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和干旱灾害
我国的干旱洪涝
冬春季,西南气流 和北方气流交汇于 西南地区的北部、 东北部、东部,在 那里形成了连阴雨 天气;而该地区处 于锋面以西(暖气 团一侧),降水少
(三)旱灾的预防措施
非工程措施: 加强监测和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 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等。 A、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设施; B、跨流域调水; C、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水浪费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推广喷灌、滴灌技术,选择耐旱作物; E、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 F、从长远看最经济的方法——海水淡化等 G、提高水价 H、净化水循环再利用等;
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 变化大 旱 灾 成 因 分区 旱灾类型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长江 中下 游 伏旱 为主
7、8月份,雨带 北移,该地受副 高控制,盛行 下沉气流, 干燥少雨
作物生长期、 水电和城市 用水需求量 大
(二)我国各地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 最根本原因:降水方面
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 变化大 旱 灾 成 因 分区 旱灾类型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西南 地区
我国的干旱、洪涝、 寒潮和台风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一)、我国干旱灾害的主要特征:
1、出现次数多 2、持续时间长
我国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并且经常出现季节 连旱,时间长达数月。极少数旱灾甚至可长达几年。
3、影响范围广 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平均受灾率、 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
(二)我国各地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 最根本原因:降水方面
自然 原因 1、夏季风异常,雨季较长,降水强度大;
2、中游河道弯曲(下游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人为 (上游)3、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原因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 (中下游)4、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减弱; 分蓄洪水能力降低。 措施:非工程性措施; A、修建水库;B、植树造林;C、退田还湖; D、疏浚河道,加固堤防等; E、裁弯取直;
4.22《洪涝与干旱》(课件(共31张PPT))
新知讲解
易发生台风暴雨的地区也是多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
我国洪涝最严重的地区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和淮河流域。
新知讲解
洪涝灾害发生时,河流涨满,流速加快。
新知讲解
实验探究
探究目的:观察现象,描述洪涝形成的过程。
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模型,尝试在 “河流”上游快速注入大量的水。
新知讲解
准备物品: 泥沙、塑料器皿、塑料薄膜、水
新知讲解
洪水泛滥时,会冲毁道路,毁坏桥梁,破坏基础设施。
新知讲解
对经济:
归纳:洪涝灾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社会:
对生态环境:
洪涝灾害对水利设 施、农业、交通运输、 城市和工业造成直接的 破坏和经济损失。
通过对耕地、人 口死亡、灾民流离、 疫病暴发对社会造成 巨大的冲击。
通过对耕地、水 系和水环境的破坏 造成严重的生态环 境恶化。
新知讲解
3.采取非工程措施
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 控制乱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 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的管理体制; 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 加强水利建设和减灾科研的投入。
新知讲解
活动3:干旱的危害
干旱:长期无雨或少雨则会造成干旱。
旱灾: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明显少于正常 年份而导致的灾害。
新知讲解
干旱的危害
短时间内大量降雨可能会造成洪涝。而长期无雨或少雨则会造 成干旱,导致河水断流、土地干裂、农作物枯死等,危害人类生存 和经济发展。
新知讲解
因为降水少、蒸发强,地表径流减少,造成水上航运中断、 水力发电量少、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城市和工业用水短缺。
新知讲解
干旱的解决措施
改善干旱地区农业生态环境。 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采取滴灌、喷
学案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气象灾害(教师用)
第二单元第二节气象灾害课标要求:1、认识主要气象灾害,了解它们的发生机制以及对环境和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的危害。
2、通过学习,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自然观,树立与灾害作斗争的精神。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一、洪涝和干旱灾害:1、洪涝灾害的概念洪涝灾害是指:由于江河洪水泛滥或因长期降雨,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洪涝灾害的危害洪涝灾害不仅对水利设施、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和工业造成直接的破坏和经济损失,而且通过对耕地、人口死亡、灾民流离、疫病暴发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通过对耕地、水系和水环境的破坏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
3、洪涝灾害的发生机制洪涝灾害的发生是多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象和水文两大类,它们是洪涝灾害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这些是洪涝灾害发生的客观条件。
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修筑堤坝、城市化等社会经济活动对于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补充:我国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及受洪水威胁严重地区:区。
特别是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其次是四川盆地、关中地区以及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
我国雨涝主要发生在东经110°以东,北纬20°—45°这一范围。
东部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是导致涝灾发生的根本原因。
我国东部平原是农业的精华地带,主要商品粮基地均位于此。
此外,这里也是城市密集、交通便捷、工业发达的地区,受洪水威胁严重。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4、干旱灾害的概念及危害干旱灾害是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明显少于正常年份而导致的灾害。
干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A、一是因为气温高、湿度低、土壤水分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使作物正常生长受到抑制,从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B、二是因为降水少、蒸发强,地表径流减少,造成水上航运中断、水力发电量少、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城市和工业用水短缺。
【气候】2023年全球气候灾害预警:洪涝、干旱,关注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灾害预警引言近年来,我们已经目睹了气候变化给全球带来的严重后果。
从极端的天气事件到世界范围内的灾害,气候变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
根据最新的科学数据和研究结果,我们可以预见到,到了2023年,全球将面临更多严重的气候灾害。
洪涝和干旱成为了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气候变化并采取行动,以减轻它们可能带来的影响。
洪涝:淹没的威胁气候变化与洪涝事件洪涝是由过多的降水引起的,其严重程度和频率在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时期是前所未有的。
全球的气候模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导致了降雨模式的改变。
一些地区可能面临更多的降雨,而其他地区则可能变得更加干旱。
这种不平衡的降雨分布将增加洪涝风险。
受洪涝威胁的地区洪涝威胁的地区遍布全球,特别是那些位于低洼地区或沿海地区的国家。
例如,孟加拉国、印度、中国和尼日利亚等国家的河流水位可能会因为剧烈的降雨而升高,导致洪涝灾害。
此外,一些小岛国家也变得更加脆弱,因为他们的陆地面积较小,更容易受到洪涝的威胁。
后果与挑战洪涝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水源污染和农田受损等诸多问题。
这些后果不仅对个体和社会有着直接的影响,还对经济和环境产生了负面的长期效应。
此外,洪涝事件还会给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干旱:水资源的枯竭气候变化与干旱事件干旱是指长时间的低降水量导致土地和水资源的枯竭。
随着气候变化,一些地区面临着更加频繁和严重的干旱。
气候模式的改变可能导致降水减少,地表水资源减少,以及更高的蒸发蒸腾速率,加剧了干旱的影响。
受干旱威胁的地区干旱影响范围广泛,涵盖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那些本来就缺乏水资源的地区。
例如,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以及美国的西南部等地都经历了长期的干旱。
这些地区的干旱事件会对当地的农业、社会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后果与挑战干旱事件可能导致农田耕作受阻、饮用水短缺、生态系统崩溃以及社会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与灾害地理特点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与灾害地理特点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预测和控制的自然力量所导致的灾害事件。
由于中国位于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包括地质构造复杂、气候多样、地形变化剧烈等因素,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地理特点。
一、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中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主要由于长江、黄河等河流的泛滥、雨水过多以及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等情况所引起。
长江、黄河和淮河流经多个省份,其中尤以四川、湖南、浙江、河南等地更为频繁。
洪涝灾害不仅对农业造成重大影响,还对城市造成严重破坏,损失巨大。
二、地震灾害地震灾害是中国的另一个常见自然灾害,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
中国的地震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北地区和台湾等地。
其中最严重的地震有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地震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还会引发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
三、台风灾害台风灾害主要影响中国的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
台风带来的狂风和豪雨对当地的农作物、建筑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福建、广东、浙江等省份是台风最为频繁和严重的地区。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台风的频率和强度在近年来有所增加,对中国的影响也愈发严重。
四、干旱灾害干旱灾害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份。
干旱导致土地水分不足,农作物生长受阻,牲畜缺水,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中国西北地区的地势高、气候干燥,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干旱灾害的频率和持续时间逐渐增加。
五、滑坡与泥石流灾害由于中国地势复杂,包括高山、丘陵、河流等地形,滑坡与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
滑坡灾害多发生在山区,土地下滑导致房屋和道路的破坏,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泥石流灾害主要发生在植被稀疏的山区,雨水冲刷土壤形成泥石流,造成山洪、堰塞湖溃坝、村庄毁灭等后果。
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是滑坡与泥石流灾害最为频繁和严重的地区。
灾害种类术语解释
灾害种类术语解释1.洪涝灾害:指因降雨、融雪、冰凌、溃坝(堤)、风暴潮等造成的江河洪水、渍涝、山洪等,以及由其引发的次生灾害。
包括江河洪水、山区洪水、冰凌洪水、融雪洪水、城镇内涝等亚灾种。
2.干旱灾害:指一个地区在比较长的时间内降水异常偏少,河流、湖泊等淡水资源总量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尤其是农业生产、人畜饮水和吃粮)造成损失和影响的灾害。
3.台风灾害:指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发生的气旋性涡旋大范围活动,伴随大风、巨浪、暴雨、风暴潮等,及由其引发次生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社会功能等造成损害的自然灾害。
台风编号采用中国气象局公告的台风编号填写。
4.风雹灾害:指强对流天气引起的大风、冰雹、龙卷风、雷电等所造成的灾害,及由其引发次生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社会功能等造成损害的自然灾害。
包括大风、冰雹、龙卷风、雷电等亚灾种。
5.低温冷冻灾害:指气温降低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作物减产绝收,或因低温雨雪造成结冰凝冻,致使电网、交通、通信等设施设备损坏或阻断,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的自然灾害。
6.雪灾:指因降雪形成大范围积雪,严重影响人畜生存,以及因降大雪造成交通中断,毁坏通信、输电等设施的自然灾害。
7.沙尘暴灾害:指强风卷起大量沙尘导致地面能见度小于1公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
8.地震灾害:指由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及伴生的地面裂缝和变形,使各类建(构)筑物倒塌和损坏,设备和设施损坏,交通、通信中断和其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场地破坏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功能破坏的自然灾害。
地震震级采用中国地震局公告的地震震级填写。
9.地质灾害:因自然因素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且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亚灾种。
10.海洋灾害: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在海上或海岸发生,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
我国危害最大的三种自然灾害是
我国危害最大的三种自然灾害我国危害最大的三种自然灾害:洪涝、干旱、地震洪涝: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
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其影响是综合的,还会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
成因:洪涝灾害具有双重属性,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经济属性。
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异常,降水集中、量大:中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一般年份雨季集中在七、八两个月,中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这是产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洪水是形成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
只有当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可能出现灾害。
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
折叠社会经济条件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能成灾。
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区,而中下游地区因其水源丰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经济发达地区。
折叠城市洪灾形成的原因一到夏天,很多城市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原因有以下几点:1:夏季雨水多。
2:城市雨水比农村多。
城市的"雨岛效应"(城市温度高,上升气流多,雨水多),城区的年降雨量比农村地区高5%到10%。
3:城市地表覆盖多是隔水层,不透水。
雨水多了后排不掉。
4:虽然有下水道,但是"国外的下水道可以跑汽车"(不信,去看美国大片),我们的下水道只能藏老鼠。
地上21世纪,地下上世纪50年代。
城市规划建设重地上,重看得到的,重面子,轻地下,轻基础,轻底子。
5:城市地势低,外来洪水容易入侵。
城市往往建设在地势地平的地方,导致外来水量多,自然排水不易。
6:城市预防及应对灾害能力不足,机械排水能力不足。
分类折叠概述洪涝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湖泊洪水和风暴洪水等。
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溃坝洪水。
影响最大、最常见的洪涝是河流洪水,尤其是流域内长时间暴雨造成河流水位居高不下而引发堤坝决口,对地区发展损害最大,甚至会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湖南3类气象灾害特征及影响分析
湖南3类气象灾害特征及影响分析湖南是一个气候多样、地理复杂的省份,常年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其中,气象灾害是造成湖南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一大原因。
根据灾害类型的不同,湖南的气象灾害可大致分为三类: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和台风灾害。
下面将对湖南的这三类气象灾害特征和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是洪涝灾害。
湖南位于长江上游,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也面临降雨集中、地势低洼等因素带来的洪涝风险。
湖南的洪涝灾害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多发地点广。
湖南的洪涝灾害不仅发生在长江流域,也常在湘江、资江等流域以及一些山区地带出现。
二是年际差异大。
受气候变化和全国气象变化的影响,湖南的洪涝灾害在不同年份的分布和程度上都存在较大差异。
三是季节性强。
湖南的洪涝灾害往往与夏季的强降雨有关,而且在梅雨季节,特别是6月到8月期间的洪涝灾害最为常见。
洪涝灾害对湖南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损失严重。
湖南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洪涝灾害对农作物的破坏往往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影响农民和农业产业链的收入。
二是交通受阻。
洪水会导致湖南境内的公路、铁路、桥梁和隧道等交通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交通运输的困难。
三是居民安全受到威胁。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情况,对居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四是水资源管理困难。
洪水不仅会造成农作物的大面积浸泡,也可能导致水库、水文站等水资源设施的损坏,给水资源管理带来困难。
其次是干旱灾害。
湖南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但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湖南也不时遭受干旱灾害的困扰。
湖南的干旱灾害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地域分布不均。
湖南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而南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较少。
二是季节性明显。
湖南的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特别是四月到七月的干旱最为常见。
三是年际变化大。
由于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湖南的干旱灾害在不同年份的分布和程度上都存在较大差异。
干旱灾害对湖南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损失严重。
高二地理 气象灾害:干旱与洪涝
(3)分布: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 是干旱频繁发生地区。
干旱灾害
(4)我国的干旱灾害: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等 温度
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蒸发量>降水量
气候干旱不等于发生旱灾,气候湿润也不意味着 没有旱灾。在一些干旱的沙漠地区,虽然降水稀少, 但由于人口稀少,对人类的危害并不大。在湿润、 半湿润地区,从气候角度来看并不干旱,而是由 于降水分配不均匀造成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降 水不足.例如,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地区不是干旱的 西北地区,而是半湿润华北地区。
气象灾害:干旱与洪涝
一、气象灾害
因气象异常而导致的灾害
降水特别少,降水特别多,气温特别低…….
1、干旱 (1)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本身降水少,气候异常降水少) (2)危害:
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农业减产甚至绝收; 河湖干枯,水资源短缺,人畜饮水和工农业用水困难; 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的社会动荡; 破坏生态环境;(动植物缺水死亡,病虫害加剧等)
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变率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气温高,蒸发量大; 近年来气候异常,降水偏少。 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提高区域用水协作协调能力;培育抗旱农作物等。
24.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干旱灾害分布图
(1)我国旱涝灾害都主要分布在 东部季风区 , 从降水角度分析原因。(3分)
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 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2)图中A是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A地干旱多发生在 春 季, 分析其原因。
(6分)
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不稳定,
导致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自然原因:春季雨带在南方,华北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第六章 第一节 课时1 洪涝与干旱
第一节气象灾害课时1洪涝与干旱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洪涝与干旱成灾的原因和危害。
2.结合实例,说出洪涝与干旱的防御措施和避灾方法。
一、洪涝灾害1.概念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分布:主要受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1)气候: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地形: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3.危害(1)洪水常常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2)洪涝还会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3)洪涝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4)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
4.我国的洪涝灾害我国洪涝频繁且灾害严重,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此外,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
思考如果洪涝发生在无人区,会不会形成洪涝灾害?答案不会。
洪涝只有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带来灾害时,才能称为洪涝灾害,简称洪灾。
二、干旱灾害1.概念(1)干旱: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2)旱灾: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
2.频发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3.危害: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也会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还会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
此外,干旱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4.我国旱灾: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其中华北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判断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旱灾最为严重。
( × )2.我国北方地区干旱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
6-1 气象灾害 洪涝和干旱课件(34张PPT)
2、旱灾 当干旱持续时间长较长,影响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世界上旱灾频发区
非洲
亚洲 大洋洲
2.干旱灾害的分布(世界) Distribution of drought disaster
•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旱灾频繁发生的地区
• 其中非洲的旱灾最严重
2.干旱灾害的分布 (我国) Distribution of drought disaster
读图,说出我国旱灾多发区。
我国东部季风区易发生旱灾; 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 发区
为什么华北地区旱灾发生最 频繁、影响最严重?
华北地区:旱灾频繁、严重
“春雨贵如油” 春旱
——F-C and d-reduction
5.洪涝灾害的对策 The harm of flood disaster
工程措施:
建分洪、泄洪区 裁弯取直、修建水库、修筑堤坝 恢复植被、疏浚河道 退田还湖还河
非工程措施: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法律法规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加强监测预报
贵州望谟县特大洪涝灾害
案例
• 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
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
带海洋性气候区
—— Climatic factors
• 从地形因素看,沿河、沿海地势低 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
—— Topographical factors
3.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 Distribution of flood disaster
·西南地区 夏季受西南季风干热风和 高温天气影响,形成四季均可发生的旱灾
3.干旱灾害的危害 The harm of drought disaster
气象灾害—洪涝、干旱
洪涝 主要气象灾害: 干旱 台风 寒潮
另外:沙尘暴、干热风、焚风、雪 灾、冷冻、风灾、冰雹、浓雾等
干旱
洪涝灾害
寒潮 台风
沙尘暴
种类多
气 象 灾 害 的 特 点
范围广
频率高 灾情重 持续时间长 群发性 连锁反应
一、洪涝灾害
1.概念: 由于江河洪水泛滥或因长期降雨,积水淹 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 灾害。
3.旱灾的特点:
旱灾是一种渐发性的自然灾害,持续时 间长,影响范围广。 4.干旱灾害的发生机制 降水分配的不均匀性是干旱发生的基本 原因,主要表现在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和年际 变化不均。在正常的干季和少雨年,如果遇到 特殊的天气条件,就可能演变成旱灾。
5.分布:旱灾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 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
防止水土流失重点:
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都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状况,使得下游泥
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的排洪泄
洪情况。
因此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七大江河地区 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干旱
1、干旱:是指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旱灾:因气候干旱而造 成工农业生产出现损失 的状况。
(1)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 南和江淮地区,其中以华北地区旱灾最为严重。
探究活动:
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华北地区 旱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由于 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极易发生持续 性干旱。 人为原因:华北地区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 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污染浪费严重。
【学习目标】 1.了解气象灾害的概念。 2.分析暴雨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的 发生规律、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重 要性。 3.掌握我国常发且危害严重的几种主 要气象灾害 【重点、难点】 分析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形 成原因
气象灾害——干旱和洪涝2
形成因素和条件
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 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少,年平均蒸发量大。 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少,年平均蒸发量大。 天气:在作物生长期连续晴天、少雨。 天气:在作物生长期连续晴天、少雨。 农作物缺水受旱,农业减产,农民受损。 农作物缺水受旱,农业减产,农民受损。 地理条件: 地理条件: 常年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少云雨; 常年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少云雨; 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人口、农牧业分布,缺少人工供水设施条件。 人口、农牧业分布,缺少人工供水设施条件。 人文因素: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作物品种、城市建设、人口增长、 人文因素: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作物品种、城市建设、人口增长、 水利工程、生产水平等。 水利工程、生产水平等。 旱灾发生及其损失与人为影响分不开,有一定的相对性。 旱灾发生及其损失与人为影响分不开,有一定的相对性。 旱灾的灾情大小,一方面相对于生态环境而言, 旱灾的灾情大小,一方面相对于生态环境而言,更重要的方面是 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 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
基本概念
大水; 山洪、 洪:大水;如:山洪、洪峰等 洪水: 大水。 水流量、 洪水 : 大水 。 水流量 、 水位超过正常情 况。 洪涝:被过多的水淹没;洪水淹没。 洪涝:被过多的水淹没;洪水淹没。 涝灾:被水淹没而形成的灾害。 涝灾:被水淹没而形成的灾害。 那么,洪水与洪涝有何区别呢? 那么,洪水与洪涝有何区别呢? 有何区别呢
我国洪涝灾害的季节差异
东部季风区:夏秋多,冬春少; 东部季风区:夏秋多,冬春少; 东北松花江流域:春汛; 东北松花江流域:春汛; 黄河上游、下游河段:初冬、初春(凌汛) 黄河上游、下游河段:初冬、初春(凌汛)
(4)带来的后果: 带来的后果: 淹没或冲毁各种设施。 淹没或冲毁各种设施。 预防措施: (5)预防措施: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 。 工程: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工程: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 和分洪区等 非工:加强管理、建立预报警报系统、 非工:加强管理、建立预报警报系统、 实行保险制度、 实行保险制度、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 对策。 对策。
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与防范
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与防范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无法预测和控制的灾难性事件。
在农业领域,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常常是灾难性的。
本文将探讨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防范措施来降低灾害的风险。
一、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由于强降雨、山洪暴发或河流泛滥等原因造成的灾害。
洪涝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田淹水:洪涝灾害导致农田淹水,给庄稼的生长带来严重的影响。
水淹过程中,庄稼无法正常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根系会因为缺氧而受到损害,造成植物凋谢甚至死亡。
2. 农作物减产:洪涝灾害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破坏会导致产量下降。
庄稼在洪水中被冲刷,土壤的肥力下降,病虫害也容易滋生,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直接威胁。
3. 供水中断:洪涝灾害还可能导致供水中断,造成农作物缺水,给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困难。
为了应对洪涝灾害的影响,农业部门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建设排水系统:加强农田排水系统的建设,包括修建排水沟和控制水位的设施,提高抗洪能力,减少农田受淹的程度。
2. 选择抗旱品种: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选择适应洪涝灾害的抗旱品种,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提高作物的抗洪能力和适应性。
3. 加强预警监测:建立洪涝灾害的预警系统,及时监测降雨情况和水位变化,提前采取措施,保护农田和农作物。
二、干旱灾害干旱灾害是指长时间缺乏有效降水导致土壤干燥的情况。
干旱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农作物生长受限:缺乏水分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限,养分吸收减少,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 土壤贫瘠:长期干旱会导致土壤失去湿润,养分流失严重,土壤变得贫瘠,难以支持植物的正常生长。
3. 水资源短缺:干旱导致水资源的枯竭,给农业灌溉带来困难,增加了农作物缺水的风险。
为了应对干旱灾害的影响,农业部门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科学灌溉:采用科学的灌溉方法,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例如,通过滴灌、喷灌等方式,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的情况,提高灌溉效率。
干旱、洪涝-自然灾害
(5)预防措施: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 。 工程: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等 非工:加强管理、建立预报警报系统、实行保险制 度、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
3、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气候原因
【读图分析】
• 阅读 “我国洪涝分区”图,找出我国洪涝灾害的 最严重地区和最少地区,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的空 间分布特点。
(1)图中能反 映出来的我国干 旱灾害的特点有 哪些?
出现频次高、 影响范围广。
读出我国干旱灾害 的严重区。 华北旱灾区、华 南和西南旱灾区、 长江中下游旱灾 区和东北旱灾区。
1、干旱
(1)形成原因: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2)发生时间: 与洪涝交替出现。 我国北方春旱、南方伏旱比较严重。
干旱灾害多与干旱气候直接相关,但干旱 灾害仅仅发生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吗?
干旱灾害不仅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发生,在湿润、 半湿润气候区也有干旱灾害发生,并且由于那里人口稠 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受到偶发性干旱的影响时, 就会形成重大的灾情,是我国旱灾严重的地区。
【实践活动】
阅读“1951~1988年中国干旱等效频度分布”图分 组讨论以下问题。
淮河 洪涝 原因
自然 原因
流域地形 流域内地势比较低平,水流不畅
水系特征 中游河道弯曲,下游入海河道淤 塞,排水不畅;
流域植被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低,涵养水 源能力差。
人为 流域内植被破坏,降低涵养水源的能力; 原因 围湖造田,降低湖泊对河流的调蓄能力;
占用河流两岸洼地,缩小蓄洪空间等。
黄河夺道河,道淤塞.
324.14 114.27 10.75 1.51 476.70
2.2我国的干旱、洪涝解析
5.防御措施: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兴修水利) 跨流域调水 在干旱多发区选择耐旱作物 营造防护林 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遥感监测预警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建立相关法律法规
【实践活动】P35
阅读“1951~1988年中国干旱等效频度 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能 反映出来的我 国干旱灾害的 特征有哪些? 出现次数多、 影响范围广。
(2)找出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区域。
华北旱灾区 华南和西南旱灾区
长江中下游旱灾区 东北旱灾区
【小结】干旱成因综合分析
结合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我国水资源分布以及我 国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干旱灾害形成的原因。
分 旱灾类型 旱灾成因 区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 正值东北农作物播种期 东北 和华北冬小麦生长发育 春旱为主 发旺盛,而雨季未到, 华北 降水稀少 关键期,需水量大 7.8月份,雨带北移, 作物生长期,且城 长江 该地受副高控制,出 市用水需求量大 伏旱为主 以南 现高温晴朗天气 华南 冬春连 和西 旱为主 南地 区
观点一:正确。由于长江中上游的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重。 观点二:正确。由于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为解决人多地少 的矛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量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洪能力减 小。 观点三:正确。由于人口增长,使耕地不足、薪柴不足,导致大 量植被的破坏。 观点四:正确。由于气候的异常,导致长时间持续暴雨成灾。
【图表分析】
阅读教材38页“20世纪我国发生的主要水灾”表,分 析我国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哪些流域,发生在哪个季 节。
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七大流域:
珠江流域、海河流域、江淮流域、松花江 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
1.时间分布特点: 春、夏、秋季均有洪涝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夏季。
水的灾害与应对
水的灾害与应对灾害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
在自然界的灾害中,水的灾害是最常见、也是最具破坏性的一种。
水的灾害包括洪涝、干旱、海啸等多种形式,它们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应对水的灾害,人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技术创新,形成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一、洪涝灾害及应对洪涝灾害是指因降雨过多、河水上涨等原因导致地表积水过多,造成城市和农田被淹、水库溃坝等一系列灾害。
为了应对洪涝灾害,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
1. 建设水利设施:人们修建了大型水库、水闸、排涝渠等设施,通过调节水流,控制洪水的发生和水位的上升,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
2. 堤防加固:为了防止河水的溢出,人们加强了河道的整治和堤防的加固,提高了防洪能力。
3. 挖掘河道:通过挖掘河道,加深河床,扩大河道的宽度,提升了河流的输水能力,减轻了洪涝灾害的危害。
二、干旱灾害及应对干旱灾害是指地表水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土壤干燥、植被枯萎、农田歉收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应对干旱灾害,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
1. 整治水土流失:人们加强了水土保持意识,大规模实施防沙治沙工程,修筑沙障、植树造林等,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
2. 提高灌溉效率:通过改良灌溉系统,引入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了水分的浪费,提高了灌溉的效率。
3. 发展节水农业:人们推广了节水农业技术,如水稻田间直播、旱作农业等,减少了农田对水资源的依赖,降低了干旱灾害的农业风险。
三、海啸灾害及应对海啸灾害是指海底地震、海啸波浪等原因导致的洪水侵袭海岸线,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应对海啸灾害,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
1. 建设防波堤:人们修建了高大坚固的防波堤,用来阻挡海啸波浪对海岸线的冲击,保护沿海地区的安全。
2. 建设避难设施:人们在沿海地区建设了避难楼、避难山等设施,用来为受灾人员提供安全避难和救援服务。
3. 发展海啸监测系统:人们建立了海啸监测网络,发展了海啸预警技术,减少了海啸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考查寒潮危害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防御寒潮的主要措施, 侧重考查学生对等值线图的判读和分析能力。第(1)题,可从 等值线数值的总体变化趋势和三大地形区之间的差异两个方 面描述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其形成与距
寒潮源地远近(纬度位置)和地形有关。第(2)题,水与土壤相
比,其热容量大,降温慢,变化幅度小,可减轻冻害危害。
因 素
原 因 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 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
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上 游 ―→ 滥 流失加剧,既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
伐森林
人
为 中 游 ―→ 围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 峰能力减弱 因 湖造田 素 下 游 ―→ 建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占据河道的 建筑物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分洪区的占 用不仅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还无形中使 洪水成灾的可能性及灾害损失增大
(1)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及强弱变化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先后 D.降水的季节变化 (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为 A.人口稀少地区
(
)
( B.经济落后地区
)
C.平原地区
D.高原和盆地地区
解析:第(1)题,夏季风由南向北推进,降水区域也由南向 北推进,若夏季风推进速度异常,则往往造成南北此旱彼 涝的现象。第(2)题,东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排水不畅, 且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因而旱涝灾害严重。
三、热点探究 今年第6号强热带风暴“杜苏芮”的中心已于2012年6月30
日02时30分前后在广东省珠海市南水镇沿海登陆,登陆后迅速
减弱为热带风暴,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但受“杜苏芮” 残余云系的影响,6月30日08时至7月1日08时,南海西北部、 北部湾仍将有5~6级大风,部分海域阵风可达7~8级;广东中 西部沿海、广西中南部、海南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三、旱涝关系
2、空间上的关系:
由上题可知:锋面雨带移动与我国旱涝灾害之间的关系是: ①异常年份,夏季风势力强时,锋面雨带向北推移速度快, 会造成我国北涝南旱; ②异常年份,夏季风势力弱时,锋面雨带向北推移速度慢, 会造成我国南涝北旱
结论
我国的旱涝灾害在空间上呈现出交错分布的特点
课堂小结 概念
(1)②区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 (2)②区:a.春季降水少;b.升温快,蒸发旺盛。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 分布特点: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主要表现为: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 ③平原丘陵多,高原少;
读图1“中国洪水频率分布(1949-1989)”回答下列问题:
2、成因分析: 案例分析:简述A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2、成因分析: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异常年份,全流域普降暴雨; ②流域面积广,流经地区多为湿润地区; ③地势低平,水流缓慢; ④河道弯曲,泄洪能力、防洪标准低 (2)人为原因: ①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导致:a.河流含沙量增大, 泥沙淤积,抬高河床,蓄洪泄洪能力降低;b.湖泊淤 积,调蓄径流的能力减弱;c.水库淤积,降低水库防 洪标准 ②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
读“我国旱灾频次分布图”,回答问题:
2、我国旱灾多发中心
(1)我国有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旱灾频次达30%以上,请填出它 们的名称:
A 黄淮海 平原 B 长江中下游 平原 C 珠江 流域
D 西南 地区
读“我国旱灾频次分布图”,回答问题:
(2)从旱灾的发生季节看,我 国四大旱灾中心有所不同: ①我国受灾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的A平原旱灾多发生在每年的 春 季 ( 3 月到 5 月),称为 “ 春 旱”,成因是:
答案:梅雨过后,锋面雨带北移,此处受副高控制,盛 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形成伏旱。
结论
我国四大旱灾中心的多发季节:
①黄淮海平原以春旱为主;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为盛夏伏旱为主; ③珠江流域以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 ④西南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
探究三、旱涝关系
探究三、旱涝关系
1、时间上的关系: 想一想: 我国黄河流域每年的旱灾一般多发生在 春 季,洪 涝灾害一般多发生在 夏 季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灾一般多发生在 7 — 8 月, 洪涝灾害一般多发生在 6 — 7 月。
2、成因分析:
结论 一般情况下,某流域洪涝灾害的发生机制受 哪些因素的影响 ? 1、自然因素:气候(降水)、地形地势、 水系特征等 2、人为因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不合 理的人类活动 这些因素影响着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 的排水速度: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 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 形成洪水。
答案: 自然原因:①春季锋面雨带还未到达,降水少; ②气温开 始回升,蒸发旺盛; 社会经济原因:①春季农作物开始生长,需水量大;②人 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③水污染严重;④浪费 多,利用率低
读“我国旱灾频次分布图”,回答问题:
②B地区的旱灾多发生在每年的 夏 季 ( 7 月到 8 月),俗称 伏 旱”,此时如受台风影响, “ 则可缓解旱情。 B地区旱灾的成因是:
气 象 灾 害 危害 分布特点 发生机制
时间分布特点 空间分布特点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07 山东卷)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 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 严重的地区(写序号) 并说明依据(3分)。
(2)分析①、②两区 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 分) (3)说明①区春旱引 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 及其监测手段(3分)。
洪涝和干旱灾害
2007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预习检查
1、什么是气象灾害?主要的气象灾害 有哪些?
2、洪涝灾害会带来哪些危害? 3、什么是干旱灾害?
探究一、洪涝灾害的分布与发生机制
——以我国为例
读图1“中国洪水频率分布(1949-1989)”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特点: (1)时间分布特点: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各地的洪 涝灾害基本上多发于 夏秋 季, 尤其是集中在 夏 季;
读“我国旱灾频次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两大区域旱灾特点及 原因: (2)在我国东部湿润、半湿 润地区,旱灾的发生频次大多 为 10%以上,受灾程度 高 , 原因是:
答案: ①自然原因:该区降水量多,但降水的年内、年际变化 大,有着强烈的致灾因子; ②社会经济原因:该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工农业发 达,经济密度大,旱灾灾情严重。
探究二、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以我国为例
读“我国旱灾频次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两大区域旱灾特点及 原因: (1)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 旱地区,旱灾的发生频次大多 为 10%以下,受灾程度 低 , 原因是:
答案: ①从自然原因看,虽然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气 候干燥; ②但就社会经济条件看,由于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因 此旱灾并不严重 。
结论
旱灾和洪涝灾害在时间上交替发生,我国的 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流域、海 河流域等地区是主要的旱涝交替地区。
探究三、旱涝关系
2、空间上的关系: 读我国东部地区雨带图,据此 回答①~③题。 ①该图所反映的时间是 A.3、4月份 B.5、6月份 C.7、8月 D.9、10月份 ②此时造成长江中下游受灾的 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台风 C.纬度 D.副高 ③此时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农 作物生长受到威胁的原因是 A.洪涝 B.春旱 C.伏旱 D.寒潮