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的优势和挑战-精选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架式教学的优势和挑战

支架式教学的由来及内涵

“支架”一词的运用始于1300年,原意为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即工人们在建造、修葺或装饰建筑物时所使用的能够为他们

和建筑材料提供支持的暂时性平台、柱子等。[1]根据这个建筑隐喻,伍德等人最先借用这个术语描述同行、成人或有成就的人在另一个人学习过程中所施予的支持。[2]普利斯里等人为“支架”所下的定义是: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3]

在支架式教学中,支架用来比喻对学生解决问题和建构意义

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描述有效的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学习者被看作是建筑,其学习是不断积极建构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建筑物”的必要支架,支持学习者不断建构自己,

建造新的能力。[4]

“支架式教学”概念自提出就受到极大关注,很多研究者对其展开探讨,但目前还未形成关于概念的统一认识。迪克森、罗

森赛恩、伍德、斯南文等学者及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

目”的有关文件等[5]都对其概念做出过表述,如欧共体“远距

离教育与训练项目”的有关文件界定为“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

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

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

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6]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直接源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

区”,他将学习者的发展水平分两部分:“实际发展水平”和

“潜在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指“由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

水平和能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

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更有能力的同伴”和学习者分享知识来搭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桥梁,一旦学习者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最近发展区”则随之转移,因此支架式教学需要不断转变,以适应学习者需求。

以“最近发展区”为指导的教学,关注学习者水平的确定,

并让学习者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努力去做。支架式教学也强调教师只在超出学习者当前能力时提供帮助,当学习者自己能承担任务或掌握知识时,教师开始“淡出”,让学习者独立完成。

由此,有学者提出支架式教学的三个环节[7]:预热,探索和独立探索,也有学者提出五个教学环节[8]: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总之,支架式教学强调在有教师指导下的探索,教师为学习者搭建支架,通过支架把监控学习和探索的任务逐渐转移给学习者,随着教师的逐渐淡出,学生达到独立探索的地位。

支架式教学的优势和挑战

1.优势:

1)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习者。使用支架式教学需要了解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即对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做出判断,这样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习者,从实际出发设计和实施教学。

2)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支架式教学给学习者提供的支架,是以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为基础的,是多样化、个性化的。这

样使得不同风格、处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习者可灵活选择适合自

身的支架。

3)有助于学习者获取预期知识和技能。支架式教学在不同阶段给学习者提供不同支架,学习者可在学习过程中任意选择适合

的支架,取得收获。这样一步步完成学习任务,对学习者获得知

识和技能会有更大保证。

4)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支架式教学的重要特征是在合适的时候给学习者提供适合的支架,再在合适的时候撤掉支架,教师逐步减少对学习者的控制,使学习者在学习任务中逐步增加自身

对学习的监控,成为自我调节的学习者。

5)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他们会获得支架的帮助,完成阶段性学习任务,这样学

习者会有收获感,能激发学习动力,努力完成整个学习任务。

6)容易唤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支架式教学将学习者置于一定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随着支架的使用和淡出,学习者开始独立探索问题,在发现问题而后自己解决问题的反复探索中,学习

兴趣被唤起和激发。

7)减少学习挫折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遇到困难会得到支架帮助,所获得的阶段性成功,减少了学习挫折感。

2.挑战:

1)教师准备支架较为耗时。支架式教学中的支架主要由教师提供,那么准备充足、合适、多样化、个性化的支架则是一大挑战,根据学习者、学习任务、学习情景的不同耗时也会不同。

2)对最近发展区的判断必须准确。支架式教学首先要对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判断,教师在判断学习者原有知识和技能、

学习风格、能力水平、情感因素的基础上设置情景、安排学习任务、准备支架。而学习者的不同、教师能力的差异、测量工具的

选择都会影响到这一判断的准确性,并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

3)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做到有效示范。支架的提供要掌握个性化原则,考虑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偏好、兴趣和

能力等,否则学习者对支架的反应会有很大差异,与教师的预期不能耦合,达不到帮助学习者的目的,还会适得其反,产生无效

支架或负面支架。

4)教师的淡出容易失去对学生的控制。支架在支架式教学中最终是要淡出的,学习者要自己掌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行为、

完成学习任务,而教师的“淡出”与“控制力”之间的度,对初学者是有困难的,对教师也有较高要求。

5)支架式教学还没有现成的实例。现如今,支架式教学以及

教学中提供的支架还需要教师自己准备,没有固定和现成的实例教材作为指南和参考,这就需要教师做很多创新性工作。

基金项目:陕西教育学院科研基金项目(08KJ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