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政治提纲
初中政治知识点汇总整理 政治九年级上册背诵提纲
![初中政治知识点汇总整理 政治九年级上册背诵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e4bb9f82b160b4e767fcfcf.png)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一句话必背】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7.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最重要力量、决定性力量、主导力量,都错。
)8.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成果。
9.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问题梳理】1.改革开放的重要性?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①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③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3.进入新时代,我国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别是什么?4.青少年怎样为改革开放作贡献?(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学生应怎样做?)①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②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开放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5.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①这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6.为了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②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一句话必背】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2023部编人教版政治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全册
![2023部编人教版政治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347b642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4.png)
2023部编人教版政治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全册第一章:五年计划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五年计划的概念与特点- 五年计划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向和战略任务第二章: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社会主义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中国的领导地位- 人民民主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第三章: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形式和实现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第四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第五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的内涵和目标- 制度保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第六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与政府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和职权- 政府机构的组织和职责第七章:法律与法治- 法律及其作用和意义- 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系- 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第八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权利保障和维护第九章: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别- 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特点- 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和路径第十章: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特点- 中国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和责任第十一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大国关系-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革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世界大国的关系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和战略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背景和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十三章:中国的成立、发展和领导制度- 中国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 中国的党中央领导制度- 的决策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和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宝贵经验和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要求第十五章: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中国贡献- 中华文明的特点和优秀传统- 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任务和要求第十六章:民族久远大家庭- 民族久远大家庭的基本特点- 民族平等团结进步和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主要途径和措施第十七章: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目标- 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问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关系第十八章: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形势-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中国方案。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单元知识点-九上政治知识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单元知识点-九上政治知识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04acf1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6.png)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单元知识点-九上政治知识提纲第一单元:政治生活1. 政治生活的概念与要求2. 政治生活对个人的意义与要求3. 政治生活对社会的意义与要求第二单元:国家机构和职责1. 国家机构的组成与职责2. 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责与特点3. 国家立法机关的职责与特点4. 国家司法机关的职责与特点5. 其他重要的国家机构及其职责第三单元:政治文化1. 政治文化的概念与特点2. 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政治文化3. 政治文化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第四单元: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1. 政治制度的概念与特点2. 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的比较与分析3. 中国的政治体制与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的比较与分析第五单元:政治与法律1. 政治与法律的关系及其作用2. 政治对法律的要求3. 法律对政治的保障第六单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2. 公民权利的保护3. 公民义务的履行第七单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与优势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重要意义3. 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第八单元: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和作用1. 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与实质2. 人民民主专政的作用与意义3. 人民民主专政的局限性与改进第九单元:中国的领导1. 中国的地位和作用2. 中国的性质和宗旨3. 中国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法第十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背景和意义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政策第十一单元:一个中国的原则和“一国两制”1. 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内涵和含义2. “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和实践3. “一国两制”对台港澳地区的影响和意义第十二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和成功实践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未来发展方向第十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和总任务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路径3. 如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各单元的知识提纲。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全套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b1c297c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7.png)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全套第一章政治与我1. 政治的概念与作用2. 国家的概念与特征3. 中国的领导地位和作用第二章国家与国家政权1. 国家的形成与发展2. 国家政权的产生与性质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和国家政权第三章人民民主专政1. 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与实质2. 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与作用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点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第五章我国政治制度与宪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第六章党的基本理论1.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七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变更2. 我国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稳定政策第八章党的建设1. 党的性质、宗旨、纪律、优良传统2. 党的组织、制度和活动3. 党的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道路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形成与发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2.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 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第十二章统一战线的创建和发展1. 统一战线的概念和性质2. 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伟大实践第十三章保持员先进性教育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与重大考验2. 员先进性的来源、内涵和保持先进性的重要途径第十四章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1. 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2. 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略第十五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和基本举措第十六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1.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目标和原则第十七章经济建设的壮大1. 经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根本任务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经验第十八章政治建设和其他事业的长足发展1. 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2. 加强其他事业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第十九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根本任务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第二十章全面深化改革1.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根本任务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经验第二十一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二十二章生态文明建设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2.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大举措第二十三章和平与发展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最大的时代潮流2.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二十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权思想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念与国际人权事业的贡献第二十五章社会主义民主1. 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和发展2. 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形式和基本原则第二十六章中外政治制度比较1. 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和优势2. 中外政治制度的比较和思考。
2024年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总结归纳上册范本(二篇)
![2024年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总结归纳上册范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92048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6.png)
2024年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总结归纳上册范本九年级政治上册主要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宪法和法律法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内容进行的总结归纳: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2. 邓小平理论及其核心要义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 科学发展观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宪法和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作用2. 法律和法律体系的特点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权力和职责4. 司法机关的组织和职责5. 中国人权的基本保障三、政治制度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5.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 党的性质、纲领、党章2. 党的组织和领导体制3. 党的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监督4. 党的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原则5. 党的建设和党的作风五、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2. 公民的基本义务和责任3. 公民的参与和监督4. 个人隐私权和公共利益的平衡5. 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总而言之,九年级政治上册的内容涵盖广泛,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宪法和法律法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而更好地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024年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总结归纳上册范本(二)第十一课在人群中挺立(坚守道德、追求高尚道德情操)1、道德为什么是人的立身之本(1)道德是成就事业的基石,也是人的精神追求。
一个讲道德的人,不仅能收获内心的充实,锤炼人格和提高思想境界.也会享受到其情的温暖和别人的尊重,所以他们能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2)道德是成功的基石,也是一种修养,更是人格的光彩。
纯洁而高尚的品德是一个人的做人之本。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486513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b.png)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提纲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1守望精神家园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6.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骤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023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
![2023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22a151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5.png)
2023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第一章:政治思想的发展和政体的演变- 古代中国政治思想- 思想家及其思想- 思想对中国政体的影响- 西方近代政治思想- 启蒙思想及其核心观点-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政体的演变- 古代政治制度- 现代政治制度第二章:中国的领导- 党的产生和发展- 党的创立及其初期活动- 党的发展和历次重要会议- 党的性质和使命- 党的宗旨和性质- 党的使命和基本任务- 党的组织和制度- 党的组织结构- 党的纪律和制度第三章:国家机构与决策制度- 国家机构的组成- 国家权力机关-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决策制度- 国家决策的程序- 决策的参与者和方式- 党的领导和国家机关的关系- 党的领导制度- 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第四章:政治生活与公民权利- 政治生活的表现形式- 政治参与的方式- 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公民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权利的保障第五章:社会主义法治与国家治理- 社会主义法治的特点- 法治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 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的基本要求- 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第六章:国际关系与世界秩序- 国际关系理论- 主权和平等原则- 外交政策和友好合作- 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 重要国际组织- 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 中国的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的发展道路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宪法和依法治国- 中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内容- 依法治国的实践- 法制建设和法治进程-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第八章:走向现代文明的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实现复兴的战略布局第九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共建“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发展- 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
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e2e405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6.png)
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1. 责任的定义和来源
2. 责任的分类和角色与责任的关系
3. 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
4. 承担责任的意义和如何积极承担责任
5. 关爱他人和服务社会的意义和方法
6. 做有责任感的人的方法和重要性
第二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
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3.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原因、要求和意义
4.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和要求
5.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和要求
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和意义
第三单元:与世界共发展
1. 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2.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原因、要求和意义
3. 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的原因、要求和意义
4.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和要求
5.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要求和意义
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要求
7. 做负责的国际公民的要求和意义
第四单元:人生追求无止境
1. 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这一点
2.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如何选择职业、规划人生
3. 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4. 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5. 树立崇高理想并为之奋斗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6. 理解人生价值,热爱生命并创造美好生活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九年级上册政治提纲
![九年级上册政治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9fbbb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c.png)
九年级上册政治提纲
一、主题:自我探索与个人发展
二、目标:
1.理解个人自我探索的意义和重要性。
2.掌握个人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了解青春期发展的特点和挑战。
4.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影响。
三、内容:
1.自我探索: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价值观和目标。
•自我评价: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以及如何改进自己的不足。
•自我调节: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挑战。
1.个人发展:
•设定目标:制定明确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
•积极行动: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实现目标,并克服困难和障碍。
•不断学习: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1.青春期发展:
•身体变化:了解青春期身体的变化和发展的特点。
•心理变化:探讨青春期心理发展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社会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与同龄人和家庭的关系。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认知:了解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社会参与: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社会适应:学会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行为。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复习提纲(期中考试范围)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复习提纲(期中考试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fdb2e46c28ea81c758f578ea.png)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期中考试范围)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2.(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的经济制度的内容有哪些?(改革开放充分显示的中国力量)(P4-5)(2)形成了那四个尊重的共识?3.(重点)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腾飞的表现)(P6-7)4.(重点)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P8)5.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P8)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1.(重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P9)2.(难点)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P9-10)(1)(2)经济发展的需要:①②3.(重点)党和政府坚持以的发展思想(P11)4.党的奋斗目标(P12):5.发展的根本目的(P13):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1.对创新的认识(P15-16)2.(重点、难点)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P17-18)(1)(2)(3)(4)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第二框创新永无止境1.(重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P20)2.(重点)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P20)(优势)(劣势)3.(难点)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P21-24)(1)(2)(3)4.如何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5.(重点)教育的重要性(P22)6.如何实现万众创新?(P25-27)(1)(2)(3)7.创新精神的表现(P26)(1)(2)(3)(4)8.创新的目的(P28):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一框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1.民主的价值及其实现(P30)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2.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P30)3.社会主义民主的真正确立(P32)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九年级政治全册提纲(全书整理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提纲(全书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60792eaf45b307e8719712.png)
九年级政治全册提纲第一课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1. 公平是怎样产生的,公平的含义、公平的原理?P4 (公平原理)2. 公平在合作中的作用?P53. 公平的表现(社会公平原理)P6 社会公平得到基本实现。
4. 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怎样维护社会公平(做法)?P85. 划分正义行为的标准是什么?正义行为的意义?P9 (正义原理)6. 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和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成员的利益制定的。
P107. 实施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分别产生什么结果?P118. 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P12-P139. (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品格。
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集中表现)10. 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故意伤害他人乃至生命是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
11. 遇到非正义行为时的做法(常用作填表理由)P13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1. 责任产生的形式,责任的含义?P16 (责任原理)2. 怎样理解身份不同,责任不同?P183. 承担责任的代价?P20 (承担责任原理)——是做人的基本要求4. 承担责任的好处?对国家社会的意义?P215. 不承担责任有什么后果?(不负责任原理)P22 (不负责任原理)6. 让社会给我投赞成票就要:1.对自己负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2.对社会负责,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7. 青少年怎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P248. 怎样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P25-26 (自觉守法原理)9. 依法维护社会秩序的内容。
P2610. 怎样服务社会,奉献社会?P27-29 ——最有条件的、好形式第三课腾飞的东方巨龙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总体不等于全体、全面)百姓生活大变迁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综合国力原理)表现P37-39——经济力和科技力是综合国力中的决定性因素(我国是个经济大国,在该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先进性三个代表奋斗目标两个先锋队)P41 (党的原理)2、如何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旗帜原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创新或旗帜对我国革命建设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P42-P433、旗帜的意义?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提出?内涵?意义(地位)?P43第四课全民共同富裕1. 我国现阶段有哪些经济成分?分类?(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是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外资经济属非公有)P44-45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重要性)P453. 我国基本国情?(决定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P464. 我国对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政策?P47公—巩固发展:非公—鼓励支持引导。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上册2023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上册2023](https://img.taocdn.com/s3/m/ce1583e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0.png)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上册2023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上册1第一单元:世界大舞台第一课生活在地球村(文化交往、和平发展、和谐世界、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1、地球村形成的原因。
答: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通信方式的更新换代;网络技术的全面运用。
2、如何评价网络?答:网络具有两面性,它一方面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和对象,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人生体验,增长我们的见识,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但网络也有消极的一面,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网络中存在许多不良信息,我们可能会成为受害者,这对沉溺于网络的使用者会造成伤害,严重影响了一部分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
所以我们要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抵制其消极作用,让网络成为健康、文明、友谊的交流工具。
3、如何正确使用网络?答:(l)以健康的心态对待网络,适度上网,有节制的上网。
(2)要明确上网的目的,侧重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
(3)远离不良信息,学会自我保护。
(4)遵守法律和网络规则,维护网络健康的环境,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礼貌交流。
4、地球村的优势有哪些?答:邻里交往很方便:互通有无好处多;相互学习真精彩。
5、人际交往范围不断扩大的积极意义:便捷的交通为人们提供了全球性的活动舞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人们的阅历,增长了人们的智慧。
更重要的是,交往的增多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加深了相互之间的理解,减少了因闭塞、交流困难而导致的摩擦,促进了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6、当今世界(时代)发展的总体特征?(1)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2)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要和平、谋发展、求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流。
7、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8、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答:(1)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
九年级上册政治提纲
![九年级上册政治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937332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65.png)
九年政治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 责任的含义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2、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3.责任的来源有哪些责任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4、角色与责任: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子女:孝敬父母;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朋友:忠诚、互助、互谅;陌生人:扶危济困;公民:热爱祖国;社会成员:维护正义、保护环境、热爱和平等5. 谁对我负责:首先是自己对自己负责;6.增强责任意识:承担责任的代价有哪些:①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 ②可能因为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意义: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1.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2. 关爱集体的表现:①关爱集体,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②关爱集体,表现为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关爱集体,还表现为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3. 集体的力量取决于什么“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说明: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4.作为公民,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 1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2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3我国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5.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6.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①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②承认错误并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 ③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④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7.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望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1.中国的国际地位:①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②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2.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表现为什么说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所以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它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6.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制定依据: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9.党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及出发点: 依据: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0、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1.我国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意义: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②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使我们党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政治基石;{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3.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是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14.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15.民族区域自治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16.新生的民族关系: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17.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18.我们个人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②学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③与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19.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什么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0.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21. 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我们要坚持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2.中国政府对台湾持什么态度大陆希望怎么解决台湾问题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第四课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1.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②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2.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怎样做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3.怎样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4.加快我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5. 如何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我们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6.坚持对外开放的要求怎样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①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③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7.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8.我国人口现状的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等;9为了解决人口问题,我们必须实行什么国策:计划生育10.我国要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 ①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直接的关系;③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11..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3意义: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2.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下去13、我国的生态环境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14.我们应该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5.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②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16.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17.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对自然和子孙后代应付的责任18.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努力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19. 该如何做国家:A实施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B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监管力度;C加大环保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公民:A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B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C敢于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D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用电,不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E向有关部门提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见建议;20. 科技的作用:①纵观科技发展的轨迹,科技发展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②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21. 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①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②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22.我国为什么要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②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③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23.教育的重要作用: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及时;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③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4.为什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①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才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25.怎样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26.为什么要加强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①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②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性能力上不去,一味的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④提要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27.国家如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①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④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创新; 青少年应如何落实科教兴国上作贡献①女里学习,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勤动脑,勤动手,善于思考,大胆想象;③勇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④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中华文化的力量如何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3.中华文化的地位: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4.中华文化的作用影响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奉献精神、爱国情操、崇高志趣、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为政风范、广阔胸襟、英雄气慨、社会理想等方面;6.传统美德的作用:中华传统美德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7.传统美德的特点:生生不息、历久弥新;8.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9. 民族精神的作用为什么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①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②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10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其具体体现: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②新中国成立后有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③改革开放以来,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11.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12.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13.青少年如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①树立崇高的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成才;②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③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勤奋学习,勇于实践,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自己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人才;④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途径程序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3.人们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与其他机关的关系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7.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9.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10.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①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11.依法治国的要求括号内是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必要保证;12.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13.为什么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14.宪法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宪法的作用: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5.宪法的地位:①国家的根本大法;②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16.宪法的构成:①序言和总纲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③国家机构④国旗.国歌.国徽.首都;17.青少年应该怎样树立宪法意识青少年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①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②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18.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所为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19.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的具体表现原因: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②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④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目的: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20.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宪法和普通法律的相同点:在本质上是一致;都是法律,都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22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23.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方式: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②可采取书信、电子邮件、、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24.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②应当事实求实,以事实为依据,如时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③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人教部编版(2023)九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2023)九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02e2ba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0.png)
人教部编版(2023)九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第一章:政治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1.1 政治的含义和作用- 政治的概念- 政治对社会的重要作用1.2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点1.3 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地位的意义- 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作用1.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我国政治制度和党的领导制度2.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和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2.2 中国的领导地位- 中国的性质和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2.3 集中统一领导制度- 国家权力系统的组成和关系- 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作用2.4 党的民主集中制-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运行机制第三章:宪法和法治3.1 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宪法的定义和特征- 宪法的作用和地位3.2 宪法的修订和实施- 宪法修订的程序和原则- 宪法实施的重要制度和方式3.3 法治的含义和基本原则- 法治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法治的基本原则:依法治国、公正廉洁执法、司法公正等3.4 我国的法律体系和法治建设- 我国的法律体系- 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意义第四章:国家机构和政府运作4.1 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和职能- 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和职责4.2 司法机关和人民调解- 司法机关的职能和地位- 人民调解的作用和方式4.3 国家监察体制和反腐败斗争- 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和主要职责- 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举措4.4 参与政治的途径和方式- 党的群众路线和人民民主专政- 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和途径以上为《人教部编版(2023)九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的大纲目录,供复习参考。
详细内容可参考教材和课堂讲解。
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54d28a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9.png)
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提纲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及其历史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背景- 一大二大三大的召开与中国共产党的确立- 党的早期组织结构2. 党的历史发展阶段- 党的初期探索与成熟- 党的内外环境与地位的变化- 党的历次祖国建设阶段与指导思想二、我国政治制度与宪法1. 我国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2.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体系- 中国宪法的修订与形成- 宪法的性质和地位- 与宪法相关的法律制度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讲话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价值观- 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与启示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 国家治理体系- 治理体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中央和地方的治理关系- 民主和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2. 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五、经济与社会发展1. 经济制度改革与发展- 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2. 社会建设与改革- 农村改革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总结:以上提纲简要概括了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我国的政治制度与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点。
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发展,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理解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发展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未来做好准备。
政治九上提纲
![政治九上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91c673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c.png)
政治九上提纲九上【第⼀单元:富强与创新】【第⼀课:踏上强国之路】【⼀句话必背】1.以经济建设为中⼼,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
3.中国的腾飞证明,改⾰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党的初⼼和使命:为中国⼈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5.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量。
(最重要⼒量、决定性⼒量、主导⼒量,都错。
)6.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产⼒.7.全⾯深化改⾰的总⽬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现代化。
8.改⾰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
改⾰只有进⾏时,没有完成时。
9.坚持以⼈民为中⼼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成果。
10.⼈民对美好⽣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标。
发展的根本⽬的就是增进民⽣福祉。
【问答题梳理】1.改⾰开放的重要性?①改⾰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改⾰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怎样理解“改⾰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①中国⼈民坚持改⾰开放,极⼤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产⼒。
②中国⼈民通过改⾰开放过上了幸福⽣活。
③中国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源。
3.2017年召开党的⼗九⼤宣告:中国特⾊社会主义进⼊新时代。
5.青少年怎样为改⾰开放作贡献?(⾯对改⾰开放的⼤潮,中学⽣应怎样做?)①要努⼒学习科学⽂化知识,弘扬改⾰创新精神。
②积极宣传改⾰开放政策,争做改⾰开放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6.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①这是衡量⼀个社会的⽂明程度的标准之⼀。
②⼈民对美好⽣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标。
③发展的根本⽬的就是增进民⽣福祉。
7.为了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必背)①坚持以⼈民为中⼼的发展思想,强调⼈⼈参与、⼈⼈尽⼒、⼈⼈享有。
②提⾼就业质量和⼈民收⼊⽔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③多谋民⽣之利,多解民⽣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九年级上政治提纲
![九年级上政治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3a179691eb91a37f1115ced.png)
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人民—人大代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②、主要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③、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
4、依法治国:①、依法治国含义: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治理国家。
②、依法治国意义: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③、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④、依法治国目的: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⑤、依法治国核心:依宪治国⑥、依法治国主体:广大人民⑦、依法治国重要环节:依法行政⑧、依法治国前提:有法可依⑨、依法治国中心环节:有法必依⑩、依法治国关键:执法必严11、依法治国必要保证:违法必究12、依法治国对公民提出了什么要求: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⑴宪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⑵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那些根本问题?(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⑶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⑷、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它共四章,即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⑸、公民怎样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其性质和基本内容,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政治九上读背提纲
![政治九上读背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abaa55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7.png)
政治九上读背提纲一、政治发展的客观性1、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政治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政治发展是实现经济和文化发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原动力。
2、政治发展具有一定的目标性。
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新型政治关系,形成覆盖基层到中心的多层次的民主政治制度,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全面发展。
3、政治发展具有辩证发展性。
政治发展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必须坚持辩证发展观,以理论自觉性和实践性共同促进政治发展的深入推进。
二、政治发展的实质内涵1、坚持党的领导是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
必须推进党的领导权威,提高党的建设政治质量,以确保政治发展的实现和持续性。
2、树立人民体制观念是政治发展的主题。
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以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为主题,要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惩前毖后,以德治国”的精神,加强全民族的宪法意识,弘扬人民主权的理念。
3、加强现代政治文化建设是政治发展的抓手。
要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深入宣传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努力建立新形势下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政治发展的实践历程1、实现全面政治发展的关键是加强政治建设。
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以立宪制度为核心,形成强有力的政治建设体系,实现全面政治发展的关键所在。
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抓手。
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以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更加民主的政治制度,更大范围的参政议政,更加扎实的法治保障实现政治发展的目标。
3、坚持和保护人民当家作主权力是政治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和人民一致行动,深化民主参政议政,加快完善宪法和法律体系,坚持和保护人民当家作主权力,以更加完善的政治制度推动政治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一句话必背】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5.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最重要力量、决定性力量、主导力量,都错。
)6.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7.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8.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9.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成果。
10.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问答题梳理】1.改革开放的重要性?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①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③中国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3.2017年召开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5.青少年怎样为改革开放作贡献?(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学生应怎样做?)①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②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开放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6.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①这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7.为了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必背)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②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一句话必背】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创新的地位)(必背)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3.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让生活更美好。
4.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5.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6.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7.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问答题梳理】1.对创新的认识(了解)①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来源于生活。
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③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④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⑤创新能生活更美好(这是创新的根本目的)2.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创新的意义)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④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国情)(①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③不足: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4.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角度)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③完善创新制度保障。
5.中学生应如何提高创新能力?或:如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青少年角度)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
②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
③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6.如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①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③个人:积极弘扬创新精神,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一句话必背】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2.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3.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4.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5.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问答题梳理】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或: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可以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特点)③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①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②有助于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3.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有哪些?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基本政治制度)4.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形式?(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①民主选举。
②民主决策。
③民主监督。
5.民主选举的原则、要求?①原则: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②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6.民主决策的要求、制度保障?①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意义)。
②制度保障: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7.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②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8.公民要怎样增强民主意识?首先,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其次,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最后,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一句话必背】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2.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4.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5.政府的作用:管理、服务。
政府的权力来源:人民。
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6.政府的工作要求: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7.法治政府行使权利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8.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问答题梳理】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①实行良法之治。
②实行善治。
3.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和完善?(熟读)①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④党的十九大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法治国家?①建设法治中国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5.怎样建设法治政府?(要求)①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②政府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③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6.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十六字方针)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7.怎样厉行法治\建设法治社会?①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④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一句话必背】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的魂:中华民族精神。
3.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4.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问答题梳理】1.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重要性)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②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4.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文化自信的含义?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6.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7.怎样增强文化自信?或: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8.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①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②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9.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价值)①民族精神关系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②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
③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激励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10.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①在国家紧要关头时,能够挺身而出、前仆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