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男性生殖系统

合集下载

生殖系统的结构与生理讲解

生殖系统的结构与生理讲解

生殖系统的结构与生理讲解一、介绍生殖系统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它在保证物种繁衍和个体生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其相关生理过程进行详细讲解。

二、男性生殖系统1. 男性生殖器官的结构男性生殖器官主要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尿道等。

其中,睾丸是男性主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可以产生雄激素如睾丸酮,还可以产生精子。

附睾则负责保存成熟但未排出体外的精子。

输精管将从附睾释放出来的成熟精子输送到前列腺和尿道。

2. 睾丸的功能与调节睾丸是男性内分泌和生殖功能产生的关键器官之一。

它通过分泌雄激素来促进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并维持正常的骨骼和肌肉发育。

此外,睾丸还负责产生成熟精子,并通过反馈机制调控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维持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3. 前列腺的作用与功能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附属腺体。

它主要负责产生和储存液体,并使精子具备适宜的酸碱度、营养物质和浓度。

前列腺液中所含有的物质能够增加精子几率达到卵子并提供保护,从而有助于受孕。

三、女性生殖系统1. 女性内生殖器官的结构女性内部生殖器官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

其中,卵巢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产生地,也是卵子形成和储存的地方。

输卵管将成熟的卵子从卵巢输送到子宫,子宫则承载受精卵发育为胎儿,并在月经周期中定期脱落排出体外。

2. 卵巢功能与调节卵巢起着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可以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来调节女性的月经周期和维持生殖系统功能。

雌激素主要影响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而孕激素则在妊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3. 子宫内膜的变化随着月经周期的进展,子宫内膜会有相应的变化。

在月经初期,失去支撑物质后,子宫内膜开始剥落,并排出体外。

随后,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新的内膜开始生成并增厚,为受精卵提供适宜的环境。

四、生理过程1. 睾丸中精子的产生与发育精子的产生主要发生在睾丸内。

通过精原细胞不断地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特定环境下,形成成熟、活跃的雄性配子-精子。

男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

前列腺体
16
五、前列腺
呈前后稍扁的板栗形为实质性器官,有尿道穿过。
(一)形态 前列腺底 前列腺尖 前列腺体 前列腺沟
输精管
输尿管 输精管壶腹 精囊 前列腺底 精囊 射精管 前列腺沟 前列腺尖
前列腺体
17
分为5叶:
前叶、中叶、后叶 左侧叶、右侧叶
18
(二)位置
位于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 与膀胱颈、精囊和输精管壶腹相邻。 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为直肠壶腹。 尿道内口 前列腺 尿道 膀胱颈 输精管 壶腹 直肠
输精管 精曲小管 附睾 精直小管
睾丸网
睾丸输出 小管
排出途径: 输精管
射精管
尿道
体外
11
12
精索的被膜
精索外筋膜 提睾肌 精索内筋膜
(三)射精管
输精管末端与精囊 的输出管汇合而成。 向前下穿前列腺实 质,开口于尿道的 前列腺部。
四、精囊
为长椭圆形的囊状器官,表面 凹凸不平,位于膀胱底的后方, 其输出管与输精管壶腹末端汇 合成射精管。精囊分泌的液体 参与精液的组成。
输精管
输尿管 输精管壶腹 精囊 前列腺底 精囊 射精管 前列腺沟 前列腺尖
5
睾丸输出管 输精管
精曲小管 精直小管
睾丸鞘膜
睾丸小隔
睾丸网 睾丸纵隔 睾丸小叶 白膜
精直小管
睾丸输出小管
睾丸网
精曲小管
白膜 睾丸小隔
睾丸纵隔
睾丸小叶
二、附睾 呈新月形,紧贴睾丸的上端和后缘而略偏外侧。
分部: 附睾头 附睾体 附睾尾 睾丸输出小管,进入 附睾后延续为附睾管, 暂时储存精子、并分泌 附睾液、使精子进一步 成熟。附睾尾向上弯曲 移行为输精管。

男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

被膜
表面 浆膜 深面(白膜) 致密结 缔组织伸入实质形成睾 丸小叶 实质 生精小管 直精小精 睾丸网 间质 生精小管之间的结缔 组织 功能:生成精子 分泌雄激素
睾丸与附睾模式图
一、睾丸
组成:被膜、实质和间质构成
被膜
表面 浆膜 深面(白膜) 致密结缔组织伸入实质形成睾 丸小叶
睾丸光镜图 (★白膜 ↓小叶间结缔组织)
生精上皮光镜结构图
一、睾丸
(一)生精小管 1.生精细胞
(3)次级精母细胞 位置:靠近腔面 切片标本中不易看到 次级精母细胞 经过第二次减数分裂, 形成 23,X 或 23,Y , 产生两个单倍体精子 细胞。
生精上皮模式图
一、睾丸
(一)生精小管 1.生精细胞 由基底部至管腔面 (4)精子细胞 位置:靠近管腔 形态:胞体小,圆形 单倍体,不再分裂, 变态形成精子
(一)附睾 (二)输精管
附 睾 头
精原细胞的增殖分化
A型 2n 初级精母细胞4n A型 2n 46 B型 2n
次级精母细胞2n 精子细胞1n
正常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精子1n
一、睾丸
(一)生精小管 2.支持细胞 位置:在生精细胞之间 特点:核一个,近卵圆形或三角形,染色浅, 核仁明显,细胞侧面有紧密连接。 功能:①参与雄激素结合蛋白形成 ②构成血-睾屏障 ③吞噬和消化精子细胞变形脱落的残余 胞质
一、睾丸
2.支持细胞
(一)生精小管
支持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紧密连接)
第十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
学习内容
一、睾丸的一般结构。 二、生精小管与精子发生。 三、精子的形态结构。 四、支持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五、血睾屏障的结构与功能。
男性生殖系统组成

《男性生殖系统》课件

《男性生殖系统》课件

男性生殖系统分泌雄激素(如睾酮) 等性激素,维持男性性征和性功能。
男性生殖系统的发育与变化
01
02
03
青春期发育
男性生殖器在青春期开始 发育,包括阴茎增长、睾 丸增大等。
生育能力
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生殖 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生 育能力也随之降低。
性激素水平变化
男性在老年期,性激素水 平逐渐下降,性功能和生 育能力减弱。
,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适度运动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提高男性身体素 质和免疫力,建议每周进行至少 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控制体重
肥胖会增加男性生殖健康的风险, 因此男性应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
04
男性生殖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 与预防
Chapter
前列腺炎的治疗与预防
急性前列腺炎
主要采取抗生素治疗,同时辅以 止痛、解痉、消炎等对症治疗。
详细描述
睾丸肿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等有关。治疗睾丸肿瘤 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和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同时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睾丸肿瘤的重要措施。
性功能障碍
总结词
性功能障碍是指男性在性行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
详细描述
性功能障碍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与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有关。治疗性功能障碍需要综合考虑个体 差异和病因,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和心态也是预防性功能障碍的重要措施。
睾丸炎的治疗与预防
01
睾丸炎的预防
02
03
04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避 免不洁性行为。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总结

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总结

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总结生殖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负责生殖细胞的形成和传播,保证人类的繁衍后代。

下面将对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总结。

一、男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尿道和阴茎等器官。

1. 睾丸:位于阴囊内,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睾酮。

2. 附睾:位于睾丸上方,主要功能是存储和成熟精子。

3. 输精管:将成熟的精子输送至尿道。

4. 前列腺:分泌液体,为精子提供营养和液体环境。

5. 尿道:既是男性排尿的通道,也是精液排出的通道。

6. 阴茎:有勃起和射精的功能,通过射精将精液排出体外。

二、女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阴等器官。

1. 卵巢:是女性生殖细胞的产生和储存地,同时也分泌雌激素。

2. 输卵管:将卵子从卵巢输送至子宫。

3. 子宫:接受受精卵,提供胚胎发育的环境。

4. 阴道:连接子宫和外界,是性交和分娩的通道。

5. 外阴:包括阴蒂、阴唇、阴道口等器官。

三、生殖系统的功能1. 生殖细胞的形成:男性生殖系统通过睾丸产生精子,女性生殖系统通过卵巢产生卵子。

2. 生殖细胞的传播:男性的精子通过射精进入女性的生殖系统,使得卵子受精。

3. 胚胎的孕育:受精卵在子宫内发育成胚胎,并通过子宫提供的养分得以维持和发育。

4. 分娩:在胚胎发育完全后,子宫收缩将胚胎排出体外。

总结:生殖系统在人体的生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男性生殖系统通过产生精子和提供精液,而女性生殖系统通过产生卵子和提供孕育胚胎的环境。

这两个系统协同工作,保证了人类繁衍后代的能力。

对于我们保持生殖系统的健康,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的饮食和定期的体检来保护。

男性生殖系统解析

男性生殖系统解析

男性生殖系统解析男性生殖系统是指男性身体中负责生殖功能的一组器官和生殖细胞。

它包括睾丸、输精管、前列腺、尿道、附睾等多个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解析。

一、睾丸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位于阴囊内。

它是生产精子的地方,同时也是男性激素睾酮的主要产生部位。

睾丸表面覆盖着一个被称为附睾的外皮,有助于调节睾丸内部环境,维持正常的精子生产。

二、输精管输精管又称精管,是连接睾丸和前列腺的管道。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睾丸产生的精子输送到尿道,在射精时与尿液一起排出体外。

输精管内壁有睫毛状的纤毛,可以帮助精子顺利传输。

三、前列腺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重要部分,位于膀胱下方。

它主要负责产生前列腺液,这种液体是精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以提供营养和保护精子。

前列腺液还有助于维持酸碱平衡,保护精子在酸性环境中的存活。

四、尿道尿道是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共用的一段管道,从膀胱经过阴茎最后开口于尿道口。

在射精时,尿道不仅负责排尿,同时也是精子排出的通道。

尿道内壁有多个括约肌,能够控制尿液和精液的排泄。

五、附睾附睾是位于睾丸上部的一段长约6厘米的管状结构。

附睾的主要功能是储存未成熟的精子,在需要时,将其输送到输精管中进行排出。

此外,附睾还参与调节精子的成熟和保存。

男性生殖系统中的这些器官相互协调,完成了精子的生产、储存、输送和排泄等一系列重要功能。

其中,睾丸是精子产生的地方,输精管将其输送到尿道,前列腺提供养分和保护,尿道是精液和尿液排出的通道,附睾则负责精子的储存和调节。

总结:男性生殖系统是男性身体中负责生殖功能的一组器官和生殖细胞。

它由睾丸、输精管、前列腺、尿道和附睾等多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

这些器官相互协调,完成了精子的生产、储存、输送和排泄等一系列重要功能。

对于男性来说,了解自身的生殖系统对于维持生殖健康和性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系统解剖学——男性生殖系统

系统解剖学——男性生殖系统
精子的成熟
精子在附睾内通过吸收附睾液中 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逐渐成熟并 获得运动能力。
射精过程
射精的触发机制
射精通常由性刺激引起,通过神经反射机制,使阴茎肌肉收缩,将精液射出体外 。
射精的生理过程
射精时,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等器官的分泌物与精子混合形成精液,通过 尿道排出体外。
受精与着床
受精过程
系统解剖学——男性生殖系 统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男性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 • 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 • 生殖系统的疾病与健康问题 • 生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01
引言
男性生殖系统的概述
男性生殖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器 官系统之一,包括外生殖器和 内生殖器两部分。
外生殖器包括阴囊和阴茎,内 生殖器包括睾丸、附睾、输精 管、射精管、前列腺等器官。
性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提供性健康教育和咨询,帮助人们了 解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性健 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宣传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 提供相关检查和治疗服务,减少性传 播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计划生育与避孕
提供计划生育和避孕方法,如避孕套 、节育环、结扎等,帮助人们控制生 育。
辅助生殖技术
过程。
免疫功能
男性生殖系统还具有免疫功能 ,对维护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
用。
02
男性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
外生殖器
阴囊
位于阴茎根部下方,是一对薄壁的囊状物,内部包含睾丸和附睾。阴囊的主要 功能是调节睾丸的温度,通过收缩和松弛来调节阴囊内的温度,以适应精子生 成的需要。
阴茎
男性性器官,具有排尿和性交功能。阴茎由两个阴茎海绵体和一个尿道海绵体 组成,外面包以基筋膜和皮肤。

13:男性生殖系

13:男性生殖系
16
29
4 5 6 11
30
(五)前列腺 1.位置:膀胱颈下方,尿生殖膈上方,包绕尿道起始 部, 后邻直肠。 16 2.形态:板栗形,分 前列腺底 前列腺体三部 前列腺尖 前面:隆凸。 后面:较平,正中有一纵行浅沟——前列腺沟 (后邻直肠,直肠指诊可触及)。 内部:尿道、射精管穿行。
31
4 7
33
《 N T》 P3 67
《NT》P367
34
(六)尿道球腺
17
1.位置:埋于尿生殖膈的肌内。 2.形态:一对豌豆样的小腺体,以细长排泄管 开口于尿道球部。 3.功能:分泌物参与精液组成。 精液: 组成——由睾丸产生的精子与生殖管道以及各 附属腺分泌的液体混合而成。 性状——乳白色,弱碱性。 量——一次射精约2-5ml,含精子3-5亿个。
43
图 : 15 7 8 10
44
10
45
阴茎
尿道海绵体 前端:阴茎头 后端:尿道球 16 中央:尿道穿行 附:包茎——包皮外口过小,紧箍阴茎头部, 且不能外翻露出阴茎头者,称之。 包皮过长——包皮将阴茎头全部包绕且伸 出一部分,但可翻起显露阴茎头者,称之。
46
4 5 6 11
47
(三)男性尿道
55
目的要求 (一)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二)熟悉睾丸和附睾的形态位置,了解睾丸的微 细结构。 (三)熟悉输精管的行程、射精管的合成及开口。 (四)了解前列腺、精囊腺和尿道球腺的形态和位 置及腺管的开口部位。 (六)了解阴囊的构造及机能,掌握阴茎的形态、 分部及组成。 (七)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各部的形态特点,三 个狭窄以及两个弯曲的临床意义。
图 37 1: 睾 丸、 附 睾 和9
39
40

男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
(23, Y ,n)
精子 (23, X ,n)
精子
(23,Y, n)
3)次级精母细胞(secondary spermatocyte)
部位: 初级精母细胞近腔侧
形态: 细胞变小,核圆染色深,
由于次级精母细胞存在时 间较短,切片中不易看到。
染色体核型:23, X 或 23, Y; DNA: 2n
次级精母 细胞
组成和功能:
性腺 — 睾丸: 生成精子和分泌雄激素 生殖管道 — 附睾:储存精子,精子成熟场所 输精管和射精管:输精管道 尿道:排尿和排精管道 外生殖器 — 阴囊、阴茎
附属性腺:分泌物参与精液组成
一、 睾 丸 (testis)
基本结构:
鞘膜脏层 被膜 白膜: 致密结缔组织
睾丸纵隔,小叶隔 睾丸纵隔
Lumen
2、支持细胞(Sertoli cell) 1)形态结构 光镜:a. 细胞境界不清
b. 细胞核位于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之间,呈椭圆
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核染色淡,核仁清楚。
2、支持细胞 1) 形态结构
电镜:
a. 细胞不规则长锥形,高达腔面 侧面镶嵌各级生精细胞 b. 各种细胞器发达,富含SER、 RER、Golgi、Mit、溶酶体、
初级精母 细胞
第一次成 母细胞 (46,XY, 2n) DNA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
(46, XY, 4n)
第一次 减数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23, X , 2n)
第二次 第二次 减数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23, Y , 2n)
减数分裂
精子细胞 (23,X, n)
精子细胞
精子 (23, X ,n)
精子
(23,Y, n)
4)精子细胞(spermatid):

生理学生殖系统

生理学生殖系统

生理学生殖系统在我们复杂而奇妙的身体构造中,生殖系统无疑是一个既神秘又至关重要的部分。

它承载着生命延续的使命,关乎着人类的繁衍和种族的延续。

生殖系统,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又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协同工作,共同实现生殖的目标。

先来说说男性的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和阴茎等器官。

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核心,被形象地称为“精子工厂”。

在睾丸内部,有着无数的曲细精管,这是精子产生的地方。

从青春期开始,睾丸在激素的作用下,不断地生成精子。

这些精子在附睾中成熟,并获得运动能力。

输精管则像是精子的“运输通道”,将成熟的精子从附睾输送到尿道。

而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的液体,与精子混合形成精液,为精子提供营养和适宜的生存环境。

阴茎,作为男性生殖系统的外在表现,在性行为中起着关键作用。

当性兴奋时,阴茎内的海绵体充血膨胀,使得阴茎勃起,从而能够完成性交,将精液射入女性体内。

再看看女性的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核心,它不仅产生卵子,还分泌女性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

每个月,卵巢通常会排出一个卵子,这个过程被称为排卵。

输卵管就像一座“鹊桥”,连接着卵巢和子宫。

排出的卵子会被输卵管伞端“捕获”,然后在输卵管内等待精子的到来。

如果精子与卵子在这里相遇并结合,就会形成受精卵。

子宫是孕育新生命的“宫殿”。

受精卵会在子宫内着床,并逐渐发育成胎儿。

子宫的内膜会随着激素的变化而周期性地增生和脱落,形成月经。

阴道则是性交的器官,也是胎儿娩出的通道。

生殖系统的运作并非孤立的,而是受到激素的精密调控。

在男性体内,睾酮是主要的性激素,它对精子的生成和性器官的发育起着关键作用。

而在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协同作用,调节着月经周期、排卵以及妊娠过程。

从青春期开始,生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性特征也逐渐显现。

对于青少年来说,了解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变化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他们正确对待身体的变化,保持身心健康。

第十三章 泌尿男性疾病

第十三章 泌尿男性疾病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思想,通过辨证论治可以确保治疗方法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提高治疗效果。
辨证论治包含四方面:辨证、论治、预防、治疗。辨证是关键环节,通过辨证了解患者病情 和体质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
子痰
论治是核心内容,根据辨证结果制定治疗方案,通过治疗改善患者病情 和体质状况。
预防和治疗是两个重要方面,在发病前或发病早期采取措施,避免病情 恶化或复发。
THANKS
感谢观看
(2)脾肾气虚证。补脾益气,温肾 利尿。方药
补中益气汤加菟丝子,肉苁蓉,补骨脂,车前子等。
前列腺增生症 病因病机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通窍利尿。方药
沉香散加减。
(4)肾阴亏虚证。滋补肾阴,通窍利尿。方药
知柏地黄丸加丹参,琥珀,地龙等。
(5)肾阳不足证。温补肾阳,通窍利尿。方药
济生肾气丸加减。
或血尿。
2.膀胱结石
小儿多见,典型症状为排尿中断 ,并引起疼痛,放射至阴茎头和 远端尿道,此时患儿常手握阴茎 ,蹲坐哭叫,经变换体位后又可
顺利排尿。
3.尿道结石
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排尿费力 ,呈点滴状,或出现尿流中断及
急性尿潴留。
尿石症 诊断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 思想,通过辨证论治可以确保治 疗方法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提
八正散加减
(2)气滞血淤证。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药
前列腺汤加减。
慢性前列腺炎
(3)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 方药
知柏地黄丸加减。
(4)肾阳虚孙证。补肾助阳。 方药
济生肾气丸加减。
07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 病因病机
[诊断]
直肠指检:1度大如鸽蛋,突入直肠约1-2cm;2度大 如鸡蛋,突入直肠约2-3cm,中央沟变浅,3度大如 鸭蛋,突入直肠大等于3cm,中央沟消失或突出。

13生殖系统-男性

13生殖系统-男性
(三)被膜:
1.白膜:包在睾丸实质的外面,为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
2.鞘膜:白膜外面,分脏、壁两层。其间隙为鞘膜腔。
二、附睾 附着于睾丸的上端和后缘,由十多条睾丸输出小管和一条附睾管构成。
(一)分部 :附睾可分为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
(二)功能
1.储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输送精子。
2.促进精子进一步成熟。
三、输精管
起于附睾尾,经腹股沟管入盆腔,在膀胱底膨大为输精管壶腹,并与精囊腺的排泄管会合成射精管。全长约50cm。
1.课题 2.复习引入 3.进入新课
4.课后小结 5.布置作业
教案续页
章节教案内容
男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可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内生殖器包括生殖腺(睾丸)、输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附属腺体(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
一、睾丸
(一)位置: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
(二)形态:睾丸略呈椭圆形,表面光滑。后缘有附睾附着,并有血管 、神经等出入。
4、前列腺、精囊腺的形态及结构
5、男性尿道的分部(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生理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弯曲(耻骨前弯、耻骨下弯)
教学重点
1、输精管的行程、分部
2、男性尿道的分部
教学难点
髋骨(髂脊、髂前上棘、髋臼、坐骨大小切迹、坐骨结节)
教学方式
理 论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附:教学过程
(续页)
精索:为一柔软的圆索状结构,由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等被结缔组织包绕而成。
四、前列腺
位于膀胱颈与尿生殖膈之间,大小及形态颇似栗子,后部正中有一纵行浅沟,称前列腺沟。后与直肠临接,通过直肠指诊,可触摸到前列腺的变化。中老年前列腺易增生肥大,压迫尿道的前列腺部引起排尿困难。

17级护本5-6班男性生殖系统(1)

17级护本5-6班男性生殖系统(1)

(C)功能
支持营养作用 吞噬作用 分泌作用 构成血-生精屏障
血--生精屏障:
毛细血管内皮 基膜
薄层结缔组织 生精上皮基膜 支持细胞紧密连接
2、基膜、肌样细胞和胶原纤维
(二)睾丸间质
疏松结缔组织、 血管、淋巴管 内含间质细胞
间质细胞
三五成群 光镜 体大
不规则圆形 胞质嗜酸
功能 合成和分泌雄激素
精子的发生
(B)初级精母细胞
位于精原细胞近腔侧 胞体大 直径18um 核大 第一次成熟分裂 DNA复制 历时长
(C)次级精母细胞
近腔面 胞体较小直径12um 核染色较深 第二次成熟分裂 无DNA复制历时短
(D)精子细胞
近腔面 胞体小直径8um 核圆染色深 单倍体细胞 变形成为精子
(E)精子
第十三章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
教学目的要求:
1、能描述生精小管、间质细胞的光 镜结构及血睾屏障。
2、能说出睾丸的一般结构; 3、能了解精子发生的过程。 4、能了解附睾睾 输 精管等
附 属 腺 前列腺
精囊腺 尿道球腺
外生殖器
功能:
输精管
产生和输送精子 分泌激素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子细胞 (E)精子
(A)精原细胞
位于管壁基部 细胞圆形
直径12um 细胞器不多
干细胞:分裂分化 为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增殖分化
A型 2n 46 46 B型 2n
46 A型 2n
23
46 初级精母细胞4n
23 次级精母细胞2n 精子细胞1n 精子1n
二、生殖管道
(一)附睾 (二)输精管
(一)附睾

解剖学之男性生殖系统 PPT

解剖学之男性生殖系统 PPT
内容:输精管、睾丸动脉、 蔓状静脉丛、神经、淋巴管 和鞘韧带等。
外包3层被膜,内→外为:
①精索内筋膜—在腹股沟管腹环处续于腹横筋膜
②提睾肌———续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③精索外筋膜—在腹股沟管皮下环处续于腹外斜肌腱腹
四、精囊seminal vesicle
位于膀胱底之后,输精管 壶腹的外侧。
由迂曲小管构成,排泄管与 输精管末端合成射精管。
六、尿道球腺bulbourethral
形似豌豆,位于尿 道球后上方两侧、会 阴深横肌内,排泄管开 口于尿道球部。
第三节 男性尿道male urethra
兼具排尿、排精功 能。全长约16~22cm,依其
穿行结构不同分3部:
特点:
2个弯曲 3个狭窄 3个膨大
3个狭窄: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 3个膨大:前列腺部、尿道壶腹和舟状窝 2个弯曲:耻骨下弯、耻骨前弯 ☆临床应用
输精管的管壁主要为 平滑肌,触之坚韧,如圆 索状。
输精管精索部位置表 浅,男性节育手术(输精 管结扎术)常在此部进行。
射精管
ejaculatory duct
输精管壶腹末端变细与精 囊腺排泄管汇合成射精管,穿 前列腺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
附:精索spermatic cord
自腹股沟管腹环至睾丸 上端。
二、阴茎penis
第一节
男性外生殖器
二、阴茎penis
分3部:头、体、根 由3条海绵体及包被它们的浅、深阴茎 筋膜和皮肤组成。
阴茎的结构
# 1条尿道海绵体 # 2条阴茎海绵体
尿道海绵体居腹侧,内有尿道。其前端膨 大称阴茎头,后端膨大称尿道球。
2条阴茎海绵体居背侧,前端嵌入阴茎头,后 端分离并附着于耻、坐骨,称阴茎脚。

第十三章 生殖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共14张PPT)

第十三章 生殖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共14张PPT)
孕激素
抑制素
雄激素
第7页,共14页。
外生殖器包括阴囊和阴茎 。
熟悉男性睾丸和尿道的结构和功能;
13-3 妊娠和避孕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
月经周期及其形成的机制
13-3 妊娠和避孕
雄激素
月经周期及
熟悉男性睾丸和尿道的结构和功能;
雄激素
其形成的机
制 第十三章 生殖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
熟悉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功能和月经周期形成的机制;
外生殖器包括 阴囊和阴茎 。
第3页,共14页。
13-1 男性生殖系统
二、睾丸的功能 产生精子 分泌激素:雄激素
抑制素
第4页,共14页。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 一、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第5页,共14页。
13-2 女性生殖系统
一、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第6页,共14页。
二、卵巢的功能
产生卵子 分泌激素:雌激素
二、避孕
1.抑制精子和卵子的生成
2.防止卵子受精
4.改变子宫内环境,影响胚泡的着床与生长
第13页,共14页。
第14页,共14页。
第十三章 生殖系统 人体解剖生 理学
第1页,共14页。
学习目标
1.熟悉男性睾丸和尿道的结构和功能;
2.熟悉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功能和月经周期形成的机制; 3.了解生殖系统的组成、输精管道以及乳房和会阴。
第2页,共14页。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一、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内生殖器官: 睾丸、附睾、 输精管、射精 管、尿道和附 属腺(精囊腺、 前列腺、尿道 球腺);
受精
着床
妊娠维持 分娩
第三节 妊娠和避孕
一、妊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初级精母细胞 ——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残余胞质 精子
图9 上:精子光镜像(精液涂片) 精子光镜像(精液涂片) 左:精子超微结构模式图
图10 睾丸间质细胞电镜像



图11 直精小管与睾丸网光镜像 睾丸网) (↑直精小管 ★睾丸网)
图12 附睾管光镜像
图13 输出小管光镜像
图14 输精管 (左: 模式图 右:光镜像) 光镜像)
前列腺
本章重点
睾丸的一般结构 生精细胞的组成, 生精细胞的组成,精子发生过程 睾丸支持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睾丸支持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血-睾屏障 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附睾管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前列腺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输精管
输出小管 图 1 鞘膜脏层 睾 丸 与 附 睾 模 式 图
附睾管 直精 小管 睾丸网
附睾上皮细胞分泌肉毒碱、甘油磷酸胆 附睾上皮细胞分泌肉毒碱、 碱、唾液酸等可促进精子成熟 精子在附睾内停留8 17天 精子在附睾内停留8 ~ 17天,获得运动能 力,达到功能成熟
二、输精管
图14
粘膜: 粘膜: 上 皮 — 假复层柱状上皮 固有层 — 富含弹性纤维 肌层 内纵、中环、 内纵、中环、外纵平滑肌纤维 外膜 纤维膜
第十三章 男性生殖系统
组成 睾丸、生殖管道、 睾丸、生殖管道、附属腺及外生殖器 功能: 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生殖管道促进精子成熟,营养、 生殖管道促进精子成熟,营养、贮存和运输精 子 附属腺和生殖管道的分泌物参与精液组成
第一节 睾丸
一般结构: 图1-2 一般结构:
表面 浅层:浆膜(鞘膜脏层) 浅层:浆膜(鞘膜脏层) 深层:白膜(致密结缔组织); );于睾丸后缘形 深层:白膜(致密结缔组织);于睾丸后缘形 成睾丸纵隔 实质 250个睾丸小叶 250个睾丸小叶 生精小管→直精小管→ 生精小管→直精小管→睾丸网 睾丸间质
1、精原细胞
形态:紧贴基膜,圆或卵圆形,直径12 形态:紧贴基膜,圆或卵圆形,直径12 m 分类: 分类: A型:核染色浅,干细胞,增殖分化为B型细胞 核染色浅,干细胞,增殖分化为B B型:核周边有较粗染色质颗粒。分化形成初 核周边有较粗染色质颗粒。 级精母细胞
2、初级精母细胞
形态:位于精原细胞的近腔侧,圆形,直径18 形态:位于精原细胞的近腔侧,圆形,直径18 m ,核大而圆; 核大而圆; 核型: 46,XY( DNA) 核型:为46,XY(4n DNA) 切片中可见不同增殖阶段的初级精母细胞 经第一次减数分裂(有DNA复制)形成2 个次 复制) 经第一次减数分裂( DNA复制 形成2 级精母细胞
图4
LM:大,从生精小管基底直达腔面;细胞轮廓不 LM: 从生精小管基底直达腔面; 核三角或不规则形,染色浅, 清,核三角或不规则形,染色浅,核仁明显 EM:各种细胞器丰富,有大量滑面内质网、溶酶 EM:各种细胞器丰富,有大量滑面内质网、 糖元和脂滴; 体、糖元和脂滴;侧面有紧密连接 功能:支持、 功能:支持、营养生精细胞 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和抑制素 产生睾丸液 吞噬精子细胞的残余胞质 参与血- 参与血-睾屏障构成
第二节 生殖管条)图13 输出小管( 12条 高柱状纤毛细胞与低柱状细胞相间排列、管腔不 高柱状纤毛细胞与低柱状细胞相间排列、 规则 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体尾部 — 附睾管(1条,蟠曲状)图12 附睾管( 蟠曲状)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管腔规则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主细胞(有静纤毛)、基细胞 )、基细胞 主细胞(有静纤毛)、 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第三节 附属腺
图15-16 15被膜:富含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的结缔组织, 被膜:富含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的结缔组织,深 入实质形成支架 实质:30 ~ 50个复管泡腺,开口于尿道精阜两侧 实质: 50个复管泡腺 个复管泡腺, 三个带:尿道周带(粘膜腺) 内带(粘膜下腺) 三个带:尿道周带(粘膜腺),内带(粘膜下腺), 外带(主腺) 外带(主腺) 腺上皮为单层立方或柱状、或假复层柱状, 腺上皮为单层立方或柱状、或假复层柱状,腺腔不 规则, 规则,可有前列腺凝固体 功能:分泌物参与构成精液, 功能:分泌物参与构成精液,分泌活动受雄激素调 控
图6 生精小管和睾丸间质光镜像 ↓↓” 精原细胞; (“↓↓” 精原细胞; “↓”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 S 精子细胞;“▲” 支持细胞;I 睾丸间质细胞) 精子细胞; 支持细胞; 睾丸间质细胞)
图7 生精小管扫描电镜像
图 精原细胞 8 精 子 发 生 与 胞 质 桥 示 意 图
睾丸小叶 白膜
鞘膜腔
生精小管
图2 睾丸光镜像 (★白膜 ↓小叶间结缔组织) 小叶间结缔组织)
支持 细胞 精子 细胞 管腔 精子
睾丸间 质细胞 次级精 母细胞 初级精 母细胞 精原 细胞 肌样 细胞
图3 生精小管和睾丸间质模式图
图4 生精上皮与睾丸间质模式图
图5 生精上皮与睾丸间质模式图 (示血-睾屏障) 示血-睾屏障)
一、生精小管
图3
图7
由生精上皮构成,后者由生精细胞和支 生精上皮构成 构成, 持细胞组成 生精上皮外界膜分三层: 生精上皮外界膜分三层: 内层—基膜, 内层—基膜,较厚 中层—类肌细胞,梭形, 中层—类肌细胞,梭形,收缩时有助于 精子排出 外层—成纤维细胞, 外层—成纤维细胞,有修复作用
(一)支持细胞
二、睾丸间质细胞
形态: 形态: 成群分布 体大,圆或多边形 体大, 胞质嗜酸性, 胞质嗜酸性,核圆居中 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特征 功能: 功能: 分泌雄激素
图10
三、直精小管和睾丸网
直精小管: 位近睾丸纵隔 直精小管:
图11
短而细的直行管道 单层立方或矮柱状上皮 无生精细胞 睾丸网 :位于睾丸纵隔内 单层立方上皮 腔大、 腔大、不规则
血-睾屏障
图5
组成: 组成: ①血管内皮及基膜 ②结缔组织 ③生精上皮基膜 ④支持细胞的紧密连接 功能: 功能: 防止某些物质进入生精小管, ①防止某些物质进入生精小管,维持精子发育 微环境 防止精子抗原外逸, ②防止精子抗原外逸,引发自身免疫
(二)生精细胞
位于生精小管管壁上,支持细胞间 位于生精小管管壁上, 可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可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 精母细胞、 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图6 精子的发生:精原细胞→ 精子的发生: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精子
3、次级精母细胞
形态:位于近腔侧,直径12 核圆, 形态:位于近腔侧,直径12 m ,核圆, 染色深 核型:23, Y( DNA) 核型:23,X / Y(2n DNA) 经第二次减数分裂( DNA复制 形成2 复制) 经第二次减数分裂(无DNA复制)形成2 个精子细胞
4、精子细胞
形态:位于近腔侧,直径8 核圆, 形态:位于近腔侧,直径8 m ,核圆, 染色质细密。 染色质细密。 核型:23, Y( DNA) 核型:23,X / Y(1n DNA) 精子形成:精子细胞不再分裂,经过复 精子形成:精子细胞不再分裂, 杂的变态过程转变为蝌蚪状的精子, 杂的变态过程转变为蝌蚪状的精子,即 精子形成
5、精子形成
图8
核染色质高度浓缩→ 核染色质高度浓缩→精子头 高尔基复合体→ 高尔基复合体→顶体 中心粒微管延长→轴丝( 9+2微管 尾部) 微管, 中心粒微管延长→轴丝( 9+2微管,尾部) 线粒体聚集→ 线粒体聚集→线粒体鞘 残余细胞质脱落
6、精子
图9
头:细胞核、顶体(溶酶体,含顶体素、透明 细胞核、顶体(溶酶体,含顶体素、 质酸酶等) 质酸酶等) 鞭毛):轴丝构成中轴, ):轴丝构成中轴 尾(鞭毛):轴丝构成中轴,可分为 颈段— 颈段—中心粒 中段— 根外周致密纤维、 中段—9根外周致密纤维、线粒体鞘 主段— 主段—外有纤维鞘 末段— 末段—仅有轴丝
图15 前列腺光镜像 (↑尿道) 尿道)
图16 前列腺光镜像 (示腺泡) 示腺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