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合集下载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增值税进行税务筹划,如图-1所示。

图-1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方式1.免税额不断提升带来的优惠增值税对销售额比较少的纳税人一直都有着“照顾性”的免税规定。

随着免税额不断提升,免税政策也就具有了越来越大的税务筹划价值。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1号)规定:“自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此处蕴含以下两个重要的税务筹划思路。

(1)政策的适用对象免税政策仅适用于按照固定期限计征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

未进行税务登记的自然人,增值税是按次征收,每次低于500元可以免征增值税。

未进行税务登记的自然人不按固定期限缴纳增值税,因此无法适用月销售额低于15万元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案例-1】王某从事个体运输,跑一次能收取1万元的运费,一个月能跑10次,月收入10万元。

另外,其还有多余的房屋可以出租。

这种情况下,王某是以个人名义进行经营,还是应该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呢?这个案例中,如果王某直接以个人名义跑运输,单次超过500元的,就要缴纳增值税。

此时,王某可以考虑注册为个体工商户,或者办理临时的税务登记,这样就可以按月计征增值税,从而享受月销售额低于15万元免缴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然而,对于房屋出租的收入,王某可以用个人名义收取,因为国家税务总局对增值税免税政策的执行做出了进一步的细化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5号)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九条所称的其他个人,采取一次性收取租金形式出租不动产取得的租金收入,可在对应的租赁期内平均分摊,分摊后的月租金收入未超过15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此处的其他个人,指的就是自然人。

因此,从税务筹划的角度来看,对于租赁收入,还是直接以个人的名义收取比较划算。

增值税税收筹划

增值税税收筹划

增值税税收筹划一、增值税的筹划空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各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进行征税,相应的规定也较多。

对于会计来说筹划点也较多。

(一)利用纳税人身份进行增值税税收筹划在税法上,对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尽管小规模纳税人不能享有税款抵扣,但是企业交纳的税款支出,可以记入企业产品成本,使企业所得税的税负降低,而一般纳税人可以享有税款抵扣。

两者互有利弊,这为税收筹划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二)选择企业的销售方式销售环节的筹划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企业不一定从事增值税规定的项目,也不一定单一从事营业税所规定的项目,总要按照经营活动的需要兼营或混合经营不同税种或不同税率确定的应税项目,有时为搞促销还会出现销售折扣等。

这里的规定很多,也很复杂,应根据不同选择方式降低企业的税负。

(三)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政府为了调整国家的产业结构,制定了不少的优惠政策,如国家对农业生产者的优惠政策、国家对废旧物资的优惠政策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等,只要企业运用得当就会降低税负。

(四)利用合理的费用抵扣政策税法中对销售额中的价外费用作了严格的规定,以防止企业以各种名目的收费减少销售额逃避纳税。

但是有些费用是允许从销售额中扣除的。

如符合条件的代垫运费,企业可以在这些方面多做文章来降低企业的税负。

二、具体的税收筹划(一)利用纳税人身份进行税收筹划由于增值税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实行差别待遇,通过对企业的分立合并,加强企业会计核算手段,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筹划提供了可能。

纳税人进行筹划的目的在于减少税负支出来降低现金流出量,但是并不是所有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的转变,都会带来税负的降低。

因为转换必然要增加企业成本,如果转换的收益,不足抵扣这些成本的增加,则应保持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那么如何把握好纳税人身份转换的平衡点呢?举例说明:设我国某增值税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业务成本为100单位人民币,该业务的成本利润率为X,设从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身份的转变所需要增加的成本为Y,则当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的时候其现金流量F1为应纳增值税额与增加的成本Y之和。

增值税的纳税筹划

增值税的纳税筹划

增值税的纳税筹划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税收负担,而增值税作为我国主要的税种之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增值税纳税筹划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增值税的纳税筹划。

一、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基本原理增值税纳税筹划的核心在于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减少增值税的应纳税额。

这主要基于增值税的计税原理和相关税收政策。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一般分为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

一般纳税人通常采用一般计税方法,其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

而小规模纳税人则采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企业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税收政策,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销售方式、采购渠道等,以实现税负的优化。

二、增值税纳税筹划的策略1、纳税人身份的选择企业在设立之初,需要根据预计的销售额和业务模式,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

一般纳税人的税率相对较高,但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较低,但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如果企业的进项税额较少,且预计销售额不超过规定标准,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可能更有利;反之,如果企业进项税额充足,且客户对增值税专用发票有较高需求,一般纳税人身份可能更为合适。

2、销售方式的筹划(1)折扣销售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可以采用折扣销售的方式。

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可以按照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否则,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

因此,企业在制定销售策略时,应注意发票的开具方式,以享受税收优惠。

(2)以旧换新销售在以旧换新销售中,应将新货物的销售额和收购旧货物的金额分别核算,否则,将按照新货物的销售额全额征收增值税。

通过合理核算,可以降低增值税税负。

(3)赊销和分期收款销售对于赊销和分期收款销售,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

财务管理第02章增值税税收筹划

财务管理第02章增值税税收筹划
该企业收取1000000元的价款,销项 税170000元(1000000×17%),不用自 己额外负担增值税了
2、销售折扣的税收筹划
【案例2-4】 企业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金额为
100000元。约定的付款期为40天 如果对方可以在20天内付款,将
给予对方3%的销售折扣 企业应按照100000元的销售额计算
期间进行商品促销,以下是3种方案: 一是商品八折销售
二是购物满100元赠送价值30元的商品 三是购物满100元,返还20元的现金 假定商品毛利率为30%,消费者同
样购买100元的商品,请做出筹划
方案1:商品八折销售 价值100元的商品售价80元,成本70元 应纳增值税额
=80÷(1+17%)×17% -70÷(1+ 17%)×17%
=销售收入×17%×增值率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
=销售收入×3%
当两类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相等时有:
销售收入×17%×增值率 =销售收入×3% 解之得: 增值率=17.65% 此增值率即为无差异平衡点增值率
两类纳税人税负无差异平衡点增值率
一般纳税 人税率
17%
小规模 纳税人 征收率
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R=1÷(1+T1)×100℅
价格优惠临界点
(未考虑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一般纳税 小规模纳 索取专用 未索取专
人税率 税人征收 发票后的 用发票后

含税价格 的含税价
比率 格比率
17%
3%
13%
3%
88.03% 85.47% 91.15 88.50%
价格优惠临界点
(考虑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将合同金额降低为97000元,相当于 给予对方3%折扣之后的金额;同时约定 超过20天付款加收3000元违约金

第3章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第3章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1、将商品以7折销售; 2、凡是购物满100元者,均可获赠价值30元的商品 (成本为18元)
– (以上价格均为含税价格)
该选择哪个方案呢?
结算方式的税收筹划
•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筹划
– 应收货款一时无法收回的情况下,选择分期收 款结算方式 – 选择委托代销方式
• 经销方式的税收筹划
• 渤兴啤酒厂是辽西地区纳税数额较大的国有企业之 一,主要生产葫芦岛牌啤酒,年产量3万吨,属于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该厂在 2010 年初,为了扩大啤酒销售量, 在本地区设立了5个啤酒经销处,负责该厂在本地区47个 乡镇、办事处的啤酒销售工作。其中渤兴啤酒厂与新所啤 酒经销处最先签订啤酒经销协议,下面就以此协议为例, 把协议中与税收筹划有关的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 渤兴啤酒厂在本地区南部设立新所啤酒经销处,负责 本地区南部11个乡镇的销售工作。 • 经销处采取自行提货的方式。为了维护葫芦岛牌啤酒 价格的稳定,进行正当竞争,经销处在经销本厂啤酒过程 中,不得低于本厂在本地区统一确定的销售价格 (每箱29 元 ) 。同时,为解决经销处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经销处在 首次提货时(以20吨为限)可暂欠货款,但在以后每次提货 时都要把上一次所欠啤酒款偿还完毕。
无差别平衡点抵扣率
一般纳税人税率 营业税纳税人税率 无差别平衡点抵扣 率 65.59% 79.35% 56.54% 73.92%
17% 17% 13% 13%
5% 3% 5% 3%
销售方式的税收筹划
折扣销售 还本销售 以旧换新 以物易物


• 某商场商品销售利润率为40%,即销售100 元商品,其成本为60元,商场是增值税一 般纳税人,购货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为促销欲采用三种方式:
• 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的选择(1) • 某食品零售企业年零售含税销售额为150 万元,会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符合一般 纳税人条件,适用 17% 的税率。该企业 年购货金额为 80 万元(不含税),可取 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 该企业如何进行增值税纳税人身份 的筹划?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案例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案例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案例增值税(Value Added Tax,简称 VAT)是一种流转税,针对商品和劳务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消费税。

在国际上,增值税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税收制度,被许多国家采用。

税收筹划是指利用税法合法手段,降低企业缴纳税款的行为。

下面是一个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案例,供参考。

假设企业是一家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的公司,销售额每年约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

现在,这家企业想要通过税收筹划来降低其增值税负担。

第一步,了解增值税政策首先,企业需要了解清楚国家对于增值税的各种政策和规定。

这包括税率、减免项目、计税方法等。

企业还需要关注税法的最新变化以及各种税务优惠政策。

第二步,优化企业结构企业可以考虑进行企业结构调整,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增值税负担。

比如,将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环节分离成不同的公司,利用集团公司的税务优惠政策。

此外,还可以考虑重组、合并、分立等方式来达到税务优化的目的。

第三步,合理利用减免项目根据国家的法规,企业可以利用各种减免项目来降低增值税负担。

比如,对于与出口相关的业务可以申请退税,对于符合条件的科技研发费用可以享受减免税。

企业需要详细了解这些减免项目,并根据自身情况积极申请。

第四步,优化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来降低增值税负担。

比如,与供应商协商合作,将货物的进项税分摊给供应商,减少企业的应交税额。

此外,企业还可以选择合理的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进而减少增值税负担。

第五步,合理利用税务优惠政策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利用各种税务优惠政策来减少增值税负担。

比如,特殊经济区、自由贸易区等地区提供了一系列税务优惠政策,企业可以考虑在这些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以享受税收优惠。

第六步,定期检查和优化筹划方案一旦企业实施了税收筹划方案,就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优化。

随着国家税收政策的改变,企业的经营情况也会发生变化,需要根据新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筹划方案。

总结起来,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案例可以从了解增值税政策、优化企业结构、合理利用减免项目、优化供应链管理、合理利用税务优惠政策和定期检查和优化筹划方案等方面进行。

第五章2增值税的税务筹划

第五章2增值税的税务筹划

第五章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
B与A的实际含税价格比率=102/133=76.69%<88.03% C与A的实际含税价格比率=100/133=75.19%<85.47% 通过上述不同纳税人含税价格与一般纳税人含税价格的比率计 算,以及与收益平衡点Rc的比较,可以看出,选择从A企业购进甲 材料显然不合算,应当选择B或C,下面比较具体增值税的税款与收 益情况。 A企业: •应纳增值税额=[200/(1+17%)-133/(1+17%)]×17%=9.74万元 •收益额=200/(1+17%)-133/(1+17%) =57.26万元 B企业: •应纳增值税额=200/(1+17%)×17%-102/(1+3%)×3%=29.062.97=26.09万元 •收益额=200/(1+17%) -102/(1+3%) =71.91万元 C企业: •应纳增值税额= 200/(1+17%) ×17%=29.06万元 •收益额=200/(1+17%)- 100=70.94万元 所以,应当选择从B企业购入甲材料。
第五章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
(五)抵扣时间的税务筹划 作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增值税采用购进扣税法, 即: 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是个重要的时间限定,在税务筹划中 也要充分考虑。
第五章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
依据规定,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到认证有90 天的调控余地。企业可以根据每月的销项税额的比例 进行筹划,合理确定认证抵扣的时间,避免缴纳的增 值税税款有较大的波动,以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
若小规模纳税人只能出具普通发票,则税后收益 为:
S S S − P × Rc − ×T = − P × Rc 1 1 1 1+T 1+T 1 1

增值税税收筹划方案设计

增值税税收筹划方案设计
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
一般纳税人税率
小规模 纳税人税率
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征收率÷增值税税率)
17%
3%
17.65%
13%
3%
23.08,购进项目金额为7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年应纳增值税额为4.25万元。
由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可知,企业的增值率为26.31%[(95-70)/90]>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17.65% ,企业选择作小规模纳税人税负较轻。
方案二:假设和B企业订立200吨棉布的购销合同,价格为15000元。B为专营销售棉布的小规模纳税人,能够并且愿意委托主管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征收率为3%的专用发票;
要求: (1) 分析计算各方案的应纳增值税税额;(2) 分析计算各方案的收益额;(3) 找出税负最低和收益额最高的方案并确定最优方案。
方案一:假设和A企业订立200吨棉布的购销合同,价格为20000元/吨。A为生产棉布的一般纳税人,能够出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适用增值税税率17%;
方案三:假设和C企业订立200吨棉布的购销合同,价格为14500元。C为个体工商户,不能提供主管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仅能提供普通发票。
1
2
3
4
5
方案一 应交增值税=500/1.17*17%-200*2/1.17*17% =14.53万元 税后现金净流量=500-400-14.53=85.47 方案二 应交增值税=500/1.17*17%-200*1.5/1.03*3% =72.65-8.74=63.91万元 税后现金净流量=500-300-63.91=136.09万元 方案三 应交增值税=500/1.17*17 =72.65万元 税后现金净流量=500-290-72.65=137.35万元
关联企业间运用转让定价方法的筹划

第四章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1

第四章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1

案例
某科研所为非企业性单位,所研制的 产品科技含量较高,当年预计不含税销售 额2 000万元,购进不含增值税的原材料价 款为800万元,该科研所如何进行纳税人类 别的税务筹划?
分析:税法规定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
准的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 的企业,视同小规模纳税人,即该科研所作为非 企业性单位,只能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税 率3%)。但该科研所可以将该部分独立出去,通过 注册成立一个企业,即可申请为一般纳税人(适用 税率17%)。 该科研所预计抵扣率 = 800/2000=40%<82.35% 结论:该科研所应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更为有 利。
方案3.购物返还现金方式时。
应纳增值税=100/(1+17%)×17%- 60/(1+17%)×17% =5.81(元) 代顾客承担个人所得税=30×20% =6(元) 利润额=100/(1+17%)- 60/(1+17%)- 30 - 6 = - 1.81(元) 应纳所得税= [100/(1+17%)-60/ (1+17%)]×25% =8.55(元) 税后利润= -1.81 - 8.55 = - 10.36(元)
假定税率17%,征收率3%: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售收入×17% -销售收入× 17%×(1-增值率) =销售收入×17%×增值率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收入×3% 则应纳税额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的计算如下: 销售收入×17%×增值率=销售收入×3% 平衡点增值率=3%/17%×100%=17.65%
第二节 购销业务的税务筹划
在进行购销业务的税务筹划时,总体原则是 尽可能地缩小销项税额,扩大进项税额。 一、销售方式的税务筹划 (一)折扣销售方式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思路By清苓歌一、增值税进项税额的纳税筹划(一)结算方式的筹划作为生产资料购入方的增值税纳税人为了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可以对购入的生产资料的成本费用进行筹划,进项税的税收筹划就是其中的一个可行点。

购货方购入货物的结算方式可以分为现金采购、赊购、分期付款。

从纳税筹划角度应尽量选择分期付款、分期取得发票。

一般企业在购货过程中采用先付清款项、后取得发票的方式,如果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全部付清,供货方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按税法规定,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未按照规定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其进项税额就不能抵扣,会造成企业增值税税负增加。

如果采用分期付款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方式,就能够及时抵扣进项税额,缓解税收压力。

通常情况下,销售结算方式由销货方自主决定,购货方对购入货物结算方式的选择权取决于购货方和供货方两者之间的谈判协议,购货方可以利用市场供销情况购货,掌握谈判主动权,使得销货方先垫付税款,以推迟纳税时间,为企业争取时间尽可能长的“无息贷款”。

(二)进项税额抵扣时间的筹划进项税的抵扣时间按照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类型加以区分。

作为购货方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以通过筹划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间,达到延期纳税的目的。

如果取得的是防伪税控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尽快认证,认证通过的当月核算当期进项税额并申报抵扣,降低当期的增值税税负;如果取得的是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于购货方为工业企业的则应缩短购入货物的入库时间;若为商业企业,购货方选择即购即付,那么就可以在付款当期在销项税中抵扣此项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如果以应付账款的方式结清货款,则货物购入的当期不能抵扣该购进货物的增值税税额,只有在全部货款全部结清的当期进行进项抵扣,这样就增加了当期的增值税税负,没有达到延期缴纳的目的。

此时购货方可选择的纳税筹划方法为结算方式的选择,通过结算方式的筹划达到进项税额抵扣时间的筹划。

增值税税收筹划方法

增值税税收筹划方法

增值税税收筹划方法一、纳税人身份筹划1.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选择●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业务特点,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

一般纳税人适用13%的税率(部分行业或项目可能适用不同税率),而小规模纳税人则适用3%的征收率(特定情况下可能享受免征政策)。

●通过计算税负平衡点(如购货额占销售额的比重),确定哪种纳税人身份对企业更为有利。

二、税基筹划1.分解税基●通过合理的业务安排,将高税率项目的税基转化为低税率或免税项目,从而降低整体税负。

●充分利用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抵扣政策,增加可抵扣税额,减少应纳税额。

三、税率筹划1.利用税率差异●了解并合理利用不同商品或服务的税率差异,进行税务规划。

例如,有形动产租赁配备操作人员后,税率可由13%降至9%。

●对于混合销售行为,通过控制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所占比例,选择合适的税种进行纳税。

四、税收优惠筹划1.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国家针对特定行业、区域、行为或时期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

1.关注并申请享受园区税收奖励政策,如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地方留存奖励。

五、递延纳税筹划1.推迟确认收入或提前支付费用通过合理利用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调整收入确认时点和费用支付时点,以推迟纳税时间,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

例如,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时,及时调整合同以确保在收到货款后再缴纳增值税。

六、会计政策筹划1.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利用存货计价方法、折旧方法等会计政策进行税务筹划,以降低税负。

例如,在物价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存货,可以减少当期应纳税额。

七、购货活动筹划1.选择恰当的购货时间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压低产品价格以转嫁税负;在通货膨胀时尽早购进以规避物价上涨风险。

2.合理选择购货对象在价格相同的前提下,优先选择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货物以获取更多的进项税额抵扣。

八、销售活动筹划1.选择恰当的销售方式采用折扣销售方式时,确保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体现以享受税收优惠。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方案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方案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方案引言增值税是一种按照增值额计算并在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等环节征收的一种间接税。

对于企业来说,合理的税收筹划能够有效减少税负,提高利润。

本文将探讨一些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方案,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纳税负担。

分类汇总根据增值税的特点和具体操作流程,我们将税收筹划方案分为以下几类:1.引入增值税特殊税率政策;2.合理运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3.利用增值税的差额抵扣规则;4.最大化利用增值税发票管理措施;5.优化供应商管理以降低增值税负担;6.检查合规性以避免增值税风险。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类税收筹划方案。

方案一:引入增值税特殊税率政策根据不同行业和商品的特点,政府可以制定特殊税率政策,即对某些行业或特定商品征收较低的增值税税率。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行业特点选择适用的税率政策,从而降低税负。

例如,对于鼓励绿色产业发展的行业,政府可以出台减免或降低增值税税率的政策,企业可以申请享受相关税收优惠。

方案二:合理运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根据增值税法规定,企业可以将增值税留抵用于未来的税款抵减或退税。

合理运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可以将部分应纳增值税转化为未来可以抵减的税款或直接退税,减轻企业的负担并提高流动资金。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资金需求和预测未来的纳税情况,灵活运用留抵退税政策,以达到最佳效果。

方案三:利用增值税的差额抵扣规则根据增值税的差额抵扣规则,企业可以将纳税金额中已纳入增值税的部分扣除,以减少应纳增值税的最终金额。

企业可以合理安排采购和销售环节,最大限度地使用差额抵扣规则,以减少增值税的负担。

这包括合理安排进项发票和销项发票的时间,避免税款重复计征。

方案四:最大化利用增值税发票管理措施增值税发票管理是企业税收筹划的重要环节。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来降低增值税负担。

例如,合理利用发票的差额抵扣、差额退还和差额转移等功能,以提高抵扣率并最大化发票的利用效果。

方案五:优化供应商管理以降低增值税负担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供应商管理,减少增值税负担。

增值税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增值税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增值税税收筹划案例分析增值税是一种按照货物和劳务的增值额征收税款的一种税收制度。

在我国的税收体系中,增值税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税收方式,对于企业和个人纳税人来说,增值税的筹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增值税税收筹划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广大纳税人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生产型企业,主要生产销售家具产品。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较小,公司希望通过增值税税收筹划来减少税负,提高盈利能力。

筹划方案:1. 合理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公司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时开具、收集和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合理抵扣税款,减少增值税的应纳税额。

同时,对于购买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等方面,尽量选择具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合作伙伴,以便最大程度地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

2. 合理安排生产成本。

在生产成本方面,公司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生产成本的结构,尽量将非生产性支出纳入成本费用,以减少应纳增值税的额度。

另外,对于一些可以纳入成本费用的支出,也可以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手段,将其纳入成本,从而减少应纳税额。

3. 合理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于一些行业或者产品,国家会出台一些增值税优惠政策,公司可以通过合理调整生产结构,选择生产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产品,以减少应纳税额。

案例分析:通过以上筹划方案,公司可以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手段,减少应纳增值税的额度,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通过合理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合理安排生产成本,以及合理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公司可以有效地降低增值税税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结论:在我国的税收制度中,增值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税种,对于企业而言,增值税税收筹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手段,企业可以有效地减少应纳税额,提高盈利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税收筹划必须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不能采取违法违规的手段来规避税款。

希望本文的案例分析对广大纳税人有所帮助,引起大家对增值税税收筹划的重视和思考。

增值税税务筹划思路及案例分析

增值税税务筹划思路及案例分析

增值税税务筹划思路及案例分析增值税是一种消费税,适用于商品和服务的销售环节。

为了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减少企业的税负,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税务筹划。

本文将从税负分担、进项税额优化、税率调整、合理合规等方面阐述增值税税务筹划的思路,并通过案例分析加以说明。

首先,公司可以通过税负分担的方式对增值税进行筹划。

增值税是由企业向国家缴纳的,因此合理分担税负非常重要。

比如,生产制造型企业可以通过将一部分生产成本转嫁给供应商,减少自身纳税金额。

同时,销售型企业可以通过降低销售价格,增加销量,从而在保证税负不变的前提下,实现销售额的增加。

其次,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进项税额来减少自身的纳税金额。

进项税额是企业购买商品和服务所支付的增值税,可以按照规定抵扣出口货物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进口业务、加大出口力度等方式,提高进项税额的抵扣比例,从而减少留抵税额和实际应交税额。

此外,对于受益于增值税税率调整的行业和企业,可以通过适当调整经营结构、改变产品或服务形态等方式,降低实际应交税额。

比如,对于增值税税率从17%调整为13%的行业和企业,可以考虑增加对应纳税项目占比较高的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比例,从而降低纳税金额。

最后,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税务筹划时,务必要合理合规。

遵守税法法规,明确应纳税项目,合理安排企业的经营业务和资金流动,避免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如享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优惠政策、免税政策等,减少纳税金额。

以下是一个增值税税务筹划的案例分析:1.分担税负:企业与供应商协商,将部分原本由企业自行支付的税费转嫁给供应商,减少自身的纳税金额。

2.优化进项税额:企业通过加大出口力度,增加对外销售,提高进口业务比例,并按规定抵扣出口货物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进项税额抵扣比例,减少留抵税额。

3.调整经营结构:由于企业生产的产品所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从17%调整为13%,企业增加生产该产品的比例,降低纳税金额。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税法对一般纳税人的认定要求 财务利益最大化 企业产品的性质及客户的类型
应注意的问题
增值税纳税人与营业税纳税人的筹划
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判别法 从两种纳税人的计税原理来看,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的计算是以增值额作为计税基础,而营业税纳税人的营业税是以全部收入作为计税基础。在销售价格相同的情况下,税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增值率的大小。一般来说,对于增值率高的企业,适于作营业税纳税人;反之,则选择作增值税纳税人税负会较轻。在增值率达到某一数值时,两种纳税人的税负相等。这一数值我们称之为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其计算公式为:
章节一
由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可知,企业的增值率为40%[(150-90)/150]>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17.65%,企业选择作小规模纳税人税负较轻。因此企业可通过将企业分设为两个独立核算的企业,使其销售额分别为75万元和75万元,各自符合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分设后的应纳税额为4.5万元(75×3%+75×3%),可节约税款5.7万元(10.2万元-4.5万元)。 案例3-1、3-2
出口退税业务的税收筹划
自营出口(含进料加工14、3-15、3-16、3-17
选择经营方式
自营出口 通过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 案例3-18
选择出口方式
课后作业
某苦瓜茶厂系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征收率为3%。该苦瓜茶厂为了在该市茶叶市场上打开销路,与一家知名度较高的茶叶商店协商,委托茶叶店(以下简称茶庄)代销苦瓜茶。在洽谈中,他们遇到了困难:该茶庄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3%。由于苦瓜茶厂为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苦瓜茶的增值税税负将达到13%。如果他们改变做法,将茶庄的一角柜台租赁给茶厂经营,则茶庄只需按租赁费缴纳营业税即可,而无需缴纳增值税。现比较如下:

增值税筹划的12种方法

增值税筹划的12种方法

增值税筹划的12种方法增值税(Value Added Tax,VAT)是一种间接税,通常由企业向消费者收取并向政府缴纳。

增值税筹划是指企业通过合法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增值税负担的一系列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增值税筹划方法:1. 合理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应合理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确保开具的发票符合税务局的规定,从而享受相应的增值税抵扣。

2. 合理安排发票认证时间,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发票认证时间,将应税行为发生的时间与税款申报时间错开,延迟税款的缴纳。

3. 合理安排货物或劳务的供应时间,企业可以根据税率变化或者税负情况,合理安排货物或劳务的供应时间,以减少增值税负担。

4. 合理安排资产折旧政策,通过合理安排资产折旧政策,延缓资产价值的扣除,从而减少应纳增值税额。

5. 合理开展跨境业务,对于涉及跨境业务的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规划跨境交易结构,利用跨境税收协定等方式来降低增值税负担。

6. 合理开展租赁业务,对于租赁业务,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租赁期限、支付方式等手段,降低增值税负担。

7. 合理使用进项税额抵扣,企业应合理使用进项税额抵扣,确保符合法规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应纳税额。

8. 合理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间的转换时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间的转换时机,以减少税负。

9. 合理进行商业活动策划,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进行商业活动策划,如促销活动、满减活动等,降低增值税负担。

10. 合理使用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应充分了解并合理利用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如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等,以降低增值税负担。

11. 合理处理不动产交易,对于涉及不动产交易的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处理不动产交易方式、时间等手段,降低增值税负担。

12. 合理处理资金池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处理资金池管理,降低增值税负担。

总之,增值税筹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运用各项筹划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增值税负担,同时确保合规合法。

[税务筹划]增值税税收筹划的方法

[税务筹划]增值税税收筹划的方法

税收筹划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单项税种的纳税筹划,仅就个别税种进行节税筹划;另-种是综合性的纳税筹划,它不局限于个别税种税负的降低,而是对企业的全部纳税额进行总体筹划,实现总体税负最小化。

本文拟就企业经营组织形式和出口退税方面有关增值税税收筹划提出一些方法和设想。

一、企业经营组织形式的增值税税收筹划在钢铁生产、加工企业与机械制造、加工企业的原料中,废旧钢铁占有相当比例。

废旧钢铁的来源主要有两条供应渠道:一是从专门的废旧物资经营企业购入,二是从回收废旧物资的个体户、个人直接收购。

前者可以按废旧物资经营单位开具的税务机关监制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依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但往往价格较高;后者无法取得税务机关监制的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但其价格较低。

如果企业全年耗用的废钢铁数量很大,收购金额很高,可考虑成立一个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公司,作为独立法人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实行独立核算,负责向个人收购企业需要的废旧钢铁,企业再按市场价格购入,就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额。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有关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78号)文件规定:自2001年5月1日起,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其收购的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

同时,规定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经营单位销售的废旧物资,可按照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按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通过增值税税收筹划,企业可将原来无法抵扣的进项税额变成可抵扣,从整体上降低了增值税应纳税额。

二、出口退税的增值税税收筹划出口企业的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的货物可采取两种贸易方式:一是来料加工方式,免征加工费的增值税,对其耗用的国产辅助材料不办理出口退税;二是进料加工方式,加工货物复出口后,可办理加工及生产环节已缴纳增值税的出口退税。

目前,我国不少货物的出口退税军都小于征税率。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何种出口方式,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思路By清苓歌一、增值税进项税额的纳税筹划(一)结算方式的筹划作为生产资料购入方的增值税纳税人为了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可以对购入的生产资料的成本费用进行筹划,进项税的税收筹划就是其中的一个可行点。

购货方购入货物的结算方式可以分为现金采购、赊购、分期付款。

从纳税筹划角度应尽量选择分期付款、分期取得发票。

一般企业在购货过程中采用先付清款项、后取得发票的方式,如果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全部付清,供货方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按税法规定,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未按照规定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其进项税额就不能抵扣,会造成企业增值税税负增加。

如果采用分期付款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方式,就能够及时抵扣进项税额,缓解税收压力。

通常情况下,销售结算方式由销货方自主决定,购货方对购入货物结算方式的选择权取决于购货方和供货方两者之间的谈判协议,购货方可以利用市场供销情况购货,掌握谈判主动权,使得销货方先垫付税款,以推迟纳税时间,为企业争取时间尽可能长的“无息贷款”。

(二)进项税额抵扣时间的筹划进项税的抵扣时间按照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类型加以区分。

作为购货方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以通过筹划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间,达到延期纳税的目的。

如果取得的是防伪税控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尽快认证,认证通过的当月核算当期进项税额并申报抵扣,降低当期的增值税税负;如果取得的是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于购货方为工业企业的则应缩短购入货物的入库时间;若为商业企业,购货方选择即购即付,那么就可以在付款当期在销项税中抵扣此项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如果以应付账款的方式结清货款,则货物购入的当期不能抵扣该购进货物的增值税税额,只有在全部货款全部结清的当期进行进项抵扣,这样就增加了当期的增值税税负,没有达到延期缴纳的目的。

此时购货方可选择的纳税筹划方法为结算方式的选择,通过结算方式的筹划达到进项税额抵扣时间的筹划。

例如可以签订分期付款合同。

根据税法规定对于分期付款方式取得的货物的进项抵扣时间为分期付款的每个付款日的当期,这样可以分步产生递延纳税的好处,以获得资金的货币时间价值;如果购进的是应税劳务,则进项税额抵扣的时间为劳务费用结算完毕日的当期,此时也可以采用结算方式递延增值税税负。

(三)供货价格选择的筹划由于增值税实行的是发票抵扣制度,只有一般纳税人才能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供货方的纳税人身份就直接影响到了购货方的增值税税负。

一般纳税人购货方主要有两种不同进货渠道的选择,一是选择一般纳税人作为供货方,可以取得税率为17%或1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二是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为供货方,如果能够取得由税务机关代小规模纳税人开具的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购货方就可按照3%的税率作进项税额抵扣;如果取得的是小规模纳税人出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购货方不能进项抵扣。

对于购货方来说如果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那里购货后的净利润都相等,那么选择哪一方都可以;如果两方竞价基础带给购货方纳税人的净利润不同,应该选择给购货方带来净利润较大的供货方作为货物来源方,这样就存在一个价格折让率(R)。

这时应该如何选择呢?笔者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购货方若有两个进货渠道,一方为一般纳税人,其支出的购货金额为Y;另一方为小规模纳税人,其支出的购货金额为X,购货金额当期都能作为进项抵扣,t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t'为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Py为一般纳税人供货价格,Px为小规模纳税人供货价格。

(以上金额都为含税金额)。

【分析】假设从不同供货方取得的货物后的净利润相等,则有Px=Rp(t,t')。

购货方从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购入货物并无差异,此时Rp(t,t')即为价格折让率。

如果Px>Rp(t,t')Py,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提供低于比价格折让率折让后的价格,对于购货方来说应选择一般纳税人作为供货方,取得增值税按照购货企业适用税率计算的进项抵扣的好处。

如果Px购货方纳税人可以按照价格折让率选择供货方。

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调低至3%,相对于购货方一般纳税人的适用税率17%和13%,就有不同情况下的价格折让率Rp(t,t'),则Rp (17%,13%)=86.80%;Rp (17%,0)=84.02%;Rp (13%,3%)=90.24%;Rp(13%,0)=87.34%,其中Rp(17%,0)表示购货方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供货方为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征收率为3%,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为普通专用发票。

(四)运费的筹划如果销售方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营改增”试点前属于“混合销售”,“营改增”试点后属于兼有的“混业经营”。

营改增“试点前应该将销售收入和收取的运费合并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营改增”试点后应该分别核算货物和运输业的销售额,分别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

同时企业还可以采用联运的方式,将运输业务转给运输企业联运。

营改增后运费的税收筹划:1.利用税额相等的临界点进行税收筹划自己运输可以抵扣支出金额的17%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而委托第三方运输,可以按运费的11%计算抵扣增值税。

因此两种方式下计算抵扣的增值税额会存在一个税额相等的临界点。

这个扣税临界点的应用前提就是运输成本总金额相等。

两种方式税收利益比较的前提就是运费总成本相等。

假设运费总额均为F,自己运输可抵扣支出金额为K,则:自己运输可抵扣增值税额=K×17%;委托第三方运输可抵扣增值税额=F/(1+11%)×11%。

即当总运输成本相同的前提下,自己运输成本中可抵扣支出金额的结构百分比处于临界点时,与委托第三方运输计算的可抵扣增值税额相同;当可抵扣支出金额占运输总成本的结构百分比大于临界点时,自己运输可抵扣增值税额较大,税负较轻;当结构百分比小于临界点时,则委托第三方运输可抵扣增值税额较大,税负较轻。

2.提供运输服务企业的节税筹划“营改增”结构性减税整体降低企业税负,且比预期效果还明显。

“营改增”之后,企业就必须考虑原有的定价体系是否合理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定价体系转嫁税负的方法节税。

企业可审阅现有的采购、销售合同及更新后的合同样本,修改定价及税负负担条款;与客户、供应商等进行有效沟通;对企业而言,通过定价策略转嫁税负,来应对税改带来的影响,如将增值税税负部分转嫁给下游企业。

同时,如果下游企业也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由于购买试点服务产生的进项增值税可以抵扣,实际采购成本也会下降,因此双方都可以从中获益。

3.接受运输服务企业的节税筹划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应税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接受试点纳税人中的小规模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按照从提供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税合计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企业可以充分运用“低纳高抵”税收优惠政策。

依据现行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运输业,可以提取7%的进项税金,来抵扣销项税金。

如果该企业通过成立一家运输公司专门负责运输,实事求是,是多少运费就据实开具多少金额的货运发票,充分运用运输费用“低纳高抵”抵扣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合理合法地达到少缴增值税额的目的。

二、增值税销项税额的纳税筹划(一)销售方式的税收筹划1.折扣销售(1)现金折扣,又称销售折扣。

为敦促顾客尽早付清货款而提供的一种价格优惠。

现金折扣的表示方式现金折扣的表示方式为:2/10,1/20,n/30(即10天内付款,货款折扣2%;20天内付款,货款折扣1%,30天内全额付款)。

现金折扣发生在销货之后,是一种融资性质的理财费用,因此销售折扣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

(2)商业折扣,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

商业折扣是企业最常用的促销方式之一。

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占领市场,对于批发商往给予商业折扣,采用销量越多、价格越低的促销策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薄利多销”如购买5件,销售价格折扣10%;购买10件,折扣20%等。

其特点是折扣在实现销售的同时发生。

(3)销售折让——根据税法规定,销售折让可以从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中扣除,以其余额计缴增值税。

销售折让是指由于商品的质量、规格等不符合要求,销售单位同意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减让。

在核算时,由于销售折让不具备费用的属性,因此,应当将其作为收入的抵减数处理。

2.还本销售、以旧换新和以物易物(1)还本销售方式是指纳税人在销售货物达到一定期限后,将其货物价款的全部或部分一次或分次退还给购货方。

根据税法规定,应以销售额的全额为计税金额。

(2)以旧换新是指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时,以一定的价格同时回收相关的旧货,以达到促销目的。

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的,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计缴税款。

无论纳税人在财务上怎样处理,旧货物的支出均不得从销售额中扣除。

(3)以物易物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购销活动,是指购销双方不是以货币结算,而是以同等价款的货物相互交换,实现货物购销的一种方式。

以物易物的双方都应做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合算销售额并计算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的货物按规定合算购货额并计算进项税额。

3.销售方式的税收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某商场商品销售利润率为40%,即销售100元商品,其成本为60元,商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货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促销欲采用三种方式:方案1:将商品以7折销售方案2:凡是购物满100元者,均可获赠价值30元的商品(成本为18元)方案3:凡是购物满100元者,将获返还现金30元(以上价格均为含税价格)假定消费者同样是购买一件价值100元的商品,则对该商场来说以上三种方式的应纳税情况及利润情况如何?注:由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对结果影响较小,因此计算时不考虑。

方案1:商品7折销售,价值100元的商品的售价为70元。

①增值税:应纳增值税=(70-60)/(1+17%)*17%=1.45(元)②企业所得税:不含税所得=不含税收入-不含税成本=70/(1+17%)-60/(1+17%)=8.55(元)(注:这里的不含税是指不含增值税)应纳所得税=8.55*25%=2.14(元) 税后净利润=8.55-2.14=6.41(元)方案2:购物满100元,赠送价值30元的商品(成本18元)。

①增值税:销售100元商品应纳增值税=(100-60)/(1+17%)*17%=5.81(元)赠送30元商品视同销售,应纳增值税=(30-18)/(1+17%)*17%=1.74(元)合计应纳增值税:5.81+1.74=7.55(元)②个人所得税:根据国税函【2000】57号文件规定,为其他单位和部门的有关人员发放现金、实物等应按规定代扣缴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单位代扣代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