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实验-参考答案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全)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一)伯诺里方程实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能量方程实验)1、 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测压管水头线(P-P)沿程可升可降,线坡J P 可正可负。
而总水头线(E-E)沿程只降不升,线坡J P 恒为正,即J>0。
这是因为水在流动过程中,依据一定边界条件,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换。
如图所示,测点5至测点7,管渐缩,部分势能转换成动能,测压管水头线降低,J P >0。
,测点7至测点9,管渐扩,部分动能又转换成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升高,J P <0。
而据能量方程E 1=E 2+h w1-2,h w1-2为损失能量,是不可逆的,即恒有h w1-2>0,故E 2恒小于E 1,(E-E )线不可能回升。
(E-E )线下降的坡度越大,即J 越大,表明单位流程上的水头损失越大,如图上的渐扩段和阀门等处,表明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存在。
2、 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1)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P-P )总降落趋势更显著。
这是因为测压管水头222gAQ E pZ H p -=+=γ,任一断面起始的总水头E 及管道过流断面面积A 为定值时,Q 增大,g v 22就增大,则γpZ +必减小。
而且随流量的增加,阻力损失亦增大,管道任一过水断面上的总水头E 相应减小,故γpZ +的减小更加显著。
2)测压管水头线(P-P )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
因为对于两个不同直径的相应过水断面有g A Q g A Q A Q g v g v v p Z H P 2222222212222222122ζζγ+-=+-=⎪⎪⎭⎫ ⎝⎛+∆=∆ g A Q A A 212222122⎪⎪⎭⎫ ⎝⎛-+=ζ式中ζ为两个断面之间的损失系数。
管中水流为紊流时,ζ接近于常数,又管道断面为定值,故Q 增大,H ∆亦增大,()P P -线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
3、 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测点2、3位于均匀流断面,测点高差0.7cm ,γpZ H P +=均为37.1cm (偶有毛细影响相差0.1mm ),表明均匀流各断面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
(完整版)水力学答案
第一章 绪论1—1.20℃的水2.5m 3,当温度升至80℃时,其体积增加多少? [解] 温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即2211V V ρρ= 又20℃时,水的密度31/23.998m kg =ρ 80℃时,水的密度32/83.971m kg =ρ 321125679.2m V V ==∴ρρ 则增加的体积为3120679.0m V V V =-=∆1-2.当空气温度从0℃增加至20℃时,运动粘度ν增加15%,重度γ减少10%,问此时动力粘度μ增加多少(百分数)?[解] 原原ρννρμ)1.01()15.01(-+==原原原μρν035.1035.1==035.0035.1=-=-原原原原原μμμμμμ此时动力粘度μ增加了3。
5%1—3.有一矩形断面的宽渠道,其水流速度分布为μρ/)5.0(002.02y hy g u -=,式中ρ、μ分别为水的密度和动力粘度,h 为水深。
试求m h 5.0=时渠底(y =0)处的切应力。
[解] μρ/)(002.0y h g dydu-=)(002.0y h g dydu-==∴ρμτ 当h =0.5m ,y =0时)05.0(807.91000002.0-⨯⨯=τPa 807.9=1—4.一底面积为45×50cm 2,高为1cm 的木块,质量为5kg ,沿涂有润滑油的斜面向下作等速运动,木块运动速度u=1m/s ,油层厚1cm ,斜坡角22.620(见图示),求油的粘度.[解] 木块重量沿斜坡分力F 与切力T 平衡时,等速下滑yu AT mg d d sin μθ== 001.0145.04.062.22sin 8.95sin ⨯⨯⨯⨯==δθμu A mg s Pa 1047.0⋅=μ1-5.已知液体中流速沿y 方向分布如图示三种情况,试根据牛顿内摩擦定律yud d μτ=,定性绘出切应力沿y 方向的分布图.[解]1—6.为导线表面红绝缘,将导线从充满绝缘涂料的模具中拉过。
水力学课后答案
1 2 6 11答案在作业本2.12 (注:书中求绝对压强)用多管水银测压计测压,图中标高的单位为m ,试求水面的压强0p 。
解: ()04 3.0 1.4p p g ρ=--265.00a p =+(kPa )答:水面的压强0p 265.00=kPa 。
2-12形平板闸门AB ,一侧挡水,已知长l =2m ,宽b =1m ,形心点水深c h =2m ,倾角α=︒45,闸门上缘A 处设有转轴,忽略闸门自重及门轴摩擦力,试求开启闸门所需拉力T 。
解:(1)解析法。
10009.80721239.228C C P p A h g bl ρ=⋅=⋅=⨯⨯⨯⨯=(kN )2-13矩形闸门高h =3m ,宽b =2m ,上游水深1h =6m ,下游水深2h =,试求:(1)作用在闸门上的静水总压力;(2)压力中心的位置。
解:(1)图解法。
压强分布如图所示:∵ ()()12p h h h h g ρ=---⎡⎤⎣⎦14.71=(kPa )14.713288.263P p h b =⋅⋅=⨯⨯=(kN ) 合力作用位置:在闸门的几何中心,即距地面(1.5m,)2b 处。
(2)解析法。
()()111 1.56 1.5980732264.789P p A g h hb ρ==-⋅=-⨯⨯⨯=(kN )()120.250.75 4.6674.5=⨯+=(m ) ()222 1.539.80732176.526P p A g h hb ρ==-⋅=⨯⨯⨯=(kN )()22211111130.75 3.253C CD C C C C I I y y y y A y A ⎛⎫=+=+=+= ⎪⎝⎭(m ) 合力:1288.263P P P =-=(kN )合力作用位置(对闸门与渠底接触点取矩):1.499=(m )答:(1)作用在闸门上的静水总压力88.263kN ;(2)压力中心的位置在闸门的几何中心,即距地面(1.5m,)2b 处。
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0 绪论 1 水静力学2 液体运动的流束理论3 液流型态及水头损失4 有压管中的恒定流5 明渠恒定均匀流6 明渠恒定非均匀流7 水跃8 堰流及闸孔出流9 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水流衔接与消能 10 有压管中的非恒定流 11 明渠非恒定流12 液体运动的流场理论 14 恒定平面势流 15 渗流18 相似原理和模型试验基础0 绪论0.1 ρ=816.33kg/m 3 0.2 当y =0.25H 时Hu dy dum 058.1≈ 当y=0.5H 时Hu dy dum 84.0≈ 0.4 f = g0.5 h 的量纲为[L] 0.6 F f =184N0.7 K=1.96×108N/m 2 dp=1.96×105N/m 21 水静力学1.1 Pc=107.4KN/m 2 h=0.959m1.2 P B -P A =0.52KN/m 2 P AK =5.89KN/m 2 P BK =5.37KN/m 21.3h1=2.86m h2=2.14m 内侧测压管内油面与桶底的垂距为5m,外侧测压管内油面与桶底的垂距为4.28m。
1.4Pc=27.439KN/m21.5P M=750.68h KN/m21.6P2-p1=218.05N/m21.7γ=BA BrAr BA++1.8P=29.53KN 方向向下垂直底板P=0 1.9W=34.3rad/s W max=48.5rad/s1.10a=L hHg)(2-1.12 当下游无水Pξ=3312.4KN(→) P2=862.4KN(↓)当下游有水Pξ=3136KN(→) P2=950.6KN(↓)1.13 T=142.9KN1.14 当h3=0时T=131.56KN 当h3=h2=1.73m时T=63.7KN 1.15 0-0转轴距闸底的距离应为1.2m1.16 P=4.33KN L D=2.256m(压力中心距水面的距离)1.17 P=567.24KN1.19 P=45.54KN 总压力与水平方向夹角φ=14º28´1.20 Pξ=353KN Pζ=46.18KN 方向向下1.21 H=3m1.22 δ=1.0cm1.23 F=25.87KN (←)2 液体运动的流束理论2.1 Q=211.95cm3/s V=7.5cm/s2.2 h w=3.16m2.3γ2p=2.35m2.4 P K1=63.8KN/m2 2.5 Q=0.00393m3/s 2.6 Q=0.0611m3/s2.7 μ=0.985 2.8 Q=0.058m 3/s2.9 S 点相对压强为-4.9N /cm 2,绝对压强为4.9N/cm 2 2.10 V 3=9.9m/s Q=0.396m 3/s 2.11 R ξ=391.715KN(→)2.12 R=3.567KN 合力与水平方向夹角β=37º8´ 2.13 R ξ=98.35KN(→) 2.14 R ξ=2988.27KN(→) 2.15 R ξ=1.017KN(←) 2.16 R ξ =153.26KN(→)2.17 α=2 34=β2.18 F=Rmv 22.19 Q=g 2μH 2.5 2.20 F=C d L222ρμ2.21 m p A44.2=γm p B44.4=γ2.22 Q 1=+1(2Q cos )α )cos 1(22α-=QQ 2.23 R=2145KN α=54º68´ 2.24 m=3.12kg2.25 T 充=24分34秒 T 放=23分10秒3. 液流型态及水头损失3.1 d 增加,Re 减小 3.2 R e =198019.8>2000 紊流 3.3 R e =64554>500紊流 3.4 cm 0096.00=δ3.5320=u v 当时v u x = h y m 577.0≈ 3.6 Q3min1654.0m =/s 20/24.33m N =τ3.7 当Q=5000cm 3/s 时,Re=19450紊流2.00=∆δ 光滑管区027.0=λ当Q =20000cm 3/s 时 Re=78200紊流775.00=∆δ 过渡粗糙区026.0=λ当Q =200000cm 3/s 时 Re=780000紊流1.70=∆δ 粗糙区 023.0=λ若l =100m 时Q =5000 cm 3/s 时 h f =0.006m Q=2000 cm 3/s 时 h f =0.09m Q =200000 cm 3/s 时 h f =7.85m 3.8 λ=0.042 3.9 n=0.011 3.10 ξ=0.29 3.11 Q=0.004m 3/s 3.12 ∆h=0.158m 3.13 Z=11.1m 3.14 ξ=24.74 有压管中的恒定流4.1 当n=0.012时 Q=6.51 m 3/s 当n=0.013时 Q=6.7m 3/s当n=0.014时 Q=6.3 m 3/s4.2 当n=0.0125时 Q=0.68 m 3/s 当n=0.011时 Q=0.74 m 3/s 当n=0.014时 Q=0.62 m 3/s 4.3 Q m ax =0.0268 m 3/s Z=0.82m4.4 当n=0.011时 H=7.61 m 当n=0.012时 H=7.0 m 4.5 H t =30.331m4.6 n 取0.012 Q=0.5 m 3/s h m ax v =5.1m 4.7 n 取0.0125时 H A =21.5m 水柱高 4.8 Q 1=29.3L/s Q 2=30.7L/s ∇=135.21m4.9 H=0.9m4.10 Q2=0.17 m3/s Q3=0.468 m3/s4.11 Q1=0.7 m3/s Q2=0.37 m3/s Q3=0.33 m3/s4.12 H1=2.8m4.13 Q=0.0105 m3/s P=10.57KN/m2B4.14 Q1=0.157 Q25 明渠恒定均匀流5.1 V=1.32m/s Q=0.65 m3/s5.2 Q=20.3 m3/s5.3 Q=241.3 m3/s5.4 h=2.34m5.5 h=1.25m5.6 b=3.2m5.7 b=71m V=1.5 m/s大于V不冲=1.41 m/s 故不满足不冲流速的要求5.8 当n=0.011时i=0.0026 ∇=51.76m当n=0.012时i=0.0031 当n=0.013时i=0.0036当n=0.014时i=0.00425.9 i=1/3000 V=1.63m/s<V允满足通航要求5.10 n=0.02 V=1.25m/s5.11 当n=0.025时b=7.28m h=1.46m当n=0.017时b=6.3m h=1.26m当n=0.03时b=7.8m h=1.56m5.12 h f=1m5.13 Q=4.6 m3/s5.14 Q=178.2m3/s5.15 h m=2.18m b m=1.32m i=0.00036∇=119.87m Q1=45.16m3/s Q2=354.84 m3/s5.1626 明渠恒定非均匀流6.1 V w=4.2m/s Fr=0.212 缓流6.2 h k1=0.47m h k2=0.73m h01=0.56m> h k1缓流h02=0.8m> h k2缓流6.3 h k=1.56m V k=3.34m/s V w=5.86m/s h k > h0缓流V w>V缓流6.5 i K=0.00344> i缓坡6.7 L很长时,水面由线为C0、b0 b2型。
水力学实验报告答案
水力学实验报告答案实验目的,通过水力学实验,探究水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动特性,了解水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实验原理,水力学是研究水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性质和规律的学科。
在实验中,我们主要关注水的流动速度、流态、流速分布等特性。
根据伯努利方程和连续方程,我们可以分析水流的压力、速度和高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水流的流态和流速分布。
实验装置,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水槽、流量计、压力计等装置。
通过调节水槽的水流量和流速,以及测量水流的压力和速度,我们可以获得水力学实验所需的数据。
实验步骤:1. 调节水槽的水流量,使其保持稳定;2. 测量水流的压力和速度;3. 记录水流的流态和流速分布;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水流的特性和规律。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随着水流量的增加,水流的速度也随之增加,但压力会降低;2. 在水流速度较低的情况下,水流呈现层流状态;而在水流速度较高时,水流呈现湍流状态;3. 水流速度在横截面上并不均匀,存在速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力学实验的一些重要结论。
首先,水流的流态和流速分布与水流量、流速等因素有关。
其次,水流在不同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流态,这与水流的速度和压力有关。
最后,水流在横截面上的速度分布不均匀,这也是水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水力学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水流的流态和流速分布。
水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工程学科,对于水利工程、水电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水力学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水的运动规律,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总结,水力学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验课程,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水流的运动规律和特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水力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增强了对工程实践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结语,水力学实验是我们学习和探究水力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水流的运动规律和特性。
希望通过本次实验,大家对水力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水力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实验三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量定律实验实验四毕托管测速实验实验五雷诺实验实验六文丘里流量计实验实验七沿程水头损失实验实验八局部阻力实验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实验原理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或 (1.1) 式中: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γ液体容重;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1.2)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实验分析与讨论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 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想你所要)
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成果分析及讨论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测压管水头线(P-P)沿程可升可降,线坡J P可正可负。
而总水头线(E-E)沿程只降不升,线坡J 恒为正,即J>0。
这是因为水在流动过程中,依据一定边界条件,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换。
测点5至测点7,管收缩,部分势能转换成动能,测压管水头线降低,Jp>0。
测点7至测点9,管渐扩,部分动能又转换成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升高,J P<0。
而据能量方程E1=E2+h w1-2, h w1-2为损失能量,是不可逆的,即恒有h w1-2>0,故E2恒小于E1,(E-E)线不可能回升。
(E-E) 线下降的坡度越大,即J越大,表明单位流程上的水头损失越大,如图2.3的渐扩段和阀门等处,表明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存在。
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有如下二个变化:(1)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P-P)总降落趋势更显著。
这是因为测压管水头,任一断面起始时的总水头E及管道过流断面面积A为定值时,Q增大,就增大,则必减小。
而且随流量的增加阻力损失亦增大,管道任一过水断面上的总水头E相应减小,故的减小更加显著。
(2)测压管水头线(P-P)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
因为对于两个不同直径的相应过水断面有式中为两个断面之间的损失系数。
管中水流为紊流时,接近于常数,又管道断面为定值,故Q增大,H亦增大,(P-P)线的起落变化就更为显著。
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测点2、3位于均匀流断面(图2.2),测点高差0.7cm,H P=均为37.1cm(偶有毛细影响相差0.1mm),表明均匀流同断面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
测点10、11在弯管的急变流断面上,测压管水头差为7.3cm,表明急变流断面上离心惯性力对测压管水头影响很大。
由于能量方程推导时的限制条件之一是“质量力只有重力”,而在急变流断面上其质量力,除重力外,尚有离心惯性力,故急变流断面不能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想你所要)
水力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实验三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量定律实验实验四毕托管测速实验实验五雷诺实验实验六文丘里流量计实验实验七沿程水头损失实验实验八局部阻力实验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实验原理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或(1.1)式中: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γ液体容重;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1.2)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实验分析与讨论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2.当PB,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全)
⽔⼒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全)⽔⼒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伯诺⾥⽅程实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能量⽅程实验)1、测压管⽔头线和总⽔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测压管⽔头线(P-P)沿程可升可降,线坡J P 可正可负。
⽽总⽔头线(E-E)沿程只降不升,线坡J P 恒为正,即J>0。
这是因为⽔在流动过程中,依据⼀定边界条件,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换。
如图所⽰,测点5⾄测点7,管渐缩,部分势能转换成动能,测压管⽔头线降低,J P >0。
,测点7⾄测点9,管渐扩,部分动能⼜转换成势能,测压管⽔头线升⾼,J P <0。
⽽据能量⽅程E 1=E 2+h w1-2,h w1-2为损失能量,是不可逆的,即恒有h w1-2>0,故E 2恒⼩于E 1,(E-E )线不可能回升。
(E-E )线下降的坡度越⼤,即J 越⼤,表明单位流程上的⽔头损失越⼤,如图上的渐扩段和阀门等处,表明有较⼤的局部⽔头损失存在。
2、流量增加,测压管⽔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1)流量增加,测压管⽔头线(P-P )总降落趋势更显著。
这是因为测压管⽔头222gAQ E pZ H p -=+=γ,任⼀断⾯起始的总⽔头E 及管道过流断⾯⾯积A 为定值时,Q 增⼤,g v 22就增⼤,则γpZ +必减⼩。
⽽且随流量的增加,阻⼒损失亦增⼤,管道任⼀过⽔断⾯上的总⽔头E 相应减⼩,故γpZ +的减⼩更加显著。
2)测压管⽔头线(P-P )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
因为对于两个不同直径的相应过⽔断⾯有g A Q g A Q A Q g v g v v p Z H P 2222222212222222122ζζγ+-=+-=+= g A Q A A 212222122???? ?-+=ζ式中ζ为两个断⾯之间的损失系数。
管中⽔流为紊流时,ζ接近于常数,⼜管道断⾯为定值,故Q 增⼤,H ?亦增⼤,()P P -线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
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测点2、3位于均匀流断⾯,测点⾼差0.7cm ,γpZ H P +=均为37.1cm (偶有⽑细影响相差0.1mm ),表明均匀流各断⾯上,其动⽔压强按静⽔压强规律分布。
水力学实验参考答案
水力学实验参考答案静水压强实验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p z +,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0〈B p 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0〈B p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不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域。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0γ。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 和0h ,由式00h h w w γγ= ,从而求得0γ。
4.如测压管太细,对于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γθσd h cos 4= 式中,σ为表面张力系数;γ为液体容量;d 为测压管的内径;h 为毛细升高。
常温的水,m N 073.0=σ,30098.0m N =γ。
水与玻璃的浸润角θ很小,可以认为0.1cos =θ。
于是有d h 7.29= (h 、d 均以mm 计)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 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
另外,当水质不洁时,σ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下班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θ较大,其h 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
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水力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实验三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量定律实验实验四毕托管测速实验实验五雷诺实验实验六文丘里流量计实验实验七沿程水头损失实验实验八局部阻力实验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实验原理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或 (1.1) 式中: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γ液体容重;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1.2)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实验分析与讨论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 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想你所要)
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成果分析及讨论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测压管水头线(P-P)沿程可升可降,线坡J P可正可负。
而总水头线(E-E)沿程只降不升,线坡J恒为正,即J>0。
这是因为水在流动过程中,依据一定边界条件,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换。
测点5至测点7,管收缩,部分势能转换成动能,测压管水头线降低,Jp>0。
测点7至测点9,管渐扩,部分动能又转换成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升高,J P<0。
而据能量方程E1=E2+h w1-2, h w1-2为损失能量,是不可逆的,即恒有h w1-2>0,故E2恒小于E1,(E-E)线不可能回升。
(E-E) 线下降的坡度越大,即J越大,表明单位流程上的水头损失越大,如图2.3的渐扩段和阀门等处,表明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存在。
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有如下二个变化:(1)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P-P)总降落趋势更显著。
这是因为测压管水头,任一断面起始时的总水头E及管道过流断面面积A为定值时,Q增大,就增大,则必减小。
而且随流量的增加阻力损失亦增大,管道任一过水断面上的总水头E相应减小,故的减小更加显著。
(2)测压管水头线(P-P)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
因为对于两个不同直径的相应过水断面有式中为两个断面之间的损失系数。
管中水流为紊流时,接近于常数,又管道断面为定值,故Q增大,H亦增大,(P-P)线的起落变化就更为显著。
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测点2、3位于均匀流断面(图2.2),测点高差0.7cm,H P=均为37.1cm(偶有毛细影响相差0.1mm),表明均匀流同断面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
测点10、11在弯管的急变流断面上,测压管水头差为7.3cm,表明急变流断面上离心惯性力对测压管水头影响很大。
由于能量方程推导时的限制条件之一是“质量力只有重力”,而在急变流断面上其质量力,除重力外,尚有离心惯性力,故急变流断面不能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
水力实验报告册答案
一、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2. 掌握测压管水头线的测量方法;3. 分析静止液体中的压力分布。
实验原理: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为:\[ p = \rho g z + p_0 \]其中,\( p \) 为流体静压强,\( \rho \) 为流体密度,\( g \) 为重力加速度,\( z \) 为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 p_0 \) 为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实验步骤:1. 调整实验装置,确保各测压管与水箱连通;2. 记录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3. 计算各测压点的静压强;4. 绘制测压管水头线。
实验结果:1. 各测压点的静压强均符合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2. 测压管水头线呈水平状,符合静止液体中压力分布规律。
实验结论: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不可压缩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压力分布;2. 测压管水头线可用于测量静止液体中的压力分布。
二、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伯诺利方程;2. 掌握伯诺利方程的实验验证方法;3. 分析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实验原理:伯诺利方程为:\[ \frac{p}{\rho} + \frac{1}{2}v^2 + gz = \text{常数} \]其中,\( p \) 为流体静压强,\( \rho \) 为流体密度,\( v \) 为流体速度,\( g \) 为重力加速度,\( z \) 为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
实验步骤:1. 调整实验装置,确保各测压管与管道连通;2. 记录各测压点的静压强、流速和高度;3. 计算各测压点的总水头;4. 分析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实验结果:1. 各测压点的总水头均符合伯诺利方程;2. 流体流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
实验结论:1. 伯诺利方程适用于不可压缩流体在恒定流动状态下的能量转换;2. 流体流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
水力学实验报告册答案
水力学实验报告册答案水力学实验报告册答案引言:水力学是研究水在各种情况下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通过实验研究水的运动规律和性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水力学原理。
本实验报告将对水力学实验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包括实验原理、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
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到水流的流量测量和水流速度的测量。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或河道的水量,通常以立方米每秒(m³/s)为单位。
水流速度是指水流通过某一点的速度,通常以米每秒(m/s)为单位。
测量水流量和水流速度是水力学实验中最基本的内容。
数据处理: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流量计和流速计进行测量。
流量计是一种测量流体流量的仪器,可以通过测量流体通过管道的压力差来计算流量。
流速计则是一种测量流体流速的仪器,可以通过测量流体通过管道的时间和距离来计算流速。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首先使用流量计测量了水流的流量,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
然后,我们使用流速计在不同位置测量了水流的速度,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
最后,我们根据测得的数据进行了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流量与管道直径成正比: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当管道直径增大时,流量也随之增大。
这是因为管道直径的增大会增加管道的截面积,从而增加了水流通过的空间,使得流量增大。
2. 流速与管道截面积成反比: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当管道截面积增大时,流速却随之减小。
这是因为管道截面积的增大会使得水流通过的空间增大,从而使得水流速度减小。
3. 流速与管道长度成反比: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当管道长度增大时,流速却随之减小。
这是因为管道长度的增大会增加水流通过的距离,从而使得水流速度减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水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我们了解到流量与管道直径成正比,流速与管道截面积和管道长度成反比。
这些结论对于水力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水力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水力学原理。
哈尔滨工程大学流体力学水力学报告及答案
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实验原理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或(1.1)式中: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γ液体容重;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1.2)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实验分析与讨论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2.当PB,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
常温(t=20℃)的水,=7.28dyn/mm,=0.98dyn/mm。
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
于是有(h、d单位为mm)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力学实验1-参考答案水力学实验参考答案静水压强实验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测压管水头指z?p,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pB?0,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不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域。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whw??0h0 ,从而求得?0。
4.如测压管太细,对于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h?4?cos? d?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
常温的水,??0.073Nm,??0.0098Nm3。
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以认为cos??1.0。
于是有h?29.d (h、d均以mm计)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
另外,当水质不洁时,?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下班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较大,其h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
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5.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
因为只有全部具有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1)重力液体;(2)静止;(3)连通;(4)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5)同一水平面。
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4),相对管5和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该水平面不是水平面。
6、用该实验装置能演示变液位下的恒定水流吗?关闭各通气阀门,开启底阀,放水片刻,可看到有空气由C进入水箱。
这时阀门的出流就是变液位下的恒定水流。
因为由观察可知,测压管1的液面始终与C点同高,表明作用于底阀上的总水头不变,故为恒定流动。
这是由于液位的降低与空气补充使箱体表面真空度的减小处于平衡状态。
医学上的点滴注射就是此原理应用的一例,医学上称这为马利奥特容器的变液位下恒定流。
1文丘里实验1.本实验中,影响文丘里管流量系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哪个因素最敏感?对本实验的管道而言,若因加工精度影响,误将?d2?0.01?cm值取代d2值时,本实验在最大流量下的?值将变为多少?由式Q??得?4d222g?hd????2? 1??4??Qd2?4?d1?4?42g?h可见本实验的?值大小与Q、d1、d2、?h有关。
其中d1、d2影响最敏感。
本实验中若文丘里管d1=1.4cm,d2=0.71cm,通常在切削加工中d2比d1测量方便,容易掌握好精度,d2不易测量准确,从而不可避免的要引起实验误差。
例如当最大流量时?值为0.976,若d2的误差为-0.01cm,那么?值将变为1.006,显然不合理。
2.为什么计算流量与实际流量不相等?因为计算流量Q'是在不考虑水头损失情况下,即按理想液体推导的,而实际流体存在粘性必引起阻力损失,从而减小过流能力,Q?Q',即?〈1.0。
3.文丘里流量计能否倾斜安装,为什么?如图所示p1??p2?????h??z??z??1???2??? ????根据流体静力学方程p1??H1?H3??h1?H3??h2?H2?2 p2?得p1??p2??H1??h1??h2?H2则??z1???p1??p2?p2p2????z??z?(?H??h??h?H)?(z?) 2111222???????????(z1?H1)?(z2?H2)??h1??h2由图可知?h?(h1?h2)?(h3?h4)式中,h1、h2、h3、h4分别为各测压管的液面读数。
因此,无论文丘里流量计是否倾斜安装,对测压管读数都不影响。
4.文丘里管喉颈处容易产生真空,允许最大真空度为6-7mH2O。
工程中应用文丘里管时,应检验其最大真空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根据你的实验成果,分析本实验文丘里管喉颈处最大真空值为多少?本实验若d1=1.4cm,d2=0.71cm,以管轴线高程为基准面,以水箱液面和喉颈断面分别为1-1、2-2计算断面,列能量方程得H0?则p2??2?v22g?hw1?2p2??H0?2?v22g?hw1?2??0???2?v22g?hw1?2?hw1?2?0 ?p2??52.22 cmH2O ?即实验中最大流量时,文丘里管喉颈处真空度hv?52.22 cmH2O,而由本实验实测约为60cm。
进一步分析可知,若水箱水位高于管轴线4m左右时,实验中文丘里管喉颈处真空度可达7mH2O左右。
3雷诺实验1.为什么上临界雷诺数无实际意义,而采用下临界雷诺数作为层流和紊流的判据?实测下临界雷诺数为多少?根据实验测定,上临界雷诺数实测值在3000-5000范围内,与操作的快慢、水箱的紊动度、外界干扰等密切相关。
有关学者做了大量实验,有的得12000,有的得20000,有的甚至得到40000。
实际水流中,干扰总是存在的,故上临界雷诺数为不定值,无实际意义。
只有下临界雷诺数才可以作为判别流态的标准。
凡水流的雷诺数小于下临界雷诺数者为层流。
一般实测下临界雷诺数为2100左右。
2.雷诺实验得出的圆管流动下临界雷诺数理论值为2320,而目前一般教科书中介绍采用的下临界雷诺数是2000,原因何在?下临界雷诺数也并非与干扰绝对无关。
雷诺实验是在环境的干扰极小,实验前水箱中的水体经长时间的稳定情况下,经反复多次细心量测得出的。
而后人的大量实验很难重复得出雷诺实验的准确数值,通常在2000-2300之间。
因此,从工程实用出发,教科书中介绍的圆管下临界雷诺数一般是2000。
3.圆管内液流有哪几种流动状态?它们的特点如何?结合实验现象说明。
略。
5.为什么必须用一个保持溢流的恒压水箱来做雷诺实验?略。
4沿程阻力损失实验1.本实验中,沿程阻力损失就是压差计的压差,如果管道有一定的倾角,压差计的压差是否还是沿程阻力损失?为什么?现以倾斜等径管道上装设的水银多管压差计为例说明(图中A—A为水平线):如图示O—O为基准面,以1—1和2—2为计算断面,计算点在轴心处,设v1?v2,?hj?0,由能量方程可得p1??p2????hf1?2??Z??Z??1???2??? ????? p1??p2?p2?H2?13.6?h2??h2??H?13.6?h1??h1??H?H1 ???H2?12.6?h 2?12.6?h1?H1? hf1?2??Z1?H1???Z2?H2??12.6?h2?12.6?h1?12.6(?h1??h2)这表明水银压差计的压差值即为沿程水头损失,且和倾角无关。
2.根据实测m值判断本实验的流区。
1.0?1.8即hf与v成正比,表明流动为层流(m=1.0)、lghf~lgv 曲线的斜率m=1.0~1.8,紊流光滑区和紊流过渡区(未达阻力平方区)。
3.管道的当量粗糙度如何测得?当量粗糙度的测量可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及Re的值,然后用下式求解:(1)考尔布鲁克公式1莫迪图即是本式的图解。
(2)S.J公式??2.51??2lg???3.7dRe??? ??5(3)Barr公式ln??.7d??5.Re1.3250.921??5.1286?? ??2lg??0.89??3.7dRe???时,(2)式开方应取负号。
也可直接由?~Re关系d其中(3)式精度最高。
在反求在莫迪图上查得?,进而得出当量粗糙度?值。
d4.实验工程中的钢管中的流动,大多为光滑紊流或紊流过渡区,而水电站泄洪洞的流动,大多数为紊流阻力平方区,其原因何在?钢管的当量粗糙度一般为0.2mm,常温下,??0.01cm/s,经济流速300cm/s,若实用管径D=(20~100)cm,其Re?6?105~3?10,相应的迪图可知,流动均处在过渡区。
若需达到阻力平方区,那么相应的Re?106~9?10,流速应达到(5~9)m/s。
这样高速的有压管流在实际工程中非常少见。
而泄洪洞的当量粗糙度可达(1~9)mm,洞径一般为(2~3)m,过流速往往在(5~10)m/s以上,其Re大于10,故一般均处于阻力平方区。
7662?=0.0002~0.001,由莫d6局部阻力损失实验1.结合实验结果,分析比较突扩与突缩圆管在相应条件下的局部阻力损失大小关系。
由式hj??2g及??f?d1d2?表明影响局部阻力损失的因素是v和d1d2。
由于有?A1??1?突扩:?e?? ??A2??突缩:?s?0.5??1?2??A1A2??? ?则有K??s0.5?1?A1A2?0.5 ??2?e1?A1A21?A1A2当A1A2?0.5或d1d2?0.707时,突然扩大的水头损失比相应的突然收缩的要大。
在本实验最大流量Q下,突然扩大损失较突然缩小损失约大一倍,即hjehjs?6.54/3.60?1.817。
d1d2接近于1时,突然扩大的水流形态接近于逐渐扩大管的流动,因而阻力损失显著减小。
2.结合流动仪演示的水力现象,分析局部阻力损失机理何在?产生突扩与突缩局部损失的主要部位在哪里?怎样减小局部阻力损损失?流动演示仪1-7型可显示突扩、突缩、渐扩、渐缩、分流、合流、阀道、绕流等三十多种内、外流的流动图谱。
据此对于局部阻力损失的机理分析如下:从显示的图谱可见,凡流道边界突变处,形成大小不一的漩涡区。
漩涡是产生损失的主要根源。
由于水质点的无规则运动和激烈的紊动,相互磨擦,便消耗了部分水体的自储能量。
另外,当这部分低能流体被主流的高能流体带走时,还须克服剪切流的速度梯度,经质点间的动能交换,达到流速的重新组合,这也损耗了部分能量。
这样就造成了局部阻力损失。
从流动仪可见,突扩段的漩涡主要发生在突扩断面以后,而且与扩大系数有关,扩大系数越大,漩涡区也越大,损失也越大,所以产生突扩局部阻力损失的主要部位在突扩断面的后部。
而突缩段的漩涡在收缩断面均有。
突缩前仅在死角区有小漩涡,且强度较小,而突缩的后部产生了紊动度较大的漩涡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