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关于灵谷寺导游词大全-精品
灵谷寺导游词

灵谷寺 A注:内容要点按视频播放顺序排列,总时长为11分30秒。
(一)灵谷寺导游词A【景点概况】1分钟1、灵谷寺的历史沿革2、御赐“天下第一禅林”3、“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的由来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就来到了灵谷寺,灵谷寺的原址位于现在的明孝陵所在地。
它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五年(515年),梁武帝女儿永定公主为高僧宝志建五层琉璃珠宝塔,称“志公塔”,其后不久改为开善寺。
南朝时期叫“开善道场”,唐代称为“宝公院”,明初称为蒋山寺。
朱元璋为建明孝陵,降旨迁寺。
建成后,朱元璋亲自赐名为“灵谷禅寺”,书写“天下第一禅林”匾额悬于寺门。
当时寺僧千余名,占地500余亩,可谓盛极一时。
灵谷寺建成后,遭到了数次较大的破坏。
1928年,当时的灵谷寺已变得面目全非。
北伐胜利后为纪念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寺旧址建阵亡将士公墓。
新中国成立后,改名灵谷公园。
【万工池、文武方门、大仁大义坊】2分钟1、万工池名称及其由来现在,我们来到了灵谷寺的入口。
前方一泓月牙池,叫放生池。
初建时,朱元璋曾前来巡视,他觉得这块地方太空旷,缺少景致,便派了万名军工挖成这座水池,挖出的土堆在池南,成为一座小丘,故又名万工池。
2、文武方门的建筑特点、门匾及题者、门前石狮的由来万工池北侧是灵谷寺的山门,也就是灵谷公园的大门,叫文武方门。
因为外墙为红色,所以又称红山门。
它的原址是灵谷寺的金刚殿,30年代建公墓时改建。
红山门为仿古建筑,顶覆绿色琉璃瓦,蓝色的瓦当都是特制的,饰有国民党党徽图案。
下辟三个拱门,至今保持着30年代原貌。
门额原是蒋介石手书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现改为了“灵谷胜境”四字,由现代书法家钱松喦先生书写。
门外一对石狮,是北平军分会赠送的,原是肃顺墓遗物。
3、大仁大义坊的建筑特点、正面和背面的匾额、貔貅的作用和来历步入山门,走过青石甬道,42级石阶之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阵亡将士牌坊。
牌坊由钢筋混凝土构筑,顶覆绿琉璃瓦,瓦当都是国民党党徽图案。
2020年精选的灵谷寺旅游点导游词

2020年精选的灵谷寺旅游点导游词南京是一座地理位置优越,地形独特的城市,这也是一座历史名城,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灵谷寺导游词,仅供参考。
灵谷寺导游词(一)各位游客:灵谷寺,这是一个由寺庙建筑、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和灵谷公园组成的风景名胜区。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还是笼统地称它为灵谷寺。
我们的车正在行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车窗两侧,沿途玉兰挺立,林木茂密,曲径通幽,我们仿佛置身于仙灵境地。
我先来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创建历史。
灵谷寺地处紫金山东南麓,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紫金山早在六朝时就已是佛教圣地,梁武帝时,其周围大小寺院已达70多所。
到了明代,然后这些寺院历经沧桑,大部分被毁,只有南麓独龙岗一带的蒋山寺、定林寺、宋熙寺等少数几座保存完好。
灵谷寺前身就是处于独龙岗的开善寺,南朝天监十三年(514年)梁武帝为埋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
唐代改称宝公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为蒋山寺。
朱元津为建明孝陵,命人选中独龙岗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就下令将这一带包括蒋山寺在内的所有寺院都迁往紫金山东麓,合为一寺。
因为灵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所以命名为“灵各专”。
灵谷寺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林立,佛塔矗立,从山门到大殿,长2.5公里,占地约500亩,僧人l千。
难怪朱元津将它看成杰作,并御笔题额“第一禅林”。
可惜后来因遭兵火劫难,只有无梁殿得以幸存。
到清同治年间重修灵谷寺,规模已远不如当年,然而红墙黄瓦、松翠林茂、鸟语花香、环境幽静,仍不失“灵谷深秋”的佳景。
【红山门—阵亡将士牌坊—无果殿—阵亡将士纪念碑】各位游客:我们已来到了灵谷寺的山门前,山门是寺庙大门的通称。
这山门也就是灵谷公园的大门。
各位请看:这座仿古建筑的山门是30年代重建的,其形式为三拱门,绿色琉璃瓦檐顶,外墙为红色,所以也叫红山门。
门额上有“灵谷胜境”四字,是现代书法家钱松岳先生的手笔。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

灵谷寺各位游客,现在我们便来到了灵谷寺,灵谷寺的原址位于现在的明孝陵所在地。
它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五年(515年),梁武帝女儿永定公主在高僧宝志和尚圆寂后,在墓前建造了五层琉璃宝塔,称“志公塔”。
此后不久,就改为开善寺。
南朝时期叫“开善道场”,唐代称为“宝公院”,明初称为蒋山寺。
1381年,朱元璋为建明孝陵,降旨迁寺,并亲自赐名“灵谷禅寺”,书写“天下第一禅林”匾额悬于寺门。
当时寺僧千余人,占地500余亩,可谓盛极一时。
灵谷寺建成之后,遭到了数次较大的破坏。
1928年,当时的灵谷寺早已变得面目全非。
北伐胜利后为纪念牺牲的战士,选定灵谷寺旧址建阵亡将士公墓。
新中国成立之后,改为灵谷公园。
现在,我们来到了灵谷寺的入口。
前方有一面积数亩的水池,叫放生池。
初建时,朱元璋曾前来巡视,他觉得这地方太空旷,缺少景致,于是派了万名军工挖成了这座水池,所以又名万工池。
万工池北侧便是灵谷寺的山门,山门是寺庙大门的通称。
这山门也就是灵谷公园的大门,叫文武方门。
各位请看:这座仿古建筑的山门是30年代重建的,其形式为三拱门,绿色琉璃瓦庑殿顶,外墙为红色,所以也叫红山门。
门额上原是蒋介石手书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现改成了“灵谷胜境”四字,是现代书法家钱松咢先生的手笔。
门外的一对石狮,是建造阵亡将士公墓的北平军分会赠送的,原是肃顺墓遗物。
进入红山门,我们走上了一条青石铺就的两道。
而道的尽头,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阵亡将士牌坊。
牌坊由钢筋水泥构筑,顶覆绿色琉璃瓦。
牌坊前中门门额上横刻“大仁大义”四字,北面刻“救国救民”四字,都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题写的。
匾额两边刻有梅花图案,嵌有瓷制国民党党徽图案,瓦当上同样有国民党党徽图案。
牌坊前有一对汉白玉雕刻的石兽,名叫貔貅。
貔貅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异常凶猛,每至阵前,一往无前,所向披靡,此物放在这里象征阵亡将士的忠勇威武,是陆军第十七军所赠。
各位游客,前方这座巍峨的殿宇就是闻名中外的无梁殿。
2019年精选灵古寺导游词五篇

2019年精选灵古寺导游词五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灵谷寺导游词,欢迎阅读!各位游客:灵古寺导游词(一)灵谷寺,这是一个由寺庙建筑、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和灵谷公园组成的风景名胜区。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还是笼统地称它为灵谷寺。
我们的车正在行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车窗两侧,沿途玉兰挺立,林木茂密,曲径通幽,我们仿佛置身于仙灵境地。
我先来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创建历史。
灵谷寺地处紫金山东南麓,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紫金山早在六朝时就已是佛教圣地,梁武帝时,其周围大小寺院已达70多所。
到了明代,然后这些寺院历经沧桑,大部分被毁,只有南麓独龙岗一带的蒋山寺、定林寺、宋熙寺等少数几座保存完好。
灵谷寺前身就是处于独龙岗的开善寺,南朝天监十三年(514 年)梁武帝为埋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
唐代改称宝公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为蒋山寺。
朱元津为建明孝陵,命人选中独龙岗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就下令将这一带包括蒋山寺在内的所有寺院都迁往紫金山东麓,合为一寺。
因为灵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所以命名为“灵各专”。
灵谷寺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林立,佛塔矗立,从山门到大殿,长2.5公里,占地约500亩,僧人l 千。
难怪朱元津将它看成杰作,并御笔题额“第一禅林”。
可惜后来因遭兵火劫难,只有无梁殿得以幸存。
到清同治年间重修灵谷寺,规模已远不如当年,然而红墙黄瓦、松翠林茂、鸟语花香、环境幽静,仍不失“灵谷深秋”的佳景。
灵古寺导游词(二)景区的东侧是今天的灵谷寺寺庙所在地,我们看到庙前有建有大照壁,照壁上书“普济圣师应化真身道场”,普济圣师是以后的皇帝赐给宝志大师的封号表明了灵谷寺与宝志的源脉关系。
庙门横额上是于右任所书“灵谷寺”三个字。
进了山门,里面有大雄宝殿,大遍觉堂等建筑。
灵谷寺导游词2篇

灵谷寺导游词2篇各位游客:灵谷寺,这是一个由寺庙建筑、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和灵谷公园组成的风景名胜区。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还是笼统地称它为灵谷寺。
我们的车正在行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车窗两侧,沿途玉兰挺立,林木茂密,曲径通幽,我们仿佛置身于仙灵境地。
我先来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创建历史。
灵谷寺地处紫金山东南麓,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紫金山早在六朝时就已是佛教圣地,梁武帝时,其周围大小寺院已达70多所。
到了明代,这些寺院历经沧桑,大部分被毁,只有南麓独龙岗一带的蒋山寺、定林寺、宋熙寺等少数几座保存完好。
灵谷寺前身就是处于独龙岗的开善寺,南朝天监十三年(514 年)梁武帝为埋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
唐代改称宝公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为蒋山寺。
朱元津为建明孝陵,命人选中独龙岗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就下令将这一带包括蒋山寺在内的所有寺院都迁往紫金山东麓,合为一寺。
因为灵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所以命名为灵各专。
灵谷寺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林立,佛塔矗立,从山门到大殿,长公里,占地约500亩,僧人l千。
难怪朱元津将它看成杰作,并御笔题额第一禅林。
可惜后来因遭兵火劫难,只有无梁殿得以幸存。
到清同治年间重修灵谷寺,规模已远不如当年,然而红墙黄瓦、松翠林茂、鸟语花香、环境幽静,仍不失灵谷深秋的佳景。
【红山门阵亡将士牌坊无果殿阵亡将士纪念碑】各位游客:我们已来到了灵谷寺的山门前,山门是寺庙大门的通称。
这山门也就是灵谷公园的大门。
各位请看:这座仿古建筑的山门是30年代重建的,其形式为三拱门,绿色琉璃瓦檐顶,外墙为红色,所以也叫红山门。
门额上有灵谷胜境四,是现代书法家钱松岳先生的手笔。
门外的一对石狮,是建造阵亡将士公墓的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进入红山门,我们走上了一条青石铺就的两道。
而道的尽头,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阵亡将士牌坊。
牌坊的台基长米,宽米,高10米,共五间,全部用钢筋水泥构筑,座基外镶花岗岩,绿色琉璃瓦覆顶。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

灵谷寺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游览的是灵谷寺。
灵谷寺风景区是南京东郊三大风景区之一,它位于紫金山的东边。
灵谷寺原坐落在紫金山的第三峰天堡山的独龙阜,即现在明孝陵的所在地。
南朝梁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12月宝志和尚圆寂并葬于此。
梁武帝为宝志修建了一座开善精舍,唐代改名宝公院,南唐改称为开善道场,明初改名蒋山寺,明代朱元璋为修建他的陵墓,将该寺迁移于此,并赐名灵谷禅寺。
他当时亲笔书写了“天下第一禅林”的匾额,悬于寺门之上,景况盛极一时。
明初的灵谷寺占地500亩,僧侣1000多人,下辖栖霞寺、定林寺等12座佛寺,寺外庄田40余处,有耕地、山地、池塘共35000多亩。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灵谷寺是多么雄伟壮观。
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巍峨殿宇付之一炬,仅剩下烧不掉的无梁殿,1928年北伐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寺旧址建阵亡将士公墓。
新中国成立,改名灵谷公园。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灵谷寺,我们看到入口处的这座牌坊是仿南朝时期的式样,它告诉人们,灵谷寺是一处六朝胜迹,从山门至现在的放生池的路有约五里,两旁种有松树,所以当时这段路成为“五里松”。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放生池,又叫万工池,它是个半圆形游水池,相传朱元璋建新寺时,看这里有景无水,于是命一万军工在此筑池种白莲,所以称它为万工池。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灵谷寺的正门——红山门。
在门额上原来是蒋介石手书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现在是由我国著名书法家钱松喦先生书写的“灵谷胜境”。
门外一对石狮是建造公墓时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步入青石甬道,两侧松柏参天,在原天王殿旧址上,耸立着一座六柱五门的大牌坊,它高10米,是中国最大的牌坊之一,仿北京十三陵大牌坊而建。
牌坊上镶嵌着国民党的党微,中门夹枋上刻有四朵梅花图案,正面书有“大仁大义”四个字,背面是“救国救民”,均由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先生书写的。
在牌坊前有一对汉白玉雕刻的貔貅,貔貅是神话传说中黄帝作战时使用的威猛神兽,每当战前,它都一往直前,所向披靡,此物是陆军第17军赠送的,放在这,寓意阵亡将士忠勇威猛。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三篇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三篇南京灵谷寺导游词一大家好,欢迎来到南京灵谷寺!我是今天的导游,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圣地。
灵谷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是中国佛教极具影响力的寺庙之一,创建于东晋时期的兴宁寺,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
灵谷寺的名字取自“灵谷”二字,意为“灵秀之地”。
寺内风景秀丽,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等建筑错落有致,与周围山水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寺庙景观。
首先,我们来到山门。
这座巍峨宏伟的山门建于明代,古色古香的门楼气势磅礴,门额上的“灵谷寺”三个大字历久弥新。
穿过山门,我们进入了寺内。
接下来,我们来到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灵谷寺的主要建筑,是南京市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佛像高约9米,气势雄伟,是寺庙中最神圣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佛教的宁静与庄严。
接下来,我们参观天王殿。
天王殿是灵谷寺的次要建筑,供奉着四大天王像。
四大天王是佛教中的护法神,象征着守护佛教的力量。
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形象和特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天王殿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最后,我们来到藏经楼。
藏经楼是灵谷寺保存佛经的地方,内部陈列着珍贵的佛教经文和经卷。
藏经楼的建筑风格独特,楼内氛围庄重肃穆,给人一种心灵的安宁和静谧。
除了以上几处主要景点,灵谷寺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看的地方,如藏有珍贵文物的寺庙博物馆、供奉佛教祖师的祖师殿等。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静心思考,放松身心。
好了,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南京灵谷寺,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同时也能对佛教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祝大家旅途愉快!南京灵谷寺导游词二大家好,欢迎来到南京灵谷寺!我是今天的导游,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佛教圣地。
灵谷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创建于东晋时期的兴宁寺,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
灵谷寺是中国佛教极具影响力的寺庙之一,也是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谷寺导游词

灵谷寺导游词灵谷寺导游词(优选3篇)做为一位甘于奉献的导游员,常常必须撰写导游词,导游词做为一种讲解的健身培训,它的功效是协助游人在度假旅游的另外能够更好地了解所度假旅游的旅游景点包括的文化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那麼写导游词必须留意什么难题呢?下列是我为大伙儿搜集的灵谷寺导游词(优选3篇),仅作参考,大家一起来瞧瞧吧。
灵谷寺导游词1尊重的诸位游人:各位好!!灵谷寺,这是一个由寺庙建筑、国民大革命烈士墓园和灵谷生态公园构成的旅游景区。
因为历史时间的缘故,大家或是含糊地称它为灵谷寺。
大家的车已经行车,不清楚大伙儿是否有注意车窗玻璃两边,沿路玉兰花坚挺,树木繁茂,曲径通幽处,大家好像置身QQ仙灵处境。
我先来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建立历史时间。
灵谷寺位于紫荆山公园东南边的山脚下,为明朝佛家三大寺院之一。
紫荆山公园早在六朝时就已经是佛教寺院,梁武帝时,其周边尺寸寺庙已达70多家。
到明朝,这种寺庙历尽沧桑,绝大多数被毁,仅有南边的山脚下独龙岗一带的蒋山寺、定林寺、宋熙寺等极少数几栋储存完好无损。
灵谷寺其前身便是处在独龙岗的开善寺,南北朝天监十三年(514年)梁武帝为安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禅院和志公塔。
唐朝改叫宝公院,宋朝大中祥符年里,改叫太平兴国古寺,明朝初期改成蒋山寺。
朱元津为建明孝陵,命候选人中独龙岗这方面风水地,因此就一声令下将这一带包含蒋山寺以内的全部寺庙都迁到紫荆山公园东麓,并成一寺。
由于灵谷寺的地貌是"左山川右峻岭"中间的一片丘陵,因此取名为"灵各专"。
灵谷寺始建时,雄伟壮观,殿阁众多,佛殿屹立,从庙门到正殿,长2.5公里,占地面积500亩,佛家弟子过千。
怪不得朱元津将它当做作品,并御笔题额"第一禅林"。
遗憾之后因遭兵火磨难,仅有无梁殿得到活下来。
到清同治年间重新修灵谷寺,经营规模已比不上当初,殊不知红墙黄瓦、松翠林茂、花香鸟语、自然环境清幽,仍无失"灵谷初秋"的佳景。
江苏灵谷寺导游词范文

江苏灵谷寺导游词江苏灵谷寺导游词范文作为一名导游,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苏灵谷寺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江苏灵谷寺导游词范文1各位游客:你们好!放假了,爸爸妈妈带着我驱车来到了灵谷寺风景区。
灵谷寺风景区位于钟山东麓,总面积两千余亩,是六朝名胜古迹荟萃之地,六朝古刹开善寺始建于梁天监十四年,明朱元璋建孝陵时迁寿于此,更名灵谷寺,号称天下第一禅林。
这里万斛松涛,取经通幽,古称“灵谷深松”,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来到灵古寺门前,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红山门,前面两只老虎十分逼真,仿佛在跟我打招呼说:“欢迎你来到灵谷寺风景区来游玩和参观!”过了红山门,就是无梁殿腊像馆,里面许许多多的腊像:如孙中山、林则徐、周恩来……这时候,看着少年时,青年时,中年时孙中山,仿佛他在我们面前展示着他的一生,林则徐威风凛地站在我面前,仿佛一场虎门销烟即将开始了。
还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时的情景,使我们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走过无梁殿蜡像馆,我们又来到了灵谷塔,我们一口气爬到了9楼,拿着军用高倍望远镜眺望南京,一切尽收眼底,真是太棒了!接下来,我们还参观了松风阁、灵谷寺庙……不知不觉,一天一晃就过去了,我却意犹未尽,直至现在我还沉浸在欢乐之中,真希望能经常出去走走,这一天可真开心啊!江苏灵谷寺导游词范文2各位游客:你们好!金秋时节,我们跟随秋姑娘来到了灵谷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虽然灵谷寺的秋不像王勃写的那样,但依然很美。
那天恰逢南京举行马拉松比赛,那么,就让我们跟随一群奔跑的少年来参观并了解它们吧!第一段赛程的`终点就在迎驾桥。
迎驾桥有一个传说,是关于乾隆皇帝的。
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来到了灵谷寺,寺里的住持带着所有僧人站在迎驾桥的两边迎接,因此,就有了“迎驾桥”这个名字。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各位游客:灵谷寺,这是一个由寺庙建筑、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和灵谷公园组成的风景名胜区。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还是笼统地称它为灵谷寺。
我们的车正在行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车窗两侧,沿途玉兰挺立,林木茂密,曲径通幽,我们仿佛置身于仙灵境地。
我先来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创建历史。
灵谷寺地处紫金山东南麓,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紫金山早在六朝时就已是佛教圣地,梁武帝时,其周围大小寺院已达70多所。
到了明代,这些寺院历经沧桑,大部分被毁,只有南麓独龙岗一带的蒋山寺、定林寺、宋熙寺等少数几座保存完好。
灵谷寺前身就是处于独龙岗的开善寺,南朝天监十三年(514 年)梁武帝为埋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
唐代改称宝公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为蒋山寺。
朱元津为建明孝陵,命人选中独龙岗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就下令将这一带包括蒋山寺在内的所有寺院都迁往紫金山东麓,合为一寺。
因为灵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所以命名为“灵各专”。
灵谷寺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林立,佛塔矗立,从山门到大殿,长2.5公里,占地约500亩,僧人l千。
难怪朱元津将它看成杰作,并御笔题额“第一禅林”。
可惜后来因遭兵火劫难,只有无梁殿得以幸存。
到清同治年间重修灵谷寺,规模已远不如当年,然而红墙黄瓦、松翠林茂、鸟语花香、环境幽静,仍不失“灵谷深秋”的佳景。
【红山门—阵亡将士牌坊—无果殿—阵亡将士纪念碑】各位游客:我们已来到了灵谷寺的山门前,山门是寺庙大门的通称。
这山门也就是灵谷公园的大门。
各位请看:这座仿古建筑的山门是30年代重建的,其形式为三拱门,绿色琉璃瓦檐顶,外墙为红色,所以也叫红山门。
门额上有“灵谷胜境”四字,是现代书法家钱松岳先生的手笔。
门外的一对石狮,是建造阵亡将士公墓的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进入红山门,我们走上了一条青石铺就的两道。
而道的尽头,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阵亡将士牌坊。
牌坊的台基长32.7米,宽16.6米,高10米,共五间,全部用钢筋水泥构筑,座基外镶花岗岩,绿色琉璃瓦覆顶。
灵谷寺导游词最新范文

灵谷寺导游词最新范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灵谷寺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灵谷景区。
灵谷景区位于钟山东麓,面积约2000多亩,这里是六朝名胜荟萃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建明孝陵时,将原位于钟山西麓的六朝名刹开善寺迁到这里,更名灵谷寺,当时号称“天下第一禅林”。
到了民国时期,1928年国名政府为了纪念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数万将士,又在灵谷寺旧址修建了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仍通称这一片风景区为灵谷寺。
这里古木参天,曲径通幽,古称“灵谷深松”,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众多名胜古迹隐约其间,有无梁殿、松风阁、灵谷塔、志公殿、三绝碑等,名人墓葬有邓演达墓、谭延闿墓等。
这些人文建筑和山水胜景,掩映于郁葱深秀的林海之中,每至深秋,叶红如火,色彩斑斓,桂花飘香,景色十分迷人。
灵谷景区鲜明体现出了六朝文化、明代文化、民国文化、生态文化的特点,是游人们品味历史、赏桂休闲的好去处。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钟山风景区以山闻名,又以森林公园著称,2004年3月1日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
钟山总面积为4万5千多亩,其中森林面积3.2万亩,总覆盖率达72%,在全市绿化体系中覆盖全市总面积的15.6%,是国内外少见的城市森林公园。
紫金山犹如一台巨大的空气滤清器,据专业人士测算,各类绿色植物每年吸收二氧化碳达440万吨,释放氧气达380万吨,可供1300多万人呼吸所用,如果平摊到每个南京市民,每人每天可从中获得氧气超过4公斤。
按国际环境生态效益计算方法计算,每年产生生态效益达13亿元。
总之,钟山是一座令人神往的森林公园。
只要你走进了它,就如同进入了“天然氧吧”。
特别是灵谷景区,近年规划建成了万株桂园,其中桂花专类园达1700亩,共有桂花18000株。
专类园设计风格独特,布局自然清幽,秀木佳林,郁郁苍苍,令游客神往不已。
灵谷寺是古代钟山70多所南朝佛寺中唯一留传到今天的一座,其前身是梁武帝为名僧宝志所建的开善寺,建于梁天监十四年(515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灵谷寺导游词(通用13篇)

灵谷寺导游词(通用13篇)灵谷寺篇1各位游客:灵谷寺,这是一个由寺庙建筑、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和灵谷公园组成的风景名胜区。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还是笼统地称它为灵谷寺。
我们的车正在行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车窗两侧,沿途玉兰挺立,林木茂密,曲径通幽,我们仿佛置身于仙灵境地。
我先来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创建历史。
灵谷寺地处紫金山东南麓,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紫金山早在六朝时就已是佛教圣地,梁武帝时,其周围大小寺院已达70多所。
到了明代,然后这些寺院历经沧桑,大部分被毁,只有南麓独龙岗一带的蒋山寺、定林寺、宋熙寺等少数几座保存完好。
灵谷寺前身就是处于独龙岗的开善寺,南朝天监十三年(514 年)梁武帝为埋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
唐代改称宝公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为蒋山寺。
朱元津为建明孝陵,命人选中独龙岗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就下令将这一带包括蒋山寺在内的所有寺院都迁往紫金山东麓,合为一寺。
因为灵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所以命名为“灵各专”。
灵谷寺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林立,佛塔矗立,从山门到大殿,长2.5公里,占地约500亩,僧人l千。
难怪朱元津将它看成杰作,并御笔题额“第一禅林”。
可惜后来因遭兵火劫难,只有无梁殿得以幸存。
到清同治年间重修灵谷寺,规模已远不如当年,然而红墙黄瓦、松翠林茂、鸟语花香、环境幽静,仍不失“灵谷深秋”的佳景。
【红山门—阵亡将士牌坊—无果殿—阵亡将士纪念碑】各位游客:我们已来到了灵谷寺的山门前,山门是寺庙大门的通称。
这山门也就是灵谷公园的大门。
各位请看:这座仿古建筑的山门是30年代重建的,其形式为三拱门,绿色琉璃瓦檐顶,外墙为红色,所以也叫红山门。
门额上有“灵谷胜境”四字,是现代书法家钱松岳先生的手笔。
门外的一对石狮,是建造阵亡将士公墓的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进入红山门,我们走上了一条青石铺就的两道。
而道的尽头,然后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阵亡将士牌坊。
灵谷寺景区导游词

灵谷寺景区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灵谷景区。
灵谷景区位于钟山东麓,面积约 2000多亩,这里是六朝名胜荟萃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建明孝陵时,将原位于钟山西麓的六朝名刹开善寺迁到这里,更名灵谷寺,当时号称“天下第一禅林”。
到了民国时期,1928年国民政府为了纪念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数万将士,又在灵谷寺旧址修建了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仍通称这一片风景区为灵谷寺。
这里古木参天,曲径通幽,古称“灵谷深松”,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众多名胜古迹隐约其间,有无梁殿、松风阁、灵谷塔、志公殿、三绝碑等,名人墓葬有邓演达墓、谭延闿墓等。
这些人文建筑和山水胜景,掩映于郁葱深秀的林海之中,每至深秋,叶红如火,色彩斑斓,桂花飘香,景色十分迷人。
灵谷景区鲜明体现出了六朝文化、明代文化、民国文化、生态文化的特点,是游人们品味历史、赏桂休闲的好去处。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钟山风景区以山闻名,又以森林公园著称, 2004年3月1日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
钟山总面积为4万5千多亩,其中森林面积3.2万亩,总覆盖率达72%,在全市绿化体系中覆盖全市总面积的15.6%,是国内外少见的城市森林公园。
紫金山犹如一台巨大的空气滤清器,据专业人士测算,各类绿色植物每年吸收二氧化碳达440万吨,释放氧气达380万吨,可供1300多万人呼吸所用,如果平摊到每个南京市民,每人每天可从中获得氧气超过4公斤。
按国际环境生态效益计算方法计算,每年产生生态效益达13亿元。
总之,钟山是一座令人神往的森林公园。
只要你走进了它,就如同进入了“天然氧吧”。
特别是灵谷景区,近年规划建成了万株桂园,其中桂花专类园达 1700亩,共有桂花18000株。
专类园设计风格独特,布局自然清幽,秀木佳林,郁郁苍苍,令游客神往不已。
灵谷寺是古代钟山 70多所南朝佛寺中唯一留传到今天的一座,其前身是梁武帝为名僧宝志所建的开善寺,建于梁天监十四年(515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江苏灵谷寺的导游词

江苏灵谷寺的导游词江苏灵谷寺是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梁溪镇的一座著名古刹,始建于南朝梁代,历经数百年的兴衰沉浮,现在已成为一座集文化、历史、佛教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下面,本文将为您全面介绍江苏灵谷寺的历史、建筑风格以及佛教文化。
一、历史起源江苏灵谷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朝梁代,始建于南朝梁世祖时期。
据记载,当时梁武帝司马炎命令一位名叫佛陀曇的印度高僧来中国讲学,佛陀曇在江苏一带传教,并将佛教经典带到了这里。
有一次,佛陀曇路过一座山洞,他认为这个山洞石气蕴藉,适合修行,于是便在此处修建住所,这就是今天的灵谷寺。
随着时间的推移,灵谷寺逐渐扩建并变得越来越庞大,成为一座重要的佛教寺庙。
二、建筑风格江苏灵谷寺占地面积约22亩,建筑风格以佛教寺庙特有的三进院落结构为主,是一座以汉传佛教为主的寺院。
内部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大雄宝殿、罗汉殿、无量寿殿、显通楼等,融合了汉、唐、宋、元、明、清等多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堪称是一部中国佛教建筑风格演进史。
灵谷寺外观朴素大气,内部装饰则精美瑰丽,尤以檀香木雕被誉为“南方的佛家宝”、佛窟老壁画为“东方的艺术珍品”。
三、佛教文化江苏灵谷寺是江苏地区最具规模的佛教寺庙之一,传承汉传佛教,被誉为“江南佛教文化的一颗明珠”、“中华南部佛教的发祥地”。
灵谷寺内有许多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如《大雄宝殿碑记》、《罗汉殿碑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等。
同时,灵谷寺也是南京佛学院济公大师法师全国法脉的发祥地,并开设了一系列的佛教文化活动,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旅游信息江苏灵谷寺位于无锡市滨湖区梁溪镇,景区内有停车场,车位充足,游客可以自驾前往,也可以坐公交车13路、38路、93路等到灵谷寺站下车。
景区门票为30元,开放时间为早上8:00至下午5:00,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时间前往。
五、总结江苏灵谷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庙,凝聚了数百年来的佛教文化成果,是中国佛教建筑风格演进史的缩影。
灵谷寺导游词(精选8篇)

灵谷寺导游词(精选8篇)灵谷寺篇1各位游客,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是灵谷寺。
【灵谷寺概况】我在门口广场向大家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历史概况。
灵谷寺原来座落在紫金山的第三峰天堡山的独龙阜,也就是现明孝陵的所在地。
最初为南朝时宝志和尚的指定墓地。
梁天监十三年(公元520xx年)12月宝志圆寂,梁武帝花20万铜钱买下独龙阜并葬宝志和尚于此。
同时建开善精舍,这就是最初的灵谷寺。
梁武帝的女儿永定公主出资在墓前建五级琉璃宝珠,称“志公塔”,独龙阜也因塔上的宝珠而被称为玩珠峰。
其后不久改为开善寺。
唐代称“宝公院”,南朝时叫“开善道场”,宋太平兴国年间称“太平兴国寺”,庆历年间改称“十方禅院”,明初称为“蒋山寺”。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选孝陵墓址,相中蒋山寺这块风水宝地,于是降旨迁寺。
灵谷寺原来坐落在紫金山的第三峰天堡山的独龙阜,也就是现在明孝陵的所在地。
最初为南朝时宝志和尚的指定墓地,梁天监十三年宝志和尚圆寂后,梁武帝萧衍之女永定公主买下此地,为他在墓前建五层舍利塔,上置琉璃宝珠,称“志公塔”,独龙阜也因塔上的宝珠而被称为玩珠峰。
其不久改名开善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卓有声名的大寺。
唐代称“宝公院”,南朝时叫“开善道场”,宋太平兴国年间称“太平兴国寺”,庆历年间改称“十方禅院”,明初称为“蒋山寺”。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选孝陵墓址,相中蒋山寺这块风水宝地,于是降旨迁寺。
洪武十四年九月动工,十五年九月完工,为了抚慰众僧,亲自赐名为“灵谷禅寺”,书写“天下第一禅林”匾额悬于寺门。
当年灵谷寺规模十分宏大,占地五百亩,最盛时有僧人千余名,殿堂数百间。
后因战火遭到严重破坏,只有无梁殿因全部用砖石砌成,才得以独存至今。
1920xx年北伐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选定灵谷寺旧址建阵亡将士公墓,来纪念北伐阵亡将士。
新中国成立后,改名灵谷公园,尽管这里是寺庙、公墓、公园的混合体,但人们还是把这一带称为灵谷寺,可见灵谷二字的魅力。
5篇介绍江苏灵谷寺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江苏灵谷寺的导游词范文推荐文章5篇介绍江苏中华门的导游词范文热度:5篇介绍江苏云龙湖的导游词范文热度: 5篇介绍江苏龟山汉墓的导游词范文热度: 5篇介绍江苏天宁寺的导游词范文热度:浙江苏堤的导游词范文5篇热度:灵谷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东南坡下,中山陵以东约1.5千米处,始建于天监十三年(514年),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开善精舍”,初名开善寺。
明朝时朱元璋亲自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金陵梵刹志》将其与大报恩寺、天界寺并列为大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江苏灵谷寺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江苏灵谷寺的导游词范文(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国民革命历史沿袭景区灵谷寺,我是今天的导游xxx。
接下来让我为大家介绍这里的美景。
【景区概况】1、灵谷寺的历史沿革2、御赐“天下第一禅林”3、“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的由来各位游客,现在呢我们已经来到了灵谷寺风景区。
灵谷景区历史悠久,早在南朝梁代,高僧宝志圆寂后,梁武帝的女儿在紫金山下独龙阜玩珠峰修建了一座宝公塔安葬高僧宝志,后来又建了寺庙。
明初朱元璋看中了玩珠峰这块风水宝地,决定迁寺为自己修建陵墓,几经辗转后,宝志的灵塔和寺庙就被搬到了现在的位置。
朱元璋为寺庙赐名灵谷禅寺,并题写“天下第一禅林”的匾额。
可惜的是,寺庙在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
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旧址为阵亡将士公墓。
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灵谷公园,1981年改名灵谷寺。
【万工池、文武方门、大仁大义坊】1、“万工池”名称及其由来2、文武方门的建筑特点、门匾和题者、以及门前石狮的由来3、大仁大义坊的建筑特点、正面和背面的匾额、貔貅的作用和来历现在入口处的这座牌坊,是仿南朝时期的样式,前面的小桥名为迎驾桥,是清朝时众僧迎接乾隆圣驾的地方。
迎驾桥旁这个半圆型的水池,原为寺庙的“放生池”,供香客行善放生之用。
精选江苏灵谷寺导游词9篇

精选江苏灵谷寺导游词9篇精选江苏灵谷寺导游词 1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灵谷景区。
灵谷景区位于钟山东麓,面积约 20xx多亩,这里是六朝名胜荟萃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建明孝陵时,将原位于钟山西麓的六朝名刹开善寺迁到这里,更名灵谷寺,当时号称“天下第一禅林”。
到了民国时期,1920xx年国民政府为了纪念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数万将士,又在灵谷寺旧址修建了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仍通称这一片风景区为灵谷寺。
这里古木参天,曲径通幽,古称“灵谷深松”,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众多名胜古迹隐约其间,有无梁殿、松风阁、灵谷塔、志公殿、三绝碑等,名人墓葬有邓演达墓、谭延闿墓等。
这些人文建筑和山水胜景,掩映于郁葱深秀的林海之中,每至深秋,叶红如火,色彩斑斓,桂花飘香,景色十分迷人。
灵谷景区鲜明体现出了六朝文化、明代文化、民国文化、生态文化的特点,是游人们品味历史、赏桂休闲的好去处。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钟山风景区以山闻名,又以森林公园著称,20xx年3月1日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
钟山总面积为4万5千多亩,其中森林面积3.2万亩,总覆盖率达72%,在全市绿化体系中覆盖全市总面积的15.6%,是国内外少见的城市森林公园。
紫金山犹如一台巨大的空气滤清器,据专业人士测算,各类绿色植物每年吸收二氧化碳达440万吨,释放氧气达380万吨,可供1300多万人呼吸所用,如果平摊到每个南京市民,每人每天可从中获得氧气超过4公斤。
按国际环境生态效益计算方法计算,每年产生生态效益达13亿元。
总之,钟山是一座令人神往的森林公园。
只要你走进了它,就如同进入了“天然氧吧”。
特别是灵谷景区,近年规划建成了万株桂园,其中桂花专类园达 1700亩,共有桂花18000株。
专类园设计风格独特,布局自然清幽,秀木佳林,郁郁苍苍,令游客神往不已。
灵谷寺是古代钟山 70多所南朝佛寺中唯一留传到今天的一座,其前身是梁武帝为名僧宝志所建的开善寺,建于梁天监十四年(520xx 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灵谷寺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前往南京东郊三大景区之一的灵谷寺游览。
车行下坡,我们看到一处面积不大的湖面,水平如镜,山光树影,十分缓丽。
湖边一座临水而建乳白色琉璃瓦覆盖的卷棚歇山顶的开敞建筑叫流徽榭,是1937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资建造的,用以纪念军校创始人孙中山先生。
由黄埔一期学员,后成为开国元勋之一的徐向前元帅题写“流徽榭”楷书匾额。
再向前,绕过灵响亭即到了灵谷寺大门万工池停车场。
我在门口广场向大家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历史概况。
明朝初年,钟山西侧的蒋山寺搬迁至此,改名为灵谷寺。
它最早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五年(515年)。
梁武帝女儿永定公主在高僧宝志(济公原型)圆寂后,于此建五层琉璃珠宝塔,第二年武帝扩建造寺,名开善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卓有声名的大寺。
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选中寺址为陵寝吉地,并利用皇上权威迫其二次搬迁,于1381年(洪武十四年)在现址复建。
这位和尚出身的太祖皇帝,为避迁寺建陵不敬之口实,亲自赐名为“灵谷禅寺”,书写“天下第一禅林”匾额悬于寺门。
当初养寺僧千余名,下辖12座佛寺,包括栖霞寺、定林寺等大寺庙,占地500余亩,拥有庙产三万四千多亩土地山林,可谓盛极一时,名噪佛界。
数百年间,屡有修茸,景况不衰,康熙南巡,游寺题联,韩隆驻辟,作诗赐宝。
可惜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清军镇压太平军,在此几次摆开战场,巍峨殿宇,付之一炬,仅剩下烧不掉的无梁殿。
太平天国失败后,两江总督曾国藩虽重建少部分建筑,但也绝非前貌了。
1928年北伐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寺旧址建阵亡将士公墓,在原寺庙布局上略加改造形成公墓格局,中轴线上为第一公墓,两翼距中轴300米分别建第二、第三公墓,建门、树坊,改造无量殿,兴建纪念馆、纪念塔,成为民国时期一处重要的中山陵园附属纪念区。
这里安葬了数以千计的国民党部队官兵的遗骸,每逢纪念日都有祭祀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改名灵谷公园,栽植树木花草,维护旧观,继续开放游览。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篇一:13年版灵谷寺导游词】灵谷寺【景区概况】1分钟1、灵谷寺的历史沿革2、御赐“天下第一禅林”3、“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的由来各位游客,现在呢我们已经来到了灵谷寺风景区。
灵谷景区历史悠久,早在南朝梁代,高僧宝志圆寂后,梁武帝的女儿在紫金山下独龙阜玩珠峰修建了一座宝公塔安葬高僧宝志,后来又建了寺庙。
明初朱元璋看中了玩珠峰这块风水宝地,决定迁寺为自己修建陵墓,几经辗转后,宝志的灵塔和寺庙就被搬到了现在的位置。
朱元璋为寺庙赐名灵谷禅寺,并题写“天下第一禅林”的匾额。
可惜的是,寺庙在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
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旧址为阵亡将士公墓。
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灵谷公园,1981年改名灵谷寺。
【万工池、文武方门、大仁大义坊】2分钟1、“万工池”名称及其由来2、文武方门的建筑特点、门匾和题者、以及门前石狮的由来3、大仁大义坊的建筑特点、正面和背面的匾额、貔貅的作用和来历现在入口处的这座牌坊,是仿南朝时期的样式,前面的小桥名为迎驾桥,是清朝时众僧迎接乾隆圣驾的地方。
迎驾桥旁这个半圆型的水池,原为寺庙的“放生池”,供香客行善放生之用。
相传是朱元璋建寺时看到这里有山景无水景,下令一万军工在此筑池,所以也叫“万工池”。
前方我们看到的大门就是灵谷寺的正门---红山门。
这里原是寺庙金刚殿旧址,民国时期,被修建成为公墓大门,门为朱红色,单檐歇山顶,上覆盖绿色琉璃瓦。
原先门上是蒋介石手书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现在门额上悬挂有我国著名书法家钱松喦先生所书写的“灵谷胜境”四个大字。
门前的这对石狮,是建公墓时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过红山门,穿过青石甬道,在42层台阶的原天王殿的旧址上,有一座六柱五门十一脊高 10米的大牌坊。
它是仿照北京十三陵的大牌坊修建的,牌坊的瓦当上有国民党党徽的图案,滴水上则采用了梅花的造型,牌坊上方同样也镶嵌着瓷质党徽,牌坊两面均有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所书的题额,正面书有“大仁大义”四个字,所以这个牌坊被叫做大仁大义坊,坊的背面写的是“救国救民”四个大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灵谷寺导游词大全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前往南京东郊三大景区之一的灵谷寺游览。
车行下坡,我们看到一处面积不大的湖面,水平如镜,山光树影,十分缓丽。
湖边一座临水而建乳白色琉璃瓦覆盖的卷棚歇山顶的开敞建筑叫流徽榭,是1937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资建造的,用以纪念军校创始人孙中山先生。
由黄埔一期学员,后成为开国元勋之一的徐向前元帅题写“流徽榭”楷书匾额。
再向前,绕过灵响亭即到了灵谷寺大门万工池停车场。
我在门口广场向大家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历史概况。
明朝初年,钟山西侧的蒋山寺搬迁至此,改名为灵谷寺。
它最早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五年(515年)。
梁武帝女儿永定公主在高僧宝志(济公原型)圆寂后,于此建五层琉璃珠宝塔,第二年武帝扩建造寺,名开善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卓有声名的大寺。
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选中寺址为陵寝吉地,并利用皇上权威迫其二次搬迁,于1381年(洪武十四年)在现址复建。
这位和尚出身的太祖皇帝,为避迁寺建陵不敬之口实,亲自赐名为“灵谷禅寺”,书写“天下第一禅林”匾额悬于寺门。
当初养寺僧千余名,下辖12座佛寺,包括栖霞寺、定林寺等大寺庙,占地500余亩,拥有庙产三万四千多亩土地山林,可谓盛极一时,名噪佛界。
数百年间,屡有修茸,景况不衰,康熙南巡,游寺题联,韩隆驻辟,作诗赐宝。
可惜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清军镇压太平军,在此几次摆开战场,巍峨殿宇,付之一炬,仅剩下烧不掉的无梁殿。
太平天国失败后,两江总督曾国藩虽重建少部分建筑,但也绝非前貌了。
1928年北伐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寺旧址建阵亡将士公墓,在原寺庙布局上略加改造形成公墓格局,中轴线上为第一公墓,两翼距中轴300米分别建第二、第三公墓,建门、树坊,改造无量殿,兴建纪念馆、纪念塔,成为民国时期一处重要的中山陵园附属纪念区。
这里安葬了数以千计的国民党部队官兵的遗骸,每逢纪念日都有祭祀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改名灵谷公园,栽植树木花草,维护旧观,继续开放游览。
现第一公墓改为草坪,第二公墓修建了邓演达烈士墓,第三公墓培育成茂密的树林。
尽管这里是寺庙、公墓、公园的混合体,但人们还是把这一带称为灵谷寺,可见灵谷二字的魅力。
它是朱元璋亲自命名,来历有多种说法,但都为山有灵气,谷有合水之意。
各位朋友,我们面前的半圆形面积数亩的水池,叫万工池,也叫放生池。
相传朱元璋见这里有景无水,命一万军工筑池,栽植白莲。
应该说,寺前放生池也是一般寺庙的传统布局,搬来皇上,实为景点增色吧。
池的西端不远有一小石桥,叫迎驾桥,传说是众僧迎接乾隆圣驾的地方。
广场北面有一座大门,绿色琉璃瓦虎殿顶,下辟三个拱门,花岗岩基座。
这种门的形式稳重气派,用的是皇家规格。
原来门额上是蒋介石手题“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现改为著名书画家钱松岩先生书写的“灵谷胜境”。
门外一对石狮是建造公墓时北平军分会所赠。
门墙为红色,故名红山门。
红墙左
右延伸又辟有二门,方便车辆通行,门额上分别为“松声”“泉涛”。
它虽叫山门但不是原灵谷寺大门,而是原金刚殿的位置,大家看到的门外柱础的痕迹就是原殿殿基的范围。
进入山门,步过青石甬道,前方42层台阶上,原天王殿旧址,耸立着一座六柱五门十一楼的大牌坊,高10米,钢混结构,顶覆绿琉璃瓦,柱石是二道四方须弥座,梁枋仿彩画浅刻纹样,斗拱挑檐,气派不凡。
这是仿北京十三陵入口大牌楼的形式修造的。
五间坊门的上端石坊上都嵌有瓷质国民党党徽,中间夹枋上刻有四朵梅花图案,正面梅花中间写有“大仁大义”四字,背面是“救国救民”,都是国民党中常委主席张静江书写。
大家细看,上面的瓦当都是国民党党徽图案,体现了设计者的良苦用心。
坊前石台上立有一对高档汉白玉雕刻的貔貅。
神话传说貔貅是黄帝作战阵前冲锋陷阵的凶猛神兽,每至阵前,一往无前,所向披靡,此物放在这里象征阵亡将士的忠勇威武,是陆军第十七军所赠。
这对石刻肌肉横暴,矫健奋进,从雕刻手法看,是一件精美独特的作品。
各位游客,前方有一古老面庞大的建筑,请哪一位朋友猜一猜它是什么样的结构。
好的,几位朋友都抢先说是无梁殿,非常正确,好眼力。
它通体是砖石拱券结构,不用一寸梁木,叫无梁殿,用其谐音,又叫无量殿,原来供奉无量寿佛。
正因为无梁所以它才得以在战火中幸存,但仅残留拱券,在造公墓时加修重檐屋顶。
它是我国最古老,规模最大的一座拱券结构建筑,比苏州开元寺、宝华隆昌寺、山西显通寺、峨嵋山万年寺的的无梁殿大得多。
现殿东西长54米,宽38米,高22米,重檐九脊,正脊上置有三座复体式喇嘛塔。
外观面阔五间三门。
室内进深三间,实际是三排筒子券,中券最高大,宽11.4米,高14米,前后券宽4.8米,高7米,侧面为纵连三间的大简卷,两侧山墙用砖垛出挑,逐层弧形上伸1米多。
施工过程中木模架券,砌成凝固拆模。
中券正中三个券龛内,原供奉无量寿佛居中的西方三圣,顶上直至屋脊有一亮孔,据说
[关于灵谷寺导游词大全]相关文章:
1.南京灵谷寺导游词范文
2.最新解说词灵谷寺
3.2017灵谷寺解说词
4.关于泰山导游词讲解
5.精选导游词结束语大全
6.大明宫精选导游词大全
7.香港导游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