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内的城市_中国古代治所城市形态的再认识

合集下载

古代中国城市的特点与演变

古代中国城市的特点与演变

古代中国城市的特点与演变在中国历史上,城市作为人类定居的重要形式,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城市的形态和特点经历了多次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特征。

本文将从城市的定义入手,结合历史背景和实际情况,探讨古代中国城市的特点与演变。

一、城市的定义城市,是人类以城垣为界,集中居住、生产、交通、贸易的地区。

在定义城市时,不仅要考虑城市的物质形态,还要考虑城市的功能与性质。

历史上的中国城市,并不是简单的物质空间,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功能。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城市在不同时期的功能演变与变化。

二、古代中国城市的特点1. 城市与农耕文明相伴而生中国古代的城市,多建于农耕文明的地区。

因为城市需要依赖农业生产提供粮食和原材料,和农村地区互相依存。

在古代,城市文明和农耕文明是密切结合的,城市和农村的区别并不十分明显。

2. 城市的政治与文化中心地位古代中国许多城市都是重要的政治与文化中心,例如长安、洛阳、南京等。

这些城市在当时的政治体系中,往往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成为国家的权力中枢和文化中心。

同时,城市也是经济发展的中心,人口、商业、贸易等都比农村地区更加繁荣。

3. 城市的环境卫生问题由于古代城市的建设条件有限,城市的环境问题一直存在。

城市内的垃圾、粪便、尸体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城市的居民,并引发了很多传染病。

古代城市的卫生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也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弊端。

4. 城市的城墙和城门古代中国城市大多都有城墙和城门,用于防御敌人和保护居民的安全。

城墙高大且坚固,城门上设有城门楼和城楼,便于守卫士兵进行巡逻和监视。

同时城门楼也可以作为交通道路的标志,起到了导航的作用。

三、古代中国城市的演变1. 秦朝时期的城市发展秦朝时期,中国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对城市进行了改革和规划,建造了长城和宫殿,并将中央政府迁移到了新的城市——咸阳。

这使得咸阳成为了中国大陆最大的城市,也带动了其他城市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活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活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活中国古代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其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活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和特点。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建筑风格、街道布局、城市设施以及居民生活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活的发展与特点。

一、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格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与建筑风格有着独特的特点。

古代城市的规划常常以城墙为界,并按照方形或长方形的布局,中间沿着主要街道划分为若干个坊区。

在城市规划上,古代中国注重街道的通畅性和环境的协调性,同时城内还会划定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区域。

古代中国的建筑风格以木质建筑居多,其中以大型 palaces(宫殿)和寺庙最为突出。

城内的宫殿常常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宫廷文化。

寺庙则是古代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们建筑庞大,屋顶独特,不仅是宗教仪式的场所,也是人们日常活动的场所。

二、街道布局与交通运输在街道布局与交通运输方面,古代中国城市也有自己的独特方式。

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街道常常直接通往城市的中心地带或者重要的建筑物,其他街巷则交错连接,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

古代中国的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陆地交通,马车和行人是主要的交通方式。

城市内的主要街道宽阔平整,适合车辆通行,而小巷则狭窄曲折,适合行人通行。

此外,古代中国还发展了运河交通,连接了各个城市和地区,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

三、城市设施与公共服务古代中国的城市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较为简单,但也有一定的规划和建设。

城市中常常设有城市门、市场、庙宇、学院等公共设施,为居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和文化教育场所。

城市门是古代中国城市的象征,不仅是城市的入口和出口,还承担着防御的功能。

市场则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商品交易和商业活动常常在市场中进行。

庙宇与学院是宗教信仰和文化教育的场所,不仅提供了祈福和学习的机会,也是人们交流和团结的平台。

四、居民生活与社区组织古代中国的城市居民生活相对集中,社区组织也相对完善。

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格

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格

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格Ⅰ介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格的特点丰富多样,既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形态。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探究古代中国城市的独特之处。

Ⅱ城市规划1. 都城规划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以“中轴线”为特征,以宫殿为核心,向两侧延伸。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北京的皇城,它的布局是以紫禁城为中心,向南北东西四方延伸。

2. 城市布局古代中国城市的布局注重整体设计,通常以城墙围合,分为内城和外城。

内城是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外城则是居住区和商业区。

城市的主要街道呈方正或曲折的形态,连接各个重要场所,形成快速交通网络。

3. 街巷布局古代中国的城市街巷布局也十分讲究。

街道宽度因城市等级和功能不同而异,主要干道通常较宽,便于交通和商业发展。

而与干道相交的小巷则是连接居民住宅和内部场所的重要途径。

Ⅲ建筑风格1. 宫殿建筑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以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而著称。

宫殿大门通常面朝南方,经过严格的规划和设计,体现了尊贵和权力的象征。

建筑结构以层次分明的建筑群为主,常采用黄色琉璃瓦作为屋顶覆盖。

2. 寺庙建筑古代中国的寺庙建筑在规模上通常比宫殿小,但仍保留了华丽和严谨的特点。

寺庙建筑常采取对称式布局,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组成。

在建筑材料上,木结构常常被用于寺庙建筑的搭建。

3. 园林建筑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追求自然和人文的融合。

园林通常以假山、水池和亭台楼阁为特点,通过独特的布局和景观打造出一种雅致的氛围。

4. 民居建筑古代中国的民居建筑因地域和社会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北方地区的民居多采用四合院式的布局,南方地区则以水乡建筑为主。

民居建筑通常以木材和瓦片为主要材料,注重通风和采光。

Ⅳ影响因素1. 地理环境中国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古代城市的规划和建筑风格也随之产生了差异。

北方地区多风沙,城市常采用城墙和护城河来防御。

南方地区多水域,城市则发展出独特的水运交通。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都市文化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都市文化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都市文化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丰富城市文化的国家。

这些城市不仅仅是人口聚集的地方,更是文化繁荣和交流的中心。

在古代,中国的城市和都市文化极具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建筑风格、交通系统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的城市与都市文化。

一、城市规划在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十分注重整体布局和严密的城墙防御系统。

典型的古代城市通常分为内城和外城两个部分。

内城是城市的核心,是皇宫、官府以及商业中心的所在地,外城则是民居和工坊的聚集区。

城市规划中的道路、街巷等都经过精心设计,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和人们的行走习惯。

另外,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常常有一些特殊的景观元素,如城中的湖泊、园林和宫殿等,使城市更加优雅美丽。

二、建筑风格中国古代城市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

在城市中,能够看到众多的建筑,如宫殿、寺庙、商铺和民居等。

宫殿建筑通常依山而建,雄伟壮观;寺庙建筑多采用亭台楼阁的形式,以供佛教信仰者祈福;商铺的建筑则以商业活动的便利为出发点,大多布局清晰、造型简洁;民居建筑则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与文化背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如四合院、土楼等。

三、交通系统古代的中国城市交通系统起初较为简单,以步行和骑马为主。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系统逐渐完善。

在唐朝,作为古代都城的长安,建设了一套完善的都市交通网,其中包括宽阔的街道、桥梁和运河等。

这些交通设施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流通,也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四、社会生活城市文化体现了社会的生活方式与人们的思想观念。

古代中国城市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比如各种市集与庙会,人们可以在这些场合交流购买商品,也能够享受到文化娱乐。

庙会上的表演、戏曲、艺术及各种手工艺品展示,都展示了当时城市的文化风貌。

与此同时,中国古代的城市还培养了一种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

诗人、书画家、文人雅士等文化人士都聚集在城市中,他们的创作和交流使得城市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结语中国古代城市与都市文化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程。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演变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城市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从新石器时代的氏族聚落,到商代的王城,再到秦朝的都城长安和唐朝的洛阳,中国古代城市在不同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围绕古代城市的发展与演变展开探讨。

1. 原始聚落时期在新石器时代,人们还是以氏族为单位进行生活。

当时的聚落是由几户族人聚集而成,没有固定的建筑物,房屋可能是采用树皮、竹篾和草席等天然材料搭建而成。

人们以狩猎、捕鱼、采集为生,依靠自然环境生存发展。

原始聚落的形成,标志着人类开始过渡到氏族社会,生产和生活逐渐向城镇化的趋势发展。

2. 商代王城时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聚落逐渐形成了王国和城邦。

在商朝时期,王城是最典型的城市形态。

商代王城是由一系列建筑物环绕着皇宫组成的。

皇宫是建在城市的中心,它有一个庭院和几座建筑物。

它是商朝国家的威严象征,同时也是政治、经济和宗教活动的中心。

在商代的城市中,建筑结构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城墙、城门、官署、庙宇等建筑物。

城墙是防御和排外的象征,城门是城市交通的主要通道,官署是统治城市的机构,庙宇是人们信仰、崇拜和祈祷的场所。

商代城市中的各种建筑物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3. 秦朝长安时期秦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秦朝,城市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建了长安作为首都,长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划城市。

秦朝始皇帝规划了长安的城市布局,确定了城市中心轴线和主要街道的位置,并规划了皇宫、官署、庙宇、市集、军校等建筑物。

在秦朝时期,为了维护政治稳定,皇帝还规定了居民迁移政策,使得城市人口得以稳定发展。

4. 唐朝洛阳时期唐朝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在唐朝时期,洛阳成为了中国的首都。

唐朝的城市建设由隋朝继承发展而来,洛阳城规模、规划更加宏伟。

唐朝洛阳城内有大量文化、教育、商业等建筑物,如国子监、招提寺、皇城、众坊、集市等。

唐朝还推行土地制度,鼓励民间开垦土地,促进城市发展和商业经济的繁荣。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演变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演变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演变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夏朝,当时已经出现了建筑墙壁、挖掘护城河等城墙的基本要素。

但是,真正的城市建设则要追溯到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的城市建设和现代城市有着明显的区别。

那个时期的城市,主要是以城墙为中心,城墙外面是属地,城墙里面是祭祀区、官署、市集、民居等。

此时期城市的作用以军事和宗教为主,城墙是城市的标志,城墙外则是农田和牧区。

到了秦汉时期,中国古代城市建设逐渐成型。

当时的城市内部分布有官署、寺庙、市场、居民区等,城市重要街道贯穿全城,呈现L形或直线形状,这种设计思路在以后的历史中备受推崇。

同时,在城市规划中,对于市场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商业区集中出现。

随着汉武帝“筑城宿卫”的政策推行,规划城市成为了一种必然。

此时期中国城市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城市出现了多样化的功能和贸易活动,如同现代城市一样。

到了唐宋时期,中国城市建设又迎来了新发展。

当时的城市,街巷交错,房屋鳞次栉比,多采用木质结构,屋宇高低错层,这种风格在史书中被称为为“连街衙门,俨忽楼阁”。

同时,唐宋时期建筑工艺发达,高筒建筑、石雕工艺、壁画绘制等都开始出现。

与城市建设发展一样古代中国城市文化也开始逐渐形成。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从北京的紫禁城到古城西安的城墙,都是城市文化的代表。

北京的紫禁城是我国最早的宫殿博物馆之一。

它承载了下一个皇朝的罪孽与权力,也让游客了解了许多皇室文化和历史。

而古城西安的城墙,更是城市文化的最佳代表。

从三千年前的造城墙,到如今的成为旅游胜地,西安城墙见证了中国古代城市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也是宋代城墙的延续者。

西安城墙包含了兵器库、军营、甚至官署等非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古代城市文化的集中呈现。

古代中国城市建设的演变,人文地理与城市功能的相互作用对中国古代城市文化影响之大,在其历史发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

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的相互影响,使得古代中国城市成为了凝聚着城市文化、风土人情和历史遗产的重要书签。

古代中国的城市建设是怎样的

古代中国的城市建设是怎样的

古代中国的城市建设是怎样的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城市建设古代中国的城市建设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特点。

从先秦时期开始,直至明清两代,中国的城市建设不断发展演变,既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1.城市规划与布局古代中国的城市建设讲究风水、方位和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城市规划通常以宫殿、官府为中心,市场、民居环绕其外,形成了“宫城-坊-市”的布局模式。

此外,古代城市还注重水系的规划,如北京的什刹海、杭州的西湖等,都是城市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城墙与城门城墙是古代城市的重要标志和防御体系。

如北京的城墙,宏伟壮观,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城门是城墙的入口,通常设置有望楼、箭楼等防御设施。

3.宫殿建筑宫殿建筑是古代中国城市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如北京的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宫殿建筑讲究对称、等级、序列,屋顶形式多样,装饰华丽。

4.官府建筑官府建筑是古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官场体制。

官府建筑通常采用严肃、庄重的风格,以显示官府的权威和地位。

5.民居建筑民居建筑是古代城市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古代民居风格各异,如北京的四合院、四川的竹海民居、云南的丽江古城等,都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6.市场建筑市场建筑是古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

市场建筑通常位于城市中心或繁华地段,是商品交易、民间交流的重要场所。

7.宗教建筑古代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宗教建筑占有重要地位。

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建筑,风格各异,丰富了古代城市的建筑文化。

8.城市交通与水利设施古代城市建设注重交通和水利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如北京的古街道、苏州的运河等,都是古代城市交通和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9.城市防御设施古代城市建设防御设施,如护城河、城墙、敌楼等,以保障城市的安宁与安全。

10.城市景观与园林古代中国城市建设中,景观和园林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

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

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的形态和空间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那么,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和空间结构又是怎样的呢?一、散居型城市在中国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交通工具落后等原因,大部分城市都是散居型城市,即城市中各个区域没有连通的道路,每个居民家庭都是相对独立的。

同时,城市中很少有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因此城市的空间结构相对封闭,缺乏交汇和交流。

二、城墙的重要性古代中国的城市都离不开城墙,城墙不仅是防御工事,还是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城墙的高低、宽窄、纹饰等方面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艺术风格。

城墙内的空间结构则按照官府、住宅、商业、寺庙等要素进行划分。

三、街道的重要性随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需求,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街道。

街道是城市空间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城市提供了交通便利,通达了城市中各个区域。

同时,街道上也诞生了各种商业和文化设施,成为城市文化和生活的重要载体。

四、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古代城市注重整体性和美学。

城市规划以对称和比例为主要特征,同时注重文化传承和建筑艺术风格的统一。

城市中的建筑风格也是各具特色,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建筑形式和艺术风格,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

五、城市的功能和演变中国古代城市虽然在形态和空间结构上有着很多限制,但在功能和演变方面却不断迭代。

古代城市既是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区域。

不同时期的城市还承载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结: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和空间结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和艺术风格,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城市的形态和空间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成为了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重要领域。

以城墙为特质的古都城市空间形态解析_王方

以城墙为特质的古都城市空间形态解析_王方

沈祖祥、 林奕言 : 我国 八大古都 古都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思考 , 旅游科学 2006 年第 3 期。 章生道 : 城治的形态与结构研究 ,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 , 第 84- 111 页。 古代汉语中 , 城 这个汉字既代表城市 , 又代表城垣。
70Leabharlann 以城墙为特质的古都城市空间形态解析
配地位的保障作用 , 使城市的 辐射能力 不断加强 , 持续 而又缓慢推动经济 的发展 ; 其 次 , 在 维护 城市 安全、 延 长城市生命方面起 了重 要作 用 , 中 国城 市能 够一 直延 续或在原址上重 建 , 也应归 功于 城墙 的维 护作 用。因 此 , 城市 历史 地 理 学 者 用 保 护 神 形 容 城墙 之 于 城 市 。城墙在早期 城市 发 展中 作用 尤 其显 著 , 但 随着 社会经济的发展 , 城墙 才逐 渐成为 限制 城市 扩大 和城 市发展的障碍。现代社会中 , 对 城市的推 动作用 , 体现 在它是城市形象的载体 , 对旅 游客源的 巨大的吸引 力 , 构成全国甚至是全球罕见的旅游吸引物。 2. 限制城市的发展 城墙的范围是固 定的 , 而 城市 却是 不断 向前 发展 的 , 二者之间必 然存 在矛盾。 矛盾 体现 在静 态的 城墙 阻碍和限制了动态的城市的发展。 而城 市的 发 展是 社会 经 济发 展 到一 定阶 段 的外 现 , 封建社会城市进步的步伐 缓慢 , 近代城市扩 张的脚 步越来越快 , 致使 人们 开始 在千年 未变 的城 墙上 开始 动脑筋 , 或是开城门在城墙上 打开缺口 , 或是索 性拆除 城墙。八大古都中有些就是在此时 对城墙进行 了大规 模动作。北京的明清城墙是在文化 大革命中迅 速拆除 的 , 对于它的 拆 除随 着 时 代的 变 化 , 至 今已 是 贬多 于 褒。虽然城市发展是 必然 , 但 是破 坏文 物和 历史 名城 将成为城市历史上不可弥补的遗憾。 将城墙的保护利用和城市的发 展协调较好 的城市 以西安为典型 , 采用开辟城门 之法 , 先在辛亥革 命时开 辟玉祥门、 中山门、 勿幕门、 中正 门等增加 了四方出 口 , 建国后为缓解城内外联系不断开 辟城门多达 近 20 座 , 主要交通干道都和城门相通 , 城内城外 合理布局 , 尽量 减少城墙的阻断作用 , 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环 境。 城墙是客观存在 的 , 利与 弊是 需要 依靠 人为 力量 去引导。建国 后的 盲 目拆 除 城 墙确 实 造成 了 很大 损 失 , 导致不少重要历史名城因 此而遭受 灭亡的命运 ; 这 就给我们很大的启 迪 , 那些 保留下 来的 城墙 如何 在城 市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 是我 们吸取教 训、 做好 亡羊补 牢工作的重要课题。 ( 二 ) 城墙造成的 新城 旧城 、 城 内城 外的 不和 谐发 展问题具体体现 1. 对城市造成的隔离和不便 ( 1) 城墙影响城建用地 , 城市建设 给城墙文 物带来 破坏。城墙的圈定造 成了 城市 范围 的固 定性 , 城 墙本 身占用大量城市建 设用 地并 且影响 更广 大的 区域 , 这 些都给城市建设带来了阻力 , 而城墙自 身也受到破 坏。 建国后 , 出于对交通与土地问题的 考虑 , 大部分城市 都 拆除了城墙 , 致使现 在能 较完 整地保 存下 来城 墙的 城 市很少。 ( 2) 城墙给城 市建设 带来 的交 通问 题。交 通是 城 市建设的重要方面 , 为了交通方便 在城墙上 大开城门 , 但效果有限 , 仅靠几 条或 十几 条道路 作为 城墙 内外 的 人流、 物流通道显 然是 不够的。 城墙 还限 制了 城市 的 道路格局和街道网络 , 影响着城内的交通。 2. 对城市形象上带来的不利 ( 1) 城市建筑 与城墙 不和 谐。古 城墙 在许 多城 市 被列为重点保护文物 , 城墙本身得 到了保护 , 但周围 建 筑与城墙的不和谐也造成 了对城墙环 境的破坏。在 很 多城市中 , 古墙大部分被各种形式 的建筑物 包围 , 造 成 墙体不必要的 延伸 ; 有些 高层 建筑物 从高 度上 阻隔 了 观赏城墙本身和从城墙上观赏城市 景观的视线。 ( 2) 城墙圈成 了城市 的贫 困圈。 沿城 墙内 外形 成 的连续城市道路不多 , 交通条件落 后 , 基 础设施严重 不 足 , 很大程度上造成 了城 墙周 围地区 的环 境质 量恶 劣 和社会贫困化。城墙区成了古 都城市土 地利用的过 渡 性地带。例如 , 开封城 墙保 护区 内居 住着 大量 的低 收 入者和流动人口 , 充斥着有污染的 小工厂、 废品回收 站 等。低收入者的 聚居使 城墙 地区 道路 状况 混乱 , 卫 生 状况很差 , 严 重影 响 城墙 景 观 , 而 整体 环 境 质量 的 落 后 , 反过来又导致 该地 区的持 续贫 困。这 也对 古都 城 市形象起了负面作用。 ( 三 ) 古都城市以城墙为 标志 , 真 正树立起 有城 墙 的古都 的城市空间形态来 城市空间的扩展在空间 上可分为 两个层次。在 水 平方向上为城 市地域 的蔓 延 , 在垂直 方向 上为 城市 空 间的增厚。在城 墙以外 主要 是水 平方 向的 蔓延 , 即 城 市边缘区不断 向外围 扩展 ; 而 在城墙 以内 地区 主要 是 城市建成区的 垂直方 向的 增厚 , 表现 为中 心城 区高 层 建筑的增多和 地下空 间的 开发 , 城市 要素 的空 间密 度 加大。 1. 纵向发展 : 城墙建设、 立交建设 在城墙以内地区主要是城 市建成区 的垂直方向 的 增厚 , 表现为中心城 区高 层建 筑的增 多和 地下 空间 的 开发 , 城市要素的空间密度加大。 ( 1) 城墙自身建 设走 高 原则。 城墙 本身 的开 发 利用 , 包含了城墙本 体的 宣教 价值和 以城 墙为 依托 的 古都氛围渲染 价值。对 于城 墙本 身 , 在保 留好 原始 城 墙的基础上 , 应坚持 走高 原则。 西安 城墙 高 12 米 ,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与城市风貌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与城市风貌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与城市风貌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与城市风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古代中国的城市建设与城市风貌不仅仅是一座城池的布局和形态,更是一种对社会制度、文化传承和人民生活的体现。

一、城市建设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城市主要以城墙、城门和街道为主要构成。

随着历史的进展,城市建设逐渐发展成为以宫殿、庙宇、园林和居民区为核心的综合性建筑群。

这些建筑群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宗教、政治和文化的象征意义。

在城市建设的演变过程中,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和规划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早期的城市多以方形或圆形为主,后来逐渐演变为方圆相结合的形式。

城市内部的道路也逐渐发展成为网状,以便于交通和行人的流动。

城市的布局还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如北方城市多以南北向为主,以适应寒冷的冬季;而南方城市多以东西向为主,以适应湿热的气候。

二、城市风貌的多样性中国古代的城市风貌多样且富有特色,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氛围。

例如,北京的城市风貌以宏伟的城墙、雄伟的宫殿和庙宇为特色,展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威和威严。

而苏州的城市风貌则以精致的园林和水乡风情为主,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城市风貌的多样性还体现在城市建筑的材料和工艺上。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以适应地震和气候变化。

建筑的装饰和雕刻也非常精美,常常以龙、凤、麒麟等神兽为题材,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

三、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

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传播的场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例如,北京的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典范,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还展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威和威严。

另外,城市还是文化交流和交融的重要场所。

古代中国的城市多民族、多文化共存,各种文化在城市中相互交流和融合。

例如,丝绸之路的起点就是中国的城市,这条古代贸易路线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历史的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

中国古代历史的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

中国古代历史的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古代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和演变。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以展示古代中国城市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一、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古代中国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和良渚文化。

当时,人们开始定居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聚落,逐渐形成了初步的城市形态。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深化,城市迅速发展起来。

显著的例子是古代中国的都城,如商朝的殷墟和周朝的镐京,它们不仅是政治和经济中心,也是文化的繁荣之地。

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北方的平原到南方的江南水乡,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城市特点。

例如,北方的城市通常建在河流附近,以便利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南方的城市则多建在水乡地带,市井文化和水上交通成为其特色。

这种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使得古代中国城市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二、城市文化的繁荣中国古代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建筑、艺术、文学、音乐等。

城市内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既有宫殿、庙宇等宏伟建筑,也有民居、市场等日常生活场所。

这些建筑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观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文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古代中国各个朝代都涌现出众多文化名人和艺术家,他们为城市文化的繁荣做出了杰出贡献。

例如,唐朝的诗人杜甫和李白,宋朝的文学家苏东坡和欧阳修,他们的作品不仅流传至今,也成为了古代城市文化的重要遗产。

古代城市还是知识和教育的中心。

城市中的文庙设有学宫,吸引了众多学者和学生。

这些学府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为中国的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城市的社会生活古代中国城市是社会交流和商贸的中心。

城市内的市场和商业街道繁华热闹,人们在这里交换货物和信息。

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活动变得更加繁荣,各种手工业和工商业迅速兴起。

城市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如戏曲、舞蹈、音乐等。

东南西北话城墙

东南西北话城墙

东南西北话城墙作者:海滨来源:《新青年》2018年第04期中国古汉字中的“城” 字指的既是城墙,又是城市。

因为古代建立城市一般都要先修筑城墙,还要在城墙外修一道护城河。

最早的城墙主要起防护作用,古人攻城或防御的武器以冷兵器为主,而城墙对冷兵器有着不错的防御作用。

护城河一般都是人工开挖、注入水的壕沟,它能够作为城墙的屏障。

我们不难想象,最早出现城墙的时候,肯定有一小群人居住在城里,由于生活的需要,他们会和城外的另一群人进行买卖,所以市场一定是位于城外的。

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内部的设备不断完善,交易就转到城内进行,也就形成了“市”,所以“城市”一词指代的主要是在城里做买卖。

随着城市的发展,凭借一道城墙已经保护不了城池,况且,有了城墙还能够把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隔开,从而划分了阶级。

古书《吴越春秋》中就曾经提过:“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

”什么叫城?什么又叫郭?原来,城不仅以墙为界用来区分城外和城内,城还分内城和外城,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皇帝高官住在内城,平民百姓住在外城。

比如,明清北京城共有四重城墙,最里面的一重,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故宫,被称为宫城,再往外,是围合紫禁城以及周边宫廷服务区的皇城城墙;再往外,便是内城,清朝时期只允许旗人居住,最外围才是普通百姓居住的外城。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西安城墙(西安古称:西京)。

西安古城墙是明代建筑,全长13.7千米,始建于公元1370年, 1378年竣工,当时明太祖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所以,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了西安古城墙,这段城墙当时是西安的府城。

明太祖朱元璋封他的次子朱樉为秦王,藩封、府治在西安府城内同时存在,所以这座城池规模宏大坚固,再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增建,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2004年初,西安市含光门段城墙道路工程施工,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对西安暴露的城墙断面进行考古调查之后,认定它结构复杂,建设的时间跨度从隋唐至现代,期间,经历过五次大的修筑。

探寻古代城市的面貌

探寻古代城市的面貌

探寻古代城市的面貌古代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探寻古代城市的面貌,介绍其特点和发展历程。

古代城市的面貌古代城市的面貌多样复杂,不同的时期和地区都有独特的建筑布局和风貌。

在中国,古代城市通常采用方形或矩形的布局形式,围绕主要街道建设城墙和城门。

城市内部划分为坊街,商业区和居民区相互交错。

城市中心通常建有重要的政治、文化和宗教场所,如皇宫、官署、庙宇等。

城市周围则是农田和郊野环绕,形成城市与乡村的明显界限。

古代城市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既是人们生活的地方,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城市中的建筑物多样繁多,有宫殿、寺庙、官署、商铺、住宅等。

宫殿作为统治者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常常建在城市的中心位置,规模宏大,布局庄严。

而寺庙则是信仰和宗教活动的场所,代表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拜。

官署是政府机构的办公场所,负责治理城市事务。

商铺和住宅则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居民的生活水平。

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古代城市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原始聚落逐渐演变为有组织的城市形态。

古代城市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古代东方文明中,古埃及的底比斯、古巴比伦的巴比伦、古希腊的雅典,以及中国的古都洛阳、长安等都是古代城市的代表。

在这些城市中,政治和文化活动繁荣,商业贸易发达,艺术和建筑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古代城市的兴盛往往伴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例如,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几次都城转移,都标志着王朝更迭和政权更替。

而罗马帝国的崛起和衰败,则影响了欧洲古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还与经济活动紧密相关,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带动了城市的繁荣。

同时,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的创新也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古代城市的面貌不仅反映了历史和文化,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

通过研究古代城市,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和城市化进程,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指导当代城市建设和发展。

城墙内的城市_中国古代治所城市形态的再认识_鲁西奇

城墙内的城市_中国古代治所城市形态的再认识_鲁西奇

[收稿日期]2008-09-15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二★★九年第二期城墙内的城市?———中国古代治所城市形态的再认识鲁西奇 马 剑(厦门大学历史系,福建厦门,361005;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内容提要]自两汉以迄于明清,历代王朝对于州县治所修筑城郭的政策与重视程度历有变化,州县治所城垣之实际兴筑、维护亦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认定历史时期大部分州县治所在大部分时段里均有城垣环绕,形成"城墙内的城市";相当部分筑有城垣的治所城市,都普遍形成了规模不等的城下街区,有些城市城下街区的面积、居住人口、商业规模都超过城内。

因此,不宜以"城墙内的城市"概括中国古代治所城市的形态特征。

[关键词]治所城市;城墙;城下街区[中图分类号]K 2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2x (2009)02-0007-10一、问题之提出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主要城市大都围绕着城墙。

章生道说:“对中国人的城市观念来说,城墙一直极为重要,以致城市和城墙的传统用词是合一的,`城'这个汉字既代表城市,又代表城垣。

在帝制时代,中国绝大部分城市人口集中在有城墙的城市中,无城墙型的城市中心至少在某种意义上不算正统的城市。

”①陈正祥也说:“城(w a l l e dt o w no r w a l l e d c i t y )是中国文化的特殊产物,很突出的标志,构成了汉文化圈人文地理的独有景观。

”②因此,在众多研究者的笔下,中国古代的城市一般被描述为四周用夯筑或砖砌的高大城墙环绕着(一些城市还筑有二至三道城墙),城墙的四方开着三、四至七、八个城门(较少的城有少于三个或多于八个乃至多达十二个城门),城墙外通常有护城河(并不一定环绕城墙,往往借助自然河流作为城壕,靠山的部分或多未掘壕)。

城郭的形状通常呈不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个别呈圆形;城的规模(通常用城墙的周长来衡量)虽然因城的行政等级而异,但一般较大,“城内土地面积到达一两方公里是很平常的事”,“远较欧洲及日本的城堡为大”。

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

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

浅谈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城市规划1001班王萱 201017020111摘要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其影响因素来自于古代城市的规划发展,古代城市的规划发展又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与推动。

从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朝代都城规划管理思想切入,从而了解中国古代居住形式的演变。

关键词古代城市居住形式规划演变城市是依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组合起来的居民点。

所谓的居住形式, 主要是指居住生活的实体形式、空间环境以及人们的居住行为和构筑行为, 还有其中表露出的礼法、习俗、信仰、审美等观念层次的东西。

中国古代居住文化给人们留下一个自然的生活住房的概念。

自然园林、青砖汉瓦、土石为材,依势而建。

在特定时空下的住居形式有一定的偶然性, 但这种偶然蕴藏着必然。

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和文化范式, 深刻影响和限定着居住形式的特征及其发展方向。

拿古代都城举例,纵观其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都城规制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演变,而在都城这一庞大的居民点中,民房规划与居住习俗亦在相应地变化,大致有一条自成系统的发展线索。

这正是近现代中国城镇民居规划与居住习俗的重要源头,而探索这一演变脉络的积极意义也就在于此。

一、夏商周——规划的起源夏、商至西周时代的都城,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最初阶段。

这个时期的城市无城墙,规划性不强,西周都城丰京和镐京遗址中的宫殿基址、宗庙建筑、居住遗址和手工业作坊遗址均较为分散,彼此不相连属,以郑州商城为例,其居住遗址则遍布城四周。

与后世城市的民居习俗相比较,这一时期的民居情况有两点值得注意。

首先,这种分散的居住方式,应与自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聚族而居的习俗有密切关系。

其次,在这些都城的居住区内所发现的生产工具电农具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这显然说明不少居民还从事农业生产,而这正是城乡,分化不久所特有的状况。

二、春秋战国——礼法体系的建立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称雄,各国诸侯纷纷营建自己的都城,城市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城墙史研究综述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国古代城市城墙史研究综述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国古代城市城墙史研究综述成一农(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l00732)中国史动态2007年第1期无论是城市史研究还是城市历史地理研究都或多或少的都会涉及到城墙的问题,如对中国古代城乡差别的研究、城市起源的研究、宋代城市扩展的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模的研究等等。

但是就研究成果来看,对于中国古代城墙史的研究无论是著作还是论文数量都相对较少,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城墙起源的研究国内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城墙起源于原来聚落周围挖掘的壕沟,主要是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如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钱耀鹏:《略论史前时期的环壕聚落》,载《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马世之:《中国史前古城》,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杜瑜:《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史研究11985年第l期)。

但是自美国城市建筑史和城市规划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The City in History,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中提出“城墙最初的用途很可能是宗教性质的,为了标明圣界(temenos)的范围,或是为了避邪,而不是防御敌人”之后,国内外有些学者也认为中国古代城墙的起源可能与宗教有关。

如l97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的鲍尔惠特利(Paul Wheatley)在《四方之极》(The Pivot of the Four Quarters,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Chica90,1971)这部书中提出,早期中国城市的起源不是市场、城堡,而是在礼仪中心的基础上最先兴起的。

再如段渝《巴蜀古代城市的起源、结构和网络体系》(《历史研究》l993年第l期)认为四川广汉三星堆古城的形制根本不可能适用于战争防御,同时从当地地形来看,城墙也难以起到防洪堤坝的作用,因此他认为三星堆城墙是具有宗教礼仪性质和神权象征性的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城市与城墙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城市与城墙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城市与城墙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城市与城墙是古代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和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城市和城墙的建设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工艺水平的结晶。

本文将从城市和城墙的起源、建设技术、功能以及历史变迁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建筑中城市与城墙的特点。

1. 城市与城墙的起源中国古代城市与城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随着人类氏族社会向城邦国家的转变,城市建设和城墙的兴起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最早的城市和城墙仅为简单的防御措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规模和城墙的建设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严谨。

2. 城市与城墙的建设技术中国古代城市和城墙的建设技术可谓独具一格。

在城市方面,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布局通常遵循“四面城墙、一条主街、直街交巷”的特点。

城市的主要建筑物包括宫殿、寺庙、市场以及街道等,精心布局的城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而城墙的建设则更加注重防御功能,中国古代城墙通常采用石头或夯土修建,其厚度和高度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理条件下有所不同。

城墙的外围常常筑有护城河,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防御能力。

此外,城墙上还设有城门和箭楼等设施,方便守军进行防守和射击。

3. 城市与城墙的功能城市与城墙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担负着至关重要的功能。

首先,它们提供了人们生活、商业和交流的场所。

城市内的市场和街道为人们提供了买卖商品和交流信息的平台,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其次,城墙提供了城市的安全保障。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决不只是单纯的居住区或商业区,城市的安全性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墙的修建 greatly增强了城市的防御能力,防止外敌的侵袭和入侵。

最后,城市与城墙也代表了地方政府的权威和城市的文化特色。

宏伟的城墙和独特的城市规划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技术,也成为每个城市的地标之一。

4. 城市与城墙的历史变迁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城市和城墙也经历了多次的修建和改造。

早期的城墙多以泥土和木材为主,后来逐渐演变成石墙、砖墙或夯土墙。

中国古代城市城墙史研究综述

中国古代城市城墙史研究综述

中国古代城市城墙史研究综述中国古代城市城墙史研究综述摘要:总体上看,中国古代城市城墙史研究的专著不多,成果相对较少。

从考古学、建筑史角度的城墙史研究,主要关注古代城墙的起源、古代城市的形制、规模、布局等问题;由城市历史地理学视角的城墙史研究,侧重于探讨古代城市的空间形态等问题;政治史、军事史领域的城墙史研究重点考察了历代筑城、边城的修筑及边防政策等问题。

关键词:城墙;城墙史研究;筑城活动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的重要标志,是古代城市建设、科技开展水平、重大历史事件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实物见证。

关于古城墙的研究与探讨,早在1950年梁思成先生就写成了“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发表在《新建设》第2卷第6期,对保与拆正反两种意见提出探讨。

就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气候下,“拆〞无疑是主导意见,梁思成先生反而成为另类人物。

与此相对应的是有关古城墙的研究也几乎是空白。

对古城墙的研究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规划理念的改变和对历史建筑的重视,对古城墙及其保护方面的专著和论文才逐渐增多。

然而尽管这些史学著作逐渐增多,但着重探讨城墙问题,将城墙本身作为考察中心的研究成果实不多见,并且大多拘泥于传统的考古学历史地理学视角。

①放宽视野来看,在建筑史、军事史及政治史等领域中,将城墙、筑城活动和城墙文化作为关注点的研究成果很多,研究者的学科背景不同,有关于城墙史的问题意识也不一样,本文的主旨是将这些成果相互参证,取长补短,希望能对以后的城墙史研究有所帮助。

一、从考古学、建筑史角度对中国古代城墙史的研究从考古学、建筑史的角度开展的城墙史研究,一般都利用了大量的考古资料。

受资料来源的限制,这方面的城墙史研究多集中于唐代以前,而宋元以后的成果略显缺乏。

②这方面的城墙史研究专著较为稀缺。

张奴寰的《中国城池史》〔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通过介绍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典型城池,描述了中国古代城池的的开展脉络;对城墙、城门、城市布局等中国古代城市的各个方面作了简要介绍。

中国的城市史和建筑风格

中国的城市史和建筑风格

中国的城市史和建筑风格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城市史和建筑风格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的城市史和建筑风格。

一、中国的城市史中国的城市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在早期,中国的城市几乎都是以城墙为中心的,城墙的建立既是为了防御,也是为了统治。

在这些城墙里,人们生活、劳作、交流和交易。

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逐渐从围绕城墙生长转向以河流、运河和商业节点作为中心发展。

其中比较著名的城市有江南水乡的苏州、扬州等,还有长江中游的武汉、重庆等城市。

在中国的城市史上,商业总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城市中的市集、集贸中心,现代城市中的购物中心、超市,都是商业的产物。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地加速。

二、中国的建筑风格中国的建筑风格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建筑样式。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中国传统的建筑,即“四合院”。

四合院是指四周围着房屋的四个大院子,中间是一个小院子。

这种建筑风格,既适合中国的气候和户外生活方式,同时也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和建筑工艺,是中国独特的建筑风格之一。

除了四合院之外,中国还有其他的建筑风格。

例如唐朝时期的大雁塔、明清时期的宫殿建筑等等。

其中,京城北京的故宫是明清时期宫殿建筑中的代表作品,不仅是中国建筑风格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现代的建筑风格在中国也有了广泛的发展。

例如1980年代后期的“中式现代主义”,以及21世纪初提出的“中国现代建筑”的概念。

这些都是将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创新融合到现代建筑中的尝试。

三、结语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的城市史和建筑风格都不可同日而语。

从古代文明到现代城市,从传统建筑到现代建筑风格的探索,中国的城市和建筑一直在变化和进步。

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建筑,成为了中国的骄傲和窗口。

而这样的发展,同时也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不可替代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8209215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二○○九年第二期城墙内的城市?———中国古代治所城市形态的再认识鲁西奇 马 剑(厦门大学历史系,福建厦门,361005;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内容提要]自两汉以迄于明清,历代王朝对于州县治所修筑城郭的政策与重视程度历有变化,州县治所城垣之实际兴筑、维护亦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认定历史时期大部分州县治所在大部分时段里均有城垣环绕,形成"城墙内的城市";相当部分筑有城垣的治所城市,都普遍形成了规模不等的城下街区,有些城市城下街区的面积、居住人口、商业规模都超过城内。

因此,不宜以"城墙内的城市"概括中国古代治所城市的形态特征。

[关键词]治所城市;城墙;城下街区[中图分类号]K2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22x (2009)022*******一、问题之提出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主要城市大都围绕着城墙。

章生道说:“对中国人的城市观念来说,城墙一直极为重要,以致城市和城墙的传统用词是合一的,‘城’这个汉字既代表城市,又代表城垣。

在帝制时代,中国绝大部分城市人口集中在有城墙的城市中,无城墙型的城市中心至少在某种意义上不算正统的城市。

”①陈正祥也说:“城(walled t own or walled city )是中国文化的特殊产物,很突出的标志,构成了汉文化圈人文地理的独有景观。

”②因此,在众多研究者的笔下,中国古代的城市一般被描述为四周用夯筑或砖砌的高大城墙环绕着(一些城市还筑有二至三道城墙),城墙的四方开着三、四至七、八个城门(较少的城有少于三个或多于八个乃至多达十二个城门),城墙外通常有护城河(并不一定环绕城墙,往往借助自然河流作为城壕,靠山的部分或多未掘壕)。

城郭的形状通常呈不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个别呈圆形;城的规模(通常用城墙的周长来衡量)虽然因城的行政等级而异,但一般较大,“城内土地面积到达一两方公里是很平常的事”,“远较欧洲及日本的城堡为大”。

城内不仅包括各种官署衙门、民居、店铺,还有大片的空地(包括园圃、山林、川泉,甚至农田)。

城内的格局则受到其行政职能与城门数量的制约:官署衙门等公共权力建筑物一般位于城的中北部,谯楼则常位于正中央;城门的数量与布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内的街道布局③。

无庸置疑,上述认识是建立在大量的历史文献记载、实地观察与研究基础之上的,揭示了历史事实的重要方面。

然而,仔细分析上述认识,我们注意到,其所依据的文献主要有两方面:(1)以明清地方志为中心的官方文献。

几乎每一种地方志都有关于城池、公署廨舍、坛庙、桥梁以及城内街衢的详细记载,这是我们认识治所城市空间形态与内部结构的主要依据。

然而,出于对权力机构的重视以及这些权力与信仰设施所具有的显而易见的象征意义,在这些历史文献中,城池、公署等权力设施的地位、作用乃至其空间形态都被明显地夸大了。

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注意一下各种明清地方志所附地图中城池在舆地图上以及官廨衙署在城池・7・图上所占据的完全不成比例的空间位置,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④。

这种文字记载与古地图对城池的强调与夸大强化了中国古代城市“为城墙所环绕”的特征及其作为军政中心的政治控制功能,相应地,也就引导人们忽视了某些细节,比如城墙外街区的存在以及城市的其商业经济功能。

(2)早期来华传教士及其它西方人士有关中国城市的记述,这是西方学者认识并描述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依据。

这些主要出自目击者的记述,感性色彩随处可见:当这些西方人来到一座繁荣富庶的城市里,显然更易于被宏伟壮丽的城垣及宽敞高大的廨舍所吸引,而对欧洲城市中同样具有的熙熙攘攘的市场和拥挤的居民区则较为忽视⑤。

无需引述马可・波罗那些颇有争议的夸张性描写,即使是最为直接可靠的西方目击者留下的记录,对城垣、道路及廨舍的描述也占据着突出的优势地位。

这与中国传统文献中对城池、官署的重视相互印证,为中国古代城市主要表现为“城墙内的城市”这一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还需要指出的是:迄今为止有关中国古代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的认识主要来源于一些总概性的描述和典型城市的个案研究,前者以观察资料为基础,后者则主要集中在一些历史上的重要城市(特别是都城)的研究上。

事实上,虽然中国城市史与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一直较受学术界关注,但有关地方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的研究却相对薄弱。

研究的薄弱也是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感性阶段的重要原因。

因此,我们认为,所谓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之一乃是“城墙内的城市”这一论点,并未得到切实而全面的实证性证明,而只是以一些直观认识与典型个案研究为基础的,其中还存在若干疑点:(1)在中国古代,具体地说,从秦汉以迄于清代,大部分治所城市由城墙所围绕的时间究竟有多长,即是否在大部分时段里,大部分治所城市均筑有城垣,而且这些城垣确实在发挥作用?(2)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筑有城垣的治所城市是否占据全部治所城市的大多数?(3)古代治所城市的街区与居民是否全部或大部分均包括在城墙所围绕的范围内,换言之,是否全部或大部分城区均由城墙所包围?显然,要切实地回答这些问题,最可靠的途径乃是进行更多的、细致的个案研究,通过大量个案研究的积累,逐步形成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及其演变过程的总体性认识。

斯波义信曾经指出:“在中国城市史的研究方面,通常总是以长安、洛阳或北京之类的模式,千篇一律地概括中国的城市,而且满足于这种研究的思想非常根深蒂固,因此很难作出,诸如一般的和正规的城市论、城市形态论或城市生态论之类的研究。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诸多个别城市的研究和比较,找出普遍性与特殊性,才能提炼出有关中国城市发展史的正确论述⑥。

遵循这一研究理路,我们对古代汉水流治所城市的城郭形成与演变、外缘形态及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开展了尽可能细致的考察。

本文即以此为基础,结合其他地区的城市个案及有关研究,对上述问题作些探讨。

二、城墙之有无在中国古代史上,历代王朝是否一直奉行修筑城垣的政策?如果王朝奉行这一政策的话,那么,它是否在各地均得到普遍执行,即事实上地方城市是否普遍修筑起城墙?对此,近年来,已有学者提出了质疑,并得出了一些初步认识,认为“至少在中国王朝后期的宋、元两朝以及明代的前中期这长达五百年的时间内,中国很多地方城市长期处于城垣颓圮、甚至无城墙的状态”⑦。

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研究以及对其它地区城市的认识,我们认为,可以将中国古代治所城市城墙的修筑、存废情形,大致区分为四个时期:(1)汉晋南北朝时期,各王朝普遍奉行筑城政策,事实上各地城市也普遍兴筑起城垣。

《汉书・高帝纪下》记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冬十月,“令天下县邑城。

”颜师古注云:“县之与邑,皆令筑城。

”论者多据此认为汉代奉行筑城政策。

从今见史料看,这一政策也确实得到较普遍的执行,大多数郡县治所均筑有城郭(虽然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沿用先秦特别是・8・战国时期所筑之旧城),而且经常得到维护、修缮⑧。

在汉水流域,南阳郡治宛(在今河南南阳)、汉中郡治西城(西汉,在今陕西安康)与南郑(东汉)、江夏郡治西陵(在今湖北云梦县城关镇)及宜城、冠军、博望、育阳、西鄂、棘阳、比阳、堵阳、湖阳、郦、安众、新都、邓、襄乡、舂陵、朝阳、临沮等县均筑有城郭,且已得到考古勘查或发掘之证明⑨,从而进一步说明汉代郡县治所较普遍地筑有城垣,没有城垣的县治当不会太多⑩。

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谓中国古代史上的“城居时代”:一方面,自汉末三国以迄于隋唐之际,中原板荡,变乱频仍,“百姓流亡,所在屯聚” λϖ———“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坞堡,据险自守,以避戎狄寇盗之难” λω;西迁、北徙、南来的移民,亦大多据城壁以自保,从而形成以城邑、坞堡、戍垒为中心的聚居状态。

另一方面,各政权对于地方的统治,或藉豪族所筑之坞堡,因其地而立州郡县,遂使坞堡成为州郡县治所;或由地方长吏“敛民保城郭”,选择险要处另立城郭,以为据守之资。

于是,这一时期各地普遍兴筑了很多城郭。

据刘淑芬统计,这一时期魏晋北朝所筑城郭见于记载者共有137座 λξ;而章生道的统计则表明,自西晋以迄于隋统一(265-289年),南北方新筑的城郭共有169座,其中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者有121座。

显然,这一时期南方地区新筑的城郭要比北方地区多得多 λψ。

因此,虽然很难估计此一时期所筑城郭的总数,但认为此一时期各地均普遍兴筑各种类型的城壁坞堡、著籍户口多居于其中或附城而居,当无大误。

(2)隋唐五代时期,王朝虽然提倡筑城,但各地往往因地制宜,或沿用旧城垣,或新筑、增筑城垣,或根本没有城垣。

《隋书・炀帝纪下》记大业十一年(615年)二月庚午诏称:“今天下平一,海内晏如,宜令人悉城居,田随近给,使强弱相容,力役兼济,穿窬无所厝其奸宄,萑蒲不得聚其逋逃。

”于是,“郡县乡邑,悉遣筑城,发男女,无少长,皆就役。

” λζ则隋炀帝时尝奉行筑城政策。

然其时大乱之势已成,欲“令人悉城居”以强化其统治,实无可能,故虽天下郡县悉皆筑城,而成者则甚鲜。

唐初,至少在北方诸边,曾颇提倡筑城。

高祖武德七年(624年)六月,“遣边州修堡城,警烽候,以备胡。

” λ{武德九年春正月《修缘边障塞诏》称:“其北道诸州所置城寨,粗已周遍,未能备悉。

……其城塞镇戍,须有修补,审量远近,详计功力,所在军民,且共营办,所司具为条式,务为成功。

” λ|诏命“所司具有条式”,则筑城或已成为制度。

《唐律疏议》卷8《卫禁》“越州镇戍城垣”条云:“诸越州、镇、戍城及武库垣,徒一年;县城,杖九十。

(原注:皆谓有门禁者。

) [疏]议曰:诸州及镇、戍之所,各自有城。

若越城及武库垣者,各合徒一年。

越县城,杖九十。

纵无城垣,篱栅亦是” λ}。

则按照制度规定,诸州镇戍县皆当“各自有城”,“纵无城垣,篱栅亦是。

”然而,这些制度规定并不意味着唐代州(府)县治所即皆普遍筑有城郭。

在爱宕元所列的《唐代州县城郭一览》表中,共有164个州县城郭注明了筑城年代,其中有90个是唐天宝以后(不含天宝年间)所筑,占全部已知筑城年代之州县城的55% λ∼。

注明筑城年代在唐天宝以前(含天宝年间)的74座州县城中,注明其筑城年代在先秦时期者实颇为可疑,不足凭信 µυ;几个注为后汉或三国孙吴所筑的城郭,也须详加考定 µϖ。

那么,唐天宝以后所筑城郭在全部已知筑城年代的州县城郭中所占的比例,只能更大;更遑论未注明筑城年代的那些州县城郭,也有相当部分为天宝以后所筑。

换言之,这些天宝以后方修筑城郭的州县治所,在天宝以前,也就是唐前中期100多年里,并未修筑城垣;而在唐前中期,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州县治所,并未修筑城垣。

当然,文献中未见有关筑城的记载,并不说明州县治所本身即无城垣,而很可能沿用汉魏以来旧有城郭,只是在唐前中期未加维修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