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课件

合集下载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ppt课件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ppt课件

3.既然爱情和知识已经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为什么罗 素还要追求把人带来痛苦的同情心呢?
(提示:这里提到的“爱情”是不是就仅仅指男女之间的 爱情呢?)
明确:人的幸福有两个来源,一是获得,一是奉献。获得是有限的, 所以这样的幸福是有限的,但奉献是无止境的,那我们的追求就不 会停止,幸福也会无穷无尽。当我们将目光转向人类,心灵就会在 寻找解除苦难的途径中不断地获取力量。
4.再读发现
作者说“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然离开, 就永远 不会再返回”。又说“它充满了希望, 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 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永”字所体现出的内容是否矛盾?
课后阅读提示:《永久的生命》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生命自身” 的神奇和不朽,从悲观中发掘希望,在柔弱中寻觅刚强 。
生命的神奇与不朽
探究生命如何永久
——罗素《我为什么而活》.
5.课堂检测
1.请结合作者生平,通过“关键字词咀嚼法”说说对开篇的 第二句“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 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三种支配自己的情感,“像飓风”一样强烈,但如此美 妙的感情出现的背景,却是令人痛苦、绝望的冰冷死寂、深不可 测的意象——“深深的苦海”,这苦海就是后文写到的“痛苦的 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 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 个世界”,就是现实的苦难。作者同情苦难者,并为他们不断努 力和抗争,不断受挫,甚至有时要绝望。
矛盾分析法
课后阅读提示:《永久的生命》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生命自身” 的神奇和不朽,从悲观中发掘希望,在柔弱中寻觅刚强 。
旁批:从时光一去不返,个人生命有限写起 怎样理解“生命自身”的不朽? “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生命在“ 终于要凋谢” 的花朵中“永存””,看似矛盾,却富有哲理。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件·散文 (共26张PPT)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件·散文 (共26张PPT)

对学——评析试题

1.试分析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分析:(1)第①段;(2)作用 思路:内容上+结构上(看文段位置) 答案:(1)介绍了人物的身份特点,为下文故 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2)婆婆种的瓜甜,呼 应了后面的菜园一片丰收的景象;(3)交代了 婆婆的病情,给全文奠定了感情的基调;(4) 病重中的婆婆仍然挂念自己的孙女,表现了婆婆 的慈爱品质。(答出其中两点并能作分析,即得 满分)

某人:因为我不知道去帮助婆婆整理菜园, 使其成为杂草丛生之地。婆婆的话让我感到 心酸,因为她已经将要死去了,还挂念她的 孙女和菜园子。
群学——评析试题
4.结尾写“我”的内心凄凉和心酸,联系全文, 谈谈“我”为何有这样的感受?(3分)
分析:(1)分析结尾的 两种感受;(2)结合全文 思路:“凄凉”? “心酸”?
自我发现 自我校正
2.

联系全文,说说对第③段划线句子 的理解。(4分)
甲:婆婆的生活平淡而又幸福,每天无忧无虑的生 活,对外面的生活,对外面的世界,毫无兴趣,她 对生活的热望寄托在菜园上,只希望农作物好好生 长,盼望着平凡的生活。 乙:从她的天仍然晴着,体现出婆婆的乐观,天是 蓝色而遥远的,白云是纯洁的梦想,婆婆对病情的 乐观态度,能体现出她对生活的向往。
导学
1.了解散文的典型考点。 2.学会分析试题的主要信息。 3.理清几种典型考题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答题。

补学
散文考点说明(《中考指南》) 1.能够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理清 作者思路。 2.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 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能初步领会文学作品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个话题,那么请你说说文中的婆婆是否 幸福?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3分)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指导课件(共40张PPT).ppt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指导课件(共40张PPT).ppt
线条之美 梁衡
①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 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 这个瓶子惊呆了。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 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 条对称的弧线。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 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我神魂颠倒,在手 中把玩、摩挲不停。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5、语句语段作用分析题
2020年新高考I《建水记》 8.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8. 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 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 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6.人物形象、形象特征归纳,人物作用分析
2019年高考天津卷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五年真题》18 1.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 影响?(6分)(全国卷) 1.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 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 美德得以传承。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2、理解词语、概念的含义
2017年全国II卷高考题 林徽因《窗子以外》 5.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5.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 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 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再如舞蹈,一个舞 蹈家的表演实际上是无数条曲线在空间做着力与势、虚与实、有与无的曼 妙组合,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视觉的叠加。正如纸上绝不会有两幅 相同的草书,台上也绝不会有两个相同的舞姿。这永不休止的奇幻变化,怎 么能不教你的神经止不住地兴奋呢。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 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 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 色线条。

(散文阅读)课件--(共38张PPT)

(散文阅读)课件--(共38张PPT)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 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 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 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 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 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 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 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 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 以外!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清单1:散文构件的作用
1.题目 ①对象;②体裁;③线索、象征等。
2.开头 ⑴点题;⑵总领;⑶引出;⑷烘托渲染 3.主体部分
⑴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 ⑵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观点态度 4.结尾 ⑴卒章显志 画龙点睛 ⑵ 首尾呼应(开头题目)
清单2:人称选用的效果
题型六:探究评价题解题思路
1.答题原则:
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根在文本,走 出文本 ①观点鲜明。 ②分析辩证有分寸 评价人物事件,要考虑内因外因、主 客观因素、个人与时代等的关系
题型六:探究评价题解题思路
2.答题步骤
⑴审读题目,明确方向 ⑵紧扣文本,寻找解释 ⑶联系实际,发表见解 ⑷确定要点,规范答题
①文化视角 ②人文情怀 ③思想意蕴
二、散文读写基本规律
1.散文写作基本类型: ⑴缘情(志、理)择景(物、事) ⑵借景(物、事)抒情(志、理)
2.散文阅读基本要领: ⑴写景状物叙事是手段是依凭,抒情言志析 理才是归宿。 ⑵对景事物的理解要归结至情志理
三、散文写作技巧

高考散文阅读指导讲解PPT课件

高考散文阅读指导讲解PPT课件
联想想象,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 过程;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 形象的过程。可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形象更丰满、 生动。
抑扬结合,为褒先贬,为损先扬,鲜明对照和强烈 反差,收到特殊效果。
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从而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或人物的性格,更集 中地揭示主旨。
-
16
1.表达方式
①叙述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 容更加丰富。
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 效果。(还没考过)
②描写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侧面描写(烘托):以特征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正 衬或反衬,能突出要表现的事物。
-
2
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07— 09年全国各地高考共55篇文学类文本, 散文44篇。
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难点:高考散 文阅读得分率不超过50%,08年江苏高 考得分率只有49.7%
-
3
散文阅读考查主要是对文本的宏观 与微观、整体与局部、语言与内容、形 象与意蕴、形式与主旨、手法与意图等 方面的多元考查。这决定了高考散文阅 读是一种精细化的阅读,不是一种泛读 或略读。
以小见大,即从平凡细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的主题, 可突出中心,有强烈的震撼力。
-
20
3.修辞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能强烈表达思想感情。议论,能增加语势,说理
更透彻;抒情,可淋漓尽致 。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创造气氛 5.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6.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感染力强。 7.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8.对偶:有音乐感;表意凝练。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 课件(共24张PPT)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 课件(共24张PPT)
例2:概述故事情节?(4分) 答:文物贩子看上老人的壶,多次登门高价购买,老人屡
次拒絶出售,最后在儿子抢夺时壶碎。——《老人与壶》 (2016聊城中考)
注意:套用公式即可,语言要凝练。
2、概括特点=方面1+方面2+方面3…… 例:作者围绕“素颜如雪”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 容?(4分) 答:栀子花开的素洁清香;张岱、季羡林文字的 素雅自然;林风眠、吴冠中画作的纯洁静美;钱 钟书等暮年爱情的素净如雪;唐诗宋词中意境的 清澄素洁。 说明:本题4分,答出其中四点,即 得满分。
例:第⑤段对风的描写有何作用?(2分)
(5)有风吹过,卷动他的发丝,像秋天的芦苇般 飘扬,一朵朵洁白的芦絮起伏。风动处,喧嚣 声跟着起伏,人声、车声和着风声飘荡。
答:环境描写。衬托老人的壶,安静(或为老 人的平静生活被打扰埋下伏笔)。说明:本题2 分。
——《老人与壶》(2016聊城中考)
散文中的表达技巧
①动词:准确传神 ②形容词:形象具体 ③成语:为文章增色 ④叠词: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更加生动形象 ⑤大词小用:突出渲染,强化读者印象
例:赏析下面语段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 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 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 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注意:记牢五字口诀,对号入座。结合上下文简 要分析,不能点到即可。
2、内容作用=写出了……表达了……
例1: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3分) 答:补充联想内容,为后文做铺垫。写出了对美好童年的回忆,赞美 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秋天的黄昏》(2014济宁中考)
——《素颜如雪》(2015聊城中考)

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优质课PPT

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优质课PPT
❖ 结果:禁锢了思想,产生陋儒、腐儒。
❖ 3、纵观全文,说说本文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什么?举例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①对比。
❖ ②如第二段,用和老友平等谈心时的惬意,与同 “圣人”或者准“圣人”谈话时的没趣对比,
③准确表达出不平等对话的难堪,
❖ ④也为后文写“跪着读”作铺垫。
❖ 又如把汉代王充“理直气壮”的反问与后世“跪 着造反”的文人对比,有力地表现出统治者的高 压统治政策对禁锢人的思想产生的影响之大。
❖ 2、全文分为三部分,请指出第二部分止于哪一 段,并概括第三部分的大意。
❖ 第二部分:③至 ⑤ 段,写入冬时节与夏季相比
屋内东西大变相。
❖ 第三部分:

❖ 写作者对人生冬夏变化的感悟。
❖ 人生的冬夏与自然一样,教人感觉背叛,其命 令又是这般严重滑稽。
❖ 从自热引申到人生,分析事物大变相的原因。
❖ 第三部分写在不同的时间,人们对同样事物的 态度可能截然不同,推及在人生的不同时期, 人们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看法也会不断变化。
为搜出一盒火柴而被打伤,写出他尽职尽责、 忍辱负重;
带病巡山,写出他对职责的兢兢业业;
临终嘱托,更写出他对远山的一片死而不已 的忠诚。
2、第五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运用这些修辞的 作用。
比喻、排比、设问。
比喻:“雪野不时滚动白色火焰,像高粱酒般诱人。”这 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雪野”(远山)对人的诱惑力之 大。
②幼鸽的美使我产生了微妙自卑感,不敢逼视, 感到畏怯。
2、 作者为什么在第一段写老白鸽“毛色有点灰脏 有点邋遢”?
第一段写老白鸽“毛色有点灰脏有点邋遢”, 为了与幼鸽形成对比,反衬幼鸽的圣洁本真之美。
3、请指出第三自然段所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具 体说说运用这些修辞手法的好处。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ppt课件ppt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ppt课件ppt

环境: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一定
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自然环境
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
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环境描写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二是渲
染气氛,三是烘托人物性格。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 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3、规范答题模式
体会含意题设有固定的答题模式,但不同的句子还是 有各自的答题特点。 概括抽象的句子具体化:先分析句子本身修饰语的意 义,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或者论证这些句子的支撑句, 探讨其具体含意。 生动具体的句子概括化,即把形象生动具体的关键词 语作抽象化处理。 表达有特点的句子突出其特点。有些句子用了象征手 法。用了比喻、拟人、反语、双关的修辞手法,体会时应 重点突出对这些表达特点的解读。 结构复杂、较长的句子切分之,即把这些句子切分成 几块,逐层体会。
写作内容作用题【知识储备】 1、对文章内容表达的作用,如使内容丰富、充实,具 体、生动等,更富有文化性、文学性、诗情画意等。 2、情感寄托或象征、寓意等。 3、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贯穿全文的线索。 5、照应(呼应) 6、突出主旨,升华(深化)主旨等。
二、原因概括题 1、分条列出依据题 2、由果溯因题 3、简述概括题
考点聚焦
小说的考点
考点一 揣摩人物形象
考点二 分析环境描写 考点三 把握故事情节 考点四 概括主题内容 考点五 理解小说标题 考点六 分析写作技巧
考点七 品味小说语言
第二节 题型分析
一、作用分析题
1、语句作用题 2、段落作用题 3、修辞作用题 4、人称作用题 5、标题作用题 6、写法作用题 7、景物描写的作用

高考复习之散文阅读ppt课件

高考复习之散文阅读ppt课件
25
[2015山东卷Z132 例2]
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案】(1)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 版的介绍。 (2)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 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 【应考思路】首先,要分析相关段落的内容与文章主体内容的关系。 其次,要从相关段落所在的位置出发,分析其结构上的作用。
11
[2013·上海卷]例2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4分)
【参考答案】“飞溅”一词化静为动,表现 了银河耀眼夺目、闪烁生辉的美感。
12
[ 例 3]
文中一会儿说草木生命“顽强”,一会儿又说草木“脆弱和
不堪”“卑微和无语”,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你联系全文谈
谈你对此的理解。
【参考答案】不矛盾。(1)“脆弱和不堪”“卑微和无语”的确 是草木的普遍生存状态,这是草木与生俱来的生命特质。(2) 但是,就是这样卑微和脆弱的草木,却又是顽强的。一方面, 草木即使身处绝境也依然坚韧生存;一方面,草木生命哪怕 结束后还能够在合适的条件下获得重生。(3)所以,无论脆弱 或顽强,都是草木的本色,而作者认为人的生存状态与草木 一样,草木生命就是人生百态的缩影,表达的是作者对草木 的尊重和对生命的严肃思考。
9
10
[[2015·广东卷Z127]例1]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4分)
【参考答案】 “凝固”一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乡下人想抱小狗而小狗 跑掉的的尴尬之态,反映出老人的心理;“迟迟疑疑”一词写出小 狗和乡下人保持提防的心理,两个词语写出了乡下人和城里的小狗 之间的隔阂。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词语的含义的题目,注意词语在文章中表 达的“人物”的心理特征,以及背后的深意。

高三语文散文阅读课件(共39张PPT)

高三语文散文阅读课件(共39张PPT)
知疲倦,终其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往复奔走的精神。
说明题目的作用: 要从内容、结构两方面解说。
2011北京卷《祁连雪》:作者曾说:“雪” 是《祁连雪》的“文眼”,具有重要的作用。 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 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让学生勾画关于“祁连雪”的议论抒情句:
( 1)祁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 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 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2)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 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 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3)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的亲切 。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 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 (4)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 雪,千里相随照眼明。”
散文阅读常考考点及题型
1
1
Click to add Title 整体感知
2 2
精细阅读
理解 考点
精细 阅读 1.解释文中重要
词语的含义
题型
2.对文中重要语 句的理解
考 点 赏析
精细 阅读
1 .语句
2.语段
3 .谋篇立意
1.理解含义。
精细 阅读
考 点 2.分析作用。
3.体会鉴赏 题 型
表概念的
分析作用:结构、内容
《祁连雪》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说 明其用意是什么。 【原文】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 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 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 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 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 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 依杨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 南秀色”所倾倒。 【参考答案】 开头 以古诗渲染作者从前的印象:荒凉,在强烈对比中 反衬今天河西走廊的富庶;引起下文关于河西走廊的描写。 引用古诗文,也透出文章特有的书卷气。

灯火(散文阅读指导)ppt课件

灯火(散文阅读指导)ppt课件
❖ (1)灯火可以用来照明;(2)灯火温暖着作者的童 年;(3)灯火寄托着祖母对作者的爱;(4)灯火给 了作者温馨。
❖ (4分,分条列举太好了,但1条无用,2、4是重复的) ❖ “文章内容的概括”答题注意: ❖ 梳理全文,分出层次,提取要点,分条列举
21
❖ 17、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 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 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6分)
❖ (1)灯火让作者不时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 它是作者人生中的“永恒之火”;
❖ (2)灯火下的祖孙相牵,使作者贫穷的童年生 活变得温馨而富有诗意;
❖ (3)作者的成长离不开灯火下的夜读,这是作 者人生的重要一步。
22
❖运用了第一人称,这样写便于直接抒 情,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
2分,人称及作用不全
17
❖ 16、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 什么作用?(6分)
❖第一问:①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 本视角;②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 人称的相互交叉。
❖第二问:①不同的人称出现丰富了文章的 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 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氛围,拉近了作者与 读者的距离。
❖文中多用“我们”“你”等人称代词,仿 佛是与另一个人对话聊天,表现了作者对 祖母的怀念之情,并给读者亲切之感。
1分,不会使用术语,作用不全面
16
16、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6分)
❖作者用了第二人称叙述,拉近了与读 者的距离,听他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2分,人称及作用不全
12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 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长,

《散文二篇》ppt——部编版语文散文二篇PPT课件3

《散文二篇》ppt——部编版语文散文二篇PPT课件3

第 4 单 元 16散 文二篇 讲练课 件—八 年级语 文上册 部编版
⑥我们读这两个字的时候,通常要放低了声 音,徐徐地从肺腑最柔软的孔腔吐出,怕惊碎了这 薄而透明的温情。
第 4 单 元 16散 文二篇 讲练课 件—八 年级语 文上册 部编版
第 4 单 元 16散 文二篇 讲练课 件—八 年级语 文上册 部编版
3.句子:阅读全文摘抄并赏析文中优美句子。 (3 句)
(1)_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爱惜的大前提是爱。爱是人类一种最珍贵的 体验,它发源于深刻的本能和绵绵的眷恋。爱先于 任何其他情感,轻轻沁入婴儿小而玲珑的心灵。爱 那给予生命的母亲,爱那清冷的空气和滑润的乳 汁,爱温暖的太阳和柔和的抚爱,爱飞舞的光影和 若隐若现的乐声……
第 4 单 元 16散 文二篇 讲练课 件—八 年级语 文上册 部编版
第 4 单 元 16散 文二篇 讲练课 件—八 年级语 文上册 部编版
第 4 单 元 16散 文二篇 讲练课 件—八 年级语 文上册 部编版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得值得。如果有 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10.说说作者为什么活着。 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回答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 三个目标是: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 的追求;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它 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 4 单 元 16散 文二篇 讲练课 件—八 年级语 文上册 部编版
③当凝望宝蓝的天空因为浓雾而浑浑噩噩时, 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15 散文二篇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15 散文二篇 (共29张PPT)

6.“勾连全文巧”——散文用一个醒目深刻的思想,把看似散乱的材料,贯穿成文, 可谓“红线串珠”。因此,鉴赏散文时准确把握散文结构上的行文线索至关重要。 线索可以使时间、空间、思想感情、某种具有特殊含义的物、某个动作细节、某句 格言或诗歌等。
预习导学
【整体感知】 朗读两篇散文,按要求填空。
【字词积累】 根据拼音在下列句子括号中填入相应的词语。 1.永远的小 niúdú( 牛犊 ),永远的金黄色 róngmáo( 茸毛 )!。 2.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 fánzhí( 繁殖 )着,mànyán( 蔓延 )着。 3.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 bīnlín( 濒临 )绝望的边缘。 4.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 shēnyuān( 深渊 )。
3.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
不管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给我以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
红梅; 给我以风雨
给我以荒漠
, 我就是一道五彩缤纷的彩虹 ; , 我就是一颗坚韧不拔的仙人掌 。
语段精练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 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 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⑤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 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 年风霜雨雪, 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⑥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的轻染,有 淋漓的汁点。
⑦因也就想到,一位 90 高龄书法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 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 6 月开花如 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散文的整体阅读(课件)-文学类阅读-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

散文的整体阅读(课件)-文学类阅读-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

2.意境深远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 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 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层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 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涓 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 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便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营 造出深远的意境。
③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大摇大摆,扶老携幼,走在正中间,俨然是这 个城的君王。满大街的雕梁画栋、摊贩食廊、耄耋之辈……令司机们缩 头缩脑,不敢再风驰电掣。城门不远处就是有口皆碑的临安饭店,开业都快 七十年了,就像《水浒传》里描写过的那种,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喝汤 的喝汤,端饭的端饭,动筷子的动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 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叫人望一眼就口水暗涌,肚子不饿也忍不住抬腿 跨进去。拖个条凳坐下,来一盘烧卖!这家烧卖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的,肥 油和面,馅儿是肉皮和肉糜。大锅猛蒸,熟透后装盘,每盘十个,五角一个。 再来一土杯苞谷酒,几口灌下去,夹起一枚,蘸些建水土产的甜醋,送入口中, 油糜轻溢,爽到时,会以为自己是条梁山泊好汉。
兰草、绵纸窗、凉粉、米线、青头菌、炊烟、祖母、媳妇、婴孩、善男 信女、市井之徒、酒囊饭袋、闲云野鹤、翩翩少年、三姑六婆、环肥燕 瘦、虎背熊腰、花容月貌、明眸皓齿、慈眉善目、鹤发童颜……此起彼 伏,鳞次栉比。
⑤在这个城里,有个家的人真是有福啊。他们还能够像四百年前的祖 先们那样安居乐业,不必操心左邻右舍的德行,都是世交啦。有一位绕过曲 曲弯弯的小巷,提着在龙井市场买来的水淋淋的草芽(一种建水特有的水生 植物,可食,滚油翻炒数秒起锅,甜脆)、莴笋、茄子、青椒、豆腐、毛豆、 肉糜、茭瓜……一路上寻思着要怎么搭配,偶尔向世居于此的邻居熟人搭 讪,彼此请安,磨磨蹭蹭到某个装饰着斗拱飞檐门头的大门前(两只找错了 窝的燕子拍翅逃去),咯吱咯吱地推开安装着铜质狮头门环的双开核桃木大 门,抬脚跨过门槛,绕过照壁,经过几秒钟的黑暗,忽然光明大放,回到了曾祖 父建造的花香鸟语、阳光灿烂的天井。从供销社退休已经三十年的祖母 正躺在一把支在天井中央的红木躺椅上,借着一棵百年香樟树的荫庇目充 瞌睡呢。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品课件(ppt)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品课件(ppt)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品课件(ppt)
第一页,共68页。
知识清点:
散文:四大文学体裁之一,是一种自由的、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 体。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按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 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内容上:散文是作者把自已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 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第二十二页,共68页。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考题形式:往往结合开展性考题来考。
解题思路:关键要抓住中心词体会语句的深层含意 和双关意义。
第二十三页,共68页。
4.表达方式的作用
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 手段,是表达方式。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 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 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 变相〕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 融合在这里考。
第十七页,共68页。
〔1〕理清文章脉络
考题形式: 〔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 〔2〕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 〔3〕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解题思路:
①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 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 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
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
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
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比照
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
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爱莲说?
▪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 8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二篇》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二篇》课件

字兴
( xīnɡ )兴旺
( qí )奇迹 奇
( jī )奇数
记少余多:意为“兴致,兴趣”时,读xìnɡ;其他情况一般读xīnɡ。
【串句记忆法】老人看到家族中人丁兴(xīnɡ)旺,心里 很高兴(xìnɡ)。
字词清单
形 近
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犊( dú )牛犊
茸( rónɡ )茸毛

椟( dú )买椟还珠 葺( qì )修葺
牍( dú )尺牍
凋( diāo )凋谢
赎( shú )赎罪
调( diào )声调
【形旁辨字法】牛(牜)犊(dú)初生有活力,木( )
椟(dú)雕花工艺细,片( )片木牍(dú)把事记,赎
(shú)回宝贝(贝)不容易。
字词清单
词 • 臼齿:磨牙的通称。

集 • 茸毛:指人或动物的绒毛;植物体上的细毛。
我为什么而活着
作者简介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逻辑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以他 命名的“罗素悖论”,曾对20世纪的数学基础产 生过重大影响。除哲学、数学、文学外,他的著 述还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因而被称为 “百科全书式思想家”。主要著作有《西方哲学 史》《数学原理》《论教育》等。
字词清单
读 读
注意区别于“修葺(qì)”的“葺”。
写 兴味( xìnɡ ) 洗涤( dí ) 卑微( bēi )

牛犊( dú ) 茸毛
消逝( shì )
繁殖
凋谢( diāo ) 臼齿( jiù )
蔓延( màn ) 混为一体( hùn )
意为“小牛”,故左边是“牜”。
字词清单

乡土乡情类散文阅读ppt课件

乡土乡情类散文阅读ppt课件

4.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命题角度:情感
2024/2/25
7
例文三:乡村的瓦
1.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 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
命题角度:重要句子含义
2.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 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 命题角度: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2024/2/25
1
散文阅读之
“乡土”类散
文 明确目标—— 考什么? 怎么考? 如何答?
2024/2/25
2
考什么? ——文质兼美的乡土类散文
2024/2/25
3
关注此类散文的理由:
1、高考选文道德导向的需求。(要考)
我们离开土地、离开自然、迷失自我时间太久距 离太远,于是“回归”类文章备受青睐,诸如回归土地, 回归自然,回归我们的精神家园……乡土类散文隶属其 中。
只是,在这个夏天,城市的边缘隐约散发着麦香的夏 天,我忍不住想念,想念那远去的无比温暖的麦天。
2024/2/25
11
试着出道题——
2024/2/25
12
如何答?
写了什么
1、学会读文 如何写的
为什么写
内容 技巧 情感
写得 怎样
(鉴赏评价)
2、规范答题
两种 意识
整体阅读意识 文本意识
整体阅读意识,将文章看成一个整体进行阅读,甚至将所有题目也纳入整体阅读的范 围,不断章取义;
文本意识,即所有题目解答都必须立足于文本进行具体分析,不堆砌名词术语,其实
很多题目只需要具体分析就可以。
2024/2/25
13
例文一、
大地上的雕塑 石绍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 叶”?
____ 【答案】 将香山红叶与故乡红叶作比较,突出了故乡红叶更为壮观 ,更有气魄,为下文写故乡红叶被人漠视的命运作铺垫。 【点拨】 首先回归语境,再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内容上, 描写了香山红叶和故乡红叶,并用了对比的手法;结构上,先判断句子 处于文章开头的位置,可以分析出是为下文作铺垫的。
第一讲 散文阅读
故乡红叶 凸凹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 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 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 脉绵亘,红到极遥远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 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红叶的命运便很阔达了。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 有的着重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如鲁迅的《藤野先 生》,它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它们不像 小说那样多方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记写一定的人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 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 感情。
【点拨】 人物形象鉴赏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如文中的“父亲”个 性主要有勤劳、朴实、理解儿女、关爱儿女等;“我”对“父亲”的 情感其实就是文章的中心,联系全文,可看出主要表达的是对“父亲” 老去的哀伤和对“父亲”理解、关爱自己的感激。
中考阅读中的散文,都是精心挑选的用凝练、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写成的 叙事、记人、写景的文章,它往往立意深远,语言优美,取材广泛,结构不拘 一格,很受命题者欢迎。《故乡红叶》就是如此。上文主要考查了以下考点:
2.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惆怅”的具体原因。 ①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赶那么远的 路,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 ②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 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____ 【答案】 ①感受到比香山红叶更为壮美的故乡红叶,却长久地被 人漠视和遗忘。 ②父亲虽在美景和福地之中,却因艰辛劳作而无暇赏景,且要天天 衰老。
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 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 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
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庄稼的秸秆被村人铡碎了,厚厚地 铺到猪厩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来年沤①出一些好肥料来。 而后,有余力的,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干柴杂草,烧一堆 一堆的草木灰。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 穗也结得沉。
1.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2.探究词句含义,深入理解文本。 3.赏析文章语言,品味写作手法。 4.鉴赏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情感。
一、散文的特点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 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 和美质的发现、认识。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 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 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综合以上四点即“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 情;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的分类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 论散文三类,中考选材以前两种为主。
第二部曲: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会精心选取、组织材料;在表达上更 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作者选择 材料的准绳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 《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 为线索等。而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 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第三部曲:鉴赏现代散文的形象内涵。 现代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两种。
第四部曲: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一般有:①字词含义;②词语妙用;③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 义。同时还要注意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一、(2014·天津)阅读《几生修得到梅花》,完成后面的习题。 几生修得到梅花 李榕桦
①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②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 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 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 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③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 的娇媚,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 雪花,似乎成了她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
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 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
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 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终究不忍在劳作的 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 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 有了一种惆怅。 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 ;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么? 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④:“崽呀,知道你要回 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
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 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沉默的父亲 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木灰啊。于是,观赏红叶 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兀然就生出一丝 羞耻。我便踅③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
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
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要注意: (1)思想性。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两个方 面。在鉴赏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时,又要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它 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2)艺术性。艺术性主要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包括:①环境和情 节对人物的作用;②人物描写的方法,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 写、心理描写等;③人物描写的技巧,如人称、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 物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景物形象,它往往包含着作者或人 物的思想感情。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所构成的新 的形象,我们往往又叫它意象。
(选自《青海湖》2014年第2期,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林和靖:林逋(968~1028),字君复,北宋诗人,谥号和靖 先生。
1.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的哪些特点富有诗意?请 结合第④段概括。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 感受、激情和意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 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三、散文阅读四部曲 首先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其次要看“形” 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再看作者组 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最后品味散文的语言。具体如下: 第一部曲: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 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的方法是:(1)找到文 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 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 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 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着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 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如山里的人们。 (本文有改动) 【注】①沤(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②惆怅:伤感,失意。 ③踅(xué):中途折回。④雄自酿:一种自家酿造的酒。
3.分析“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
____ 【答案】 象征意义:“故乡红叶”象征那些极为普通、没有怨言、 默默坚守的山里人。结构上的作用:“故乡红叶”是行文的线索,贯 穿文章的始终,使文章内容集中、结构紧凑。 【点拨】 象征意义需要将故乡红叶与作者所写故乡的像父亲一样 的山里人联系起来(文章最后一句提示非常明显);结构上的作用,联 系标题的作用回答即可。 4.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及“我”对“父亲”的思想情感作 赏析。 【答案】 “父亲”形象:父亲在地堰边埋头干活,并以此心安和 欢悦,表现了父亲的朴实和勤劳;父亲让我去观赏红叶,做自己喜欢 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理解和宽厚;父亲特意给我留着一坛雄自 酿,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关爱。 “我”的情感:因父亲辛勤劳作、不断衰老而忧伤、内疚和思念; 因父亲对“我”的理解和关爱而感激。
⑤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 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 无法用语言描述。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 代林和靖①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
④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走近梅花,你会感到诗意像潮水一样漫上 心头。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梅,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 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 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你若拿俗常的 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出梅花的脱俗。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 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梅花的香气不像 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它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 内敛。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 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