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心第八章语言知识树状图
普心分章节思维导图PPT课件

触 冷 温 痛 嗅细胞 动觉平衡觉
持续作用 停止作用相互影响的联系
振动觉
嗅束 随意运 内耳前
听觉:声波频率16~20000Hz
痒觉
海马回 动基础 庭器官
频率 音调
听觉现象 振幅 音响
波形 音色
生理机制 外耳 中耳 内耳 收集声音传导 能量转换
生理零度 溶于水的 损伤破坏机体 化学物质
内脏觉 黑暗感觉
大脑半球单侧化优势
斯佩里 裂脑人研究
左脑言数语学,,阅逻读辑,推书理写
空间关系 情绪、艺术
右脑
脑机能学说
定位说
整体说
机能系统说
模块说
加尔、斯柏兹母 颅相说 弗洛伦斯 局部损毁法 鲁利亚 三大机能系统 人脑在功能和
每种官能都有对应的颅骨 功能丧失与皮层切除大小
动力系统
结构上是由高度
位置和特征(不科学) 有关而与特定部位无关 调节激活并维持觉醒 专门化并相对独
频率说 频率理论<1000 神经齐射理论<5000 肤觉意义:认识
音调 频率
镫骨频率
基底膜频率
频率
基底膜频率
空间特性,补偿 视听缺陷,调节
理论 位置说
共鸣理论
行波理论>500 体温,回避伤害
不同位置横纤维的长短 最大振幅的位置
敏感 <37°C37°C>37°C
甜 咸 酸 苦4 舌尖 舌缘 舌根
概述与特性 知觉: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
未加工信息被完全过滤 未加工信息被衰减 先分析后过滤或衰减 认知资源,刺激复杂则占
共同点:注意是容量有限的通道,需要注意选择
用资源多,资源全被占用,
双耳分听实验
新增刺激将得不到加工
普心分章节思维导图ppt课件

心理和行为 生物学基础
意识和注意 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客体 意识水平 无意识 意识 注意 做梦 白日梦 主体 异常意识 睡眠 意识功能 觉知 计划 选择 监控 睡眠与梦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REM 脑电波 混合 睡眠啶 Δ慢波睡眠 类β 身体状态 越来越难以被唤醒 梦游 眼动 持续时间 10min 20min40min20min 10~60 睡眠功能 功能恢复 生态学 精神分析 生理学 认知
感觉 概述 视觉刺激:380~780nm的光波 生理机制 感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折光机制 感觉机制 传导机制 中枢机制 感觉种类 外部感觉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肤觉 眼球 椎体棒体 三级神经 感受野 内部感觉 机体觉 运动觉 平衡觉 视觉现象 感觉测量 波长 强度 空间分布 持续时间 色调 饱和度 明度 视觉对比 闪光融合 韦伯定律 对数定律 幂定律 n P=KI 马赫带 视觉掩蔽 P=KlgI 颜色理论 K=Δ I/I 三色说 网膜上 视敏度 明适应 最小可觉差 反应凝缩 差别感受性 四色说 更高级 主观相等 暗适应 感觉现象 其他感觉 感觉适应 感觉后像感觉对比 联觉 嗅觉 味觉 内部感觉 肤觉 同一刺激 某一刺激不同刺激感觉间 动觉 平衡觉 触 冷 温 痛 嗅细胞 持续作用 停止作用相互影响的联系 嗅束 随意运 内耳前 振动觉 听觉:声波频率16~20000Hz 海马回 动基础 庭器官 痒觉 听觉现象 生理机制 溶于水的 内脏觉 生理零度 频率 振幅 波形 外耳 中耳 内耳 化学物质 黑暗感觉 损伤破坏机体 音调 音响 音色 收集声音 传导 能量转换 频率说 频率理论<1000 神经齐射理论<5000 肤觉意义:认识 敏感 音调 空间特性 , 补偿 镫骨频率 基底膜频率 频率 基底膜频率 37°C >37°C 频率 视听缺陷,调节 <37°C 甜 咸 酸 苦 共鸣理论 行波理论>500 体温,回避伤害 理论 位置说 舌尖 舌缘 舌根 不同位置横纤维的长短 最间知觉:空间关系的知觉 形状知觉 特征分析 图形识别 主观轮廓 大小知觉 a=A/D 熟悉性 邻近物 姿态 深度知觉 肌肉线索 单眼线索 双眼视差 方位知觉 视,参照 听,时间,强度,相位 时间知觉: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 形式 分辨 确认 预测 估计 依据 自然周期 生理节律 计时工具 影响因素 感觉道 数量性质 情绪兴趣 运动知觉:事件的运动特性 运动阈限:上阈限和下阈限 真动 似动 动景 诱发 自主 后效 错觉及其理论 错觉现象 大小错觉 波尔多也夫 月亮错觉 缪勒-莱耶 潘佐 水平-垂直 贾斯特罗 佐尔拉 冯特 形状 和方向错觉 爱因斯坦 波根多夫 错觉理论 眼动 神经抑制 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 取样误差 网膜水平 误用知觉恒常性
《普通心理学》课件-8

语言概述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语言感知和理解语言产生语言的含义,语言的功能,语言的种类,语言的结构语言运动中枢语言听觉中枢 语言视觉中枢语言感知语言理解概述语言产生的阶段理论(一)语言的含义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语言。
语言和语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语言是心理现象,语言是社会现象;2.语言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二)语言的功能1.符号功能语言是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手段。
2.交际功能3.概括与创造功能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的武器。
(三)语言的种类1.外部语言是用来进行交际的语言,它又可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1)口头语言①对话语言②独白语言,具有独自性、开展性、计划性三个特点。
(三)语言的种类1.外部语言(2)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或通过阅读接受别人语言影响的语言活动。
具有随意性、开展性、计划性三个特点。
(三)语言的种类2.内部语言内部语言是用来支持人的思维活动正常进行的不出声的、自问自答的语言活动。
具有隐蔽性、简略性两个特点。
3.手势语通过可见的手势,同时配合以手、手臂或身体的形状、朝向、动作以及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形式。
(四)语言的结构1.音位:能够区别语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Fat fate2.语素:自由语素和粘合语素人,er3.词:语言的基本结构材料4.句子:语言中独立表达完整语义的结构单位。
(五)语言的特征1.创造性2.结构性3.意义性4.指代性5.社会性与个体性(六)语言的形式1.对话语言2.独白语言3.书面语言4.手势语5.内部语言(一)语言运动中枢又叫布洛卡区。
布洛卡区受到损伤会产生运动性失语症,或叫表达性失语症。
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发音器官虽正常但发音困难,不能正常说话。
(二)语言听觉中枢又叫威尔尼克区。
位于左半球颞叶颞上回处。
这个区域受到损伤会产生接受性失语症,病人能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但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或者能重复别人说的话,但却错误地估计了词义;或者谈吐自由, 说话很快,但话语却没有意义。
普心第八章 语言

(三)书面语言 借助文字来表达或通过阅读来接受别人语言的影响。 特点是: 1)随意性。表达时,允许字斟句酌、反复推敲;阅读时 ,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能力自由地控制阅读速度。 2)开展性。只有凭借结构手段向读者提供语境线索。是 一种自我反馈的语言,它通过自己的修改、补充和润 色使之趋于完善。 3)计划性。常常以腹稿、提纲的形式表现出,要有较长 的酝酿时间。
一、语言的发音机制
•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
语言活动具有异常复杂的脑机制,它 和大脑不同部位的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
布洛卡区 威尔尼克区 角回
(一)布洛卡区(Broca’s area)
• 由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
• 位置:
第三额回后部、靠近大脑外侧裂 运动性失语症(表达性失语症) • 表现: 1.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但是发音困难,说 话缓慢而且很费力 2.不能使用代词、连词,不能处理动词的变化,不 能使用复杂的句法结构,他们说出来的话是一种断断续 续的、类似于电报式的语言
(四)句子
是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机构单位。由词按照一定的规 则组成。 许多句子包含一个话题和一个陈述。
•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任何一个语句都包含两个层次: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决定句子的形式,深层机构决定句子的意义。
关系:同一个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表现,一个 表层结构也可以包含不同的深层结构。
四、指代性 语言的各个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因此人 们才能理解抽象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五、社会性与个体性 语言是个体运用语言符号进行的交际活动,具有社会性。 一个人说话的内容,常常受他人影响。 语言同时又是一种个体行为,和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具体条 件相关,具有个体的特点。
•语言的结构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 语言

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隐蔽性和简略性 思考时内部言语不出声,但发音器官活动 外部言语: 人们之间的交际是通过说、听、写、读的方
式进行的,这些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 口头言语(对话语言和独白语言)与书面言语
1 对话语言(聊天、座谈、辩论等) 2 独白语言(报告、演讲、讲课等) 3 书面语言(书信、书本等) 4 手势语 5 内部语言
四 研究语言的意义
揭示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 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失语症人的研究
华夏雅言唐音《春晓》,跟着音标读读?
第二节 语言的生理机制
一、语言的发音机制
呼吸器官: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肺 喉头和声带 口腔、鼻腔和咽腔
第二节 语言的生理机制
二、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
语义约定俗成的。
4,指代性
语言中的词和句子都是有所指的,人们 只有知道它们所指代的事物,才能顺利 进行语言交际。
这是什么?
指代性问题: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5,社会性和个体性
社会性-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于社会交往的 需要才产生的、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一个 人生下来,它就要接受社会上已形成的语言。
四 手势语
(一)手势语产生单位 (二)手势语产生的阶段
1 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 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 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 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行 为。
口语的符号系统
英语:元音-i:,i,e, æ, …….. 辅音- b, p, d, t…….. 英语词汇:/buk/
汉语:韵母- i,e,a,o,u, ü 声母- b, p, ch, sh, 汉语词汇:/shu/
8.第八章语言全解

–3.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 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似预期的排列方式。 也有人把图式看做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图式在话 语理解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式和策略 –对图式的使用可以看做是阅读的一种策略。 –4.文章标记 –是指在文章不同位置出现,本身不给文章带来任 何新内容,但有助于强调文章的结构或具体内容词、 短语和句子或特殊符号。
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他人的动作行为不需要细想就能心领神会通过镜像神经元交流双方不仅能迅速理解对方的动作含义并有可能表征不同时间和空间里的动作从而为语法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第八章
语言
教材:《普通心理学》 主编:彭聃龄 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主讲:刘凤林 适用:心理学专业本科 单位: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角回受损: 1.单词的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失去联系,从 而引起阅读障碍
病人能说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
2.视-听失语症
病人在看到的物体和听到物名的声音之间失去了联 系,因而不能理解词语的意义
• 近年来研究发现,语言的加工不只局限于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 可能分布在更广泛的脑区内。 (欧杰曼、普赖斯等)
• 2.单词的部位信息和字形结构信息
–在拼音文字中,起首字母与结尾字母在单词辨认 中有重要作用。 –汉字是表义文字。它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轮廓图 形。处在不同部位的笔画和偏旁在汉字识别中也有 不同的作用。
• 3.正字法规则
–正字法规则是使文字的拼写合乎标准的方法。任 何一种文字都有自己的正字法规则。
• 6.语义特征的作用
–黑诺等人的研究发现,在词汇判断任务中,意义较 多的词(多义词)较意义铰少的词或单义词更容易识 别
• 7.语境的作用
–研究发现,单个单词与在句子或课文语境中出现 的单词,它们的识别阈限不一样。
普通心理学-知识图

冯特,铁钦纳,内省,分析元素
机能主义
詹姆斯,杜威,安吉尔,意识的功能
行为主义
华生,斯金纳,S-R联结,强化,班杜拉
格式塔学派
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整体,顿悟
精神分析
Freud,潜意识,泛性论,人格结构,治疗
人本主义
马斯洛,罗杰斯,人性,健康,需要
认知学派
Neisser,信息加工,皮亚杰—认知结构
知觉的理解性
以知识经验为依据,作出解释
知觉的恒常性
形状、大小、亮度、颜色恒常
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
主观轮廓,组织原则,眼动
大小知觉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熟悉性
深度知觉
生理线索、单眼线索、双眼线索
方位知觉
前后左右上下,参考系,视听触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时间知觉
对时间的分辨,确认,预测,估量
判断依据—影响因素
运动知觉
人格概述
人格的含义
个体思想情感行为的特有模式
人格的特征
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的结构
气质与人格,先天与后天
人格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等
人格类型理论
T型、A-B型、内外向
人格大五理论
气质与性格,先天与后天
精神分析人格论
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结构
气质
气质的含义
强度、速度等稳定心理动力特征
动机与行为效率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
动机理论
本能论(麦独孤)
本能—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源动力
驱力理论(赫尔)
消除紧张而恢复机体平衡状态
唤醒理论(赫尔)
被唤醒,维持生理激活最佳水平
08普心第八章【彭聃龄主编】

第八章语言第一节语言的一般概念一、语言的概念及其特征(一)语言的概念: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二)语言的特征1.创造性2.结构性3.意义性4.指代性5.社会性和个体性二、语言的结构(一)音位音位是语音学上的概念。
音位是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二)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
分为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两种。
自由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黏着语素:只有与其他语素组合在一起才能成词(三)词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四)句子句子是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
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任何一个语句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指实际上所听到或看到的语句形式,或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以及书写时所采用的书面形式深层结构:指说话者试图表达的句子的意思二者之间的关系:(1)同一个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体现(2)一个表层结构也可以包含两个或多个深层结构三、语言和言语的关系(一)语言和言语的区别:1.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人们应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活动的过程。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物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
不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言语风格,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其言语表达方式也不同。
3.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的范畴,而言语则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语言和言语的联系:1.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言语离开语言就无法表达意思和意见,无法进行有效的交际活动;2.语言也离不开言语,离开言语就不能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
四、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区别:1.从本质特征来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地、间接地反映。
语言则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2.从与客观现实的关系看:思维与客观现实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言和客观现实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 普心8(思维和语言)

(3)双词或三词组合阶段
• 从1岁半到2岁开始,儿童出现了由双词或 三词组合在一起的语句,如“妈妈鞋鞋” 等,这种句子虽比单词句表达的意思要明 确一些,但其形式是断续、简明和不完整 的。
• 儿童双词句的发展起先比较缓慢,以后的 发展则急剧增加,在比较短的时期内逐渐 出现了词的大量组合,并开始能适当地用 单词或两个词组合起来粗略地表达语义关 系。
乔姆斯基:天
生的普遍语法
•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 是认为儿童的言语 发展不能单独由环 境因素所解释的早 期创制者之一。依 据Chomsky的观 点,言语具有强大 的生物学基础,孩 子在特定时间以特 定方式在生物学上 注定了言语学习。
• Roger Brown(1973)用了很长时间观察一些父母与他们的 小孩,寻找小孩通过父母的强化而学习言语规则的证据, 这种强化包括了微笑、拥抱、在背部轻拍、纠正性反馈等。 他发现,父母有时候会对孩子说出的他们喜欢的句子微笑 或者赞赏,但他们也会对不合语法的句子进行强化。
• Brown后来得出了结论,也就是并没有证据表明强化是造 成儿童言语法则系统发展的原因。很多孩子的句子在某种 意义上是新奇的,这些句子他们以前从未听过。可能一个 孩子听到了“盘子掉到地板上”这句话,但他随后就可以 说出“我的镜子掉到了毯子上”。简单的强化与模仿并不 能解释这种说法。
问题解决---寻找并界定问题
• Fred Smith(联邦快递的创始人)曾经问:“为 什么不能有可靠的通宵邮递服务呢?
• 正面的语言 • 具体化
问题解决---发展合适的问题解决策略
• (1)设定子目标 • 子目标(Subgoals)是让你能够达到更接近
终极目标的状态的中间目标。设定子目标 的最好方法就是从最终目标逆向递推。 • (2)运用算法 • 算法(algorithm)是像公式、一系列指示或 者试误法这样的策略,它能够保证获得问 题的解答。烹饪(菜谱)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八章

语言是按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
语言的结构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图8-1 语言结构的层次 资料来源:Gleitman et al., 1999
1
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
例如,在英语中,单词“home”包括三个音位:/h/,/o/,/m/。
3
一般来讲,音位和字母相对应,但是时常也有这种情况存在,即一个字母在不同的单词中,可代表不同的音位。“fat”, “fate”
03
迄今为止,语言的产生是语言心理学研究相对较少的一个领域。语言产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产生的阶段划分上。
04
第三节 语言的产生与理解
1973年,弗洛伊姆肯(Fromkin)将语言产生的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
1976年,盖瑞特(Garrett)又将之划分为五个阶段;
1980年,安德森(Anderson)提出了三阶段模型,把语言产生划分为构造、转换、执行三个阶段,大大简化了对语言产生过程的阶段划分。
内部语言(inner language)
内部语言(inner language)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
内部语言的特征: 语音的隐蔽性 。 片断性和压缩性,也可以叫做简略性。
第二节 语言的种类
内部语言(inner language)
内部语言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的转化叫内化。
音位(phoneme)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二)语素(morpheme)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 自由语素 既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例如,汉语中的“人”, 英语中“book”,“home”等。 粘着语素 这种语素只有与其他语素组合在一起才能成词。 例如,汉语中的“啊”、“者”等,英语中的bio-(生物,生命)、-er(从事某工作的人)等都是粘着语素。
普心分章节思维导图ppt课件

实验:斯柏林局部报告法 长跑运动员 提取:完全系列扫描 提取:再认优于回忆(联想)
特征:容量大,时间短,形象鲜明 特征:容量小(7±2),时间较短 特征:容量很大,时间长
概述 定义:对事物态度体验及行为反应
情绪和情感统称感情
情绪:个体意义,情景性,激动性,暂时 情感:社会意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 功能 适应 动机 组织 信号 情绪状态分类 心境 应激 激情 情感分类 道德 理智感 美感
片面强调生理 情绪是丘脑被解 先有皮层评定 情境刺激为先 个体知觉到环境中
忽视中枢神经 除抑制同时控制 后有生理唤醒 后有生理唤醒 有益或有害的反应
推动情绪研究 生理和主观体验 二者结合体验 综合认知评定 必须经过判断利害
生理差异有限
生理变化缓慢 可由药物引起
强调丘脑重要性 加入认知因素发 得到情绪体验
情绪和情感
三种成分 生理唤醒 外部表现 主观体验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趋近系统(正) 退避系统(负) 左侧前额皮层 右侧前额皮层 下丘脑 海马 杏仁核 网状结构(唤醒,必要条件)
表情 面部表情 姿态表情 语调表情
感觉反馈
情绪理论
早期理论(情绪依赖于情境)
认知理论(情绪依赖于对情境的认知)
詹姆士-兰格 坎农-巴德 阿诺德评定兴奋 沙赫特二因素 拉扎勒斯认知评价
主体
注意的分类 不随意 随意 随意后
意识功能 觉知 计划 选择 监控
生理机制
睡眠与梦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REM
朝向反射 网状结构 边缘系统 皮层
脑电波 混合 睡眠啶 Δ慢波睡眠 类β
外部表现 适应性动作 无关运动停止
身体状态 越来越难以被唤醒 梦游 眼动 持续时间 10min 20min40min20min10~60 睡眠功能 功能恢复 生态学精神分析 生理学 认知
普心第八章语言

第八章语言一、语言的概述一)语言的含义,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就是用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通过书写符号,姿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并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行为;语言的基本结构材料是词;二)语言的功能1、语言具有保存和传递人类知识经验的作用;2、语言是进行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3、语言是人类进行思想的武器;三)语言的种类语言可分为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外部语言可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可分为对白语言和独白语言;1、对白语言就是两个人或多个人直接进行交流的语言;对白语言是一种最基本的语言形式;对白语言的特点是:1,对白语言是一种简略的语言;2,对白语言是一种情境性语言;3,对白语言是一种双方直接进行交流的语言;4,对白语言是一种反应性语言;2、独白语言是个体独立进行的,与叙述情感和思想相联系的,较长的连贯的语言;独白语言的特点是:1,独白语言是个体独立进行的一种语言;2,独白语言是一种展开的语言;3,独白语言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语言;3、书面语言是通过借助文字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或阅读别人思想的语言;书面语言比口头语言出现的晚,只有文字出现后才出现了书面语言;书面语言的特点;1,随意性;因为口头语言瞬间即逝,但书面语言则是可以反复推敲的;2,展开性;3,计划性;5、内部语言就是内部进行的自问自答不出声的语言;内部语言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外部语言就不会有内部语言,内部语言的发展离不开外部语言的发展,但没有内部语言的参与,外部语言也不能顺利进行;内部语言的特点就是;1,隐蔽性;2,简略性;表征和加工二、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1、语言运动中枢-布洛卡区19世纪60年代法国布洛卡在研究失语症病人时,发现了一个言语运动中枢,被称为布洛卡区,布洛卡区位于额叶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如布洛卡区受损,那么人会出现语言不连贯,表达不清晰;出现运动性失语症,也叫表达性失语症;但人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力并不受影响;大脑的额叶,特别是前额皮层,和人的语言动机和愿望有关,如果这区受损,人将会失去主动说话的愿望,会发生自发性主动语言的障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布洛卡区受损不禁产生语言运动障碍,而且对人的言语理解也会产生影响;2、语言听觉中枢-威尔尼克区19世纪70年代威尔尼克也是在研究病人时发现;一个语言视觉中枢,叫威尔尼克区;它位于颞叶上方,主要作用就是分辨语音,形成语义和语言的接受有关;如果这区受损将会发生接受性失语症,是一种语言失认症;病人说话是很正常,但说的话没有任何意义;3、语言视觉中枢-角回威尔尼克区上方,顶枕交界处,是大脑皮层后部一个重要的联合区;角回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关,教会负责书面语和口头语言的转化,切除角回,意味着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失去联系,引起阅读障碍,这种人能说话能理解口头语言,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出现了视听的失语症;鲁利亚指出顶枕部及颞顶部参与相应的编码,如果受损,将会出现语义失语症,角回和储存语法和拼写的规则;4、连接威尔尼克区和布洛卡区的弓形束三、语言感知和理解一)语言感知语言感知就是对语音的识别;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外壳形式;只有正确理解语音,才能接受它代表的意义;1、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具音调,音长,音强,音色的属性,音调就是声音的高低,是有声音的频率决定的;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是由声音的振幅决定的;音长就是声音持续的时间,是由声音的持续的时间决定的;音色就是声音的特色,是有声音的波形决定的;2、影像语言感知的各种因素;1,语音的类似性;2,声音的强度;3,噪音的掩蔽;4,语境;5,语法和语义的作用;二)语言理解语言理解就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呈现的材料,早大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语言理解分为三个水平;一是词汇理解和词汇识别的一级水平;二是句子理解的二级水平;三是语篇理解的三级水平;1、词汇理解和词汇识别;词汇理解就是人们通过视觉或听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成语音信息,并在大脑中揭示语义的过程;词是语言材料最小的意义单位;影响词汇识别的因素;1,单词的部位信息2,正字法规则3,字母的长度和数量4,字词的结构5,字词的使用频率6,语音的作用7,语境的作用8,语义的作用2、句子理解句子理解就是在词语理解的基础上,对呈现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语义的过程;句子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对句子的词语进行分析,理解词语的语义;再次,进行句法分析,对句子的成分进行;最后,对语义进行分析,获得句子的意义;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1,语序2,语境3,句子的类型4句子的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3、语篇理解语篇理解是言语理解的最高水平,在理解字词和语句的基础上,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来揭示话语的意义的过程,也叫话语理解;影响语篇理解的因素;1,推理2,语境3,图式的作用;图示就是指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也可以看做有组织的知识单元;故事图示是指人们熟悉的关于故事结构的一般知识;事件图示是指人们平常熟悉的日常活动或事件的图示;图式在语篇理解的作用;1,预期的作用;2,补充信息的作用;3,对课文进行选择性加工;练习题1,人类学习语言就像小鸟在飞行,这和乔姆斯基的观点是一致的;2, 2。
普心第八章

第八章语言第一节语言的一般概念一、语言的概念及其特征(一)语言的概念: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二)语言的特征1.创造性2.结构性3.意义性4.指代性5.社会性和个体性二、语言的结构(一)音位音位是语音学上的概念。
音位是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如英语中的元音和辅音,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
(二)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
分为自然语素和粘着语素两种。
(三)词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四)句子句子是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
根据乔姆斯基(1957)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任何一个语句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三、语言和言语的关系(一)语言和言语的区别:1.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人们应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活动的过程。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物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
不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言语风格,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其言语表达方式也不同。
3.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的范畴,而言语则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语言和言语的联系: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言语离开语言就无法表达意思和意见,无法进行有效的交际活动;语言也离不开言语,离开言语就不能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
(可以把二者看成同义语)四、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区别:1.从本质特征来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地、间接地反映。
语言则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2.从与客观现实的关系看:思维与客观现实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言和客观现实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
3.从构成因素来看:语言中的词不同于思维中的概念。
“一义多词”、“一词多义”4.从规律的性质来看:言语中的语法规则不同于思维的规律。
(二)联系对于正常的成年人来说,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言语语言的一般概念言语的生理机制语言理解言语的产生(表达)语言的特征创造性:有限的符号和规则——无限的意义结构性:语言具有语法和逻辑。
意义性和指代性:语言都有一定的含义,让人们可以相互理解、互相交流;语言的各种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者抽象概念。
社会性与个体性:人只能使用社会上已经形成的语言,用词来表达意义也只能是约定俗成的;它和个体发展的具体条件分不开。
创造性:有限的符号和规则——无限的意义。
意识性:语言是一种高级意识,是一种觉察。
语言的概念:语言是以语音为载体,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建构规则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言语的概念:言语是个体运用某种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思想或与其他人进行交际的过程。
两者的关系:语言是人类的共同特征语言具有特有的功能:①保存和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②人们之间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③人类进行思维的武器语言作为物质刺激具有特殊性:词是一种抽象符号,词语是对现实事物的概括。
语言的结构音位: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
自由语素可独立成词;粘着语素则必须和其他语素组合才能成词。
词: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词是图形、语音、语义、构词法与句法五种信息的复合体。
句子: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
表层结构是指我们实际上所听到或所看到的语句的形式,或说话时发出的声音以及书写时所采用的书面形式。
深层结构是指说话者试图表达的意思。
语言的种类外部语言内部语言对话语言情境性:他与交谈双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联系。
简略性:在对话语言中,说话的双方往往只用简单的句子,甚至个别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交际性:对话语言是对话双方的直接交流。
反应性:交谈的双方需要随时根据对方的谈话来调整自己的谈话。
独白语言个体性:独白语言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语言活动。
支持物是自己的谈话主题和吐露的词句,以及听众。
开展性:为了系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独白语言具有开展的形式。
连贯具有论证性,还要配合语调、语素、表情、手势计划性:独白语言是有准备、有计划进行的语言活动。
由于对语言本身的质量有较高要求,所以事先的准备具有重要意义。
书面语言随意性:书写者可以字斟句酌、反复推敲,阅读者可以反复阅读。
开展性:比独白语言更加开展,要求词句精确、语法正确、逻辑严密。
计划性:书面语言往往需要较长的酝酿时间。
概念:内部语言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是交际活动的组成部分,可以计划外部语言。
隐蔽性:内部语言是一种不出声的语言。
简略性:内部语言比对话语言更简略,这和它执行的功能(不用于直接交流)有关。
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语言的加工语言的表征概念: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
分布表征,一个单词的各种特征分布在网络的各个单元中,与其他单词共同使用每一种信息。
概念:语言加工是指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
分类一自动化加工:无需注意资源的参与,不受意识控制。
受控制加工:需要应用注意资源,受意识控制。
分类二模块化的加工:语言各成分的加工是单独进行的,各成分间不存在相互作用。
交互作用式的加工:语言各成分的加工不是单独进行的,它们存在着相互作用。
例如词汇加工影响句子加工。
“启动效应”:梅耶尔等人提出,启动词、目标词。
P297研究语言的意义(1)语言使人不仅会受到各种具体刺激物(第一信号系统)的影响,而且会受到词(第二信号系统)的影响。
(2)使人进抽象、逻辑的思维。
(3)使人形成意识与自我意识。
(4)使人通过内部语言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言语的发音机制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与言语活动:通过脑损伤、割裂脑以及功能磁共振的研究发现言语功能区主要位于左半球。
早期切除左半球,右半球可能起代偿作用。
呼吸器官:言语发音的原动力是由呼吸器官产生的气流。
气流从外界经口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部,又由肺部按相反的方向排出体外。
喉头和声带:声带长在喉头里面,是主要的发音体。
声带由附着在喉头上的两片黏膜构成,中间的缝隙叫声门。
声带附着在可以自由活动的软骨上,可自由开合。
声带是人类发音器官中形成音乐的唯一的发音体。
口腔、鼻腔和咽腔:口腔、鼻腔和咽腔起共鸣器的作用。
布洛卡区(说):位于第三额回后部、靠近大脑外侧裂处的一个小区。
出现病变后患者表现为运动型失语症。
通过弓形束与威尔尼克区相连。
(1)有人认为布洛卡区能产生详细而协调的发音程序。
(2)可能提供了语言的语法结构。
(3)具有语言调节机制(损伤后出现语言惰性)。
(4)包括布洛卡区在内的大脑左半球额叶,特别是前额部皮质,还和语言动机和愿望的形成有关。
(5)患者对语言的理解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他们很难理解冠词、连词以及其他功能词的含义。
威尔尼克区(听):位于大脑左半球颞叶颞上回处。
出现病变后患者表现为听觉型失语症。
患者表现为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对词义作出错误判断;谈吐自由,语速很快但话语没有意义。
角回(读):位于威尔尼克区上方、顶—枕叶交界处。
是大脑后部一个重要的联合区。
出现病变后患者表现为失读症。
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关系;书面语言和口语的转换。
患者能看到物体,但丧失了正确综合,即作出正确匹配的能力。
一些人的研究说明,角回部位存储着语法和拼写的规则。
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写):出现病变后,患者表现为失写症。
概念、特征:理解语言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构意义的过程。
特征是主动处理和补充性解释。
语言理解可分为三级:(一)词汇理解、(二)句子理解、(三)课文理解。
语音知觉语音的物理性质:音调、音强、音长、音色。
音位的区别性特征:英语辅音音位的区别性特征有九种。
见课本P307 表8—1影响语音知觉的各种因素词汇理解语音类似性:两个音节共同包含的特征越多,被试就越容易混淆。
语音强度:当语音强度为5dB时可觉察语音的存在;当强度为70dB时清晰度达100%;强度超过130dB时则会产生压痛感。
噪音掩蔽:噪音强度越大,对语音的掩蔽作用越大。
语境:人们对语言的知觉常受到语境的影响。
“音位恢复效应”说明人们对个别音位的感知是受语境影响的。
P309语法、语义的作用:在口语知觉时,语义和句法的信息对提高语言的清晰度有重要的作用。
概念:词汇理解是指人们通过视觉或听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音信息,并在人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
也称词汇识别或词汇通达。
单词的部位信息:许多研究表明,单词中的起首字母与结尾字母在单词辨认中有重要作用。
汉字左边的特征比右边的特征重要,上边的特征比下边的特征重要。
正字法规则:正字法规则是使文字的拼写合乎标准的方法(即文字部件的位置)。
正字法规则是人们识别字词时必须依靠的一种内隐知识。
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词长效应”——一个词所包含的字母越多,识别时间越长。
“笔画数效应”——一个汉字所包含的笔画越多,识别时间越长。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的汉字较上下结构、独体结构的汉字容易再认。
详见P311。
字词的使用频率:“频率效应”——单词的使用频率高,人对单词的察觉阈限就低;使用频率低,察觉阈限就高。
语音的作用:语音在语义获取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详见P312。
语境的作用:预警提供的信息促进或抑制了对单词的识别。
对高频目标词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对低频目标词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
语义的作用:意义较多的词(多义词)比意义较少的词(单义词)更容易识别。
人对单词的识别是直接的感觉信息和各种非感觉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
句子理解句子的类型:理解时间:真肯定句<假肯定句<假否定句<真否定句。
因为①否定句在句法上比肯定句复杂②加工阶段多于肯定句③否定句有较多的意义含义不明确词序:词序是表达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语境:在言语交际时,语境提供了各种背景的知识,因而能帮助人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语言。
句法分析与语义分析:断句不同句义不同。
在语义知识的帮助下,即使词序出现颠倒,人们对语言材料也不会产生误解。
课文理解推理:可以增加信息或者建立连接。
语境:能使读者已有的知识和当前话语信息整合起来。
使非字面意义的理解变得很容易,还可高效地消解歧义。
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
它一般包括事件发生的背景、主题、情节、结局等内容。
可以提高对语言的理解速度。
语言产生的性质:语言产生是指人们通过语言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来。
语言产生的阶段构造阶段: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
转化阶段:运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的形式。
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说出或写出。
乔姆斯基: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一部分是先天的,即全人类共同的,它是生物遗传和进化的结果。
他认为,儿童习得语言是生来具有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发挥作用的结果。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受目标指引的活动,它产生于人们交际或交流思想的需要。
●语言表达是在一定的动机的支配下产生的,表达的目的和动机不同,表达的内容和方式就会不同。
●语言表达还取决于说者对情境的分析和对听者的正确了解。
对于说话者,Grice(1975)提出四条原则:①适量的原则(话题之内)②质量的原则(尽量真实)③关系的原则(与会话目的相关)④方式的原则(言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