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课外名句按年代汇总(一)
高中的课外古诗词或名言名句

高中的课外古诗词或名言名句【古诗词】爱国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明志1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18.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20.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持节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高考课外名句...

高考课外名句一、《论语》名句1.饭疏食,饮水,,乐在其中矣。
,。
(《论语·述而》)2.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3.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又见《子罕》)4.,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5.,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6.,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7.,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8.子曰:“岁寒,。
”(《论语·子罕》)9.,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10.其身正,不令而行;。
(《论语·子路》)11.,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不亦远乎?(《论语·泰伯》)12.,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13.,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14.,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16.,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17.往者不可谏,。
(《论语·微子》)18.不患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学而》)19.,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20.见贤思齐焉,见。
(《论语·里仁》)21.默而识之,,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22.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二、《孟子》名句23.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2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孟子·尽心上》)25.君子引而不发,。
(《孟子·尽心上》)26.;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27.尽信书,。
高三语文经典名句背诵

高三语文经典名句背诵高三语文学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语言美学和人文精神的深度挖掘。
经典名句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是提高语文素养、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梳理高三语文经典名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背诵。
名句来源及分类先秦诸子百家儒家:•“仁者爱人”(《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道家:•“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墨家:•“兼爱非攻”(《墨子》)•“尚贤尚同”(《墨子》)法家:•“法者,治之端也”(《韩非子》)•“以刑去刑,国治者刑轻”(《韩非子》)诗词歌赋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子衿》)唐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宋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如梦令》)元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南吕·梁州第七”(关汉卿《南吕·梁州第七》)散文小说诸子散文:•“逍遥游”(庄子《逍遥游》)•“孟子见梁惠王”(孟子《孟子·梁惠王下》)唐宋八大家:•“岳阳楼记”(范仲淹《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欧阳修《醉翁亭记》)明清小说:•“红楼梦”(曹雪芹《红楼梦》)•“水浒传”(施耐庵《水浒传》)背诵方法与技巧理解背诵在背诵前,首先要理解名句的含义、背景和情感。
通过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记忆和运用名句。
分段背诵将名句分成若干段落,先逐段背诵,再逐渐连贯。
分段背诵有助于把握名句的结构和韵律,提高背诵效果。
反复默写通过反复默写,加深对名句的记忆。
可以先逐字默写,再整句默写,最后进行名句的排列组合。
应用拓展将名句应用于写作、演讲和日常生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
高考课外名句

课外名句精选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论语》)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6.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1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论语》)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1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1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19.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2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论语》)21.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2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2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25.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26.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2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28.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
(《论语》)2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30.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3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3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3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016届高三语文课外名句汇编

2016届高三语文课外名句汇编寄语:理解记忆,准确运用,提升素养,善莫大焉。
一、先秦名句(一)《论语》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学而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3、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里仁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4、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雍也篇》)孔子说:“至于仁人,自己要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
自己要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
”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6、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罕篇》)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
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7、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罕篇》)孔子说:“年轻人值得敬畏,怎么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8、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9、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高中生必背的历朝历代名篇名句400句

高中生必背的历朝历代名篇名句400句在高中阶段,各位同学要积累并理解一定的名篇名句,作为作文的素材。
下面的这些历朝历代名篇名句,你都看过多少?第一部分——先秦名言《诗经》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6.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7.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8.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9.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0.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尚书》11. 满招损,谦受益。
12.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3.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周易》1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5.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6.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7.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8.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礼记》19.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0.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2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2.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23.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左传》24.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5.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6.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27.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8.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管子》29.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30.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晏子春秋》31.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32.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论语》3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8. 言必信,行必果。
3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1.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015届高三课外名句精选(最新、易考!)

2015届高三课外名句精选(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语出《诗经郑风风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出自《诗经·卫风·淇奥》。
★投我以木瓜(木桃/木李),报之以琼琚(琼瑶/琼玖)。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出自《诗经·大雅·荡》。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诗经·小雅·鹤呜》。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高考课外名句

高考课外名句精选1,景行行止。
(《诗经》)2.为山九仞,。
(《尚书》)3.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4.《诗》三百,,。
(《论语》)5. ,必先利其器。
(《论语》)6.君子坦荡荡,。
(《论语》)7. ,任重而道远。
(《论语》)8.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9.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10. ,力挽狂澜于既倒。
(《论语》)11.,文武之道也。
(《礼记》)12.知不足,;知困,。
(《礼记》)13.,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记》)14. ,;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15.独学而无友,。
(《礼记》)16. ,不豫则废。
(《礼记》)17.民为贵,,。
(《孟子》)18.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19.志士仁人,,。
(《孟子》)20. ,不扶而直;,与之俱黑。
(《荀子》)21.君子之交淡如水,。
(《庄子》)22. ,而知也无涯。
(《庄子》)23. ,;馋人高张,贤士无名。
(屈原《卜居》)24.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战国策》)25.流水不腐,。
(《吕氏春秋》)26. ,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27. ,故能成其大;,故能就其深。
(李斯《谏逐客书》)28. ,绳锯木断。
《史记》29.桃李不言,。
《史记》30.众口铄金,。
《史记》31.人固有一死,,,用之所趋异也。
《史记》32.水至清则无鱼,。
(东方朔《答客难》)33. ,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34.文章,,不朽之盛事。
(《典论·论文》)35. ,勿以善小而不为。
(陈寿《三国志》)36. ,收之桑榆。
(范晔《后汉书》)37.阳春之曲,和者必寡;,。
(范晔《后汉书》)38. ,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39.登山则情满于山,。
(刘勰《文心雕龙》)40.古之立大事者,,。
(苏轼《晁错论》)41. ,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抒怀》)42. ,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43.天下兴亡,。
高三语文课外名句集锦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 汉书•黄琼传) •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 弘传) •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 书)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吕氏春秋》)
•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 传)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 世家) •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 弟)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 二十 ) •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题)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杜甫•旅夜书怀) •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 •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 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唐•杜甫•戏 为六绝句)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 句)
高中语文高考必背名句梳理

高中语文高考必背名句梳理语文诗句默写是高考语文必考的重要题型,古诗文的背诵记忆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高考必背名句,请考生认真复习!高中语文高考必背名句梳理一1.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3.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郑愁予《错误》)4.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6.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7.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8.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9.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10. 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11.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2.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14.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高考课外名句集锦

高考课外名句集锦【先秦部分】★《诗经》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9、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礼之用,和为贵。
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患其不能也。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0、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4、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06江苏高考)1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1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9、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0、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4、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5、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高三语文课外名句汇编

高三语文课外名句汇编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8、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9、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论语》)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1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1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16、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1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19、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孟子》)2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2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2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老子》)2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2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2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2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2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2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29、好学近乎知(zhì),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高考语文必背课外名句整理

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3、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宋·苏询》)4、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宋史》)5、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6、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运命论》)8、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文赋》)9、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元·程端礼)10、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陆机)11、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
(陆机)12、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13、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14、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15、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1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1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18、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三国志)19、貂不足,狗尾续。
(晋书)19、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曹丕)20、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陆机)21、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22、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书经)23、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24、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25、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26、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27、听其言,观其行。
(论语)28、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论语)29、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3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楚辞·离骚》)31、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32、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33、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34、贪天之功,据为己有。
(左传)35、香饵之下,必有死鱼。
3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37、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38、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39、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40、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课外古诗文名言汇集

课外古诗文名言汇集第1篇:课外古诗文名言汇集爱国1、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战国·屈原(九歌·国殇))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3、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唐·李白(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夏韦太守良宰))4、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
(唐·杜甫(吾宗))5、赤心事上,忧国如家。
(唐·韩愈(上李尚书书))6、为国者终不顾家。
(宋·苏轼(陈公弼传))7、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宋·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1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11、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吴趼人(痛史))志向13、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1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下))1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1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三国·曹植(赠白马王彪))17、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18、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藤王*饯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经典古诗文名句汇集古代的诗人留下了多少经典的诗文名句,都让人深省。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古诗文名句汇集,欢迎阅读!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经·周南·关雎)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集萃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集萃名句名篇默写题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这就要求考生会背诵默写名句,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希望对你有帮助。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一)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3.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文心雕龙》)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孟子》)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8.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10.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1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12.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涉江》)13.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涉江》)1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15.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国殇》)1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17.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18.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19.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史记》)2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21.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感遇》)2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2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2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2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高三语文的名句详细介绍

高三语文的名句详细介绍高三语文的名句介绍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高三语文名人名言

世界十大文豪及其名言一、荷马(约公元前9至前8世纪)古希腊诗人,是到处行吟的盲歌者。
生于小亚细亚。
相传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为他所作。
1、“谁经历的苦难多,谁懂得的东西也就多”。
2、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
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
3、人类的历史代代相传,像树叶一样,不断更新。
4、呵,青春!你永远是可亲可爱的。
(青春)5、对人来说,不幸要比幸福多两倍。
(青春)6、劳动是人类的命运。
(:劳动)7、决定问题,需要智慧,贯彻执行时则需要耐心。
(智慧)二、但丁(1265 —1321)意大利诗人。
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
1302年因反对皇权被放逐终身。
早期抒情诗集《新生》歌颂理想中的爱人,表达对美好时候的渴望。
代表作《神曲》。
作品还有《帝制论》、《俗语论》、《宴会》、〈书信集〉等。
1、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一一但丁2、通向荣誉的路上,并不铺满鲜花。
一一但3、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但丁4、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望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5 、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衰。
6 、一个人愈知道时间的价值,愈感觉失时的痛苦呀!(时间)7 、别人后退,我不退;别人前进,我更进。
要攀登这座山的人,起初在下部是艰难的,越上升越没有痛苦,最后就和坐着顺流而下的小船一样。
(勤奋)8 、一个人坐在绒毯之上,困在绸被之下,绝对不会成名的;无声无息度一生,好比空中烟,水面泡,他在地球上的痕迹顷刻就消灭了。
(勤奋)9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道德)11 、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
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
(思想)、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
代表作有诗剧《浮世德》1、“从母亲那里,我得到的是幸福和讲故事的快乐。
”一一歌德3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