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管工程规范-配管
配管工程规范-管道上温度计安装规定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SLDI 333C06-2001 0 新制定全部顾英张彦天郑明峰2002.04.01修改标记简要说明修改页码编制校核审核审定日期2001-01-08 发布 2001-01-15 实施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管道上温度计安装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道上温度计的安装附图一工业内标式玻璃液体温度计在管道上垂直安装图附图二工业内标式玻璃液体温度计在管道上斜45°安装图附图三工业内标式玻璃液体温度计在弯头上安装图附图四热电偶、热电阻在管道上垂直安装图附图五热电偶、热电阻在管道上斜45°安装图附图六热电偶、热电阻在弯头上安装图附图七双金属温度计在管道上安装图附图八温包在管道上安装图工作规定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SLDI 333C06-2001实施日期:2001-01-15 第 1 页共 4 页管道上温度计安装规定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管道温度计的安装设计。
第1.0.2条在管道上安装的温度计取源部件应符合有关配管材料等级设计规定,并应和工艺管道同时进行预制、安装。
第1.0.3条本规定仅对管道用温度计的安装形式予以说明。
具体安装要求应根据自控条件,配管专业与自控专业的设计分工参见专业分工规定。
第二章管道上温度计的安装第2.0.1条温度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介质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应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介质流束呈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
第2.0.2条热电偶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远离强磁场。
第2.0.3条温度取源部件在工艺管道上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与工艺管道垂直安装时,取源部件中心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垂直相交。
二、在工艺管道的拐弯处安装时,应逆着介质流向,取源部件中心线应与工艺管道中心线相重合。
三、与工艺管道成45°斜安装时,应逆着介质流向,取源都件中心线应与工艺管道中心线相交。
第2.0.4条在下列情况下安装温度计时应采用扩大管。
电气配管

1、配管的一般规定(1)金属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2)所有管口在穿入电线、电缆后应做密封处理。
(3)当导管埋入建筑物、构筑物暗配时,其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若是绝缘导管在砖墙上剔槽埋设时,还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
(4)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其壁厚不得小于2mm,埋深不应小于0.7m。
(5)室内(外)导管的管口应设置在盒、箱内,在落地式配电箱内的管口,箱底无封板的,管口应高出基础面50~80mm。
(6)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规范规定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7)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刚性绝缘导管,在穿出地面或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当设计无要求时,埋设在墙内或混凝土内的绝缘导管,应采用中型以上的导管。
(8)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在穿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时,也应采取保护措施。
(9)为了穿、拉线方便,当电线保护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或拉线盒。
1)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2)管长度每超过20m,有1个弯曲;3)管长度每超过15m,有2个弯曲;4)管长度每超过8m,有3个弯曲;(10)为了克服导线自重带来的某些危害,当垂直敷设电线保护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增设固定导线用的拉线盒。
1)管内导线截面50mm2及以下,长度每超过30m。
2)管内导线截面70~95mm2及以下,长度每超过20m。
3)管内导线截面120~240mm2及以下,长度每超过18m。
2、线管的选择表4.8 单芯导线穿管选择表(1)钢管的防腐处理对于非镀锌钢管,为防止生锈,在配管前应对管子的内壁、外壁除锈、刷防腐漆。
管子内壁除锈,可用圆形钢丝刷,两头各绑一根铁丝,穿过管子,来回拉动钢丝刷,把管内铁锈清除干净。
管子外壁除锈,可用钢丝刷打磨,也可用电动除锈机。
除锈后,将管子的内外表面涂以防腐漆。
配管工程规范-泵的配管规定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SLDI 333C06-2001 0 新制定全部顾英张彦天郑明峰2002.04.01修改标记简要说明修改页码编制校核审核审定日期2001-01-08 发布 2001-01-15 实施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泵的配管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泵的配管附图1-1 端部吸入、顶部排出泵的典型配管附图1-2 侧向吸入和排出泵的配管附图1-3 端部吸入、顶部排出泵的典型配管(带永久过滤器)附图1-4 旋涡泵的配管工作规定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SLDI 333C06-2001实施日期:2001-01-15 第 1 页共9 页泵的配管规定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中泵的配管设计。
公用工程的泵的配管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第1.0.2条泵的配管设计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配管材料等级的设计规定。
第1.0.3条当泵制造厂对其配管有特殊要求时,应满足制造厂要求。
第二章泵的配管第一节泵的一般配管原则第2.1.1条当泵布置在管廊下面时,进出管廊的配管管底距地面净距除应满足泵的检修外,不应小于3.5m。
第2.1.2条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应布置在泵和电机的上方。
第2.1.3条水平吸入管道要避免由于热膨胀而形成“袋形”。
第2.1.4条泵的配管要有足够的柔性,泵口承受的反力必须在允许范围内。
输送高温或低温介质时,泵的配管要经应力分析,配管形状和长度应在热应力允许范围内。
第2.1.5条配管时要考虑泵的拆卸,公称管径小于或等于40的承插焊管道在适当的位置需设置拆卸法兰。
第2.1.6条泵的吸入管道应满足泵所需净正吸入压头(NPSH),管道尽可能短和少拐弯。
当管道长度超过设备和泵之间的距离时,应请工艺系统进行核算。
第2.1.7条几台并列布置的泵的进出口阀门应尽量采用相同的安装高度。
当进出口阀门安装在立管上时,一般安装高度为1.2~1.3m,手轮方位应便于操作。
第2.1.8条泵的基础高出地面不应小于0.2m,其具体高度应根据泵进口处放净管的安装高度确定。
设计管道及配管规范

设计管道及配管规范引言在工程设计中,设计管道及配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管道及配管设计能够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故障发生。
本文将介绍设计管道及配管的规范,包括管道选材、管道安装、配管布局等方面的内容。
一、管道选材管道选材是管道设计的基础工作,选材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管道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进行管道选材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介质性质根据介质的特性(如温度、压力、酸碱性等)来选择耐腐蚀、耐高温、耐压的管道材料。
2.环境因素考虑管道所处环境的湿度、温度、腐蚀性等因素,选择适合环境的管道材料。
3.管道尺寸根据管道的流量、压力损失以及管道的结构尺寸来选择适当的管道尺寸。
4.经济性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较低的管道材料。
二、管道安装管道安装是管道工程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管道安装能够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1.管道布局合理的管道布局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便于管道的维修和检修。
在进行管道布局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管道之间的距离:管道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便于安装、维修和检修。
•管道的支撑与固定:管道应采用适当的支撑和固定方式,以确保管道的稳固性。
•管道的坡度:管道应设置适当的坡度,以确保介质能够顺利流动。
2.管道连接管道连接是管道安装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管道连接能够确保连接的密封性和强度。
•焊接:对于高压、高温或高要求的管道系统,采用焊接连接方式。
•螺纹连接:对于小口径、低压的管道系统,采用螺纹连接方式。
•弹性连接:对于需要吸收振动和位移的管道系统,采用弹性连接方式。
三、配管规范配管是指将管道与设备、容器等连接起来的工作,合理的配管规范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配管布局配管布局需要充分考虑设备、容器的位置和管道的连接方式,保证流程的合理和紧凑。
2.管道支承管道支承是配管工程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支承能够保证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支吊架的安装:根据管道的尺寸、重量和材质,选择合适的支吊架,并确保其安全可靠。
6.化学管路二次配管施工规范

六、化学管路二次配管施工规范1.工程范围2.材料及施工标准3.施工时间4.施工规范5.PVC配管6.PFA管施工要领7.SUS配管施工要领8.信号测试一工程范围:化学管路由已安装完成之阀箱中阀的出口端将管路及讯号线安装至使用机台的入口端,以此范围之二次配管工程为主。
二材料及施工标准:1.管材:A.Model I♦化学品种类:溶剂类(IPA、EBR)♦管路材质:SUS316L BA管。
♦配管方式:单层管。
♦弯管方式:Elbow♦管径:3/4”♦接管方式:阀箱出口端:以VCR或相同之其它方式接管。
♦机台入口端:只预留在机台内,不接管,由设备自行衔接机台。
B.Model II♦化学品种类:DHF,BHF,ITO-Etch 1,ITO-Etch 2,AL-Etch,Cr-Etch,TMAH♦管路材质:PFA管/ 40A C-PVC管。
♦配管方式:双层管。
♦弯管方式:直接弯管(不用Elbow)。
♦管径:内管为1” AND 3/4”PFA管。
外管为40A C-PVC管。
♦接管方式:内管:阀箱出口端:扩管式。
机台入口端:只预留在机台内,不接管,由设备自行衔接机台。
外管:阀箱出口端:使用40A C-PVC SOCKET固定。
机台入口端:使用40A C-PVC SOCKET固定。
C.Model III♦化学品种类:Corrosive solvent (Stripper-1,Stripper-2)♦管路材质:SUS316L EP管。
♦配管方式:單层管。
♦弯管方式:直接弯管(不用Elbow)。
♦管径:SUS316L EP管。
♦接管方式:外管:阀箱出口端:使用Clamp固定。
机台入口端:使用40A JIS 10K Flange固定。
2.讯号:●使用机台提供之讯号:需求讯号。
●供酸系统提供之讯号:系统供酸正常讯号。
●讯号线材质:PVC 绝缘线。
●外加导线管做保护。
3.施工之标准程序:●GSMC厂务在三天前发Inform sheet 给UIS。
电缆敷设与配管规程

电缆敷设和配管规程一、电缆敷设(GB 50168-2006)1、直埋电缆:⑴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⑵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保护板,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50mm,保护板可采用混凝土盖板或砖块⑶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栓,标栓露出地面以150mm为宜⑷回填土前,隐蔽工程应验收合格,回填土应分层夯实⑸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浄距,应符合规定1、电缆沿支架、桥架敷设⑴电缆沿桥架或托盘水平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⑵不同等级电压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高压电缆应敷设在上层⑶通等级电压的电缆沿支架敷设时,水平浄距不得小于35mm,沿桥架或托盘垂直敷设时,每层最小加装两道卡固支架⑷电缆穿过楼板时,应加装套管,敷设完后应将套管用防火材料堵死2、挂标示牌:⑴标示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型号、规格、电压等级及起止地点⑵直埋电缆进入建筑物、电缆井两端应挂标示牌⑶沿支架、桥架敷设电缆时,在其两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志牌。
直线段应适当增加标示牌二、桥架安装⑴横平竖直、标高符合设计要求⑵支点间距符合规范要求⑶连成整体,妥善接地(镀锌桥架、托盘、线槽的搭接处用螺母、平垫、弹簧垫紧固后可不做跨接地线。
非镀锌制品的金属桥架、托盘、线槽的搭接应用跨接地线连接成整体)⑷线槽内敷设的导线应按回路绑扎成束,并应适当固定,导线不得在线槽内接头,安装任何场所的线槽均须用盖板牢固⑸电缆可敷设在线槽内,但在桥架或托盘内不应直接辐射导线三、配管1、混泥土体内的钢管与铁盒:⑴钢管的内壁、外壁均应做防腐处理(刷防腐漆)。
若埋设于混凝土内,钢管外壁可不做防腐处理,但应除锈;采用镀锌钢管时,锌层剥落处应涂防腐漆⑵管口除毛刺,入箱、盒时需加护口⑶管的弯曲半径≥6D,弯扁角≤0.1D(D为管子外径)⑷SC20及以下钢管暗配时,宜作螺纹连接,管箍两端必须焊接跨接地线,但也可套管连接。
线管介绍及配管规范

线管介绍及配管规范第一部分线管介绍一、线管分类SC:焊接钢管TC:电线管(薄钢管)PC/PVC:硬质塑料管/聚氯乙烯硬管CT:电缆桥架CP:金属软管SR:钢线槽RC:水煤气管KPC波纹管二、线管解释1、焊接钢管SC管是钢导管的英文单词steel conduit 的开头字母缩写。
SC新的标准标注,同于原来的G,应该是电线管,(也就是通常说的厚壁电线管)。
TC管是薄壁电线管。
RC管通于原来标注的GG,是通常说的水煤气管。
以上通称焊接钢管。
2、非金属管PC/PVC硬质塑料管/聚氯乙烯硬管FPC半硬管KPC波纹管3、桥架CT是桥架敷设。
桥架分为金属桥架和非金属桥架,其中金属桥架分为防火桥架和普通桥架,金属桥架按照制作工艺分为盒式桥架和梯形桥架。
消防上一般使用金属防火桥架。
4、目前几种常见的金属线管KBG、JDG是薄壁电线管的一个变种,它属于行业标准标注,不是国标和SC管等不是一回事,SC管是规范上的焊管而且是厚壁的,壁厚通常不小于3mm。
KBG是扣压式电气导管,使用专用的压钳将套接管与导管压接紧固。
JDG是紧固式电气导管,套管与导管使用用螺丝紧固。
JDG、KBG管成为镀锌钢管,不用防腐、不用跨接,颜色是黄色的。
壁厚为1.2mm-2.5mm左右。
广泛应用,节省钢材。
安装简便,功效高。
但要用正规厂家的,否则弯曲时,易扁、开裂。
要用配套的弯曲工具和弹簧。
JDG管JDG导管系列产品是我公司在吸收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的改进型,与日本JIS工业标准相一致,并与GB50303、GB50300相吻合,即改变了传统熔焊和套丝复杂的施工工艺,也弥补了国内市场同类产品易滑扣等不良现象。
选材精当JDG导管及系列产品均采用优质钢材,经精密加工而成,双面镀锌,既美观,又有良好的防腐性能。
施工方便无需电焊机和套丝设备,也不需做跨接地线,无须刷漆,省去了传统熔焊和套丝等复杂的施工工序(如果作为明敷设消防电线管使用时需要刷金属防火涂料)。
配管工程规范-公用系统管道的布置规定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SLDI 333C06-2001 0 新制定全部顾英张彦天郑明峰2002.04.01修改标记简要说明修改页码编制校核审核审定日期2001-01-08 发布 2001-01-15 实施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公用系统管道的布置规定目录1. 总则2. 公用系统管道的布置工作规定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SLDI 333C06-2001 实施日期:2001-01-15第 1 页 共 2 页公用系统管道的 布置规定 一、总 则1、本通则适用于中石化兰州设计院工艺系统管道布置设计。
2、本通则不适用于非金属管道、有色金属管道、地下给排水管道的布置设计。
3、 执行本通则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公用系统管道的布置 1、蒸汽管道应按下列要求布置:(1)蒸汽支管应自蒸汽主管的顶部接出,支管上的切断阀应安装在靠近主管的水平管段上; (2)蒸汽主管的末端应设分液包:(3)水平敷设的蒸汽主管上分液包的间隔规定如下: A 、在装置内,饱和蒸汽宜为80m ,过热蒸汽宜为160m ; B 、在装置外,顺坡时宜为300m ,逆坡时宜为200m 。
(4)不得从用汽要求很严格的蒸汽管道上接出支管作其他用途; (5)蒸汽支管的低点,应根据不同情况设排液阀或(和)疏水阀;(6)在蒸汽管道的“Π”形补偿器上,不得引出支管。
在靠近“Π”形补偿器两侧的直管上引出支管时,支管不应妨碍主管的变形或位移。
因主管热胀而产生的支管引出点的位移,不应使支管承受过大的应力;(7)多根蒸汽伴热管应成组布置并设分配管,分配管的蒸汽宜就近从主管接出; (8)直接排至大气的蒸汽放空管,应在该管下端的弯头附近开一个φ6mm 的排液孔; (9)连续排放或经常排放的乏汽管道,应引至非主要操作区。
2、蒸汽凝结水管道布置,当回收凝结水时,宜架空敷设在管廊上。
为减少压降,凝结水支管宜顺介质流向45°斜接在凝结水回收总管顶部。
线管的介绍和配管规范标准[详]
![线管的介绍和配管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66e3a14fa6c30c2258019e4b.png)
线管介绍及配管规范第一部分线管介绍一、线管分类SC:焊接钢管TC:电线管(薄钢管)PC/PVC:硬质塑料管/聚氯乙烯硬管CT:电缆桥架CP:金属软管SR:钢线槽RC:水煤气管KPC波纹管二、线管解释1、焊接钢管SC管是钢导管的英文单词steel conduit 的开头字母缩写。
SC新的标准标注.同于原来的G.应该是电线管.(也就是通常说的厚壁电线管)。
TC管是薄壁电线管。
RC管通于原来标注的GG.是通常说的水煤气管。
以上通称焊接钢管。
2、非金属管PC/PVC硬质塑料管/聚氯乙烯硬管FPC半硬管KPC波纹管3、桥架CT是桥架敷设。
桥架分为金属桥架和非金属桥架.其中金属桥架分为防火桥架和普通桥架.金属桥架按照制作工艺分为盒式桥架和梯形桥架。
消防上一般使用金属防火桥架。
4、目前几种常见的金属线管KBG、JDG是薄壁电线管的一个变种.它属于行业标准标注.不是国标和SC管等不是一回事.SC管是规范上的焊管而且是厚壁的.壁厚通常不小于3mm。
KBG是扣压式电气导管.使用专用的压钳将套接管与导管压接紧固。
JDG是紧固式电气导管.套管与导管使用用螺丝紧固。
JDG、KBG管成为镀锌钢管.不用防腐、不用跨接.颜色是黄色的。
壁厚为左右。
广泛应用.节省钢材。
安装简便.功效高。
但要用正规厂家的.否则弯曲时.易扁、开裂。
要用配套的弯曲工具和弹簧。
JDG管JDG导管系列产品是我公司在吸收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的改进型.与日本JIS 工业标准相一致.并与GB50303、GB50300相吻合.即改变了传统熔焊和套丝复杂的施工工艺.也弥补了国内市场同类产品易滑扣等不良现象。
选材精当JDG导管及系列产品均采用优质钢材.经精密加工而成.双面镀锌.既美观.又有良好的防腐性能。
施工方便无需电焊机和套丝设备.也不需做跨接地线.无须刷漆.省去了传统熔焊和套丝等复杂的施工工序(如果作为明敷设消防电线管使用时需要刷金属防火涂料)。
只需将直管接头连接管与管.螺纹管接头连接管与接线盒.定位后用专用工具拧紧(拧断)螺钉即可.与接线盒连接处用锁母紧定即可。
关于钢管的规范

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照明与动力配线的钢管明、暗敷设及吊顶内和护墙板内钢管敷设工程。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镀锌钢管(或电线管)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
除镀锌管外其它管材需预先除锈刷防腐漆(埋入现浇混凝土时,可不刷防腐漆,但应除锈)镀锌管或刷过防腐漆的钢管外表层完整,无剥落现象,应具有产品材质单和合格证。
2.1.2管箍使用通丝管箍。
丝和清晰不乱扣,镀锌层完整无剥落,无劈裂,两端光滑无毛刺,并有产品合格证。
2.1.3锁紧螺母(根母)外形完好无损,丝扣清晰,并有产品合格证。
2.1.4护口有用于薄、厚管之区别,护口要完整无损,并有产品合格证。
2.1.5铁制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等,金属板厚度应小于1.2mm,镀锌层无剥落,无变形开焊,敲落孔完整无缺,面板安装孔与地线焊接脚齐全,并有产品合格证。
2.1.6面板、盖板的规格、高与宽、安装孔距应与所用盒配套,外形完整无损,板面颜色均匀一致,并有产品合格证。
2.1.7圆钢、扁钢、角钢等材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镀锌层完整无损,并有产品合格证。
2.1.8螺栓、螺丝、胀管螺栓、螺母、垫圈等应采用镀锌件。
2.1.9其它材料(如铅丝、电焊条、防锈漆、水泥、机油等)无过期变质现象。
2.2主要机具:2.2.1煨管器、液压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压力案子、套丝板、套管机。
2.2.2手锤、錾子、钢锯、扁锉、半圆锉、圆锉、活扳子、鱼尾钳。
2.2.3铅笔、皮尺、水平尺、线坠,灰铲、灰桶、水壶、油桶、油刷、粉线袋等。
2.2.4手电钻、台钻、钻头、射钉枪、拉铆枪、绝缘手套、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
2.3作业条件:2.3.1暗管敷设:2.3.1.1各层水平线和墙厚度线弹好,配合土建施工。
2.3.1.2预制混凝土板上配管,在做好地面以前弹好水平线。
2.3.1.3现浇混凝土板内配管,在底层钢筋绑扎完后,上层钢筋未绑扎前,根据施工图尺寸位置配合土建施工。
配管设计施工图统一规定

配管设计施工图统一规定一、设计原则配管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设计原则应符合以下要求:1、满足工艺要求:配管设计应满足工艺流程、设备操作和维修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流体输送的顺畅和安全。
2、合理布局:配管设计应合理布局,尽量减少交叉和弯曲,降低流体阻力,提高输送效率。
3、防腐设计:针对不同介质和环境条件,配管应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4、节能环保:配管设计应考虑节能环保,采用高效节能的管材和附件,降低流体输送能耗和排放。
5、经济合理:配管设计应经济合理,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
二、施工图统一规定为了规范配管设计施工图的绘制和审查,提高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以下统一规定应遵循:1、图幅与比例:配管设计施工图应采用标准图幅,绘制比例应符合相关规定。
2、图层与线型:配管设计施工图应设置合理的图层,明确不同线型的用途。
常用线型包括实线、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等。
3、标注与注释:配管设计施工图中的标注和注释应清晰明了,包括设备、管道、附件等的位置、尺寸、材料、压力等级等信息。
标注和注释应采用统一的字体和格式。
4、图纸目录与索引:配管设计施工图应编制图纸目录和索引,以便查找和阅读。
图纸目录和索引应包括图纸名称、编号、页码等信息。
5、材料表与设备表:配管设计施工图应提供材料表和设备表,分别列出管道、附件、设备等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
材料表和设备表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
6、管道轴测图:对于复杂的配管系统,应绘制管道轴测图(或管道立体图),以直观地表示管道的空间布局和交叉情况。
管道轴测图应按照规定的格式绘制。
7、施工说明:配管设计施工图应包含施工说明,包括施工流程、焊接要求、防腐措施、试压要求等信息。
施工说明应采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
幕墙施工图制图规定一、引言幕墙施工图是建筑幕墙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其制图规定是保证图纸质量和准确性的关键。
本文旨在阐述幕墙施工图制图规定的主要内容,以确保图纸的规范性和可实施性。
电气配管规范

电气配管规范电气配管规范是指在电气工程中,对电气设备布线、管道、桥架等的规范和要求。
下面是电气配管规范的一些基本要点。
1. 电气设备布线要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
电线、电缆的选用要符合电气设备的功率、电流和环境条件等要求。
2. 电线、电缆的敷设要符合安全、美观、经济的原则。
电线、电缆的敷设时要避开有害物质、高温、潮湿等环境,并与其他管道、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 电缆敷设时要注意保护绝缘层,避免外力损伤。
对于电缆的弯曲半径要按照电缆规格和要求进行计算,并设置合适的电缆托盘、电缆桥架等支撑设施。
4. 电缆的连接应采用合适的电缆连接器,并进行可靠的接地处理。
电缆连接点应设置在易于维护和检修的位置。
5. 对于室内电缆,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敷设方式,包括埋地敷设、暗墙敷设、暗顶敷设等。
在墙壁、地板、天花板等敷设时,应采用合适的电缆管或矩形线槽进行保护。
6. 电线、电缆的标志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按照规定进行编号、颜色标记等。
7. 电气设备的配电柜、接线盒等应易于维护和检修,并根据需要设置适当的保护装置。
对于高压设备,应设立专门的机柜和区域。
8. 电气设备配管要根据电气设备的功率、工况和安全要求进行设计。
电气设备要选择合适的电缆桥架、管道、软管等。
9. 电气设备的配管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配管的敷设要满足安全、美观的要求。
10. 电气设备配管的布点要合理,便于设备的安装、维修和检修。
配管和其他管道、设备之间要有合适的安全距离。
电气配管规范的制定和执行,能够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长久稳定的工作性能。
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工作安全。
配管、配线

管材长度4m/根,颜色一般为灰色。管材连接一般为加热承插 式连接和塑料热风焊,弯曲必须加热进行。
特点:耐腐蚀性能较好,不耐高温,属非阻燃型管。适用于腐 蚀性较大的场所明敷设。
一、室内导线敷设方式
2) 半硬阻燃塑料管 也叫PVC阻燃塑料管,由聚氯乙烯树脂加入增塑剂、稳定剂
一、室内导线敷设方式
(4)金属波纹管 也叫金属软管或蛇皮管,主要用于设备上的配线,或用于管、
槽与设备的连接等。一般敷设在较小型电动机的接线盒与钢管 口的连接处,用来保护电缆或导线不受机械损伤。
一、室内导线敷设方式
2.瓷夹和瓷瓶配线
瓷夹和瓷瓶配线就是利用瓷夹或瓷瓶支持和固定导线的一种 配线方式。
(1)瓷夹配线,适用范围:用电量较小,且无机械损伤的干燥 明显处所。
二、配管配线工程识图
5. 室内配管配线工程施工图的识图案例 (2)主要参数 2)照明配电:照明、插座均由不同的支路供电;所有插座回 路均设漏电断路器保护。除注明外,开关、插座分别距地1.4m、 0.3m暗装。卫生间开关、插座 选用防潮、防溅型面板。空调 设置专门的配电箱,空调用配电箱距地0.3m暗装。 3)总配电箱距地1.5m嵌墙暗装,各分配电箱距地1.5m嵌墙暗装。 4)照明支线选用BV导线,2~4根穿SC15钢管,5~6根穿SC20钢 管。
适用范围:屋架较高、跨距较大、灯具安装高度 要求较低的工业厂房内。
钢索吊管配线
一、室内导线敷设方式
6.电气竖井内配线 电气竖井就是从建筑物的底层到顶层留出的一条井
道。竖井在每个楼层设有配电小间,它是竖井的一部 分,每层都有楼板隔开,只留出不同尺寸的孔洞。
一般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内垂直配电干线的敷设, 是高层建筑特有的一种综合配线方式。
线管介绍及配管规范(新)

线管介绍及配管规范第一部分线管介绍一、线管分类SC:焊接钢管TC:电线管(薄钢管)PC/PVC:硬质塑料管/聚氯乙烯硬管CT:电缆桥架CP:金属软管SR:钢线槽RC:水煤气管KPC波纹管二、线管解释1、焊接钢管SC管是钢导管的英文单词steel conduit 的开头字母缩写。
SC新的标准标注,同于原来的G,应该是电线管,(也就是通常说的厚壁电线管)。
TC管是薄壁电线管。
RC管通于原来标注的GG,是通常说的水煤气管。
以上通称焊接钢管。
2、非金属管PC/PVC硬质塑料管/聚氯乙烯硬管FPC半硬管KPC波纹管3、桥架CT是桥架敷设。
桥架分为金属桥架和非金属桥架,其中金属桥架分为防火桥架和普通桥架,金属桥架按照制作工艺分为盒式桥架和梯形桥架。
消防上一般使用金属防火桥架。
4、目前几种常见的金属线管KBG、JDG是薄壁电线管的一个变种,它属于行业标准标注,不是国标和SC管等不是一回事,SC管是规范上的焊管而且是厚壁的,壁厚通常不小于3mm。
KBG是扣压式电气导管,使用专用的压钳将套接管与导管压接紧固。
JDG是紧固式电气导管,套管与导管使用用螺丝紧固。
JDG、KBG管成为镀锌钢管,不用防腐、不用跨接,颜色是黄色的。
壁厚为1.2mm-2.5mm左右。
广泛应用,节省钢材。
安装简便,功效高。
但要用正规厂家的,否则弯曲时,易扁、开裂。
要用配套的弯曲工具和弹簧。
JDG管JDG导管系列产品是我公司在吸收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的改进型,与日本JIS工业标准相一致,并与GB50303、GB50300相吻合,即改变了传统熔焊和套丝复杂的施工工艺,也弥补了国内市场同类产品易滑扣等不良现象。
选材精当JDG导管及系列产品均采用优质钢材,经精密加工而成,双面镀锌,既美观,又有良好的防腐性能。
施工方便无需电焊机和套丝设备,也不需做跨接地线,无须刷漆,省去了传统熔焊和套丝等复杂的施工工序(如果作为明敷设消防电线管使用时需要刷金属防火涂料)。
配管工程规范-泵的配管规定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SLDI 333C06-2001 0 新制定全部顾英张彦天郑明峰2002.04.01修改标记简要说明修改页码编制校核审核审定日期2001-01-08 发布 2001-01-15 实施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泵的配管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泵的配管附图1-1 端部吸入、顶部排出泵的典型配管附图1-2 侧向吸入和排出泵的配管附图1-3 端部吸入、顶部排出泵的典型配管(带永久过滤器)附图1-4 旋涡泵的配管工作规定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SLDI 333C06-2001实施日期:2001-01-15 第 1 页共9 页泵的配管规定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中泵的配管设计。
公用工程的泵的配管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第1.0.2条泵的配管设计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配管材料等级的设计规定。
第1.0.3条当泵制造厂对其配管有特殊要求时,应满足制造厂要求。
第二章泵的配管第一节泵的一般配管原则第2.1.1条当泵布置在管廊下面时,进出管廊的配管管底距地面净距除应满足泵的检修外,不应小于3.5m。
第2.1.2条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应布置在泵和电机的上方。
第2.1.3条水平吸入管道要避免由于热膨胀而形成“袋形”。
第2.1.4条泵的配管要有足够的柔性,泵口承受的反力必须在允许范围内。
输送高温或低温介质时,泵的配管要经应力分析,配管形状和长度应在热应力允许范围内。
第2.1.5条配管时要考虑泵的拆卸,公称管径小于或等于40的承插焊管道在适当的位置需设置拆卸法兰。
第2.1.6条泵的吸入管道应满足泵所需净正吸入压头(NPSH),管道尽可能短和少拐弯。
当管道长度超过设备和泵之间的距离时,应请工艺系统进行核算。
第2.1.7条几台并列布置的泵的进出口阀门应尽量采用相同的安装高度。
当进出口阀门安装在立管上时,一般安装高度为1.2~1.3m,手轮方位应便于操作。
第2.1.8条泵的基础高出地面不应小于0.2m,其具体高度应根据泵进口处放净管的安装高度确定。
人防区明配管的做法规范

人防区明配管的做法规范1.明配管宜采用沿支架或沿墙卡子固定。
横平竖直、间距均匀、安装牢固。
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1,管5%,不能摇晃应设固定支架。
2.直线段卡子间距应符合规定。
距终端箱合、弯头、设备边缘处为150~500mm。
3.同一走向的多根管子应成排排列,宜采用共用支架,过路箱也宜采用共用盒。
明敷管不宜采用暗装的箱、盒。
盒箱固定方法: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盒箱的固定主要采用胀管法(即在混凝土顶板打孔,用膨胀螺栓固定)。
4.钢富与钢宫的生物售与品时生妆钢管明配时采用丝接,管端套丝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在管接头两端应用专用接地线卡跨连,跨接接地线截面积不小于4mm2。
钢管与盒(箱)间应用专用跨接卡、跨接线跨接接地,不能焊接接地线。
5.测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根据施工图纸首先测出盒、箱与出线口的准确位置,然后按测出的位置,把管路的垂直、水平走向拉出直线,按照安装标准规定的固定点间距尺寸要求,确定支架,吊架的具体位置。
固定点的距离应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规范1.本工程的配管采用镀锌钢管其中镀锌电线管严禁熔焊连接。
2.管路连接紧密,管口光滑无毛刺,护口齐全,明配管及其支架、吊架平直牢固、排列整齐,管子弯曲处无明显折皱,油漆防腐完整,暗配管保护层大于15mm。
3. 盒、箱设置正确,固定可靠,管子进入盒、箱处顺直,在盒、箱内露出的长度小于5mm: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口、管子露出锁紧螺母的螺纹为2-4扣。
线路进入电气设备和器具的管口位置正确。
4.电线保护管及支架接地(接零),电气设备器具和非带电金属部件的接地(接零)、支线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连接紧密牢固,接地(接零)线截面选用正确、需防腐的部份涂漆均匀无遗漏,线路走向合理,色标准确,涂刷后不污染设备和建筑物。
配管、配线安装

配管、配线安装(一)硬质阻燃塑料管(PVC)明敷设工艺标准1、总则1.1适用范围适用于公用建筑、工厂、住宅等建筑物的电气配管,可浇筑于混凝土内,也可明装于室内及吊顶等场所;适用于室内或茸酸、碱等腐蚀介质的场所照明配管敷设安装(不得在40℃以上的场所和易受机械冲击、摩擦等场所敷设)。
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 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1)熟悉图纸资料,弄清设计图的设计内容,注意图纸提出的施工要求。
(2)准备施工机具、材料。
(3)确定施工方法,编制施工技术措施;为了工程施工,不破坏建筑物的强度和损害建筑物的美观。
(4)施工前要认真听取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弄清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和施工方法。
2.2材料要求(1)凡所使用的阻燃型(PVC)塑料管,其材质均应具有阻燃、耐冲击性能,其氧指数不应低于27%的阻燃指标,并应检定检验报告单和产品出厂合格证。
(2)阻燃型塑料管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厂标,管子内、外壁应光滑、无凸棱、凹陷、针孔及气泡,内外径的尺寸应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管壁厚度应均匀一致。
(3)所用阻燃型塑料管附件及明配阻燃型塑料制品,如:各种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插座盒、端接头、管箍等,必须使用配套的阻燃塑料制品。
(4)阻燃型塑料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其外观应整齐,预留孔齐全,无劈裂等损坏现象。
(5)辅助材料:镀锌铁丝、专用胶粘剂等。
2.3主要机具(1)铅笔、皮尺、水平尺、卷尺、角尺、线坠、小线、粉线袋等。
(2)手锤、錾子、钢锯、锯条、刀锯、半圆锉、活扳手等。
(3)弯管弹簧、剪管器、电锤、手枪钻、钻头、台钻、压力案子等。
(4)开孔器、热风机、电炉子、绝缘手套、工具袋、高凳、人字梯等。
2.4作业条件(1)在配合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已完成过路管、配件及预埋件的预埋。
配管工程规范-放空与放净配管设计规定(常用版)

配管工程规范-放空与放净配管设计规定(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SLDI 333C06-2001 0 新制定全部顾英张彦天郑明峰修改标记简要说明修改页码编制校核审核审定日期2001-01-08 发布 2001-01-15 实施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放空与放净配管设计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放空、放净配管设计一般规定第三章放空、放净管的安装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的管道和设备上的放空、放净配管设计。
第1.0.2条本规定不适用于机泵类设备本体上的放空、放净配管设计。
机泵类设备的放空、放净配管应按制造厂有关技术要求和规定进行设计。
第1.0.3条本规定不适用于非金属设备和管道上的放空、放净配管设计。
第1.0.4条本规定不适用于埋地管道。
第1.0.5条工程设计有特殊要求和规定时,应按工程规定进行设计。
第二章放空、放净配管设计一般规定第2.0.1条管道系统由于进行水压试验、气压试验和吹扫清洗时需要增设的临时高点放空、低点放净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高点放空可不设置阀门,但应采用丝堵、管帽或盲法兰密闭。
低点放净宜设置阀门便于操作。
第2.0.2条进行气压试验的管道不设高点放空。
第2.0.3条管径小于DN40的管道不设高点放空。
第2.0.4条氢气管道上不宜设置高点放空和低点放净。
第2.0.5条调节阀组上的放净口应按《调节阀配管规定》的要求进行设计。
可选用本规定图3.0.12中放净口型式。
第2.0.6条疏水阀组上的放净口应按《疏水阀配管规定》和《蒸汽凝水捕集管设计规定》的要求进行设计。
可选用本规定图3.0.12中放净口型式。
第2.0.7条对全厂性的工艺、冷凝水和水管道(非埋地管),在历年一月份平均温度高于0℃的地区,应少设低点放净;低于或等于0℃地区,应在适当位置设低点放净。
第2.0.8条工艺系统对管道上的放空和放净有特殊要求时,应按P&I图进行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配管第一节配管设计规定一、总则1、本通则适用于巴陵石化分公司煤代油工程工艺系统管道布置设计。
2、本通则不适用于非金属管道、有色金属管道、地下给排水管道的布置设计。
3、执行本通则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一般规定1、管道布置设计应符合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2、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作、维修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3、对于需要分期施工的工程,其管道的布置设计应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施工、生产、维修互不影响。
4、永久性的工艺、热力管道不得穿越工厂的发展用地。
5、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
6、厂区内的全厂性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内的装置(单元)、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单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
7、管道应架空或地上敷设;如确有需要,可埋地或敷设在管沟内。
8、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
地上的管道应敷设在管架或管墩上。
9、在管架、管墩上布置管道时,宜使管架或管墩所受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均衡。
10、全厂性管架或管墩上(包括穿越涵洞)应留有10%~3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重。
装置主管廊管架宜留有10%~2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重。
11、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置,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12、管道布置设计应满足现行《石油化工企业非埋地管道抗震设计通则》的要求。
13、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构件的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的通行。
14、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
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机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情况下,应使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15、应在管道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承点设置。
宜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达到自行补偿。
16、管道系统应有正确和可靠的支承,不应发生管道与其支承件脱离、管道扭曲、下垂或立管不垂直的现象。
17、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
否则应根据操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放净。
管道布置应减少“盲肠”。
18、气液两相流的管道由一路分为两路或多路时,管道布置应考虑对称性或满足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19、管道除与阀门、仪表、设备等需要用法兰或螺纹连接者外,应采用焊接连接。
下列情况应考虑法兰、螺纹或其他可拆卸连接:(1)因检修、清洗、吹扫需拆卸的场合;(2)衬里管道或夹套管道;(3)管道由两段异种材料组成且不宜用焊接连接者;(4)焊缝现场热处理有困难的管道连接点;(5)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镀锌管道;(6)设置盲板或“8”字盲板的位置。
20、管道布置时管道焊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对接焊口的中心与弯管起弯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100mm;(2)管道上两相邻对接焊口的中心间距:A、对于公称直径小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外径,且不得小于50mm;B、对于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150mm。
21、各种弯管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6-1-1的规定。
22、管道穿过建筑物的楼板、屋顶或墙面时,应加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空隙应密封。
套管的直径应大于管道隔热层的外径,并不得影响管道的热位移。
管道上的焊缝不应在套管内,并距离套管端部不应小于150mm。
套管应高出楼板、屋顶面50mm。
管道穿过屋顶时应设防雨罩。
管道不应穿过防火墙或防爆墙。
23、布置腐蚀性介质、有毒介质和高压管道时,应避免由于法兰、螺纹和填料密封等泄漏而造成对人身和设备的危害。
易泄漏部位应避免位于人行通道或机泵上方,否则应设安全防护。
24、有隔热层的管道,在管墩、管架处应设管托。
无隔热层的管道,如无要求,可不设管托。
当隔热层厚度小于或等于80mm时,选用高100mm的管托;隔热层厚度大于80mm时,选用高150mm的管托;隔热层厚度大于130mm时,选用高200mm的管托。
保冷管道应选用保冷管托。
25、全厂性管道敷设应有坡度,并宜与地面坡度一致。
管道的最小坡度宜为2‰。
管道变坡点宜设在转弯处或固定点附近。
26、对于跨越、穿越厂区内铁路和道路的管道,在其跨越段或穿越段上不得装设阀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和法兰、螺纹接头等管道组成件。
27、有热位移的埋地管道,在管道强度允许的条件下可设置挡墩,否则应采取热补偿措施。
三、管道布置1、管道的净空高度或埋设深度(1)管道跨越厂区、装置区的铁路和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A、管道跨越铁路时,轨面以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5m;B、管道跨越厂内道路时,路面以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m;C、管道跨越装置内的检修道路和消防道路时,路面以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5mm;D、管架立柱边缘距铁路中心线不应小于3m,距道路路肩不应小于lm。
(2)管道与铁路或道路平行敷设时,其突出部分距铁路中心线不应小于3.5m,距道路路肩不应小于lm。
(3)管道穿越厂区、装置区铁路和道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管道穿越铁路和道路的交角不宜小于60°,穿越管段应敷设在涵洞或套管内,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B、套管的两端伸出路基边坡不得小于2m;路边有排水沟时,伸出水沟边不应小于lm;C、套管顶距铁路轨面不应小于 1.2m,距道路路面不应小于0.8m,否则应核算套管强度。
(4)管墩、管架上敷设的管道的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全厂性管道的高度:a、管道顶距地面不宜小于0.4m;b、管廊下方考虑通行时,管底距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2.lm;c、多层管架的层间距应根据管径大小和管架结构确定,但不宜小于1.2m。
B、装置内管廊的高度,除应满足设备接管和检修的需要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a、管廊下方布置泵或换热器时,管底至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宜小于3.5m;b、管廊下方不布置泵或换热器时,管底至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宜小于3m;c、管廊下方作为消防通道时,管底至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4.5m;d、多层管廊的层间距应根据管径大小和管架结构确定:上下层间距宜为1.2~2.0m;e、当管廊有桁架时要按桁架底高计算管廊的净高。
(5)接近地面敷设的管道的布置应满足阀门和管件等的安装高度要求,管底或隔热层的底部距地面净空高度不应小于150mm。
(6)装置内管道的管底至人行通道路面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2m。
(7)埋地管道埋设深度的确定应以管道不受损坏为原则,并应考虑最大冻土深度和地下水位等影响。
管顶距地面不宜小于0.5m;在室内或室外有混凝土地面的区域,管顶距地面不宜小于0.3m;通过机械车辆的通道下不宜小于0.75m或采用套管保护。
埋地管道上如有阀门应设阀井。
阀井大小应能进入操作与拆装,阀井井壁顶面应高出地面约100mm,且应设盖板,井底离管底净空不应小于200mm,保温管道不应小于300mm,阀井应设排水设施。
(8)输送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埋地管道不宜穿越电缆沟,如不可避免时应设套管。
当管道介质温度超过60℃时,在套管内应充填隔热材料,使套管外壁温度不超过60℃。
套管长度伸出电缆沟外壁不应小于500mm。
(9)管道管沟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A、无法架空敷设而又不宜埋地敷设的管道可在管沟内敷设;B、管沟有全封闭地下管沟和敞开式半地下管沟两种形式。
后者应有盖板或格栅。
全封闭式地下管沟适用于不需经常检查和维修的管道。
敞开式半地下管沟适用于需要经常检查和维修的管道。
为防止雨水进入,敞开式半地下管沟的沟壁顶面应高出地面约100mm;C、全封闭地下管沟中的管道如有阀门也应设阀井,对阀井的要求与埋地管道相同;D、当管道不保温时,管底距沟底净空不应小于200mm,保温管道不应小于300mm;E、管沟沟底应有不小于2‰的坡度,沟底最低点应有排水设施;F、管沟进出装置和厂房处应设密封隔断。
二、管道间距1、在管墩、管架上敷设的管道不论有无隔热层,其净距不应小于50mm,法兰外缘与相邻管道的净距不得小于25mm。
管沟内管间距应比架空敷设适当加大,其净距不应小于80mm,法兰外缘与相邻管道的净距不得小于50mm。
2、管道上装有外形尺寸较大的管件、小型设备、仪表测量元件或有侧向位移的管道应加大管道间的净距。
3、管道外壁或管道隔热层的外壁的最突出部分,距管架或构架的立柱、建筑物墙壁或管沟壁的净距不应小于100mm。
三、工艺管道的布置1、多层管廊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热介质管道宜布置在上层,必须布置在下层的热介质管道,不应与液化烃管道相邻布置;(2)气体管道宜布置在上层;(3)液化烃和腐蚀性介质管道宜布置在下层,但腐蚀性介质管道不应布置在驱动设备的正上方;(4)低温介质管道宜布置在下层;(5)低温介质管道、液化烃管道和其他应避免受热的管道不宜布置在热介质管道的上方或紧靠不保温的热介质管道;(6)工艺管道视其两端所连接的设备管口标高可以布置在上层或下层,以便做到“步步低”或“步步高”。
2、氧气管道与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管道共架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氧气管道应布置在一侧,不宜敷设在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2)平行敷设时,两类管道之间宜有不燃物料管道隔开,或其净间距不小于250mm。
3、工艺管道不应在路面下或路肩上沿道路敷设。
4、气体支管宜从主管的顶部接出。
5、有毒介质管道应采用焊接连接,除有特殊需要外不得采用法兰或螺纹连接。
有毒介质管道应有明显标志以区别于其他管道,有毒介质管道不应埋地敷设。
6、布置固体物料或含固体物料的管道时,应使管道尽可能短、少拐弯和不出现死角。
7、固体物料支管与主管的连接应顺介质流向斜接,夹角不宜大于45°。
8、固体物料管道上弯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道公称直径的六倍。
9、含有大量固体物料的浆液管道和高粘度液体管道应有坡度。
10、需要热补偿的管道,应从管道的起点至终点对整个管系进行分析以确定合理的热补偿方案。
11、敷设在管廊上要求有坡度的管道,可采用调整管托高度、在管托上加型钢或钢板垫枕的办法来实现。
对于放空气体总管(或去火炬总管)宜布置在管廊立柱的顶部,以便于调整标高。
12、布置与转动机械设备连接的管道时,应使管系具有足够的柔性,以满足设备管口的允许受力要求。
必要时可采用以下措施:(1)改变管道走向,增强自然补偿能力;(2)选用弹簧支吊架;(3)选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4)在适当位置设置限位支架。
13、布置与往复式压缩机相连的管道时,应使管系的机械振动固有频率和管道的气柱固有频率避开机器的激振频率。
必要时可采用以下措施:(1)增设防振支架;(2)适当扩大管径;(3)增设脉动衰减器或孔板;(4)合理设置缓冲器,避开共振管长,尽可能减少弯头。
14、不应在振动管道上弯矩大的部位设置分支管。
15、在易产生振动的管道(如往复式压缩机、往复泵的出口管道等)的转弯处,应采用弯曲半径不小于1.5倍公称直径的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