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欣赏
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赏析
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赏析d小调第九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
因为乐曲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
这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
该作品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即获得巨大的成功,雷鸣般的掌声竟达五次之多。
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
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
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
全曲从头至尾的演奏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但并无任何冗长拖沓之感。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式。
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
第二乐章,极活泼的快板,d小调,3/4拍子,庞大的诙谐曲式。
贝多芬打破了古典交响乐中第二乐章为慢板的传统。
这一乐章的主题明朗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动力,具有精力充沛的奥地利民间舞曲的特征,但其中还带有不安的情绪。
第三乐章,如歌的柔板,降B大调,4/4拍,不规则的变奏曲式。
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主题充满了静观的沉思,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第四乐章,急板,D大调,4/4拍。
在主题“欢乐颂”开始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
整个乐章的核心是合唱的“欢乐颂”主题,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充满了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
中国交响乐曲歌曲欣赏
中国交响乐曲歌曲欣赏
中国交响乐曲是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交响乐的完美结合,它既保留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又融入了西方交响乐的严谨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值得欣赏的中国交响乐曲:
1.《黄河大合唱》:这是中国现代音乐的代表作之一,由冼星海创作。
歌曲以黄河为主题,歌颂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梁祝》:这是中国最著名的交响乐曲之一,由陈钢和何占豪共同创作。
歌曲以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通过音乐展现了这段悲剧爱情的深情厚意。
3.《茉莉花》: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中国民歌,后被改编成交响乐曲。
歌曲以茉莉花为主题,歌颂了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
4.《二泉映月》:这是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阿炳的作品,后被改编成交响乐曲。
歌曲以二胡独奏为主,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5.《红旗颂》:这是中国著名作曲家聂耳的作品,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力量的交响乐曲。
歌曲以红旗为主题,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
交响乐《梁祝》欣赏
交响乐《梁祝》欣赏
《梁祝》是中国传统著名的浪漫爱情故事,已经被传诵了数百年,成为了中华文化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交响乐《梁祝》,将这个典故化作音乐,充分传达出了浪漫爱情的情感和精神。
这首交响乐由知名作曲家陈歌辉创作,《梁祝》交响乐共分为三个乐章,每个乐章均代表着故事中的不同场景和情境。
在第一乐章中,乐曲从传统文化中那熟悉的旋律开始,它蕴含着浪漫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乐章中,轻柔的小提琴旋律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描绘得十分深刻,有时深情缠绵,有时痴迷热烈,直至最后渐渐变为悲伤和哀痛的弦乐声。
第三乐章,更显得宏伟而庄严,听起来像是一场感人肺腑的戏剧,将故事高潮一一展现。
整首《梁祝》交响乐简直就是浪漫爱情的代言作品。
它不仅仅局限于中国文化,而是走向了世界,代表着传统文化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推荐给您,请欣赏。
音乐作品欣赏——《新大陆交响乐》赏析
《新大陆交响乐》赏析《新大陆交响乐》赏析内容摘要:十九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1807—1882),在1855年写成美洲第一部歌颂印第安民族的史诗《海华沙之歌》。
诗中新大陆,即指西半球陆地。
如果说,《海华沙之歌》是嵌在美洲本土上的一颗艺术明珠;那么,遥在欧洲大陆,在波希米亚山川沃土中,也生出一株与海华沙相关的音乐之花—一《新大陆交响曲》。
这是一位异邦作家初到美洲的感受的结晶。
这部交响曲的作者,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1892#应琴妮·瑟勃夫人之邀赴美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
侨居三年中,作曲家对美国各民族的历史和音乐文化作了研究,并在1893年完成了《e小调第九交响曲》。
1893年12月15日,交响曲在纽约首演。
作曲家接受琴妮·瑟勃夫人建议,加上“新大陆”标题。
关键词:新大陆交响乐德沃夏克一写作背景——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
我们知道,德沃夏克这样一位平民音乐家,自始至终保持着他那颗平常的、与民亲近的心境。
他的音乐天才就在于汲取民间音乐的精髓,无论这种精髓是来自捷克、茨冈、莫拉维亚还是波兰。
当他亲临其境,在“新大陆”体验美洲音乐的时候,他的这种激情仍然喷发而出:自然、持续、流畅而意犹未尽。
另一方面,德沃夏克对美洲黑人音乐之所以兴趣盎然,其中的缘由想必是他那种无处不在的浓浓的乡愁:强烈而痛苦的乡愁。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德沃夏克的故乡被德国人贬损为低劣民族而肆意践踏,当他看到美洲黑人和印第安人同样面临着被人蹂躏、任人宰割的命运的时候,那种同病相怜的感触该是一种什么样的苦楚! 德沃夏克内心可能不止一次地发问:难拿到“斯莱夫(SLAVE)”一词真的源自“奴隶(ESCLAVE)”相同的民族精神,强烈感情交流,诞生了一部伟大的作品这部《新大陆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
如何欣赏《第一交响序曲》
交响乐以它那众多的乐器音色、丰富的配器和声、庞大的音场效果、十分强大的音乐表现力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我非常喜爱交响乐)。
交响乐《第一交响序曲》以民族音乐的旋律为基础。
(许多的交响乐尽管配器与和声很丰富,但旋律不好听,这样使该交响乐失去很多听众)。
交响乐《第一交响序曲》抓住“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这一关键,整个交响乐的旋律很好听。
这样,大大提高了乐曲的可听度,提高了作品的档次。
几点说明:1、该交响乐即有壮丽辉煌的乐章,又有柔情似水的优美旋律。
整个交响乐音响对比度很大。
强烈推荐一定要用功率放大余量很大的较好音响播放,或用带有耳机放大器的大耳机系统播放。
该交响乐会产生很强的爆棚效应,其中的打击乐器、定音鼓震撼听众心胸!不建议使用耳塞听此音乐,因它强烈的爆棚效应容易失真,而且许多细节不容易听清楚,使音乐的欣赏性大打折扣。
2、虽然此乐曲是MP3格式,但音响效果很好。
我用森海塞尔HD600耳机欣赏,无论是爆棚效应还是柔情似水的弱音,每个音乐层次都听得非常清晰。
3、建议此交响乐多听几遍,这样能更好地明白其中的精髓。
4、为了能很好欣赏此音乐,最好能专心聆听。
要多听几个声部。
最少也要听三个声部。
《第一交响序曲》是关峡根据所作歌剧《悲怆的黎明》音乐的旋律精髓,于2003年12月重新结构而成的。
序曲音乐以充满人性化的音乐表述方式,注重人的心灵及情感诉求、调动管弦乐手段用以营造出厚重的情感氛围,满怀激情地颂扬了改写中国历史进程无怨无悔奉献人生的老一辈革命者的精神风范,并结合时代特征升华出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乐曲的主要旋律曾被用在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配乐中而广为传播,家喻户晓。
一、片头音乐的结构为带引子的复三部曲式(A B A):引子:弦乐队波浪起伏的音型做背景,四支园号同度的号角声从低到高、由弱至强,随后小号、长号和大号以相隔一拍的卡农式进入,激越的号角声和定音鼓的强悍加入使乐队的音响强度不断增长,描绘出一幅中国革命历程中先辈们前赴后继、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人民万岁交响乐曲赏析
人民万岁交响乐曲赏析交响乐是一种以管弦乐器为主的音乐形式,它以其庄严、雄壮的气势和丰富多样的音乐表达方式而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
而《人民万岁》这首交响乐曲更是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民万岁》是中国作曲家聂耳创作的一首交响乐曲,它是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创作的。
这首乐曲以其激昂的旋律和雄壮的气势,表达了人民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乐曲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
开头的部分以悠扬的小提琴独奏为主,渐渐引出了整个乐队的合奏。
这部分音乐旋律优美,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仿佛是在讲述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接下来的部分,乐曲逐渐加快节奏,音乐变得更加激昂起来。
这部分的音乐充满了力量感和豪情,仿佛是在庆祝着新中国的诞生。
乐曲中的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的运用,使得整个乐队的声音更加饱满,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
在乐曲的高潮部分,乐队奏出了一段激情四溢的旋律。
这部分的音乐充满了激情和豪情,仿佛是在歌颂着人民的力量和伟大。
乐曲中的弦乐器和管乐器的合奏,使得整个乐队的声音更加和谐,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最后,乐曲以悠扬的旋律渐渐落下帷幕。
这部分的音乐给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觉,仿佛是在祝福着人民的幸福和安宁。
整首乐曲以其庄严、雄壮的气势和丰富多样的音乐表达方式,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和希望。
《人民万岁》这首交响乐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和深刻的主题,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是一首音乐作品,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它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和希望,激励着人们为实现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欣赏《人民万岁》这首交响乐曲,感受到人民的力量和希望。
它让我们回顾过去的辉煌,也让我们展望未来的美好。
无论是在何时何地,人民的力量和希望都是不可忽视的,而《人民万岁》这首交响乐曲正是将这种力量和希望通过音乐的方式传递给我们。
人民万岁,这是一句激励人心的口号,也是一种对人民的赞美和祝福。
北风吹交响乐名曲欣赏
北风吹交响乐名曲欣赏北风吹交响乐是一种经典的音乐形式,它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悠扬的旋律而闻名于世。
北风吹交响乐的曲风源于古典音乐,它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悠扬的旋律而闻名于世。
北风吹交响乐的曲调清新脱俗,抒情优美,深受观众的喜爱。
其中最著名的曲目包括《北风吹》、《爱的礼赞》、《爱的祝福》、《爱的梦想》、《爱的温柔》等。
《北风吹》是一首抒情优美的曲子,它以清新的旋律和悠扬的旋律,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祝福。
《爱的礼赞》是一首抒情优美的曲子,它以清新的旋律和悠扬的旋律,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祝福。
《爱的祝福》是一首抒情优美的曲子,它以清新的旋律和悠扬的旋律,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祝福。
《爱的梦想》是一首抒情优美的曲子,它以清新的旋律和悠扬的旋律,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祝福。
《爱的温柔》是一首抒情优美的曲子,它以清新的旋律和悠扬的旋律,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祝福。
北风吹交响乐的曲调清新脱俗,抒情优美,深受观众的喜爱。
它不仅可以让人们放松心情,而且还可以激发人们的灵感,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
北风吹交响乐的曲调清新脱俗,抒情优美,深受观众的喜爱,它不仅可以让人们放松心情,而且还可以激发人们的灵感,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
北风吹交响乐的曲调清新脱俗,抒情优美,深受观众的喜爱。
它不仅可以让人们放松心情,而且还可以激发人们的灵感,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
北风吹交响乐的曲调清新脱俗,抒情优美,深受观众的喜爱,它不仅可以让人们放松心情,而且还可以激发人们的灵感,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
总之,北风吹交响乐是一种经典的音乐形式,它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悠扬的旋律而闻名于世。
它不仅可以让人们放松心情,而且还可以激发人们的灵感,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
因此,欣赏北风吹交响乐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让人们放松心情,感受到美好的音乐。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5篇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5篇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1)《命运交响曲》的开头,有四个悲壮的强音“登、登、登、登。
”像是命运的敲门声。
那时,感情悄悄地远离贝多芬,贝多芬孤独了,他只剩下音乐了。
命运似乎与贝多芬开玩笑,让他听不见。
这对贝多芬是多么重要啊!命运,你连一个完完整整的音乐,都不给他。
命运,你让他去当音乐家,却让他耳聋,你不是存心去糊弄他吗此刻,药物治疗似乎已经对贝多芬不起作用了。
我学了钢琴后,我最爱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耳疾后,创作的一首悲壮、凄凉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的开头,有四个悲壮的强音“登、登、登、登。
”像是命运的敲门声。
那时,感情悄悄地远离贝多芬,贝多芬孤独了,他只剩下音乐了。
命运似乎与贝多芬开玩笑,让他听不见。
这对贝多芬是多么重要啊!命运,你连一个完完整整的音乐,都不给他。
命运,你让他去当音乐家,却让他耳聋,你不是存心去糊弄他吗此刻,药物治疗似乎已经对贝多芬不起作用了。
第一乐章,在表现了命运的敲门声后,紧之后的那快速而有力的旋律,似乎表达了自我毫不畏惧的胆量。
第二乐章,旋律和节奏变得有些舒缓、平静了。
让人听起来很悦耳。
我想,应当是贝多芬去找发明家帮忙,造了四个助听器,贝多芬又听得见时,那种“柳岸花明又一村”、对憧憬的未来满怀信心的心境。
第三乐章的旋律,又让人不安、紧张起来。
那是因为,四个助听器对贝多芬已经没什么用了。
但贝多芬还是努力去辨别音符。
第四乐章的旋律,变得高昂了。
贝多芬,他又站起来了。
这位伟大的音乐巨人,又站起来了。
此刻,他能用心灵去感受音符了。
贝多芬的事迹,不仅仅震惊了音乐界,还震惊了全世界。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2)《命运交响曲》能够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
但那时的记忆已是很模糊了。
可是当论文布置下来是,首先想到的就是《命运交响曲》。
于是下载下命运,边听边写下了这赏析。
以下是我从个人的角度,也是业余的角度来赏析的听第一章节,开头就是那激昂的音乐喷薄而出,让人心灵为之一颤,就像那滚滚的历史巨轮的滚动,就像生命力被死神扼住喉咙一般!就像那二级的风暴袭来!难怪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赏析
• • •
•
• •
•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
• 海顿:18 世纪中后期,维也纳古典乐的兴起及一些天才作曲家的伟大创作, 使得交响乐这一艺术形式发展到了全面成熟的阶段。在这里我们首先提到的 就是奥地利作曲家海顿。他一生共创作了120多部交响乐。他在交响乐艺术 上的贡献是——完整而严谨的确立了交响乐的形式和规模,因此,他曾被人 们誉为“交响乐之父”。他的艺术成就直接影响到了他的两位后人——莫扎 特和贝多芬。而交响乐的形式、规模、内涵等等,都是在这后两位作曲家的 创作中得到真正的成熟和完善的。 莫扎特: 莫扎特一生创作了41部交响乐,他的交响乐较之海顿的交响乐不论是在形式 的完整、内涵的丰富和思 想的深刻等方面都有着大幅度的提高。他以其天才的神来之笔,为交响乐这 一独立的器乐形式,注入了一种全新的活力。他最后的三大交响曲——《降 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及《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 曲(朱庇特)》,则是他全部交响乐创作的顶峰。这三部交响曲集天才的音 乐性、丰富的思想性和新颖的创造性,成为古典交响乐创作中的光辉典范。
交响乐欣赏应该知道的内容
• 什么是交响曲?交响曲是一种具有奏鸣曲体裁特点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器乐套 曲。结构宏大、意蕴深广,善于概括社会生活和人类思想的丰富内涵。有着巨大的戏 剧性的感人能力。 1740年奥地利作曲家蒙恩(1717--1750),第一次在慢板乐章和快板乐章之间,加进 了小步舞曲(注:法国一种三拍子的舞曲)乐章(第三乐章),这种四个乐章的套曲 形式,渐渐演变成了古典交响曲的固定形式。当然,有时候也加上引子和尾声。 四个乐章是这样布局的:交响曲常见结构: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也有多于或少于四 个乐章的。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有三部分:一是呈示部,通常以主题与副部主题的对比 为主要特点,成为音乐发展的基础,两个主题不在一个调性上,他们之间常以连接部 进行过渡。二是展开部。通过转调、模进、分裂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呈示部各主题 中具有特征的因素,其间也有时出现比较稳定的插部。三是再现部,基本上是呈现部 的复现,但副部主题仍回到主调。呈示部前面可加引子,再现部后面往往殿以尾声。 第二乐章—慢板或稍慢,以抒情性见长。可用节略奏鸣曲式(往往省去展开部),三 段式、复三段式或回旋曲式。通常是第一乐章的下属调或关系大调。 第三乐章—快板或稍快,在主调上,用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的形式(副三段),常具有 鲜明的舞蹈性。 第四乐章—终曲,快板或急板,在主调上,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变奏曲式,常表 现斗争的胜利和节日的狂欢形象等。 C:\Users\user\Desktop\惊愕(选自G大的各个时期发展简介
音乐鉴赏: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音乐鉴赏: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1. 引言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第九交响曲(Symphony No.9)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被视为经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交响乐之一。
本文将以音乐鉴赏为主题,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并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2. 贝多芬简介在开始探索第九交响曲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作曲家。
贝多芬是出生于18世纪末的德国作曲家,他对音乐发展和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音乐风格充满激情和情感,与时代其他作曲家形成鲜明对比。
3. 第九交响曲概述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所创作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他唯一一部加入合唱团和声独唱部分的作品。
该作品由四个乐章组成:3.1 第一乐章:开场宏伟第一乐章以宏伟的开场奏鸣曲形式展开,通过悠扬的旋律和庄严的气氛引领听众进入贝多芬的音乐世界。
3.2 第二乐章:优美舒缓第二乐章是一个柔和而优美的间奏曲。
它通过轻盈的音符和温暖的旋律,为听众提供了舒适而愉悦的体验。
3.3 第三乐章:激情四溢第三乐章是全曲最具活力和激情的部分。
贝多芬采用了快速而有力的节奏,使整个乐章充满紧张感和动力。
3.4 第四乐章:命运交响第四乐章是这部交响曲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其中融入了合唱团和声独唱。
最著名的部分是“欢乐颂”(Ode to Joy),表达出对人类团结、友爱和希望的向往。
4. 音乐鉴赏指南在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时,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体验这部作品:4.1 注意乐曲结构贝多芬的音乐结构通常非常复杂,通过对交响曲的结构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整个作品的逻辑和发展。
4.2 留意动态变化贝多芬经常运用动态变化来表达情感,包括音量的增减、速度的改变和强烈的对比等。
留意这些细节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想要传达的情感。
4.3 聆听合唱团与声独唱部分第四乐章是这部交响曲的高潮所在,合唱团与声独唱将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体验。
聆听他们表达出欣喜和希望的歌声,将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贝多芬对人类友爱精神的表达。
交响音乐赏析课件PPT(最全)
气势恢弘、旋律华美,情绪统一,充满了 动态与活力的空间。
代表人物
维瓦尔第、巴赫、亨得尔
巴洛克时期交响乐
维瓦尔第(意大利,1678-1741)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之春 创作于1726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乐章,每乐章前配有一首十四行诗,配
合音乐描写该季节美丽的自然景色。 第一乐章《春》:音乐洋溢着热情、欢快的情绪和清新、明朗的色彩。
五、中国的交响乐
鸦片战争之后,在“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中,西洋交响音乐传入中国,在 萧友梅、黄自、冼星海、江文也、马思聪、丁善德、何占豪、陈刚等音乐家 近几十年的努力下,中国交响音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交响乐(音乐)的要素
① 旋律 ② 节奏 ③ 速度 ④ 和声
④ 音色 ⑤ 调式与调性 ⑥ 织体 ⑦ 曲式
三、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初——19世纪末
浪漫主义从创作理念、题材内容、形式手段、乐队编制等方面将古典主义作了进一 步发展,交响音乐中表现出民族化、多元化的艺术特征,成为交响乐史中一朵绚丽 的奇葩。
交响音乐的主要发展阶段
四、现代的交响乐:20世纪
交响乐依然是音乐中的重要体裁。不少杰出的作曲家都致力于交响乐的创作 并进行各种探索与革新。出现了各种现代音乐流派,如:印象派、表现主义、 新古典主义等。
贝多芬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02年以前的早期创作,受海顿、 莫扎特影响很大,逐渐显露出强调自我的个 性特征。
第二阶段:1803至1812年的成熟时期,也可 以说是他创作的英雄时代。作品中充满了对 人的力量、权利、理性的肯定以及不屈不挠 的斗争精神。
第三阶段:1813年以后的晚期创作,努力追 求超越自我,怀揣全人类和平、安宁、幸福 的崇高理想,作“神之遨游”,尤其是第九 交响曲的诞生达到了创作顶峰。
古典妙韵:赏析十五首经典交响乐作品
古典妙韵:赏析十五首经典交响乐作品交响乐(Symphony)又称交响曲。
人们常把它比喻为“音乐王国的神圣殿堂”。
历经了几百年的交响乐仍能在现今百花齐放的音乐世界中熠熠生辉,是因为交响乐有极为深厚的内涵以及作者注入其中的精神思想,甚至可以说交响乐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我们在听交响乐时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甚至能走进作者的时代,与作者共鸣。
今天,“影音新生活”就与大家一起欣赏十五首经典的交响音乐作品,走进交响的世界,走进音乐的世界。
《G大调第94交响曲》作曲家:海顿《G大调第94交响曲》(惊愕)作于1791年。
作品之所以命名为“惊愕”,得名于作品的第二乐章。
据说海顿写此曲的目的是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妇人们,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
实际演出中,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贵妇人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这部交响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以“惊愕”的标题。
这部交响曲是海顿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与海顿的其他几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民间歌舞气息和明快欢乐的情绪。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ymphony No. 94 in G Major Concertgebouw Orchestra;Eduard van Beinum;Various Artists - Classical Chillout Vol. 4: Haydn, Mozart, Schubert, Tchaikovsky, Verdi, Bach, Beethoven, Brahms, Chopin, Handel Symphony No. 94 in G Major Concertgebouw Orchestra;Eduard van Beinum;Various Artists - Classical Chillout Vol. 4: Haydn, Mozart, Schubert, Tchaikovsky, Verdi, Bach, Beethoven, Brahms, Chopin, Handel《g小调第40交响曲》作曲家:莫扎特这是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响曲之一,是他的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中国十首经典交响乐欣赏曲目
中国十首经典交响乐欣赏曲目
1. 《黄河大合唱》- 动态合唱与交响乐的结合,展示了中国民
族精神和壮美的音乐形式。
2. 《茉莉花》- 简洁、优雅的旋律呈现了中国优雅的美学观念。
3. 《卡门序曲》- 布列顿清晰明快的旋律与激烈的节奏,展现
了西方音乐的热情和激情。
4. 《平湖秋月》- 描绘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宁静与寂静,是一首
令人平静的作品。
5. 《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的杰作,以全球共同的音乐语言表
达了人类对自由和和平的追求。
6. 《梁祝》- 古典名著《梁祝》的音乐化呈现,将爱情和悲剧
的元素融入到音乐中。
7. 《群山四季》- 展示了中国大自然的壮丽和美景,以及对大
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8. 《塔斯特卡舞曲》- 以匈牙利舞曲为基础,展现了东欧和中
国音乐的融合与对话。
9. 《寻梦环游记》- 迪士尼电影《寻梦环游记》的原声配乐,
结合了墨西哥传统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元素。
10. 《英国式圆舞曲》- 以英国礼仪舞曲为基础,在音乐中折
射出英国社会的浓重风情和优雅。
交响乐欣赏的基本方法
交响乐欣赏的基本方法
欣赏交响乐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识,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方法:
1. 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结构:交响乐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包括快速的序曲、慢板、三段式的舞曲和快速的终曲。
了解这些基本结构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发展和演变。
2. 练习聆听:尝试用专注的态度聆听音乐,专注于旋律、和声和节奏等元素,尝试从中感受音乐家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图。
3. 注意乐团的演奏技巧:关注乐器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技巧和技巧,例如弓弦演奏者的弓法和管弦乐器演奏者的吹奏技巧。
4. 了解作曲家和作品的历史:了解作曲家和他们的作品的背景和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他们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图。
5. 参加音乐会或观看演出:亲自到现场参加音乐会或观看演出可以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感受乐团现场演奏的气氛和感受音乐家的表演。
6. 尝试聆听不同版本:同一首交响乐由不同的指挥家或乐团演奏可能会有不同的版本,尝试聆听不同版本可以比较不同演绎风格的特色和优劣。
7. 注意细节:注意音乐的细节,例如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乐器的运用和配合,这些细节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音乐。
8. 持续学习和练习:欣赏交响乐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练习,尝试了解作曲家、作品和演奏者的技巧和技能,并持续地培养自己的音乐感和审美能力。
总之,欣赏交响乐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识,但并不需要成为音乐专家。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您将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交响乐。
法国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大海》赏析
法国印象派⾳乐家德彪西《⼤海》赏析法国印象派⾳乐家德彪西《⼤海》赏析⼀直对⼤海怀有敬重之情(也是我喜欢把⾃⼰的QQ昵称叫做“⼤海”的原因之⼀)。
但从来没有真正近距离欣赏过真正的⼤海,尽管早就有到海滨旅游⼀次的打算,但由于种种原因⼀直未能成⾏。
这次北京之⾏,有幸在国家⼤剧院欣赏了法国印象派⼤师德彪西的交响乐《⼤海》,留下了深刻印象。
坐在⾳乐厅内,随着乐曲的展开,我闭上双眼,倾听着《⼤海》的声⾳,仿佛见到了真正的⼤海,看到了惊涛拍岸、浪花飞溅的⼤海景象……德彪西终⽣对⼤海怀有圣洁的虔敬之情。
他在⽇记和致友⼈的书信中,常写下⾃⼰对⼤海的崇拜与赞美。
将⾃然界的⼤海引⼊⾳乐之中,在德彪西的作品中屡见不鲜。
其交响乐《⼤海》就是最具代表意义的⼀部,本曲为德彪西最⼤的⼀部交响⾳乐作品,这是德彪西多年来对神圣⼤海深挚情感的凝聚,也是作曲家从对⼤⾃然中汲取灵感的艺术结晶。
在交响⾳乐世界,许多作曲家都为⼤海绘出了不朽的⾳乐肖像,那逼真的细摹,细微到了海的每⼀道波纹和每⼀个⾊调。
但,德彪西的素描却有不同。
与其说素描描绘了⼤海本⾝,不如说是表达了⼈们置⾝于⼤⾃然奇观中的⼀种感触与印象。
它不仅表现了"⼤海"的景⾊及其富有动态的性格,并通过整个乐队的不同⾳区,极为强烈地表现出"⼤海"中各种画⾯的⾊彩。
乐曲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以完整的"海"的印象和对海的幻想。
新颖的和声、短⼩的旋律、丰富的⾳⾊、⾃由的发展,这些印象派的⼿法,都⽣动地刻画出了⼀幅幅⼤海的⽣动画⾯。
这部交响⾳乐,将作曲家⾃⾝感触与⼤⾃然本⾝融为⼀体。
尽管《⼤海》不曾脱离德彪西作为印象派⾳乐家的朦胧笔调,也与传统交响⾳乐的形式、风格、技法通异;但是,同他的《牧神午后》、《夜曲》的梦幻般光⾊相⽐,《⼤海》已更趋向于对⼤⾃然作真实的描写了。
这幅⾳画,构思⼤胆新奇,主题更穿全曲⽽富有典型意义,管弦⾊彩更为鲜明精致,织体线条更加繁复缤密,它标志德彪西的交响⾳乐创作已发展到⼀个新的阶段。
田园交响乐的审美赏析
田园交响乐的审美赏析《第六交响曲》是贝多芬唯一的标题音乐,贝多芬将其命名为《田园》,且在其后注明了“卓并非是印花,重要的是情感表现”。
这首交响曲是一部非常具有哲理性和美感的伟大作品。
这部作品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恩格斯称赞这是最杰出的音乐作品。
因为这首交响乐结合美学与音乐,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各个角度都能体会这首交响乐中的美。
从美学角度来欣赏《田园》,就要跳出其中的技法问题,从更深层次理解音乐本质,去理解《田园》中的艺术美学规律。
创作背景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海利根施塔特,也是1802年贝多芬在这里写下了遗嘱几乎自杀的地方。
这部作品传达的除了对乡村生活美好的描述,还有贝多芬对其人生进一步的思考。
《田园》交响乐模糊了视觉与听觉的界限,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可以使人由乐生情,又以情入境。
我们可以通过这首乐曲爱闹钟联想出把整个田园风光。
这种对田园风光的表现并非是用音符来描述某个具象的存在,而是将听众带入到无以名之的田园风光感觉中。
让我们爱上大自然,沉浸与自然,并激发我们对自然的思考,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在东方的思想价值体系中,人与自然往往是人企图融入自然的逍遥倾向;在西方,自然则是一位独立自主的上帝一般的角色,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常常有人与自然对话与争辩的关系。
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赏析这首《田园》,是基于对贝多芬全部作品的纵观。
贝多芬的感情强烈,心灵冲突却并不十分明显,这刚好是乐以忘忧的一种心情,也是此首表达的主要情感。
贝多芬将第一章注释为“初读田园景色的愉快心情”,从容不迫的开始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带领听众仿佛置身于一片广阔的平原中,远处是天与地交界的地平线,这种感觉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苍茫感。
此时天空悠然飞着的鸟群划出了美丽的弧线,听众转换到林间行走,在静谧中感受大自然的轻抚与美好。
而这种美好,是第二主题开始一直出现的,也是我理解的关于人与自然的美好。
贝多芬在第一章中寄托了对生命美好的渴望以及对完美生活和幸福的追求。
交响曲彼得和狼的赏析
交响曲彼得和狼的赏析《交响曲彼得和狼》是俄罗斯作曲家谢尔盖·普罗柯菲耶夫创作的一部儿童音乐故事,于1936年首次亮相。
这部作品以交响乐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彼得和他与动物们的冒险故事。
这部作品不仅在音乐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成为了儿童音乐教育的经典之作。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彼得的男孩,他生活在俄罗斯的乡村。
一天,彼得出门玩耍,遇到了一只狼。
在与狼的搏斗中,彼得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战胜了狼。
整个故事充满了冒险和惊险的情节,而普罗柯菲耶夫的音乐则为故事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在交响乐曲中,每个角色都用不同的乐器来代表。
比如,彼得用弦乐器来表现,狼用低音管来表现,鸭子用长笛来表现。
这样的处理使得每个角色都有了独特的音乐形象,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
而且,普罗柯菲耶夫还在交响乐曲中加入了一些音效,比如模仿鸟叫声的长笛声,模仿狼的嚎叫声的低音管声等等。
这些音效的加入使得整个交响乐曲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
除了音乐本身,交响乐曲还有一个朗诵部分。
在演出时,通常会有一个讲述者来为观众讲述故事情节,使得观众更容易理解整个故事。
这样的设计使得交响乐曲更加适合儿童欣赏,也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在故事的结尾,彼得最终战胜了狼,取得了胜利。
整个交响乐曲也以欢快的音乐结束,给人以胜利的喜悦之感。
这样的结尾不仅让人感到满足,也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这也是普罗柯菲耶夫想要传达给儿童的一种正能量,即勇敢、智慧和团结的力量是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的。
《交响曲彼得和狼》不仅在音乐界获得了成功,也成为了儿童音乐教育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故事的魅力,也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且,这部作品也成为了许多音乐教育课程的教材,被广泛应用于儿童音乐教育中。
总的来说,交响曲《彼得和狼》是一部充满魅力的儿童音乐故事。
它不仅音乐精彩,故事情节也生动有趣。
交响曲演奏《贝加尔湖畔》赏析
交响曲演奏《贝加尔湖畔》赏析摘要:一、引言二、交响曲《贝加尔湖畔》的创作背景三、曲目的音乐风格与特点四、交响曲的演奏技巧与表现力五、曲目中的亮点与精彩瞬间六、交响曲整体的欣赏价值七、结论正文:交响曲《贝加尔湖畔》是一部极具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刻的内涵使得它成为了交响乐领域的佳作。
这首交响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其钢创作,以俄罗斯民间音乐为灵感,描绘了贝加尔湖畔美丽的风光,展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交响曲《贝加尔湖畔》的音乐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俄罗斯民间音乐元素和现代交响乐技巧。
作品以宽广的音域、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为特点,呈现出一种宏大的气魄。
在曲目中,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了民间音乐的特性音程和节奏,使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
同时,现代交响乐的技巧使得曲目在表现力上更为丰富,为听众呈现出贝加尔湖畔的美丽景色。
在交响曲的演奏过程中,乐团与指挥家需要高度默契的配合。
演奏者要对作品的内涵有深刻理解,把握住曲目中的重点与难点。
例如,在表现贝加尔湖畔的宁静时,演奏者需注意控制音量,以弱音色展现作品的细腻之处;而在描绘大自然壮丽景色时,则要充分发挥交响乐的气势,展现作品的磅礴大气。
交响曲《贝加尔湖畔》中的亮点与精彩瞬间层出不穷。
从柔和的钢琴伴奏开始,到激昂的小提琴独奏,再到整个乐团的合奏,作品以丰富的音乐语言展现了贝加尔湖畔的四季变化。
在这部作品中,听众可以感受到冬日雪景的纯净,夏日阳光的明媚,以及湖畔美景带给人们的宁静与愉悦。
总的来说,交响曲《贝加尔湖畔》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的音乐作品。
它将俄罗斯民间音乐与现代交响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贝加尔湖畔美丽的自然风光。
通过欣赏这部作品,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更能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onclusion,交响曲《贝加尔湖畔》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丰富的表现力和高度的艺术价值,成为了我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响乐(SYMPHONY)和交响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交响乐是由多件乐器所演奏的具有交响性的音乐,而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的管弦乐套曲。
交响乐(SYMPHONY)又称交响曲,名称源于古希腊,是当时“和音”和“和谐”两个词的总称。
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奏曲(奏鸣—交响套曲)。
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
但其范畴也时常扩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交响乐队演奏的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进行曲、变奏曲和舞曲等。
此外,交响音乐还包括标题管弦乐曲。
序曲最基本的格式为“快板-慢板-快板(舞曲风格)”的三段体式。
交响乐队是音乐王国里的器乐大家族,一般来说它分为五个器乐组: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
乐队的编制交响乐队是音乐王国里的器乐大家族,一般来说它分为五个器乐组: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
下面分组介绍各种乐器(它们都是从高音到低音的乐器):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
木管组: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大管。
铜管组:小号、圆号、长号、低音号。
打击乐组:定音鼓、锣、镲、铃鼓、三角铁等。
色彩乐器组:钢琴、竖琴、木琴、铝板钟琴等。
对于一些特殊曲目,还会加入其它的一些乐器,像唢呐,喇叭,二胡等民族乐器由于交响乐队采用了这么多的乐器编制,所以它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力。
交响乐队根据作品风格的需要,它又分为编制上的不同。
如单管编制、双管编制、三管编制、四管编制等等。
实践证明,一个铜管(以小号为例)的音量相当于17把小提琴,12把中提琴,8把大提琴,或者6把低音提琴(倍大提琴)。
故每增加一个铜管,乐队的弦乐人数至少已经增加了43人.交响音乐形成于18世纪中叶的欧洲。
在此之前的17一18世纪中叶是欧洲音乐史上的高峰之一-一巴洛克音乐时期。
按照西方音乐史分期,欧洲交响音乐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历史阶段。
音乐的巴洛克时期通常认为大致是从1600年至1750年,即从蒙特威尔地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意思是形态不够圆或不完美的珍珠,而且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来才逐渐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
巴洛克音乐有如下一些特色:它的节奏强烈、活跃,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跳跃且持续不断;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作曲家普遍强调作品的情感起伏,以至于音乐的速度、力度变化在当时相当被看重;曲目的调性也从文艺复兴时期单一而保守的教会调式发展为采用大小调形式。
同时西洋管弦乐器也在巴洛克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小提琴的出现、拨弦古钢琴的成形都为巴洛克音乐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力;其他乐器的发展也使得某些特定风格的巴洛克音乐其配器得以朝着多元化、大规模的方向发展。
不过诸如管风琴、羽管健琴、维奥尔琴这类颇具历史的古乐器依然被广泛使用。
在音乐表现形式方面,巴洛克时期要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体裁丰富的多。
皇室以及贵族对音乐的需求,促使许多巴洛克音乐家开拓出很多新的音乐表现形式,歌剧的兴起(并不是起源,歌剧的起源要追述到更久之前)便是最为突出的一点。
虽然巴洛克时期的歌剧曾被一些专家批评为“矫揉造作”,但却是此后歌剧发展的一个基础。
声乐领域的其他表现形式还有神剧、经文歌、清唱剧、受难曲和弥撒曲等,这些都是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
由此可见在巴洛克时期,宗教音乐在西洋音乐中依然占有很大的分量。
巴洛克时期的器乐曲发展很迅速,出现了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管弦乐组曲、各种舞曲、前奏曲、幻想曲、托卡塔、赋格和奏鸣曲等诸多表现形式。
其中很大一部分通过发展、演变,从而成为了后来更为成熟的形式。
亨德尔代表作《哈利路亚》, 清唱剧大都借用圣经的题材,如《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耶弗他》、《扫罗》、《约书亚》、《所罗门》和《以斯帖》等,他的清唱剧以合唱为中心,在宗教的外衣底下描绘出人民的贫困与苦难、他们同奴役者的斗争和从压迫下解放出来的英雄形象;在他的清唱剧中,人民群众是主角,人民的形象充满着史诗的宏伟和戏剧性的力量,反映了他那个时代英国人民的民主愿望、真正利益和爱国主义精神巴赫,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代表作《b小调弥撒》和《马太受难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和体现他高深作曲造诣的《赋格的艺术》等。
古典主义交响乐以海顿(奥,1732一1809)、莫扎特(奥,1756一1791)、贝多芬(德,1770一1827)三位音乐大师为代表,以当时西欧文化名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为中心,故有时也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其时间跨度一般以海顿在维也纳开始他音乐生涯的1755年为始,而以贝多芬辞世的1827年为下限。
古典主义交响乐是在以往欧洲音乐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审美要求,在更高的阶段上追求情感与理性的平稳,严谨完美的形式与深刻思想内容的结合,放眼于追求客观的美,注意音乐形式的严谨平衡,音乐风格的庄重和谐。
古典主义交响乐的特点在巴洛克音乐的顶峰期中已经孕育,只是到海顿,才最终确立了交响曲四个乐章的结构形式,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后来交响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古典主义萌发阶段格鲁克克里斯托福·威利巴尔德·旺·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1714—1781),德国著名歌剧改革家,作曲家。
代表作品:《阿尔西斯特》(歌剧)。
戈塞克弗兰克斯·约瑟夫·戈塞克(Francois Joseph Gossec,1734—1829),法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
代表作品:《第一交响乐》。
二、维也纳古典主义学派海顿弗朗兹·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代表作品:《伦敦交响乐》(共12部);《第94(惊愕)交响曲》。
莫扎特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品:《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朱庇特)交响曲》;《费加罗的婚礼》(歌剧);《唐璜》(歌剧);《后宫诱逃》(歌剧);《魔笛》(歌剧);《G小调弦乐小夜曲》。
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
代表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八(悲怆)钢琴奏鸣曲》;《第十四(月光)钢琴奏鸣曲》;《第二十一(黎明)钢琴奏鸣曲》;《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二十六(告别)钢琴奏鸣曲》;《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哀格蒙特序曲》。
古典主义时期三巨臣及其经典作品介绍一、海顿弗朗兹·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是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
自幼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
1761年在埃斯特哈齐公爵家里当乐长,工作极繁重,地位却很低下。
后两次去伦敦旅行,写了十二部《伦敦交响乐》,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从此名震全欧。
他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
他把交响乐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音乐旋律丰富,经常流露出纯朴开朗的乡间气息。
在四重奏创作中,常用“说话的原则”,即把各部的主题彼此象交谈般地呼应,既有清晰的旋律,又有复调的美。
此外,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
海顿还是现德国国歌的作者《第94(惊愕)交响曲》:本曲作于1791年,初演于1792年。
“惊愕”,是得名于作品的第二乐章。
目的是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妇人们,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
实际演出中,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贵妇人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这部交响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以“惊愕”的标题。
这部交响曲是海顿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与海顿的其他几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民间歌舞气息和明快欢乐的情绪。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G大调,序奏为如歌的慢板,3/4拍子。
奏鸣曲式。
乐章始终以第一主题贯穿整体,其清澈的动机连接与围绕同一主题发展的结构,可以说是成熟时期海顿的代表性作曲手法。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4拍子。
即著名的“惊愕”的乐章。
平缓的旋律之后突然出现一个乐队的强音,之后又进入平缓的旋律。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甚快板,G大调,3/4拍子。
曲调诙谐,音乐富有活力。
第四节章,终曲,急板,G大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
主题具有鲜明的歌谣风味,略带有感伤的情调二、莫扎特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是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
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了成功,被誉为“神童”。
1773年任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而愤然辞职,来到了维也纳,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
莫扎特的全部作品中洋溢着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并迸发出在巨大社会压力下的明快、乐观情绪。
他广泛采用各种乐曲形式,成功的把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的传统音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形式,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其创作手法新颖,旋律纯朴优美,织体干净细致,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发挥了复调音乐的积极作用,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共创作了七十五部作品,留下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后宫诱逃》、《魔笛》等著名歌剧,使歌剧成为具有市民特点的新体裁。
并作有大量交响曲、协奏曲、钢琴曲和室内乐重奏。
《C大调第四十一(朱庇特)交响曲》:莫扎特作于1788年。
该曲以“朱庇特交响曲”而著称(据说是钢琴家坷拉玛所起)。
朱庇特是古罗马神话里最高的造物之神,正是因为这部交响曲具有雄伟的史诗性与非凡的创造力,才被冠此美名。
第一乐章是没有引子的快板奏鸣曲式,它的主部主题与十多年后出现的贝多芬《第一交响曲》非常相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