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与能力-模块一 学前儿童发展
幼师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考试资料
幼师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考试资料1、单选儿童理解语言迅速发展的阶段指()。
A.0~6个月B.6~12个月C.1~1.5岁D.1.5~2岁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分为:(1(江南博哥))前言语阶段(生后第一年);(2)言语发生阶段(1~3岁),言语发生阶段的两个小阶段: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1~1.5岁);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5~2、3岁)。
(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岁~6、7岁),故选C。
2、问答题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正确答案:(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2)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3)记忆容量的增加;(4)记忆内容的变化。
3、单选以下关于作品分析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作品为依据,具有客观性B.按科学程序分析,具有系统性C.受研究者自身的倾向性影响,作品分析的视角和结果具有多样性D.可以人为地创设条件,对某些在自然观察中不易观察到或不易集中观察到的情境现象进行研究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D项是实验法的优点。
4、单选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
A.转折期B.敏感期C.危机期D.最近发展区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所以,也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故选B。
5、单选用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新生儿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是()。
A.达尔文反射B.莫罗反射C.巴布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达尔文反射:又称抓握反射,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
《保教知识与能力》-模块一学前儿童发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婴幼儿发展概述 儿童发展理论 婴幼儿的身心发展
第四节
第五节
幼儿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幼儿认知发展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 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 幼儿的个体差异
第九节
第十节
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幼儿身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 • • • •
3、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1)环境影响着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 (2)遗传素质及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 (二)主观因素 •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机械的、 如镜子般的反映,而是会受到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影响儿童 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是指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 • 1、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 • 儿童年龄越大,主观因素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越明显。 • 2、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 教育的任务就是根据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提出恰 当的要求,激发儿童新的需要,使儿童产生新的矛盾运动,从 而促使其心理发展。
• 练习
• • • •
• • • • • • • •
1、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实行( )原则。 A、现实原则 B、经济原则 C、节约原则 D、开放原则 2、照料者对婴儿的需求应给予及时回应是因为:根据埃里克 森的观点,在生命中第一年的婴儿面临的基本冲突是( ) A、主动对内疚 B、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性对害羞 3、在婴儿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对象时,表明婴儿已经获得 ( )。 A、条件反射观念 B、母亲观念 C、积极情绪观念 D、客体永久性观念 4、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第二节-幼儿的生理发展
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第二节-幼儿的生理发展[单选题]1研究表明,6岁儿童脑的重量(江南博哥)约为成人脑重量的OA.25%B.60%C.75%D.90%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出生时的脑重约35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25%,6岁时,脑重已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0%。
[单选题]2.幼儿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是Oo它们标志着内部器官,如呼吸.消化.排泄系统以及骨骼的发育。
A.身高B.体重C.身高和体重D.肺活量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身高:是反映骨骼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与正确估计身体发育水平和速度的重要依据。
体重:是衡量幼儿营养状况的重要标志。
[单选题]4.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动作发展遵循OA.首尾规律.近远规律B.头尾规律.远近规律C.上下规律.远近规律D.从局部到整体规律.近远规律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动作发展遵循首尾规律.近远规律。
[单选题]5.幼儿的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分,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躯干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这是幼儿动作发展中的OA.从上至下规律B.由近及远规律C.由粗到细规律D.由头至尾规律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题干遵循幼儿动作发展的近远规律。
[单选题]6.下列不符合幼儿动作发展规律的是()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B.从边缘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D.从上部动作发展到下部动作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1)从整体到局部规律(由整体到分化);(2)首尾规律(从上至下);(3)近远规律(由近及远);(4)大小规律(由粗到细,或者说由大到小)。
[单选题]7.幼儿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OA.0~2岁B.3~4岁C.5~6岁D.6~10岁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第一个高峰期在出生后的第一.二年。
在第一年内幼儿的身长增加20~25厘米,为出生时身长(50厘米)的50%;体重增加6~7千克,为出生时体重(3千克)的两倍。
保教知识能力(学前儿童发展)
保教知识能力(学前儿童发展)1、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
◆涵义:婴幼儿发展,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过程:从胚胎形成到出生,从出生到幼儿期不同阶段的连续生长发育的过程。
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孩子出生后第一年的前半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影响因素:遗传、环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
◆成熟势力说——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成熟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与外环境有关,其中生理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经典行为主义——华生——他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S-R 理论,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环境决定论。
◆操作行为主义——斯金纳——强调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社会认知——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自我强化:人能观擦自己的行为,并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
◆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8 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对羞怯或疑虑、主动感对内疚感、勤奋感对自卑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创造对停滞、完善对失望。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三山实验——四个影响因素: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化——四个年龄阶段:0~2 岁,感知运动阶段(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2~7 岁,前运算阶段(表象或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自我中心,不可逆性,没有守恒概念,相对具体性);7~11 岁,具体运算阶段(守恒概念,可逆性);11 岁以后,形式运算阶段(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文化历史理论——维果斯基——三个观点:文化的重要性;语言的角色;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的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的最小差异)——最近发展去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模块一
模块
比例
题型
学前教育原理
学前儿童发展
生活指导 环境创设 游戏活动的指导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
施 教育评价
合计
31% 33% 36%
100%
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 论述题
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活动设计题
单项选择题:约20% 非选择题:约80%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
题型 单项选择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
二、课程内容分析 本课程内容由七个(模块)组成,这些章节可分为以下三个部
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
模块一、模块二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模块三、四、五、 学前儿童保教的各方面内容,包括生
六
活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游戏活动
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
双生子爬实验
二、精神分析理论:
本我: “本能冲动”,寻求基本的生物需求(快乐原则)。 自我 :它一方面使本我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调节、控制或延迟本 我欲望的满足,另一方面还要协调外界与“我”的关系,使本我适应外
双生子爬实验
界。(现实原则) 超我:超我是人格中最高部分,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遵循的是
A . 格赛尔 C . 斯金纳
B . 华生 D . 班杜拉
二、精神分析理论:
代表人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蒙·弗洛伊德 (奥地利 1856—1939) 双生子爬主实要验观点: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上存在三个主要的、连续的阶 段,这些阶段主要反映在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发展过程中。
二、精神分析理论:
【例题·简答题】
影响婴幼儿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要点】: 1 . 生物因素:遗传、生理成熟机制 2 .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 3 . 主观因素:儿童自身的内部因素和主观能动性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第一章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概述一、婴幼儿发展的含义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婴儿是指0-1岁的儿童,幼儿是指1-3岁的儿童。
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生理发展是指婴幼儿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包括形态的增长和功能的成熟。
心理的发展是指婴幼儿的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
对学前儿童来说,其身体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儿童年龄愈小,其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愈大。
婴幼儿发展的过程包括从胚胎形成到出生和从出生到幼儿期不同阶段的连续生长发育的过程。
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是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年龄大了以后则减慢。
孩子出生后第一年的前半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后半年速度变慢,以后速度再逐渐慢下来。
二、学前儿童的发展阶段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阶段大致划分为: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其中,婴儿期和幼儿期统称为婴幼儿期,是个体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个体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婴幼儿的发展又可细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婴儿期(狭义)(或称乳儿期)0—1岁。
其中可分为:新生儿期0——1个月婴儿早期1—6个月婴儿晚期6—12个月2.先学前期(或称幼儿早期)1—3岁3.学前期(或称幼儿期)3—6、7岁。
其中又可分为: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7岁三、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关于影响婴幼儿心理的发展因素,按照主客观因素划分,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其中客观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在因素。
(一)客观因素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人脑和周围显示是儿童心理发展必备的客观条件。
保教知识与能力汇总
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1.婴幼儿发展的涵义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在发展过程中,身体和生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它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发展,其中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一)遗传①概念②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2)(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二)环境①概念②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2)(3)(三)个体的主观能动性①概念②主观能动性在人发展中的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儿童在发展中的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他们对环境的刺激有较强的选择性,并表现出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所具有的能动性:(2)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儿童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3)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看,儿童认识外界是儿童内部的主动活动的过程(4)没有儿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其他因素的作用也难以完全实现3.儿童发展理论(一)成熟势力说基本观点: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
其中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代表人物:美国格赛尔(二)行为主义的观点①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美国华生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代表人物:美国华生②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美国斯金纳基本观点: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
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③班杜拉的社会认知代表人物:美国班杜拉基本观点:在班杜拉看来“儿童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观察和模仿那些有意和无意的反应。
因此,他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中发展的作用。
a.观察学习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的观察学习创造性的观察学习注意过程b.观察学习的过程保持过程再现过程动机过程直接强化c.强化的种类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三)精神分析理论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奥地利西蒙·弗洛伊德基本观点: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性本能、潜意识、与情感在发展中起的作用。
保教知识与能力常考知识点:学前儿童发展模块
保教知识与能力常考知识点:学前儿童发展模块
一、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考点1 学前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考点2 影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
考点3 心理学家的思想(格塞尔、班杜拉、埃里克森、维果斯基、皮亚杰、斯金纳)
考点4 幼儿的年龄调整特征(小中大班)
考点5 心理发展趋势
二、幼儿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考点1 幼儿身体发育的8大系统的特点
考点2 幼儿动作发展的5大规律
三、幼儿心理发展(十分重要)
考点1 感知觉的概念、发展及规律
考点2 注意的品质
考点3 观察力的培养
考点4 记忆的类型、过程、特点
考点5 想象的分类、特点、培养
考点6 思维的类型、特点;判断、理解的特点
考点7 言语的种类、语音、词、句的发展及言语发展的策略
考点8 幼儿情绪情感的分类及培养
四、幼儿个性和社会性
考点1 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特点、气质类型、性格结构
考点2 亲子关系及同伴关系的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社会交往的培养
五、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考点1 观察法、作品分析发、实验法
六、幼儿身心发展常见问题与预防
考点1 肥胖症、佝偻病、贫血、口吃、睡眠障碍。
《保教知识与能力》 第4章 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
(2)听觉的发展
①听觉感受性。 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差别 感受性则指分辨不同声音最小差别的能力。儿童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 它会在生活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不断发展和完善。
②言语听觉。 儿童辨别语音的能力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展和增强的。幼儿中期,儿童可以辨别语音的微小 差别,到幼儿晚期,儿童几乎可以毫无困难地辨别本民族语言包含的各种语音。
6. 学前儿童注意分散
注意 分散
(1)注意分散的概念。注意分散主要是与注 意的稳定相反的一种状态,是指儿童的注意离开了应 该指向的对象,而被一些无关的刺激物所吸引的现象。
(2)注意分散的原因。 ①过多的无关刺激。②疲劳。③缺乏兴趣。④ 目标要求不明确。⑤注意不善于转移。⑥不能很好地 进行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转换。 (3)注意分散的防止。①避免无关刺激的干 扰。②制订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③根据儿童的兴趣 和需要组织活动。④教师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⑤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互并用。⑥合理地组织教育 活动。
头部
躯干
四肢
(5)痛觉的发展 儿童的痛觉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表现为痛觉感受性越来越
高。
5. 学前儿童知觉发展的特点
(1)空间知觉
①形状知觉。分为婴儿的 形状知觉和幼儿的形状知 觉。
③方位知觉。儿童方位 知觉的发展主要和词语 所代表的方位概念相结 合。
②大小知觉。儿童方位知觉的 发展主要和词语所代表的方位 概念相结合。
模块一 学前儿童发展
第四章 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
目录
一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二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三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四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五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六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保教知识与能力》 第1章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3-6 岁
新生儿期:0-1 个月 婴儿早期:1-6 个月 婴儿晚期:6-12 个月
——
幼儿初期:3-4 岁 幼儿中期:4-5 岁 幼儿晚期:5-6(7)岁
三、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处于整个身心发展的最初阶段,其身心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方向性和顺序性
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 单到复杂的固定顺序进行,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
学习,他们对环境的刺激有较强的选择性,并 表现出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所具有的能
动性。 (2)同样的环境对不同的学前儿童可以产生 不同的影响。 (3)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来看,认识外界 是学前儿童内部主动活动的过程。 (4)如果没有学前儿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其他因素的作用也就难以完全得以实现。
感谢您的聆听
模块一 学前儿童发展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目录
一 学前儿童发展的概念 二 学前儿童发展的阶段 三 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 四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因素
一、学前儿童发展的概念
学前儿童发展是指学前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 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生理发展是指学前儿童机体的正常生育,包括 形态的增长和功能的成熟。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EMPLATE
4.个别差异性 在学前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 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具有独特之处。虽然同一年龄阶段的个体无论 是在身体还是在心理方面都存在发展的共同趋势和规律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 其发展的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等都可能是不同的。
四、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因素
社会因素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一、婴幼儿发展的涵义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婴儿是指0~1岁的儿童,幼儿是指1~3岁的儿童。
婴儿与幼儿之间有莫大的联系,因此在许多的儿童论著、医学论著、儿童早期教育等会将它们合并起来说,以示方便理解。
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其中,身体的发展是指婴幼儿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包括形态的增长和功能的成熟。
心理的发展,是指婴幼儿的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
对学前儿童来说,其身体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儿童年龄愈小,其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愈大。
婴幼儿发展的过程是指从胚胎形成到出生,从出生到幼儿期不同阶段的连续生长发育的过程,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是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年龄大了以后则减慢。
孩子出生后第一年的前半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后半年速度变慢,以后速度再逐渐慢下来。
二、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婴幼儿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先天的和后天的因素;有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有生理的和心理的因素;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因素。
这些因素都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不同的作用。
(一)生物因素婴幼儿首先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婴幼儿发展首先要服从于生物学的规律。
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素质,先天素质和制约发展的成熟机制。
1.遗传素质为婴幼儿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遗传素质是指婴幼儿从亲代那里获得的生理解剖方面的生物特点。
如机体的形态、结构、感官特征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等特点。
特别是人的大脑的结构和机能的特点。
遗传素质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条件,人在感知以前,必须有各种感知器官,人们具有思维,必须有特殊组织的物质一脑的存在。
不然,人就无从感知,无从思维。
所以遗传素质对婴幼儿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2.胎内环境等先天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胎儿发育的研究,科学地说明了母亲的营养、疾病、药物和情绪对胎儿发育有重大影响。
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发展概述[单选题]1儿童语言形成的可能性是指(江南博哥)( )。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语言环境D.遗传因素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遗传素质为儿童语言的形成提供可能性。
[单选题]4.儿童从会算“2个苹果加3个苹果等于5个苹果”,上升到“2+3=5”的思维变化,体现的发展趋势是()。
A.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B.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C.从发散思维到辐合思维D.从常规性思维到创造性思维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儿童会算“2个苹果加3个苹果等于5个苹果”是依靠着苹果的形象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着计算:“2+3=5”是抽象逻辑思维的表现。
[单选题]5.语音意识明显发展起来的时间是()A.1岁左右B.2岁左右C.3岁左右D.4岁左右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所谓对语音的意识,就是指对语音的自觉态度。
从4岁左右开始,能够把语音作为自觉意识到的对象,也就是说.语音的意识明显地发展起来。
[单选题]6.婴儿最初的笑是()。
A.出声的笑B.有差别的笑C.诱发性的笑D.自发性的笑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婴儿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或称内源性的笑。
[单选题]7.儿童心理发展的先学前期是指OA.1〜3岁B.3〜6岁C.6.7岁~11.12岁D.11.12岁〜14.15岁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乳儿期(出生〜1岁);先学前期(1〜3岁);幼儿期(3〜6 岁);学龄初期(6.7岁〜I112岁);学龄中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学龄晚期或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
[单选题]8.被心理学家称为“第二断乳期”的是OA.幼儿期B.学龄初期C.青春期D.学龄晚期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心理学家把青春期称为“第二断乳期”。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开始从心理上摆脱对家长的依赖,即使对于家长正确的建议,有时也会有逆反心理。
[单选题]9.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者是OA.巴甫洛夫B.斯金纳C.华生D.班杜拉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其关于学习的基本思路,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第四节-幼儿教育研究方法
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第四节-幼儿教育研究方法[单选题]1.()是实验者有目的.(江南博哥)有意识的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
A.观察法B.谈话法C.作品分析法D.实验法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实验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
[单选题]2.教师要掌握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
其中深入剖析研究单一的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访谈法D.个案研究法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个案研究法又称案例研究法和个案法,是对某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
[单选题]3.为了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研究者深入幼儿所在的班级,详细记录其交往过程的语言和动作等。
这一研究方法属于()A.访谈法B.观察法C.实验法D.作品分析法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幼儿的行为与言语,以了解幼儿心理与行为的一种方法。
[单选题]4.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A.实验法B.谈话法C.观察法D.作品分析法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观察法是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
[单选题]5.设计“视觉悬崖”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这属于()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C.观察法D.测验法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实验室实验法是在严密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所进行的实验。
实验室实验的优点是研究者对实验情境和实验条件进行严密控制,实验结果客观.准确.可靠(实验的内部效度较高),便于进行定量分析。
[单选题]6.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A.个案研究法B.调查法C.测验法D.观察法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观察对象处于正常的生活条件下,其心理活动及表现都比较自然,研究者可以比较真实地获得幼儿心理活动的资料。
教资幼儿园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与答题模板--逢考必过
模块一学前儿童发展第一章儿童发展概述(90分)第一节儿童发展理论概述(69分)一、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一)成熟势力说代表人物:盖赛尔/格赛尔(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千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
实验:“双生子爬梯实验”(二)行为主义学说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1.华生的观点: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培养成2.斯金纳的观点: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强化可提高反应的概率。
3.班杜拉�波波玩偶实验班杜拉的观点记忆口诀:班参观技校(1)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自己参与其中)和替代性学习(观察学习)。
(2)认为观察/替代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形式,包括注意(看见了)、保持(记住了)、再现(想起来)和动机(会这么做)四个子过程。
(3)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内部强化)。
直接强化:指外界对学习者本人直接进行的强化。
替代强化:观察别人(榜样)好的行为后果,于是产生了同样行为的倾向。
自我强化:自己根据自己的行为进行判断,由此奖励或处罚自己。
(4)在学校中存在着大量的观察学习。
(三)精神分析学说1弗洛伊德的观点(1)人格结构理论:本我:快乐原则(怎么快乐怎么来)、自我:现实原则(考虑情况)、超我:完美原则(圣人)(2)性欲阶段理论:分为口唇期C0-1岁)、肛门期(l-2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6-12岁)及生殖期(宵春期一成年期)。
儿童将来的发展是正常或变态,立生血有决定意义。
2埃里克森的观点:人生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一对危机或冲突。
(人格发展渐成说/人格发展八Jlfr段理论)阶段冲突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幼儿早期(1-3岁)自主对羞愧(自主:独立性)幼儿期(3-6岁)主动对内疚(主动:积极主动)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记忆技巧:先有自主,才能主动(四)认知发展学说(皮亚杰)l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
2013—2014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模块一+学前儿童发展
模块一学前儿童发展考纲要求1.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2.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3.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4.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5.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6.掌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7.掌握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8.理解幼儿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9.掌握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10.了解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如发育迟缓、肥胖、自闭倾向等重难点提示>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幼儿教育研究的方法>幼儿认知发展,情绪、情感发展,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幼儿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及身心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考试风向标本模块的知识点较多,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所占比重非常大,题型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为主。
考生不仅要牢固掌握该模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且要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及其原因。
在复习时,考生要将本模块作为重点,全面把握,高效复习高频考点归纳考点预测3~4岁被称为( )。
A.幼儿早期B.幼儿初期C.幼儿中期D.幼儿晚期答案:B考点归纳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在此过程中身心日趋完善和复杂。
其中,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这是发展中最关键、最迅速的时期。
儿童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
按照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可以把婴幼儿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教资保教】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
可逾越的。 3.不平衡性 (1)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同。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 4.差异性 发展既有共同规律,又有个别差异。
考点 3:幼儿动作与运动能力发展的规律 1.从上至下(首尾规律) 儿童动作的发展,身体上部的发展先于身体下部的发展。儿童先学会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坐和爬,
考点 6:行为主义理论流派 1.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创始人) 主要观点:人的心理本质是行为,学习的本质是“刺激(S)-反应(R)之间的联系”。 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主要观点:(1)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2)正强化、负强化 经典实验:斯金纳箱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主要观点:(1)观察学习(2)强化的种类: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经典实验:宝宝玩偶实验。
最后学会站和走。 2.由近而远(近远规律) 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 3.由粗到细(大小规律)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4.从无意到有意(无有规律) 儿童动作发展的方向是越来越多地受心理、意识支配,动作发展的规律也服从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5.由整体到局部(由整体到分化)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散性的、以后逐渐分化,向着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的方
向发展。
考点 4: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1.婴儿期(0~1 岁) (1)新生儿 0~1 个月:①心理发展的基础:本能动作(无条件反射);②心理的发生:条件反射的出 现。 (2)婴儿早期(1~6 个月):4~5 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出现。5~6 个月,开始认生。 (3)婴儿晚期(6~12 个月):手的动作开始形成,五指分工动作发展起来;获得客体永久性。 2.幼儿早期(1~3 岁) 学会直立行走;使用工具;言语的形成;思维萌芽;自我意识的萌芽。 3.幼儿期(3~6 岁) (1)小班(3~4 岁):最初生活自理;情绪作用大;爱模仿;认识依靠行动。
模块1学前儿童发展
模块1学前儿童发展在学前教育领域,学前儿童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学前儿童发展涉及到0-6岁儿童的身心、语言、认知和社会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并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学前儿童的身体发展是学习和成长的基础。
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和游戏,儿童可以发展自己的大肌肉协调能力和小肌肉操作能力。
同时,饮食、休息和睡眠等方面的规律也对儿童的身体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的语言发展在学前期间也迅猛发展。
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已经发现儿童在0-6岁期间的大脑神经细胞的连接数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峰。
这为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儿童的语言发展非常重要。
例如,通过与儿童进行对话、讲故事、唱歌等活动可以激发儿童的语言能力。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其它发展领域的基础。
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包括感知、注意力、记忆、思维等各个方面。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活动,可以促进儿童的感知和注意力发展。
例如,给儿童提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让他们用手摸和眼睛观察,可以促进儿童的感知发展。
同时,通过开展一些游戏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在学前教育中也非常重要。
儿童在0-6岁期间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与他人进行交往。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儿童可以学会分享、合作、理解和尊重他人。
而这些社交技能对于他们今后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非常关键。
在学前教育中,可以通过组织游戏、分组活动和讨论等方式来促进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发展是多个方面综合的发展过程,包括身体、语言、认知和社会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活动,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组织多元化的游戏和互动活动,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学前教育应该重视儿童发展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关注儿童的整体发展,并根据儿童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前教育的作用,为儿童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
高尔顿
霍尔
二、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
斯金纳
班杜拉
华生
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一)人格动力系统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的动力系统。
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二)人格发展的阶段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前生殖期(3~6岁) 潜伏期(6~12岁) 生殖期(12岁至成年)
(三)幼儿想象的培养
五、幼儿思维的发展
(一)幼儿思维概述
1.思维的概念和特点;2.思维的种类; 3.思维的作用;4.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5.幼儿思维形式的发展
五、幼儿思维的发展
(二)幼儿的思维与活动
六、幼儿言语的发展
(一)幼儿言语概述
六、幼儿语言的发展
(二)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
六、幼儿语言的发展
模块一 学前儿童发展
第一章 婴幼儿发展概述 第三章 婴幼儿的身心发展 第五章 婴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 第七章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第九章 幼儿教育研究方法
第二章 儿童发展理论 第四章 幼儿的认知发展 第六章 幼儿的个性发展 第八章 幼儿的个体差异
第一章 婴幼儿发展概述
一、婴幼儿发展的涵义 二、婴幼儿发展的过程 三、婴幼儿发展的特点 四、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四、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
遗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遗传奠定了幼儿身心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四、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生理成熟
(三)环境
(四)幼儿教育
(五)幼儿的主观 能动性
第二章 儿童发展理论
一、遗传决定论 二、环境决定论 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四、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五、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
(三)自闭症
自闭症的概念 自闭症的病因
四、幼儿身心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
(四)儿童多动综合症
多动症儿童行为的 主要特征
多动症的起因
多动症的治疗
第四章 幼儿的认知发展
一、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二、幼儿注意的发展 三、幼儿记忆的发展 四、幼儿想象的发展 五、幼儿思维的发展 六、幼儿言语的发展 七、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三)幼儿的言语与活动
七、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一般观点
七、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二)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 (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
第五章 婴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
一、情绪与情感概述 二、有关情绪与情感产生的理论 三、婴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四、幼儿情绪与情感的特点 五、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培养
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 的,历史上曾统称为感情。人们的感情非常复杂,既包 括感情发生的过程,也包括由此产生的种种体验,因此 用单一的感情概念难以全面表达这种理现象的全部特 征。心理学家分别采用情绪和情感来更确切地表达感情 的不同方面。
一、情绪与情感概述
(三)情绪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与情感概述
(一)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五、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培养
(二)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五、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培养
四、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五、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
第三章 婴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婴幼儿身体的发展 二、婴幼儿心理的发展 三、幼儿身心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 婴幼儿身体的发展
婴幼儿身体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婴幼儿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规律
二、婴幼儿心理的发展
(一)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从简单到复杂
(四)情绪情感的功能
二、有关情绪与情感产生的理论
三、婴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一)情绪的发生与分化
三、婴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二)婴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三、婴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三)婴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三、婴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四)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
四、幼儿情绪与情感的特点
五、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培养
二、幼儿注意的发展
(三)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二、幼儿注意的发展
(四)注意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二、幼儿注意的发展
(五)幼儿注意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干预
1.活动单一,较为单调 2.无关刺激的干扰 3.较难进行注意的转移 4.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
三、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概述
三、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情绪与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 行为反应。
具体来说,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 一种心理活动,是人对待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情感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 验,是人适应生存、进行人际沟通的重要手段。
一、情绪与情感概述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一、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一)感知觉概述
一、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二)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一、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三)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二、幼儿注意的发展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二、幼儿注意的发展
(二)注意的分类
(二)记忆的过程
三、幼儿记忆的发展
(三)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三、幼儿记忆的发展
(三)幼儿记忆与教育
四、幼儿想象的发展
(一)想象概述
四、幼儿想象的发展
(二)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 1.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2.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初步发展 3.从极大夸张的想象发展到合乎现实的想象
四、幼儿想象的发展
二、婴幼儿心理的发展
(二)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婴儿期
幼儿早期
三、幼儿身心发展中易出现的
(一)发育迟缓
问题
发育迟缓的概念
生长发育迟缓的表现
幼儿发育迟缓的原因
发育迟缓的治疗
三、幼儿身心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
(二)肥胖
儿童肥胖症的概念 儿童肥胖的诱因 儿童肥胖症的治疗
四、幼儿身心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婴幼儿发展的涵义
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成长 阶段,在此过程中身心日趋完善和复杂。其中, 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这是发展中最关键、 最迅速的时期,一直受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 重视。
二、婴幼儿发展的过程
婴儿期
幼儿早期
学前期
三、婴幼儿发展的特点
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