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同步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称为盐;叫做中和反应。

答案: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答案:和结合生成水

3.人的胃液呈性。污水中的含酸量超标时,可以利用进行中和处理。答案:酸熟石灰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做酸碱中和实验时,取一支试管,倒入2 氢氧化钠稀溶液,再滴入1—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然后用逐渐滴入稀盐酸,同时不停地,直至溶液恰好变成色为止。此时试管内溶液的比滴加稀盐酸前一定。

答案:胶头滴管振荡无减小

2.(2010山东邹城中考模拟)在实验室用15 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完成该实验必须使用的仪器是:。

(2)要判断氢氧化钠恰好被盐酸中和,需要加入试剂,观察到的现象是。

(3)要从中和后的溶液中获取氯化钠晶体,应进行的操作是:。

答案:(1)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或“量筒、锥形瓶、胶

头滴管”)

(2)无色酚酞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

(3)蒸发、结晶

3.往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完全中和时为止,溶液的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思路解析:酸的小于7,故开始的时候溶液的小于7,加入后,酸碱中和反应开始,溶液的酸性减小,则溶液的逐渐增大,当与完全中和时呈中性,而中性溶液永远不会大于7。

答案:B

4.将下列不同的各组溶液混合,得到溶液的可能为7的是( )

3 4 11 7 C6 8 0 5

思路解析:为7的时候溶液呈中性。A中两个都是酸,则混合后也是酸,不可能为7;B中一个是碱性,一个是中性,混合后是碱性溶液,故也不可能是7;D中都是酸,同A。

答案:C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B.铜和氯化银反应生成银和氯化铜

C.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D.酸跟碱作用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思路解析:氯化银不溶于水,不与铜反应;浓H24滴在皮肤上,应先用布抹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溶液。

答案:

6.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能够达到除掉杂质目的的是( )

中混有少量23 24中混有少量3

C.铜粉中混有少量铁屑3中混有少量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除杂问题,对于除杂问题,要遵循除杂不引入杂质的宗旨。A中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B中引入了氯化钙,C 中铜不和稀盐酸反应,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过滤就可以得到铜单质,D中引入了氯化钾。

答案:C

快乐时光

化石

地质系学生做野外实习,一个学生碰巧发现了一块大化石。讲师甲说这是一块树木化石,讲师乙坚持是一根恐龙腿骨。双方争论不已。学生们不知道是谁说得对,但是他们知道两位讲师都要给他们的实习报告评分,于是一个聪明的同学在报告上写,发现的是恐龙的木腿。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下图中的四个图象分别代表对应的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

B.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过量烧碱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

C.向盛有10 g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水配成100 g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

D.将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稀释至10%,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变化

思路解析:B中不应是一开始就产生沉淀,而是全中和掉了稀后才产生沉淀()2;C中w()最后应为10%;D中W()不变。

答案:A

2.(2010山东嘉祥中考模拟)向一定量的()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4,与反应有关的变化关系用下图表示,其中错误的是( )

思路解析:()2溶液中滴加稀H24后其应由高逐渐下降。

答案:D

3.简答题: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若能,写出化学方程式。

(1)—

(2)3—

(3)K23—

(4)3—

思路解析: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一般为复分解反应,判断反应能否发生,关键看该反应是否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看生成物中有没有沉淀、气体或水,反应物的可溶性是否符合要求。复分解反应对反应物可溶性的要求可以总结为酸碱、酸盐一般行,盐碱、盐盐都要溶。有的同学不太注意盐和碱、盐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对反应物要求全部是可溶的。

答案:(1)2O

(2)3↓+ 3

(3)K23+22↑+2 H2O

(4)3≠(不反应)

4.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①222

②22O

③ + H244+ H2O

④4+ 2()2↓+ 24

⑤()2+ 22+ 2H2O

5.写出由石灰石、碳酸钠和水作原料制备氢氧化钠的各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答案:

①32↑

② + H2()2

③()2233↓+2

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可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解释的是( )

①用汽油洗掉衣服上的油污②用纯碱除去面团因发酵产生的酸味③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④家族中熬骨汤时,加入少量食醋可以增加汤中的钙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思路解析:①中油污可以溶解在汽油里,利用的溶解性是物理性质而不是化学性质;②利用纯碱可以和酸反应而减少酸味;③大理石耐磨实用,是其物理性质;④加入少量的食醋可以和骨头里面的钙盐结合生成溶于水的钙盐,从而减少钙的流失。

答案:B

7.某海边化工厂利用海水中含有氯化镁,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产纯净的氯化镁,主要生产流程如图:

请写出(1)—(4)的操作或生产方法。

思路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如何从海水中把镁离子富集并提纯。富集需要生石灰,可以把海水中的镁离子变成沉淀,富集镁元素需要的生石灰,由煅烧石灰石获得。然后根据要求把所得到的氢氧化镁用盐酸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