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考试题的考点分布与变化趋势
深圳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3.★考察难度一般为考点的基本用法; 4.★近义词、词组、句式出现率不高。
4 第四页,共21页。
二、各题型命题特点分析:
近三年语法填空考点分布:
年度 冠词 名词 代词 数词 介词
形容词副词
2009年 1个 2个 1个 1个 1个
2个
非谓语动词
四、2012备考策略
1. 围绕教材复习,夯实基础,抓住主干
2. 加强针对性系统的训练,了解考试动向 3.适当降低复习难度,狠抓基础 4.课后做好四个 “整理”,查漏补缺 5.重视完型阅读训练 6.答题技巧莫忽视
18 第十八页,共21页。
上下文
【09】
The next day John’s father managed to tell Babe Ruth about the story of his son on the phone. Twentyfour hours later, as the boy __21__ in his hospital room, in walked __22__.Young John could hardly believe his own eyes!
排序
2009
16 1 1 5 0 1 1 0
2010
16 3 1 2 0 1 1 1
2011
17 2 1 1 1 1 1 1
第九页,共21页。
体裁及 题材
各一篇
9
二、各题型命题特点分析: ◆ 阅读理解:(35*1=35分):
ii. 一组对话,五个小题, 考词语使用的准确性。
iii. 一组对话,五个小题,
16
第十六页,共21页。
2023 深圳中考英语题型
2023 深圳中考英语题型摘要:I.引言- 介绍2023深圳中考英语题型改革II.题型变化- 听力题型变化- 阅读理解题型变化- 完形填空题型变化- 语法填空题型变化- 改错题型变化- 作文题型变化III.应对策略- 针对题型变化的学习方法调整- 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建议IV.总结- 展望2023深圳中考英语题型改革的影响正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2023年深圳中考英语题型也将迎来一系列的变化。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应对这些变化,本文将对2023深圳中考英语题型的变化及其应对策略进行详细解析。
一、题型变化1.听力题型变化2023年深圳中考英语听力题型将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题目设置将更加贴近生活,涉及话题更广泛。
同时,可能还会增加口音和语速等方面的考查,考生需要适应不同口音的英语发音。
2.阅读理解题型变化阅读理解题型将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信息筛选和推理能力。
题目设置可能包括图表、图片等多元化的形式,考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提炼关键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
3.完形填空题型变化完形填空题型将更注重考查考生对文章整体意义的理解,以及对词汇、短语、语法等知识的运用能力。
题目设置中将增加考查词汇搭配、固定短语等内容的题目,考生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4.语法填空题型变化语法填空题型将更注重考查考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特别是对句法结构和时态等方面的考查。
题目设置中将增加考查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等高难度语法知识的题目。
5.改错题型变化改错题型将更注重考查考生对语言规范的掌握,以及对词汇、短语、语法等知识的运用能力。
题目设置中将增加考查标点符号、大小写等方面的题目,考生需要熟悉英语书写规范。
6.作文题型变化作文题型将更注重考查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题目设置中将增加半开放性、开放性作文题目,考生需要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创意表达,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应对策略1.针对题型变化的学习方法调整针对2023年深圳中考英语题型的变化,考生需要调整学习方法,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巩固,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深圳市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报告
深圳市中考英语分析报告
一.中考考试题型:
根据几年来深圳市中考试卷命题来看,考试题型和分值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二.中考考点归纳总结:
1.单项选择:单选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是考察语法和词汇知识。
其中主要考点包括:
单项选择
2.完型填空:完形填空篇幅较小,所选题材一般以故事,小短文为主。
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同义词或词组的辨析,固定搭配,以及语义逻辑推断等。
3.阅读理解:根据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分析,阅读理解一般有4-5篇,一般是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类型的短篇,一般是由易到难。
主要包括的题型有以下几类:
对话内容的理解。
题干会给出所选词汇,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选词填空,以保证全文语义和逻辑通畅。
5.补充对话:该题型也属于近年来新增题型之一,主要是考察具体语境下对文章或对话内容的理解。
题干给出的是单独的句子,再根据整篇对白的意思来补充对话,以保证全文语义和逻辑通畅。
6.解释句子:该题型主要会涉及到一些固定搭配,具体词汇,特殊句型等的理解,并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相同的意思。
既考察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也考察语言运用能力。
7.阅读填空:该题型也属于近年来新增题型之一,题干先给出一段对白,然后再将对白概括为一段话,学生须从对白中选择正确的词语将概括文字补充完整。
8.书面表达作文:常见的作文题材包括书信,演讲稿,议论文,看图作文等。
深圳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深圳中考数学试卷分析报告一.整体分析通过对近三年的深圳中考数学试卷的分析,试卷整体的设计思路体现了“注重双基、体现新意、适度区分”的思想。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注重双基和教学重点的考查。
试题考查重要的数学概念、性质和方法,包括重视双基和教材内容考查。
第二,体现新意。
客观性试题设计在不影响学生思维的前提下加强解释性。
综合性问题控制条件,降低试题的复杂性,却依然存在较多的思维入口,利于学生发挥真实水平。
第三,适度区分。
基础题、中档题、较难题的分值配比为8:1:1,中档题和较难题分散在不同试题中,既有利于适度区分,又有利于合理考查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认知水平差异。
二.板块分析图(1.1)从图(1.1)可以清晰的看出以下几点:1.几何与代数的考点最多分别为18个和13个,占所有考点的69%,所以这两个板块的知识是深圳中考的重点,很多考题集中在这两块出题目。
2.综合题型是考试中的难点也是考生成绩的区分点,考点很集中,主要是二次函数、圆、一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运用,重要把握这几大知识点就会抓住中考的精髓所在。
图(1.2)3 从图(1.2)我们可以在总的分值占比上代数知识的考点占了深圳近三年中考分值的1/3以上,是重要的考点,几何的知识板块占比也相当多,所以把握好这两个板块就抓住了深圳中考。
对于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必考点,所以务必当作重中之重来把握。
三. 年级分析图(1.3)图(1.4)从图(1.3)(1.4)我们可以看出各年级在中考的考试中占比有所侧重与不同,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八年级的考点在所有考点占了近一半,所以八年级的学习很关键,它的知识点很多,考生务必重点把握八年级的学习,当然七年级与九年级的知识点同样重要,也要高度重视起来,才能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知识点分析图(1.5)从图(1.5)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1.从分值占比这一块我们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综合运用、圆的综合运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式化简、实数运算、图形对称、等腰梯形的性质、因式分解这几个知识点出现的分值都在10分以上,是考试的重难点,考生在务必熟练这些知识的同时,也要掌握其它考点。
2020深圳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与详解
2020年深圳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试卷点评(一)整体难度与去年相比,今年试卷整体难度基本持平不变,中档题比例提升,困难题比例稍有减少.试题主要特点如下:①选择题选错误的选项题目较多,对知识理解要求较高;②题干细节理解要求高,重要条件隐藏在题干中,要求审题细致;③知识考查更深入,注重理解和应用;④实验题对根本原理的理解考察较深,易错.今年的容易题、中档题、困难题的比值为4:5:1,去年为4:4:2.(二)考查分值分值分布比较平稳:①光热、机械运动、密度——15分(25%)②力学——19.5分(33%)③电磁学——25.5分(42%)(三)易错考点①第20题,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②第21题,浮力与固体压力的理解③第23题,机械效率总功的计算;④第25题,电路故障分析;⑤第28题,欧姆定律动态电路分析;⑥第31(2)题,密度测量误差分析;⑦第32(2)题,特殊方法测小灯泡电功率;⑧第33(3)题,v-t图中匀速直线运动段选取计算;(四)出题方向①题目审题要求提高:选择题中有三道题目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对学生审题要求变高,对每个选项的知识理解要求提高;第32计算题第3问,要求计算匀速直线运动段的做功,审题把握关键点要务必准确;②实验操作要求考察提高:试卷中的两道实验大题,第31题第2问,密度测量的误差分析题目,要求学生题解测量密度的原理,分析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以及对最终结果的误差影响;第32题第2问,无电流表的情况下测量小灯泡电功率,要推出电流的表示方法,理解实验操作的原理;综合开放题第2问,考察对实验器材的应用和设计实验的思路.以上题目都具有一定难度和易错点,显示出整套试卷对考察学生实验操作与理解的重视.17光现象杠杆、浮力、力学基础摩擦力浮力、液体压强压力机械能★★★★★★初三上★初三上初三上初三上初二下25%33%42%初二上初二下初三上24分31分5分简单题中档题难度题题目难度分布占比各年级知识点占比物态变化、分子动理论、内能声现象重力、速度、温度、密度估测浮力、压强、机械能、惯性体积、质量、压强、惯性、重力运动与力(受力分析)运动和力、摩擦力机械运动、二力平衡、平衡力浮力力的测量、滑轮组、功率、机机械能电流、电压、电阻、电流的热效应电荷安全用电电磁感应动态电路电路分析受力分析、电与磁..的是( )18.2020年6月21日上演了日环食的重磅天象。
2020年深圳中考英语考点分布
2020年深圳中考英语考点分布
深圳中考英语考点在全国中考英语科目中具有一定的特点。
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深圳市教育局特别制定了2020年深圳中考英语考点分布方案。
在听力部分,考点主要集中在对话和短文理解上。
学生需要通过听力材料,准确抓住对话中的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他们的言论等。
同时,在短文理解方面,学生需要理解短文的主旨、关键细节和具体情节,以便正确回答相关问题。
在阅读理解部分,深圳中考英语考点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及细节理解能力。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主题、写作意图,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同时,学生还需要能够准确理解文章中的关键信息、细节信息以及推理信息,以便回答相关题目。
在写作部分,深圳中考英语考点重点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需要能够准确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和句型结构,组织思路,表达清晰且连贯的观点。
同时,学生还需注意书写规范、篇章结构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在语法与词汇部分,深圳中考英语考点主要关注学生对基础语法知识和词汇的掌握程度。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英语语法规则,如动词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等,并能够准确运用于写作和阅读理解中。
同时,学生还需积累并熟练掌握各类词汇,以便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够准确运用。
2020年深圳中考英语考点分布主要涵盖听力、阅读理解、写作和语法与词汇等方面。
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对这些考点的理解和掌握,提升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版深圳中考语文分析课件
03 知识点分布与考查重点
基础知识
汉字书写
正确书写常用汉字,理 解汉字的音、形、义关 系。
词语运用
掌握常用词语的含义和 用法,理解词语在语境 中的意义。
语法修辞
理解并运用常见的语法 和修辞方法,如比喻、 拟人等。
文学常识
了解重要作家作品及文 学流派,理解文学常识 在语境中的运用。
阅读理解
理解文章内容
阅读理解题是中考语文 试卷中的重要题型,主 要考察学生的阅读速度、 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题目类型包括主旨大意 题、细节理解题、推理 判断题等。
作文题是主观性试题, 主要考察学生的写作能 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 力。深圳中考语文作文 题通常要求学生写一篇 记叙文或议论文,字数 在600字以上。
难易程度
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 感和观点。
鉴赏文章语言
分析文章结构
理解文章的段落大意和层次结构,分析文章 的写作思路。
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欣赏文章的表现手法。
02
01
评价作者观点
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 个人见解。
04
03
作文
审题立意
准确理解题意,确定文 章主题和立意。
选材构思
01
整体难度
深圳中考语文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 掌握情况,又注重学生的能力考查。
03
02
各题型难度
选择题和填空题相对简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阅 读理解题和作文题难度较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 力和写作能力。
知识点覆盖与难易程度
试卷内容覆盖全面,涉及初中阶段的各个知识点。难易程 度因题型和知识点而异,基础知识题相对简单,而阅读理 解题和作文题则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能力水平。
深圳中考数学分析
6.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21题一般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013年没有考 查)。一般是8-9分。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函数的实际应用
该部分内容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不等式实际应用和二次 函数最值等内容。出题形式比较灵活,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内容比较接近实际 生活。建议时间在8分钟左右。
因此作为学校,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教会他们面对陌生题目时候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校中看到自己的 能力,从学习中得到乐趣。
而作为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拓展自己的视野, 学会思考。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陷入 到书海题山的困境中去。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既能节省大量的时 间精力,还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总结
中考是一种选拨性考试,因此考试整体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 拉开不同层次的学生距离。从近五年的数学中考试卷可以看出,试 卷整体难度属于中等偏上,具有一定的选拨性。主要注重基础知识 掌握的考查以及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使得单纯的恶补式学习不 再具有优势。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多独立 思考、学会运用已知的数学工具解决未知的内容,培养思维活跃和 创新应用能力,体现出了“指挥棒”的作用。
18题近五年来主要考查了三个不同的形式。其中解分式方程和解不等式组各一次,分式的化简计算三 次。分式方程考查较为简单,简单通分即可,但要注意曾根的情况。不等式组也较为简单,但结果需取 整数解,要注意条件要求。其余三年都是化简不等式,并代入数字计算、主要考查了因式分解的相关内 容,尽管分式形式复杂,但化简却较为简单。建议5分钟左右完成。
深圳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2-2015
总体结构分析
中考数学试卷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包括选择题、 填空题、计算、综合应用等题型。整体难度中等偏上,考查 内容广泛,基本覆盖中学三个年级的内容。考查形式灵活, 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2024年度6深圳中考数学考点知识点的总结
2024年度深圳中考数学考点、知识点总结2024年度深圳中考的数学试卷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考点和知识点:(一)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在本次考试中,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是考试的重点。
主要涉及一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比较与分析等方面。
例如,通过给出的问题,命题人员可能会要求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或不等式,求出方程或不等式的解集;或者要求学生通过计算和整理数据,找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其图像;还可能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表达式,进行比较与分析。
(二)几何与空间几何在几何与空间几何的考点中,主要包括了平行线、相交线、垂线、中线、角平分线、四边形的性质等内容。
命题人员可能通过这些内容出一些定理或题目,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相关的证明或计算。
例如,学生可能会需要根据给定的条件,判断线段是否平行或垂直;或者计算出线段的长度;还可能需要根据给定的条件,计算出角的度数或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三)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在本次考试中,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是较难的考点。
主要内容包括向量的基本性质、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共线性和垂直性、平面解析几何的性质与应用等。
例如,命题人员可能会通过给定的题目,要求学生计算出向量的模、方向角或坐标;或者给出一些条件,让学生计算出向量的和、差、数量积或向量积。
(四)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这个考点中,主要涉及数列基本概念、数列的公式、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和应用等。
例如,命题人员可能会给出一些数列的前几项,要求学生计算出数列的公式;或者给出数列的公式,让学生计算出数列的第n项或前n项和。
(五)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也是本次考试的重点内容。
主要包括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的计算、事件的独立与非独立性、抽样调查与统计等方面。
例如,命题人员可能会给出一些条件,要求学生计算事件的概率;或者给出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统计和分析。
2021~2024年广东中考各题型分布和试题分析
2020—2024年广东英语中考题型分析及做题建议一、中考英语题型及分值比例考卷分类题型题号题数每题分值计分所占分值比例听力部分一、听句子1-5 5 1520%二、听对话6-15 10 1 10三、听短文16-20 5 1 5四、听填信息21-25 5 1 5笔试部分一、情境对话26-30 5 1 5 80%二、语法选择31-40 5 1 5三、完型填空41-50 10 1 10四、阅读理解51-65 15 2 30五、短文填空66-75 10 1.5 15六、读写综合 A.回答问题 5 2 10B.书面表达 1 15 15二、2020-2024年广东中考英语各题型分析比较:(一)语法填空题型/号 2020 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单选31 介词(with 表伴随) 形容词最高级 介词(in) 形容词比较级 时态,一般过去时32 被动语态加时态 感叹句加时态(how 型感叹句) 状从引导词(连词when) 代词(him ) 被动语态加时态33 非谓语动词(表目的,to do )代词(it )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teachers ’)被动语态加时态 There be 句型34 形容词原级、比较级 介词(between) 非谓语动词tell sb. to do 介词(in) 被形容词和副词(ing 和ed 的区别)35 代词(her )加最高级的用冠词 形容词和副词 感叹句(how 型形容词性物主代词(hours ’)法感叹句)36 时态,一般过去时名词形容词原级、比较级冠词非谓语动词(表目的,to do)37 连词时态,一般将来时被动语态加时态连词宾从引导词how情态动词38 冠词非谓语动词(表目的,to do)冠词状从引导词(连词why)39 感叹句(how型感叹句)被动语态加时态时态,一般过去时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和副词(need to do))40 状从引导词(连词why) 形容词和副词不定代词(her)时态,现在进行时冠词注意:形容词的解法可以多从情绪出发(贬义褒义)(二)完形填空2020 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完形41 语境上下文联系短语搭配look for 线索(胡萝卜)依线索辨别词意(有个姐姐)辨依线索辨别词意(上文提及了生物学家)42 短语搭配ask for 辨依线索辨别词意(四副词)短语搭配take away 线索(时间变快)线索(人类健康)43 线索nose 依线索辨别词意(四形容词)依线索辨别词意(四名词)线索(the上文提及,看到宝宝)惯用搭配从未想过44 线索change longhair线索(特点)线索(带食物过来帮助)依线索辨别词意(四名词)线索(联系上文doctor)45 辨别词意(四副词) 线索(联系上下文,依线索辨别词意(四形容固定搭配draw a picture 画惯用搭配重要品质space)词,来帮助,感动)画46 线索(后面的五官)线索(联系上下文,wrote to)依线索辨别词意(在花园里面工作)固定搭配(叶子改变了他们的颜色)理解句意(结构,上文已经出现了一个原因,another)47 固定搭配(完全不同)固定搭配(protect..from)线索(联系上下文,在花园工作)理解句意(按时间顺序)理解句意(并列,前文is provedright)48 线索(上文对于样貌的改变)线索(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转折,but)依线索辨别词意(四动词短语)理解句意(转折)49 语境联系上下文(berefused to,所以才造成困扰)依线索辨别词意(四动词,在办公室看到你)依线索辨别词意(四形容词)固定搭配(在手臂上抱着宝宝)依线索辨别词意(失败是成功之母)50 辨别词意(名词)辨别词意(形容词)线索(联系上下文,日子线索(联系上下文,双胞胎)线索(全文都是讲科学家)困难)(三)阅读理解(46-65)题型类别细节理解题(易)推理判断题(中/难)补充句子(中,2024新题型)词义猜测题(中)综合归纳题/主旨大意(难)2020年 5 3 1 1 2021年 3 5 1 1 2022年3511 2023年4312 2024年 5 2 1 1 1(四)短文填空题型/号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短文填空66 语法加上下文语境连接两个句子,线索为only 固定搭配makesb do sth结合上下文推断成分分析+联系上文缺少代词固定搭配one of +名词复数结合上下文67 固定搭配at theage of+数字习惯搭配for+时间表示一段,结合前文现在完成时语法感叹句惯用搭配guess what itis成分分析+结合上下文缺乏状语68 惯用搭配衣服是用来穿的固定搭配叫他+名字固定搭配be good for 惯用搭配清理牙齿惯用搭配兴趣成长69 惯用搭配thinkabout what to do 固定搭配worked as+职业固定搭配be 成分分析缺少谓语→找动成分分析两个句子结构和动词produced in+地点词并列70 惯用搭配raisemoney(结合上下文)固定搭配not....until惯用搭配年+ago 多少年前用于过去的时间固定搭配as time wentby成分分析两个句子状语从句71 惯用搭配come upwith an idea 惯用搭配+时态写了十三本书结合上下文推断成分分析连接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线索chengdu和beijing72 固定搭配set up建立固定搭配beproud of结合上下文使用惯用搭配become popularin固定搭配hundreds of 成分分析缺乏主语联系下文yes73 固定搭配a little+不可数名词一些结合上下文推断写了信给惯用搭配drink tea喝茶联系上文+惯用搭配变得流行成分分析作状语缺乏介词74 成分分析主谓宾齐全找定状语法成分考察并列连接两个成分语法知识比较级的使用固定搭配have a goodhabit of惯用搭配正如一个大家庭一样75 语法+固定搭配more than 惯用搭配成分分析缺少宾语宾语从句where to buy 成分分析缺乏谓语动词(五)书面表达题型/号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书面表达主题:语言的力量,议论文主题:共享图书馆,议论文主题:介绍传统文化,应用文主题:表达爱,记叙文题型/号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书面表达主题:课外活动(介绍校园广播),应用文主题:户外活动,,邀请函主题:介绍有趣的梦,说明+议论文(思维导图)主题:课外活动(共读伙伴,自荐信),应用文二、2017年至2024年广东英语中考选择题主要语法点概述(一)基础词法1.名词(1)单复数形式(2)所有格('s与of结构)2.冠词(1)不定冠词a/an(2)定冠词the(3)零冠词情况3.代词(1)人称代词(主格、宾格、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2)反身代词(3)不定代词(如some, any, every, no等)(4)指示代词(this, that, these, those)4.形容词与副词(1)原级、比较级、最高级(2)修饰作用(形容词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3)易混易错词辨析5.动词(1)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等)(2)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3)主谓一致(4)非谓语动词(不定式to do, 动名词-ing, 过去分词done)(二)句法1.简单句(1)五大基本句型(主语+谓语、主语+谓语+宾语、主语+谓语+表语、主语+谓语+双宾语、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2)复合句2.名词性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1)状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地点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等)(2)定语从句(关系代词which, that, who, whom及关系副词where, when, why引导)3.特殊句式(1)倒装句(2)感叹句(3)省略句(4)祈使句三、具体中考语法点举例(基于近几年趋势)•名词:名词单复数、所有格(如David's book, the students' books)•冠词:不定冠词a/an的选择,定冠词the的特定用法•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的选择(如his book, mine)•形容词与副词:比较级与最高级的正确使用(如taller, the tallest; more carefully, the most carefully)•动词:时态与语态的综合考查(如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was/were done)•从句:宾语从句的引导词与语序(如I don't know what he said.),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与关系副词(如The book which/that you gave me is interesting.)四、根据历年真题分析中考英语命题规律:1、从难易度上看,近五年中考卷“注重基础,提升能力”。
深圳中考数学题型分布
深圳中考数学题型分布
深圳中考数学题型分布
深圳的中考数学总分为150分,占总分比重较大,考生需要全面掌握
数学知识,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以下是深圳中考数学题型分布及考点。
一、选择题(共40分)
选择题是深圳中考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
选择题及判断题,共40分。
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能力。
二、填空题(共30分)
填空题是深圳中考数学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包括代数类、函数类、几
何类和数据统计类,共30分。
考生需要对基础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
熟练掌握。
三、解答题(共80分)
解答题是深圳中考数学中难度较大的一部分,共80分。
包括证明题、
计算题和应用题等,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四、实验题(共10分)
实验题是深圳中考数学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题型,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和创新思维。
五、考点
1.代数与函数
考点包括代数基本概念、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函数图像等,其中方
程与不等式的解法应用尤为重要。
2.几何
考点包括几何基本概念、相似与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
3.数据与统计
考点包括数据分类、数据统计、概率与事件等。
总的来说,深圳中考数学试卷覆盖面广,题型种类多,要想在数学考
试中取得好成绩,考生需针对不同的考点和题型进行深入准备和练习。
深圳中考数学变化趋势
深圳中考数学变化趋势分析深圳中考数学作为衡量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标准,其变化趋势一直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深圳中考数学在题型、难度、考查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深圳中考数学的变化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一、题型设置与难度调整近年来,深圳中考数学的题型设置日趋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外,还增加了作图题、阅读理解题等新型题型。
这些新题型的出现,不仅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还注重了对学生数学思维、阅读理解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
在难度方面,深圳中考数学整体呈现出“稳中有变”的趋势。
一方面,基础题型的难度保持稳定,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中考数学在考查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拓展,适当增加了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考查内容与重点转移深圳中考数学的考查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一方面,传统的数学知识点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如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另一方面,随着数学学科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一些新的数学概念和思想逐渐融入到中考数学的考查内容中,如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
在重点转移方面,深圳中考数学逐渐加大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应用的考查力度。
例如,在代数部分,除了考查基本的运算和公式外,还注重了对代数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在几何部分,除了考查基本的图形性质和定理外,还增加了对空间观念和几何变换的考查。
这些变化都体现了深圳中考数学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应用的重视。
三、阅读分析与推理探究能力的考查近年来,深圳中考数学在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和推理探究能力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这主要体现在题目的阅读量变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准确把握题意。
同时,一些题目还要求学生进行推理探究,通过分析和推理来解决问题。
这种考查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深圳中考试题的考点分布与变化趋势
深圳中考试题的考点分布与变化趋势近年来,深圳市中考考试题的考点分布和变化趋势备受关注。
通过对中考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深圳市教育部门在考试内容和难度上的调整,以及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
本文将对深圳中考试题的考点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一、数学类考点的分布与变化趋势在深圳中考数学试题中,几何题一直是考试难度较大的部分。
然而,近年来考点分布有所变化。
以往几何题主要考察基本几何概念和性质,如线段、角度、相似等。
而现在,几何题的考点更多地涉及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利用几何知识解决空间布置、勘测等实际场景的问题。
这样的变化,提醒着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代数题在中考试题中的占比也逐渐增加。
代数是数学的基础,掌握好代数知识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至关重要。
深圳中考试题的变化趋势显示出,对于代数能力的考察更加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提醒学生,在学习代数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语文类考点的分布与变化趋势在深圳中考语文试题中,阅读理解和作文一直是考试的重点部分。
然而,近年来考点分布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以往的阅读理解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事实和观点的理解,注重语文的基础知识掌握。
而现在,阅读理解的考点更加强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上下文来推断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这样的变化提示学生,在复习阶段要着重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另外,作文题目的设置也在逐渐变化。
过去的作文题目大多是开放性的,要求学生自由发挥。
而现在的作文题目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要求学生对一些时事和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英语类考点的分布与变化趋势在深圳中考英语试题中,阅读理解和语法填空一直是考试的重点考点。
但是,近年来考点分布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阅读理解部分的试题开始注重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和句子的搭配,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子结构,提高文本的整体理解能力。
深圳中考数学备考攻略
深圳中考数学备考攻略一、中考数学分值占比二、深圳中考近四年试卷考点分析22二次函数与圆综合圆,轴对称圆23反比例与几何综合二次函数与相似二次函数综合题三、中考数学分值分析可以看到,近三年中对于“数与代数”、“统计概率”和“方程与不等式”的考核比较稳定,每年的考核分值大致相当,但是对于”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考查力度在逐年增加,对于“变量与函数”的考核则在逐年递减。
初二是基础关键初三时综合能力三、深圳中考数学命题趋势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避免盲目拔高2、注重规律探究和推理问题的考察3、统计与概率的应用题仍会受到命题者的重视4、注重数学核心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四、深圳中考数学重点难点剖析1、数与式。
要抓准定义和原理,如:相反数、倒数、绝对值、分母有理化、幂的运算、因式分解、分式的化简。
考察重点还是基础知识,基本计算,难度较低,分值在20分左右,这部分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做对的。
2、方程与不等式组方程与不等式的复习,要以基础为主,不要只研究难题,要注重过程以及方法的总结。
从试卷这部分考题来看,难度都不大,关键是学生能否有明确的思路,良好的解题过程。
因此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加强对以下内容的复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组、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整体思想,换元法的训练。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部分考查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及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断,还有方程在应用题中的应用。
不等式主要考查不等式的解法及性质。
该部分难度适中,分值在15分左右。
3、图形的认识几何部分的考查内容主要是: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的有关问题。
三角形部分主要会考查三角形中的三线、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分值在15分左右,该部分考题一般较为简单。
四边形部分会延续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判定及性质与应用的考查。
分值为9分左右,难度中等。
圆是必考内容,课本上对圆的内容设置难度较低,所以在中考中出现的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垂径定理、切线判定与性质、面积计算的部分。
深圳市近五年中考数学各题考点分布
深圳市近五年中考数学各题考点分布序号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值1 有理数之绝对值有理数之相反数有理数之倒数有理数之绝对值有理数之相反数32 科学记数法、有效数字三视图科学记数法整式运算与幂运算图形对称性 33 整式运算科学记数法图形对称性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 34 函数图象整式运算整式运算图形对称性三视图 35 统计与概率中位神数据的代表数据的代表数据的代表 36 轴对称,中心对称打折销售三角形角度计算分数值为零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7 不等式、数轴判断三角形相似概率计算坐标系之原点对称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38 探索规律概率命题综合判断分式方程应用题全等三角形 39 三角形不等式判断圆中的弦与角中位线与图形拼接概率统计 310 概率二次函数坐标系与不等式几何命题判断三角函数应用311 分式方程应用题命题判断:圆、方程、函数相似三角形函数图象性质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关系312 反比例函数、圆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三垂直于三角函数等腰梯形类倍长中线313 因式分解因式分解因式分解因式分解因式分解 314 平行四边形圆二次函数最值概率计算折叠之雷劈模型315 三视图求正方体的解找规律反比例函数打折销售反比例函数综合316 三角函数一次函数、三角函数全等变换之旋转图形找规律图形找规律 317 负指数、三角函数的值、0次幂、根式负指数、三角函数的值、0次幂、根式实数计算实数计算实数计算 518 分式化简求值解方程分式计算不等式组整式解分式化简求值619 数轴分布直方图、扇形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统计直方图条形与扇形统计图概率统计720 三角形全等、求值圆、直角三角形四边形翻折等腰梯形综合证明与计算几何证明综合821 二次函数应用折叠问题、三角形相似方案设计相似与圆计算方案设计822 抛物线解析式、点坐标二元一次方程、不定方程式、一次函数性质二次函数与相似综合二次函数与圆的综合勾股、切线、将军饮马923 圆、三角形、三角函数、相似、直角坐标式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交点坐标系、四边形的周长、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反比例与几何综合二次函数平移与几何综合9。
深圳英语中考命题方向
(2011-2012)
备注
题量 3 2
3 3 1 (6) 15
赋分 3 2
3 3 4 15
听
完成情景对话
共计15分
说
听短文答问 描述图片
单项选择 笔 试 部 分
一题两空
完形填空 阅读理解
完成对话 解释句子×
10 5×5
2×5 5
10 25
10 10
以实词为主 不 变
不 变
改为适当形式填空 改为英英释义选择
★ 要求所有学生都能记忆并运用英语教材及初三
复习材料中的所有词汇是偏离中考词汇要求、不 切实际、不现实的虚高目标。必须采用目标分解 原则,将考生的词汇复习目标分为两类: 运用词汇:词汇表中标有*号的单词 及所构成的短语。 熟悉词汇:没有*号的单词及所构成的短语, 学生只需达到“眼熟”就足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词汇复习的任务
特点之一:基本覆盖考纲 上的 所有语法考点 特点之二:一题两空,考查两 个考点,强调综合运用 特点之三:全部采用对话的形 式,凸显在语境中的运用
对策:考点过关-语法架构-仿真训练+ 技巧训练
◎“完形填空”要求
◇跳过空缺,快速扫读获取文章的主旨大意;
◇把握篇章的衔接手段以及篇章连贯;
词汇记忆应该从死记到巧记
动词原形 bend build lend send spend sleep sweep 过去式 bent built lent sent spent slept swept 过去分词 bent built lent sent spent slept swept 词义 使弯曲 建造 借入 送;寄 花费 睡 打扫
例如:分类记忆不规则动词:(1)ABB 型 (诵读)
深圳中考物化合卷答题时间分配
深圳中考物化合卷答题时间分配
深圳中考物化合卷答题时间分配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 阅读理解题:约占总时间的25%至30%。
这类题目通常需
要较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建议将时间控制在30分
钟左右。
2. 实验操作题:约占总时间的15%至20%。
这类题目需要学
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相关问题,建议将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3. 计算分析题:约占总时间的15%至20%。
这类题目需要学
生进行计算或分析,并给出答案或结论,建议将时间控制在
15分钟左右。
4. 概念解释题:约占总时间的10%至15%。
这类题目需要学
生对物化合知识进行概念解释或简答题回答,建议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5. 推理判断题:约占总时间的10%至15%。
这类题目需要学
生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推理判断,建议将时间控制在10分钟
左右。
6. 解答题:约占总时间的15%至20%。
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对
某个具体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建议将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当然,具体的时间分配还需根据试卷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
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建议学生合理安排答题顺序,优先完成自信度较高的题目,以确保答案的质量和时间的充分利用。
深圳市2023年中考语文
深圳市2023年中考语文深圳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将如何出题?这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析深圳市2023年中考语文考试的可能趋势和备考建议,希望对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深圳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的特点。
在去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综合性阅读题占据了较大的篇幅,包括了新闻报道、短篇小说、中篇小说等各类文本。
综合性阅读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并能够回答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
此外,填空题、改错题和作文题也是中考语文试卷的常见题型。
在深圳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中,我认为将会延续去年的趋势,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备考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和综合分析能力。
平时应多读各类文章,包括新闻报道、小说、散文等,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另外,词汇和语法也是中考语文试卷中的重点考点。
掌握一些常见的词汇和短语,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合理运用各类语法知识,如主谓一致、动词时态等,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流畅度。
在写作方面,中考语文试卷通常要求学生写一篇议论文或叙事文。
议论文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给出自己的立场。
叙事文要求学生能够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叙述一个事件或经历。
因此,备考时要多练习写作,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除了掌握语文知识,还要注重做真题和模拟试卷。
通过做真题和模拟试卷,可以了解考试的出题规律,熟悉各类题型,提高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总的来说,深圳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备考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同时要多做真题和模拟试卷,熟悉考试的出题规律,提高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相信通过努力备考,同学们一定能在2023年的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深圳中考最新考试题型【六选五】附答案及解析
深圳中考最新考试题型【六选五】前段时间看到了好几份关于深圳中考题型有所改变的文件,首先听力由以前的15分改成现在的25分。
(不过这个咋们早就知道了)再次就是完型:据说要将以前的三个选项改为四个选项。
接着阅读:说是砍掉2篇,并将其变为信息匹配/匹配阅读,和另一个叫做阅读填空的题,说是和高考对接。
语法填空和作文是不变的,还是原来的分值。
语法填空还是10分,没空一分。
作文依然是15分。
漏讲了一个,就是词汇单选没了。
六选五做题方法一、考点分析【热点解读】中考英语“六选五”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相当于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的综合,它不仅需要阅读速度,还要对文章的结构、主旨、写作意图、观点等都要有所了解。
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结构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这就要求考生掌握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作者的观点,区分出文章的论点和论据,还要把文章的结构和层次捋顺才能够准确地进行答题。
【题型分析】“六选五”选项特点,侧重语篇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因此就要使用到各种达到连贯目的的各种衔接手段,即:词汇衔接、逻辑衔接、结构衔接该题型的选项大致可分为三类:①主旨概括句(文章整体内容);②过渡性句子(文章结构);③注释性句子(上下文逻辑意义)。
那么,另外一个多余的干扰项就可以通过这三个特点来排除。
例如:主旨概括句要么过于宽泛要么以偏概全或偏离主题,过渡性句子不能反映文章的行文结构,注释性句子与上文脱节等。
【解题技巧】1.先看选项六选五的答案选项较少,并且给出的都是句子,只看选项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①看句子是否完整;②看句子后面的标点符号。
这样可以初步判断该句在文章中的位置。
③有时可以通过选项,找出跟其他选项表达完全不同意思的句子,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直接将该选项排除。
2.注意空前空后由于六选五空出的是整个句子,而这些句子与句子之间,必然有一种联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选项中某个名词或动词跟空前或空后的一致性或者相关性来确定这两个句子之间有一种关联性,从而选择正确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中考试题的考点分布与变化趋势
吴祥志名师工作室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曹东霞
笔者首先对照《2016年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物理部分考试内容要求,对2013-2014年的深圳市中考科学试卷中的物理试题、2015-2016年深圳市中考物理试题进行考点分解,然后统计分析,从而找出考点的出现频率和分布规律。
掌握了考点的出现频率和分布规律,无论是初三复习备考还是初二的日常教学,重点、难点、考点与热点将一目了然。
一、2013-2015年的考点分布规律
1、三年考查7次的知识点有1个:理解欧姆定律,了解简单串联电路和简单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三年考查6次的知识点有2个:
⑴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出电路图,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
⑵理解电功率的含义,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会测小灯泡的电功率,能从说明书或铭牌了解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
3、三年考查5次的知识点有4个:
⑴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摩擦力、弹力),并能说明其意义;
⑵了解力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⑶理解功的概念。
认识简单机械的作用,知道做功伴随能的转化(或转移);
⑷通过实验认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掌握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分布特点;
4、三年考查4次的知识点有5个:
⑴知道声音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⑵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会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⑶了解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知道变阻器的原理,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
⑷会通过实验测量导体的电阻;
⑸了解家用电器、家庭电路以及安全用电的常识;
5、三年考查3次的知识点有7个:
⑴通过实验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⑵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知道防止噪声的三种途径;
⑶了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知道物质在状态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⑷知道质量和密度的含义,会测定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能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⑸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
⑹理解压强的含义,能利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⑺了解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动能和势能可以转化,知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6、三年考查2次的知识点有9个:
⑴了解波的简单知识及其在信息传播和能量传递中的作用;
⑵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⑶知道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
⑷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能看懂力的示意图;
⑸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压强的存在及其特点,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及其特点,知道标准大气压值;
⑹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⑺理解功率的概念,能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⑻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⑼,知道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可以用电功来量度,了解电能表的作用,会计算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7、三年考查1次的知识点有8个:
⑴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办法;
⑵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知道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是电磁波。
⑶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⑷知道内能改变的两种途径,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用热量来量度内能的变化,了解比热容和热值的概念;
⑸了解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⑹了解摩擦起电现象,认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⑺会用实验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⑻了解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知道电动机的原理;
8、三年考没有考查过的知识点有2个:
⑴了解速度的含义及其单位,会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能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⑵了解电磁知识在技术中的应用和电磁学发展史中的典型事例;
二、2016、2015年与2013-2014两年的考点分布对比
2013-2014两年是科学,2015-2016年物理单独命题。
2015年考查了38个知识点中的30个,约占38个知识点的79%,因单独命题试题量扩大,覆盖面略有扩大。
没有考查过的8个知识点中:⑴有2个是前两年也一直没有考查过的;⑵4个是前两年考1次的;⑶2个是前两年考2次的。
这说明无论是混合出题,还是单独出题,考查的热点、重点是基本不变的。
2016年考查了38个知识点中的36个,约占38个知识点的95%,大幅度提高覆盖面的具体手段是,有高达75%的选择题都是考查多个知识点,31%的选择题四个选项考察四个知识点。
2个没有考查过的知识点其中一个“了解电磁知识在技术中的应用和电磁学发展史中的典型事例”是多年来从没有考察过的。
另一个“会通过实验测量导体的电阻”,是往年必考的知识点,这次漏掉只能是意外,它仍然是以后考查的重点之一。
今年考查2-3次知识点多达14个,其中13个都是前几年考查的重点与热点,只有“了解速度的含义及其单位,会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能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这个点,是前三年一直没有直接考查的。
四、选择题特点
1、每年需要计算的选择题基本保持1个题不变。
2、2013-2014两年考查单一知识点的选择题约占58%,考查多个知识点的选择题约占42%;2015年考查单一知识点的选择题约占62%,考查多个知识点的选择题约占38%。
考查单一知识点的选择题比例提高,是导致2015年试题比较容易的原因之一。
2016年考查单一知识点的选择题占25%,考查多个知识点的选择题约占75%,这是2016年中考试题的一个重大变化。
四、站在高考看中考
深圳市初中“科学教材”与中考“科学试卷”坚持了9年,2015年改为分科教学与“理化合卷”。
改革的原因之一就是高中老师普遍认为初中“科学教材”与中考“科学试卷”导致高中了理科教学困难,以至于影响高考成绩。
2015年的物理试题有明显向高考看齐的印迹,2016年的物理试题更进一步与高考试题接轨。
1、高考实验题中,考查频率最高知识点是“基本仪器读数”,2015年与2016年的中考题中“基本仪器读数”都考查了3次。
因此,“基本仪器读数”是中考的热点,平时教学的重点。
2016年物理试题中考查了四个探究实验,分值14分,占物理总分的23%,最后的“综合开放题”第二小题,也有创新实验题的味道,以后的发展方向,很可能成为创新实验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等。
2、无论是高考实验题还是中考实验题,实验仪器中使用最多样、使用频率最高的都是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四个接线柱的接法、向不同方向滑动时电阻的大小变化、对电路电流与电压的调节作用等,是中考的热点与平时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高中实验中的重点与难点。
3、2015-2016年中考题实验连续考查的“电路故障分析”等知识点,都是高考的常考点,以后还可能会继续考查。
4、高考实验题近几年的最大变化是:几乎全部实验题都变成了“设计型实验”。
所谓“设计型实验”就是:全部抛开考纲规定的16个实验的背景与原理,重新设计实验背景与原理,但是,所用实验技巧与基本方法都是考纲规定的16个实验中涉及到的。
依据高考对中考的影响,中考实验题向“设计型实验”发展的动向应该高度关注。
近两年中考题增加的“综合开放题”,就与高考试题中的“设计型实验”近似。
5、2016年高考,广东结束单独命题,采用全国Ⅰ卷,与原来广东单独命题比较,物理试题的难度明显提高,所谓水涨船高,中考物理试题的难度估计也会相应提高。
高考中,力学、电学、原子物理与动量必考,热学、光学和振动与波选考。
受高考变动的影响,中考对声、光、热的考查频率与难度估计有降低的趋势,对力学与电学的考查力度与难度有可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