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 (苏教版)
苏教版必修三语文指南录后序句式解析
苏教版必修三语文指南录后序句式解析导读:《指南录后序》概括地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汉奸、被扣押冒死逃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冒险经历,语文指南录后序句式解析是掌握字词后的重点,请大家及时学习。
①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的名词性短语。
莫知计所出(此句活译为“谁都想不出办法来”。
)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住的……”作“舍”的定语)
②“为”与“所”相呼应,表示被动
为巡船所物色
为巡徼所陵迫死状语(介宾短语)后置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约以连兵大举
避哨(于)竹林中/出入(于)乱尸中
将请罪于君/请罪于母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被动句式
予羁縻不得还
真州逐之城门外
为巡船所物色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判断句:
死生,昼夜事也
状语后置:
缙绅、大夫、士萃于右丞相府
日与北骑出没于长淮间
省略句:
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
苏教版必修三语文指南录后序句式解析可以帮助大家在考试中读懂一些句型,大家一定要及时学习。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2专题 《指南录后序》课文主题素材1
文天祥和苏格拉底,他们虽然国度不同,时代不同, 共
但他们拥有一样共同的东西——有正气,有操守,在人 性
类历史中谱写了一曲震撼人心、荡气回肠的正气歌! 发
上述素材可以应用到“气节”“勇敢”“自尊自重”“浩然正气 掘
”等话题的作文中。退出源自《指南录后序》课文主题素材
课内素材
文天祥在元营慷慨陈词,意欲以死报国,以死殉节。后被元军无 理扣押,敌人羁縻了他的身躯,却羁縻不了他的气节。他本想“引决”, 但为了爱国的最高目的,他审时度势,“隐忍以行”,后来百折不回, 辗转逃生,表现出顽强的意志,体现出爱国主义的浩然正气。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 月,生死安足论。”文天祥的《正气歌》,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民族 大义面前,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威逼利诱面前,要始终保持毫不妥协 的凛然正气。
相关素材
苏格拉底坚守哲人的节操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 然,而在于“认识自己”。强调“美德即知识”,知识的对象即“善”。 当时奴隶主统治者控告他传播异说,毒害青年,反对民主之罪, 判他死刑。他从容地对法官说:“作为一位哲人,我坚持哲人的节 操,如果你们提出条件,说只要我以后不再从事哲学研究,就可 以放我,让我活下去,那么我的回答是:“只要我活着,我就不会 放弃我的信仰。”
[k12精品]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5课指南录后序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
指南录后序第5课指南录后序(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
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龄都是14岁。
文天祥接到女儿的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利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
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里。
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
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
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一)背景链接德祐(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北营与元军议和。
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词,触怒元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
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之位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词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十二月九日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本文是作者在1276年5月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言,因在这年3月作者曾写过一篇序言,所以称本文为“后序”。
(二)常识整理Ⅰ.文学常识序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序”也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语文必修3(苏教版)2-1-1 指南录后序
专题二号角,为你长鸣学习导言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之时,总有思想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维护着社会的公平……人类文明史上,这些传播火种的先驱者们用他们的生命与心血奋斗着,在暗夜如磐的专制时代,十二月党人为自由献身的精神鼓舞着多少仁人志士;在国家岌岌可危的时刻,屈原“来吾道夫先路”的爱国情感让人钦佩;在举国欢腾的胜利时刻,林肯溅落的血滴令人惊心!让我们记住他们吧,无论他们是平凡还是伟大,只要人格高尚,平凡的人和伟大的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
本专题以“高尚人格”为话题,以“号角,为你长鸣”为专题,分“烈士的抉择”“底层的光茫”“殉道者之歌”三个板块,多角度展示主人公诚实的品质、伟大的人格,使我们感受到他们人格的魅力。
“烈士的抉择”板块择取了《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两篇文言文,表现了文天祥以死报国和五位志士为义而死的崇高精神。
“底层的光茫”板块选取了《品质》《老王》两篇小说,展现了底层民众身上那可贵的人格光辉。
“殉道者之歌”板块选择了《离骚》《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三篇诗歌,体现对崇高正直品质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渴求,对崇高人格的歌颂。
板块一烈士的抉择主题导读英雄,让人崇敬的称谓。
他们满腹经纶、满腔热血、剑指连营、马踏沙场,却又伫立寒风、仰天长喟、哀声动地、泪雨倾盆,他们会赢得所有人的敬仰,包括他们的敌人。
今天我们应该为祭奠我们心中的英雄,在心灵构筑灵堂,用我们的虔诚和景仰给英雄献一炷心香。
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们忠于的是自己的灵魂、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他们忠于的是高尚的节操、坚贞的信仰、英雄的情怀、民族的尊严。
第1课时指南录后序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纾.祸()觇.视()翌.日()羁縻.()天高地迥.()诋.毁()自刭.()巡徼.()毗.邻()愧怍.()答案:纾shū,觇chān,翌yì,縻mí,迥jiǒnɡ,诋dǐ,刭jǐnɡ,徼jiào,毗pí,怍zuî。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指南录后序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指南录后序【课文全译】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统一指挥各路兵马。
这时元军已迫近都门外,不论是迎战、防守或迁都,都已经来不及安排。
大小官员聚集在左丞相的衙门里,都想不出办法来。
当时(双方有)使者车马往来频繁,元军方面约邀(我国)当权的人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缓解国家的祸患。
国家事态到了这地步,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而且)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
以前,(我们的)使者往来,没有被扣留在北方的,(同时)我更想探察一下元军方面的情况,回来好寻求救国的办法。
于是未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就任,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刚到元军军营(的时候),我慷慨陈辞,(他们)上上下下都很震惊。
他们也不敢马上就轻视我国。
不幸的是先有吕师孟干坏事,后来有贾余庆(向对方)讨好献媚,我(才)被拘留不能回还。
国家的事情被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我自己估计不能脱身,就当面责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揭露吕师孟叔侄二人叛国(的罪行)。
(我)只想求死,不再顾念(个人的)安危。
元军方面虽然表面上尊敬我,实际上(对我)很愤怒。
(派来)两个高级头目,名义上是招待使臣的人,夜里却用兵包围我的住所,我就不能回国了。
不久,贾余庆等人作为祈请使要到北方去;元人逼迫我同他们一起走,但又不算作使者。
我照理应该自杀,但还是忍耐着(随他们)出发。
古人说:(忍辱不死)是为了将来有所作为啊!到了京日,得机会跑到了真州,就把北兵的虚实完全报告了淮东、淮西两位边防统帅,约定(同他们)联合兵力奋起抗战。
国家复兴的机会,大概就在此一举了。
(在那里)住了两天,扬州的边帅下了逐客令。
(我)没有办法,(就)改名换姓,隐蔽行踪,在荒野里奔走,在露天里歇宿,每天同元军的骑兵在江淮一带(彼此)互相出现或隐没(没有遇见)。
困窘饥饿,无所依托,悬赏捕捉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叫唤求救都来不及,后来找到一只小船,避开(敌军所占的)江中小洲,从北海出去,然后渡过扬子江,进人苏州,经过四明,转到天台,终于来到永嘉。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江苏专用)课件2.1 指南录后序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7 .特殊句式 (1)死生, 昼夜事也(判断句) (2 ) 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 死而后已,亦义也 (判断句) (3)予羁縻不得还(被动句) (4)为巡船所物色(被动句) (5)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被动句) (6)至通州 ,几以不纳死(被动句) (7)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状语后置句) (8)将请罪于君(状语后置句)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指南录后序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积累并识记“间、道、行、分”等实词, 以及“之、以”等虚词的意 义和用法。识记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2 .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3 .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文天祥的爱国情怀。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连线作者
文天祥( 1236— 1283) ,字履善,一字宋瑞 ,号文山,庐陵(今属江西 吉安)人, 南宋杰出的政治家、爱国诗人。他的创作以德祐初为界, 分为 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多为题咏、应酬之作 ,后期作品大多洋溢爱国 激情。著有《指南录》《指南后录》《吟啸集》等, 总为《文山先生全 集》。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4 .一词多义 得间奔真州(机会, 名词) (1)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动词)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动词)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副词) 道海安、如皋, 凡三百里(取道,经过,名词作动词) 会天大雨, 道不通 ,度已失期(道路, 名词) 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正义, 名词) (2)道 策之不以其道(方式 ,方法 ,名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名词) 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讲,动词) 志同道合(志向, 名词)
《指南录》后序(精选8篇)
《指南录》后序(精选8篇)《指南录》后序(精选8篇)《指南录》后序篇1教学目标:1.学会从作品的语言入手,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借助工具书,注释浅易文言文。
3. 学习古代名作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手段。
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借助工具书,注释浅易文言文。
难点:学习古代名作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手段。
教学步骤及过程:导入:人生活在世上总是有感情的。
“人非草木,焉能无情?”感情既是多种多样的,又有高下之分。
那么,最高尚的感情是什么呢?哲人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爱国主义感情是世界上最崇高、最美丽的一种感情。
”这种感情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说到这种感情,就不能忘记文天祥(板书)。
文天祥一生的言行强烈地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接p38注①作者、背景介绍)。
△ 他字宋瑞(板书),连他的名和字中都寄托着对自己祖国的美好祝愿。
古人云:“诗言志”(言:表达;志:思想感情),文天祥就写了很多诗歌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问:说说有哪些名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调动情绪)(响一点,要共鸣,会默写)△ 实际上,除诗以外,文还有许多文章同样洋溢着爱国的激情,其中名篇即《指南录》后序(板书)。
解题:“指南”即朝向南方,因是国家所处的方位。
《指南录》的命名,即出于刚才诗句中。
据说文天祥临刑前,面朝南方叩三头,从容就义。
所以“指南”二字,份量不轻,对文而言,祖国确实是一个始终吸引他的大磁场。
今天,强大的祖国一定更加吸引我们为她而奋斗了。
“序”这种文体曾接触过吗?(《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一般写在文章前面,说明写书目的、经过或介绍,评论书的内容,这种性质的文字有时出现在文章书籍后面,叫什么?跋(板书)本文为何称“后序”?(是第2篇序言了)。
指南录后序原文及译文
指南录后序原文及译文指南录后序第一段原文及译文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翻译: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统一指挥各路兵马。
这时元军已迫近都门外,不论是迎战、防守或迁都,都已经来不及安排。
大小官员聚集在左丞相的衙门里,都想不出办法来。
当时(双方有)使者车马往来频繁,元军方面约邀(我国)当权的人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缓解国家的祸患。
国家事态到了这地步,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而且)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
以前,(我们的)使者往来,没有被扣留在北方的,(同时)我更想探察一下元军方面的情况,回来好寻求救国的办法。
于是未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就任,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指南录后序第二段原文及译文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翻译:刚到元军军营(的时候),我慷慨陈辞,(他们)上上下下都很震惊。
他们也不敢马上就轻视我国。
不幸的是先有吕师孟干坏事,后来有贾余庆(向对方)讨好献媚,我(才)被拘留不能回还。
国家的事情被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我自己估计不能脱身,就当面责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揭露吕师孟叔侄二人叛国(的罪行)。
(我)只想求死,不再顾念(个人的)安危。
元军方面虽然表面上尊敬我,实际上(对我)很愤怒。
(派来)两个高级头目,名义上是招待使臣的人,夜里却用兵包围我的住所,我就不能回国了。
苏教版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课件(共87张PPT)
草、露 名词作状语 在草野间,在露天里
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与元人的骑兵相遭遇在长淮一带
文本探讨
1.第四段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2.第四段写了哪几层意思?
1.第四段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明确:由逃脱到被迫逃亡。 2.第四段写了哪几层意思?
①重点是在真州和长淮两地的遭遇,一起 一落说得清楚。 ②出北海以后只说南返的路线。
将以有为也。
而,连词
以(之)有为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
不久
在使者之目。予
到
逼迫
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
按道理 自杀
将以有为也。
而,连词
事情又有变,被挟持北行,隐忍以行,将以有为
文言句式及翻译
• 北驱予并往
• 将以有为也
文言句式及翻译
• 北驱予并往
省略句 北驱予(与之)并往
烈士的抉择
指南录后序
何谓英雄?何谓民族英雄?
何谓英雄?何谓民族英雄?
•坚持正义 除暴安良 •武艺高强 英勇善战 •坚贞不屈 舍生取义
何谓英雄?何谓民族英雄?
•坚持正义 除暴安良 •武艺高强 英勇善战 •坚贞不屈 舍生取义
•反抗外族侵略、压迫 •保持民族气节、绝不苟且偷安 •忠君爱国、取义成仁
知人论世
• 夜趋高邮 奔向
• 几邂逅死 不期而遇(遇上敌人)
• 道海安、如皋 取道
三百里 一共 • 几以不纳 • 以小舟涉 出 狂涛巨浪 • 死生,昼夜事也 判断句 早晚间的事 • 层见错出 同“现” 接连不断 • 非人世所堪 忍受得住 • 痛定思痛 痛苦平息后再回想当时的痛苦
翻译
• 唉!我接近死亡的危机不知道多少回了!责骂敌 军大头目会被处死;痛骂叛贼也会被杀死;和北 兵那两个高级头目相处二十天,争论是非曲直, 好多次都可能被杀死;逃出京口(的时候),身 边带着匕首以防意外,差点自杀;经过十多里有 北兵停泊船只的水区,被巡逻船搜寻,差点投水, 葬身鱼腹;在真州被赶出城外,差点(由于)走 投无路而急死;投奔扬州,路过瓜州扬子桥,如 果碰上(敌人的)哨兵,不可能不被杀死;在扬 州城下,进退不能自主,几乎类似送死;坐在桂 公塘土围子里,(敌人)骑兵数千人从门前走过, 差点落在敌人手里死掉;
苏教版语文高一《指南录》后序教案
《指南录》后序•教案【目的要求】1.学习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为……所”被动句式。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文言基础知识】1.字词解析3.难句解析第1自然段中,先讲自己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再讲自己当时的心情是:“不得爱身”,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
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第2自然段中至北营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至北营……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第二阶段是“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不得归矣。
”第三阶段是“未几……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最后讲本来是“分当引决”的,但仍“隐忍以行”是为了“将以有为也”。
第3自然段写北行路中得脱的行程。
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至京口……中兴机会,庶几在此”,写得脱后的喜悦。
第二层,“留二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写受误会后的困境。
第三层,“已而得舟,……以至于永嘉。
”写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
第4自然段,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的心志。
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此句引出“及于死”的危难,总起下文。
第二层,“诋大酋当死;……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共用17个排比句。
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再现了文天祥此次北行历经的磨难。
第三层,“呜呼!……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把思想感情向前推进,进一步抒发了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
第二部分(5—6段),说明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题名。
这部分告诉我们文天祥是“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至)“今存其本不忍废”而得以保存。
文天祥将诗结成集目的是“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写作特点】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很完美地结合。
表现在:①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
例如第2段,写被驱北上时,指出“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5课指南录后序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
指南录后序第5课指南录后序(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
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龄都是14岁。
文天祥接到女儿的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利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
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里。
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
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
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一)背景链接德祐(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北营与元军议和。
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词,触怒元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
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之位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词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十二月九日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本文是作者在1276年5月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言,因在这年3月作者曾写过一篇序言,所以称本文为“后序”。
(二)常识整理Ⅰ.文学常识序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序”也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指南录后序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指南录后序》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教学设想:本文选自苏教版“号角,为你长鸣·烈士的抉择”板块,学习的意义在于,一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二是人文教育上,崇敬那些为祖国,为正义,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而提高自己的精神和情操;三了解一点序言的的写法。
教学时,应当在这三个目标上定位。
教学中,文言知识,应当落实重要的实词和虚词,宜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以及和同学探讨解决问题。
目标要求:1、进一步熟悉作者,崇敬这样的民族英雄,进而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2、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课时设置:3教时第1教时要点:熟悉作者,朗读,完成部分课文疏通。
过程:一、导入(背诵《过零丁洋》、学习要求)二、熟悉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
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状元),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
德佑(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这就是作者以这次经历写成的《指南录》的第二篇“序”。
后来端宗赵昰派遣他南下与元军作战,端宗景元三年(1278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三、解释文体序,一种介绍说明文集或者文章的文体。
《指南录》,文集名称。
四、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枢密使缙绅丞相纾觇翌日遽羁縻献谄(chan)诟酋祁请诣(yi)庶几诋刭(jing)巡徼(jiao)檄(xi)邂逅如皋毗五、疏通第1段1、重点字词落实:除——都督——迫——缙绅——萃——会——纾——爱——意可以动——觇——不拜(授给官职。
高二苏教版语文指南录后序原文及译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高二苏教版语文指南录后序原文及译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文言文的学习一定要学会翻译,语文指南录后序原文及译文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理解文言文和现代文的转换方法,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文言文。
原文: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徬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救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苏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指南录后序文章结构
苏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指南录后序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自然段)侧重记叙,第三部分(5—6自然段)以说明为主,第二部分则突出抒情。
事实上三者往往融为一体,很难截然分开,而三者结合的方式又不一样。
有的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
如第二自然段记叙“初至北营”“予羁縻
不得还”及“被驱北往”三个阶段不同形式的斗争之后,接着写“予
分当引决,不过隐忍以行”。
这两句反映了作者矛盾的心情:既想以
一死报国,又想以有生之年继续求救国之策。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一句,包含的思想感情尤为复杂:有对含笑就义的“昔人”南
霁云的缅怀,有对自己的策励,有中兴宋王朝的热望,也有为此而忍
辱含垢的沉痛,并且说明了“隐忍以行”的原因。
有时在叙事的前后,都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直接抒情。
如第二
部分开头的“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结尾的“呜呼!死生,
昼夜事也,死而死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等,都直接抒发了
百感交集的情思。
而这种情思又是因追忆南奔途中“非人世所堪”的
艰险遭遇引发出来的。
中间记叙的种种面临死地的情景,是这种情思
赖以产生的基础。
两者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有时将感情融入叙事。
如第三自然段的“得间,奔真州,……日与北
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这
几句,记叙的是当时由中兴有望到无可投奔的处境,同时反映出作者
由兴奋而悲愤的急剧变化的感情。
【推荐K12】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5课指南录后序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
指南录后序第5课指南录后序(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
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曾任刑部郎官、赣州知州等职。
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逼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响应勤王诏。
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力图复宋,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
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
时年仅47岁。
主要作品《文山先生全集》。
评价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文学家。
(二)人物轶事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
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龄都是14岁。
文天祥接到女儿的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利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
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里。
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
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
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一)背景链接德祐(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北营与元军议和。
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词,触怒元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之《指南录》后序课件 苏教版必修3
谢谢大家
2023/5/14
生产计划部
第三十四页,共34页。
第二十九页,共34页。
凡“死”字共二十 二处。这些“死”字, 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既准确鲜明,又形象 生动,可谓妙语纷呈, 出神入化!
第三十页,共34页。
从这段文字的结构来分析,“死” ①为总述“死”的境地及危险性,具 有提领下文“死”②至“死”(19)共 十八个“死”字的作用。这十八个 “死”字句,以并列排比形式出现, 每句均以分号隔开。“死”(20)至 (22)三个“死”字归纳以上十八种 “死”的可能性,表明作者对“死” 的看法和态度,“死而死矣”,铿锵 有力,掷地有声,充分显示其以“死” 报国的宏伟决心和凛然正气。
提问:文天祥当时的
心情和意图怎样?
明确:心情是:“予不得爱身”(我不 能顾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 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 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 用言语说动的),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 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 而求救国之策”(更想去窥视一下元军 的情况,回来后好谋求挽救国家的计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之《指南录》后序课 件 苏教版必修3
2023/5/14
生产计划部
第一页,共34页。
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 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明确:文天祥是在“时北兵已 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 施”(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 外,交战、防守、转移全都来 不及做了)的严重形势下出使 北营的。
第二页,共34页。
明确:删去后并不影响上下
文的连贯性,但此句是下文 的纲,作者历尽艰险而不死, 就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坚强的 信念。
第八页,共34页。
小结第2节段意:
出使北营,震慑敌方
高一语文《〈指南录〉后序》教案
江苏省江都区丁沟中学高一语文《〈指南录〉后序》教案教学难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于较短时间内对第4段基本能熟读成诵。
教学方法:以导读为主。
• 教学时数3教时。
导入新课我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曾出现过许多进士、状元,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堪称人物的名字早已被世人淡忘了,但有一个人物却不是因为他曾经是状元而被人们熟记,而是因为他凛然的正气和忠贞的爱国精神而留传千古,这个人物就是文天祥。
我们在初中第六册的古代诗歌中曾学过他的一首七言律诗,有谁还记得这首诗的篇名和名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诗歌,特别是他后期的诗歌,大多是叙述他抗元的战斗经历和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今天我们要讲读的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就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写的一篇序言。
简介作者指导预习:提示要点:(1)为什么称《后序》;(2)诗集的命名由来;(3)课文的主要内容(书序的一般格式);(4)•课文采用的表达方式和遣词造句的特色。
根据要点让学生:1.初读课文,给全文划分段落层次: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记叙部分);第二部分:第6——8自然段(说明部分)。
2.细读(或诵读)课文,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师巡堂进行答疑、提问并归纳有关字词的读音、释义和用法。
实词(课本已有注释的除外):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修辞上称为借代。
缙,也写作“搢”,插。
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带子。
萃:聚集。
会使辙交驰:使,使者。
名词。
奉使往来:使,使命。
名词。
意使遇哨:使,假使。
连词。
使北营:使,出使。
动词。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谓……为……”,“说……是……”。
觇(chān):窥视、观测。
遽(jù):匆忙。
自度(duó):度,估计,忖度。
付之度(dù)外:度,所考虑的、所打算的。
庶几(jī):也许可以,表示希望。
无聊:无所依托。
迥(jiǒng):远。
靡(mǐ):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南录后序(苏教版)
【目的要求】
1.学习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为……所”被动句式。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文言基础知识】
1.字词解析
①注意释义
士萃(cuì)于左丞相府(萃:聚集)
北亦未敢遽(jù)轻吾国(遽:匆忙,马上)
吕师孟构恶(è)于前(坏事。
构恶:做坏事。
)
予羁(jī)縻(mí)不得还(羁、縻:都有束住、系住的意思,文中是被拘留的意思。
)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yì)北(诣:到……去。
)
天高地迥(jiǒng)(迥:远)
避渚(zhǔ)洲(渚:水中小块陆地。
洲:水中陆地,比渚大。
)
诋(dǐ)大酋当死(诋:斥骂。
)
境界危恶(è)(恶:困难。
)
②通假字
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
全,都,作副词。
)
层见错出(见,通“现”。
)
道中手自钞录(钞,通“抄”)
③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予分当引决(分:按名份)
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
露:在露天下。
)
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
b.名词作动词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
④一词多义
[间]
a名词jiān
得间奔真卅(机会)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缝隙《庖丁解牛》)
扁鹊立有间(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
出没于长淮间(之间)
b动词jiàn
中间崩倒之声(夹杂《口技》)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
c量词jiān
安得广夏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副词jiàn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悄悄地,秘密地《陈涉世家》)
[靡]
a动词m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倒下《曹刿论战》)
相如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廉颇蔺相如列传》)
b动词mí
徒靡弹药,无益吾事(浪费《冯婉贞》)
c形容词mǐ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奢侈《训俭示康》)
d副词mǐ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无,不。
靡及:达不到)
[如]
a动词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往……去,到……去)
劳苦功高如此(像《鸿门宴》)
固不如也(比得上《鸿门宴》)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唯恐,就怕《鸿门宴》)
b介词
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按照《狱中杂记》)345678*********
2019-08-20
【目的要求】
1.学习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为……所”被动句式。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文言基础知识】
1.字词解析
①注意释义
士萃(cuì)于左丞相府(萃:聚集)
北亦未敢遽(jù)轻吾国(遽:匆忙,马上)
吕师孟构恶(è)于前(坏事。
构恶:做坏事。
)
予羁(jī)縻(mí)不得还(羁、縻:都有束住、系住的意思,文中是被拘留的意思。
)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yì)北(诣:到……去。
)
天高地迥(jiǒng)(迥:远)
避渚(zhǔ)洲(渚:水中小块陆地。
洲:水中陆地,比渚大。
)
诋(dǐ)大酋当死(诋:斥骂。
)
境界危恶(è)(恶:困难。
)
②通假字
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
全,都,作副词。
)
层见错出(见,通“现”。
)
道中手自钞录(钞,通“抄”)
③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予分当引决(分:按名
份)
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
露:在露天下。
)
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
b.名词作动词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
④一词多义
[间]
a名词jiān
得间奔真卅(机会)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缝隙《庖丁解牛》)
扁鹊立有间(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
出没于长淮间(之间)
b动词jiàn
中间崩倒之声(夹杂《口技》)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
c量词jiān
安得广夏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副词jiàn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