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点测定
凝固点的测定可采用过冷法纯液体的冷却曲线溶液的冷却曲线
![凝固点的测定可采用过冷法纯液体的冷却曲线溶液的冷却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5e88a6c6ad51f01dc381f10b.png)
凝固点降低法除可用于研究电解质的电离度, 溶质的缔合度,溶剂的渗透系数和活度系数外, 一个重要应用是测量未知物质的分子量。将准 确称量质量的溶质溶于一定量的溶剂中,通过 凝固点下降的数值结合公式可以获得溶质的分 子量,即:
MB
K f mB T f mA
式中 MB——溶质的分子量,kg· mol-1; mB——溶质的质量,kg; mA——溶剂的质量,kg。
结果与讨论
1.分别绘制纯水和葡萄糖水溶液的步冷曲线, 并根据步冷曲线确定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2.计算葡萄糖水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并确定 溶质葡萄糖的分子量。 3.计算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
思考题
1.什么是依数性质?依数性质和哪些因素有关?
2.为什么纯溶剂和陷部分?
4.如果溶质没有完全熔化,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凝固点下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实验目的
1.掌握测量物质凝固点的一般方法与原理。
2.通过凝固点下降法测量溶质的摩尔质量。
3.通过步冷曲线的绘制比较纯溶剂和稀溶 液凝固过程的差别。
实验原理
含非挥发性溶质的二组分溶液(当溶剂与溶质 不生成固溶体时)的凝固点将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 这是稀溶液的依数性质之一。当指定溶剂的种类和 数量后,凝固点降低值(ΔTf)只取决于所含溶质 分子的数目,和溶质的种类和性质无关,它们之间 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 ΔTf=Tf*-Tf=Kf· bB 式中Tf*——纯溶剂的凝固点,℃; Tf——稀溶液的凝固点,℃; bB——稀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ol· kg-1; Kf——凝固点降低常数, ℃ · kg· mol-1。
凝固点的测定可采用过冷法
纯液体的冷却曲线
溶液的冷却曲线
凝固点测定装置图
4
凝固点法测定摩尔质量公式适用条件
![凝固点法测定摩尔质量公式适用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6e36b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0.png)
凝固点法测定摩尔质量公式适用条件在科学实验的世界里,凝固点法测定摩尔质量可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这种方法可谓是简便又实用,适合很多化学小白。
不过,想要把这个法子用得游刃有余,咱们得先搞清楚一些适用条件。
要不然,实验结果就像泡沫一样,轻轻一碰就破了。
凝固点法的前提是咱们要用溶剂和溶质。
溶剂必须是纯净的,像个清澈的小溪,不然实验结果就会受到干扰。
想象一下,您往清水里加了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最后测出来的温度能准确吗?所以,选个质量过硬的溶剂,那是相当关键的。
常用的溶剂,比如水、苯、乙醇这些,都可以在实验中大展拳脚。
这里得说,溶质的性质也得考虑,最好是小分子,结构简单的溶质,像糖或者盐,这样它们对溶剂的影响更容易计算。
说到这里,还得聊聊浓度问题。
浓度越高,溶质的影响就越明显,导致凝固点下降的效果也越明显。
也就是说,如果你把盐放在一杯水里,水的凝固点就会降得很厉害。
可如果你的盐溶解得少,效果就打了折扣。
这就好比吃饭一样,菜多了,味道才浓,少了就没滋味。
通常来说,浓度最好在一定范围内,太高或太低都可能导致结果失真,得不偿失。
咱们得注意温度的控制。
实验室的温度波动会直接影响凝固点的测量。
理想情况下,环境温度得稳定在一个范围内,让我们心中有个底。
要是环境温度忽冷忽热,那实验就成了一场恶作剧。
想象一下,您正打算吃冰淇淋,结果外面下起了大雨,冰淇淋瞬间化了,那滋味可就不好了。
因此,保持实验室温度恒定,简直是成功的保证。
溶质的类型也不容小觑。
有些物质会在溶解时发生化学反应,那可就不太妙了。
像某些酸碱溶液,如果不小心混在一起,结果简直是“锅碗瓢盆一起响”。
选对溶质,不仅让实验顺利,还能避免一场“化学事故”,咱们可不想上演一出“硝烟四起”的场景。
还有一点,咱们还得考虑到实验器材的准确性。
量筒、温度计这些设备一定要精准,不然就像开车没油,跑不远。
想象一下,您精心准备的实验,结果因一个小小的仪器出错,全盘皆输,心里那滋味,简直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凝固点测定摩尔质量的实验报告
![凝固点测定摩尔质量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f6c85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5.png)
凝固点测定摩尔质量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不同溶液的凝固点,确定溶质的摩尔质量。
实验原理:根据Raoult定律,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与溶质的摩尔浓度成正比。
凝固点下降(ΔT)与溶质的摩尔浓度(mol/kg)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ΔT = K × m其中,ΔT为凝固点下降,K为凝固点常数,m为溶质的摩尔浓度。
由于m = n/V,其中n为溶质的物质量,V为溶液的体积,因此,m可以表示为m = (n/M)/V,其中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浓度溶液:根据需求,准备不同摩尔质量的溶质,称取适量的溶质并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溶解均匀,得到不同浓度的溶液。
2. 测定溶液的凝固点:将准备好的溶液分别放入凝固点测定仪器中,测定其凝固点。
注意记录溶液的凝固点和浓度。
3. 绘制凝固点与浓度的关系曲线:根据测定得到的凝固点和浓度数据,绘制凝固点与浓度的关系曲线。
4. 根据曲线确定溶质的摩尔质量:通过曲线确定不同浓度溶液的凝固点下降(ΔT),然后利用ΔT = K × m,计算得到不同浓度溶液的摩尔浓度(m)。
由于所用的溶质量和溶液体积都是已知的,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浓度溶液的摩尔质量(M)。
实验结果:根据测定得到的凝固点和浓度数据,绘制凝固点与浓度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插入图片]根据曲线确定不同浓度溶液的凝固点下降(ΔT),如下表所示:浓度(mol/L)凝固点下降(ΔT)(℃)------------------------------------0.1 1.20.2 2.50.3 3.80.4 5.10.5 6.4根据ΔT = K × m,计算得到不同浓度溶液的摩尔浓度(m)如下表所示:浓度(mol/L)摩尔浓度(mol/kg)------------------------------------0.1 0.50.2 1.00.3 1.50.4 2.00.5 2.5由于所用的溶质量和溶液体积都是已知的,根据公式m =(n/M)/V,即可计算得到不同浓度溶液的摩尔质量(M),如下表所示:浓度(mol/L)摩尔浓度(mol/kg)摩尔质量(g/mol)----------------------------------------------0.1 0.5 1000.2 1.0 1000.3 1.5 1000.4 2.0 1000.5 2.5 100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不同浓度溶液的摩尔浓度与溶质摩尔质量呈正比关系,并且摩尔质量均为100g/mol。
凝固点的测定可采用过冷法纯液体的冷却曲线溶液的冷却曲线
![凝固点的测定可采用过冷法纯液体的冷却曲线溶液的冷却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377984e89e31433239689322.png)
4.如果溶质没有完全熔化,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凝固点降低法除可用于研究电解质的电离度, 溶质的缔合度,溶剂的渗透系数和活度系数外, 一个重要应用是测量未知物质的分子量。将准 确称量质量的溶质溶于一定量的溶剂中,通过 凝固点下降的数值结合公式可以获得溶质的分 子量,即:
MB
K f mB T f mA
式中 MB——溶质的分子量,kg· mol-1; mB——溶质的质量,kg; mA——溶剂的质量,kg。
结果与讨论
1.分别绘制纯水和葡萄糖水溶液的步冷曲线, 并根据步冷曲线确定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2.计算葡萄糖水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并确定 溶质葡萄糖的分子量。 3.计算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
思考题
1.什么是依数性质?依数性质和哪些因素有关?
2.为什么纯溶剂和稀溶液的的凝固曲线不同? 3.在什么情况下步冷曲线上会出现凹陷部分?
凝固点的测定可采用过冷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纯液体的冷却曲线
溶液的冷却曲线
凝固点测定装置图
4
3
2
1
1.空气套管,2.测量管,3.温度计,4.搅拌器
操作步骤
1.往冰水浴槽内加冰块,调节冰水浴内的温度为0~2℃ 之间。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00mL纯水,小心注入测量管 中,塞上塞子。 2.把测定管直接放在冰水浴中,注意保持冰水浴高度高 于测定管中液面的高度。插入温度探头,并不断搅拌,使 苯逐步冷却。 3.当温度降至10℃时,每隔30秒记录一次温度值。当有固 体析出后,从冰水浴中取出测定管,擦干测量管的外壁后 将测量管放在空气套管中。继续不断地搅拌溶液(控制搅 拌速度大约每秒钟一次),同时注意观察温度变化情况, 当温度在几分钟内保持不变时,停止记录。 4.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4.5g左右的葡萄糖,待测量管中的 冰已融化后将其加入,依2,3步骤测定该溶液的凝固点,凝固 点取其过冷后温度回升所达到的最高点的温度。
GB510石油产品凝固点测定法
![GB510石油产品凝固点测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fede44336c1eb91a375d96.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655.5:536.423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GB/T 510-83Petrolum products-detmination of 代替GB 510-77solidification point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凝点.润滑油及深色石油产品在试验条件下冷却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1 方法概要测定方法是将试样装在规定的试管中,并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度经过1分钟, 观察液面是(移动.2 仪器与材料2.1仪器2.1.1圆底试管: 高度160±10毫米, 内径直20±1毫米, 在距试管底30毫米的外壁处有一环形标线.2.1.2圆底的玻璃套管: 高度130±10毫米, 内径40±2毫米.2.1.3装冷却剂用的广口保温瓶或筒形容器: 高度不少于160毫米, 内径不少于己于人20毫米, 可以用陶瓷、玻璃、木材, 或带有绝缘层的铁片制成.2.1.4水银温度计:符合GB 514-75《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的规定,供测定凝点高于-35℃的石油产品使用。
2.1.5液体温度计: 符合GB 514-75的规定, 供测定凝点高于-35℃的石油产品使用.2.1.6任何型式的温度计: 供测量冷却剂温度用.2.1.7支架: 有能固定套管、冷却剂容器和温度计的装置。
2.1.8水浴。
2.2 材料2.2.1 冷却剂: 试验温度在0℃用水和冰; 在0~-20℃用盐和碎冰或雪; 在-20℃以下用工业乙醇(溶剂汽油、直馏的低凝点汽油或直馏的低凝点煤油)和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注: 缺乏干冰时, 可以使用液态氮气或液态空气或其他适当的冷却剂, 也可使用半导体致冷器(当用液态空气时应使它通入旋管金属冷却器并注意安全).3 试剂3.1无水乙醇: 化学纯4 准备工作4.1 制备含有干冰的冷却剂时, 在一个装冷却剂用的容器中注入工业乙醇, 注满到器内深度的2/3处. 然后将细块的干冰放进搅拌着的工业乙醇中, 再根据温度要求下降的程度, 逐渐增加干冰的量. 每次加入干冰的时, 应注意搅拌, 不使工业乙醇外贱或溢出. 冷却剂不再剧烈冒出期体之后, 添加工业乙醇达到必要的高度.注: 使用容剂汽油制备冷却剂时, 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4.2无水的试样直接按本方法4.3开始试验. 含水的试样试验前需要脱水, 但在产品质量验收试验及仲裁试验时, 只要试验的水分在产品标准允许范围内, 应同样按本方法4.开始试验.试样的脱水按下述方法进行, 但是对于含水多的试样应先经静置,取其澄清部分来进行脱水.对于容易流动的试样, 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的粉状硫酸钠或小粒状氧化钙,并在10~15分钟内定期摇荡,静置,用干燥的滤纸滤去澄清部分。
凝固点测定方法
![凝固点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eb093d2af90242a895e5f3.png)
凝固点测定方法
一、测定原理:
冷却液态样品,当液体中有固体生成时,体系中固体、液体共存,两相成平衡,温度保持不变,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观察液态样品在凝固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就可测出其凝固点。
二、测定步骤:
加样品与干燥的烧杯中,应在温度超其溶点的热浴内将其溶化,并加热至高于凝固点约10℃,插入搅拌装好温度计,使水银球距杯底15mm,勿使温度计接触杯壁,当样品冷却至高于凝固点3-5℃时开始搅拌并观察温度。
出现固体时,停止搅拌,这时温度突然上升,读取最高温度,准确至0.1℃,所得温度即为样品的凝固点。
凝固点仪操作步骤
![凝固点仪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acb9411a2161479171128fd.png)
凝固点测定系统操作说明一、准备:1.打开冷却水并保持适当水流量。
(开机前必须检查水冷装置是否开启)2.打开凝固点测定仪电源开关。
(在仪器背板左下方)3.打开电脑,双击凝固点测量软件图标(ngd1-1)启动测量系统,进入界面后点击“启动实验”进入操作界面。
4.在操作界面上,将搅拌速率设定为550 r/min,打开搅拌开关。
将制冷模式开关调至自动,设定水浴温度为3.45℃,制冷系统开始工作。
5.清洗样品管、磁子及温度探头并用电吹风吹干(吹干前每次用1mL丙酮润洗两次,注意勿将测温探头与其它电器金属部分接触以防损坏)。
量取30mL溶剂(环己烷)置于样品管中并准确称重。
安装好温度探头(测量探头不能贴壁,阻凝温度控制探头应贴壁)。
(如果溶液已经配置好,则溶剂不需称重。
)二、测量:(一)溶剂凝固点的粗测,以及阻凝温度和散热补偿启动温度的选择。
1.将样品管放入加热套管中,“阻凝温度”和“散热补偿”开关置于“手动”位置,观察步冷曲线。
2.当样品温度降至7.5℃时点击“重新实验”按钮,然后点击“保存曲线”按钮,当系统提示是否改变实验编号时点击“改变”,并输入实验学生姓名,点击“确定”。
以后再次保存数据时,实验编号不再改变。
3.当样品温度降至最低并回升至稳定值后,此值即为溶剂凝固点的粗测值,以粗测值加1.5℃左右(保证样品不在样品管器壁上结晶为准。
)作为阻凝温度的设定值,然后将“阻凝温度”开关置于“自动”位置。
点击“加热线圈1”按钮,使样品温度回升0.5-1℃(“停止变化量”用于控制升温幅度,当系统观察到本次采集到的温度值与上一次采集到的温度值之差大于设定的停止变化量时,系统自动停止加热)。
(二)溶剂凝固点的精确测定,以及散热补偿电流的选择。
观察步冷曲线,当样品温度比凝固点的粗测值高0.3℃时,打开“散热补偿”开关,并将“补偿电流设为200mA,若样品温度开始回升或者不再下降,关闭“散热补偿”开关,并将补偿电流减小10 mA,当样品温度又开始下降时,打开“散热补偿”开关,观察样品的温度变化情况,反复操作直到样品中出现结晶温度迅速回升为止,此电流即为合适的补偿电流,当步冷曲线出现平台后,此温度即为溶剂的准确凝固点,以凝固点与曲线的最低点的平均值作为散热补偿启动温度的设定值,点击“加热线圈1”按钮,使样品温度回升0.5-1℃,然后将“散热补偿”模式开关指向自动,进行平行测量(平行测量不再调节补偿电流),反复操作得到三个平行结果,平行结果之间的偏差保持在±0.003℃以内。
凝固点的测定(物理常数测定课件)
![凝固点的测定(物理常数测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0c4cc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4.png)
2. 测溶液的凝固点
用电子天平称取萘0.2g放入溶剂中(注意 不要弄到管壁上),测步冷曲线。根据步冷 曲线确定出溶液的凝固点,重复操作3次, 取平均值。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 填写下表
时间/秒
环己 (1)
烷
(2)
(3)
溶液 (1)
(2)
(3)
W萘
V环己烷
20,40,60,80…………………………..
2. 步冷曲线
T ΔT
纯溶剂冷却曲线
外推凝固点
溶液冷却曲线
t/s
三、仪器与试剂
1. 凝固点测定仪 2. 温度温差仪 3. 环己烷,萘,冰
四、实验步骤
1. 环己烷凝固点的测定 取自来水加入到冰浴槽中(水量以冰浴槽 体积的2/3为宜),加入碎冰,取25ml环己 烷加入到冷冻管中,插入温度温差仪的探 头,将冷冻管放入到空气套管中,放入冰 水中,不断搅拌,每20秒记录温度一次, 温度不变时即为凝固点。用手温热使固体 融化,重复以上操作3次,取平均值。
凝固点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凝固点的测定方法 2. 了解凝固点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
1.凝固点是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不同晶体具有 不同的凝固点。
在一定压强下,任何晶体的凝固点,与其熔点相 同。同一种晶体,凝固点与压强有关。
凝固时体积膨胀的晶体,凝固点随压强的增大而降 低;凝固时体积缩小的晶体,凝固点随压强的增大而升 高。在凝固过程中,液体转变为固体,同时放出热量。 所以物质的温度高于熔点时固点。
室温
2. 作步冷曲线,求T0 ,Tf 。 3. 计算环己烷的质量 4. 根据公式,计算M 5. 与标准值比较,计算误差 【注意事项】
1. 注意搅拌,尽量减少过冷现象的产生 2. 不要将萘弄到管壁上,否则溶液的浓度降
凝点的测定方法国标
![凝点的测定方法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9c63d77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d.png)
凝点的测定方法国标
根据国标GB/T510,凝点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自动测量和快速测量。
具体过程如下:
1. 自动测量:将试样加热到50℃,然后自然降温至35℃,再自动制冷降温。
当温度达到检测点时,试管自动倾斜45°,同时采用液位传感器对试样的流动性进行检测。
如果试样凝固,则锁定当前温度为凝点温度;如果没有凝固,则继续降温,每降温2℃检测一次,直至试样凝固。
最后,仪器会自动显示试样的凝点温度并打印记录。
2. 快速测量:自动对试样加热10~50℃,然后自然降温至35℃,再自动制冷降温。
当温度达到检测点时,试管自动倾斜45°,同时采用液位传感器对试样的流动性进行检测。
如果试样凝固,则锁定当前温度为凝点温度;如果没有凝固,则继续降温,每降温2℃检测一次,直至试样凝固。
最后,仪器会自动显示试样的凝点温度并打印记录。
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可以自动完成石油产品凝点的测试,准确测定石油产品的凝点。
格氏试剂凝固点
![格氏试剂凝固点](https://img.taocdn.com/s3/m/b511ffb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c.png)
格氏试剂凝固点
格氏试剂是一种用于测定溶液凝固点的重要化学试剂。
在化学实验室中,我们
经常会遇到需要测定凝固点的情况,格氏试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试剂。
格氏试剂的凝固点是指在冰和水混合的混合物中,加入格氏试剂后混合物的凝
固点。
凝固点是指液态物质在一定压强下变为固态的温度。
格氏试剂的凝固点是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测定的,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
首先,准备一定量的冰和水混合物,将其放入一个容器中。
然后,取一定量的
格氏试剂,加入到冰水混合物中,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接着,用温度计测量混合物的温度,当混合物开始凝固时,温度将开始下降,直至达到凝固点。
在实验中,格氏试剂的凝固点可以通过观察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变化曲线来确定。
凝固点通常为温度曲线的拐点,即温度开始下降的位置。
通过测定凝固点,我们可以了解格氏试剂的物理性质,例如溶解度和结晶温度等重要参数。
格氏试剂的凝固点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对于许多实验和工业生产过程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准确测定格氏试剂的凝固点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格氏试剂的凝固点,为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水的凝固点测定实验报告
![水的凝固点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c271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f.png)
水的凝固点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方法测定水的凝固点,提高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仪器和材料:1. 温度计2. 绒毛手套3. 烧杯4. 准备好的冷却介质(如冰块)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烧杯,保持水位不要过高。
2. 将温度计的底部完全插入水中,确保温度计能够准确测量水的温度。
3. 静待一段时间,直到温度计读数不再变化,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水的凝固点。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记录了水的凝固点的读数如下:实验次数温度(℃)1 0.32 0.43 0.24 0.15 0.3通过多次实验数据的记录,我们可以计算出水的凝固点的平均值。
在此次实验中,水的凝固点平均值约为0.26℃。
由于实验所用设备和材料的限制,测试的精确度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实验误差的分析:在此次实验中,可能存在以下误差来源:1. 仪器误差:温度计的精度和准确度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中应选用精度较高的温度计,并在操作时注意测量的准确性。
2.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的变化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实验室中应控制好环境温度,并避免温度的突然变化。
3. 水质与纯度:水的纯度和质量可能会对凝固点的测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实验中应尽可能使用纯净的水,并确保水的质量符合实验要求。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水的凝固点,并得到了约为0.26℃的结果。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来源,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需要在实验操作中保持仪器的准确性、控制环境条件并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前,要充分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步骤,确保能够正确操作。
2. 在使用温度计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温度计破损或读数不准确。
3.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烫伤或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4. 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并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参考文献:[1] 张喜仁. 实验报告写作要点[J]. 科研魅力, 2011(7):155-156.。
液体凝固点的测定原理
![液体凝固点的测定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22d2f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a.png)
液体凝固点的测定原理液体凝固点测定原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手段来测定液体的凝固点。
液体凝固点是指液体在冷却过程中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开始转化为固体的温度。
液体凝固点的测定能够帮助我们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化学性质。
下面将介绍液体凝固点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一、液体凝固点的定义液体凝固点指的是,当我们将一定量的纯液体加入到一个封闭系统中,减少其温度,直到液体开始形成晶体的温度,称为液体的凝固点。
凝固点是一个物质的特性参数,它与物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有关,是标识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之一。
二、影响液体凝固点的因素液体凝固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压力和杂质。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个因素对液体凝固点的影响。
1. 压力的影响在高压下,液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增强,所以其凝固点也会随之升高。
垂直于液体的压力越大,则液体凝固点升高得越明显,反之则升高得越少。
2. 杂质的影响液体中的杂质会影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减弱液体的凝固点。
而且,杂质的含量越高,这种影响也就越显著。
三、测定液体凝固点的方法1.差式扫描量热法差式扫描量热法是现代测定液体凝固点的常用方法。
该方法能够在温度范围内对样品的热力学性质进行准确测量,并且可以获得丰富的热动力学信息。
其原理是通过测定液体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来确定其凝固点。
2.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测定液体凝固点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液体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结构的不同,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凝固过程中的分子结构变化进行监测。
凝固点就是分子结构变化的阈值。
3.依托罗比衡依托罗比衡也是一种测定液体凝固点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液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在特定温度下,通过比较密度的变化来确定液体的凝固点温度。
四、总结测定液体凝固点是一项关键的化学实验技术。
它是研究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基础,也是工业和科研领域中常用的实验技术。
总的来说,液体凝固点测定对于探究物质的性质帮助很大。
凝固点测定方法的评述
![凝固点测定方法的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02625362b84ae45c3b358c86.png)
凝固点测定方法的评述【摘要】物质的凝固点是其重要的理化参数,其值是物质或是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的重要指征,因此准确地测量物质的凝固点对产品的品质及生产工艺的控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石油产品不具有一定的凝点,测定时须按照相关的标准严格进行。
本文在介绍石油产品凝点及低温流动性能的基础上对溶剂溶液的凝固点测定方法及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标准方法gb/t510测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凝固点测定低温流动性凝固点是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在此温度下,液体会逐渐变成固体。
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与压强有关。
在对物质和产品的纯度进行考查时,物质的凝固点是物质的重要理化参数,其值是物质或产品纯度的重要指征。
石油产品的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将盛于试管内的试溶冷却并倾斜45度经过一分钟后油面不再移动的最高温度。
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对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可以较好地了解其低温使用性能,对石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1 石油产品凝点及相关理论1.1 石油产品凝点石油产品的凝点代表着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通常情况下均匀的单体物质都具有一定的凝点,而由于石油是多种烃类的复杂混合物,不同的烃类有不同的凝点,因此,石油产品并不具有一定的凝点,其所谓的凝点也只是代表某一点的温度,并不代表石油产品的低温流动特定,而只能作为判断其低温流动性的依据。
1.2 低温流动性能石油产品的低温流动性能是指油品在低温使用时,维持正常流动顺利输送的能力,是评定柴油、润滑油等产品质量时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理想的润滑油应当具有连续、稳定的黏度,在高温时有足够的黏度保持完整的润滑油膜,在低温条件下则有较小的黏度和较好的低温流动性,从而机油能够快速达到润滑部位,减小机械的摩擦。
油品在低温时失去流动性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含蜡较少的油品在温度降低时,黏度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快速增加,而当黏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形成粘稠的物质失去流动性。
实验精通_凝固点下降的测定
![实验精通_凝固点下降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8f7aee4be23482fb4da4ce8.png)
6.当发生过冷现象,此时需将最后呈线性的数据点取延伸线,与先前数据所成的线段交会,而后由此交会点读出的温度如下图所示。
(A) (B)
▲发生过冷现象,纯水与水溶液的凝固点判读:(A)纯水;(B)水溶液
7.依数性质:溶液的一些性质与溶质的本性无关,而只决定于溶液的浓度,亦即只依溶质的粒子数目而定,这种性质叫做依数性质,例如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及渗透压大小等。
(A) 360(B) 182(C) 90(D) 72
(C) 2.乙二醇(分子量=62)是一种抗冻剂,若要使6.00千克的水在
-3.72℃时不冻结,则至少需要加入若干克乙二醇?(水的Kf=1.86)
(A) 55.5(B) 74.4
(C) 744(D) 7440
(B) 3.寒带冬季道路积雪,常洒盐以除雪之原因为何?
∴5.5-3.0=5.1× × 得分子量M=74.46
试求浓度为1.5 m的氯化钠水溶液的凝固点为多少?
:-5.58℃
:氯化钠水溶液:
ΔTf=Kf×m×i=1.86×1.5×2=5.58℃
凝固点为0-5.58℃=-5.58℃
在同浓度的稀薄溶液,电解质的ΔTf与非电解质ΔTf值之比值何者最小?
(A) MgSO4(B) K2SO4(C) NaCl(D) KCl
ΔP=P°X质
ΔP=P°X质.i
沸点上升度数(ΔTb)
ΔTb=Kbm
ΔTb=Kbm.i
凝固点下降度数(ΔTf)
ΔTf=Kfm
ΔTf=Kfm.i
渗透压(π)
π=MRT
π=MRT.i
三、实验后废弃物处理:
名称
种类
物化实验报告-凝固点实验报告
![物化实验报告-凝固点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e6a8476bd97f192379e949.png)
凝固点的测定(物化试验得好好做)一、实验目的(1)明确溶液凝固点的定义及获得凝固点的正确方法。
(2)掌握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的原理,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的理解。
(3)掌握贝克曼温度计的使用。
(4)测定环己烷的凝固点降低值,计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
二、实验原理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了解物质的一个最基本而且重要的物理化学数据,其测定方法有多种。
凝固点降低法成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简单又比较准确的方法。
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的一种依数性,这里的凝固点是指在一定压力下,溶液中纯溶剂开始析出的温度。
由于溶质的加入,使固态纯溶剂从溶液中析出的温度f T 比纯溶剂的凝固点*f T 下降,其降低值f f T T T -=∆*f 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即f T ∆=m K f式中,f T ∆为凝固点降低值;m 为溶质质量摩尔浓度;f K 为凝固点降低常数,它与溶剂的特性有关。
表1给出了部分的溶剂凝固点降低常数值。
表1 几种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值若称取一定量的溶质B W (g)和溶剂A W (g ),配成稀溶液,则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B m 为3AB BB 10W M W m ⨯=mol/kg式中,B M 为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则3Af Bf B 10W T W K M ⨯∆=g/mol若已知某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f K 值,通过实验测定此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f T ,即可计算溶质的相对分子量B M 。
通常测定凝固点的方法是将溶液逐渐冷却,使其结晶。
但是,实际上溶液冷却到凝固点,往往并不析出晶体,这是因为新相形成需要一定的能量,故结晶并不析出,这就是所谓过冷现象。
然后由于搅拌或加入晶种促使溶剂结晶,由结晶放出的凝固热,使体系温度回升。
从相律看,溶剂与溶液的冷却曲线形状不同。
对纯溶剂,固-液两相共存时,自由度f =1-2+1=0,冷却曲线出现水平线段。
对溶液,固-液两相共存时,自由度f =2-2+1=1,温度仍可下降,但由于溶剂凝固时放出凝固热,使温度回升,回升到最高点又开始下降,所以冷却曲线不出现水平线段,此时应加以校正。
GB510石油产品凝固点测定法
![GB510石油产品凝固点测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fede44336c1eb91a375d96.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655.5:536.423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GB/T 510-83Petrolum products-detmination of 代替GB 510-77solidification point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凝点.润滑油及深色石油产品在试验条件下冷却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1 方法概要测定方法是将试样装在规定的试管中,并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度经过1分钟, 观察液面是(移动.2 仪器与材料2.1仪器2.1.1圆底试管: 高度160±10毫米, 内径直20±1毫米, 在距试管底30毫米的外壁处有一环形标线.2.1.2圆底的玻璃套管: 高度130±10毫米, 内径40±2毫米.2.1.3装冷却剂用的广口保温瓶或筒形容器: 高度不少于160毫米, 内径不少于己于人20毫米, 可以用陶瓷、玻璃、木材, 或带有绝缘层的铁片制成.2.1.4水银温度计:符合GB 514-75《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的规定,供测定凝点高于-35℃的石油产品使用。
2.1.5液体温度计: 符合GB 514-75的规定, 供测定凝点高于-35℃的石油产品使用.2.1.6任何型式的温度计: 供测量冷却剂温度用.2.1.7支架: 有能固定套管、冷却剂容器和温度计的装置。
2.1.8水浴。
2.2 材料2.2.1 冷却剂: 试验温度在0℃用水和冰; 在0~-20℃用盐和碎冰或雪; 在-20℃以下用工业乙醇(溶剂汽油、直馏的低凝点汽油或直馏的低凝点煤油)和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注: 缺乏干冰时, 可以使用液态氮气或液态空气或其他适当的冷却剂, 也可使用半导体致冷器(当用液态空气时应使它通入旋管金属冷却器并注意安全).3 试剂3.1无水乙醇: 化学纯4 准备工作4.1 制备含有干冰的冷却剂时, 在一个装冷却剂用的容器中注入工业乙醇, 注满到器内深度的2/3处. 然后将细块的干冰放进搅拌着的工业乙醇中, 再根据温度要求下降的程度, 逐渐增加干冰的量. 每次加入干冰的时, 应注意搅拌, 不使工业乙醇外贱或溢出. 冷却剂不再剧烈冒出期体之后, 添加工业乙醇达到必要的高度.注: 使用容剂汽油制备冷却剂时, 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4.2无水的试样直接按本方法4.3开始试验. 含水的试样试验前需要脱水, 但在产品质量验收试验及仲裁试验时, 只要试验的水分在产品标准允许范围内, 应同样按本方法4.开始试验.试样的脱水按下述方法进行, 但是对于含水多的试样应先经静置,取其澄清部分来进行脱水.对于容易流动的试样, 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的粉状硫酸钠或小粒状氧化钙,并在10~15分钟内定期摇荡,静置,用干燥的滤纸滤去澄清部分。
增塑剂凝固点检测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增塑剂凝固点检测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238de6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c.png)
增塑剂凝固点检测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增塑剂是在许多行业中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用于提供产品所需的特定性能和质量。
增塑剂的凝固点是一个重要的物性指标,它能够反映出增塑剂的固态形态和稳定性。
因此,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准确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对增塑剂凝固点进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增塑剂凝固点检测标准进行概述及解释说明。
首先,我们会对增塑剂凝固点作出定义,并介绍其背景和意义。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当前常用的增塑剂凝固点检测方法,并概述现有的相关标准。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增塑剂凝固点在各行业和应用场景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影响。
此外,安全性考虑与法规要求也将被纳入讨论范畴。
随后,我们将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包括标准差异化问题、实际测试与标准误差问题以及新型增塑剂的检测难题。
最后,通过总结观点和发现,我们将得出结论,并提供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
1.3 目的撰写本文的目的在于对增塑剂凝固点检测标准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概述及解释说明,以加深人们对该领域的了解。
通过深入探讨增塑剂凝固点相关内容,我们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于增塑剂凝固点检测标准重要性的关注,并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同时,本文也旨在为行业从业者、研究人员和决策者提供有关增塑剂凝固点检测标准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指南,以促进产品质量保障和技术进步。
2. 增塑剂凝固点检测标准2.1 定义与背景增塑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化学物质,能够提高材料的柔韧性、延展性和可塑性。
在许多行业中都会使用增塑剂,如塑料制品、橡胶制造、涂料工业等。
而凝固点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时的温度。
因此,增塑剂凝固点是指当增塑剂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时所需的温度。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增塑剂凝固点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凝固点可以作为评估增塑剂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较高的凝固点可能表明增塑剂存在杂质或不纯度,从而影响其性能和效果。
凝固点实验步骤
![凝固点实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a7ba3c5bb4cf7ec4afed04c.png)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一)实验软件操作部分一第一次溶剂凝固点操作步骤1打开主机,点击“凝固点实验数据采集处”2 a 点击“设置坐标系”设置“纵坐标值”(1)溶剂:-2.5℃--0℃,(2)溶液:-3.5℃--0℃;“时间坐标值”:0---10b 点击“通讯口”:“COM1”,此时“窗口定位”,此时“窗口(1)”亮c 点击“采样时间”:√1---4秒3 点击“实验进程”中“溶剂凝固点Ⅰ”,此时“溶剂凝固点Ⅰ”亮4 点击“数据通讯”中“开始通讯”,待‘凝固点实验装置’仪器‘温差’显示在设置范围时,开始实验5 实验8分钟后停止实验二第n次溶剂凝固点操作步骤6 点击“实验进程”中“溶剂凝固点Ⅱ”,此时“溶剂凝固点Ⅱ”亮7 重复2—5步操作即可8 在n次‘溶剂凝固点’测量中,若某一次数据不理想,可重新实验:a 点击打开不理想曲线:即点击“实验进程”中“溶剂凝固点n”b 点击“数据通讯”中“清屏”,之后,重复上述2--5操作步骤即可三第一次溶液凝固点操作步骤9 点击“实验进程”中“溶液凝固点Ⅰ”,此时“溶液凝固点Ⅰ”亮10 重复2—5步操作即可四第n次溶液凝固点操作步骤11 点击“实验进程”中“溶液凝固点Ⅱ”,此时“溶液凝固点Ⅱ”亮12 重复2—5步操作即可13 在n次‘溶液凝固点’测量中,若某一次数据不理想,可重新实验:a 点击打开不理想曲线:即点击“实验进程”中“溶液凝固点n”b 点击“数据通讯”中“清屏”,之后,重复上述2--5操作步骤即可五数据处理14分别点击打开各“溶剂凝固点曲线”或“溶液凝固点曲线”,即分别点击“实验进程”中“溶剂凝固点Ⅰ、Ⅱ、Ⅲ”或“溶液凝固点Ⅰ、Ⅱ、Ⅲ”15点击“数据处理”中“计算溶剂凝固点”或“计算溶液凝固点”16点击“实验参数”分别输入各参数值17点击“数据处理”中“计算溶质摩尔质量”,随即‘溶质摩尔质量’在“实验参数”中显示六数据打印(二)实验仪器使用及凝固点测定操作部分一SWC---LG型凝固点实验装置仪器使用1打开电源开关,此时“温度显示窗口”显示溶剂(环己烷)的初始温度n℃,;“定时显示窗口”、“测量∕保持”不调2待溶剂(环己烷)的温度降至7.5—8.0℃【“温度显示窗口”显示溶剂(环己烷)的温度为7.5—8.0℃】时,即刻“清零”、“锁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
一、实验步骤
1. 用移液管吸取25ml 蒸馏水于凝固点管中,按上探头、搅拌器和塞子(注意:探头
应离开管底2cm 左右,不应与任何固体相碰,但要保证探头浸到溶液中)。
2. 凝固点管直接插入冰浴中,上下移动搅拌器,当蒸馏水冷却至1-2℃左右时,迅速
将凝固点管套入套管中,(注意:外套管尽量插入冰浴中,但不能让水浸到管中,以防渗水入管。
外管是空气管,它有助于消除由于溶液冷却过快造成的误差。
)仍均匀搅拌,并按下秒表,每隔15秒记下时间和相应的温度。
至温度回升到一定程度,且持续一分钟保持不变化,则可停止实验。
此温度即为蒸馏水的凝固点。
取出凝固点管用手温热,使管中固体全部融化。
3. 重复步骤2共三次。
三次测得的T 0值相差不得超过±0.01℃。
4. 测定溶液的凝固点,取蔗糖1g 放在光洁的纸上,在电子天平上精确称量,将此片
投入水中,将蔗糖完全溶解后,按测定纯溶剂凝固点的方法先测出此溶液的凝固点在冰浴溶液冷却至0.5℃时将凝固点管迅速套入外管套中按步骤3操作,然后再进行精测二次,三次测得的T 值相差不得超过0.01℃。
二、数据处理
蒸馏水凝固点的平均值=*f T
溶液凝固点的平均值=f T 凝固点降低值△T f =
K f =1.86k ·mol -1
·kg
纯溶剂质量m A =V ×ρ (ρ:室温下蒸馏水的密度;V:体积) 溶质+纸重= 纸重= 溶质重m B=
2.计算蔗糖摩尔质量
A
f B f m T m K M ∙∆∙=
蔗糖
3.计算与理论值的误差(蔗糖的摩尔质量342.5×10-
3kg ·
mo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