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分类表

合集下载

(完整)诗歌按内容分类

(完整)诗歌按内容分类

诗歌鉴赏专题二诗歌按内容分类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羁旅行役诗、闺怨诗、送别诗、讽喻诗等。

(一)怀古诗、咏史诗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例如:越中览古唐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怀古迹其三唐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二)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例如: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马诗其四唐李贺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马诗其五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题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三)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诗歌分类鉴赏表格

诗歌分类鉴赏表格

送别诗①抒写依依惜别之情意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都是对友情的咏唱。

②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王昌龄《夫容楼送辛渐》这是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

③重在劝勉、鼓励、安慰友人劝勉之中带有明显的“君子赠之以言”的倾向,如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

④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⑤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一般以描写景物来表达离愁别绪。

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送别诗的一般写法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2.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中间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

末句要有理趣,意味隽永为佳。

一、托物寓情:1、《赠汪伦》/李白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二、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好多送别诗,表面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没有什么情啊谊的。

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情愫。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三、运用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直抒胸臆。

1、“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佳句,《别董大二首》四、对比衬托五、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对方途中所当经见的特疋环境或所当体验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

六、修辞手法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一一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送别诗从情感基调上看,可分为以下几种:1、写景之昏暗、寒冷、迷茫、凄清,表达凄婉感伤、悲伤痛苦、惆怅迷惘的感情。

此类送别诗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缠绵悱恻,意极为凄悲。

2、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清新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抒发无限眷恋、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歌分类鉴赏表格

诗歌分类鉴赏表格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柳中庸的《征人怨》。
1借景抒情
2虚实结合
3渲染
4乐景衬哀情。
5侧面落笔(也叫对写或主客移位)。例如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①“望月怀远
②“鸿雁传书”
③“折柳送别”
④“杜鹃啼血”
除此之外,还有月亮、 秋风、秋霜、衰草、杜鹃、猿啼、沙鸥等。
2.语言朴素自然,浅显易懂,意境却深婉悠长,含蓄无尽
常见意象:
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山水田园诗
①表达对大自然山水的喜爱和赞美。②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及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生活的喜爱,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乐山乐水的情怀,自己遗世独立的纯洁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赞美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淳朴。
④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
⑤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一般以描写景物来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送别诗的一般写法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2.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中间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趣,意味隽永为佳。
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
1、送别地点:长亭、谢亭(又叫谢公亭)、灞陵、客舍、西楼、望江楼、南浦、歧路旁、津渡口、阳关、或都门。

诗歌按内容分类

诗歌按内容分类

诗歌按内容分类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羁旅行役诗、闺怨诗、送别诗、讽喻诗等。

(一)怀古诗、咏史诗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例如: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例如: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三)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例如: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四)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高考诗歌鉴赏分类

高考诗歌鉴赏分类

通过写宴席上燃烧的 蜡烛与故乡的江水, 借物抒情,表现自己 留恋惜别之情。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主旨:①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②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奉献精神;③状写将士的乡愁、家中亲人(妻子) 的离恨;④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 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⑤描摹 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⑥注意矛盾心情: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卫国激情 与艰苦生活、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等的矛盾。



4、常见意象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 钺、刀、铩、箫笛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 羯、夷、楼兰、安西、单于; 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 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 精神

【课堂练习】




1.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qí 手自栽。一水护田将 绿绕,两山排闼tà 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拟人。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 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 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 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 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诗歌题材分类

诗歌题材分类

诗歌题材分类1.讽喻诗讽喻诗是作者对世态、人生等进行真知灼见的探索,或从正面作出评判,或从侧面发出讽刺而撰写的诗篇。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咏物诗是指那些以客观的“物”为集中描写对象,并在描写中抒怀兴感的诗歌。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怀古咏史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咏写对象,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咏史左思郁郁涧底松。

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

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

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4.山水田园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边塞诗反映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哲理诗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

初中必背古诗词分类一览表

初中必背古诗词分类一览表

初中必背古诗词分类一览表初中必背古诗词分类一览表涵盖了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各类古诗词,这些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升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初中必背古诗词的分类一览:# 一、抒情诗抒情诗是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诗歌,包括对自然、人生、社会等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 《望岳》杜甫- 《春望》杜甫- 《登高》杜甫- 《江雪》柳宗元# 二、咏物诗咏物诗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咏鹅》骆宾王- 《咏柳》贺知章-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乌衣巷》刘禹锡# 三、边塞诗边塞诗多描写边疆风光和戍边将士的生活,表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 《出塞》王昌龄- 《从军行》王之涣- 《凉州词》王翰- 《塞下曲》高适# 四、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以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过故人庄》孟浩然- 《山居秋暝》王维- 《春晓》孟浩然- 《鸟鸣涧》王维# 五、哲理诗哲理诗通过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观察,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题西林壁》苏轼- 《赤壁》苏轼- 《赠汪伦》李白- 《望月怀远》张九龄# 六、送别诗送别诗多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祝福。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别董大》高适- 《赠别》杜牧# 七、怀古诗怀古诗通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表达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滕王阁序》王勃- 《赤壁》杜牧- 《将进酒》李白# 八、节日诗节日诗多描写特定节日的风俗习惯或节日氛围。

- 《清明》杜牧- 《元日》王安石- 《中秋月》苏轼- 《重阳节》王维# 九、悼亡诗悼亡诗是诗人对已故亲人或友人的悼念。

- 《悼亡诗》王之涣- 《悼亡妻》杜甫- 《悼亡友》王勃# 十、其他除了上述分类外,还有一些诗词难以归入特定类别,但同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将进酒》李白- 《滕王阁序》王勃- 《水调歌头》苏轼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升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




孟浩然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边塞军旅诗

反映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 豪放而见长。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等。 感情: 1、反映边塞山川景物、风土人情。 2、表现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意志和豪情。 3、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及其不幸遭遇。 4、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表达对战争的 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王昌龄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
(八)闺怨 诗 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怨”是这类诗的基调。
有浓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写。从创作特色上说, 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悠长含蓄,有无 尽之味。 分为闺怨诗、宫怨诗、征妇怨诗、商妇怨诗四类。 古代上流社会的女子常因寂闷孤独而面临美好的春 光想到自己韶华将逝,更加思念离家宦游的丈夫或天 各一方的情人,所以人们就有了“女子伤春”之说 (当然这个“春”可以不指季节,而指恋情)。 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或表达对 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 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
(一)山水田园诗
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多用白描手法。 感情:1、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2、对恬淡闲适生活的向往。 3、对现实不满,寄情山水。 4、流露隐逸避世之情。 5、寄寓诗人生活的感悟。 代表作家: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

诗歌题材分类及内容情感 一 览表

诗歌题材分类及内容情感  一 览表
Βιβλιοθήκη 3、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
1.《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2.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1、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词。
2、诗中多有与战争有关人事音乐。
政治讽喻诗
恶政、民情
1黑暗政治,朝政得失,----劝谏。
2民生疾苦,表同情。
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或用古代的人事地物为题。
山水田园诗
1、山川美景--热爱。
2、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闲适淡泊
3、厌-官场,归隐。表不满,高洁品格,怀才不遇的苦闷,幽寂高雅。
4、歌颂劳动生活
5、统治者的残暴,农民的艰辛痛苦。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
2、白描与工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3、借景抒情,哀乐相衬。
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
1、山水景物;
2、写农村生活场景、人事物象
3、隐逸环境。
送别怀人诗
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浓重的离愁别恨
2、体贴入微的宽慰,情深意长的勉励和赞颂
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前途艰险的担忧
4、坦陈心志的告白,倾吐胸中积愤
5、各向天涯的孤寂、愁绪与思念
类别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常见意象
形式标志
羁旅思乡诗
“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归”
①羁旅愁思:苦,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②思念亲友:热爱与思念。
③宦游之恨:不得重用,怀才不遇,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④征人思乡: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虚实结合;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

中国诗歌的分类大全

中国诗歌的分类大全

中国诗歌的分类⼤全⼀、⾳韵系列1、福唐体:即独⽊桥体,⼜叫独韵诗,⼀字韵诗。

每句韵脚⽤同⼀个字。

2、柏梁体:每句七⾔都押韵的,全篇不换韵。

3、间韵诗(变体诗):⼜称平仄两韵诗、平仄通韵诗,⼀⾸诗间隔着押两个韵,单句押仄韵,双句押平韵。

4、转韵诗:转韵,就是换韵,在⼀⾸诗歌中,根据内容表达的需求连续转换若⼲韵。

韵脚平仄交替。

5、促句诗:转韵诗的⼀种,不拘平仄,以三句⼀转韵。

6、倒押前韵诗:⽤于和诗,⼀个不少地照⽤原诗⼈的韵字,顺序则由尾字依次到⾸字。

7、犯韵体:犯韵⼜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上同韵之字。

每句⾸字与本句末字押韵,便称为犯韵体。

8、短柱体:⼀句中或两韵、或三韵的叫短柱体。

9、四声诗:每句诗⽤同⼀种声调的字写成的组诗。

有全平、平上、平去、平⼊等。

古诗中也有句全平、⼀句全仄的。

可分为全平诗、全仄诗、五平五仄诗。

五平五仄诗,是单句⼀个声调,偶句为另⼀个声调。

10、双声诗:⼜叫吃语诗、⼝吃诗。

双声诗要求诗的各句都采⽤声母相同的字。

11、叠韵诗:全诗各句所⽤的字的韵部均相同的诗。

12、双声叠韵诗:每句都有双声字或叠韵字的诗。

13、禽⾔诗:以禽鸣之谐⾳,假定为⼈语,表诗中之意。

14、风⼈诗:谐⾳诗与谐⾳双关诗,利⽤同⾳假借字作⽂学的隐语。

15、声韵诗:分声母诗、韵母诗、反切诗。

声母诗:诗句的字的声母正好是拼⾳声母数。

韵母诗:诗句的字的韵母正好是拼⾳韵母数。

反切诗:⼜叫切语诗,⽤古代反切注⾳的⽅法,诗句中两字反出⼀字,诗表层⼀个意思,反出的话还有⼀个意思。

⼆、嵌名系列:原则是“要当字则正⽤,意须假借”。

16、嵌字诗:⼴义的说,按照修辞格“镶嵌”⼿法把特定的字嵌于诗篇的句⾸或句中,如⼈名诗、地名诗、药名诗、建除诗、⼋⾳诗、六府诗等都是嵌字诗。

狭义的嵌字诗,专指嵌于每句句⾸的字能合成短句,并且别有意义的诗体,即“鹤顶格”。

17、藏头诗:本来是说每句的第⼀字,都隐藏于前句的末⼀字。

这是利⽤汉字中合体字多的特点,从前句末⼀字分离出其中的⼀个“部件”,作为次句的⾸字,所以称为藏头诗或藏头。

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分类

按内容可分为咏物诗、羁旅诗、送别诗、咏古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闺怨诗、贬谪诗等。

咏物诗:一般先描写物,然后议论抒怀,寄托诗人的情怀志向。

常见写法:托物言志,象征,借物喻人。

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送别诗:表现离愁别绪,或留恋、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感情、有惆怅期望等,感情色彩比较惆怅悲凉,但也有乐观豁达的送别佳句。

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羁旅诗:主要表现旅人的旅途寂寞愁思与艰辛,以及在外漂泊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咏古诗:写景或叙事,融入诗人自己的感受及对于古人、事件的评论。

常用的写法是借古讽今,或曲折的表现自己对现实的关注。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杜牧《过华清宫》、杜牧《泊秦淮》、《赤壁怀古》;山水诗:主要通过山水景物的描绘,给读者展现大自然的美丽;或者作者对景物的赞美喜爱之情;寄情山水的悠闲自得;青春易逝的伤感等。

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抒情。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相生、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田园诗:主要描写农村田园风光或劳动场景。

一般富有生活情调,风格清新、自然、质朴。

主题一般表现田园的悠闲;表达对劳动人民的质朴感情;隐逸生活的情趣。

如孟浩然《过故人庄》边塞诗:常见表现奇特的边塞风光,悲壮的沙场征战,寂寞的军旅生活,凄楚的思念念家之情。

或者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陆游的《渔家傲》闺怨诗:以女性为主人公,表现闺中女子的生活、闲愁、孤独寂寞。

闺中思人。

以描写、抒情为主。

写法有渲染、抑扬等。

如温庭筠的《望江南》。

贬谪诗:内容以仕途失意的苦闷,抑郁为主。

或贬谪途中羁旅愁思。

或得到重用的期盼,跻身仕途的渴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古代诗歌按内容分类

古代诗歌按内容分类

古代诗歌按内容分类古代诗歌多种多样,如果要按内容分类要怎么分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歌按内容分类,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古代诗歌按内容分类(一)1. 怀古诗方虚谷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

(4)语言:含蓄蕴藉。

(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

(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

(7)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对现实不满或批判,借古讽今。

(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乌衣巷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咏——)内容: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内容范围:一般是山水和其他写景诗。

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山水田园诗主题:(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酬张少府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表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表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表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轻叩诗歌的大门古诗分类表

轻叩诗歌的大门古诗分类表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10、
冬天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2、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2、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3、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3、
思乡诗1、静夜思Βιβλιοθήκη 唐李白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3、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3、哲理诗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4、
11、
亲情诗
1、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的分类1、按体裁可以作如下分类:(1)古体诗:古体诗,指唐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乐府诗等。

“歌”、“歌行”、“引”、“曲”、“呤”等诗歌也属古体诗。

特点是不讲究对仗,平仄和用韵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f楚辞f汉乐府f魏晋南北朝民歌f建安诗歌f陶诗等文人五言诗f唐代的古风、新乐府等。

注意:①先秦时期产生较早的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

四言如《诗经》、五言如《古诗十九首》、六言如屈原《离骚》。

②乐府诗,源于西汉。

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也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

如汉乐府《上邪》、《孔雀东南飞》等。

标题中有的加有“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名称。

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就是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

(2)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上都有严格规定。

①绝句,从形式上看是四句。

以五言、七言为主,称五绝、七绝。

②律诗,从形式上说一般为八句。

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分五言、七言两体,称五律、七律。

还有一种排律,每首至少五韵十句,也有多至百韵的。

(3)词:又称“诗余”“长短句”。

其特点:调有定格(自己的句式),句有定数(字数有规定),字有定声(用声非常严格)。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词以两宋成就最高。

(4)曲: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最高。

散曲主要指元杂剧和金、元时期大发展的北散曲,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小令和套数。

小令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南方的称南曲,作为一种剧曲产生,包括杂剧和传奇中的曲子。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大全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大全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大全一、边塞、军旅类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1.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3. 折戟:指战争的惨烈。

4. 柳营:指纪律严明的军营。

汉周亚夫为将军,治军谨严,驻军细柳,号细柳营。

5. 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6. 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7.号角、画角、城角: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哀厉高亢,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

诗歌常借此意象表达悲凉伤感之意。

二、送别类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长亭饯别,饮酒泣别,日暮伤别,夕阳等1. 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

2. 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3. 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4. 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5. 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6. 罗幕:精美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

7. 乱红: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人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

8. 危楼:高楼,多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

9. 落花:(落红、残红)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10. 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

11.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12. 芳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离恨。

14. 灯(烛、蜡、炬):多传达离情别绪、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15. 折梅:表示离别、赠送寄思16. 折柳:表示送别、离愁别绪17. 蟋蟀怀念征人。

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18.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按题材诗歌分类

按题材诗歌分类

按题材诗歌分类一、山水田园诗(5题)- 解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首联描绘了傍晚秋雨后的山景,一个“空”字写出了山的幽静。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动静结合,明月的静和清泉的动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清幽的画面。

颈联写竹林中传来欢声笑语,是洗衣女归来,荷叶摇动,是渔舟顺流而下,充满生活气息。

尾联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愿意留在这里。

- 解析:- 诗的首联交代了友人邀请自己到田家做客的事情。

颔联描写了村庄的周边环境,绿树环绕村庄,青山在城郭外横卧,勾勒出一幅田园风光图。

颈联写主客在屋内,打开窗户对着场院和菜圃,边喝酒边谈论农事,体现了田园生活的闲适。

尾联约定重阳节再来赏菊,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解析:- 首联写出诗人在南山下种豆,豆苗稀少而杂草茂盛,表现出田园劳作的质朴。

颔联“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描写了诗人清晨就去田里清除杂草,到晚上才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来,体现了田园生活的辛劳。

颈联写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衣服。

尾联表明衣服沾湿并不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归隐田园的心愿就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执着追求。

- 解析:- 这首诗写于滁州西涧。

首句“独怜幽草涧边生”,诗人独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体现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次句写深树上有黄鹂鸣叫,有声有色。

后两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描绘了傍晚春潮上涨,夹杂着春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小船横在水面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闲适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景色的山水诗。

首句点明时间和地点,强调西湖六月的景色与众不同。

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莲叶无边无际,与天相接,荷花在阳光映照下格外艳丽的景象,展现了西湖夏季独特而壮美的自然风光。

二、边塞诗(5题)- 解析:- 首联描绘了西北边陲的壮阔景象,青海湖上空的阴云笼罩着雪山,一座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望,营造出一种孤寂、荒凉而又壮阔的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诗歌分类:
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五、具体要求
★封面(5分):按照自己组的主题设计封面,手绘或打印均可。

要求主题鲜明吸引读者。

★小组介绍(3分):组别、口号、组长、组员、分工。

★目录(10分):板块分明,使读者一目了然。

★内容:
1.(30分)根据自己主题收集诗歌不少30篇。

每篇上有相应的配画。

2.(8分)每人找一篇自己最喜欢的诗歌写出大意,体会情感。

3.(8分)每人自己创作一首诗歌。

★页码(3分):有完整的页码。

★绘制成册:
1.(5分)以上所有内容按顺序装订成册。

2.(15分)干净、整洁、美观。

★诗集介绍(15分):
1.介绍设计思路、封面、目录、内容。

2.语言流畅,自然大方。

本次招标联系人:曹老师请各组按照以上安排,
准时参加。

第二课时
开始招标,由家长委员会现场打分完成招标,选取三组优胜组进行奖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