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电影史分析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变迁及对现代电影的影响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变迁及对现代电影的影响好莱坞电影是指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好莱坞地区制作的电影。
自从好莱坞电影工业的诞生以来,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产业,并对全球电影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变迁及对现代电影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电影的发展历程以及好莱坞电影对于现代电影产业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工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好莱坞地区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电影的拍摄,吸引了许多电影制片商前往这里制作电影。
1910年代,好莱坞引入了大规模制片及分销系统,并建立起了完整的电影制作流程,从而奠定了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基础。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好莱坞电影工业经历了默片时期的繁荣,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默片演员和导演,如查理·卓别林和达斯汀·霍夫曼等。
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发展并非一片顺利,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给好莱坞电影工业带来了严重的困扰,许多电影公司破产或倒闭。
好莱坞电影工业通过引入声音和彩色技术的方式重新焕发了生机,使得电影重新成为人们的消遣休闲活动。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是好莱坞电影黄金时期。
这个时期涌现出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如《乱世佳人》和《教父》等。
好莱坞通过制作大量的好莱坞式电影,如科幻片、恐怖片和西部片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些电影非常符合观众的口味,成为了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好莱坞电影也受到了一些批评,认为它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电影艺术的追求。
好莱坞电影在内容上也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刻板化和模式化。
这种情况在20世纪60年代的新好莱坞电影运动中得到了改变,该运动试图突破传统的好莱坞电影模式,并提出了更多的个人主义和政治批评。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剧,好莱坞电影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好莱坞逐渐转向了更加商业化的电影制作,大型电影公司开始加大投资力度,追求更高的票房和利润。
特技和视觉效果的运用也变得愈加普遍,例如《星球大战》系列和《阿凡达》等大片。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变迁及对现代电影的影响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变迁及对现代电影的影响好莱坞电影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全球电影产业的影响不可忽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好莱坞电影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迁,不仅在技术和题材上有所改变,更对现代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要谈到的是好莱坞电影的初期阶段,这个时期的好莱坞电影以青铜时代(1895-1925)和黄金时代(1925-1960s)为主。
青铜时代主要是指好莱坞电影产业刚刚兴起的时期,这个时候好莱坞还只是个小规模的产业,技术水准低下,电影内容主要是一些简单的短片。
到了黄金时代,好莱坞电影工业迅速成长,电影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电影内容也开始多样化,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了世界各地电影的引领者。
在这个阶段,好莱坞电影给现代电影产业带来了很多技术和内容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好莱坞在电影技术方面的引领地位,黄金时代的好莱坞电影在制作技术上有着一定的先进性,比如在特效制作、声音技术、色彩技术等方面都有着领先的水准。
这些技术在当时对电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当时全球电影业向好莱坞学习的对象。
其次是好莱坞电影产业对电影内容和题材的影响。
好莱坞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电影市场的引领者,其电影内容以及题材的多样化和创新性对现代电影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金时代的好莱坞电影由于其内容的多样性和制片人的不断创新,使得好莱坞成为了全球电影产业的引领者,也为现代电影产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接下来要谈到的是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阶段。
在这个阶段,好莱坞电影产业经历了一些新的变化,电影内容更加多元化,包括动作、科幻、恐怖、喜剧等各种类型电影的出现,这些类型的电影给现代电影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在这个时期,好莱坞电影对现代电影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电影内容的影响,二是对电影市场的影响。
在电影内容方面,好莱坞电影开始追求更加大胆和创新的创作方式,很多颠覆传统的电影作品出现,这些作品让电影内容更加引人注目,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西方电影史概论
西方电影史概论
西方电影史概论是一门通过研究西方电影产业、电影技术、电影史学、文化和艺术来探究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和演变的学科。
西方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经历了从无声电影时代,到有声电影时代,再到当代数字电影时代的发展演变。
从早期的拍摄技术、电影制作和放映技术,到国家影片制作和世界电影产业的竞争,以及电影导演、摄影师和编剧的悉心研究与创作,每一个阶段都显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西方电影史概论通常会包括以下内容:
1.电影早期的发展和实验性质的创作,比如光影与运动捕捉技术的实验。
2.电影制作技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传统电影到数字电影等技术的演进。
3.著名电影制作公司、电影院和影片的历史。
4.电影特定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影响,如战争、社会运动和现代性等。
5.近现代电影的发展,包括独立电影、西方和非西方电影的文化交流等。
学习西方电影史概论,可以了解电影艺术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学习电影的发展和演变,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外观与内涵,对电影学习和创作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电影文化的演变和地位
美国电影文化的演变和地位美国电影是世界闻名的文化符号之一。
从1895年的“现象级”电影院,到现在的国际巨星和不朽经典,美国电影业一步步地走向繁荣。
电影,作为一种文艺创作形式,以其生动、直观、易懂的表现形式,深入人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它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影视语言和审美体验。
美国电影文化不仅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演变成为全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美国电影文化的演变1. 早期电影时代在电影发明之初,技术条件、基础设施和电影市场都十分简陋,电影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不受社会的认可和重视。
1915年,美国通过了管制电影法案,对电影进行了严格限制,才逐渐开始形成严密的电影产业和文化市场。
2. 好莱坞时代20世纪20年代,好莱坞诞生了,成为美国电影业的中心。
好莱坞电影工业逐渐成熟起来,电影市场逐渐形成,进入了大规模制作的时代。
好莱坞制片厂大肆生产大片,电影成为了一种大众文化,吸引了广泛的观众群体。
3. 好莱坞后现代主义时代20世纪60年代初,好莱坞电影业认为自己的表现方式过于保守,不符合当代观众的需求,因此开始寻求新的表现方式。
这一时期,电影制片厂开始主导电影艺术的形态,出现了一大批新派导演和演员。
这一时期更注重电影的艺术性,体现了电影的新时代。
4. 当代电影今天的美国电影拥有着前所未有的制作水平和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观感体验。
在一定程度上,美国电影已经走出了单纯奉献娱乐的局限。
例如,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就在商业和艺术领域都取得了极大成功。
二、美国电影的地位1. 电影业的经济贡献电影业是美国文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最新的统计数据,美国电影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样化的、直接和间接创造就业的经济体,年营业额超过1800亿美元,创造了90多万个工作岗位。
2. 电影改变世界美国电影也创造了很多不朽的经典,如《教父》、《乱世佳人》、《泰坦尼克号》等,它们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代表。
西方电影艺术发展及赏析概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二)无声故事片创作时期(1908-1926) 超现实主义电影
简介: 在创作中,试图把梦境、心理变态、无意识或潜意 识过程搬上银幕,创造出一种存在于艺术家内心 的、超越梦幻与现实的绝对现实的电影作品。 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谢尔曼· 杜拉克《贝壳与僧侣》(1927年) [西班牙]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1928年)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西方电影从诞生到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 期: 电影艺术萌发期(1895-1907) 无声故事片创作时期(1908-1926) 有声故事片创作时期(1927-1945) 电影艺术新发展期(1945- )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一)电影艺术萌发期(1895-1907) 这一时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摄影倾向:
一种以卢米埃尔兄弟为代表,主要在现实中去捕 捉生活现象,银幕上展现的就是人们身边的琐事; 一种以梅里爱为代表,主要记载舞台上已经加工 的虚构的生活图画。
沿着这两种创作方式,发展成后来的纪录 片和故事片两种片种。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一)电影艺术萌发期(1895-1907) 卢米埃尔兄弟
卢米埃尔兄弟的作品,均为纪实主义电影,银幕上 展现的就是人们身边的琐事。 题材和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劳动和工作的 生活场景;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政治、文化、 新闻实录;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 代表作品:《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 《水浇园丁》、《耶路萨冷教堂》、《拆墙》、 《儿童吵架》、《 婴儿的早餐》等。
西方电影赏析
西方电影赏析一、简述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特点及代表作新德国电影"运动原叫做"青年德国电影"运动。
此运动发起于1962年春的奥勃毫森电影节,26位"德国青年电影工作者联名发表了《奥勃毫森宣言》,宣称"旧电影已经灭亡。
"。
他们提出了一个原则"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的电影语言。
"他们还宣告:"我们现在制作一种新的德国故事片,这种新影片需要自由。
我们必须创造一种以形式到思想上都是新的电影"。
这番宣言揭开了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序幕。
50年代的西德电影一直处于经济繁荣艺术停滞的境况,由于影片艺术质量的低劣,1961年竟然无法从当年摄制的影片中评选出一部值得授于"最佳影片"的影片。
面对这种严峻局面,1962年西德的一批青年电影工作者在上述电影节中发表《豪勃豪森宣言》,向旧电影开战,力求西德电影在内容和形式上尽快突破创新,振兴民族电影。
在政府的资助下,1965年至1968年,新德国电影运动掀起了第一个创作高潮。
代表作有克鲁格的《和昨天告别》,夏摩尼的《禁猎狐狸》,以及施隆多夫的《特莱斯》。
70年代初,联邦德国议会修改了"电影资助法",由于资金短缺,新德国电影陷入危机。
但是有一些导演在危机中苦斗,掀起新的高潮,其中尤以法斯宾德、赫尔措格和文德斯及施隆多夫四位导演最受西方电影界的注意,成为新德国电影的代表人物。
1975年至1979年,赫尔措格拍摄了《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法斯宾德拍摄了《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以及施隆多夫拍摄的《铁皮鼓》分别在戛纳和美国奥斯卡等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新德国电影运动在1975年和1979年西次出现高潮,而从1979年开始的高潮一直延续至今,历久不衰,成为西方电影界最受注意的艺术运动。
二、简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新现实主义是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产物,追求的是生活真实,要求表现意大利人民饱经战争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难,谴责社会中的不公。
西方电影史2
一、古典电影学派:瑞典电影崛起的标志——斯约斯特洛姆和斯蒂勒的出现1、斯约斯特洛姆——“瑞典电影之父”大多取材自北欧民间故事,在这些带有某种传奇或神秘色彩的民间故事中,渗透入“劝人为善”的道德伦理或赞扬“博爱”的基督教精神。
《赛尔日·维根》《鬼车魅影》2、斯蒂勒更多改编自小说等北欧文学作品,风格多样,多自然风光,风格自然清新。
《红花之歌》《阿尔纳的宝藏》《戈斯塔·柏林的故事》二、现代主义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1、三个主题:①宗教②人的生存和死亡③人与人的关系(父子关系)2、《呼喊与细语》——一部深及灵魂的杰作,表现人与人的关系伯格曼所创造的世界往往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它与周围社会现实的联系被切断了,甚至缺乏具体而明确的历史感和时代感。
因此生活在这个封闭的超时空的环境里的主人公也往往是孤独的、备受痛苦折磨的单独的个人,他们与外在世界、与其他人往往不能交流或不愿交流,他们感到外在世界是如此可怕,如此荒诞,似乎别无选择,只有深深陷入自我痛苦的回味中。
而这种孤独不仅是外在的,而且是内在的。
四颗孤独疏离的心灵:二姐艾格利斯:表情变化——人性痛苦孤独的化身①艾格利斯从病痛中醒来,看到三妹玛利亚在旁边,先是欣慰地笑,但后来却又阴沉下来,因为玛利亚睡着了,艾格利斯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不重视和无视。
②艾格利斯看到桌子上盛开的花朵,刚开始很开心,因为花朵代表生命和希望,但后来又痛苦地趴到桌子上伤心,因为她想到自己本来可以如花绽放的生命正在凋零枯萎,病痛时不时地折磨她。
大姐卡琳:封闭压抑,不接受任何方式的接触,孤独痛苦、无法沟通的现代人象征。
①不允许仆人看她②用自残来拒绝自己的丈夫三姐玛利亚:开放的衣着,放荡的品行,虚伪的言行,冷漠的内心,现代人恐怖苍白的内心世界。
(和医生的对话)安娜:如圣母一样接纳艾格利斯,但这或许也是弥补失子之痛的自救?3、不同创作阶段的电影语言特征①四五十年代:戏剧结构,“银幕戏剧”时期,性格化人物,强烈戏剧冲突。
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与特点分析
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与特点分析电影艺术是当今世界文化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方式,而美国电影则是世界电影艺术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从20世纪初到现在,可以说美国电影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那么,本文将就这一主题对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与特点进行分析。
一、美国电影发展历程1. 前景时期(1896-1910)美国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96年,当时,电影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式,在美国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和发展。
这个时期,电影表现形式单一,早期电影几乎全部为实景拍摄,内容多集中在戏剧化的叙事上。
美国电影的前景时期为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黄金时期(1910-1960)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美国电影的黄金时期,它在巨星体系、电影技术、影片类型创新和商业化的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在这个阶段,暗黑电影、音乐剧、奇幻片、动作片和科幻片等各种类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成为了美国电影的品牌和特色。
这个时期,有很多著名的电影制作公司成立,如华纳兄弟、派拉蒙影业、昆廷·塔伯顿影业等,它们对美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众多电影巨星的涌现,如马龙·白兰度、摩根·弗里曼、克拉克·盖博、玛丽莲·梦露等,也成为了美国电影的一大特色。
3. 新时期(1960年至今)60年代以后,美国电影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这个时期,电影制片商开始转向商业化,从艺术电影向主流电影转变。
同时,新的导演、编剧和制片人涌现出来,电影创作的主题和风格也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个时期,美国电影的发展不仅是在技术层面上的改变,还涉及到了文化层面的挑战。
当代美国电影中,通常涵盖了许多社会关注的议题,如种族问题、性别议题、暴力问题等,这些问题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不同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二、美国电影的特点1. 商业化倾向作为典型的商业社会,美国的电影产业自然也具有强烈的商业化倾向。
商业化必然会让电影变得普遍化,因此,美国电影明显地偏向于市场化流行。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西方电影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默片时代。
当时,电影仍处于起步阶段,制片技术和电影语言尚未成熟。
早期的电影多以短篇幕间剧或纪录片为主,没有剧情连贯和音频效果。
20世纪初,电影开始进入音频时代。
1927年,《唐吉坷德》
成为西方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
此后,电影工业开始迅猛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电影的商业潜力。
在20世纪上半叶,好莱坞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制片中心。
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标志性的电影,如《乱世佳人》、《城市之光》和《铁达尼号》等。
电影开始使用剪辑技术和特殊效果,呈现出更加复杂和丰富的故事。
到了20世纪60年代,欧洲新浪潮运动兴起,推动了电影的艺术性和实验性发展。
电影制片商开始寻求新的叙事手法和电影语言,以及探索社会和个人主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电影产业发生了重大改变。
好莱坞开始
制作更多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电影,如《发条橙》和《教父》。
同时,独立电影制片商兴起,大量低成本的独立电影开始涌现。
进入21世纪,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电影的制作和观影方式。
特技效果和动画技术变得更加精细和逼真。
此外,网络和流媒体平台的出现也改变了电影的发布和传播方式。
如今,西方电影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文化产品之一。
它不仅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也在艺术上推动了电影的发展。
不断涌现的新的故事、技术和观影体验,使得西方电影继续吸引着全球观众的关注和热爱。
西方电影史
【法国】一、卢米埃尔与梅里爱的两个方向、特点及区别卢米埃尔——纪实主义电影传统梅里爱——戏剧化电影传统1、卢米埃尔:电影是“再现生活”;梅里爱:电影能“改变生活”2、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的。
梅里爱:电影的戏剧美学追求是充满幻想、虚构、是浪漫主义的。
3、卢米埃尔:倾向自然、模拟现实,是再现主义的;梅里爱:倾向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的。
二、芳森学派概念:20世纪之初,法国方森城的查尔百代建立百代电影公司,电影艺术家齐卡选拔出一批有才华的艺术家,他们贯彻“通俗化”的制片方针,形成了“方森学派”。
美学主张:描写普通人的生活,探求新手法,重视外景,接触社会问题等。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特别重视一般群众,以他们为制片的主要对象。
三、艺术电影运动概念:法国电影诞生后十余年发展很快,电影院取代集市木棚,高雅人士代替一般群众。
这时一个自称为“艺术电影”的制片公司决定拍摄符合这一形势变化的电影。
美学主张:要把更为严肃的艺术性带到电影当中来,要把那些伟大的文学家、音乐家、戏剧舞台艺术家介绍给电影观众。
这是一种电影的创作倾向。
四、法国印象派(20世纪20年代初—1924年德吕克逝世)1、美学主张:继承了齐卡等人确立的“通俗化”传统,接受了英国和瑞典电影的写实风格的影响,强调电影要真实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反对豪华虚夸,提倡朴素真切的风格。
他们重视一般市民的爱好和要求,把他们看作自己创作的主要对象。
为了表达初始印象以及渗入期间的主观因素,在艺术形式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探索,但不像先锋派那样热衷于形式主义实验。
2、代表:德吕克(“上镜头”理论、“面具”论)——《沉默》、《西班牙的节日》、《狂热》、《流浪女》莱皮埃——《黄金国》冈斯——《车轮》、《拿破仑》杜拉克夫人——《无情的美人》《太阳死亡》先锋派电影运动:1925年—20世纪30年代初五、“纯电影”的美学实验1、特点(概念):通过一系列快速组接的独立画面,表现富有节奏的物体与机械的运动,以组成一种视觉的舞蹈和看得见的音乐。
外国电影史
2、格里菲斯
是电影艺术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对电影的最大 贡献是对电影的分段,意即发明了现代电影的剪辑观 念。 1915年《一个国家的诞生》是其第一部重要作品。 《党同伐异》:由于其先锋性和探索性,遭遇了电影史 上最辉煌的“失败”。
3、卓别林和默片时代的喜剧
卓别林代表了美国喜剧的最高成就。其最卓越之处是 其博大的人到注意立场。 因其影片带有一种感动心灵的能力,因而被概括为“带 泪的微笑”。 代表作:《淘金记》、《城市之光》 《摩登时代》、《大独裁者》 1925年《淘金记》是一部具有隐喻意义的经典作品,是 卓别林在无声电影时期的众多杰作中最完美的一部。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著名的悬念大师,影片多是犯罪题材, 以人的紧张、焦虑、窥探、恐惧等表现为主题。代表作《蝴蝶 梦》、《精神病患者》、《群鸟》等。 瑞典的伯格曼,波兰的基耶斯洛夫斯基,西班牙的阿尔莫多瓦也 是世界著名的电影大师。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是伯格曼的黄金时代。典型的“作者电 影”的代表人物,集编导于一身,影片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深 刻的探讨诸如人生的孤独与痛苦,上帝是否存在,生与死,善与 恶的关系等这些属于哲学范畴的问题,堪称“电影哲学家”。代 表作:《第七封印》《野草莓》《呼喊与细雨》
表现主义电影学派
产生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学派强调以 夸张的变形的甚至怪诞 的形式去表现艺术家的内心世 界,在画面造型上,不求形似,重视写意以假象写真 情,在表现的手段上,为了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在 摄影照明灯电影视觉形式上都做了大胆的尝试,并取 得了突出的成就。代表作1919年得《卡里加里博士》 “悲剧的典型”
4、欧洲先锋电影运动
在1917年到1928年的10年里,欧洲在电影理论建设 和实践上都获得丰收,尤其是法国、德国和苏联,出 现了一批优秀的电影艺术家和电影作品,以及世界电 影史上第一批重要的电影理论作品,从而形成一个规 模空前的电影美学运动。因其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 最终被统一在“先锋”的旗帜下,统称为“欧洲先锋 电影运动”
西方电影史——精选推荐
外国电影发展简史第一章电影的诞生和故事化第一节卢米埃尔兄弟对电影的贡献电影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诞生于19世纪末,但是在此之前有一个漫长的试验和摸索的时期,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都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电影的发明首先是从人们发现视觉滞留的现象开始的。
一块燃烧着的木炭在被挥动的时候,看上去是一条火带,这个现象被19世纪初期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所关注,在付出了双目失明的代价之后,终于发现了“视觉滞留”的原理:反映在人们视网膜上的视像不会马上消失,会继续短暂滞留一段时间。
进一步的实验证明,这个时间大概在0.1—0.4秒之间。
这种滞留性可以使一系列独立的画面相互连接起来,看起来像是一个流畅的动作。
在这种原理的基础之上,19世纪出现了许多玩具,“幻盘”出现的比较早,它是一个两面都画着图画的硬纸做的盘子,当盘子很快地旋转起来的时候,这两个图画就变成了一个流畅的动作。
“法拉第轮”和“诡盘”随后出现,其中“诡盘”的产生比此前的视觉玩具在理论上进了一步:“它不但使一系列活动画面产生运动,而且还能使视觉上所产生的运动分解为各个不动的形象。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视觉玩具如轮车盘、活动视镜、频闪观察器也都相继出现,基本原理都相同,都是先将一个完整的动作分解为一个个单独的画面,再让这些画面按照顺序运动起来,然后就会出现连续活动的幻象。
此后,奥地利人又将幻灯和视觉玩具结合起来,使绘制的静止的图画首先投影在银幕上,然后再运动,在银幕上表现出连续的动作,这就是早期动画的原型。
“视觉滞留”的电影原理和电影的诞生之间,还有漫长的过程。
用手绘制的图画不能够真实地记录世界,要想创造真正的电影,需要用更精确的摄影术取它而代之。
1823年,法国人尼埃浦斯用一种沥青拍摄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餐桌”,花费了十四个小时的曝光时间,而且只能拍摄静物和风景。
1839年,法国“达尔盖照相法”产生,曝光时间缩短为30分钟,到1851年,再次缩短到只要几秒钟。
中外影视史中的流派发展与审美趋势
中外影视史中的流派发展与审美趋势在中外影视史中,各种不同的流派和审美趋势在影视作品中得以展现和发展。
这些流派和趋势的出现和演变不仅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观众口味的改变,也反映了电影制作者对于表达方式的不同探索和尝试。
一、西方影视史的流派发展与审美趋势1. 运动早期:西方早期的无声电影时代主要以默片为主,如喜剧片、爱情片和西部片等。
这些电影较为简单直接,以肢体动作和拙劣的特效为主要表现手段,因此审美趋势主要追求的是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表演。
2. 法国新浪潮: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新浪潮运动是西方电影史上的一大革新,在影片中探索了新的表现手法,如快速剪辑、非线性叙事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等。
这些电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电影审美观念。
3. 好莱坞时代: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好莱坞成为世界电影的中心,许多经典的好莱坞电影以其制作精良、故事情节紧凑、视觉效果惊人等特点赢得了观众和评论家的青睐。
这些电影以其明确的目标和商业化的趋势,为电影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二、中国影视史的流派发展与审美趋势1. 新时期的现实主义:新中国成立后的影视作品十分注重现实主义的表达,如《歌唱祖国》、《红高粱》等。
这些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人民的生活,审美趋势主要在于提炼出人们真实而生动的情感体验。
2. 第五代导演的文化探索:中国第五代导演代表了中国影视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如张艺谋的《红高粱》和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等。
这些作品在中国电影中注入了更多的艺术化的元素和哲学性的思考,并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表达手法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3. 当代商业片的崛起: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促使商业片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商业片追求的审美趋势主要是大场面、特效化和快节奏的故事叙事,如《战狼》系列、《红海行动》以及《流浪地球》等。
三、流派发展与审美趋势的联系与影响不同流派和审美趋势的发展与变革往往是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的。
例如,法国新浪潮的影响不仅在西方电影中有所体现,也对中国导演产生了一定的启发。
浅谈西方电影发展的历程与影响
浅谈西方电影发展的历程与影响摘要:西方电影诞生于1895年,在它诞生的这短短一百多年里,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想要休闲娱乐可以看电影,电影内容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话题......电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无时不在的。
本文中,笔者将简单介绍一下西方电影诞生的历程与影响,一起来领略一下电影从诞生到发展的神奇魅力吧!关键词:电影史;西方电影;电影的影响电影其实是一种光影艺术,因为人们将光学原理与艺术结合了起来,才形成了绘声绘色的电影。
有趣的是,电影其实是产生自一个奇妙的争论之中。
在十九世纪的一天,有两个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因为这两个人争吵的话题居然是:马奔跑时它的蹄子是否都着地?其中一个人认为马在奔跑而跃起的瞬间四蹄是完全离地的;另一个人则认为,马在奔跑时至少有一个蹄子着地。
这两个人面红耳赤地争吵了很久,谁也不能说服谁,吵得可算是个“天昏地暗”。
这时,英国摄影师爱德华·麦布里奇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十分感兴趣,他也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于是,他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相机镜头都对准跑道。
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了24个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系上一根细绳,这些细绳横穿跑道,分别系到对面每架照相机快门上。
当马快速奔跑过跑道时,细绳被绊断,牵动相机快门,24架照相机也就依次自动地拍下了24张照片。
根据这组照片,终于得出了答案:马在奔跑时,所有蹄子都腾空了【1】。
在之后的一天里,麦布里奇看着这组照片带,无意识地将其快速牵动了起来,结果眼前出现了令人惊讶的画面:24张照片中那匹静止的马,它的图像叠合在一起,竟然动起来了,就像是一只鲜活的马在奔跑一样!很快,“马动起来了”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纷纷感到不可思议!其实,这是因为人的眼睛有一种特性叫做“视觉余像”,就是当外界物体的视觉刺激作用停止后,在眼睛视网膜上的影象感觉不会马上消失,而可以在视网膜上残留片刻。
西方电影史_与电影概念剖析
西方电影史《西方电影艺术史略》张专著1.电影的发明——18951895年12月28日,世界第一次电影公开放映在巴黎卡普辛路十四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公开放映。
2.原始电影—卢米埃尔、梅里爱、英国“布莱顿学派”和法国艺术电影1)《水浇园丁》、《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是卢米埃尔最有名也是最成功的影片之一。
2)梅里爱最有名的影片是《月球旅行记》(1902)——戏剧电影3.英国布莱顿学派的主要人物有:乔治·阿尔伯特·史密斯、詹姆士·威廉逊、埃斯美·柯林斯、希塞尔·海普华斯和查尔斯·欧本等。
:“布莱顿学派”为电影带来了富有创意的行为,平行动作的交叉、外景拍摄、景别交替,以及内容上的现实主义,他们真正涉及到了电影语言的实质。
4.鲍特和《火车大劫案》1903)——西部片的鼻祖电影镜头的分切技术。
5.大卫·格里菲斯的伟大贡献:1)格里菲斯对电影的最大贡献是他对电影的分段。
2)格里菲斯最后完成了电影的基本叙事结构:镜头—场景—段落—影片的关系。
镜头成为电影的最小叙事单位。
3)格里菲斯的两部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党同伐异》(1916)大卫·格里菲斯对电影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1)对基本电影语言、叙事元素的开掘和定型。
2)对电影写实功能和表意功能的进一步探究。
3)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和电影节奏所做的创新。
6.美国喜剧的奠基人是塞纳特,其创立的戏剧风格为“启斯东风格”。
7.查理·卓别林最成功的影片是《淘金记》(1925)8.20年代先锋派电影对电影叙事因素的探索主要提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描写和主观感受2)画面的造型感3)运动的节奏感9.先锋派电影的流派:1917-1928年,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辐射整个欧洲大陆,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形态,形成多种多样的艺术流派。
且与当时盛行欧洲现代艺术思潮有明显的关系。
主要流派有:印象主义(法国)、表现主义(法、德)、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西方电影史分析
西方电影史分析【法国】一、卢米埃尔与梅里爱的两个方向、特点及区别卢米埃尔——纪实主义电影传统梅里爱——戏剧化电影传统1、卢米埃尔:电影是“再现生活”;梅里爱:电影能“改变生活”2、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的。
梅里爱:电影的戏剧美学追求是充满幻想、虚构、是浪漫主义的。
3、卢米埃尔:倾向自然、模拟现实,是再现主义的;梅里爱:倾向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的。
二、芳森学派概念:20世纪之初,法国方森城的查尔百代建立百代电影公司,电影艺术家齐卡选拔出一批有才华的艺术家,他们贯彻“通俗化”的制片方针,形成了“方森学派”。
美学主张:描写普通人的生活,探求新手法,重视外景,接触社会问题等。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特别重视一般群众,以他们为制片的主要对象。
三、艺术电影运动概念:法国电影诞生后十余年发展很快,电影院取代集市木棚,高雅人士代替一般群众。
这时一个自称为“艺术电影”的制片公司决定拍摄符合这一形势变化的电影。
美学主张:要把更为严肃的艺术性带到电影当中来,要把那些伟大的文学家、音乐家、戏剧舞台艺术家介绍给电影观众。
这是一种电影的创作倾向。
四、法国印象派(20世纪20年代初—1924年德吕克逝世)1、美学主张:继承了齐卡等人确立的“通俗化”传统,接受了英国和瑞典电影的写实风格的影响,强调电影要真实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反对豪华虚夸,提倡朴素真切的风格。
他们重视一般市民的爱好和要求,把他们看作自己创作的主要对象。
为了表达初始印象以及渗入期间的主观因素,在艺术形式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探索,但不像先锋派那样热衷于形式主义实验。
2、代表:德吕克(“上镜头”理论、“面具”论)——《沉默》、《西班牙的节日》、《狂热》、《流浪女》莱皮埃——《黄金国》冈斯——《车轮》、《拿破仑》杜拉克夫人——《无情的美人》《太阳死亡》先锋派电影运动:1925年—20世纪30年代初五、“纯电影”的美学实验1、特点(概念):通过一系列快速组接的独立画面,表现富有节奏的物体与机械的运动,以组成一种视觉的舞蹈和看得见的音乐。
外国电影史 运动
外国电影史运动外国电影史运动以其丰富多样的创作形式和深入人心的主题而闻名。
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通过电影的画面和情节,向观众传递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在电影史的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运动和潮流,它们对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之一是新现实主义运动,它在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兴起于意大利,主张真实地描绘社会生活和人类经验。
这一运动通过摄影技术的创新和对真实主义题材的选择,使电影更加接近生活,使观众能够深入感受到电影中的情感和冲突。
另一个重要的运动是法国新浪潮运动,它在20世纪60年代初兴起于法国,并对世界电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一运动主张电影艺术的个人化和自由化,强调导演的创造力和表达方式。
法国新浪潮运动的电影作品常常追求自由的叙事结构和非线性的故事情节,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心理的刻画,传达出浓厚的情感和思想。
好莱坞黄金时代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运动。
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好莱坞电影工业达到了巅峰,制作了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
这一时期的电影以其精致的制作和精彩的演员表演而闻名,许多电影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电影作品往往富有情感,通过精心构建的故事情节和动人的表演,打动观众的心灵。
总的来说,外国电影史运动以其多样的创作形式和深入人心的主题,为观众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
从新现实主义运动到法国新浪潮运动,再到好莱坞黄金时代,每一个运动都对电影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电影成为一种真实而有力的艺术表达方式。
通过这些运动,电影不仅在娱乐我们,更在感染我们,激发我们的思考和情感。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电影,它们都能够通过画面和情节,以人类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世界的美丽和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一、卢米埃尔与梅里爱的两个方向、特点及区别卢米埃尔——纪实主义电影传统梅里爱——戏剧化电影传统1、卢米埃尔:电影是“再现生活”;梅里爱:电影能“改变生活”2、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的。
梅里爱:电影的戏剧美学追求是充满幻想、虚构、是浪漫主义的。
3、卢米埃尔:倾向自然、模拟现实,是再现主义的;梅里爱:倾向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的。
二、芳森学派概念:20世纪之初,法国方森城的查尔百代建立百代电影公司,电影艺术家齐卡选拔出一批有才华的艺术家,他们贯彻“通俗化”的制片方针,形成了“方森学派”。
美学主张:描写普通人的生活,探求新手法,重视外景,接触社会问题等。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特别重视一般群众,以他们为制片的主要对象。
三、艺术电影运动概念:法国电影诞生后十余年发展很快,电影院取代集市木棚,高雅人士代替一般群众。
这时一个自称为“艺术电影”的制片公司决定拍摄符合这一形势变化的电影。
美学主张:要把更为严肃的艺术性带到电影当中来,要把那些伟大的文学家、音乐家、戏剧舞台艺术家介绍给电影观众。
这是一种电影的创作倾向。
四、法国印象派(20世纪20年代初—1924年德吕克逝世)1、美学主张:继承了齐卡等人确立的“通俗化”传统,接受了英国和瑞典电影的写实风格的影响,强调电影要真实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反对豪华虚夸,提倡朴素真切的风格。
他们重视一般市民的爱好和要求,把他们看作自己创作的主要对象。
为了表达初始印象以及渗入期间的主观因素,在艺术形式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探索,但不像先锋派那样热衷于形式主义实验。
2、代表:德吕克(“上镜头”理论、“面具”论)——《沉默》、《西班牙的节日》、《狂热》、《流浪女》莱皮埃——《黄金国》冈斯——《车轮》、《拿破仑》杜拉克夫人——《无情的美人》《太阳死亡》先锋派电影运动:1925年—20世纪30年代初五、“纯电影”的美学实验1、特点(概念):通过一系列快速组接的独立画面,表现富有节奏的物体与机械的运动,以组成一种视觉的舞蹈和看得见的音乐。
2、作品:莱谢尔《机械舞蹈》希美特《纯电影的五分钟》杜拉克夫人《957号唱片》《阿拉伯花市》六、达达主义无理性的电影实验1、概念:罗马诗人柴拉创立的以怪诞的象征手法表达狂乱意识的一种现代主义流派。
宗旨是“颠覆与破坏”。
特点是“非叙事性”和“追求奇异怪诞的视觉效果”。
2、作品:雷伊《回到理性》——首部作品雷内·克莱尔《幕间休息》——最杰出作品七、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绝对现实1、概念:在达达主义的无逻辑、无理性的美学基础上“试图把梦境、心理变化、无意识或潜意识过程搬上银幕”,创造出一种存在于艺术家内心的,超越梦幻与现实的绝对现实的电影作品。
2、作品:杜拉克夫人《贝壳与僧侣》——首部作品布努埃尔《一条安达鲁狗》——典型代表八、先锋派电影的继续实践——后期转向纪录电影创作伊文思——《雨》、《桥》(抒情的唯美主义倾向)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戏剧性:为了真实不惜搬演,这是弗拉哈迪的信条,他把悬念和戏剧性引入了纪录片。
)九、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20世纪30年代》1、美学特征:介乎于诗和自然之间的一种概念的现实的诗意和诗意的现实的电影美学流派。
①更新“现实”观念“实际上,这一风格中,电影家并非重复或复制现实,哪怕仅从形式的表层上看,他们在模仿生活创造的活动,它的感情迸发、它的内在运动,依据此点进行创作,仅仅只保留其最奇特、最具特色的那些方面。
对真实的把握仅在于表达‘本质意义的’真理。
”②景深镜头的确立与使用③发挥电影中的文学力量2、代表:雷内克莱尔——《巴黎屋檐下》《百万法郎》《自由属于我们》《七月十四日》让•维果——《操行零分》《驳船阿塔郎特号》杜维威尔——《同心协力》《逃犯贝贝》卡内尔——《雾码头》《太阳升起》3、雷诺阿——写实主义电影大师《母狗》《幻灭》《游戏规则》十、新浪潮(20世纪50年代末,1958年诞生)1、时代背景:①电影史背景:法国模仿好莱坞,大量摄制商业性的、平庸的“优质电影”。
②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弥漫在西方的信仰危机;五六十年代经济飞速发展,“物质膨胀”造成的人文危机。
③哲学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盛行的存在主义思潮:历史与现实生存的虚无,世界的荒谬无序;人的孤独、盲目、无望,“他者即地狱”;选择生存的勇气。
2、人员构成:主要导演大多是法国著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的青年评论家。
《电影手册》主编安德列·巴赞是法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也是法国“新浪潮”导演的“精神之父”,巴赞培养了一批青年评论家,他们大多日后成为“新浪潮”电影的主将,他们是戈达尔、特吕弗、夏布罗尔、卢梅尔、里维特等人。
3、美学观念:①安德列·巴赞的纪实美学电影的本体──纪录本性(“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对立面是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戏剧性效果和因果叙事的故事化倾向。
在叙事结构上强调,电影应该是表现“生活在银幕上的流动”,而生活往往由一些松散的、分不清轻重主次的事件串联起来。
“新浪潮”注重表现生活的随意性和偶然性。
场面调度理论:对立面是蒙太奇观念,主张运用“景深镜头”和“长镜头”,不切割完整的时间和空间,“尊重感性的真实空间和时间”,同时也尊重观众的选择和思考的权力,避免蒙太奇手法营造的强制性、单义性、封闭性和倾向性的主观世界,展现出开放式的、可选择的、含义多样性的客观世界。
②作者电影观念先驱——阿斯特吕克,四十年代末期提出“自来水笔式电影”(或“摄影机即钢笔”)的理论,主张摄影机要象作家的笔一样,去自由自在的描写事物,必须具有作者自己的个性。
明确提出“作者电影”理论——特吕弗。
三个基本条件:①具备最起码的电影技能;②影片明显表现出导演的个性,并且在一系列影片中一贯地揭示出其风格特征;③影片必须具有某种内在的涵义,导演必须通过他使用的素材来表现其某种个性,这种个性应贯串在他的整个作品中。
特吕弗等人确立了导演是电影的中心位置,导演决定着一部影片的风格和形式,而且导演完全可以象文学作家一样表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
4、戈达尔①前期创作:《精疲力尽》《卡宾枪手》《疯狂的比埃洛》《我略知她一二》深受存在主义影响,其主题和表现手法呈现出鲜明的存在主义特征。
《筋疲力尽》:存在主义主题:人性的荒谬性和行为无逻辑性跳切、长镜头(手持摄影)、间离效果、现代主义叙事与好莱坞传统叙事。
《狂人比埃洛》:叙事结构:零散化、拼贴式,反戏剧化、反因果关系叙事风格:类型杂糅、滑稽模仿,有犯罪片、强盗片、歌舞片痕迹。
采用美国类型片的叙事框架,以滑稽模仿的方式进行嘲弄颠覆。
人物性格:缺少明确的目的性,行为缺少因果的逻辑性、合理性,是典型的存在主义的生存方式。
电影语言:间离效果,打破银幕幻觉,拒绝银幕认同,直接对观众说话。
跳接,拒绝流畅、无缝的剪辑观念。
②“政治电影”时期:《中国姑娘》《真理》《东风》《意大利的斗争》《直至胜利》《一切顺利》60年代中后期,转向利用影片来评论现实,使影片成为他图解和宣传政治观念的工具,又被称为“电影化的论文”或“政论化的电影”。
叙事方式偏离传统的戏剧式结构,采取多种多样的间离方法,使连贯的故事情节遭到破坏,使观众与题材增大距离。
受到布莱希特的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③80年代后的创作:《故事》《芳名卡门》《新浪潮》有意向传统靠拢,注意叙事成分和情节线索,但依然风格独具,《芳名卡门》的主人公依然是反社会、反秩序、反传统的叛逆者,影片躁动着蓬勃的青春激情,“新浪潮”时代的影子依然清晰可辨。
电影史意义:向好莱坞电影美学的霸权主义挑战,力图冲破已经定型了的传统叙事模式。
电影表现形式和电影语言的探索和实验方面,戈达尔影响深远。
5、特吕弗:男人与女人,孩子的主题。
①自传体叙事1959年,第一部长故事片《四百下》。
根据他自己的经历虚构,以安托万为主人公,另有《二十岁时的爱情》《偷吻》《夫妻生活》《飞逝的爱情》等四部自传体影片,“罕见的真实感”。
②散文化结构《枪击钢琴师》《朱尔与吉姆》《柔软的皮肤》《穿黑衣的新娘》《密西西比美人鱼》《野孩子》《两个英国姑娘》《美国之夜》《阿黛尔·雨果的故事》《最后一班地铁》《隔壁的女人》散文风格是“新浪潮”电影的—个最基本的特点,虽有一点故事的内容,但往往结构松散,不形成紧密的因果关系的情节链。
《最后一班地铁》是代表性影片,该片在基本上保持着“散文风格”的基础上,强化了“戏剧情节”,使影片能达到雅俗共赏的地步。
特吕弗在构制影片结构方面采用了“戏中戏”的手法。
6、“新浪潮”电影作者的两个发展方向:戈达尔:始终桀骜不驯地挑战传统电影规范,其电影观念与视听语言一直处在试验与探索状态。
特吕弗:并不想完全颠覆电影传统,而是在保持电影作者身份的同时,对主流电影加以改造,在艺术与商业之间走平衡道路。
十一、左岸派(导演的探索早于新浪潮,年龄大)1、概念:“左岸派”是法国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电影流派。
“左岸派”形成于50年代末,由于其成员大都居住在巴黎的塞纳河左岸,因此被称为“左岸派”。
2、两个主题:①错综交替地表现时间②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发掘3、艺术特点①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心理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伯格森的“直觉主义”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②深受文学影响,对话和内心独白成为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十分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活动。
回忆、遗忘、记忆、想象、潜意识活动等主题,集中在“记忆与遗忘”的矛盾中。
(主人公总是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们要从过去的经历中摆脱出来,却又忘不掉曾经珍藏着的记忆。
)④艺术表现: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将逻辑的、线性的时间改变为错综复杂交替的“心理时间”,空间也由具体的物理空间或叙事空间改变为“心理空间”,在时空转换方面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侧重于人物内心表现,特别是人物瞬间的意识流动,因而有人称其为“意识流”电影。
)⑤电影语言的特立独行。
摄影:移动摄影、推镜头、精致的构图与用光剪辑:闪切、意识流4、主要导演及作品阿伦雷乃:《夜与雾》早期创作纪录片《广岛之恋》(根据法国“新小说派”作家玛格丽特·杜拉的剧本。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新小说派”代表人物格里叶合作):没有传统的故事和连贯的情节,人物身份也十分暧昧,现实与幻想、真实与非真实以及现在与过去之间的传统界限统统消失,一切都含混不清,充满矛盾。
从人物的潜意识出发来表现人物的行为,以人物心理的、情绪的连续性来取代行为的、逻辑的连续性,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回忆、幻想和错觉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完全按时间顺序直线发展的传统的影片结构,旨在探索和表现人类思想的复杂性。
现代主义电影所传达的不确定性、暧昧的人物身份。
玛格丽特·杜拉:小说家身份兼任电影导演。
编剧《广岛之恋》《长别离》编导《音乐》《她说要摧毁》《黄太阳》《印度之歌》《她的威尼斯姓氏在荒凉的加尔各达》《卡车》《印度之歌》:文学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