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密封管理制度
密封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公司经营管理,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公民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情况,制定《密封管理制度》以规范和管理公司涉密文件、物品和会议等内容,保障机构的安全和稳定。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和人员。
三、制度制定程序1.根据公司内部实际情况梳理产品、流程分析评估资产涉密情况。
2.收集和汇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梳理公司内部政策规定。
3.拟定《密封管理制度》征求各部门的意见。
4.经公司管理层审批后,制定并印发。
5.执行阶段中,随时收集意见,不断完善制度。
四、制度内容1.制度名称:公司密封管理制度。
2.制度目的:(1)规范和管理公司内部涉密文件、物品和会议等的流转、使用、存储等;(2)保护公司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和公民个人权益;(3)维护机构的安全和稳定。
3.制度内容:(1)密封文件的管理①公司具有涉密等级的文件必须密封。
②涉密文件必须从送信人处领取,必须在阅读室进行阅读,阅读完毕后,将文件放回信封,交至公司归档室安全库存。
③涉密文件如有外发送,必须向公司保密部门申报,经批准后,方可将信封外邮寄,或送至指定单位。
(2)涉密物品的管理①公司涉密物品必须按照财物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②涉密物品的分发、领用、借用均需经过授权并签署《涉密物品借用单》。
③凡涉密书籍、资料、软件必须经过保密部门审查同意方可查阅或借用。
(3)涉密会议的管理①组织涉及重要保密内容的会议,必须在涉密场所举行。
②会议场所必须检查,确保未留下任何特定装置。
③会议记录必须尽快加密存储,必要时在保密部门的监督下进行销毁。
(4)制度执行程序①保密责任人应当负责制定相关保密制度制度、宣传保密法律法规、管理保密活动和计划,并组织开展涉密评估、审计等活动。
②公司所有涉密文件、物品和会议必须经批准方可使用,使用后必须进行规范的存储和保管,确保涉密信息不被泄露。
③公司应当为涉密文件、物品和会议的使用、存储等过程进行管理,确保终端用户及边缘员工执行标准程序。
密封管理制度
密封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公司重要文件和资料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提高机构管理效能和工作效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在公司文件、档案、资料的存储、查阅、使用、处理等各个方面负责。
所有员工都应该遵守本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保密,把密。
一、的目的1. 为了保证公司文件、档案、资料的安全性和保密性;2. 为了维护公司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权利;3. 为了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
二、密封管理制度的范围1. 公司所有文件、档案、资料;2. 全体员工。
三、密封管理制度的原则1. 保密原则:公司的一切文件、档案、资料都属于公司机密,不得擅自外泄;2. 使用原则:员工只能在工作需要的情况下使用公司文件、档案、资料;3. 处理原则:员工需要对文件、档案、资料进行妥善保存和处理;4. 操作原则:对文件、档案、资料的查阅、使用、处理需要经过授权和审批。
四、密封管理制度的内容1. 密封文件的分类(1)核心机密文件:公司商业秘密和重要资料,需进行加密处理和严格管控;(2)一般机密文件:公司日常工作资料,需要保密但不必加密处理;(3)普通文件:不涉及公司重要机密的文件。
2. 密封文件的标识(1)核心机密文件需在文件上标有“核心机密”字样,并进行加密处理;(2)一般机密文件需在文件上标有“机密”字样;(3)普通文件无需标识。
3. 密封文件的存储(1)核心机密文件需存储在公司指定的安全保密区域;(2)一般机密文件可存储在员工办公室的保险柜或电脑上;(3)普通文件可存储在普通办公柜或电脑上。
4. 密封文件的传递(1)核心机密文件只能通过内部安全通道传递;(2)一般机密文件在传递时需要经过加密处理;(3)普通文件可通过普通邮件、传真等方式传递。
5. 密封文件的使用(1)员工只能在工作需要的情况下使用公司文件、档案、资料;(2)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保密,并在使用完毕后将文件归还或销毁。
6. 密封文件的销毁(1)核心机密文件需由专人负责销毁,销毁过程需要被监督;(2)一般机密文件可通过公司指定的销毁方式进行销毁;(3)普通文件可通过撕毁、烧毁等方式销毁。
密封管理制度 - 副本
密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现场设备管理、降低装置泄漏,减少污染,确保运行安全,进一步提高现场设备管理水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密封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采用下列定义:(一)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连续运动(旋转和往复) 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
(二)静密封: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动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密封管理是保证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公司各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常密封管理工作,在公司主管领导的领导下,依据公司有关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密封管理网络和管理责任制,全面履行管理职责,不断提高密封管理水平。
第五条设备管理部职责(一)加强对动、静密封点的管理组织和领导,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和修订公司动、静密封点管理制度。
(二)组织推广创建和巩固无泄漏的先进经验。
(三)建立公司级动、静密封点汇总台帐。
(四)组织各种密封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密封新技术、新材料。
(五)负责密封管理的检查、考核和评比工作。
第六条各执行部门职责(一)各执行部门每月统计一次静密封泄漏率。
生产系统静密封泄漏率,每月随设备完好率一同上报公司设备管理部。
在装置检修时,进行消漏处理。
组织交流推广静密封堵漏新材料、新技术。
(二)各执行部门应建立健全各级密封管理责任制,密封管理职责明确。
对本装置的管线、法兰、阀门等静密封点做到定期检查,并积极组织部门有关人员开展静密封查漏、堵漏活动。
(三)各执行部门要对所属装置区的设备、管道及附属冲洗、消防等管线的静密封点,根据工艺生产流程,以区域为单位分门别类的登记成册,建立静密封点台帐和消漏记录。
(四)各执行部门应开展建立并巩固无泄漏单位活动,消漏、堵漏工作要经常化、具体化、制度化。
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在0.5 ‰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2‰以下。
暂时不能消除的泄漏点应记录在案,做出消除计划。
第三章密封的管理第七条因检修或技改、技措、生产工艺变动等原因增减的密封点,要在工程验收合格后一个月之内更改静密封点台帐。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司设备的密封管理行为,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密封管理工作。
三、密封管理的基本要求3.1 设备的密封标识设备中必须在密封点处标明严密的密封标识。
标识应包括以下内容:•设备名称、型号•密封点位置•密封日期•密封人员签名3.2 标识的要求标识内容必须清晰易懂,印刷品质要好,耐用不易脱落。
3.3 设备密封管理的具体要求3.3.1 密封点的管理设备的密封点应该尽可能的少,减少所需密封的件数和复杂度。
在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情况下禁止擅自新增密封件和调整密封点。
3.3.2 规范管理设备的密封必须在操作人员全程监督下进行。
密封点的解封应当记录,记录必须按规定的流程执行。
3.3.3 密封标识的完整性设备密封标识必须完整无损,发现损坏或遗失应及时更换或重新编制。
3.3.4 密封标识的管制设备密封标识由专人保存,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得擅自移动、调换或更改。
3.3.5 密封记录的管理设备的密封记录应该按规定的流程记录,并由专人负责管理与储存。
四、密封点检查要求为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定期对设备中的密封点进行检查,具体要求如下:1.对密封点的完整性进行检查,记录查看结果。
2.对所有已经解封的密封点进行重新检查,记录查看结果。
3.发现问题情况及时处理,具体处理方式要根据各种具体情况而定。
五、处罚和问责任何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都应受到相应的处罚且需要追究责任:1.相关人员将取消密封资格,并需接受相应的教育培训;2.对于严重违规行为,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六、附则1.设备密封制度以及所有的设备对应密封标识必须得到全面执行;2.具体操作细则以及有关检查和处理的行动细节,均必须根据设备类型和其特殊性质进行详细说明;3.本制度的具体执行层面,包括选拔密封人员、展开对密封资格人员的培训和操作规程,必须另行制定;4.本制度凡事有变时,应及时进行修改并告知密封管理工作相关的人员。
公司密封泄露管理制度怎么写
公司密封泄露管理制度怎么写
制度的核心目标应当明确:确保公司所有敏感信息的安全,防止任何形式的泄露事件,同时确立违规的后果和处理流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组织结构与职责划分
建立由高层管理者领导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职或兼职的保密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保密工作。
各部门应明确自己的保密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
二、保密范围与分类
详细列出公司的保密信息范围,包括技术资料、经营策略、客户信息等,并根据信息的敏感程度进行分类管理。
不同级别的信息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三、保密措施
制定具体的保密措施,如物理隔离、访问控制、加密传输、文档管理等。
同时,加强员工的保密意识培训,定期组织保密知识的学习和应急演练。
四、监督检查与风险评估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保密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审查。
同时,开展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五、违规处理与法律责任
明确违反保密制度的行为及其后果,包括内部处罚和可能涉及的法律责任。
确保员工了解泄露信息的严重性,增强自我约束力。
六、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
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信息泄露,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减少损失。
同时,明确事故处理流程,确保事态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七、持续改进
保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管理制度。
密封安全管理制度
密封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密封管理,减少跑、冒、滴、漏,提高效益,降低消耗,消除污染,保证职工身体健康,为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创造条件,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动、静密封点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动密封
各种设备的连续运动(旋转和往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
如发电机轴、泵轴等的密封均属动密封。
3.2静密封
各种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
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所设备的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以及其他设备的结合部位,均属静密封。
4 职责
4.1安全员负责动、静密封点的管理,建立密封点台帐、消漏台帐。
4.2加油员、卸油员负责各自作业范围内设备、管路的动、静密封点的维护和保养。
4.3控制目标
(1)静密封点泄漏率保持在0.5‰以下;
(2)动密封点泄漏率保持在2‰以下;
(3)关键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
5 控制程序
5.1静密封检验标准
(1)机电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
(2)电气设备绝缘电缆头等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3)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摸,无渗漏,无水垢。
5.2设备、管线的静、动密封管理,由各作业人员负责管理。
6 相关文件
《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7 相关记录
《密封点统计台帐》
《密封点消漏台帐》
8 本制度自2021年xx月xx日起施行。
化学工业企业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文(2篇)
化学工业企业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化学工业企业设备密封的管理工作,规范设备操作,提高设备密封效果,保障生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设备的密封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实施人员应遵循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以确保设备密封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第四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设备密封的日常维护、检查和保养、异常情况的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第五条本制度由化学工业企业设备管理部负责具体实施,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六条本制度的具体条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但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
第二章日常维护第七条设备密封的日常维护工作是确保设备密封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第八条员工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设备密封存在问题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第九条液体介质设备应根据情况定期更换密封件,确保密封件的良好状态。
密封件更换时需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操作。
第十条设备密封表面应保持清洁,及时清除附着在其上的污垢和杂质,以免影响密封效果。
第十一条设备密封所需的润滑油应定期更换,以确保密封的灵活性和密封效果。
第十二条员工在操作设备时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并注意设备密封状况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三章检查和保养第十三条设备密封的检查和保养工作是确保设备密封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第十四条员工应定期对设备密封进行检查,发现设备密封有问题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第十五条设备密封的保养工作包括清洗密封件、检查密封件的磨损情况、调整和更换密封件,以确保密封的可靠性和密封效果。
第十六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保养计划,并按计划进行保养工作。
第十七条员工在进行设备密封的保养工作时应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注意工作中的安全。
第十八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对保养工作进行记录,包括保养时间、保养内容等,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四章异常情况处理第十九条当设备密封出现异常情况时,员工应迅速停机,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密封管理制度
密封管理制度
密封管理制度
目的:为了保证企业的机密性与安全性,规范密封的使用与管理,制定本制度。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及所有工作人员。
制度制定程序:1.明确制定本制度的目的和范围。
2.收集、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
3.制定各项制度的名称、范围、目的、内容、责任主体、执行程序、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
4.组织全公司人员进行宣贯,确保各位员工了解本
制度的内容以及执行要求。
5.本制度经总经理审核批准后生效,并不断改进完善。
制度内容:一、密封的定义指对文件、资料等敏感信息的保密措施,包括密封标识、密封时间、密封人员等。
二、密封的程序1.对于涉及国家机密、公司商业机密等信息,必须在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密封。
2.密封前必须先填写密
封记录,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3.对于重要文件、资料,应
把它们置于保密柜、保险箱中,并封上标识密封。
4.密封时间
不得超过一个月,需要延期时应经上级领导批准。
三、密封的管理1.人员管理:公司应确定专人负责密封管理,受公司领导的直接监护;未经授权人员不得参与密封管理。
2.标识管理:确保密封标识的准确性、易识别性、完整性,严
禁私自更换或移除。
3.模具管理:制作密封模具前,应网上进行登记,制作后应统一存放,并严防外泄。
4.信息管理:公司应定期对已密封的文件、资料进行审阅,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5.违反管理规定,泄密给公司造成损失或对外泄露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包括资产损失赔偿、法律责任等。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制定相关流程并及时修订或增补。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文(4篇)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设备使用安全,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设备(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等)的密封管理。
第三条设备的密封管理是指对设备进行密封,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打开、操作、调整设备,保护设备安全运行。
第四条设备密封管理制度的执行责任部门为设备管理部门。
第五条本单位所有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如有违反,要根据责任追究制度进行追责。
第二章设备密封管理的原则第六条设备密封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合理地确定设备的密封等级和密封方式;(二)严格执行授权管理,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打开、操作、调整设备;(三)追踪管理,及时了解设备的开启、关闭情况;(四)确保设备密封后,密封状态不会出现泄漏、松动等状况;(五)设备密封后,尽量避免频繁的解封,减少设备磨损和故障的发生;(六)设备密封失效、损坏或有泄漏等情况时,要及时报修、更换密封件。
第三章设备密封等级和密封方式第七条设备的密封等级和密封方式应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安全风险和操作需要进行评估确定。
第八条设备的密封等级分为一级密封和二级密封。
(一)一级密封:对设备进行严格的封存,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解封,如高压设备、危险化学品设备等;(二)二级密封:对设备进行相对较严格的封存,只有授权人员或特定部门才能解封,并记录解封情况,如一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
第九条设备的密封方式包括封条密封、密码密封和密码加封条密封等方式。
(一)封条密封:使用专用封条对设备进行封存,封条上标有封存日期、封存人员和解封授权单位;(二)密码密封:对设备进行电子锁定,只能通过输入正确密码才能解封;(三)密码加封条密封:结合封条密封和密码密封的方式,在设备上同时使用封条和密码,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第四章设备密封管理的流程第十条设备密封管理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评估设备的重要程度、安全风险和操作需要,确定设备的密封等级和密封方式;(二)对设备进行密封,封条上标有封存日期、封存人员和解封授权单位;(三)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解封设备,并记录解封情况,包括解封日期、解封人员和解封原因;(四)设备解封后,进行设备状态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五)定期对设备进行密封状态检查,确保设备密封状况良好;(六)设备密封失效、损坏或有泄漏等情况时,要及时报修、更换密封件。
公司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公司设备密封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规范公司设备密封管理工作,提高设备密封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保障公司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密封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液压设备、气动设备、泵阀设备等。
第三条:设备密封管理责任1. 公司设备密封管理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密封的选型、采购、安装、维护、更换等工作。
2. 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设备密封档案,及时更新设备密封相关信息,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3. 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制定设备密封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设备密封的安全可靠运行。
第四条:设备密封管理流程1. 设备选型:根据设备的工作介质、工作条件、工作压力等参数,选用适合的密封材料和型号。
2. 设备采购:设备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公司采购流程,选择正规的供应商采购设备密封,确保设备密封的质量。
3. 设备安装: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备密封的安装,确保安装质量符合要求。
4. 设备维护:设备密封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设备密封的良好状态。
5. 设备更换:设备密封使用寿命到期或出现损坏、泄漏等情况时,应当及时更换密封件,避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五条:设备密封管理制度1. 设备密封应当按照要求进行维护保养,严禁私自更换或使用非正规密封件。
2. 设备密封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密封的正常运行。
3. 设备密封材料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严禁使用劣质密封件。
4. 设备密封管理应当建立台账,记录设备密封更换、维护情况,并定期进行归档保存。
第六条: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进行整改,并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
2. 对于严重违反设备密封管理制度的行为,设备管理部门有权启动公司纪律处分程序,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七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所有。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任何修订或补充,需经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文(3篇)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文1. 引言设备密封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合理的设备密封管理制度对于保障生产安全、提高设备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设备密封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2. 定义设备密封是指通过采取适当措施,使设备内外压力相互隔离、介质不外泄或外界无入侵的技术措施。
密封件指用于设备密封的各种零部件,如密封圈、密封垫片等。
3. 责任与义务3.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密封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并对设备密封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记录。
3.2 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密封管理制度,正确使用设备,保证密封效果。
3.3 设备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对设备密封件进行定期检查、更换和维护。
4. 设备密封过程管理4.1 设备密封前的准备工作a) 准备好所需的密封件和工具,并按规定的密封技术要求进行测试和检验。
b) 清洁设备密封面,确保无污物、杂质影响密封效果。
c) 检查密封件的外观、尺寸和材质,确保符合要求。
4.2 设备密封的操作流程a) 按照设备制造商或技术要求安装密封件,并确保正确安装。
b) 调整密封件的压紧力,确保密封良好,避免泄漏风险。
c) 进行设备密封测试,验证密封效果是否合格。
d) 密封操作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标记和记录。
5. 设备密封检查与维护5.1 定期检查设备密封件的磨损和老化情况,并进行更换。
5.2 密封件更换时,应选择与设备要求相符合的密封件,并按照规范进行安装。
5.3 设备在停产期间,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密封件因长时间不使用而受到损坏。
5.4 设备运行期间,发现密封泄漏或失效情况时,应及时停机检修,并记录维修情况。
6. 设备密封管理档案6.1 建立设备密封档案,记录设备密封件的使用情况、更换情况、维修情况等。
6.2 定期对设备密封档案进行复查,及时更新和完善。
7. 相关培训与教育7.1 设备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设备密封管理培训,掌握设备密封技术和操作要点。
7.2 设备维修人员应定期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和考核,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
2024年密封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密封管理制度1、为消除跑、冒、滴、漏,降低泄漏率,保证安全生产、改善劳动条件、降低产品消耗、消除环境污染、保证人身健康、延长开工周期,制定本制度。
2、静密封泄漏率应保持在万分之五以下,并无明显泄漏。
3、认真统计密封点,公司每月组织一次检查(结合公司隐患排查),设备部及车间组织不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结合班组巡回检查及生产装置检查记录表)。
4、车间主任应把密封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勤安排,常检查,抓落实。
5、无泄漏公司标准5.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设备管理条件》,有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
5.2、静密封点的泄漏率经常保持在万分之五以下。
5.3、设备完好率保持在____%以上,对新引进的装置和设备完好率保持在____%以上。
5.4、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档案齐全。
6、无泄漏车间标准6.1、认真执行公司密封管理制度。
6.2、静密封泄漏率经常保持在万分之五,并无明显泄漏。
6.3、全部设备完好率保持在____%以上。
6.4、静密封点统计准确,建立密封点巡回检查制度,车间做到每周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7、密封点检验泄漏标准:7.1、设备和管路:宏观检查不结焦、不冒烟、无渗迹、无漏痕。
7.2、焊接或联结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
7.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等结合部位宏观检查无渗漏。
7.4、酸碱化学物料系统:宏观检查无渗迹、无漏痕、不结垢、不冒烟或用试纸试漏不变色。
7.5、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触摸无渗漏、无水垢。
8、密封点的统计8.1、动密封点:各种机电设备,凡是连续运动部件的密封处属于密封点。
如各种压缩机填料、机械密封端、各种减速机进出轴的密封、各种轴填料和机械密封端、各种旋转轴的密封等。
8.2、静密封点:除动密封点外其他各种机电设备,管道上的接合处或不连续运动部件的密封处,如设备管道上的端盖、压盖、法兰、各种阀门、接头、弯头、油标、变速手柄等均属静密封点。
8.3、通风设备:烟道管路不列入静、动密封统计范围之内。
密封管理制度汇编
密封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为了保障公司各项资产的安全,规范和统一公司的密封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所有单位和人员都应当遵守本制度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严格执行密封管理制度。
第三条密封管理制度是公司的重要管理制度,是公司对外形象和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密封管理的责任制度和制度、程序、技术和设施。
第五条密封管理应当符合保密需要。
第六条密封不得轻易损坏,禁止私自改变、乱用或丢失密封。
第七条密封必须设立管理制度,公开、透明,确保全员参与和监督。
第八条各级团组织、工会、妇女委员会、青年联合会等各类事业部门和企业内部的政治组织应当在企业的管理设施、事务手续、财物管理等方面,过去经常复杂难以理清的文字性管理规章制度,股关注简化,同时在财物管理方面大加严格,一律严格财务制度。
第二章密封的管理第九条公司应当统一密封的种类和规格,制定统一的密封制度和标准。
第十条公司应当设立密封管理部门,负责密封的购置、保管、使用和销毁。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密封登记和管理系统,对各类密封进行统一编号和登记。
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对密封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并进行台账记录和档案管理。
第十三条密封的使用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禁止私自使用或外借。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密封销毁制度,对废旧的密封进行集中销毁,保证密封的安全和完整。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密封保密措施,对重要的密封进行特殊管理和保护。
第三章密集的责任第十六条密封的申领、使用和保管应当由专门负责人员负责,必须经过严格审批程序。
第十七条对于因工作需要而外借的密封,应当制定相关的外借手续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密封的安全和追踪。
第十八条对于因私自丢失或损坏密封的,应当进行责任追究,并赔偿对公司造成的损失。
第十九条公司应当在员工中进行相关的密封使用和保管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模版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与依据1.1目的:为了防止设备被人恶意使用、滥用,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以及数据的保密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1.2依据:1.2.1 企业的《安全生产法》、《电子设备使用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
1.2.2 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等。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员工,包括内部员工、外部工作人员、实习生等。
三、设备密封管理的流程3.1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的重要性、机密性等级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密封标识。
3.2 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设备被恶意使用或滥用的情况,必须及时进行报告。
3.3 员工在使用设备前,必须经过设备管理部门的授权,并签署相应的设备保密协议。
3.4 员工在使用设备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不得私自拆卸、调整设备。
3.5 员工在使用设备后,必须及时关闭设备,并将设备归还给设备管理部门。
3.6 设备管理部门在收到设备后,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四、设备密封的要求4.1 设备密封标识必须明确设备的重要性和机密性等级,采用固定式或可拆卸式的标识。
4.2 设备密封标识必须牢固可靠,不得私自更换或毁坏。
4.3 设备密封标识必须与设备的编号相匹配,不得混淆或错乱。
4.4 设备密封标识必须在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标注,保证易于识别和防止篡改。
4.5 设备密封标识必须保证完整性,不得有缺失、模糊或划痕等情况。
五、设备密封管理的责任5.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分类、密封标识的制定和变更,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归档。
5.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设备的保管和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异常情况。
5.3 员工在使用设备前,必须经过设备管理部门的授权,严格遵守设备管理制度,并按规定签署设备保密协议。
5.4 员工对设备的使用和保管负有重要责任,任何情况下不得私自拆卸、调整设备。
5.5 员工在使用设备后,必须及时关闭设备,并将设备归还给设备管理部门,不得私自带离企业范围。
设备、管道密封管理范本(2篇)
设备、管道密封管理范本设备和管道密封管理是确保工业设备和管道系统运行安全、高效的重要措施。
有效的密封管理可以减少泄漏风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本文将介绍一套设备和管道密封管理的范本,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密封管理体系。
1. 密封管理方针(1)确保设备和管道系统的密封性能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2)最大限度减少泄漏量,提高设备和管道系统的可靠性。
(3)优化维护计划,减少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4)强调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操作人员的密封管理水平。
(5)持续改进密封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提高密封效果和效率。
2. 密封材料选择(1)根据工作介质的性质和工作条件选择适当的密封材料。
(2)密封材料要具备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和耐磨损性能。
(3)密封材料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
3. 密封设计与安装(1)根据设备和管道系统的特点和工艺要求进行密封设计。
(2)确保密封件的尺寸、形状和材料与设备和管道的接口匹配。
(3)严格控制安装质量,避免密封件的损坏或安装不良导致泄漏。
4. 密封检测与维修(1)建立定期检测制度,对设备和管道系统进行泄漏和密封性能测试。
(2)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及时修复泄漏点。
(3)维修时要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和工具,保证维修质量。
5. 密封记录与追溯(1)建立完善的密封记录系统,记录设备和管道系统的密封性能、维修情况等。
(2)确保密封件的追溯性,可以追溯到供应商、批次和生产日期等信息。
(3)定期对密封记录进行汇总和分析,评估密封管理的效果和改进措施。
6. 培训与意识提升(1)开展密封管理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密封技术和管理水平。
(2)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3)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密封管理工作。
7. 密封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创新(1)关注密封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最新发展,引进先进的设备和工艺。
(2)积极参与密封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2024年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2024年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文加强密封管理和创建无泄漏工厂活动是化工企业减少跑、冒、滴、漏,增加生产,降低消耗,消除污染,保证职工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达到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标准,为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创造条件,特制定本制度。
(一)密封点分类和统计范围1.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的连续运动(旋转和住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
如压缩机轴、泵轴、各种釜类旋转轴等的密封均属动密封。
2.静密封设备(包括机床和厂内采暖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
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所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以及其他设备的结合部位,均属静密封。
(二)密封点计算方法1.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2.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点接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
如: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后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一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3.泄漏点的计算方法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4.泄漏率计算公式静(动)密封点泄漏率()____静(动)密封点泄漏点数/静(动)密封点数1000(三)静密封检验标准1.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
2.仪表设备及风引线、焊接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薄纸条顺的办法)。
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4.乙炔气、煤气、乙烯、氨、氯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密封容器的规章制度怎么写
密封容器的规章制度怎么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密封容器的安全和质量,维护生产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密封容器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等相关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遵守本规章制度是每一个从事密封容器相关工作的人员的义务,违反本规章制度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由公司领导部门制定,负责执行,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反。
第五条本规章制度具体执行细则由公司组织制定并不断完善。
第二章生产环节第六条生产密封容器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第七条生产车间必须保持清洁整洁,严禁乱堆乱放,确保生产环境无尘埃。
第八条生产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掌握生产技能,严禁无资质的人员进行生产操作。
第九条生产设备必须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转,如有故障及时进行修复。
第十条生产记录必须详实完整,每一批生产的密封容器必须有相应的标识。
第十一条生产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处理,不得隐瞒。
第三章包装环节第十二条包装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确保产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十三条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级标准,不得使用劣质材料。
第十四条包装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严格按照包装标准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五条包装过程中必须注意卫生,严禁使用有异味或有污染的包装材料。
第十六条包装记录必须完整,每一批包装的密封容器必须有相应的标识和记录。
第十七条包装过程中如发现包装损坏或不符合要求,必须及时更换,确保产品质量。
第四章运输环节第十八条运输密封容器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第十九条运输车辆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确保车辆安全性和产品的完整性。
第二十条运输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掌握运输技巧和安全常识,确保货物安全。
第二十一条运输过程中必须加强货物保护,减少货物挤压和摩擦,确保产品完好无损。
第二十二条运输过程中如发生交通事故或产品损坏,必须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密封胶包装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密封胶包装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密封胶包装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环保、高效、规范”的原则。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四条生产部门应确保密封胶包装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
第五条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密封胶包装的密封性能和外观质量。
第六条生产车间应定期对密封胶包装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七条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过期、不合格的密封胶包装材料。
第八条生产完成后,应进行产品自检,合格后方可入库。
第三章储存管理第九条储存部门应设立专用密封胶包装仓库,并配备必要的仓储设施。
第十条储存过程中,应保持仓库干燥、通风,防止密封胶包装材料受潮、变质。
第十一条储存区域应明确标识,分类存放,便于查找和管理。
第十二条严禁将密封胶包装材料与其他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混放。
第十三条储存期间,应定期检查密封胶包装材料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章运输管理第十四条运输部门应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确保密封胶包装材料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第十五条运输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运输安全。
第十六条运输车辆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密封胶包装材料。
第十七条运输途中,应防止密封胶包装材料受到阳光直射、高温、低温等不利影响。
第五章销售管理第十八条销售部门应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将密封胶包装产品及时、准确地送达客户。
第十九条销售人员应向客户宣传密封胶包装产品的特点和优势,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二十条销售过程中,应关注客户对密封胶包装产品的反馈,及时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
第六章质量管理第二十一条建立密封胶包装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
第二十二条定期对密封胶包装产品进行质量抽检,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销售。
第二十三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质量监控。
密封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一、目的和原则1. 目的:为加强公司密封设备的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密封性能,降低物料损耗,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 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明确责任,责任到人;(3)定期检查,及时维护;(4)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密封设备的部门及员工。
三、职责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密封设备管理制度,监督实施,定期检查,确保密封设备正常运行。
2. 使用部门:负责密封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密封性能良好。
3. 员工:遵守本制度,正确使用密封设备,发现设备异常及时报告。
四、密封设备的分类与统计1. 密封设备分类:(1)动密封:指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连续运动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如压缩机轴、泵轴、各种釜类旋转轴等。
(2)静密封:指设备(包括机床和厂内采暖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等。
2. 密封设备统计范围:(1)各类压缩机轴、泵轴、填料和轴密封处;(2)减速机输出入轴、阀门杆、各桶、罐类的搅拌轴等;(3)设备上的人孔、手孔、清理孔、视镜、静止机件的接合面;(4)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5)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6)加热炉、水冷器的外露张口;(7)电气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8)机床上的各种变速箱、立轴、各种变速手柄;(9)其他设备的静结合部位。
五、密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1. 使用部门应定期对密封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使用部门应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对密封设备进行定期润滑,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 使用部门应定期对密封设备进行更换,确保设备密封性能良好。
4.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密封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使用部门处理。
六、密封设备的检查与评定1. 使用部门应定期对密封设备进行检查,记录检查情况,并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
密封胶管理制度
密封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和加强密封胶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保障企业利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密封胶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第三章密封胶的分类与标准1.密封胶根据用途和性能可分为通用密封胶、高温密封胶、结构密封胶等。
2.密封胶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合格产品禁止使用。
第四章密封胶的采购1.采购密封胶必须具备采购合同或者采购订单。
2.采购人员须向指定供应商采购,不得私自变更供应商。
3.采购人员必须按照采购程序进行采购,不得擅自私下交易。
第五章密封胶的储存与保管1.密封胶必须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防潮的仓库内。
2.密封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标识、分类、储存。
3.储存密封胶期间,要对产品进行定期检查,保证产品质量。
第六章密封胶的领用与使用1.领用密封胶必须有指定申请和审批程序,未经批准不得擅自领用。
2.使用密封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不能超范围使用。
3.使用后的密封胶必须进行包装,防止污染和损坏。
第七章密封胶的检验与测试1.对密封胶产品必须进行定期的抽样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检验和测试必须由指定的检验员进行,不得擅自操作。
3.检验合格的密封胶方可入库和使用,不合格产品必须进行退货处理。
第八章密封胶的废弃与处理1.废弃的密封胶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不得乱倒乱扔。
2.废弃密封胶应进行分类、包装、标记,交由专业单位进行处理。
3.废弃处理后,要对处理情况进行记录和备案。
第九章密封胶的质量追溯与回溯1.对密封胶产品必须建立质量追溯和回溯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可追踪和回溯。
2.建立质量追溯和回溯档案,包括生产、检验、储存、领用等信息。
3.发生质量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回溯,找出问题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第十章密封胶的安全管理1.密封胶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生产安全。
2.密封胶使用时,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产品性能和使用方法。
3.发现产品有异样时,要及时上报,禁止私自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封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密封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为消除跑、冒、滴、漏,降低泄漏率,保证安全生
产、改善劳动条件、降低产品消耗、消除环境污染、保证
人身健康、延长开工周期,制定本制度。
2、静密封泄漏率应保持在万分之五以下,并无明显泄
漏。
3、认真统计密封点,公司每月组织一次检查(结合公
司隐患排查),设备部及车间组织不定期检查,并做好记
录。
(结合班组巡回检查及生产装置检查记录表)。
4、车间主任应把密封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勤安
排,常检查,抓落实。
5、无泄漏公司标准
5.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设备管理条件》,有健全的
设备管理制度。
5.2、静密封点的泄漏率经常保持在万分之五以下。
5.3、设备完好率保持在90%以上,对新引进的装置和设备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
5.4、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档案齐全。
6、无泄漏车间标准
6.1、认真执行公司密封管理制度。
6.2、静密封泄漏率经常保持在万分之五,并无明显泄漏。
6.3、全部设备完好率保持在90%以上。
6.4、静密封点统计准确,建立密封点巡回检查制度,车间做到每周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7、密封点检验泄漏标准:
7.1、设备和管路:宏观检查不结焦、不冒烟、无渗迹、无漏痕。
7.2、焊接或联结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
7.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等结合部位宏观检查无渗漏。
7.4、酸碱化学物料系统:宏观检查无渗迹、无漏痕、不结垢、不冒烟或用试纸试漏不变色。
7.5、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触摸无渗漏、无水垢。
8、密封点的统计
8.1、动密封点:各种机电设备,凡是连续运动部件的密封处属于密封点。
如各种压缩机填料、机械密封端、各种减速机进出轴的密封、各种轴填料和机械密封端、各种旋转轴的密封等。
8.2、静密封点:除动密封点外其他各种机电设备,管道上的接合处或不连续运动部件的密封处,如设备管道上的端盖、压盖、法兰、各种阀门、接头、弯头、油标、变
速手柄等均属静密封点。
8.3、通风设备:烟道管路不列入静、动密封统计范围之内。
9、计算方法
9.1、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每一密封处按一个动密封点计算。
计算公式:动密点泄漏率(‰)=动密封泄漏点总数/静密封点总数×1000
9.2 统计:
动密封点的统计:只统计设备的动密封点即可。
静密封点的统计:分设备自身密封点和管理密封点。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