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有助于打造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和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国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8年3月目录1、基本规定 1目的意义 (1)规划任务 (2)规划范围与重点 (2)规划水平年 (4)指导思想 (4)规划原则 (4)规划依据 (6)2、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1社会经济 (1)水文气象 (1)河道地形 (2)河道治理 (2)航运及码头 (3)供水与排水 (3)跨河建筑物 (3)环境与生态 (3)相关规划资料 (4)3、河势稳定性分析 6基本要求 (6)河势稳定性分析 (6)河口演变趋势分析 (7)4、岸线控制线确定 9岸线控制线定义 (9)岸线控制线划定的原则 (9)临水控制线与外缘控制线的确定 (10)岸线控制线成果 (12)5、岸线功能区划分 14岸线功能区的定义 (14)岸线功能区的划分原则 (15)岸线功能区划分的基本要求 (15)岸线功能区划分 (16)岸线功能区划分的成果 (17)6、岸线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18概述 (18)岸线利用现状分析 (18)基本要求 (19)分析评价内容 (20)7、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指导意见22岸线利用与保护需求分析 (22)岸线管理规划目标确定 (22)岸线利用与保护调整意见 (23)8、岸线利用管理的保障措施249、岸线规划主要成果241、基本规定目的意义我国流域面积大于100km2河流共有5万多条,总长度43万km,大于100km2的湖泊130多个,大于500km2的湖泊26个。
河流(湖泊)两侧(周边)水陆边界一定范围内的带状区域是滩涂岸线资源,既具有行洪、调节水流和维护河流(湖泊)健康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功能属性,同时又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属性。
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河道(湖泊)行(蓄)洪能力、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及河流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地区对河流(湖泊)的岸线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沿江河(湖泊)开发活动和临水建筑物日益增多。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8年3月目录1、基本规定11.1目的意义 (1)1.2规划任务 (2)1.3规划范围与重点 (2)1.4规划水平年 (4)1.5指导思想 (4)1.6规划原则 (4)1.7规划依据.........................................62、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12.1社会经济 (1)2.2水文气象 (1)2.3河道地形 (2)2.4河道治理 (2)2.5航运及码头......................................32.6供水与排水 (3)2.7跨河建筑物 (3)2.8环境与生态 (3)2.9相关规划资料.....................................43、河势稳定性分析63.1基本要求 (6)3.2河势稳定性分析 (6)3.3河口演变趋势分析.................................74、岸线控制线确定94.1岸线控制线定义 (9)4.2岸线控制线划定的原则 (9)4.3临水控制线与外缘控制线的确定 (10)4.4岸线控制线成果..................................125、岸线功能区划分145.1岸线功能区的定义 (14)5.2岸线功能区的划分原则 (15)5.3岸线功能区划分的基本要求 (15)5.4岸线功能区划分 (16)5.5岸线功能区划分的成果............................ 176、岸线利用现状分析评价186.1概述 (18)6.2岸线利用现状分析 (18)6.3基本要求 (19)6.4分析评价内容....................................207、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指导意见227.1岸线利用与保护需求分析 (22)7.2岸线管理规划目标确定 (22)7.3岸线利用与保护调整意见...........................238、岸线利用管理的保障措施249、岸线规划主要成果241、基本规定1.1目的意义我国流域面积大于100km2河流共有5万多条,总长度43万km,大于100km2的xx130多个,大于500km2的湖泊26个。
(8)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系统规划技术研究细则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8年3月目录1、基本规定 11.1 目的意义 (1)1.2规划任务 (2)1.3规划范围与重点 (2)1.4规划水平年 (4)1.5指导思想 (4)1.6规划原则 (4)1.7规划依据 (6)2、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 12.1社会经济 (1)2.2 水文气象 (1)2.3 河道地形 (2)2.4 河道治理 (2)2.6 供水与排水 (3)2.7 跨河建筑物 (3)2.8环境与生态 (3)2.9相关规划资料 (4)3、河势稳定性分析 63.1基本要求 (6)3.2河势稳定性分析 (6)3.3河口演变趋势分析 (7)4、岸线控制线确定 94.1岸线控制线定义 (9)4.2岸线控制线划定的原则 (9)4.3临水控制线与外缘控制线的确定 (10)4.4岸线控制线成果 (12)5、岸线功能区划分 145.1岸线功能区的定义 (14)5.2岸线功能区的划分原则 (15)5.3岸线功能区划分的基本要求 (15)5.4岸线功能区划分 (16)5.5 岸线功能区划分的成果 (17)6、岸线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186.2岸线利用现状分析 (18)6.3基本要求 (19)6.4分析评价内容 (20)7、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指导意见227.1岸线利用与保护需求分析 (22)7.2岸线管理规划目标确定 (22)7.3岸线利用与保护调整意见 (23)8、岸线利用管理的保障措施249、岸线规划主要成果241、基本规定1.1 目的意义我国流域面积大于100km2河流共有5万多条,总长度43万km,大于100km2的湖泊130多个,大于500km2的湖泊26个。
河流(湖泊)两侧(周边)水陆边界一定范围内的带状区域是滩涂岸线资源,既具有行洪、调节水流和维护河流(湖泊)健康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功能属性,同时又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属性。
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河道(湖泊)行(蓄)洪能力、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及河流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8年3月目录1、基本规定 11.1 目的意义 (1)1.2规划任务 (2)1.3规划围与重点 (2)1.4规划水平年 (4)1.5指导思想 (4)1.6规划原则 (4)1.7规划依据 (6)2、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 12.1社会经济 (1)2.2 水文气象 (1)2.3 河道地形 (2)2.4 河道治理 (2)2.5 航运及码头 (3)2.6 供水与排水 (3)2.7 跨河建筑物 (3)2.8环境与生态 (3)2.9相关规划资料 (4)3、河势稳定性分析 63.1基本要求 (6)3.2河势稳定性分析 (6)3.3河口演变趋势分析 (7)4、岸线控制线确定 94.1岸线控制线定义 (9)4.2岸线控制线划定的原则 (9)4.3临水控制线与外缘控制线的确定 (10)4.4岸线控制线成果 (12)5、岸线功能区划分 145.1岸线功能区的定义 (14)5.2岸线功能区的划分原则 (15)5.3岸线功能区划分的基本要求 (15)5.4岸线功能区划分 (16)5.5 岸线功能区划分的成果 (17)6、岸线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186.1概述 (18)6.2岸线利用现状分析 (18)6.3基本要求 (19)6.4分析评价容 (20)7、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指导意见227.1岸线利用与保护需求分析 (22)7.2岸线管理规划目标确定 (22)7.3岸线利用与保护调整意见 (23)8、岸线利用管理的保障措施249、岸线规划主要成果241、基本规定1.1 目的意义我国流域面积大于100km2河流共有5万多条,总长度43万km,大于100km2的湖泊130多个,大于500km2的湖泊26个。
河流(湖泊)两侧(周边)水陆边界一定围的带状区域是滩涂岸线资源,既具有行洪、调节水流和维护河流(湖泊)健康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功能属性,同时又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属性。
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河道(湖泊)行(蓄)洪能力、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及河流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地区对河流(湖泊)的岸线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沿江河(湖泊)开发活动和临水建筑物日益增多。
特别是我国东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中下游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城市河段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土地资源紧缺地区,河道两侧和湖泊周边岸线的利用程度较高。
长期以来,由于河流(湖泊)岸线围不明,功能界定不清,管理缺乏依据,部分河段岸线开发无序和过渡开发严重,对河道(湖泊)行(蓄)洪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严重地破坏了河流生态环境。
由于缺乏岸线功能区划和管理规定,在岸线利用与保护方面缺乏技术依据,也给行政许可和审批带来一定的难度。
为保障河道(湖泊)行(蓄)洪安全和维护河流健康,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岸线资源,总结近年来岸线开发利用现状、管理经验和存在问题,对河流(湖泊)岸线功能进行功能分区,实现岸线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发展航运,保护水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规划任务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河道演变规律,调查分析岸线资源及岸线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总结岸线开发利用与保护中存在主要的问题;在深入分析岸线利用与保护对河势控制、防洪保安、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其它方面影响的基础上,确定岸线的围;根据不同河段(湖区)岸线的主要功能特点,统筹考虑河道(湖泊)行(蓄)洪和航道治理,城市建设、河道(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沿河(湖)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划分岸线功能区,确定岸线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总体布局;按照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维护河流健康、促进岸线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要求,对现状岸线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地区,研究提出岸线布局调整和控制利用与保护的管理指导意见,以及加强岸线管理的政策制度建议。
1.3规划围与重点本次规划围是水利部授权流域机构管理的河道围的重要河道岸线和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管重点段河道。
规划重点是岸线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突出、矛盾较尖锐,管理任务重,对保障流域防洪、供水、水生态安全和维护河流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河道(湖泊)。
具体规划围为:(1)对维护江河流域防洪和河流健康功能十分重要表1.1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重点规划河段;(3)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现状和规划期开发利用程度高,管理任务重的河段(湖泊);(4)跨国界河流的重要河段。
根据上述原则,本次全国重点规划河段的岸线长为20958km。
其它河道的岸线规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次规划的技术要求进行规划,其成果经审核后可纳入本次规划成果体系。
详见表1.1。
1.4规划水平年规划基准年为2005年,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
对近年来岸线利用发展较快的流域,可在规划基准年2005年的基础上,以2006年以来的岸线利用资料,说明岸线利用的基本情况。
1.5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正确处理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关系;统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及相关部门和行业间的关系,近远期的要求,通过对岸线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在保障防洪安全、河势稳定、供水安全和满足水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岸线资源的多种功能,实现岸线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实现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6规划原则(1)坚持人水和谐、协调发展。
要重视发挥岸线资源的多功能作用,既要发挥岸线在防洪、供水、航运、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保障防洪安全、河势稳定、供水安全、保护水生态环境和维护河流健康,也要发挥岸线的社会服务功能和航运发展等资源效用,合理开发利用岸线资源,为沿河(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
对岸线资源要保护与利用并重、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将岸线资源的保护和控制利用放在突出的位置,既要考虑沿河(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提出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也要根据不同河段的河势特点和防洪、供水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有效保护和合理控制利用的对策措施,对不适当开发的区域要严格加以控制。
(3)坚持综合协调、统筹兼顾。
按照河流流域综合规划的总体要求,综合协调岸线资源利用保护与沿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国土开发、港口与航道、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岸线开发利用功能及控制条件;处理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关系,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地区间以及行业之间的需求,结合不同地区的岸线特点和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要求,充分发挥岸线资源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实现岸线资源的合理配置。
(4)坚持完善法制、强化管理。
要按照《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研究制定和完善岸线开发利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针对岸线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和完善岸线开发利用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强化岸线利用综合管理的措施,切实加强岸线利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5)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要根据河湖岸线的自然条件和特点、沿河(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岸线开发利用程度,针对岸线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主要矛盾,按照轻重缓急,合理确定近远期的规划目标和任务。
以岸线资源保护价值较大、利用程度较高、岸线资源紧缺、防洪影响和河势控制问题突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段等为重点,抓紧制定规划、落实管理措施、加强监督检查。
1.7规划依据1.7.1主要法律法规、条例及规程规(1)《中华人民国水法》(2)《中华人民国防洪法》(3)《中华人民国港口法》(4)《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5)《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6)《中华人民国河道管理条例》(7)《中华人民国航道管理条例》(8)《防洪标准》(GB50201-94)(9)《堤防设计规》(GB50286-98)(10)《河航道标准》(GB50139-2004)(1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SL44-2006)(12)《水利水电工程水利计算规》(SL-104-95)(13)《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SL278-2002)(14)《河航道与港口水文规》(JTJ214-2000)1.7.2有关规划文件(1)《全国防洪规划报告》及各流域防洪规划报告(2)各流域综合规划及《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任务书》(3)全国及各流域水功能区划(4)全国及各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5)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6)其它相关规划,包括有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全国及各流域河航道与港口规划、港口总体规划、地区水利发展规划、河道整治规划和航道整治规划等。
2、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2.1社会经济收集沿河地区2005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资料,对沿河主要地区的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分析,并按地级行政区进行分类统计。
鉴于地级行政区划围较大,一些地区只有其中一部分县市(区)临江,为便于反映岸线规划围的实际情况,只统计沿江各县(区) 的社会经济资料,并在统计表中予以说明。
沿河县、地、省级行政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统计表见表2.1。
2.2 水文气象1、气象收集规划围的气象资料,说明规划围的气象特性,分析提出规划围主要控制站或代表站的多年平均降雨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气温及其特性等。
2、水文特性分析分析河流主要控制水文站的水文特性,包括径流年、年际变化特性,洪水特性等。
河口地区还应分析洪潮遭遇情况,选取典型洪潮组合及设计洪潮。
(1)径流收集规划围的河流主要控制站或代表站的年、月径流资料,资料系列要求延长至2005年。
分析径流年际变化及年变化特性,径流分析统计成果见表2.2、表2.3、表2.4。
(2)洪水收集历史洪水调查与分析资料和实测洪水系列,说明洪水成因、发生时间、洪水组成情况,分析计算主要控制站和代表站设计洪水成果。
设计洪水成果见表2.6。
2.3 河道地形收集规划围河道地形图资料。
为保证成果精度,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底图精度一般应为1:5000~1:10000比例尺。
平面控制系统:1954年坐标系。
高程控制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对不同平面控制系统和高程系统的地形图应以流域为单元换算为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如采用用其它坐标和其它高程系统应予以说明,同一个流域应采用相同坐标系和高程系统。
2.4 河道治理1、规划围堤防等级、高程、宽度、两侧边坡,及其堤顶路况、两侧护坡工程情况,迎水侧滩涂情况(含高程、宽度等)。
2、规划围各河段的防洪标准、防洪设计水位、主要特征水位及相应流量等。
3、河道整治工程实施情况,河道沿岸堤防险工段、崩(坍)岸段的现状及治理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