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分配律》说课
《乘法分配律》是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二、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法。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首先,利用课件“学校购买课桌椅情景”引入:一张课桌65元,一把椅子每把35元。
问题:买35套这样的课桌椅,一共要付多少元?
这样引入目的在于创设一个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并主动积极的带着自己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课堂。
2、解决问题,感知规律
(1让学生合作完成,男同学解答问题①得到65 X35+35 X35=3500 (元)。
(2)通过分析,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样的,两个算式应该相等。即:65 X5+35 X5= (65+35 ) X5。
(3)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主动参与探索,从而发现规律。在学生独立解答的过程中,我会重点引导学生感悟问题的解决,体会规律形成的过程。
3、检验规律,建立模型
(1)由学生独立完成,有7X2+3 X和(7+3 )X2两种算式,通过分析,形成两个算式相等的共识,即7X2+3 X2= (7+3 )X2。
接着问学生,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写出类似的几组算式,建立初步的
概念。
(2)小组合作,说说这样的算式所蕴涵的规律。
(3)出示乘法分配律公示字母来表示。
这个活动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引导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含义,让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并且培养了学生初步归纳推理的能力。
(a+b)Xc=a Xc+b Xc用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和乘第3个数,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和第3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数学毕竟不是生活经验的“照片”,而是对生活经验进行重组、加工,逐步抽象打造成数学模型,让学生有所感悟,在感悟中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小结规律,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4、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 32+25) X4= ( )X4+ ( )X4
②48 X12+52 X12=( + ) X ()
(教学设想:这一组练习,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轻松解决,这样既巩固了 新知,又及时反馈了学生的掌握情况)
(2)把相等的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讨论:第②、④、⑤这3道小题,为什么不用等号连接?要使等号两边算式 相等,应该怎么改?在练习中难点得到突破。
(这组练习稍难,特意设计一些易错题,让学生在判断比较的过程中,加深 理解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乘法分配律)
四、 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规律发现后,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 体验规律的应用价值,在巩 固联系阶段,我设计了丰富有趣的练习,并且层次不同,鼓励同学们大胆尝试。 这个活动的设计,不仅巩固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而且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 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 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五、 纵观说课全程
在整个教学中,我力求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 在观察、猜 测、比较、归纳、验证、总结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期望能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陶如义
2017.11.20
《相等的分数》说课
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和比较同分子分数的 大小的方法,对于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学生也已经能熟练地掌握和应用。 教材安排这节课,是意图利用分数墙对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进行整理, 直 观建立起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计算的统一模型。由于知识点自身难度较大,且 不是新授知识,所以对学生来说可能缺乏挑战性,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我考虑创设了阿凡提分地的故事情境,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出发,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根①28 X68+28 X32 购(25+6)X4 ③ 35 X(18+26) 24+35 )X5 ⑤(75X125)X8
28 X(68+32) 25 X6+4 X6 35 X18+35 X26 24+35 X5
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了试跳、决赛,中途产生意外的情节,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解决跳远比赛中发生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对学生已掌握的有关分数的知识进行了巩固,而且以分数墙为依托,引出《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分数大小比较、分数加减计算、相等的分数的整理这三个知识点的探究,使学生直观、统一建立分数大小和加减法计算模型的过程由懵懂模糊而不断清晰。而期间的一些环节,诸如:找相等的分数思维过程的呈现,相等的分数中分子、分母变化规律的探究和发现,也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发现相等的分数中分子、分母变化规律这一环节,教材中没有安排,也不做要求。但是,不同的个体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不会满足于在分数墙上发现相等的分数,他们感兴趣的是这些分数怎么会相等的,其间有没有一定的规律。于是老师可以顺水推舟为他们搭建研究的平台,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共同讨论,共同探究,使他们的好奇之心得以激发,好学之心得以激励,最终使得学生懂得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重要的知识,也使学生的好胜之心得以满足,增加了他们学习成功的经验和信心,同样也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思维。当然,这节课不作为必须掌握的知识,但对整体而言,只要能在分数墙上发现相等的分数即可。最后的选择性练习,也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发展水平,但我认为,能让学生提前懂得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去解决分数的相关问题,还是有很大必要的。
陶如义
201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