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
赣州南康区小学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试全套试题及答案

赣州南康区小学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试全套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
这一观点属于(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答案::D解析::“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教育无目的论,由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提出.2.教学中“拔苗助长” “陵节而施”违背了()。
A.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规律答案::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是有顺序性的,不能违背这个顺序。
3.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A.组织策略B.精加工策略C.元认识策略D.复述策略答案::B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4.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
A.认定制B.审定制C.选定制D.国定制答案::B5.儿童在家中养成的爱劳动的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A.知识迁移B.技能迁移C.态度迁移D.行为规范迁移答案::D解析::爱劳动的习惯是一种行为规范,在家中养成的行为规范在学校中的表现是行为规范的迁移。
6.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位于( )A.基础地位B.中心地位C.主要地位D.重要地位答案::B解析::教学指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
7.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
A.语义B.概念体系C.视像和声像D.图式答案::C解析::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视像和声像。
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引起学习动机B.运用知识C.巩固知识D.领会知识答案::D9.小学德育的基本和关键是( ) 。
南康教师进城考试试题

南康教师进城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中,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的学者是()。
A. 赫尔巴特B. 卢梭C. 杜威D. 孟禄2. 以下哪项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A. 爱岗敬业B. 关爱学生C. 终身学习D. 追求名利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实行的教育制度是()。
A. 九年义务教育制度B. 十二年义务教育制度C. 高等教育制度D. 职业教育制度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
A. 应试能力B. 创新能力C. 记忆能力D. 模仿能力5.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主要取决于()。
A. 外部奖励B. 内部兴趣C. 社会压力D. 教师期望6.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
A.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B. 提高教学效率C. 减少教师的工作量D.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7. 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 严格管理B. 民主管理C. 放任自流D. 权威管理8.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
A. 知识掌握B. 技能训练C. 情感态度D. 价值观9.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A. 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B.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C. 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D.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0.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的培养。
A. 学生的应试能力B. 学生的创新能力C. 学生的记忆能力D. 学生的操作能力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 批判性思维B. 创造性思维C. 逻辑思维D. 形象思维12.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教学目标B. 学生特点C. 教学资源D. 教学环境13. 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A. 公平原则B. 尊重原则C. 激励原则D. 参与原则14.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包括()。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的实施过程,它构成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A、教育环境、德育内容B、教育环境、德育目标C、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环境、德育方法【答案】C【解析】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使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法制思想以及道德等形式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转化为自身品德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故选C。
2、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是说教师应该()。
A、为人师表B、爱岗敬业C、遵纪守法D、教书育人【答案】A【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说教师自己要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说明教师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中为人师表的要求。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故选A。
3、成年人杨某对7岁的小明说:“你敢砸人家的玻璃,你就是英雄。
”小明听后,拿起一块石头就砸破了小刚家的玻璃。
对小刚家的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杨某和小明的监护人B、小明的监护人C、小明D、杨某【答案】D【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赣州南康区中学教师招聘考试全套试题及答案

赣州南康区中学教师招聘考试全套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个体目前尚未表现出来,但是,可以通过学习或训练可能具有的能力或可能达到的某种熟练程度,这种能力是()。
A.实际能力B.潜在能力C.智力水平D.测验效度答案::B解析::潜在能力是指现在尚未表现,可以通过学习或训练后具有的能力,它是实际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2.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答案::B解析::就是常言所说的酸葡萄心理,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掩饰。
正确答案为B。
3.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型操作技能。
A.连续B.闭合C.粗放D.徒手答案::C解析::操作技能从不同角度划分有不同种类,根据动作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4.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之为()。
A.学习目的B.教学目的C.学习目标D.教学目标答案::D解析::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5.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境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D.能否更多地考虑班集体的建设答案::C解析::教师的成长第三阶段为关注学生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6.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答案::B7.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教育能力B.管理能力C.研究能力D.控制能力答案::A解析::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8.以下不属于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的是()A.生命教育B.生活教育C.生态教育D.生存教育答案::C解析::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包括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升学就业指导教育。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育行政执法依法成立后就产生行政法律效果,非依法不得变更或者撤销。
这体现了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活动。
A、国家意志性B、法律性C、强制性D、单方权威性【答案】B【解析】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法律性的活动。
它依法成立后就产生行政法律效果,非依法不得变更或者撤销。
故选B。
2、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问题检验D、问题解决【答案】D【解析】问题解决是指由问题引发,运用一系列的知识和认知策略解决疑难的过程,或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扫除障碍,从而将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产生新答案的过程。
故选D。
3、()是影响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
A、遗传素质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主观能动性【答案】B【解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故选B。
4、人性论是确认教育观的理论基础,很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对人性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理论,其中主张“性善论”的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答案】B【解析】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
故选B。
5、某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暑假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该教育行政部门的做法()。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
A、教材B、保健食品C、辅导课程D、商品服务【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2、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表现为(),更多,更明显地体现出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的质的特点。
A、直观性B、自觉性C、过渡性D、操作性【答案】C【解析】小学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中年级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期。
这一时期学生学习特点主要表现为过渡性,更多更明显地体现出小学生学习心理的质的转变。
故选C。
3、()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A、教师职业责任B、教师职业理想C、教师职业态度D、教师职业良心【答案】A【解析】教师职业责任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故选A。
4、根据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教育者应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上。
A、小环境B、生活环境C、大环境D、学习环境【答案】A【解析】按范围来分,环境可分为大环境(指个体所处的总体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如某一国家、某一地区)和小环境(与个体直接发生联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一个家庭、一所学校)。
根据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教育者应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小环境上。
故选A。
5、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制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加强正确薄弱学校的建设。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实验课上,同学们为应用哪种方法会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各执已见。
作为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应当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暂停教学,及时请教专业人员B、不加干预,允许学生继续讨论C、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D、及时干预,向学生澄清最佳方案【答案】C【解析】新课程改革主张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鼓励儿童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
题干中学生在课堂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说明他们对这个问题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该因势利导的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A选项暂停教学,请教专2、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D、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答案】A【解析】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教育科学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材教法以及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
故选A。
3、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A、1877年卡普杰列大的《教育心理学》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答案】D【解析】1903年,桑代克的著作《教育心理学》被称为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
故选D。
4、教师采用减少课后作业的方法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强化方式是()。
A、奖励B、惩罚C、负强化D、正强化【答案】C【解析】强化有两种,一种是在所期待的行为出现后,给予一个愉快刺激,这是正强化;二是在所期待的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厌恶刺激,这是负强化。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古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答案】D2、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主要取决于交往双方()。
A、身份与地位B、需要满足的程度C、交往方式与方法D、修养和处世方法【答案】B3、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A、“图上有些什么呢?”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答案】B4、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活动方式是()。
A、动作技能B、智力技能C、练习D、能力【答案】A5、《教师资格条件》规定,依照教师法第14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他将()。
A、3年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B、5年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C、10年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D、不能再重新取得教师资格【答案】D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个性影响力D、学术影响力【答案】C7、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A、泰勒B、罗杰斯C、布卢姆D、布鲁纳【答案】A8、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A、杜威B、华虚朋C、柏克赫斯特D、克伯屈【答案】D9、预防龋齿最重要的措施是()。
A、保持口腔卫生B、定期检查C、加强营养D、多晒太阳【答案】A10、下列不能体现教育法具有法律后果的特殊性这个特点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苹果、花生等可食果实的例子,也列举了棉籽、橡树籽等不可食果实的例子。
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A、变式
B、范式
C、原型
D、演绎
【答案】A
【解析】运用变式是使学生形成一般表象的必要条件。
讲果实的概念时,不只选用可食的果实,还选择一些不可食的果实,以避免学生把“可食性”作为果实的本质特征。
故选A。
2、迟老师编写的校本教材出现了不少错误,面对同事的质疑,迟老师说:“这不过是一本校本教材而已,
没必要那么认真!”迟老师的做法()。
A、不合理,违背了终身学习的师德规范
B、不合理,违背了勤恳敬业的师德规范
C、合理,精力用于校本教材编写不值得
D、合理,教师主要任务就是把课上好
【答案】B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岗敬业要求教师要对工作勤恳敬业,高度负责,不得敷衍塞责。
题目中迟老师的做法违背了这一规范。
故选B。
3、课外活动的主体是()。
A、教师
B、学生
C、少先队组织
D、学校管理人员
【答案】B
【解析】课外活动大多是学生在教师和有关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下,自己组织、自己设计、自己动手。
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
教师只是活动的指导者、辅导者,对学生活动的组织起辅助作用。
故选B。
4、试图将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是学习策略中的()。
A、检查
B、提问
C、监控
D、矫正
【答案】C
【解析】尼斯比特在依据功能的不同划分的六种学习策略中,"监控"的功能是试图将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
故选C。
5、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A、导人、详述和汇总
B、导人、分析和汇总
C、分析、详述和总结
D、分析、质疑和总结
【答案】A
【解析】讲述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导入、详述和汇总。
故选A。
6、在传统教学评价中,教师更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这表明教师处于()。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发展阶段
【答案】B
【解析】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分为3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其中在关注情境这个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故选B。
7、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行为准则是
()。
A、校园物质文化
B、校园精神文化
C、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
D、校园文化
【答案】D
【解析】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故选D。
8、学生的认知风格存在差异,从学习过程受环境的影响程度来分,可分为()。
A、冲动型、沉思型
B、场独立型、场依存型
C、灵活型、迟钝型
D、内控型、外控型
【答案】B
【解析】学习过程受环境的影响程度,体现出学生在认知加工中对客观环境提供线索的依赖程度,由此可将认知风格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故选B。
9、克服教育负向功能的关键是树立()的教育理念。
A、规范管理
B、以德为先
C、发展个性
D、以人为本
【答案】D
【解析】克服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关键是进行教育的内部改革,首先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其次,要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再次,要纠正教育活动和过程中的失当行为。
故选D。
10、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
A、形成性评价
B、定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考查性评价
【答案】A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象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试。
故选A。
11、“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心不在焉。
”这种课堂气氛是()。
A、积极型
B、对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