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合集下载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新课改的理论依据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新课改的理论依据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新课改的理论依据新课改无疑是考试重点;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新课改的理念、目标、内容、教育观、评价观等众多内容。

那么,新课程改革作为我们国家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下文将进行梳理。

新课改主要依据如下三个理论:一、新课改理论依据——建构主义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被称作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

代表人物主要有皮亚杰、维果斯基。

这一理论流派在知识观、学习观及学生观这三观上与其他理论大为不同。

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主观性、动态性,而不是客观真理。

在学习观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具有主动建构性、情境性与社会互动性。

在学生观上,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2.建构主义对于新课改的启示建构主义的三观(知识观、学习观及学生观)对于新课改具有启示作用。

新课改强调在课程内容上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与当前科技发展的联系;在课程实施方式上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

总之,建构主义的核心之意——学生的主动建构启示新课改注重学生实际发展,让学生动手去学,建构自己所需的知识。

二、新课改理论依据——加德纳智能理论1.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

他认为,人的智力由七种独立的智力组成,包括: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几何-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智力与自知智力。

每个人占优势的智力方面各有不同,因此,评价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不能只看某一种或某几种,而应该全方位地进行评测。

2.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新课改的启示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新课改的启示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观”。

新课改在课程评价方面做出很大改革,改变了过去唯数学、语文来评定学生发展的观念,建立多方位的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观。

三、新课改理论依据——人本主义1.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理论。

该学习理论基于非指导性的心理咨询原则。

理论何以成为新课改的基础_新课改理论基础命题献疑_董守生

理论何以成为新课改的基础_新课改理论基础命题献疑_董守生

从而悬置了事实,遮蔽了真相。
(3)何谓“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2.命题本身的不合理性
如果从延伸意义上来理解“基础”的内涵,课程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这是本 改革的理论基础就是在课程改革中所借鉴或运用的
次讨论的关键语。人们往往从论题所指的内容或对 理论,以之作为新课改的理性参照。那么所谓新课改
机器设备等的荷重传递给地基的结构。……基础应 如此一来“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探讨也就并无多大
有足够的底面面积和埋置深度。②泛指事物发展的 意义,并且带来了不必要的混乱。我们只要对各种理
根本或起点。如物质基础;基础知识。③特指社会发 论进行辨析和扬弃,找到与新课改的适切性并以之
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总和,即“经济基础”。[16] 为新课改寻求某种理论支持就可以了。
二、“新课改理论基础”命题的不合理性 1.概念运用中的问题 纵观新课改理论基础的探讨,论者众多,观点各 异,各说各理,难于统一。之所以出现如此众口难调 的歧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相关概念的运用中存 在的误用、混用等问题,缺少统一性。诸多争论看似 针对某一问题的探讨,实则站在各自立场,自说自 话。如在“理论基础”概念之外,还有诸如“指导思 想”、“理论依据”、“理论支撑”等,很多论者并未对这 些概念加以解释、辨析和比较,就想当然地使用、甚 至混用或通用,使本来就模棱两可的问题,更加难以 把握。如有论者归纳了讨论中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两个概念的使用情况“:第一,将指导思想和理论基 础等同,认为应在意识形态层面上探讨”;“第二,认 为理论基础应在哲学层面上探讨”;“第三,认为理论 基础应在操作层面上探讨”。作者在极力分析和比较 二者的使用层次时,却又归纳出“一种观点主张,必 须旗帜鲜明地指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要坚定不移 地将马克思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理论依据” 的观点。[15]这种观点本身就把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 当做同一概念使用。另有论者既把马克思主义认识 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指导思想,也作为理论基础, 又可作为理论依据,但到底是指导思想还是理论基 础,还是理论依据,抑或三者兼具,根据何在?还有作 者在探讨同一论题时,论点是讨论理论基础问题,但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高天明马福迎蒋建华欧美发达国家进行的波及世界的教育改革尚且还多次出现反复和挫折,我们咋能没有困难和问题,咋能一帆风顺?但不管是怎么样的反复和挫折,甚至拉锯,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反复和挫折中前进了。

应从哲学层面探讨高天明我从网上看到了靳玉乐与艾兴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读后心中充满了疑问。

作者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我看是不很完善的。

我这里不是讲马克思的认识论基础不好,只是觉得这不是课程理论所要讲的直接的理论基础。

课程理论涉及课程与知识,课程与文化,课程与社会等方面的关联。

从这个角度来说,课程理论首先必须在知识、文化和社会三个维度去解决课程建构的理论大厦。

传统的社会中心课程观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过很长的历史。

在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最早论述了教育与人的社会目的观,柏拉图强调知识的系统讲授,注意课程内容对人的教化,强调课程内容中的知识必须与建立等级社会的人才需要相结合。

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有过这样的课程理论基础,《学记》里说的“化民成俗”,其实讲的就是课程知识的社会目的,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伦理教育就是一种社会为本的课程理论。

在这种课程理论传统中,知识中心论的课程设计与社会中心的课程设计在历史的不同阶段时有混淆或模糊,不同的只是表现的程度。

在英国,18世纪和19世纪,文法学校强调科目课程中心,所以英国人经常说小学教师是教孩子,进入初中就是教科目了,不教人又不教科目的教学是看不到的。

在英国的现代中学,则过于强调社会中心的知识课程建构。

19世纪的综合学校,究竟是社会中心还是科目知识中心,教师似乎变得很模糊了。

不过在初中,儿童中心的课程知识观却很少受到指责。

儿童中心的课程知识建构,是针对19世纪教育中的非人道和专制教育而出现的,这种知识课程强调的是“兴趣”。

社会知识中心的课程观则强调知识的社会变化和适应性。

到了20世纪,西方社会注意到了课程知识里的“市场”因素影响,这种课程知识观照顾了儿童的个体习性与教育的社会权利。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1、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

2、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倡导全人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研究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新课程的内容选择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研究与发展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三个原则。

4、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

(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5、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互动性与互惠性。

6、新课程发起的研究体式格局自主研究、合作研究、探究研究。

改变交往的基本属性是曩昔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研究体式格局。

7、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

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8、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9、新课程突出研究方式的变革养。

10、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11、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与价值观。

13、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4、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

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5、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研究体式格局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研究体式格局,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研究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试论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_兼论我国十年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及其论争_龙安邦

试论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_兼论我国十年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及其论争_龙安邦

2012年4月第14卷/第4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Apr.2012Vol.14No.4收稿日期:2011-03-09基金项目:国家“211工程”项目子课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与教学创新研究”(GJA094002)之“新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研究”作者简介:龙安邦(1983-),男,广西博白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范 蔚(1964-),女,四川乐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试论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兼论我国十年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及其论争龙安邦,范 蔚(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摘 要: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的根本依据和理论起点。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基础性等特点。

一般地,课程改革的牵涉面越大,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越大,对理论基础的依赖性越强。

新课改对理论基础是强依赖性的,但课程改革的设计者和推行者对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避而不谈,造成了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隐晦和凌乱,影响了新课改的理论辩护和实践推进。

课程改革不但要注重理念的阐释和实践操作的指导,同时也要注重理论基础的选择、理论体系的建构和论证以及在理论上的宣传和普及,使课程改革获得健全的理论和实践的“两条腿”,这样才能让课程改革走得更稳更有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12)04-0021-06 我国新课改走过了十年的历程,收获了许多成果,也产生了许多疑惑和争论。

在这些疑惑和争论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国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深化了我们对新课改的认识。

但笔者认为,目前为止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仍然不够深入全面,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局限于试图澄清本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而没有在原理上对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论证理论基础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意义和作用机制,把对本次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思考和讨论放在一个坚实的、更广阔的理论框架内进行。

试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试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试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安徽省徽州师范学校金水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做指导,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不例外。

笔者认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心理学基础概括起来有三大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另外,笔者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对本次课改进行了一次哲学反思。

一、建构主义理论要对新课程改革进行理论分析必须首先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为什么要把“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为什么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些意向和做法的心理学理论依据是什么?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不是所谓单向的主体对客体刺激的消极接受和被动反映(S→R)的过程,而是刺激、反映双向作用(S←→R)的过程。

后来他又进一步强调:认识是“S→AT→R”的过程,这里的S是客体的刺激,A是同化作用,T是主体的认知结构,R是主体的反映。

也就是说,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并不能直接对客体作出反映,而是将客体纳入自身的认知结构,然后才能对客体作出反映的。

与传统教育观念中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相反,建构主义者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即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

在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之上,建构主义的另一代表人物维果茨基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

与建构主义相关的重要人物还有美国的教育心理家布鲁纳,他也反对行为主义者以强化为主的教学,认为那种程序式的教学只能导致学生的呆读死记,而不能启发学生在另一种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布鲁纳强调认识是在旧知识结构之上建构新结构的过程,所以力倡“发现法学习”。

布鲁纳说:“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尽管学生所要获得的知识,大多都是人类已知晓的事物,但如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可称作是一种“发现”。

《新课程》要点

《新课程》要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复习材料一、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上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

2.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

3.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

4.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和基本价值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行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6.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7.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代替过往的教学筹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重视科学探究教学,提倡交换与合作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利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着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治理的创新,强调履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8.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9.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养。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11.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力与实践能力。

1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3.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民众教育”。

14.“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15.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教育功能观的转变,教师观的转变,学生观的转变,教学观的转变,评价观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新课改中各家所追求的“直接理论基础”,应该是课程与教学论层面的理论基础,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基础上,综合多学科理论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这个直接的理论基础只能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这是由其指导思想和哲学层面的理论基础决定的。

这种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基础上,吸收了古今中外优秀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课程与教学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它就是教学认识论。

至于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实用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西方新理论”在新课改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个人全面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这些“新理论”进行解读、批判、改造、借鉴,既不能采取简单拒斥,也绝不能简单搬用、套用,更不能说它们是我国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尤其哲学界,都已经认识到这些西方哲学思潮在反对科学主义的本质主义、客观主义、理性独断的同时,自身又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和多元主义等巨大局限性。

部分提倡我国课程创新“概念重建”的专家,对待这些“新理论”却采取了简单化态度,并存在严重误读和随意发挥的现象。

只看到这些“新理论”合理的一面,却无视其局限性。

否定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有用性,混淆知识的社会生产过程与个人知识的形成过程,把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的“社会共建”理解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个体间沟通,把个体知识与社会知识之间的辨证作用理解成是师生个体之间的协商对话。

并认为“建构”就要通过实践或直接经验,“对话”就要进行问答,“沟通”就要“互动”,“互动”就要真的实践行动而不是课堂教学的讲解和理解活动,以此来为否定课堂讲授、强调活动课程进行辩护。

这种误读、误译与其所倡导的后现代主义教学观以及激进的建构主义知识观结合起来,被当成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就难免会误导中小学新课改的理论与实践,也就难怪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会形成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了。

新课程课改模式的理论依据

新课程课改模式的理论依据

新课程课改模式的理论依据1、人本原理人本原理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其核心内容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求正视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与人格尊严,唱导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张扬。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活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2、参与—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进入最优化的境界,得到最充分的提高。

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的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同等的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3、智商激活论智商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它的特点是大多数人的智商几乎一样,智商本身没有积极性;情商包括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毅力、个性、行为、习惯,它的特点是人与人差别很大,本身具有积极性、主动性。

智商激活论认为要提高人的素质,最重要的是用情商去调动智商的积极性,情商就是潜力,挖掘人的潜力就是挖掘人的情商。

4、权变管理理论该理论要求管理者要掌握严中有宽、宽中有严、该严则严、该宽则宽、严宽得当的管理技巧,创造一种既民主和谐,又竞争激烈的管理氛围。

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可案此理论和谐管理学生。

5、集团管理思想为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把若干个个体当成一个整体集团来考核,来管理,从而促进个体间互相激励,水平相长,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管理办法,运用该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开学合理的考核,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6、动态发展性原理在研究过程中要体现发展的思想,变以往的静态教学模式为动态教学模式,形成不断发展提高的良性循环,给具体模式以弥补,改进,升华的机会,要求使用者掌握基本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变式运用。

7、建构主义理论课程实施绝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式学生在自身的经验、信念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汇总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汇总

《综合素质》重难点记忆口诀一、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

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新课改的教学观。

口诀:学习过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二、学生观。

口诀:二独一发⑴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⑶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三、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

口诀:你我他它(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四、教师职业道德。

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一一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一一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学生一一师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一一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5)为人师表一一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一一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1.学生观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两独一发”⑴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⑵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浅析新课程论的理论基础

浅析新课程论的理论基础

浅析新课程论的理论基础(一)新课程的哲学基础是新课程实施的科学指导思想首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决定了新课程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必然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不仅影响人的发展的性质和内容,也对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因此,新课程在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培养人才应具备的各种素质等,都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并且也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其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研究现代社会与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可以看出“人的发展的理想素质包括三个方面的规定:一是指人身心一切潜能的最充分发挥;二是指人的对象性关系的全面生成;三是指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

”不仅社会通过新课程来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且个体也是通过接受新课程作为自我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新课程在其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新课程的确立提供了哲学基础。

(二).心理学基础是新课程实施的心理保证心理学的许多理论,特别是心理内化学说以及个性发展学说是新课程实施的心理基础。

心理内化论认为,人的一切高级心理机能最初都是作为外部的人际交往形式表现出来的,后来由于内化的结果而转化为个性的心理过程。

不论哪种素质,几乎都是由外部的客体的因素转化而来,只是其程度不同而已。

这一学说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具有很高的价值。

它不仅是新课程的理论依据之一,也为新课程指明了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即在实施新课程时,应精心安排外部因素,强化学生的内化机制、重视内、外化相结合。

它还正确揭示了新课程过程中师生的地位与关系,即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内因,教师和教育过程中的其他一切因素一样,都属于外因。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这对新课程的正确实施无疑具有很大启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第一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B)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A)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B)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4.小孩子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孩子(A)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5.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

其中,幼儿园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B)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基本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6.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

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B)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7.小敏是个活泼、聪明的孩子,回答老师的提问总是又快又好。

有一次,老师提了个问题叫小敏回答,她却答不出来。

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小朋友说“她越来越笨了”。

小敏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他一定是在说自己。

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

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1.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

2.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包括倡导全人教育、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3.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三个原则,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而淡化“双基”精选则更注重对学生终身研究与发展的培养。

4.新课程的教学策略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5.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互动性与互惠性。

6.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方式为自主研究、合作研究、探究研究,改变过去单纯接受式的研究方式。

7.新课程的评价体系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的评价,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多样化、多维化。

8.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9.新课程突出研究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合作研究、探究研究的能力。

10.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1.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3.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

14.建立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的途径是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5.核心任务是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研究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研究。

16.教学活动设计要求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为了切实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资源的构建应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和建议重新组织,教学过程应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创新。

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包括基础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

教资考试资料——新课程改革(知识点汇编)

教资考试资料——新课程改革(知识点汇编)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汇编考点·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专题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

考点·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我们要注意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替代学生的一切或者学生的一切行为都要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

考点·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专题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考点·三维目标的内涵1.知识与技能(1)知识: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2)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

一般可分为四种:一是基本技能:如读、写、算技能;二是智力技能:如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推理等技能。

三是动作技能:如绘画、做操、打球等;四是自我认知技能:认知活动中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

2.过程与方法(1)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开发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2)方法: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情感: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

(2)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它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

(3)价值观: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这里指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靳玉乐艾兴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处在推广阶段,但当前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等涉及到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上有了不同意见的争论,这些争论将会对新课程改革的走向产生影响,必须正确对待和引导。

是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还是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科书的更换”等技术层面的革新,而是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深化。

二十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课程改革。

第一次改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改革的理论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第二次课程改革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第三次课程改革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新兴的建构主义。

我国正在进行第八次课程改革,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真理观、知识观为强调发展儿童自主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肖川:《知识观与教学》,《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1期)建构主义是对传统的学习观、知识观、课程观的一种挑战和超越。

——钟启泉:《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和非线性模式》,《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现代课程改革真正的挑战不是古典主义者依据理想的知识标准所开展的批评,而是后现代主义者试图使知识接近社会经验的课程革命,因为后现代主义者的理想更接近求知者的生活经验。

———周勇:《现代课程改革的知识重建思路与挑战》,《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1期在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我们又隐隐约约能见到杜威的影子。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是一些学者言必称的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吗?或者是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或者是所谓“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多元综合?没有谁做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在理论基础上显得含混不清,会导致改革实践的不知所措课程的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对话,是一个需要我们行动、对话和合作、回荡着多元声音的生机勃勃的领域。

课程改革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理论养分,综合各种教育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就可以是模糊的。

魔法记忆:新课程改革之理论基础、核心理念和具体目标

魔法记忆:新课程改革之理论基础、核心理念和具体目标

魔法记忆:新课程改革之理论基础、核心理念和具体目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魔法记忆:新课程改革之理论基础、核心理念和具体目标目前,各省市的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即将到来,而特岗考试中涉及到的一个比较大的分值比重的题型便是简答题。

新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

新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

新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作者:王玥霞来源:《教育教学论坛·上旬》2011年第12期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对社会起到积级发展作用的各类有用之才,如何培养便是新课改的具体措施,其中最首要的问题便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结合社会及个人的特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三个面向;认识论新课程的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

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

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

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正是如此,从而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的新课程改革,这将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对新课程的认识(一)新课程改革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有关课改理论的几个问题(教师中心稿)】新课改的三大理论基础

【有关课改理论的几个问题(教师中心稿)】新课改的三大理论基础

《【有关课改理论的几个问题(教师中心稿)】新课改的三大理论基础》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学习理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理,、课知识不是唯正确答案学生学习是我理基础上检验和调整程,我们课堂教学要加强思维训练目是要学生学习掌握思维方法而是要培养学生良思维品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学习理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理;、学实质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吸收程而是学习者己主动地建构知识义程这程是不可能由他人所替代每学习者都是其现有知识验和信念基础上对新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从而建构起己理而原有知识验系统又会因新信息进入发生调整和改变这种学习建构方面是对新信息义建构又是对原有验改造和重组、课知识不是唯正确答案学生学习是我理基础上检验和调整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课知识仅仅是种关各种现象比较可靠假设只是对现实种可能更正确地释而不是唯正确答案这些知识进入体验系统被接受前是毫无义可言只有通学习者新旧知识验反复双向相作用才能交媾其它义所以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不是象镜子那样反映呈现而是理基础上对这些假设作出己检验和调整课堂学生头脑不是块白板他们对知识学习往往是以己验信息背景分析其合理性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因关知识学习不宜强迫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能满足教条式机械模仿与记忆不能把知识作预先确定了东西让学生无条件地接纳而应关学生是如何原有验基础上、新旧验相作用而建构知识含义3、学习要走向思维具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批判了传统课堂学习情境化做法而强调情境性学习与情境性认知他们认学校常常人工环境而非然情境教学生那些从现实抽象出般性知识和技能而这些东西常常被遗忘或只能保留学习者头脑部旦走出课堂到实际要便很难回忆起这种把知识与行分开做法是错误知识总是要适应它所应用环境、目和任因了使学生更学习、保持和使用其所学知识就必须让他们然环境学习或情境进行活动性学习促进知与行地结合情境性学习要给学生任要有挑战性、真实性任稍微超出学生能力有定复杂性和难让学生面对要认知复杂情境使与学生能力形成种积极不相匹配状态及认知冲突学生课堂不应是学习老师提前准备知识而是问题探程从具体走向思维并能达到更高认识水平即由思维走向具体、有效学习要合作、定支架支持下展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学生以己方式建构事物义不人理事物角是不这种不存统标准客观差异性身就构成了丰富通与他人讨论、助等形式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超越己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地理事物看到那些与己不理检验与己相左观念学到新东西改造己认知结构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学生交合作学习不断地对己思考程进行再认识对各种观念加以组织和改组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会逐渐地提高学生建构能力而且有利今学习和发展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必要信息和支持建构主义者称这种提供给学生、助他们从现有能力提高步支持形式支架它可以减少或避免学生认知不知所措或少走弯路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制带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途径将会影响到学校教育各方面策比如学生是应该按能力分班或分组还是应该将不组学生混合起;如何评估学生学习表现以及评估容;选取学校位置方法;挑选教师标准;教师培训;课程和学习材选择等等任何这些方面变化都会产生重影响而所有变化综合起产生影响则是激动人心教与学变化要教育领导部门组织和运行等方面从传统计划型、控制性强特挣脱出这些改革将会导致教育领导部门机构组成、不部门以及不级别信息沟通、对学校、政策制定、权威机构选择和分布等各方面发生重变化从而更促进学生学习三、教学如何摆正探究性学习位置?《语课程标准》是以积极倡导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形式出现那么怎样教学摆正探究性学习方式位置?学阶段怎样才能更落实探究性学习精神呢?学习可以说是从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没有到有从旧由到新有程这知、不会和没有可能是世界上人都知都不会都没有长期以学生所习惯学习程便是有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东西传授给己通常做法是教师训练下步步靠近现成答案或者干脆等教师把答案告诉己花功夫背下;再就是跟着老师按设定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有别人设计技能和方法这样接受性学习当然还是要但是它产生被动性、定程上强制性和简单重复性等不利因素也是要加以改变这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新型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已习惯了接受性学习外学会探究性学习我们要鼓励和助学生己探究问题探问题方法寻答案;要鼓励和助学生探尝试采用不方法摸适合己获取新知识和能力途径这新知可以是对所有人都是新;也可以是对别人并不新而对这些学生却是新学生通己探究获得答案可能跟已有答案致也可能跟已有答案不致这不致有可能是学生到答案错了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讨论让学生反思己探究程和方法出导致错误原因;也有可能学生所到答案也是对是另种答案罢了说明这问题身答案就不止学生探究确实有了新发现要鼓励学生敢说出跟别人不想法包括跟教师不想法;要支持学生现成答案外探寻到新尝试有些学校对探究性学习存着认识上误区认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和科研人员样搞发明创造撰写论论著因些学校里由教师和少数学生组成课题组攻关争取探究性学习活动评比获奖却把多数学生撇边这种现象应该扭要明确倡导新型学习方式立所拨正实施探究性学习目标要培养全体学生探究识和探究习惯让学生这样学习体验探究程和方法体验探究获得新知和能力乐趣四、思维品质思维就是思考它是事物质属性和部规律性人脑反映它属认识高级阶段思维有两特是接性二是概括性所谓概括就是思想上将许多具有某些共特征事物或某事物分出般、共属性、特征结合起概括程把别事物质属性、推极类事物质属性这程也就是由别通向般程我们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应该把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作重思维和语言是紧密相系人思维总是借助语言材进行换句话说人主要是用词思维当我们进行思考总是要向己提出问题拟定种种假设做出各种判断这些都要运用词并按照定语法规则把它们系起没有这样言语活动也就没有人思维分析综合是思维基程分析是思想上把对象或现象分成各组成部分或别属性综合是思想上把各组成部分或别属性两合整体我们认识某事物总是不断对它进行分析和综合例如识教学既要分析笔划、笔顺和偏旁部首讲词构成又要把词作整体讲它音和义人思维能力发展既从般规律性又反映出性差异性这种性差异体现思维智力特征方面就是思维智力品质这种品质方面实问题实践形成另方面他又直接影响新问题我们课堂教学要加强思维训练目是要学生学习掌握思维方法而是要培养学生良思维品质通常学生思维品质和差异有下几方面、思维深刻性思维深刻性又叫作抽象逻辑性他是切思维品质基础感性材思维程提炼人脑认识突变产生概括是人们抓住了事物质认识事物规律性具有思维深刻性品质人能从别人看是简单甚至不屑顾现象看出重问题从揭露出重要规律与相反思维肤浅人常被些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问题质不善深思熟虑往往凭知半就下结论、思维广阔性广阔性是指人思考问题能全面地看问题思路宽广着眼事物系和关系从多方面分析研究出问题质也就是说能从多角、多层次上分析研究问题思维广阔性依赖人要有丰富知识验做储备相反思维狭隘人往往根据知识或有限验思考复杂问题显然这是不容易得到成功3、思维敏捷性思维敏捷性就是思考问题快而准能短对问题作出迅速而正确分析和判断与敏捷性相反是是思维缓慢而迟钝二是虽然思考问题速很快但是往往不合情理这都是思维质量不高表现、思维灵活性思维灵活性是指能够根据客观条件发展与变化及改变先前思维程寻问题新途径它有以下几特⑴思维起灵活能从不角、方向、方面、运用多种方法问题⑵思维程灵活从分析到综合全面灵活综合分析;⑶概括迁移能力强运用规律觉性高⑷善组合分析伸缩余地⑸思维结往往是多种合理而灵活结论这种结不仅有量不而且有质区别与思维灵活性相反是思维僵、呆板客观变化了情况下思维不能随着发生变化或固执己见或爱钻牛角尖等5、思维周密性所谓思维周密性是指人思考问题候能做到精细、周到、全面没有漏洞不疏忽与周密性相反是虽然思考问题能做出正确分析判断乃至有定深刻性和灵活性但并不周全粗枝叶有漏洞所以影响问题6、思维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是指人善根据客观事实和观检己思维及其结正确性具有思维批判性人对己所遇到切人和事能根据定原则做出正确评价;处理问题能够客观考虑正反两方面见既能坚持正确见又能放弃错误想法缺乏思维批判性人往往走两极端或者以是或者是人云亦云他们常常把假设当真理主观恃骄傲;或者轻信轻疑没有主见随波逐流五、课堂教学特殊地位、从教学上看课堂教学占据学生长据统计学生受完普通教育要上万节课;名学生908%校是课堂上可见课堂教学是学生生活主要容占据了他们学生代部分宝贵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生命力只有师生们生命活力课堂上得以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学生们培养和教师成长课堂教学才有真正生活、从教学形式上看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主阵地至今日课堂教学仍然是世界各国学校教育主要形式仍然是人才培养主阵地仅我国每天就有数以千万计课课堂教学进行3、从教学功能上看不课堂教学水平带不教学效天下极少蠢才世上多良师是是课堂教学可不老师上课却带了不教学效这是什么?教学是科学艺术课堂教学具有多功能性高质量课堂教学不仅会使学生爱学知识掌握得而且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提高智力得到发展健康人格也会得到培养反低质量课堂教学不仅能力教学目标、思想品德教学目标不能实现就是知识教学目标也难以落实、从教学效率上看不课堂效率会带不学习担减轻学生重学习担还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课向5分钟要质量可是违背教学规律教学情况下老师们工作重心出现末倒置现象他们没有更多和精力用认真备课、上课而是把主要和精力放批改、课外辅导和应付频繁考试上这就造成了教学程恶性循环六、要实现课堂教学优化怎样才能抓课堂教学质量?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主要应抓什么问题呢?优化课堂教学程是实现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效途径也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课堂教学程优化应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容、优化教师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要变七种观念树立七种识①由重传授向重发展变树立目标识;②由重统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变树立性教育识;③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变树立主体识;④由重结向重程变树立训练识;⑤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变树立反馈识;⑥由居高临下不和谐向平等融洽变树立情感识;⑦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性化变树立特色识)、优化教学目标(要全面、具体、恰当、准确)3、优化教学容(要突出重、突破难、以简驾繁、化难易)、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要面向三实际教材实际、学生实际、教师实际、灵活多样性)5、优化教学程序(要思路清晰、层次结构合理、形成系紧密多教学板块)6、优化教师教学基功(要提高驾驭课堂能力)7、优化作业(要设计合理)8、优化教学管理七、多元智能理论与成功智力学说加德纳将智力定义问题或生产具有某重或多种化价值产品能力他对智力持多元观由他提出人类至少具有7种到8种智能如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我认知智能以及然智能等多元智力说实质并不将智力分成7种或8种或更多种而是试图通扩学习容领域与知识表征方式促进以往被忽视智能开发充分发掘每人身上隐藏着巨潜力从整体上提高人智力素质加德纳己也曾说多元智力说是开放系统被识别出智能类型还会增加但是他所以要开列出职能目录其图借助这样份整合智能清单将每种相关智力理论局限性降到低限并使其整合智力框架增强其长处斯腾伯格提出成功力学说将成功引入致力研究围试图从智力活动产品现实生活成功与否角评价智力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分析性智力是种问题、制定策和评判思维成能力创造性智力是种能超越既定容产生新异有趣思想能力实践性智力是种将理论化实践将抽象思想化实际成能力智力三方面协调与平衡是增强人创造力并促使人生活成功保证我们认上述两种智力学说重和将从深与广两方面完成对传统智力理论超越它们可以作整体开发、全面更新与评估人智力程理论依据并由构成课程与教学改革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靳玉乐艾兴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处在推广阶段,但当前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等涉及到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上有了不同意见的争论,这些争论将会对新课程改革的走向产生影响,必须正确对待和引导。

是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还是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科书的更换”等技术层面的革新,而是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深化。

二十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课程改革。

第一次改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改革的理论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第二次课程改革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第三次课程改革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新兴的建构主义。

我国正在进行第八次课程改革,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真理观、知识观为强调发展儿童自主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肖川:《知识观与教学》,《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1期)建构主义是对传统的学习观、知识观、课程观的一种挑战和超越。

——钟启泉:《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和非线性模式》,《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现代课程改革真正的挑战不是古典主义者依据理想的知识标准所开展的批评,而是后现代主义者试图使知识接近社会经验的课程革命,因为后现代主义者的理想更接近求知者的生活经验。

———周勇:《现代课程改革的知识重建思路与挑战》,《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1期在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我们又隐隐约约能见到杜威的影子。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是一些学者言必称的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吗?或者是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或者是所谓“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多元综合?没有谁做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在理论基础上显得含混不清,会导致改革实践的不知所措课程的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对话,是一个需要我们行动、对话和合作、回荡着多元声音的生机勃勃的领域。

课程改革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理论养分,综合各种教育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就可以是模糊的。

我们认为,如果明确地以某种理论作为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那么就应该将理论基础进行完整、系统和深入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改革者所设想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等基本的课程理论体系,课程专家对课程改革的参与,主要目的也就在此。

前一段时间发生的有关“轻视知识”思潮的争论,其目的也是为明确或澄清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如果在理论基础上显得含混不清,就会导致改革实践上的不知所措。

我们并不赞同以理论的多元性来模糊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我们认为: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具体说来,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认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哲学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是直接的教育理论,但它是我们所依赖的哲学基础。

半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一直写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上,它的不变性、一贯性正表明了这种方针的生命力。

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这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马克思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改革不可动摇的理论基础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

应该指出的是: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和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并不排斥对其他理论的吸收和借鉴,西方的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这些思潮从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角度,都可以给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很多的启发和帮助。

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不是所谓的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而是历史选择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

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才是有生命力的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是一样,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条件出发。

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产生的土壤均是在教育水平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国民的知识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比较高。

植物的移植尚且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气温、土壤条件,理论更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现实条件才能进行“移植”。

举例来说,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论在西方的产生有它特有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后现代主义是基于对人类理性的抗争,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不满,是源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高度发达的科学理性和过于严密的社会理性的怨恨。

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广大人民的整体文化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都还急需提高,离开这些现实条件妄论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只不过是理论研究者的自娱自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实践条件上,不能盲目地将一些国外的理论进行翻译和组装之后就成为我们进行改革的理论基础,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条件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脱离传统和现实的推倒式革命,会给教育带来严重的后果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从我国的教育传统出发,吸收我国教育传统中的精华,不能不讲传统,与传统一刀两断。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谨慎处理好继承与超越的关系,完全脱离传统的超越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因为改革不是革命,革命是推倒重来,推翻原来的基础和传统,我国当代教育史上有两次“教育革命”,即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育革命”,这两次革命就是脱离了传统和当时现实情况的推倒式的革命,历史已经证明,这两次革命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甚至灾难性的后果。

(刘硕:《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因此,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该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如果不考虑中国的教育传统和现实情况,另起炉灶,割裂革新与传统之间的联系,将国外的改革经验和成果直接应用到我国的课程改革,并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我国并不是课程理论的源发国家,已有的课程理论,无论是结构体系还是基本观点大都是对国外课程理论的借鉴。

毋庸置疑,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有丰富的课程理论,对国外的课程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国家、不同派别的课程理论非常必要。

然而,借鉴并不是移植照搬。

所谓借鉴,指的是拿别人的事作为镜子,以便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新华词典编写组:《新华词典》,第42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可见借鉴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吸收别人成功的经验,另一个是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

我们借鉴国外的课程理论,需要有一种批判的眼光:首先,在看到国外课程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看到国外课程理论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也就是说,国外的课程理论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要存精华而去糟粕;其次,即使是先进的课程理论,也未必能用来作为我国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任何课程理论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实践条件,不是所有先进的课程理论都是适用的。

因此,我们要批判地借鉴国外的课程理论和经验,梳理我们传统的课程思想,吸收国外一些先进的课程理念,在自身传统的基础上,以本土化的方式澄清各种概念、观点,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论体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然借鉴了国外很多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经验,但这些理念和经验的应用必须建立在中国的现实国情基础上,我国不是经济、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从整体水平来讲,我国广大人民的文化水平还比较低,掌握科学知识的专门人才数量还少,在总体人口中的比例还很小。

从社会的宏观背景来看,我国还处在现代化进程之中,科学和科学精神发展得远远不够。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研究述评《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4期作者:吴永军宁婷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引起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而事关课程改革成败和基本方向的理论基础问题更是引起了人们的激烈争鸣。

本文试图对国内学者有关理论基础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后续该项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一、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对收集到的论文及相关著作进行详细而深入地分析。

笔者带领4位研究生通过《全国报刊索引》和“中国期刊网”的检索,经过三个月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出2003年到2007年的相关论文有240余篇,其中登载于核心期刊的有130余篇。

笔者对此进行编目,在泛读、统计研究主题的基础上,再从20余种核心期刊中筛选出100篇论文进行详细阅读和分析。

与此同时,笔者还兼顾了少量来自非核心期刊的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分析以及对已出版的相关学术专著的相关章节进行分析。

分析发现,许多文章主要涉及理论基础是什么、理论基础是否符合中国国情、理论基础是否继承了传统等三方面内容。

对此,笔者主要围绕这三方面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一)理论基础概念的界定什么是理论基础、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有什么不同等问题,都是在讨论课改的理论基础时必须首先明确的。

从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大多数学者均认识到了在新课改理论基础的争论中,存在着概念含糊不清与混用等现象,但很少有学者对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概念作详细的区分。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将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等同,认为应在意识形态层面上进行探讨。

靳玉乐、艾兴认为:“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1]显然该文将两者等同而用。

第二,认为理论基础应在哲学层面上探讨。

罗槐认为应从哲学层面来探讨理论基础,这里的“哲学”指“居于统领…多元性‟地位的更高度概括性的哲学理论。

”[2]高天明认为,在讲课改的理论基础的时候“不能够泛泛搬用马克思的认识论”,“认为似乎应该在课程哲学上多做些具体和深入的探讨”[3]。

第三,认为理论基础应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探讨。

和学新认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都有理论依据的功能,但在具体使用上具有层次上的区别[4],“…指导思想‟更多是从事物或事件发展或运行的宏观层面来使用,指事物或事件发展或运行要遵循的原理、原则或方法论层面的东西,…理论基础‟更多是从事物或事件发展或运行的中观或微观层面来使用,一般指具体的理论依据。

”[5](二)关于新课改理论基础的争论1、理论基础是什么2005年5月28日,靳玉乐、艾兴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的文章,文中阐明了对新课改理论基础的看法,随后《中国教育报》又相继推出相关的两组文章,自此以靳玉乐、艾兴的文章为引子,以《中国教育报》为主要平台的关于“课改理论基础是什么”的论争由此展开。

论争主要围绕以下两点展开:一是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是否“含糊不清”。

靳玉乐等认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显得“含混不清”,并没有谁对“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作出明确的回答,这会导致“改革实践的不知所措”[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