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合集下载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一、考纲要求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二、课程标准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课堂目标达成(1)基础目标1、熟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线索(时空与事件)。

2、掌握战时共产主义主义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表现。

(2)能力目标从历史事件的原因、内容、结果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

(3)情感目标认识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2、难点: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评价“斯大林模式”五、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1、教学方式史料阅读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导学案导学2、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形象图片、导学案六、教学过程【先学环节】1、熟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线索2、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新经济政策1921-1928农业工业流通分配3、斯大林模式(1928-1991)的主要表现:设计意图:先学环节主要是为学生预习准备。

一是利用时间轴使学生构建本课时空观。

二立足考纲和课标的要求,让学生熟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后教环节】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材料一: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苏维埃政权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

……这些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二: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总结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三场改革的背景、内容、实质、影响。

2.过程与方法(1)感受视频导播《大国崛起之风云新途》之开场、“斯大林模式”等有关图片、神入历史。

(2)通过阅读“耶巴达里大叔的生活自白”“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有关的背景材料,培养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辩论赛,提高学生查阅选取有效资料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苏俄出台不同政策发展经济,让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观看问题。

(4)通过对“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影响的探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用“论从史出”的观点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斯大林模式”一目的探讨学习,教育学生以史为鉴,善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联系中国的经济建设,为当地建设提出可行性意见。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和经验教训。

2.难点: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三、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1.教学方式:史料阅读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合作学习法2.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形象图片、视频资料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打开“优酷”网,播放视频《大国崛起之风云新途》的开场,让学生神入历史。

2.播放幻灯片,展示苏俄历史上风云政治家图片,引出话题:你知道苏俄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创造了哪些辉煌与奇迹?这与图片上的人物主持开展的哪些事情有关?最后点明本课将学习与苏俄经济建设有关的前三个政策。

(1)彼得一世农奴改革让俄国成为军事强国(2)叶卡捷林娜二世“开明专制”,造就大批知识分子,让俄国现代化(3)列宁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赫鲁晓夫、伯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普京执政,让苏俄拥有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世界反法西斯的主力国、人类第一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开创不同于西方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模式、二战后唯一与美国抗衡的一极等殊荣,不过也带来了苏联最终的解体。

河北省衡水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案

【课题】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标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内容解读】(1)结合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2)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分析两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3)分析“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归纳其再政治、经济方面的表现;认识其实施的经验教训。

【教材地位】《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通过相对简短的两课,概述了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以及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一较长的历史阶段苏俄、苏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线索。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经济政策的调整》共同构成了世界现代史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发展道路,体现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的时代特征。

本节课重点叙述了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作用,体现了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经济政策的变化。

这种变化,各有侧重,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斯大林模式”则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迅速实现了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强大的工业国的转变;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弊端日益严重,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探索求知热情高,理性思维能力正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曾接触过,对相关知识有比较充分的了解。

教学设计7: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设计7: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课时,本单元通过相对简短的两课,概述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和创新的主要线索,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两个伟人的三项政策。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

因此,我认为应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和对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借鉴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方法,完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随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教学方法】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尤其对于世界史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师生交流---合作探究—-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学以致用”的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互动贯穿其中。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3分钟):影像设疑播放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片段(十月革命后列宁对群众的一段演说),分析了俄国十月革命后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困难,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能否经受严峻考验,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创设情景、感受历史:老农尼卡诺夫大叔的生活写照(1918-1937)<一>应急之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情境一:那年(1918年)他47岁,常年种地干农活,身子骨还算硬朗。

最新人教版必修2: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2: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案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农民对余粮收集制的不满农民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农业政策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余粮收集制上面,并且主要反映在余粮收集制的以下两个特征上。

第一个特征是它的强制性,即通过武装征粮队强迫农民交纳余粮。

1918年8月20日曾规定武装征粮队每队应不少于75人,并配备2~3挺机枪。

1918年武装征粮队达20 000人,1920年增长到45 000人。

余粮收集制的强迫性很明显,正像粮食人民委员会的报告中谈到的:“只是在征粮队活动的地方,能够发现和得到剩余粮食。

”......直到1920年底,列宁仍然认为对农民的强制是必要的,是提高生产的一种方法。

尽管列宁也提到要对农民进行说服教育,但同时主张:“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我们主要的基本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实行国家强制。

”第二个特征就是征粮过多,由于战争和播种面积的减少,粮食产量不断下降,按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统计,1920年七种主要谷物收获量,比1919年低21%,比1909~1913年平均产量低39%(不包含中亚、外高加索和远东),而据中央统计局的资料,1920年谷物总产量比1909~1913年平均产量低46%。

然而,粮食征集额非但没有相应减少,反而成倍增长。

(1919)年底到1920年底列宁不断收到有关因过多征集“余粮”致使农民的口粮和种子欠缺的报告,就说明了这一点。

——沈志华《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道路》2.党内对新经济政策的态度以托洛茨基为代表的一些领导人认为,实行粮食税以后,允许剩余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自由买卖,将会大大助长资本主义自发倾向,新的剥削阶级就会在这块土地上重新滋长起来,这是一个十分可怕的现象。

他说,由于俄国经济落后,眼下不能用集中的计划来裁夺和调整经济生活,“于是就向市场这个魔鬼说:请你来帮我们的忙”。

这种情绪不仅在苏俄内部滋生,甚至蔓延到国外。

1922年2月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一次扩大全会上,法国代表们像小孩一样嚎啕大哭,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将导致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复辟,削弱国际革命运动。

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案

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视频:老外看中国佩里:十九大是见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时刻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过程
(教师过渡)事实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其实施的第一阶段的确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也正是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
过度:列宁后来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时深刻指出:“由于我们企图过度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列宁所说的“严重失败”是指什么?他又是如何探索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


◆推进新课第二篇: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多媒体展示文字、图片)
新经济政策到底“新”在哪
里?他真的前人未曾实践过
吗?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和新经济政策。

4、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评价)
新经济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启示?
2、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推进新课·问题探究·以史为鉴
教学反思:
学生们对于苏联的历史也比较熟悉,认为学习本课内容不会太过吃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他们对于从苏俄到苏联的历史理解流于表面,分析和归纳材料的能力依然比较薄弱。

例如究竟什么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许多学生不能。

教学设计11: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设计11: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目标】识记三个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不同政策的利弊,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问题;通过学习认识到: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随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断调整。

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教学难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教学环节】导入上课之前想请问大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联),很好,我们上个学期学政治史讲到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在十月革命中获取了胜利,成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然而,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成。

在这里有苏联人民长达近70年的探索。

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将面临怎样的形势,苏联又是如何在六、七十年代发展成为唯一能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希望大家能带着你的理智、判断和主见走进今天的历史课堂。

新课讲授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过渡:获得了十月革命胜利的苏维埃政权并非面临着一派和谐的景象,而是出现了一些列的危机,因而推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请大家阅读学案上合作探究一的问题探究一,看看“战时共产主义”是在怎样的形势下提出的。

(板书小标题,背景)Q1:“战时共产主义”是在怎样的形势下提出的?生:(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3/4的国土落入敌人之手。

追问,这些大概指哪些势力呢?被推翻的地主、贵族和资产阶级,除此之外国内还发生了什么?严重的饥荒。

)师:除此之外,因为苏俄与德国签订条约提前退出一战引起协约国的不满,英、美、法、日等国联合国内反革命势力打击苏俄,我们可以概括为当时出现了内忧外患的局面。

(板书,内忧外患)2.内容过渡: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列宁宣布立即进入战时状态,并在经济上颁布了一系列措施,我们称之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全册教案 Word版含解析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全册教案 Word版含解析

【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

2.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重难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本课首先要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充分认识到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然后要明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体会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勇气和创造精神,最后要深刻认识到斯大林模式是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斯大林模式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它创造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但是斯大林模式存在的严重弊端成为苏联后来解体的根源。

二、图示法理解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归纳为“一适应,两非常”它是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

内战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

为了把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一些临时性政策,这些政策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列宁企图通过这一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四、新经济政策归纳为“一、二、四”新经济政策是苏联(俄)1921~1928年推行的经济政策,它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种政策。

它并不是在发展资本主义,实质上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发展国家资本主义,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五、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实质及其作用(1)特点: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③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2)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历史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历史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历史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林模式”》教案(⼈教版必修⼆)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林模式”★教学⽬标知识和能⼒⽬标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临的政治、经济形势。

2.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3.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4.了解“斯⼤林模式”在经济⽅⾯的主要表现。

5.认识“斯⼤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过程与⽅法⽬标学⽣⾃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标学⽣能辨证地认识斯⼤林模式,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学过程学⽣⾃主学习学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命胜利后,新⽣的苏维埃政权准备进⾏社会主义建设,但是苏维埃政府⾯临⼗分严峻的形势。

(1)反⾰命势⼒控制了全国约四分之三的国⼟、五分之三的⼈⼝。

(2)苏维埃政权管辖地区的燃料、原料和粮⾷供应极其困难,40%的⼯⼚停产,红军战⼠和城市居民也⾯临着断粮的危险。

(3)国内外的敌对势⼒联合起来进攻新⽣的苏维埃政权,企图把第⼀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从1918年—1920年,苏俄进⼊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2.⽬的:(1)直接⽬的:在经济领域采取了⼀系列⾮常措施(即集中全国的物⼒、财⼒),⽀持红军、战胜敌⼈。

(2)根本⽬的: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3.内容①农业:实⾏余粮收集制②⼯业:⼤中⼩企业全⾯国有化③贸易:取消⾃由贸易④分配: 实⾏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所以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评价(结合材料)材料⼀:“当时所处的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政策的”———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材料⼆: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地属于我们,⾯包却属于你们;⽔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材却属于你们。

【VIP专享】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教案(人教版必修2)

【VIP专享】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教案(人教版必修2)
第 20 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要点;斯大林模式的主 要表现; (2)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 义以及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3)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 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4)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2、过程与方法: (1)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通过循循诱导,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 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跟社会的发展不断 调整。 (2)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 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 1/4,粮食 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在经 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学时请教师组织学生看影片《列宁在 1918》片段, 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苏俄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环境,从而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 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内容:1918 年 9 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轨道,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

2020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第7单元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2020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第7单元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0课_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

(2)1918年夏,苏俄进入国内战争时期。

2.目的: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3)流通: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特色: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5.作用(1)积极作用: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2)消极作用: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战后继续实施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后继续实施,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内容(1)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

(3)流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4)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

3.作用(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2)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1)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2)1924年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3)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政策措施(1)优先发展重工业,其资金来源是农业和轻工业。

(2)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以摆脱粮食供应困难。

3.特点(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2)建立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3)开辟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4.评价(1)功绩:①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②经济实力的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长期滞后。

②向农民索取太多,压制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③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④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设计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设计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2)运用案例分析、史料阅读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等历史概念。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程内容,自主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发展过程。
4.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
5.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预习课程内容,自主探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a.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b.列宁和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探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2.各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政策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四)课堂练习(500字)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2)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验等形式,检测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反应,了解他们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认知和态度。
4.教学拓展:
(1)结合现实问题,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北师大版历史高中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历史高中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1
3.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培养家国情怀。
4.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敬畏之心,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俄国十月革命、苏联成立等基本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模式等概念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影响认识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发展逻辑方面尚需提高。
a)说明该人物在苏联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b)阐述该人物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或斯大林模式的关联;
c)分析该人物的历史评价及其影响。
3.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心得体会: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何在国内战争时期发挥重要作用?
b)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
1.列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内容。
2.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斯大林模式转变的原因。
3.举例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阶段,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调整的?它有哪些优势?
3.斯大林模式为何能够取代新经济政策?它对苏联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林模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史实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扮演苏联领导人和普通民众,模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原因、内容及影响,重点分析其对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引导学生认识这一政策的历史局限性。
2.介绍斯大林在苏联领导地位的确立、工业化进程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引导学生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苏联在革命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原因、内容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点及其对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理解其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1.通过展示苏联革命后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苏联当时面临的严峻形势,引发学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兴趣。
2.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扮演苏联领导人和普通民众,模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3.设计情景剧,让学生编排苏联革命后社会生活的场景,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运用:本节课教师灵活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些教学策略的运用使学生在思考、讨论和反思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教师的教学策略综合运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20【教学设计】《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20【教学设计】《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材分析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2、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和对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借鉴作用。

3、结合十月革命后和国内战争胜利后的形势,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4、分析理解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2、通通过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方法,完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以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教学难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简要概述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导入新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历了列宁与斯大林的探索,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两个时期。

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做了哪些探索呢?由此导入《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设计意图】通过宏观梳理,使学生对苏联的历史有更加明晰的线索,也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

【讲授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1:就在苏俄人民刚刚开始着手社会主义建设时,帝国主义国家英法美日等就进行了武装干涉,国内的反革命也发动了武装叛乱。

【教案】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案】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重点与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欣赏影片《列宁在1918》经典片段,提问: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首都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饥饿而昏倒,这段影片反映了苏联当时面临什么情况?【讲授新课】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1)政治与军事上:①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被推翻的剥削资产阶级正准备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权。

①国际: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一方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国国内反革命力量,使内战更尖锐化和复杂化。

(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3)贸易:取消自由贸易(4)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合作探究】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一些规定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其中,对农民利益损害最大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余粮收集制。

因为经历了几年的战争,国民经济十分困难,农民手中粮食十分有限,所以根本不存在真正的余粮,余粮收集制实际上是剥夺了农民的口粮。

4、特点: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5、评价:阅读历史纵横和学思之窗部分,思考如何正确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特殊历史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2)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3)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度提供了一种尝试;(4)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北师大版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程标准】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及“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2)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然性;2.过程与方法:(1)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学生自主学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及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影响;(2)运用史料分析法探讨“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成就和弊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与本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改革是历史发展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促进经济的腾飞。

【教学重点】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概述“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客观评价其利弊;【教学难点】探讨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图片导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从此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苏联(俄)人作出了艰苦的探索,在没有任何的现成模式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新道路。

展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时间轴,了解本单元历史发展线索。

这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一课时列宁时代的探索。

【课前综述】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9-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9-北师大版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从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去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推动学生体会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然性。

2.选用能够反映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史料,使学生能够通过感知而认识转向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积极成效,从而强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具有必要性”这一认识,并从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中认识改革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3.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用谈话法和史论结合的思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思想等方面理性地归纳“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再从历史条件、功绩与弊端等方面引导学生评价“斯大林模式”,为认识经验教训做一必要的铺垫。

4. 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艰难,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必须要符合国情,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坚定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以史为鉴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分析1.课标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2.教材的地位和特点本节课的地位来讲,本课是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专题主要研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经验和教训,上承必修一的《俄国是十月革命的胜利》,下启苏联的改革,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又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比较贴近,在高考中占有较大比重。

特别是在考试中易与美国罗斯福新政和我国的改革开放等内容放在一起来考查,不容忽视。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作用;列举“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教学难点:认识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三、教学对象分析:①高一学生由于在初中不重视历史课学习,历史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有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要根据已有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②学生已学习过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对相关知识的类比分析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前后知识的关联。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

(2)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

(3)“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过程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问题探究法。

提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文字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掌握政策特点。

(2)比较法。

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的重要手段。

(2)苏联在短期内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分析,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创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4)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难点: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文字材料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史料教学法、问题导学法、情感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个专题我们复习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这个专题我们将通过对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苏联的社会主义之路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的颁布经历了多位领导人对于建设之路的不断探索。

从不同阶段的特征来分,苏联的社会主义探索之路分为三个阶段:1917-192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1925-1953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1954-1991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这节课让我们进入这个在当时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新授展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图片及漫画图片,回顾必修一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要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2)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3)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4)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2、过程与方法:(1)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通过循循诱导,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跟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2)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材分析: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教学过程及要点:导入新课: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

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教学时请教师组织学生看影片《列宁在1918》片段,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苏俄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环境,从而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内容:1918年9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轨道,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年形成特殊经济体制,1920年这种经济体制进一步强化。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和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②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国家不仅将大型企业,也将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④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教材分析了它的弊端和效果;工业国有化政策,分配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作用及评价:①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粉碎敌人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建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提供的材料,抓住列宁引言中的关键词“战争条件”和“基本正确”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而说明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日益严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维克党领导人不得不正视现实,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战争使2000多万人丧生,农业生产直线下降,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战前1913年的一半。

日用物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

政治危机: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

生活的困苦引发人民的不满情绪,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特别是农民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

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在乌克兰、顿河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区,农民暴动频繁发生。

一直是布尔维克党可靠基地的喀琅施塔得驻军发生反政府兵变。

叛乱虽然被平息,但形势的危急使苏维埃政权不得不思考克服危机的办法。

2、实施: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①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额比余粮收集额低,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还可把余粮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或换需要的工业品,允许农民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允许市场的存在,这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工业: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这项措施有利于苏俄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恢复和发展本国工业。

列宁对美国青年企业家哈默说:“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市场繁荣。

④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之处:“战时共产主义”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苏维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与资本主义,来提高生产力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新经济政策是对小农经济占主要形式的情势下解决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政策。

4、作用: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社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25年,苏俄的粮食作物产量超过战前(1913年)的水平。

③它探索了一条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向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

【合作探究】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和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30日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首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斯大林在会上作关于成立苏联的报告。

列宁因病未出席大会,被推为大会的名誉主席。

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

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南高加索、乌克兰和自俄罗斯等4个加盟共和国。

1925年,中亚地区新建的土库曼和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

1929年,由于原属乌兹别克共和国的塔吉克自治共和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被升格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31年成为苏联的第七个成员国。

1936年苏联新宪法对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作了具体规定,根据新宪法,俄罗斯联邦的哈萨克自治共和国及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中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符合了加盟共和国的条件。

上述五国于1936年12月5日新宪法生效之日,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南高加索联邦建制被取消。

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7个发展到11个。

二次大战爆发后,为了防御德国。

早在德波战争期间,苏联即着手建立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防备德国进攻的所谓东方战线,企图通过扩大西部疆域加强防御德国侵略的战略地位。

1939年11月苏联入侵芬兰。

翌年3月苏芬和约将列宁格勒附近苏联国境线向北推移150千米,苏联将获取的4.1万平方千米领土并入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又将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升格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然后接收为第12个加盟共和国。

1940年6月,苏联以立陶宛政府违反苏立互助公约,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组成反苏军事联盟为由,出兵占领波罗的海沿岸3国。

8月初,三国被迫加入苏联。

斯大林对当地民族不满者采取了罕见的“集体惩罚”措施,或流放或驱赶到国外,受害者达数十万人。

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此从12个发展到15个。

但此后数十年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始终存在谋求脱离苏联独立的斗争,使历代苏联领导人不安。

它们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率先独立绝非偶然。

1940年6月,苏联以国际形势要求用最快速度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为由,出兵占领罗马尼亚管辖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

后将比萨拉比亚并入1924年建立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从而建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的第16个加盟共和国。

1956年,苏联政府以“以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形式出现的我们共和国的目前结构已不符合居民人口的民族构成”为根据,将其降格并入俄罗斯联邦。

这一行动不仅损害了卡累利亚民族的自主权,而且在其他少数民族中造成了很不良的影响。

其他民族担心会在某个时候遭到和卡累利亚族同样的命运,从而增强了它们对联盟中央的离心倾向。

至此,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数量固定为15个。

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1922年12月中旬列宁中风瘫痪。

1923年3月列宁再次中风丧失语言能力。

1924年l月21日下午5时30分,列宁的病势突然加重,进人昏迷状态,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6时50分逝世。

列宁的逝世在国内外引起很大震动,为了表示对列宁的怀念,俄共(布)中央决定将彼得格勒改名为列宁格勒,并将列宁的遗体永久保存,安放在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中供人瞻仰。

列宁逝世后,苏联领导层的斗争进一步趋于激化。

l924年5月召开的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批准了党的第十三次代表会议决议,会议前夕举行的中央全会在宣读克鲁普斯卡妮移交的列宁《给代表大会的信》的同时,决定不按照列宁的建议撤换斯大林,而是再次选举斯大林担任党的总书记。

1925年l月26日,苏维埃中央执委会主席团解除托洛茨基陆海军人民委员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接下来,斯大林与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的矛盾开始凸现。

1925年4月召开了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会议,决定继续按照新经济政策的方针进一步放宽农村政策。

会后,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表示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不同看法,认为新经济政策可能助长忽视富农危险的倾向,并导致党的蜕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