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保护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e5b447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0.png)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5.30•【字号】赣府厅字〔2018〕56号•【施行日期】2018.05.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2018年5月30日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进一步改善鄱阳湖生态环境,提升鄱阳湖水质,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根据《江西省湖泊保护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更高层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重要要求,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从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入手,系统谋划、综合施策,着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推动依法治湖、科学治湖、社会治湖,形成科学合理湖泊治理和保护工作格局,筑牢长江中游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二、主要目标开展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工业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岸线综合整治、生态保护和修复7个方面重点工作,到2020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削减4 3%、3 8%以上。
(一)工业污染防治方面。
依法依规清除距离长江和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岸线及鄱阳湖周边1公里范围内未入园的化工企业,依法关闭“小化工”企业,全面加强化工企业环境监管。
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cbb948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6.png)
保护宝阳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宝阳湖位于我国江西省境内,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在保持地区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多种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也是包括濒危西伯利亚鹤在内的候鸟的重要繁殖地。
保护宝阳湖的生态环境对当地生态系统和全球环境的福祉至关重要。
保护宝阳湖生态环境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该湖拥有丰富的湿地生境和丰富的水资源,支撑着多种动植物物种,其中许多是该地区特有的。
我国河豚,又称白居易,曾经是长江和宝阳湖的常见景点。
然而,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污染,贝吉人现已在功能上灭绝,突出了保护剩余物种及其栖息地的迫切性。
宝阳湖除支持当地生物多样性外,也是候鸟的重要停泊和繁殖地。
每年有数百万水禽,包括鸭子,鹅,天鹅,从北方的繁殖地出发,到宝阳湖过冬。
其中西伯利亚鹤突出为象征湖生态意义的标志性标志。
由于野外只剩下几百个人,保阳湖边的寒冬地的保护对于他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宝阳湖的生态健康直接影响到当地社区的生计。
湖水不仅支持传统渔业,为当地居民提供收入来源和食物,而且在调节区域气候和供水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湖泊生态环境的任何恶化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后果,包括丧失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以及破坏当地经济。
波阳湖生态环境和人类福祉相互关联的一个显著例子是2007年影响该地区的干旱。
由于水位降至历史最低点,当地渔业受到影响,候鸟的栖息地大大减少。
这一事件明确提醒人们注意湖水的脆弱性,以及需要协同努力保护其生态完整性。
保护宝阳湖生态环境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的生存,维护当地社区的生计,维护本地区的整体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认识湖的重要性,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的自然资源,我们就能确保宝阳湖和一切依靠它的人有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鄱阳湖南矶湿地生态可持续发展与对策
![鄱阳湖南矶湿地生态可持续发展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d9701054a7302768e99396d.png)
吉 林 农 业
J LI I N AGRI CUL TUREuaie N 至 C m l vt Q!鱼 ) t y
鄱 阳湖南矶湿 地生态可持续发展 与对策
辛 勇’ ,郭恢财 ,刘 颖 万松 贤 ,
种 、水 生 昆虫 18 、哺 乳动 物2 种等 多种 生物 。 6种 2 南矶 湿 地 自然 保 护 区复 杂 多变 的 水文 过 程 导致 了一 定 的湿 地 空 间在 不 同 时间 出现 多种类 型 生 境 ,从 而 增加 了生 境 的异 质性 , 形成 了保护 区 内丰 富 的生 物 多样 性 。据 调 查 结果 表 明底 栖 和鱼 类 单 位 面积 最 高生 物 量达 9 8g m和 7 . 7/ 1. 9 / 3 6 gm,江 湖洄 游 型 鱼类 7 占现 已统 计鱼类 的4% 。 0 13 南 矶 湿地 的 生态 功 能 .
( . 江 西鄱 阳湖 南矶 湿地 国 家级 自然保 护 区管理 局 ,江 西 南 昌 3 0 3  ̄2 南 昌大 学生命科 学学 院, 江西 南 昌 30 3 ) 1 30 8 30 1
摘 要 : 南矶 湿 地保 护 区是 鄱 阳湖 面积 最 大 的 国 家级 自然保 护 区,是 我 国湿 地 生 态 系统 中生 物 资 源孕 育 最 为丰 富的 区域 之一 。 长 期 以 来 由 于人 为 不 合理 的 开发 利 用 , 导致 了保 护 区湿地 面积 、生 物 多样 性 和 生 态 环境 遭到 严 重破 坏 。 文章 分 析 了鄱 阳湖 南矶 湿地 保 护 区产 生 的 生态 环境 问题 和 面临 的威胁 ,提 出 了湿地 生态 系统可持 续 发展 及 其 对 策 。 关 键词 :鄱 阳湖 : 南矶 湿地 ; 可持 续 发展 ;对 策 中图 分类 号 :S5 . 16 8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 17 —4 2 (0 1 1— 19 2 6 40 3 2 1 )一 20 9—
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
![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82f1b5f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a.png)
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发文字号】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9号【发布部门】江西省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03.11.27【实施日期】2004.03.20【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9号)《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已由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3年11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3月20日起施行。
2003年11月27日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2003年11月27日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鄱阳湖湿地资源,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障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鄱阳湖湿地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鄱阳湖湿地区域内从事湿地保护与利用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鄱阳湖湿地,是指天然形成的具有调节周边生态环境功能的水域、草洲、洲滩、岛屿等。
本条例所称鄱阳湖湿地区域,是指鄱阳湖丰水期水体所能覆盖的区域范围,具体范围由省人民政府确定。
第四条保护鄱阳湖湿地资源应当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鄱阳湖湿地保护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将鄱阳湖湿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鄱阳湖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政策和措施。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应当确定鄱阳湖湿地保护综合协调机构。
具体组织本条例的贯彻实施,协调鄱阳湖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督促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湿地保护职责。
省人民政府鄱阳湖湿地保护综合协调机构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农业、林业、水利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成,其办事机构设在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南昌市、九江市、上饶市及其所属的沿湖县、区人民政府和共青开放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统称鄱阳湖湿地区域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综合协调机构。
鄱阳湖的生态现状及其保护与管理
![鄱阳湖的生态现状及其保护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e7ff20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0.png)
鄱阳湖的生态现状及其保护与管理姚忠;戴年华;张杰;尤鑫【摘要】The ecological status in Poyang Lake so far is overall good,but some crucial ecological problems existed should be looked into investigating and solving,such as the abnormal variations of hydrogeology conditions,eutrophication trend,biodiversity loss,and decline of fisheries,plant and other wetland resources.The principal causes consist in the fact that the legal system on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the ecological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the supporting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has yet to be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Therefore,form these four aspects,measures must be taken effectively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yang lake.%目前鄱阳湖生态现状总体相对尚可,但存在的一些重大生态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并着力研究解决,如水文情势异常变动、水体呈富营养化趋势、生物多样性下降、鱼类和水生植物等资源衰退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2de9826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a.png)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引言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是赣江的最后一段天然河段,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为了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
本条例旨在规范和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维护鄱阳湖生态平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其管辖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环境保护责任第三条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的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并落实相关的环境保护预算。
第四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环境保护责任制,明确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并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居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共同建设绿色生态环境。
第三章环境监测与评估第六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当设立环境监测站,对环境质量、生态状况等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及时公布监测结果。
第七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应当配备环境监测设备,定期对排放物和污染源进行监测,确保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
第八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评估应当由专业机构进行,评估结果应作为决策和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生态保护第九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当设立生态保护区,对鄱阳湖及其周边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并划定生态红线,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第十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禁止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进驻,鼓励发展绿色、低碳、环保的产业。
第十一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制定生态保护措施,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循环化。
第五章生态修复与保护第十二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当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
第十三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湖泊和水系应当进行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
鄱阳湖生态环境治理
![鄱阳湖生态环境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fa752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8.png)
湖泊环境与生态”专题专题PSPECIAL T O P IC鄱阳湖生态环境治理0张奇鄱阳湖作为长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应加强江湖水系连通管理和湖泊水文生态过程研究.充分评估鄱阳湖干旱化村水s全和生态安全的影响.预估未来变化趋势.科学论证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工程调度的生态环境效应长江中游大型通江湖泊是长江水生态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水资源7在新时期我国 实施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下,保护长江 中游大型通江湖泊、维护其水量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 重大意义3鄱阳湖牛态环境现状地处江西省境内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长江中游最大的一个通江湖泊。
近20年来,鄱阳 湖出现明显的干旱化趋势,表现在提前进入枯水期,枯水期低枯水位加剧,枯水期延长等。
同时,湖泊环境 质量下降明显水体中氮、磷等污染物浓度持续增加;2013年以来的观测数据显示,鄱阳湖叶绿素a浓度总 体呈逐步上升趋势,且在2016年之后呈加速态势,目前 已处于轻-中度富营养化状态,局部水体出现较严重的 蓝藻水华暴发,在一定的气候和湖泊水情条件下,发生 大规模蓝藻水华成大概率事件鄱阳湖水生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调查发现,鄱阳张奇:研究员,中W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 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cnZhang Qi: Professor,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ak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物种丰富度下降,群落结构趋于小型化,软体动物密度呈降低趋势,优势 种从1990年代的大型软体动物(包括多种蚌类)转变 为当前软体动物与耐污能力较强的寡毛类(主要是霍 甫水丝蚓)共存的格局n_2i。
鄱阳湖生态环境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终极版
![鄱阳湖生态环境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终极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a1d9681ed9ad51f01df2a3.png)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摘要鄱阳湖贵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早就引起国际上的持续关注。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本文通过对鄱阳湖区植被覆盖、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方式、水情水势及泥沙等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指出了鄱阳湖区湿地植被退化比较严重、水土流失问题不断加剧、土地沙化情况日趋严重、旱涝灾害日益频繁、血吸虫病日益猖獗、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等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长远战略和全局角度出发,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环境统筹布局、合理规划,合理开发、环境保护的若干对策与措施,为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1鄱阳湖简介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江西省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7′~116°45′、北纬28°22′一29°45′,跨南昌、新建、进贤、余干、鄱阳、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市县。
是与赣江、信江、抚河、饶河、修水五大河流(以下简称“五河”)尾闾相接的类似盆状的天然凹地,受江(长江)、河(五河)水位的制约使水量吞吐平衡而形成的季节性的湖泊,洪、枯水位面积相差十几倍,1998年7月31日的最高水位22.59 m(吴淞高程)的湖面面积为4 070平方千米。
鄱阳湖区属亚热带潮湿的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在1 400~1 9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7.2℃,最低气温在1月份,平均为4.7℃,每年无霜期约为279天。
鄱阳湖是我国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地之一,并于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长江中下游洪水调蓄控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连接处,其东西衔接、承上启下的战略位置和贯通本区京九、浙赣铁路大动脉,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和江海一体的“T”形战略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鄱阳湖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江西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鄱阳湖生态经济环境保护
![鄱阳湖生态经济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3dbff1d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f.png)
鄱阳湖生态经济环境保护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不仅是江西的一张璀璨名片,更是长江流域的重要调节器和生态宝库。
它的生态经济环境保护,对于区域发展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鄱阳湖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水域辽阔,水生生物种类繁多。
这里是候鸟的天堂,每年秋冬季节,成千上万的候鸟从遥远的北方迁徙而来,在这片广袤的湿地中栖息觅食。
鄱阳湖的鱼类资源也十分丰富,为周边地区的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湖区周边的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鄱阳湖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围湖造田和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导致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功能减弱。
曾经广阔的水域被不断蚕食,湖泊的蓄水能力和自净能力下降,这不仅影响了周边的生态平衡,也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其次,工业和农业的污染对鄱阳湖的水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一些工厂违规排放污水,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随着雨水流入湖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爆发等问题时有发生。
再者,非法采砂活动破坏了湖底的生态环境,影响了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为了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经济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有效的措施。
在政策层面,政府应当加强规划和管理,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禁止围湖造田和非法采砂等破坏性行为,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同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周边居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
在产业发展方面,应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
生态农业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采用绿色环保的种植和养殖方式,既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态旅游则可以让游客亲身感受鄱阳湖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同时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对于湖区的水资源保护,要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推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减少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
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79ca3f7910ef12d2af9e72d.png)
江洪水、 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 保护候鸟和湿地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湿地保护与当地经济 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就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进一步保护鄱阳湖生态湿地的对策。 6 关键词 7 鄱阳湖生态湿地 8 保护 8 问题 8 对策
鄱阳湖生态湿地由天然的鄱阳湖、 河流、 草洲、 泥滩、 岛 屿、泛滥地、池塘等湿地构成,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生态湿 地,也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世界六大湿地之一。它位于 江西省北部, 上承赣、 抚、 信、 饶、 修五河之水, 下接长江, 高水 位时水面面积 -"./ 平方千米, 容积达 0"" 亿立方米, 每年经 鄱阳湖注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 淮、 海三河水量的总和, 约是 长江径流量的 #1$ 23 。 鄱阳湖生态湿地是长江洪水的重要调 蓄区,是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同时也是江西发 展的推进区。本文就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 及如何进一步提高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水平作些浅显探 索。 一、 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整个长江流域进入 #$ 鄱阳湖低水位日益加剧。近年来, 了枯水年, 鄱阳湖流域降水减少, 长江上游来水偏少, 以及人 类活动引起江河湖底床下切等因素影响,使得我国最大淡水 湖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鄱阳湖水文分局监测显示, !""4 年 鄱阳湖水位控制站星子站水位为 4$ /# 米, #" 月 #! 日 ## 时, 比 !""/ 年同期低 0$ /2 米, 比历年同期平均水位低了 1 米。 长 期低水位的反复影响,导致湿地面积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 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正常运行。湿地干燥、 板结, 河汊和草 洲中的洼地干枯、 硬化, 威胁湿地动植物的生存。长期低水位 的反复影响,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很多农田因湖 水位低无水可取,部分农村水井干涸,沿湖近百万人口饮水 困难; 航道干枯, 通航不畅, 严重影响水上航运。 鄱阳湖受上游工业污水 !$ 水质污染日趋严重。近年来, 排量加大、河道采砂屡禁不止、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以及 农药化肥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水质逐年下降。!" 世纪 4" 年 代, 湖区 ! 、 类水占 /"3 以上。而进入 !""" 年后, 水质呈下 " 降趋势。!"". 年江西省废污水排放量达 !1$ /" 亿吨, 近年来 废污水排放量更是以每年 # 亿吨的速度递增。根据水质调查 报告, 鄱阳湖水质呈现有机营养类污染, 主要污染物为总磷、 总氮、 高锰酸盐指数、 生化需氧量, 占总负荷的 ./$ #-3 , 其他 污染物占 !#$ /23 。由于总磷、 总氮的过量积聚, 水体营养化
了解中国最大的天然湖泊鄱阳湖
![了解中国最大的天然湖泊鄱阳湖](https://img.taocdn.com/s3/m/655493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1.png)
了解中国最大的天然湖泊鄱阳湖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湖泊,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和九江市之间。
湖泊面积达到3582平方千米,湖岸线长1165千米,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之一。
一、地理特点鄱阳湖地处江西省中部,地势平坦,是由赣江、修水江和庐山的众多支流汇聚而成。
由于受到雨水和河流的充沛补给,鄱阳湖水资源十分丰富,湖泊水深平均约为17米。
湖区由比较狭窄的西南部和较宽阔的东北部组成,而东北部是湖泊最为广阔的地区。
二、环境保护鄱阳湖是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的湿地重要栖息地。
湖区生物资源丰富,有大量的鱼类、鸟类等动物栖息繁衍。
湖区周围的湿地草地、沼泽地是候鸟栖息地和迁徙途经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为了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系统,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设立了自然保护区,限制了捕捞和污染排放等活动,加强了水质监测和治理。
这些努力有效保护了鄱阳湖的生态环境,确保了湖泊的持续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价值鄱阳湖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和渔业资源基地之一。
湖区周边的农田和湖泊本身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尤其以鱼类资源为主。
当地居民依靠从鄱阳湖中捕捞鱼类为生,渔业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同时,湖区周边的农田也依靠鄱阳湖的灌溉,实现了丰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旅游景点鄱阳湖的美丽风光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湖区水草丰茂,湖水碧绿清澈,湖面上经常可见渔船漂泊。
湖区周围还分布着许多风景名胜,如庐山、龙虎山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旅游选择。
在湖区还可以欣赏到丰富多样的鸟类,尤其是冬季候鸟迁徙时,鄱阳湖成为了观鸟的热门景点。
五、文化意义鄱阳湖在中国文化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湖泊周围的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湖泊周边,可以观赏到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如庐山古建筑群、龙虎山古刹等。
这些古迹和遗址见证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六、结语中国最大的天然湖泊鄱阳湖以其广阔的湖面、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人们的关注和热爱。
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科学利用对策与建议
![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科学利用对策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353470790c69ec3d5bb75f4.png)
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科学利用对策与建议发布:鄱阳湖研究中心2011-5-21【内容提要: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目前长江中下游仅存的两个大型通江湖泊之一,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对于维系长江水量平衡和水域生态平衡、维护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虽然目前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尚好,但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作用下,鄱阳湖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逐渐发生变化,存在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体污染等问题。
在资源利用中,过渡捕捞、滥捕乱猎、土地利用扩张等掠夺式经营,导致渔业资源退化、生物栖息地破碎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湖泊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公共卫生健康和生态安全不容忽视。
为此,江西省生态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对鄱阳湖生态现状生态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加强鄱阳湖生态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呈报领导及相关部门决策时参考。
】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的实施,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江西省生态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对鄱阳湖的生态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进行了专题调研。
专家们认为,目前鄱阳湖存在的一些生态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鄱阳湖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1、水文情势变化明显,水质呈显著下降趋势(1)枯水情势严峻。
2003年以来,鄱阳湖连续出现历史罕见低水位,且水位持续下降,枯水期不断延长,比正常年份提前约40天,水资源管理面临挑战。
2011年3月鄱阳湖星子站水位8.65米,突破2008年的同期最低水位。
水位明显偏低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缓解。
(2)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据《1999-2009年江西省环境状况公报》等资料,鄱阳湖水系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上世纪80年代以I、Ⅱ类为主,平均占85%,90年代占70%,2003年以后只占50%。
目前水体平均程度属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且枯水期比丰水期更为严重。
鄱阳湖生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战略思考
![鄱阳湖生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战略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d712e29482fb4daa58d4b30.png)
中发挥着 巨大 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等特殊生 态功能 , 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鄱 阳湖湿地是 国际重要湿地 ,其中湿地 面积 占鄱 阳湖总
面 积 的 7 % , 有 全 亚 洲 最 重 要 的谈 水 湿 地 资 源 。 这 8 拥 在
从鄱 阳湖所处的资源 、 生态 、 环境条件及其地位和 重 要意义来看 , 阳湖 已和全球 l 鄱 9个湖泊组成 了“ 世 界 生命 湖泊 网” 鄱 阳湖生态环境 质量 的好坏 、 阳湖 , 鄱 区农业发展状况 、 经济水平高低 、 湖区人 民生活的贫富 与社会的和谐 程度 等均会对“ 世界生命湖泊 网” 的整体
,
“ 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 ; 雁阵惊寒 , 声断衡 阳之
浦 ”鄱 阳湖数千平方公里浩淼烟波 、 , 碧水连天 , 雨连春
邓凤 兰 . 国庆: 阳 湖 生 态 资 源综 合 开发 利 用战 略 思 考 刘 鄱
夏 , 面千张白帆 ; 寒秋冬 , 湖 风 四周 万 点 渔 火 。 景 有 若 胜
超过黄 、 、 淮 海三 河 水 量 的 总 和 , 中国 最 大 的 淡 水 湖 , 是
建设鄱阳湖生态文 明, 促使其 资源合理开发 , 具有 重要
的战 略 意 义 。
1 有利 于保护重要 的湿地资源 . 鄱阳湖是长江干流重要 的调蓄性湖泊 ,是 中国的 “ 大陆之肾”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 , 是世界 自然 , 也
也是 国际性重要湿地 。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 , 探讨鄱 阳湖生态保护与资源综合开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一
片广阔的湿地上 ,栖息着 25种鱼类和 30多种湿地 0 1 鸟类 ,占跨 国候鸟保护协定 中全部 种属的 5 %以上。 0 每年 1 0月至次年 3月 , 全球 近 9%的自鹤种群以及大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201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2019)](https://img.taocdn.com/s3/m/8409165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5.png)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2019)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11.27•【字号】•【施行日期】2019.11.27•【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2012年3月29日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19年11月27日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第三章保护第一节湖体核心保护区保护第二节滨湖控制开发带保护第三节高效集约发展区保护第四节其他保护规定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发挥鄱阳湖调洪蓄水、调节水资源、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内从事影响环境的生产、经营、建设、旅游、科学研究、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三个设区的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六个设区的市的部分县(市、区),共三十八个县(市、区),具体范围按照国务院批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界定。
第四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生态优先、科学发展的原则,以水资源、水环境、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以鄱阳湖体、沿湖岸线和长江江西段岸线资源保护与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加强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统筹湖区及其流域上下游、干支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环境容量和生态功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五条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清洁生产,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鼓励环境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适用的环境保护技术的推广应用。
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SWOT分析
![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40203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c.png)
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SWOT分析引言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用于评估一个项目、产品或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鄱阳湖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三湖一库”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通过对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SWOT分析,分析其内外部环境因素,为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优势(Strengths)1.丰富的生态资源:鄱阳湖地区拥有丰富的湖泊、河流、湿地和植被资源,这些资源对于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和渔业等产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2.生态环境优美:鄱阳湖地区的空气质量好,水质清澈,土地质量优越,这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3.地理位置优势:该地区地处江西省中部,毗邻赣江和长江,交通发达,有利于企业运输和物流的发展。
4.文化底蕴深厚:鄱阳湖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这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劣势(Weaknesses)1.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鄱阳湖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提升。
2.产业结构单一:该地区主要以农业和渔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的动力。
3.生态环境受威胁: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鄱阳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水污染和土地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4.人才流失:由于发展机会有限,鄱阳湖地区的高级人才普遍流失,限制了地区人力资源的发展。
三、机会(Opportunities)1.生态旅游市场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生态旅游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为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机会。
2.政府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3.发展水产养殖业:鄱阳湖地区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开展水产养殖业可以有效提高地区的经济效益。
4.文化旅游需求增长:人们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鄱阳湖地区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具有吸引力。
鄱阳规划方案
![鄱阳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2c823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7.png)
鄱阳规划方案1. 引言鄱阳是中国江西省最大的淡水湖,是国家重要的淡水渔业和湿地生态保护基地。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鄱阳面临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土地开荒、生态破坏等。
为了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综合规划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鄱阳规划方案,内容包括规划目标、规划范围、规划原则、规划内容和实施措施等。
2. 规划目标鄱阳规划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实现鄱阳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具体包括以下目标:•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机制,保护鄱阳湖的生物多样性和湿地功能;•提升鄱阳湖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加强水资源管理,确保鄱阳湖区域的水资源供需平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高环境质量。
鄱阳规划方案的实施范围涵盖了整个鄱阳湖区域,包括鄱阳湖及其周边地区。
具体范围如下:•鄱阳湖:包括湖泊本身以及湖岸带;•周边地区:包括湖岸带的沿线县市(如九江、鄱阳、芜湖等)以及对鄱阳湖生态环境有直接影响的区域。
4. 规划原则在制定鄱阳规划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使鄱阳湖的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提升;•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统筹规划原则:统一协调鄱阳湖区域各项规划,确保规划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水资源优先分配原则:保证鄱阳湖区域的水资源供应,满足各类需求;•社会参与原则:重视居民和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增强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鄱阳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限制开发建设活动;•强化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水质和空气质量;•构建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激励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5.2 旅游发展•提升鄱阳湖的知名度和形象,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项目;•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建立旅游管理体系,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服务管理。
试论江西省鄱阳湖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试论江西省鄱阳湖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e43cb5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a.png)
试论江西省鄱阳湖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江西省鄱阳湖景区是一个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国家级重点保护区,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
其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
本文从景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几点对策。
一、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鄱阳湖景区内具有较高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拥有众多的湿地景观及野生动植物资源。
但是,当前存在以下问题:1.生态破坏严重。
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湖泊周边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些都是不可逆转的。
2.乱建乱开严重。
由于经济利益驱动,一些不法分子在景区内经营旅游业务,甚至违规建设旅游设施,损害了景区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
3.旅游市场萎缩。
由于旅游客流量在减少,景区经济收入下降,这对景区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1.加强生态保护。
加大对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对区域内的水质、植被、动物等生态系统的保护,特别是对于湿地的保护力度要加强。
2.规范景区建设。
加强景区规划和管理,严格控制游客流量,合理分配和利用景区资源。
同时,要督促和打击那些乱建乱开的不法经营者,确保景区不被破坏。
3.创新旅游模式。
针对旅游市场萎缩的问题,提高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并开展一些特色的旅游活动,例如湖岸骑行、湿地探险、湖景邮轮等活动,激发游客的兴趣爱好,扩大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4.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鄱阳湖景区的宣传力度,展示区域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这有助于增加游客到访量和提高景区知名度。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护鄱阳湖景区生态环境,促进景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论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论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dd0aa1d55270722192ef7e5.png)
srcue n h ee feo o cd vlp n oa glk raw r nlzd O vo s tw smu hlw rta h vrg f in x t trsadtelvl cn mi e eo me tnP y n eae eea aye . b iul i a c o e n teaeaeo a gi u o i a y h J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很多学者对鄱阳湖 区自
然资源特征 、 湿地保护利用 、 湖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和
证湖区景观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 鄱 阳湖 区景 观 生 Nhomakorabea 特 征
探讨。 陈水森通过遥感影像分析鄱阳湖区资源分布 、 动态变 化, 认为结合少量实地调查进行开发利用 , 是湖区经济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程时长 , 1 J 。 朱琳 , 盛显和 等先后对鄱阳 湖区湿地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鄱阳湖湿地一 系列保护和开 发的建议。王健 , 涂玮 , 黄晓凤 等则分别对鄱 阳湖湿地以 及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战略和模式提出了许多建议 。 笔者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 , 对鄱阳湖区的景观格局
维普资讯
安徽 农业 科学 , unlf . c.0 7 3 ( )53 54 57 J ra o A Si2 0 ,52 :0 —0 ,0 o
鄱阳湖湿地植被的现状及其保护和利用
![鄱阳湖湿地植被的现状及其保护和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aba96c8be53a580216fcfeba.png)
鄱 阳湖 流域平 均 年 径 流 量 1 5 4 7亿 I。 流 域 面 积 ', I 1 1 . 2万 k , 62 m2 占长 江流 域 面 积 的 9 , 年 径 流 量 却 但 占 1 , 5 是长 江流 域水 资源 最 丰 富 的地 区之 一 。鄱 阳 湖上 接赣 、 、 、 、 5江 河 ( 称 “ 抚 信 饶 修 下 5河 ” , ) 下通 长
湿地 是实 现我 国可持 续发 展战 略 的一项 重要 任务 。
年 均无 霜期 2 5 6 d左 右 。 鄱 阳湖湿 地 处 于高低 水位 消落 地域 及 附近 况
鄱 阳湖 位于 江西 省北 部 , 南 昌市 东 北 部 5 k 距 0 m, 地 理位 置 2 。5~2 。5N、 1。 5~ 1 60 90 91 1 55 1 。3E。它 以 永 修县 吴城 镇 为 中 心 , 横 都 昌 、 修 、 子 、 建 等 纵 永 星 新 县, 管辖 9个 湖 泊 , 面 积 2 4 m2 总 2 k 。鄱 阳湖 是 国际 重 要 湿地 , 长 江干流 重要 的调 蓄性 湖泊 , 是 地处 鄱 阳湖 西 北 部的鄱 阳湖 自然 保护 区 , 立 于 1 8 成 9 3年 ,9 8年 晋 18 升 为 国家 级 , 9 2年 被 列入 “ 界 重 要 湿 地 名 录” 是 19 世 , 我 国首批 列入 的重 要湿 地 之 一 , 中 国长 江 流 域发 挥 在 着 巨大的 调 蓄 洪 水 和 保 护 生 物 多 样 性 等 特 殊 生 态 功 能 , 我 国十大生 态功 能保 护 区之一 , 是世界 自然基 是 也
江 , 区水位 受控 于 “ 湖 5河 ” 长 江 的 双 重 影 响 。洪 水 及
3 鄱 阳湖 湿 地 植 被
鄱 阳湖湿 地植 被依 其 生态环 境 和群 落特 征可 划分 为水 生 群落 、 泽 、 沼 草甸 、 洲群 落 4大类 型 6 沙 O余个 群
鄱阳湖工作方案
![鄱阳湖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21a65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c.png)
鄱阳湖工作方案背景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亚洲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西省中部。
目前,鄱阳湖周边的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破坏,因此需要采取行动来保护湖泊生态环境,提高湖泊水质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目标为了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提高湖泊水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定以下工作方案:1.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管理,确保水资源合理分配和稳定供给。
制定科学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确保地下水、湖泊和江河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加强水质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及时的应急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2.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鄱阳湖流域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必须加强投入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供应和管理水平。
完善鄱阳湖周边排水系统,避免污水对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加强水电站等水利设施的改造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3. 推广生态种植增加湖泊周边的植被覆盖率,加强植物修复技术,推广生态种植,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湖泊周边建设湿地公园和绿化带,推广生态旅游模式,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4. 促进科技创新通过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湖泊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应用于水资源管理,提高湖泊水质和管理水平。
实施方式以上工作需要加强政策咨询和宣传工作,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
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投入相关领域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
同时,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从财政资金和社会投资方面提供支持。
结论建立鄱阳湖流域保护长效机制,以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实现居民生态幸福、湖泊水质改善、经济转型升级的联动发展。
这是一个复杂而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各方合力,才能实现共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鄱阳湖生态保护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鄱阳湖位于长江以南,江西省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9′~116°46′、北纬28°24′~29°46′,是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流(以下简称“五河”)尾阊相接的类似盆状天然凹地,受江(长江)、河(五河)水位制约水量吞吐平衡而形成的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的湖泊,洪、枯水位面积相差l0多倍,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泊。
1998年7月31日的最高水位22.59.m(吴淞高程)的湖面面积为4.070平方千米。
鄱阳湖及湖区属亚热带潮湿的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在1400~1900mm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7℃,最低气温在1月份,平均为4.7℃,每年无霜期约为280天。
鄱阳湖是我国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地之一,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维护生物多样性、长江中下游洪水调蓄控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引作为通江湖泊的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连接处东、西承上启下的战略位置和贯通本区京九铁路大动脉,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江海一体的“T”形战略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区位优势由于鄱阳湖流域占江西省面积的94.1%,鄱阳湖流域的发展对于江西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恶化趋势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湖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和公众共同关注的话题。
●直击鄱阳湖五十年大旱
鄱阳湖,丰水年份水域面积最大可达4000平方公里以上,可现在却因持续的干旱严重“瘦身”。
占鄱阳湖面积约5%的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辖范围224平方公里,是“世界重要湿地”。
2011年的5月,保护区所辖的九个子湖,有八个干涸。
5月的鄱阳湖,本应是夏季“洪水一片”,却呈现出冬季“枯水一线”的景观。
鄱阳湖曾经那种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千帆竞发,万鸟翱翔的景象已经不再,如今的鄱阳湖面临着湿地锐减、中心湖区变成大草原、生态受威胁、生产生活用水受困等严峻形势。
●鄱阳湖生态环境现状
1.鄱阳湖区植被变化
森林植被:鄱阳湖区现存的天然森林植被主要是次生林,是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下由原生植被经长期逆向演替形成湖区森林,鄱阳湖区周围低山丘陵森林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不少采伐地未能及时更新,有的成了疏林地,有的演替为灌草丛,更有不少地方由灌草丛进一步沦为荒山荒地,森林覆盖率31.8%.,大大低于江西省平均水平。
湿地植被:分布在湖泊、水库、池塘、沟渠等水域,由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组成。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鄱阳湖湿地植被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发生着一系列的演变,其总的趋势是分布面积逐年减少,20世纪50年代鄱阳湖湿地洲滩上芦荻群丛遍地皆是,其植株高大,是洲滩上普生性植物和优势群种,但由于过度放牧、樵采和翻耕灭螺等人为直接破坏和堵支并流、围垦等改变水文条件,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已大为减少,仅散见于薹草等群丛之中。
2. 鄱阳湖生物多样性现状
鄱阳湖区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种类多、数量大、珍稀濒危物种多在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中,鄱阳湖的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生物量最大,生物多样性程度也最高。
鄱阳湖区水生生物以藻类、浮游动物和水生植物为主,湖滩、洲地上生长着非地带性的草甸和各种湿地植物。
鱼类是鄱阳湖最重要的经济水生动物,共有122种,占江西鱼类种数的68.29%。
鄱阳湖区生活的哺乳动物共有52种,如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兽类:云豹、獐、河麋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金猫等。
鄱阳湖区内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植物2400多种。
包括大湖池、中湖池等大小湖泊及其周围的湖滩草洲组成的候鸟保护区,据调查,全区有鸟类258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9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32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全球约95%的白鹤在此越冬,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越冬鸿雁群体所在地。
但是,鄱阳湖湿地较常见的水生、湿生和沼生植物,正在消失或严重退化。
据调查,在20世纪60年代有119种,20世纪80年代只有101种,20多年时间减少了18种,物种消失的速度令人震惊!
3.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现状
耕地的数量与结构变化不大,稳中有所增加,但是近年来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园地和林地面积20年来平均有所增加。
建设用地增加迅速。
近20年来,随着鄱阳湖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居民生活设施建设也随之得到迅猛发展,使得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全区建设用地面积从1986年到2004年增加了181%。
4. 鄱阳湖水质问题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全省农药、化肥施用量增加,湖区地表径流和“五河”携带的面源污染物、工业废弃物排入湖体,造成湖泊水质恶化,水生生态系统结构遭到破坏,综合功能减退,湖泊老化过程加快。
对鄱阳湖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几点建议
鄱阳湖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和综合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必须具有长远的战略观点和全局观点,要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开发、注重保护,以真正实现鄱阳湖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管理以实现总体开发和保护鄱阳湖
第一,由于鄱阳湖面积较大,加上局部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眼前利益的冲突等,这就必须完善管理体制,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贯彻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认真履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确保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第二,严格进行“强化监督管理”的方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的手段,加强对资源开发活动的生态保护监督管理,减少开发活动造成鄱阳湖的生态破坏。
2.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保护鄱阳湖森林资源
首先,全面保护,将鄱阳湖流域之“五河”及其支流现有的森林资源划定为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其生态保护的法律地位,禁止商业性采伐和林地的非林用流转;其次,加快坡耕地的退耕还林,迅速恢复“五河”及其主要支流区域的森林植被,尽快构建恢复其水土保持功能;第三,加快鄱阳湖周边区域的森林植被恢复进度。
3.开展植被生态工程,搞好流域水土保持
鄱阳湖泥沙主要来源于五大河流,如果将五河的来沙控制住,就能减少鄱阳湖的淤积河流泥沙主要来源于流域的水土流失,与森林植被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
密切相关要在鄱阳湖流域内大力开展林业建设四大工程,即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植树造林工程应避免某些大型基建工程(如开矿、修建铁路和公路等)给水土保持带来的负作用。
4.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渔业资源保护力度
第一,加强保护区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重建工作,尽快在鄱阳湖建成良好的鱼类产卵、越冬场所;第二,坚持季节性休渔制度;第三,要在鄱阳湖区大力发展养殖业,解决休渔期、休渔区和渔业资源保护区内群众的生计问题,促使由天然捕捞向养殖捕捞的转变,使湖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好鄱阳湖的渔业资源。
5.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濒危动物的保护
第一,加强基础建设,健全保护机构,整合现有各级候鸟保护机构,增强管理能力,加大保护力度;第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爱鸟、护鸟意识。
6.实施保护措施和政策,切实保护鄱阳湖水质
第一,应严格控制废水排放,以减轻有机物及重金属的污染,切实保护鄱阳湖水质和湖区生态环境,还鄱阳湖水产资源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第二,应控制捕捞强度,保护水域环境;大力发展养殖业,综合开发水产资源,把湖区建成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以商品鱼为主的水产养殖基地;第三,加强沿湖及湖内污染防治加强湖岸周围经济开发的环境管理;第四,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以生物措施为主体的防治湖区水土流失体系;依据湖区土地利用状况及污染源分布,进行沿湖土地利用限期管理。
结语
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恢复和重建鄱阳湖的生态系统,逐步发挥鄱阳湖生态系统的功能,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利用鄱阳湖的自然资源,切实保护和建设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为鄱阳湖和湖区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只有实施鄱阳湖可持续发展战略,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湖区的每一个问题,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确保鄱阳湖的生态环境越变越好,鄱阳湖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