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法律法规汇编
建设项目用地涉及法律法规

建设项目用地涉及法律、法规和审批程序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对土地利用实施严格的六项管理制度:1 土地的用途管制制度;2 审批制度。
包括土地征收审批和农地转用审批;3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4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5 补偿安置制度;6 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一、建设项目用地的前期准备工作建设项目用地选址《土地管理法》在总则中第4条明确规定: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严格限制农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国务院《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确定的农用地转用指标;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地转用的,还应当符合城市和村庄、集镇规划。
不符合规定的,不得批准农地转为建设用地。
”《土地管理法》第26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大型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要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根据国务院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要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属于省级人民政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权限内的,根据省级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建设项目在选址方案论证时在用地方面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在城镇规划区建设的项目是否符合城镇规划;3、在城镇规划区外拟报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或备案的大型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独立选址项目要尽可能少占耕地,特别是不占或少占基本农田。
4、了解项目所在地征地费用和耕地开垦费标准。
涉及土地的法定费用应列入项目预算,作为项目选址方案论证比较的因素之一。
5、独立选址的线性工程和大型建筑物或建筑群是否压覆重要矿床。
建设工程法律法规汇编2021

建设工程法律法规汇编2021第一章:建设工程概述建设工程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利用劳动力和资金等资源进行土地开发、建筑物修建或其他设施的工程项目。
建设工程的开展需要遵守一系列法律法规,以确保工程的合法性、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建设工程法律责任在建设工程过程中,各方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在工程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均在法律中有明确定义。
第三章: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建设工程质量是保障工程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是指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四章: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建设工程安全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包括对工程建设现场的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监管等内容,以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
第五章: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建设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包括对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排放物处理、工程竣工后的环境整治等内容。
第六章: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建设工程合同是建设过程中各方之间的约定,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规范。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内容,以确保合同顺利执行。
第七章:建设工程监理建设工程监理是指独立第三方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活动。
监理单位负责监督工程施工、验收工程质量等,保障工程的合规性和质量。
结语建设工程法律法规汇编2021包括了建设工程的概述、法律责任、质量监督、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合同管理和监理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加强管理和监督,才能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3篇)

第1篇一、土地管理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第三条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
第四条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检举和控告。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土地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在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以及进行有关的工程建设中,各级人民政府必须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严格保护耕地,维护土地的权属和利用上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第一条为了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土地利用政策,在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整治、储备和管理的总体部署。
第三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符合以下原则:(一)符合国家土地政策和发展战略;(二)符合区域发展总体布局;(三)符合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要求;(四)符合土地权属和利用现状;(五)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四条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建设用地法律法规汇编

建设用地法律法规汇编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4年修订)3、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4、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5、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6、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7、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8、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和优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查的通知(最新2016.11)9、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城市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10、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最新2016。
11)11、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12、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房地产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15、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16、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17、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18、划拨用地目录19、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若干意见20、闲置土地处置办法21、重磅!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公布2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2011年修正)23、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2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2009年修正)25、财政部、国家人防委员会关于平时使用人民防空工程收费的暂行规定26、财政部、国家人防委员会关于平时使用人民防空工程收费的暂行规定27、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28、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出让土地改变用途有关问题的复函29、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作价出资(入股)土地使用权转让有关问题的复函30、最高法院:政府收回国有土地时未引用法律条款,无效!(指导案例)31、最高法院:什么情况下才能免缴人防易地建设费?(指导案例)32、最高法院:行政协议的约定,政府必须遵守!(指导案例)33、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超过批准用地面积不大的新建房屋是否可以用罚款代替责令限期折除的答复34、国土部回应系列热点:重申城市人不得买农村宅基地35、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试点方案(2017年)。
建设项目用地涉及法律法规

建设项目用地涉及法律、法规和审批程序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对土地利用实施严格的六项管理制度:1 土地的用途管制制度;2 审批制度。
包括土地征收审批和农地转用审批;3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4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5 补偿安置制度;6 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一、建设项目用地的前期准备工作建设项目用地选址《土地管理法》在总则中第4条明确规定: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严格限制农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国务院《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确定的农用地转用指标;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地转用的,还应当符合城市和村庄、集镇规划。
不符合规定的,不得批准农地转为建设用地。
”《土地管理法》第26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大型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要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根据国务院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要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属于省级人民政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权限内的,根据省级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建设项目在选址方案论证时在用地方面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在城镇规划区建设的项目是否符合城镇规划;3、在城镇规划区外拟报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或备案的大型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独立选址项目要尽可能少占耕地,特别是不占或少占基本农田。
4、了解项目所在地征地费用和耕地开垦费标准。
涉及土地的法定费用应列入项目预算,作为项目选址方案论证比较的因素之一。
5、独立选址的线性工程和大型建筑物或建筑群是否压覆重要矿床。
建筑法规第三章建设用地制度

建筑法规第三章建设用地制度一、引言建设用地是指为城市和乡村的建设开发而划分的土地。
建设用地制度是指国家对建设用地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体系。
建筑法规第三章建设用地制度是建筑法规中关于建设用地的具体规定,包括建设用地的划定、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二、建设用地的划定建设用地的划定是指根据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等要求,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用途区域,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建设用地划定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城乡发展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用地的划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合理布局:根据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要求,合理确定不同用途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保证城市的功能完善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2. 生态保护:在建设用地划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保留生态敏感区、重点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
3. 公平公正:建设用地划定应充分考虑社会公平和公正原则,不得歧视任何社会群体,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建设用地的管理建设用地的管理是指对划定的建设用地进行有效的管控和监督,以确保规划的实施和用途的合理利用。
建设用地的管理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审批、土地出让、土地使用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建设用地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合法合规:建设用地的管理应依法进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2. 透明公开:建设用地的管理过程应公开透明,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提供便利的查询和申请渠道。
3. 严格监督:建设用地的管理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土地使用行为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四、建设用地的使用建设用地的使用是指依法按规定用途进行合理开发、建设和利用。
建设用地的使用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效益。
建设用地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规划引导:建设用地的使用需按照土地规划和城市规划要求进行,确保用途的合理布局和功能的完善。
建设用地法律法规汇编

建设用地法律法规汇编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年修订〕3、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4、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5、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给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6、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7、建设工程用地预审管理方法8、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良和优化建设工程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查的通知〔最新2021.11〕9、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城市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10、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方法〔最新2021.11〕11、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12、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方法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房地产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15、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16、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17、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方法18、划拨用地目录19、国土资源部关于标准国有土地租赁假设干意见20、闲置土地处置方法21、重磅!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公布2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2021年修正)23、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给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2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2021年修正〕25、财政部、国家人防委员会关于平时使用人民防空工程收费的暂行规定26、财政部、国家人防委员会关于平时使用人民防空工程收费的暂行规定27、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28、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出让土地改变用途有关问题的复函29、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作价出资〔入股〕土地使用权转让有关问题的复函30、最高法院:政府收回国有土地时未引用法律条款,无效!〔指导案例〕31、最高法院:什么情况下才能免缴人防易地建设费?〔指导案例〕32、最高法院:行政协议的约定,政府必须遵守!〔指导案例〕33、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超过批准用地面积不大的新建房屋是否可以用罚款代替责令限期折除的答复34、国土部回应系列热点:重申城市人不得买农村宅基地35、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试点方案〔2021年〕。
法律规定建设用地(3篇)

第1篇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土地。
在我国,土地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其所有权属于国家,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土地所有权。
建设用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涉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切身利益。
因此,我国对建设用地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旨在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以下将从我国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出发,对建设用地进行详细阐述。
一、土地管理法中的建设用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是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法律,对建设用地进行了全面的规定。
以下是其中部分重要内容:1.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 单位、个人依法使用土地,享有土地使用权。
- 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出让、划拨、租赁等方式取得。
2. 建设用地审批- 国家对建设用地实行分级审批制度。
- 下列建设用地需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 建设占用土地十亩以上的;- 建设占用土地超过一百亩,其中占用耕地超过三十亩的;- 建设占用土地超过二百亩的。
- 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并提交有关材料。
3. 土地征收和补偿-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
- 征收土地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 征收土地的补偿标准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4. 土地用途管制-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 土地使用权人不得改变土地用途,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依法申请变更土地用途。
二、城乡规划法中的建设用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我国城乡规划的基本法律,对建设用地规划与审批进行了明确规定。
以下是其中部分重要内容:1. 城乡规划编制- 城乡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 城乡规划应当包括土地使用、交通、水利、环保等方面的内容。
2. 建设用地规划审批- 建设单位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前,应当依法编制建设项目用地规划。
- 建设项目用地规划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取得土地使用权。
建筑用地法律法规

建筑用地法律法规一、引言建筑用地是指用于建设各类建筑物的土地,其合理利用和规范管理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建筑用地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建筑用地的使用和管理。
本文将探讨建筑用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促进对建筑用地的全面理解。
二、建筑用地的归属权建筑用地的归属权是指土地的所有权归属于谁。
在很多国家,土地的归属权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
国家对于建筑用地的划拨和管理有着绝对的权力,而集体土地则由农民集体所有,依法享有使用建筑用地的权益。
建筑用地的归属权的明晰和保护,对于建筑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在一定时限内,在所规定的范围和方式内使用土地的权益。
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建筑用地的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取得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拍卖、划拨、出让等方式获得,使用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约定的方式使用土地,并缴纳相应的费用。
四、建筑用地规划管理为了合理规划和管理建筑用地,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政府部门负责土地的规划和管理工作。
这些部门负责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区规划和详细规划,并进行监督和管理。
建筑用地规划管理的目标是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功能。
五、土地供应管理为了满足建筑用地的需求,各国都制定了土地供应管理的法律法规。
土地供应管理包括土地出让、土地拍卖、土地租赁等。
在土地供应过程中,政府需要公平公正地进行土地的划拨和流转,确保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六、建筑用地的审批和监管建筑用地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相应的审批和监管。
政府部门对于建筑用地的规划设计、建设项目的验收等进行审批,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政府还需对建筑用地进行监管,确保土地的合法性和质量安全。
七、建筑用地的保护与再利用建筑用地的保护与再利用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建筑用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同时,对于废弃的建筑用地,政府可以通过再利用或重新规划,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法规范建设用地规划的法律规定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法规范建设用地规划的法律规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规划成为城市发展和规划管理的重要环节。
建设用地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建设用地规划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管理和规范建设用地规划。
本文将就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法规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是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法律,对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法律意义。
根据该法,建设用地规划必须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遵循公益性原则,合理安排土地空间利用,确保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同时,法律规定了建设用地规划的程序和要求,要求依法进行公示和审批,并明确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二、《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法》是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法律,对建设用地规划的管理和规范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法要求建设用地规划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制定合理、科学的城市建设用地总体规划,并要求在城市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布局原则。
此外,法律规定了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和管理要求,要求建设用地规划必须经过专业机构编制,并依法报批。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管理办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管理办法》是我国农村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管理办法,对建设用地规划提供了详细的制度安排和操作指南。
该办法规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和要求,要求建设用地规划必须依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并明确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同时,办法还要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编制城市建设用地功能分区和分级指标,并依法进行公示和审批。
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管理条例》是我国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具体法规,对建设用地规划的审批和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条例规定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的程序和要求,对规模较大或具有较大影响的建设用地规划项目必须进行许可审批。
建设用地法规范土地利用的法律规定

建设用地法规范土地利用的法律规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建设用地进行规范管理。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探讨我国建设用地法规范土地利用的相关法律规定。
一、土地管理法我国《土地管理法》于1986年颁布,是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定了建设用地的管理范围、目标和原则,并规定了土地的利用、变更、转让和征收等程序和条件。
根据《土地管理法》,建设用地的利用必须符合国家的需求和规划,不得违反土地功能分区的规定,并要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城市规划法我国《城市规划法》是于2008年颁布的,旨在规范城市的规划建设。
该法明确了城市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制定程序和要求,对建设用地进行了严格的规划管理。
根据《城市规划法》,建设单位在进行建设用地利用时,必须依法取得城市规划的批准文件,并按照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
三、土地使用权法我国《土地使用权法》是于2004年颁布的,该法规定了土地使用权的获取、行使和终止等相关事宜。
根据该法,建设单位在获取土地使用权时,必须依法进行土地出让,支付相应的土地出让金,并按照土地使用权的约定和规定进行土地的合理利用。
同时,该法明确了土地使用权的行使和终止的程序和条件,确保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权益。
四、环境保护法我国《环境保护法》是于1989年颁布的,该法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的环境保护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依据《环境保护法》,建设单位在进行建设用地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同时,该法规定了对环境污染行为的监督、责任追究和处罚措施,以保障土地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利用。
五、农村土地管理法我国《农村土地管理法》是于1998年颁布的,该法规定了农村土地的管理和利用方式。
根据该法,农村土地的利用必须符合国家的农业发展政策和规划,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
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制度汇编

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建设工程市场行为,保护建设工程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建设工程市场秩序,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并促进建设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规。
第二条建设工程包括土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等各类工程项目。
第三条建设工程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第四条政府应加强建设工程管理监督,打击建设工程领域的违法行为,保障建设工程的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
第二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第五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应遵循“设计合理、施工规范、监理严格、验收细致”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六条建设工程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不得以次充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耐久。
第七条建设工程应根据不同工程类型和地域环境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建设技术和材料,确保工程质量稳定可靠。
第八条建设工程应加强施工组织管理,规范施工过程,保证工程质量符合验收标准。
第九条建设工程的监理工作应独立公正,对施工过程和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要求。
第十条建设工程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和竣工备案,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第三章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第十一条建设工程合同应根据双方意愿和相关法规,约定工程的基本要求、工期、价款等内容,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善意的原则,维护双方当事人的正当权益。
第十三条建设工程合同的履行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合同内容或违约。
第十四条建设工程合同的争议解决应根据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进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建设工程监理管理第十五条建设工程监理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职责。
第十六条建设工程监理应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判和验收。
第十七条建设工程监理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提出监理意见,维护工程质量和安全。
建筑工程中的建设用地法律规定

建筑工程中的建设用地法律规定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建筑工程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设过程中,建设用地的合法使用和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有序进行,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针对建设用地的使用、取得、管理以及监督等方面进行规范。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的建设用地的法律规定。
一、建设用地的定义和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建设用地是指用于进行城市建设、农村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的土地。
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和农田水利建设用地。
其中,城市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工矿企业、商业服务业、居民住房和城市农业资源开发的土地;农村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农村工矿企业、商业服务业、农村居民住房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土地;农田水利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土地。
二、建设用地的取得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出让、划拨和协议转让等方式取得。
1. 出让:出让是指通过拍卖、竞标等形式,将土地使用权出售给需要建设的单位或个人。
建设单位或个人需参与竞拍,并以最高出价者获得土地使用权。
2. 划拨:划拨是指将土地使用权由国家转让给需要建设的单位或个人,但不收取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3. 协议转让:协议转让是指国有土地使用权人与需要建设的单位或个人通过协商,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它单位或个人,并签订转让协议,协议转让的土地使用权需要缴纳转让金。
三、建设用地的审批程序在建设用地取得之前,需要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确保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1. 建设用地的规划审批:建设用地在规划阶段,需要经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以确保其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建设用地的用地审批:建设用地在取得方式确定后,需要经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用地审批,获取土地使用权证。
3. 建设用地的建设许可:建设单位需要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申请,并获得许可后才能开展建设工作。
建筑用地规划法律法规

建筑用地规划法律法规建筑用地规划是指根据城乡规划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具体建设项目的选址、用地范围及用途等结果通过法定建设项目规划证书予以合法确认的程序。
为了保障建筑用地规划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下面将对建筑用地规划的相关法律法规做一详细的介绍。
首先,建筑用地规划的制定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规划是国家强制实行的,是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基本工具,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协调的基本手段。
城市规划必须遵循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其次,建筑用地规划也需要遵守《城市规划法实施条例》。
根据《城市规划法实施条例》,建设项目的选址、用地范围和用途、建筑规模、外围环境等,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
未经审批机关批准,不得擅自实施建设。
另外,建筑用地规划还需遵循《土地管理法》。
《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管理包括土地所有权登记、土地登记、征收、承包、流转、整理、使用、监督、检查等活动。
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合理、合法、公正、科学、自治,保证土地的有效利用,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
此外,建筑用地规划要符合《国务院关于规范土地拆迁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规定,拆迁和征地管理是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之一,必须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用地要求安排用地。
拆迁管理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保护被移动对象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并提供恢复原状或者合理补偿。
最后,建筑用地规划需遵守《土地管理规定》。
《土地管理规定》规定,国有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集体所有制的农村土地属农民集体所有。
土地利用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不得擅自改变用途,遵守土地用途管制政策。
在建筑用地规划的过程中,以上法律法规的遵守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依法合规,才能确保建筑用地规划的实施有效性和合法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建设用地法律制度

3-1 土地所有权 3-2 集体土地征收 3-3 房屋征收与补偿
3-1 土地所有权
一、土地所有权的含义
土地所有权是国家或农民集体依法对归其所有的土 地所享有的支配性和绝对性的权利。根据《宪法》第 十条规定,我国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土地所有 权不得转让,只有土地使用权才能依法转让。我国宪 法规定了土地所有权有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 有权两种形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集体土地征收
一、土地征收的含义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定程
序强制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由国家给予法定补偿
的行为。我国《宪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
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
并给予补偿。”《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四款也规定: “国
返回
3-1 土地所有权
二、土地所有权的权能
1.土地占有权能 2.土地使用权能 3.土地收益权能 4.土地处分权能
下一页 返回
3-1 土地所有权
三、土地所有权的特征
一般来说,土地所有权属于财产所有权的范畴。 但是土地所有权相对于一般财产所有权而言有其特殊 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主体的特定性 2.交易的禁止性 3.权属的稳定性 4.权能的分离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3 房屋征收与补偿
为了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 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该条例规定: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 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以下称被 征收人)给予公平补偿。 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 结果公开的原则。
建筑行业适用法律法规清单

序号
类别
文件名称
编号/发布令
颁 布
日 期
修订次
修订情况
1.
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04.03.14
2.
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主席令第65号
2008.1.1
3.
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主席令第60号
2002.5.1.
4.
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74.
法规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GB16719-1996
75.
法规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86
1986.5.31
76.
标准
机动车辆允许噪音
GB1495-79
1979.7.1.
77.
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
1
78.
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建标1999-79号
1999
79.
标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1.
法规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1988-1-1
32.
法规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1996
33.
法规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 第35号
2002-11-15
34.
法规
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 第31号
2003-7-1
35.
法规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 第344号
JGJ46-2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用地法律法规汇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4年修订)
3、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4、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5、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
6、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
7、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8、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和优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查的通知(最新2016.11)
9、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城市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10、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最新2016.11)
11、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12、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
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房地产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
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15、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
16、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17、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
18、划拨用地目录
19、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若干意见
20、闲置土地处置办法
21、重磅!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公布
2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2011年修正)
23、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
2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2009年修正)
25、财政部、国家人防委员会关于平时使用人民防空工程收费的暂行规定
26、财政部、国家人防委员会关于平时使用人民防空工程收费的暂行规定
27、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
28、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出让土地改变用途有关问题的复函
29、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作价出资(入股)土地使用权转让有关问题的复函
30、最高法院:政府收回国有土地时未引用法律条款,无效!(指导案例)
31、最高法院:什么情况下才能免缴人防易地建设费?(指导案例)
32、最高法院:行政协议的约定,政府必须遵守!(指导案例)33、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超过批准用地面积不大的新建房屋是否可以用罚款代替责令限期折除的答复
34、国土部回应系列热点:重申城市人不得买农村宅基地
35、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试点方案(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