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题(含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常遭受台风袭击,以下天气符号表示台风的是( )A. B. C. D.2.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最高气温一般会出现在( )A.每年的1月B.每年的2月C.每年7月D.每年的8月3.看卫星云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表示海洋B.蓝色表示陆地C.白色表示云雨区D.云层厚的地方一定下特大暴雨4.某地7月月平均气温为26℃,1月月平均气温为﹣4.7℃,则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A.30.7℃B.﹣4.7℃C.21.3℃D.22.3℃5.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是( )A.中午12时和晚上12时B.上午12时和日落后C.午后2时和日出前后D.午后2时和日落后6.如图为某区域1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7.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相比( )A.东岸多B.西岸多C.一样多D.不一定8.贝贝和同学一起在学校地理园测量降水量,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下雨时将雨量器搬放到室外,不下雨时搬到室内B.降水过后,直接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C.降水量的单位为毫升D.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9.关于全球降水的分布规律,说法正确的有( )①热带地区降水一定多②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③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多,大陆东岸降水少④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A.②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下图示意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示意南亚此时盛行夏季风(西南风),带来大量降水B.乙图示意南亚此时盛行冬季风(东北风),气候凉爽宜人C.丙图示意南亚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丙图示意南亚气候类型是一年可分为三季的热带季风气候11.热带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A. 东部和中部B. 东南部和南部C. 中部和南部D. 西部和南部12.新加坡的居民喜喝"肉骨茶","肉骨茶"虽名为茶,但实为混合中药、香料(包括八角茴香、桂香、丁香、大蒜)及肉排熬制多个小时的浓汤。
2022学年秋学期人教版七年级世界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2022学年秋学期七年级世界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复习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很大影响,每天在电视和手机上都能看到天气预报,用以指导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 新考法下列诗句中不是描述天气的是()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2. 假如你看到明天天气预报中出现“ ”的天气符号,明天早上出门应该()A.带雨伞防下雨B.添衣保暖C.戴口罩防沙尘D.携带迷你小风扇防中暑2021年3月15日,北京市经历了近十年来最强沙尘暴天气,3月28日北京市再次经历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天气出现时,北京市的部分区域空气质量指数“爆表”。
下图示意2021年3月11日—31日北京市空气质量指数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3—4题。
3. 上图所示日期中,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天是()A.3月11日B.3月21日C.3月26日D.3月28日4. 沙尘暴天气出现时,下列做法恰当的是()A.关闭门窗,外出时戴口罩、帽子B.在操场上跑步、踢足球C.长时间在户外逗留,观看沙尘暴D.在网络上传播不实信息、散布恐慌情绪读北半球①②③④四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完成5—7题。
5. 图中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是()A.①B.①C.①D.①6. 图中①地的降水类型属于()A.夏季多雨型B.冬季多雨型C.全年湿润型D.全年多雨型7. 图中四地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年降水量多于①地B.①地冬季降水量多于①地C.①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①地均匀D.①地夏季降水量较多8. 读“某国局部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B两地的气温相同B.图示区域地处亚热带、东半球C.图中A地为陆地,B地为海洋D.气温变化与纬度变化规律一致读图,完成9—10题。
9. 上图表示气温、降水随()A.经度变化的情况B.纬度变化的情况C.海拔变化的情况D.时间变化的情况10. 关于全球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多B.全球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均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C.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高、年降水量多D.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11.对“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天涯海角指位于海南的天涯海角游览区)中的“天涯海角”和“青藏高原”气候特征成因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与纬度位置因素有关B.都与地形因素有关C.前者与纬度位置因素有关,后者与地形因素有关D.前者与地形因素有关,后者与纬度位置因素有关下图为全球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分布示意图。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综合复习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综合复习试题一、选择题天气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1.夏秋季节,台风常常会影响南通地区,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下列代表台风的天气符号是()A.B.C.D.2.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
下面为“南通市某日天气预报图”以及“空气污染指数分级标准表”。
关于此日南通市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风4级B.中雨转阴C.空气质量状况优D.气温日较差为6℃关信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表中日出、日落时间不同,形成该现象的原因是()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③气温差异④天气现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表中预报信息的日期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某个时间段()A.春分日至夏至日B.夏至日至秋分日C.秋分日至冬至日D.冬至日至春分日5.12日比11日()A.气温日较差大B.白天气温高C.白昼时间变短D.夜间气温高6.12日的天气状况是()A.白天阴B.白天多云C.夜间有雾霾D.夜间雨夹雪7.下列北半球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正确的是()A.A地全年高温B.B地全年降水均匀C.C地夏季高温少雨D.D地冬季高温少雨8.李明早上起床看到家里电子屏幕显示,你认为他应选择穿的上衣是()A.羽绒服B.短袖衫C.毛衣D.皮装9.下图为我国某地降水量柱状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一年内降水最多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10.2021年11月30日受雨雪影响,鹤大高速采取封闭措施。
此事说明()A.天气影响农业B.天气影响工业C.天气影响战争D.天气影响交通11.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A.中午12点B.日出前后C.午后2时D.13点左右12.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情况有()①阴晴②风③气温④水体的矿物质含量⑤降水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二、连线题13.将下列左图和右侧文字连接起来。
三、填空题14.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训练题-带有参考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训练题-带有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多年累计平均沙尘暴、扬沙、浮尘出现的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1-2题。
1.2023年4月上旬,我国由北至南,从西到东,多地遭到了来自蒙古国沙尘的侵袭。
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沙尘暴的是()A.B.C.D.2.该地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出现频率居多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下图为洛阳市某日天气预报图。
据此,完成下面3-5题。
3.下列天气符号中,可表示洛阳当日()A.B.C.D.4.根据洛阳当天的天气状况,人们可以()①开窗通风②户外锻炼③关闭门窗,减少外出④外出佩戴防霾口罩A.①③B.①④C.①②D.②③5.根据洛阳当前的天气信息,可判断洛阳此时()A.正值春季或秋季B.洛河的河水已经结冰C.小浪底水库正在调水调沙D.学生已经放暑假下图为四个不同地点一年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6-7题。
6.四地中,气候终年寒冷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7.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下面是北半球某地区多年月平均降水量的资料,根据资料完成下列8-9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降水量/毫米4365851802852582282211737942248.根据资料,下列对该地降水季节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全年降水少B.夏季多雨,冬季少雨C.各月降水均匀D.夏季少雨,冬季多雨9.根据表中数据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读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10-11题。
10.关于①⑤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⑤地为热带草原气候B.①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⑤地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旱、雨两季D.①地雨热不同期1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由①到②,年降水量逐渐增加B.①比③降水多,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C.②比④降水少,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D.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背风坡2022年10月底,济南红叶观赏季如期而至。
2020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含答案】
答案解析部分
A.南半球
B.北半球
16.该地所在的城市是( )
C.东半球
D.西半球
A.中国—北京 B.意大利—米兰
C.英国—伦敦
17..如图,四种气候类型中,具有雨热同期特征的是( )
D.美国—纽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18.下图是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
D. ②③
A. 热带
B. 北温带
二、综合题(共 2 题;共 40 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 年 10 月 18 日,我国北方某城市出现雾霾天气并持续多日.该市环保局官方 10 月 20 日 10 时发 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市区 11 个监测点空气质量指数平均超过 357,其中 9 个监测点的数据达到 450。 材料二:如下表。
D.
5.下列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时刻在变 B. 都变化不大 C.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D. 二者不存在任何关系
6.地理兴趣小组对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作探究活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的
是( )
A. 山脉多东西走向、平原广阔,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进入
故选:D。 【点评】近 50 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 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 类的健康.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 显著,雾和低云增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4.【答案】 A 【考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表示风的符号有两部分组成,风杆和风尾或风旗.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 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 风力是 2 级,二道风尾是 4 级风,一个风旗表示 8 级风.A.图示符号表示东北风四级.故符合题 意.B.图示符号表示北风八级.故不符合题意.C.图示符号表示西南风四级.故不符合题意.D.图示 符号表示西北风六级.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题(含答案)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亚欧大陆内部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2.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A.12点左右B.14点左右C.16点左右D.日出前后3.“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描述的地方可能是()A.撒哈拉沙漠B.北京C.西伯利亚平原D.亚马孙平原读下列天气符号,完成下面小题。
C.温带大陆性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4.在符号中,适宜出游的是()A.①B.②C.③D.④5.如果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明显增多的天气所代表的符号是()A.①6.南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缺少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大陆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7.下列诗句能反映气候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XXX还有晴”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8.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XXX却有晴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昆明四季如春9.2019年末渝贵铁路将全线贯通,在施工时代最有大概造成临时歇工的气候是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XXX.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连绵,在卫星云图上该地区颜色显示为( )A.绿色B.蓝色C.黄色D.白色11.江西庐山是我国夏季的避暑胜地,主要原因是因为()A.纬度因素B.山地海拔高,气温低C.海陆因素D.历史文化因素12.下表数据是XXX在市委测量的一日内气温值,则该日当地的平均气温为A.7℃B.17℃C.10℃D.47℃13.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895米处气温低(A.30 ℃B.18℃C.20℃D.25℃14.甲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和降水状况。
其中在乙图P地分布比较广泛的是()A.①B.②C.③D.④15.既有热带气候,又有温带和寒带气候分布的大洲有())A.亚洲和欧洲B.欧洲和大洋洲C.非洲和南美洲D.亚洲和北美洲16.下图是一幅等温线分布图,关于图中各点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E处是高温中心B.C点所在地区等温线密集,温差小C.D点所在地区等温线稀疏,温差大D.A和B位于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值相同17.下列选项不属于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是()A.冬季哈尔滨的冰雕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B.新疆的瓜果特别甜C.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屋屋顶比南方要平D.中学生每天晨跑磨炼身材近年来北京冬季的雾霾出格严峻.读以下图完成下面小题.C.扬尘和机动车排放B.机动车和工业生产排放D.燃煤和工业生产排放19.北京冬季雾霾特别严重的人为原因是()A.冬季机动车出行增多C.冬季工业生产增多20.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中,最适合我们野外踏青的是()B.冬季燃煤供暖D.冬季游客增多A.B.C.D.读图,回覆下面小题:21.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A.气温自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B.气温自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C.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变化小D.陆地气温比陆地气温广泛偏低2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A.地势低平B.海洋广阔C.平原面积广阔D.受太阳光照均匀23.下列关于卫星云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林地B.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陆地C.白色表示云雨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D.降水的多少与卫星云图上的白色深浅无关读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各题。
《第三章 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中图版_2024-2025学年
《第三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天气特征的是:A、晴朗的白天B、雨后的彩虹C、四季分明D、一天中的温差变化2、下列哪个因素对形成锋面气旋影响最大?A、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3、下列关于天气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的垂直分层导致天气变化B、大气的水平运动是形成天气现象的主要原因C、天气变化主要由空气中的水汽和热量的收支所决定D、人类活动是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4、下列哪种因素对气候形成影响最为显著?()。
A、地形地貌B、海陆位置C、人类活动D、太阳辐射5、某地每年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则寒冷干燥。
根据气候特征,下列对该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热带草原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6、下列关于气压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同一纬度圈B. 与信风带和西风带相比,极地东风带的距离最远C. 位于海陆交界处的气压带,其季节性变化最明显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下列哪种天气系统通常会带来连续性降水?A. 冷锋B. 暖锋C. 准静止锋D. 台风8、影响一个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A. 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B. 地形、洋流、人类活动C. 海陆分布、植被覆盖、海拔高度D. 所有上述选项9、下列关于大气垂直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 热带低压带内,大气垂直运动以上升为主B. 温带地区,大气垂直运动以下沉为主C. 极地高压带内,大气垂直运动以上升为主D. 山地地区,大气垂直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10、下列关于气候形成的因素,不属于海陆分布影响的是()A. 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B. 形成不同的降水分布C. 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D. 影响大气环流的形成11、冷锋过境后,通常会对降水地区带来何种影响?A、温度下降、湿度增加B、温度下降、湿度减少C、温度上升、湿度增加D、温度上升、湿度减少12、若某地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大气压持续下降过程,紧接着出现了雷暴天气,这最有可能是哪种天气系统的特征?A、高压系统B、低压系统C、冷锋D、暖锋13、问题: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由水平气压梯度力直接引起的风向变化?A. 海 breezeB. 陆 breezeC. 地转偏向力D. 山谷风14、问题: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A. 碳排放增加B. 人口增长C. 太阳辐射增强D. 科技进步15、下列哪项不是影响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A. 海陆位置B. 地形C. 洋流D. 人类活动16、关于季风气候的特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B. 冬季风力较弱,夏季风力较强C. 季风变化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D.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地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卷(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卫星云图上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当秦皇岛为绿色时,说明秦皇岛地区当时是A.晴朗天气B.阴雨天气C.阴转晴天气D.晴转阴天气2.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海洋高于陆地B.陆地高于海洋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3.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4.“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下列描述气候的是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B.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C.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5.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从左到右表示的气候类型依次是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苔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极地冰原气候6.英国冒险家贝尔需要拍摄一部自然景现题材的纪录片,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贝尔打算在在北回归线附近拍摄“绿水青山”纪录片,他发现②地和③地的景观差异很大。
主要因为③地是A.冬季风带来大风大雪B.夏季风带来暖湿气流C.海拔高度较低D.人类文明历史悠久7.读安第斯山脉南段图及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图中的A地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8.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英语B.汉语C.俄语D.阿拉伯语9.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圈附近气温最高,达20℃以上B.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多C.乙处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之间D.甲处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10.图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11.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和地形区的天然分界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请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个,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入下面相应的表格内,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选项1.我国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反映天气或者气候的美妙诗句,下列反映气候的诗句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2.下列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帮助的是:A.鼓励购置私家车B.城市垃圾焚烧处理C.鼓励市民公交出行D.直接排放工业废气3.2021年夏某地区遭遇大雨袭击,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大雨对应的天气符号是:A. B. C. D.4.某气象站一天中分别于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测得气温分别为2℃、5℃、15℃和10℃,该地这天的日平均气温是:A. 8℃B.10℃C.15℃D. 32℃5.一年中,南半球海洋上气温最高月为:A.2月B.1月C.7月D.8月6.分析气候特征,一般从哪两方面去考虑:A.湿度、风力B.气压、风力C. 气温、降水D.风力、降水7. 关于卫星云图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B.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云雨区C.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D.白色越浓,降水概率越小8.右图是某气象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观察记录,一般情况下反映14时气温状况的是:A.A B.B C.C D.D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反映了:A.纬度因素的影响B.人为因素的影响C.海陆因素的影响D.地形因素的影响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10~11题。
10.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11.上图中四种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气候类型是:A.①②B.②③C. ②④D.③④12.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学校,放暑假的时间一般在:A.1月B.4月C.7月D.10月13. 某活动小组要测量下周的气温和降水情况,请你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测量仪器:A.湿度计、温度计B.雨量器、温度计C.烧杯、温度计D.雨量器、体温表14.吐鲁番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这里的气候特征是:A.气温日变化大B.平均气温高C.气温年变化大D.平均气温低15.右图是某地气温降水图,可以判断出:A.该地位于南半球B.该地位于温带C.该地夏季炎热干燥D.该地全年降水较多16.下列有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极地区降水多B.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多C.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D.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及内陆降水多17.某同学收听到明天的天气预报:内容有气温2℃~6℃,降水概率70%等,说明:A.明天绝对有雨B.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大C.明天绝对无雨D.明天下雨的可能性不大18.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位于热带地区,导致其顶部出现主要积雪的原因是:A.纬度低B.风力强劲C.距海近D.地势高,气温低19.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燥,同纬度的东部沿海地区气候则比较湿润,造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影响B.纬度位置C.地形影响D.海陆位置20.读右图,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乙山坡降水较多B.这种差异主要是受纬度的影响C.甲山坡降水较多D.以上说法都正确二、综合题(共60分)21. 读下面“我国某年3月10日天气形势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1分)。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单元测试卷(解析卷)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多云的是()A.B.C.D.【分析】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
【解答】解:读图可知:A表示的是多云,B表示的是沙尘暴,C表示的是晴,D表示的是阴。
故选:A。
【点评】此题是对常见天气符号的考查,解题的主要依据是对天气符号的认识和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2.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所受的影响是()A.气压高低B.风力大小C.沙漠远近D.人类活动【分析】空气污染指数指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答】解: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空气质量高低的因素,理解解答即可。
3.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有()A.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异C.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分布影响小,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D.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分析】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解答】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分布影响小,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还受洋流因素、地形地势因素、人为因素等影响。
故选:A。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人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20小题)1.如下图为等值线图,数值关系是a>b>c>d,若图中a、b、c、d四线为等温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丁地为盆地B.丙地为山顶C.丙地气温小于丁地D.丁地为山顶2.下列城市中雨季最长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读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3.四地中夏季较为干旱,使得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灌溉的是()A.甲B.乙C.丙D.丁4.下列半岛气候最干旱的是()A.印度半岛B.中南半岛C.阿拉伯半岛D.朝鲜半岛5.近些年来,我国北方沙尘天气越来越多,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中,表示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6.雾霾是目前我国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下列表示霾的天气符号是()A.B.C.D.7.2013年春、秋、冬季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出现雾霾天气,空气污染空前严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下列做法不利于减轻雾霾影响的是()A.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B.建筑工地围栏施工并洒水降尘C.开私家车出行D.工业生产中少使用矿物燃料,排放污染物8.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缺乏的气候类型是()①热带沙漠气候;①地中海气候;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①温带季风气候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9.读某地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对该地气温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终年高温B.夏季高温C.终年严寒D.冬暖夏凉10.下列地区全年多雨的是 ( )A.新加坡B.莫斯科C.北京D.华盛顿11.“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显著的人类活动是()A.交通运输B.农业生产C.工业生产D.旅游12.“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造成两地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A.都是纬度因素影响B.前者受纬度影响,后者是地势因素影响C.都是地势因素影响D.前者受地势因素影响,后者受纬度影响13.如下图是测量()的设备。
(完整word版)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知识导学:短时间、经常变化天气及其影响天气的特点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差别大天气对人类的影响:交通、生活、生产、战争等意义天气预报生产过程内容:阴晴、风、气温、降水等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卫星云图天气符号识别简单天气预报图污染指数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空气质量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本节的重点是以熟练识别卫星云图中的基本色彩和常用天气符号的含义为基础,达到看懂简单天气预报图的目的。
学习时,可以先从对比、区分不同颜色和符号的意义(形状)出发,结合制作天气符号卡片、识别天气符号竞赛、天气预报接力赛、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节目等活动,加强对它们的掌握.理解天气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本节的又一重点.学习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实例和亲身感受说明天气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天气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综合能力训练:一、填空: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的.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2、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风、和降水的情况.3、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大小。
温度是大气的程度.4、风向是风的。
风力是风的。
5、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 .6、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来表示.一、单项选择:1、降水概率为100%表示 ;降水概率为0表示。
A、可能有雨,肯定无雨B、肯定有雨,可能无雨C、可能有雨,可能无雨D、肯定有雨,肯定无雨2、当天空布满云时,为;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
A、阴天、多云B、多云、晴C、阴天、晴D、多云、阴天3、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对人体健康 ;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 ,对人体健康。
A、大,有利;小,有害B、大,有害;小,有利C、小,有利;大,有害D、小,有害;大,有利4、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六级西风”的是。
(图1)A、 B、 C、 D、5、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霜冻”的是。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带答案经典大题例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带答案经典大题例题选择题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A.气温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B.北半球等温线分布更平直C.气温从高纬向低纬逐渐升高2、“气象经济”近几年成为热门话题。
下列天气符号与生产生活搭配合适的是A.──出海捕鱼B.──外出春游C.──户外活动D.──高空作业3、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A.冬冷夏热B.晴转多云C.风和日丽D.狂风暴雨4、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和地形区的天然分界线。
下列对四幅示意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太行山、②武夷山、③昆仑山、④天山B.①大兴安岭、②台湾山脉、③天山、④阿尔泰山C.①雪峰山、②长白山、③秦岭、④大别山D.①巫山、②武夷山、③阴山、④横断山脉5、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附近地带终年高温,降水少B.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C.两极地区纬度高,降水丰富D.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6、“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说明地理与什么关系密切相关()A.日常生活B.农业生产C.风土人情D.工业生产7、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却比较湿润,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经度位置不同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地形不同8、导致甘肃省的土墙平顶屋和浙江省的砖墙斜顶屋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B.降水C.民俗D.国家规定填空题9、根据下列描述辨别天气与气候,按要求填入表中①秋高气爽,水碧林红②今明两天多云转晴③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④清明时节雨纷纷⑤小楼一夜听春雨⑥春光明媚,莺飞草长10、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________ ℃以上;世界上最大的一片热带雨林气候区分布在 ________ 流域.1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_____纬度地区向_____纬度地区逐渐_____。
解答题12、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总结(重点)超详细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总结(重点)超详细选择题1、下列描述不属于气候的是()A.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常受台风的影响B.福州国庆节天气阴转晴C.广州夏季高温多雨D.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正值伏旱答案:B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ACD都属于气候,B属于天气,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气候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甲地应在大陆东岸,乙地应在大陆西岸B.甲、乙两地都在北半球的亚热带C.甲地属于冬季多雨型,乙地属于夏季多雨型D.甲、乙两地气温特点都是夏季高温,冬季温和答案:A由图可知,甲是地中海气候,位于大陆西岸,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岸,故A错误。
甲和乙两地最热月均在7月,最低气温均在0-15℃之间,均是位于北半球的亚热带,故B正确。
甲地属于冬季多雨型,乙地属于夏季多雨型,故C正确。
甲、乙两地气温特点都是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故D正确。
故选A。
小提示:3、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的是:A.陆地B.海洋C.河流D.云区答案:D在卫星云图上,通常有白色、绿色和蓝色三种基本颜色,它们分别表示不同含义: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表示降水概率越大;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天气晴朗;蓝色表示海洋。
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下图中降水量甲坡大于乙坡的影响因素是()A.人类活动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地形地势答案:D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不同,一般甲迎风坡降水多,乙背风坡降水少,故选D。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
5、吉林省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这种气候类型是()A.热带沙漠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答案:D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知识导学:短时间、经常变化天气及其影响天气的特点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差别大天气对人类的影响:交通、生活、生产、战争等意义天气预报生产过程内容:阴晴、风、气温、降水等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卫星云图天气符号识别简单天气预报图污染指数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空气质量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本节的重点是以熟练识别卫星云图中的基本色彩和常用天气符号的含义为基础,达到看懂简单天气预报图的目的。
学习时,可以先从对比、区分不同颜色和符号的意义(形状)出发,结合制作天气符号卡片、识别天气符号竞赛、天气预报接力赛、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节目等活动,加强对它们的掌握。
理解天气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本节的又一重点。
学习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实例和亲身感受说明天气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天气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综合能力训练:一、填空: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的。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风、和降水的情况。
3、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大小。
温度是大气的程度。
4、风向是风的。
风力是风的。
5、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
6、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来表示。
一、单项选择:1、降水概率为100%表示;降水概率为0表示。
A、可能有雨,肯定无雨B、肯定有雨,可能无雨C、可能有雨,可能无雨D、肯定有雨,肯定无雨2、当天空布满云时,为;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
A、阴天、多云B、多云、晴C、阴天、晴D、多云、阴天3、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对人体健康;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对人体健康。
A、大,有利;小,有害B、大,有害;小,有利C、小,有利;大,有害D、小,有害;大,有利4、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六级西风”的是。
(图1)A、B、C、D、5、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霜冻”的是。
(图2)A、B、C、D、6、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多云”的是。
(图3)A、B、C、D、7、下列天气符号,分别表示。
(图4)A、小雪,中雨,暴雨,雨加雪B、小雨,中雨,大雨,霜冻C、中雨,大雨,暴雨,雾D、小雨,大雨,暴雨,冰雹8、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A、四季如春B、长冬无夏C、终年炎热D、电闪雷鸣二、综合题:1、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图5)⑴播报以下城市的天气情况:A、哈尔滨,B、成都,C、上海,D、广州,⑵在图中画出:代表以下城市天气情况的天气符号:E、西安:大雨转多云F、大连:雾转晴G、台北:雷阵雨转阴2、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是妥当?请说明原因。
(图6)。
四、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每年秋收以后,许多机场的飞机因为附近村里的农民焚烧秸秆空气能见度低,而被迫停航。
材料二:1952年12月5日—8日,英国伦敦因一场大雾使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烟气无法扩散,地面中的空气污染物浓度不断增加,致使4天中死亡4000人。
材料三:美国阿那空大铜矿的冶炼厂排出的含砷废气,使周围牧草受到污染,24千米内的牛、羊、马等家畜中毒,其中中毒的羊多达3000多只。
⑴材料一说明,污浊的空气严重的影响了。
⑵材料二说明,空气质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
⑶材料三说明,有毒气体对和也有危害。
⑷由此看出:空气质量一方面受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的影响。
有时候,后者的影响尤重要。
⑸你还知道哪些污染大气环境的现象?。
⑹以上事例说明:我们需要的空气,我们应当保护。
⑺在生活中,你会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护大气环境?。
活动与探究动手尝试:制作一套天气符号卡片,并与同学比赛看谁识别天气符号又快又准。
1、将准备好的硬纸板或白纸剪裁成大小相同的张卡片。
2、在不同的卡片上画出不同的天气符号(着色、修饰边框)。
3、与同学比赛看谁的卡片制作的精美。
观察记录: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记录下本省主要城市的天气情况。
挑战自我:调查生活中身边发生的大气污染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写出调查报告;或结合实际,写出针对全校师生的保护大气的倡议书。
举一反三:“昨夜雨疏风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狂风暴雨”、“风和日丽”、“霞光四射”,描述的是天气现象吗?请在描述天气的诗句或词语下划线。
你是否是还能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
是真是假:人类的经济活动严重的破坏了大气中的臭氧层,使两极的臭氧层空洞越来越大,导致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过多的照射在地表,对人类和动物的眼睛产生危害。
有人也因此预言:极地动物中的瞎子会越来越多。
请你查阅资料,判断上述情况是否真实,并解释原因:。
独具慧眼:家住城市的小明,有一个困惑:“在现代化的大城市里,要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看一眼晴朗的天空,特别困难。
空气越来越污浊难闻,灰黄的烟雾笼罩着整个天空。
是谁把我们头上的一大片天空弄的晦暗无光?”你能帮助小明回答这个问题吗?。
史事漫步:你是否听说过《封神演义》中“冰冻岐山”的故事?还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的故事?你还能列举几个天气影响人类活动的传说或历史故事吗?。
你知道吗?洁净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
一个人在5个星期内不吃饭或5天内不喝水,尚能维持生命,但超过5分钟不呼吸空气,便会死亡,人体每天要吸10—12立方米的空气。
由此可见:消除空气的污染或保持污染的浓度低于某个限度之下,是何等重要。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知识导学:气温与生活最高:午后2时日变化最低: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最高温:7月气温的变化陆地最低温:1月年变化最高温:8 月海洋最低温:2 月气温年较差表示方法:等温线图低纬度:气温高气温的分布纬度高纬度:气温低夏季:陆地>海洋规律海陆(同纬度)冬季:陆地<海洋海拨:海拔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气温变化和气温分布是本节的重点。
关于气温的变化,可以从实际生活中,一天中不同时段和一年中不同月份的气温差异入手,总结归纳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明确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制作过程,学会阅读和绘制,并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描述变化规律。
关于气温的分布,可以先从地球五带的景观、在河边(湖边或海滩)游览的亲身感受,登山过程中的气温差别入手,结合对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的阅读分析,总结归纳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能正确解释规律产生的原因,并能用此规律解释一些现象。
综合能力训练一、填空:1、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
2、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3、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
4、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5、测量气温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记作,读作。
二、选择:1、世界上的绝大多数的陆地,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A、北半球七月B、南半球七月C、北半球一月D、南半球一月2、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区是。
A、热带B、北温带C、亚热带D、南寒带3、某地某天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为6℃、16℃、14℃、4℃,该日的最高气温最有可能为。
A、8℃B、17℃C、25℃D、14℃4、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的比较大。
A、气温年较差B、日平均气温C、气温日较差D、年平均气温5、“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明气温的分布深受的影响。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人类活动D、海拔高度6、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
A、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B、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C、从赤道向高纬度降低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7、一般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
A、上升0.6℃B、降低6℃C、降低0.6℃D、上升6℃8、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的相对高度为。
A、600米B、3666米C、200米D、2000米三、综合题:1、读图做出选择:(图1)⑴点A的温度为℃。
A、4℃B、8℃C、16℃D、12℃⑵比较图中四个点温度的高低。
A、B>A>C>DB、A>D>C>BC、C>A>D>BD、D>A>B>C⑶点E是中心,F气温差别。
A、高温,小B、低温,小C、高温、大D、低温,大2、读图回答:(图2)(1)四个点中,气温最高的是点,气温最低的是点。
(2)若B点海拔为200米,气温为16.8℃,则海拔为50米的C地气温为℃;海拔500米的D处气温为℃,海拔650米的A处气温为℃。
3、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图3)⑴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约为℃,出现在月。
⑵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月为℃,出现在月。
⑶此地位于(南/北)半球,因为。
最有可能是(陆地/海洋),因为。
⑷本地这一年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⑸说明本地气温的年变化。
4、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图4)⑴A地的年平均气温在℃以上,B地的年平均气温为℃以下,因为。
⑵夏季A地的温度(高于/低于)C地,冬季A地的温度(高于/低于)C 地,这是因为。
⑶D地是我国的高原,它的年平均气温在℃以下,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气温(高/低)大约℃,这是因为。
三、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赤道地区的绝大多数居民一生中从未亲身经历过下雪的天气,。
材料二:两极地区随处可见的皑皑白雪和巨大冰山。
材料三:世界上的许多高山上都有终年不化的积雪。
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提出两个地理问题,并做出回答:⑴问:?答:。
⑵问:?答:。
活动与探究挑战自我:请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演示以下实验:1、准备:完全相同的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加热架各两个,分别装有同样高度沙子和水的烧杯。
2、操作过程:⑴将酒精灯置于加热架底部,加热架上方先放上石棉网,再放上装有沙子或水的烧杯。
⑵同时点燃酒精灯,加热分别装有沙子和水的烧杯。
⑶数分钟后,同时插入温度计(注意不要碰到烧杯壁),测量出沙子和水的温度。
(沙子℃;水℃)3、分析测量结果:。
4、这个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同纬度同时间和温度不相同。
动手尝试:测量气温: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以组为单位测量当地某一天的气温:1、讨论:温度表应该放置在什么位置(什么高度?在阳光下还是在阴影处等)。
2、计划:测量几次?分别在几点测量?由谁测量(记录)?3、练习:熟练准确的读温度表指示的温度。
4、测量。
5、分析:一天中的最高(低)气温大约是多少?出现在什么时间?当天的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度?6、画出:日气温变化曲线。
是真是假:大洋洲中的塔斯曼海,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二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八月。
以上情况是否属实?解释一下原因:。
举一反三:冬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国景色:草长莺飞,百花盛开。
同在冬季,两地景色却相差悬殊,你能解释一下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